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中医院多举措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中医科院感管理

中医科院感管理标题:中医科院感管理引言概述:中医科院感管理是指中医科院对感染病例的管理和防控工作。
随着疾病传播的风险增加,中医科院感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诊断、治疗、隔离和消毒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医科院感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预防1.1 健康教育:中医科院应加强感染病例的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和患者的防护意识。
1.2 个人防护:中医科院应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确保员工和患者的安全。
1.3 环境卫生:中医科院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医疗设施,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二、诊断2.1 早期筛查:中医科院应建立完善的早期筛查机制,及时发现感染病例。
2.2 实验室检测:中医科院应配备先进的实验室设备,确保准确诊断感染病例。
2.3 临床观察:中医科院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治疗3.1 个性化治疗:中医科院应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3.2 中西医结合:中医科院可以结合中西医疗法,提高治疗效果。
3.3 支持疗法:中医科院可以采用支持疗法,如营养支持、氧疗等,匡助患者康复。
四、隔离4.1 隔离措施:中医科院应建立科学的隔离措施,将感染病例与其他患者隔离开来。
4.2 隔离设施:中医科院应设立专门的隔离病房,确保感染病例得到有效隔离。
4.3 隔离管理:中医科院应加强对隔离病例的管理,提高隔离效果。
五、消毒5.1 消毒标准:中医科院应制定严格的消毒标准,确保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消毒合格。
5.2 消毒方法:中医科院应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如化学消毒、热气消毒等,杀灭病原体。
5.3 消毒监测:中医科院应定期对医疗设施和器械进行消毒监测,确保消毒效果。
结论:中医科院感管理是保障医疗机构安全的重要环节,惟独做好感管理工作,才干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病例的传播。
中医科院应加强预防、诊断、治疗、隔离和消毒等方面的工作,提高感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中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为了加强中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中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医院感染风险。
3. 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4.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防控能力。
三、工作措施1.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修订和完善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明确医院感染防控责任,落实科室负责人、医务人员、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责任。
(3)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培训,确保全体医务人员熟悉并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知识。
2.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1)建立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2)定期对医院环境、空气、无菌物品等进行卫生学监测,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3)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详细调查、分析,查找感染原因,提出防控措施。
3. 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1)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
(2)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医院感染防控知识,使全体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
(3)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形成良好的防控氛围。
4.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培训(1)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医院感染防控相关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2)开展医院感染防控技能竞赛,检验医务人员防控技能。
(3)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四、工作计划实施与考核1.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小组,负责计划的实施与监督。
2. 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持续改进。
五、总结通过以上措施,努力提高我院医院感染防控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我们坚信,在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必将取得显著成效。
中医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中医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二、感染预防措施1.患者管理(1)严格落实患者的隔离措施,根据疾病类型和传播途径进行分区管理。
(2)加强手卫生,鼓励患者及家属正确洗手,并设置洗手间和消毒液的提供。
(3)推行感染监测制度,对疑似感染病例及时进行报告和隔离处理。
2.空气传播感染管理(1)对于具有空气传播风险的疾病,对相关科室进行消毒、通风和过滤处理。
(2)规范手术室、产房等关键环境的消毒和通风,保证操作和生活空间的气流流通。
3.水源性感染管理(1)定期检测水源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2)确保医院的饮用水是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
4.器械感染管理(1)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器械,要保证其合格供应商,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2)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器械,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测。
5.废物处理管理(1)对于医疗废物和污染物,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正确处置。
(2)建立废物处理的监控和追踪系统,确保废物无害化处理。
三、培训与教育1.培训医务人员关于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手卫生、穿戴防护服等方面的培训。
2.每年进行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医务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合格水平。
3.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宣教,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
四、监测与报告1.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于医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报告。
2.及时报告感染病例和疫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五、管理责任1.任命感染管理人员,负责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严格执行感染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3.加强巡查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和整改。
六、制度执行与评估1.组织制度宣贯,确保所有人员了解和遵守制度内容。
2.定期评估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对于感染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内部和外部审查,以确保医院的质量和安全。
七、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感染管理制度的行为,按照医院的相关制度进行处理,可以采取警告、记过、记大过等方式。
中医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中医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传播,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医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2.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医院感染日常管理工作。
3.各科室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1.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网络,定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和报告。
2.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3.加强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病房环境等进行定期消毒。
4.对疑似和确诊传染病患者,实行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5.加强中药房、制剂室、煎药室等特殊科室的管理,确保中药质量,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6.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四、医院感染报告与处理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对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
3.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追踪调查,查找感染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院感染传播。
4.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五、宣传教育与培训1.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2.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3.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医务人员学习兴趣。
六、附则1.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中医医院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医科院感管理

中医科院感管理标题:中医科院感管理引言概述:中医科院是我国重要的医疗机构之一,感管理是中医科院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效的感管理可以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感管理的重要性1.1 保障患者安全:感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医院内感传播,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1.2 保障医护人员安全:感管理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1.3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的感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增强患者信任度。
