【教育专用】201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我爱这土地习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2课《我爱这土地》作家作品原文赏析品读阅读练习及名著阅读《艾青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2课《我爱这土地》作家作品原文赏析品读阅读练习及名著阅读《艾青诗

我爱这土地作家作品原文赏析品读阅读练习及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知识梳理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

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原文: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写作艺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

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的对象、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意象极其丰富,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的想像和诗思的回旋天地也是无限自由、广阔的。

但他没有把诗的篇幅拉长,不让诗的情思散漫开去,而只把诗人对土地广阔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并且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

写作手法诗人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通过想像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使人浑然不觉。

诗以“假如”开头,显得新奇,富有独创性,便于化人为鸟,把诗境推向虚拟的艺术境界。

当然,诗中的“鸟”,仅是泛指,具有象征性,不像古诗词中那些实指(如杜鹃、鹤鸽等)。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动、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诗句,也是全诗中深化诗人对土地感情的一个奇异的亮点。

这是当时悲壮的时代氛围(抗战初期)、诗人特殊的个性与气质(艾青自称是“悲哀的诗人”)以及诗人特殊的表达需要等等,共同作用于鸟儿形象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第2课《我爱这土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第2课《我爱这土地》

2 我爱这土地01 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sī(嘶)哑的hóu(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yǒng)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guā)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fǔ)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为了优化出行环境,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截至目前,阿坝州光伏项目已并网超过15万千瓦左右。

D.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混双冰壶循环赛中,中国组合先后遭遇两连败,令热爱这项项目的观众非常深感意外。

(解析:B.搭配不当,删去“和规模”;C.前后矛盾,删去“超过”或“左右”;D.语意重复,删去“非常”或“深感”。

)3.文学常识填空。

《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

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4.2018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8周年,为缅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赵春华在《忆诗人艾青》中写道:“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

”是啊,他的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

(60字左右)【示例】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年新编)第3课《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年新编)第3课《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

03《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嘶.哑(sī)汹涌.(yǒnɡ)黎.明(lí)B.咽.喉(yàn)喉咙.(lónɡ)吹刮.(ɡuā)C.悲愤.(fèn)林间.(jiān)腐.烂(fǔ)D.暴.雨(bào)深.沉(shēn)打击.(jī)【答案】B【解析】B项,“咽”应读yān。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是()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答案】D【解析】正确节奏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3.(2022·初中必刷题)下列对《我爱这土地》的诵读指导,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感情基调深沉,要求朗诵时以稍慢、低沉的声音为主,部分诗句稍轻柔、上扬。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在朗读时应慷慨激昂,语速稍快,一气呵成。

C.运用重音轻读的方法,朗读“温柔”“黎明”“深沉”,可以造成低沉轻柔,回味无穷的效果。

D.最后两句诗的节奏划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朗读重音和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

正确节奏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4.(2020·吉林长春)下列诗句中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意境最相似的一项是()A.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句子的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我爱这土地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我爱这土地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

2 我爱这土地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大堰河甘甜的乳汁滋润.( )了艾青的童年,故乡秀美的山水蕴育了他的才情。

他在《少年行》中深情地对乡亲们说:“双尖山保佑你们平安无恙,/等我也老了,我再回来和你们一起。

”他在《献给乡村的诗》中说:“我的诗献给生长我的小小的乡村——/bēi()微的,没有人注意的小小的乡村/它像中国大地上的千百万的乡村。

/它存在于我的心里,像母亲存在儿子心里。

”②土地、阳光、lí()明,艾青“用嘶哑的喉咙”为黑暗中的祖国呼唤“火把”,“常含泪水”把赞美诗呈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他的诗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诗坛巨匠之一。

(1)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第①段第一个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人民对未来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诗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4题。

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3.下列对诗中“鸟”的形象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只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但这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地抒情。

03、九年级语文上册 《我爱这土地》练习册答案

03、九年级语文上册 《我爱这土地》练习册答案

9.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腼腆”“招手”“抚慰”“欣喜”
“又羞于穿戴自己的盛装”赋予白桦 树以人的情感,把“颤动的白桦树” 比作“婚礼中的新娘”,形象生动地 描绘了白桦树在夜色下的柔美风姿,融 情于景,富有感染力。
10、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颗星,重 新又温暖柔和地注视着心灵。这句话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用浪漫的语 言把情和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描绘 出一种优美的意境,引人遐想。
7、“谢谢”一词,表达了诗人完全陶 醉在家乡美景中时的喜和激动之情。( 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诗 中所写的家乡美景来体会诗人的心情)
8.不同。第1节的“多美的夜色”确 定了赞美家乡五月的夜景、抒发喜悦 心情的感情基调;第2节的“多美的夜 色”则引起下文,引出对家乡五月夜 晚美景的具体描写。(本题考查重点 诗句的表达作用。句子的作用应从内 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此诗中的“多 美的夜色”分别出现在第1、2节的开 头,结合每节该用响 亮的喉咙歌唱:现代化大都市流光溢 彩,社会主义新农村日新月异。
相同点:内容上都是描写祖国的山 河,都是表达对祖国的情感。
不同点:《中国的土地》描写的是和 平看低祖国美好的山河景象,而《我 爱这土地》则描写的是战争年代饱受 摧残,满目疮痍的山河景象。
这是道赏析语言的开放性试题。最好 选择优美、含蓄的语句,从修辞方法、 表达技巧、描写角度、词语的表现力 和表达的感情等方面进行赏析
11、太阳 光明(或:未来)
12、风雨历程(介绍艾青生平) 诗海漫步(欣赏艾青诗歌)
1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的 《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经典名句,为 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 赤子之心,什么是至死不渝。请大家认 真品味这首诗,体会作者抒发的爱国情 感。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知识点图文解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知识点图文解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二课《我爱这土地》一、作品梗概本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者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文题中的“我”指诗人,“土地”象征着祖国。