二、感管理的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感管理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和控制感传播源。
2.2 个人防护:医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
2.3 感传播控制:对于感患者要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感传播。
三、感管理的具体措施3.1 定期培训:医护人员要定期接受感管理培训,提高对感管理工作的认识。
3.2 感监测:医院要建立完善的感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感传播风险。
3.3 感防控:建立感防控小组,负责制定感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
四、感管理的评估和改进4.1 定期评估:医院要定期对感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4.2 感事件报告:对于感事件要及时报告,进行事故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4.3 感管理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报告情况,制定感管理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感管理水平。
五、感管理的未来发展5.1 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感管理将更加智能化,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感监测结果。
5.2 国际合作:中医科院可以与国际医疗机构开展感管理合作,学习先进经验。
5.3 人才培养:加强感管理人才培养,培养专业的感管理人员,推动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结语:感管理是中医科院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做好感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希望中医科院在未来能够不断完善感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麻醉科院感工作自查及整改情况

附件1高邮市中医医院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8年 1月 20日检查者签名:姚娟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8年 2月 20日检查者签名:姚娟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8年 3月 23日检查者签名:姚娟高邮市中医医院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8年 4月 25日检查者签名:姚娟高邮市中医医院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8年 5月 25日检查者签名:姚娟高邮市中医医院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8年 6月 25日检查者签名:姚娟高邮市中医医院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8年 7月 20日检查者签名:姚娟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8年 8月 25日检查者签名:姚娟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8年 9月 30日检查者签名:姚娟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8年 10月 24日检查者签名:姚娟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8年 11月 30日检查者签名:姚娟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8年 12月 30日检查者签名:姚娟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9 年 1 月23 日检查者签名:姚娟高邮市中医医院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9 年 2月 20日检查者签名:姚娟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9年 3月 20日检查者签名:姚娟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9 年 4月 24日检查者签名:姚娟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9年 5月 22日检查者签名:姚娟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9年 6月 19日检查者签名:姚娟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9年 7月 24日检查者签名:姚娟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9 年 8月 21日检查者签名:姚娟高邮市中医医院科院感质控持续改进自查记录科室:麻醉科 2019 年 9月 18日检查者签名:姚娟。
中医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中医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一、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对新职工、进修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对全科职工每年进行两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邀请有关专家授课,以提高全科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水平。
选派2—3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外出学习,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中医科医感染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管理措施制定、健全、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预防、控制措施,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网,实行医院感染三级监控,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使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坚持每天对科室进行两次紫外线空气消毒,加强各种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坚持每月对科室的微生物监测,杜绝不合格的监测报告单发出。
加强对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等医疗用品的回收、焚烧工作,减少交叉感染。
加强对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并认真登记,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
对医院感染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发生医院内感染的病例,认真查找原因,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医院内感染的暴发与流行。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定期与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监测,及时淘汰过期与不合格的灯管。
加强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管理,确保各个部门灭菌物品质量与效果达到要求。
加强外来人员的管理。
对进入消毒间的外来人员及人员出入情况实施监控。
三、严格标准预防制度,做好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针对标准预防制度做好全科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
定期对全科医务人员的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和更换。
做好全科医务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对在工作中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并调离有害物质的工作岗位。
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医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中医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
第三条中医医院感染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全面管理、科学防控、持续改进的方针。
第四条中医医院应当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职责,加强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中医医院应当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分管副院长、医务部门、护理部门、感染管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检验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政策、规章制度,监督感染管理工作。
第六条中医医院应当设立感染管理科,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负责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
感染管理科应当具备以下职责:(一)组织实施医院感染管理政策、规章制度;(二)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分析、评估和报告;(三)指导临床科室预防感染措施的落实;(四)监督消毒供应室、检验科等部门的感染管理工作;(五)开展医院感染宣传教育、培训和业务指导;(六)其他感染管理相关工作。
第七条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应当设立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感染管理专员等组成。
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落实预防感染措施,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
第三章感染预防与控制第八条中医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明确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目标、措施、流程和责任。
第九条中医医院应当加强下列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二)加强医疗器械、药品和卫生材料的采购、使用和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三)建立健全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四)加强临床用血管理,预防输血相关感染;(五)加强感染源的管理,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六)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提高手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性;(七)加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等感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八)其他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机 对 照研 究 [ ] 中 华神 经 科 杂 志 ,0 94 ( )2 82 2 J. 2 0 ,2 4 :6 -7 .
[2] 洪 震 . 国近 年 阿 尔茨 海 默 病 流 行 病 学 研 究 现 状 与 展 望 [ ] 老 我 J. 年 医学 与 保 健 ,0 5 1 ( ) 1518 2 0 ,1 4 :9 -9 .
苓 交 通 心 肾 、 调 水 火 ; 药 配 合 , 虚 得 补 , 血 得 协 诸 肾 瘀
消 , 络 得 通 , 脑 髓 得 充 , 志 得 复 。此外 , 者 认 脑 则 神 笔 为 , D以虚 实 夹 杂 为 多 见 , 疗 时 当注 意 分 清 虚 实 、 A 治 主次 , 标本兼 顾 。
病理 都与 A D的发病 有相关 性 。笔者 在 对古今 文献 进
行 系统研 究 的基 础 上 , 中医 理论 与 临 床 实践 相结 合 将 说 明 : D以肾虚 为本 , A 因虚致 瘀 , 血瘀 尚可 加重 肾虚 , 形 成不 良循环 。临床 实践证 明 : 肾虚必血瘀 , 血瘀 必归
19 1 ( :0 -0 . 9 9,6 3) 2 12 4
血流 动力学 , 降低血 液 黏 滞度 , 调节 脂 代 谢 , 而起 到 从 保护 和防止 老化 的作 用 。临床 实 验 证 实 : 氏等 从 花 肾精 亏虚 、 海空 虚为 本 , 、 、 、 等病理 产 物 堆 脑 气 火 痰 瘀 积为标 的病理 性质 出发 , 为 肾虚是导 致脑 海空 虚 、 认 神 明失用 的主 因 , 故从 补 肾人 手 给 予 口服 增 智灵 口服 液 治疗老 年性痴 呆 , 果表 明 , 结 增智 灵能 提高患 者 的社 会 功 能活 动 , 能是通 过增强 S D活 性 、 少 L O含 量 、 可 O 减 P 增加 内源性 自由基 净化 系统 能力 、 拮抗 自由基对 组 织
活质 量 。同时还 可显 著降低病 人 的 T L LC和全 血 G、 D —
黏度 、 血浆 黏度 和血 细胞 比容 , 善血 液 流 变性 , 加 改 增 脑 血流量 , 改善 组织缺 氧 , 缓解 心 脑缺血症 状 。
院全年 共组织 院感 知识 培 训 6次 , 论 考试 3次 。成 理 效 明显 。 ( 建字 彦知)
[3] G eet S iat i . etr o l eme’ i ae J . odr M,plni G A cnuy fAz i r sds s [ ] l nM h e
S in e 2 0 , 1 ( 8 0) ce c ,0 6 3 4 5 O .
阿尔茨海 默病 病 理 改 变 以 脑 神 经 细 胞 萎 缩 占多 数 , 乙酰胆 碱缺 乏有 关 , 外 , 尔 茨海 默 病 病 理改 与 另 阿
面 的 质 控 监 测 检 查 。 此 外 , 院 强 化感 染 知 识 培 训 , 医 该
肾益智 汤 ( 蛇床 子 、 贞子 、 参 、 女 人 制何 首 乌 等 ) 阿尔 对 茨海默病 大 鼠模 型脑 内 乙酰胆碱 酯酶 阳性神 经纤维 模 型组 明显 增加 ( P<0 0 ) 提 示 该 方 对 A .1 , D大 鼠模 型 脑 内胆碱 能神 经 元 有保 护 作 用 。刘 氏等 ” 认 为 首 灵 健 脑胶囊 的益气 补 肾填精 、 活血化 瘀开 窍之功 能 , 明显 改善 老年期 痴呆 病人 的 认 知功 能 和 生 活能 力 , 高 生 提
MA . O B活 性 , 缓 脑 组 织 老 化 ; 善 血 液 流 变 性 , 善 延 改 改
[9] 花 戎 , 振 初 , 淑 英 , . 智 灵 口 服 液 对 老 年 性 痴 呆 S D、 卢 周 等 增 O L O的 影 响 [ ] 中 医 药学 刊 ,03 2 ( ) 1 3 . P J. 20 ,1 9 :4 1 [0] 胡 镜 清 , 世 隆 , 奇 , . 肾 益智 方 对 阿 尔 茨海 默 病 大 鼠模 型 1 赖 王 等 补 脑 内胆 碱 能 神 经 系 统 的 保 护 作 用 [ ]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 J.
2 0 ,9 9) 5 95 0 0 2 2 ( : 1 —2 .