题目表明了这是一首抒发“我”对祖国热爱之情的诗作,点明了诗的主题。

二、作者简介艾青(1910一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文学家,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亦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嘶sī哑:声音沙哑。

汹涌xiōng yǒng:(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黎lí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腐fǔ烂:烂掉,朽坏;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被破坏。

二、主题概述本诗运用象征的手法,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深沉的爱,抒发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三、作品结构第1节:假设“我”是一只“鸟”,生死眷恋着土地。

第2节:直接表达“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四、鉴赏品读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成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深沉的爱。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描述。

2.简要分析“嘶哑”一词的表达效果。

“嘶哑”修饰喉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只鸟所经受的苦难及不屈的精神,说明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执着的爱。

3.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分别有怎样深刻的含义?意象前面的“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悲愤的”“激怒的”等修饰语有怎样的作用?“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象征着郁积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我爱这土地》同步精练题 新人教版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我爱这土地》同步精练题 新人教版

2 我爱这土地1.阅读下面的诗歌选段,完成题目。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斯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凶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1)给选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喉.咙( ) 悲愤.( ) 黎.明( ) 腐.烂( )(2)找出选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3)请写出诗歌选段中省略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一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为了借鸟歌唱的内容更好地抒情。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4.填空。

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______,原名__________。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最能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精读阅读《我爱这土地》一诗,回答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2课《我爱这土地》作家作品原文赏析品读阅读练习及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2课《我爱这土地》作家作品原文赏析品读阅读练习及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8 Aspose Pty Ltd.我爱这土地作家作品原文赏析品读阅读练习及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知识梳理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

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原文: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写作艺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

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的对象、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意象极其丰富,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的想像和诗思的回旋天地也是无限自由、广阔的。

但他没有把诗的篇幅拉长,不让诗的情思散漫开去,而只把诗人对土地广阔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并且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

写作手法诗人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通过想像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使人浑然不觉。

诗以“假如”开头,显得新奇,富有独创性,便于化人为鸟,把诗境推向虚拟的艺术境界。

当然,诗中的“鸟”,仅是泛指,具有象征性,不像古诗词中那些实指(如杜鹃、鹤鸽等)。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动、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诗句,也是全诗中深化诗人对土地感情的一个奇异的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我爱这土地
01 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sī(嘶)哑的hóu(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yǒng)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guā)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fǔ)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为了优化出行环境,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截至目前,阿坝州光伏项目已并网超过15万千瓦左右。

D.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混双冰壶循环赛中,中国组合先后遭遇两连败,令热爱这项项目的观众非常深感意外。

(解析:B.搭配不当,删去“和规模”;C.前后矛盾,删去“超过”或“左右”;D.语意重复,删去“非常”或“深感”。

)
3.文学常识填空。

《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

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4.2018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8周年,为缅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赵春华在《忆诗人艾青》中写道:“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

”是啊,他的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

(60字左右)
【示例】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2)微信公众号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为宣传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扬艾青精神,班委准备建立一个公众号,请你仿照例子再设计两个介绍艾青的栏目。

栏目一:风雨历程栏目二:【示例】诗海漫步栏目三:仰望星空
(3)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一些有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颁给艾青!但结果未能如愿。

假如艾青荣获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你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

(80字左右) 【示例】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02 课内精读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5.诗中鸟儿所歌唱的四个对象是什么?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四个对象分别是:土地、河流、风、黎明。

“土地”象征遭受日寇践踏的国土;“河流”
象征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黎明”象征独立
自由的曙光。

6.品析下面诗句所包含的意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

7.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8.从全诗看,作者在诗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诗中的土地突破了土地本身的意义,上升到了祖国的象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03 拓展阅读
(原创)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注释】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9.请从诗中各找一处运用了下列修辞手法的诗句。

【辨别修辞手法】
(1)比喻: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2)拟人: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10.“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什么?“挂霜的葡萄”象征着什么?【理解词语含义】“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所有的炎黄子孙永远思恋祖国母亲;用“黄金”修饰“相思”,形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

“挂霜的葡萄”象征中国人民的思想成熟,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1.诗歌的第二小节主要写了什么?诗人主要抓住哪些具体内容从而使诗歌层次井然有序、逐层推进?【理解诗歌内容】
写出了中国人民的“美丽”。

先写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之美,层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

12.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情感】
抒发了诗人歌唱祖国,礼赞人民,颂扬中华民族,热烈欢呼,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13.比较本诗与《我爱这土地》在内容上的异同点。

【比较探究】
相同点: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都借助具体意象,抒发对土地(祖国)的真挚情感。

不同点:《我爱这土地》感情比较深沉,当国土被践踏时,诗人号召同胞们奋起反抗,并自愿为祖国奉献一切;本诗感情较愉悦,除表达对祖国土地的热爱外,还歌颂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热烈欢呼。

04 写作创新
14.《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深情。

请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心中的情感。

(200字左右)
【写法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内涵丰富(运用象征手法)。

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接着,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它们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象征手法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抓住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之间的相似点;②注意围绕相似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③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例文】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美吗?难道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种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你不曾想到,她与红军战士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吗?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这傲雪凌霜的梅花,真真切切地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象征了他们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来临的那种精神,那种意志品质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