补 肾活血 法 通 过 以下 几 个 方 面 达 到 神 经 保 护 作 用 : 制 脂 质 过 氧化 反 应 , 止脂 褐 素 的生 成 , 抑 阻 从
而 抑 制 自 由 基 对 机 体 的 损 伤 ; 低 大 脑 线 粒 体 中 降
( 文 校对 : 海 凌 本 钱 收 稿 日期 :0 9— 7—0 ) 20 0 8
高 邮 市 中 医 院 多举措 加强 医院 感染 管 理
[ 刊讯 ] 江 苏 省 高 邮市 中 医院 多举措 加 强 院 本 感管理 ,0 9年 以来 从未发 生 院 内感 染事件 。 20 根 据《 医院感 染 管理规 范》 求 , 院制订 了医 院 要 该 感 染管 理工作 、 培训 、 测 计 划和 具体 实施 细 则 , 监 院部 与各临床 科 室签订 了医院感 染管理 责任 书。针对 手足 口病 、 甲流等 重大事 件 , 医院结 合 工作 实 际, 迅速 制订 防控预 案 , 布置 防 范措 施 , 立 了专 门发 热 门诊 。医院 建 感 染科每 月对各 临床科 室进行 无 菌技术和 消毒 隔离方
精 血 , 脑髓 ; 填 巴戟 天益 肾固精 ; 淫羊藿 偏补 。 阳 、 肾助 强 神 益智 , 对于瘀 血者 常用川 芎 、 三七 、 龙 、 地 丹参 活 血化
肾。因此 , 肾活血 化瘀 贯 穿 治 疗 的始 终 。本文 希 望 补
从 中医角度完善 对 A D的认 识 , 充分 发 挥 中医药 在 治 疗 A D及 预 防痴呆方 面 的优 势 。
变 还 可 见 神 经 纤 维 缠 结 、 年 斑 形 成 ( 年 斑 中 心 为 老 老
[4] 陈 阳 , 琳 . 尔 茨 海 默 病 规 范 化 治 疗 的 临 床 研 究 [ ] 重 庆 医 王 阿 J.
学 ,0 8 3 ( ) 7 4 7 5 2 0 , 7 7 : 1 1
淀粉 样物质 , 围缠绕 退 化 的神 经 和神 经轴 突 ) 脂 肪 周 、 透 明变性 和微 动 脉 粥样 瘤 。 这些 与 中医 学 之 肾精 不 足 、 海失充 、 髓 血瘀 、 失所 养 而 致 本病 的认 识 是 一致 脑
的 。
[5] 黄培 新 , 茂 才 . 经 科 专 病 中 医 临 床 诊 治 [ . 民卫 生 出 版 邓 神 M] 人
社 .0 0 3 . 20 :0
[6] 欧江 琴 , 良丽 . 医 药 治 疗 老 年 性 痴 呆 研 究 进 展 [ ] 河 北 中 刘 中 J.
医 ,0 0 2 ( ) 7 6 20 ,2 9 :1 ,
参 考 文 献
[1] 程 淼 , 楠 , 张 陈海 波 , . 酸 美金 刚 治 疗 阿 尔 茨海 默 病 的 多 中心 等 盐
瘀, 疏通 脑络 ; 并适 当加 水 蛭 , 蛭 味咸 , 水 善入 血 分 , 其
性 与瘀 血相感 知 , 破瘀 而 不 伤气 血 。 石菖 蒲 、 志 、 远 茯
光 明中医2 1 0 0年 1月 第 2 5卷 第 1期
C G M J n ay2 1 . o 2 . J MC a u r 0 0 V l 5 1
・ 9・ 5
以血 瘀为 主 , 则重 在活 血 , 使血 流通 畅 , 血脉调 和 , 兼顾
5 讨 论
补 肾 。补肾与 化瘀并 不矛盾 , 肾可使 气 旺 , 补 气旺 可 以
[7] 孙 小 勤 , 赛 珊 . 肾活 血 法 的 临床 应 用 概 况 [ ] 中 国中 西医结 郭 补 J.
合 杂 志 ,9 4 1 ( ) 3 6 3 8 1 9 ,4 6 :7 . . 7 [8] 鞠 宝 兆 . 肾 活 血 法 抗 脑 老 化 的 机 理 探 讨 [ ] 辽 宁 中 医杂 志 , 补 J.
的损 害而起到 治疗作 用 。胡氏 ¨ 经 实 验 研 究 发 现 , 补
[ 1 刘 晖 , 康 远 , 泽 荣 , . 灵健 脑 胶 囊 治 疗 老年 期 痴 呆 的 临床 1] 陈 郑 等 首
研 究 [] 中西 医结 合 心脑 血 管 病 杂 志 ,0 5 6 3 :7 47 . J. 2 0 ,( )4 4 6
行 血 , 旺可 以生 精 , 能 生 髓 ; 瘀 之 品 , 脑 络 通 气 精 化 使 利, 血行 流畅 , 精血 能 上 濡精 明 , 脑 髓 充 。笔 者在 临 则
床 实 践 中 , 于 肾虚 者 常 用 山 茱 萸 、 地 黄 补 肝 , 对 熟 肾 益
综上 所述 , 肾虚 血瘀 无 论从 中 医理论 还 是 西 医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