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贵州省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贵州省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贵州省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5高二上·桐乡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说的开创者。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由孔子及其弟子汇集整理而成。

B . 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和以爱制恶,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悲惨世界》《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等当中都有体现。

C . 《楚辞》与《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大源头,并称“风骚”,“骚”指《离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

D .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是曹禺的主要代表作品,其中处女作四幕悲剧《雷雨》的发表和演出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2. (2分)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 . 独五人之皦皦B . 扈江离与辟芷兮C . 主辱,臣死有余僇D .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3. (2分) (2020高一下·苍南月考) 下列划线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 予自度不得脱物换星移几度秋B .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C . 竟使遇哨,无不死有志者事竟成D .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微斯人,吾谁与归4. (2分) (2019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选项中,对所给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夫晋,何厌之有;②以乱易整,不武;③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④取之百金,以试人;⑤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⑥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⑦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⑧人不敢与忤视;⑧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⑩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⑪以其无礼于晋;⑫因击沛公于坐;⑬大王来何操;⑭项王曰:“沛公安在?”;⑮若属皆且为所虏A . ①②⑬/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⑮/⑪⑫/⑭B . ①⑬/②③④⑧⑪/⑤⑥/⑦/⑩⑮/⑨⑫/⑭C . ①⑬⑭/②⑦/③④⑧/⑤⑥/⑨⑩⑮/⑪⑫D . ①⑨⑭/②⑦/③④⑪/⑤⑥⑧/⑩⑮/⑫⑬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5. (13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铜仁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铜仁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铜仁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恶乎长(zhǎnɡ)馁(něi)也慊(qiè)于心B . 塞(sāi)于天地间闵(mǐn)其苗揠(yà)苗C . 畎(quǎn)亩傅说(yuè)胶鬲(ɡé)D . 拂(fú)乱拂(fú)士曾(zēnɡ)益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多读书少应酬,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作风,也是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做到的,但有些干部却打着“盛情难却”的幌子,对小恩小惠却之不恭。

B .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以“真声音、真音乐”为口号,效力于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正本清源,打造中国乐坛的未来之路。

C . 调查显示,70%的网友对二手房个税增至20%的新政觉得差强人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政策对于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中低收入者不公。

D . 近日,中共中央提出了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等八项规定,此举对于长期以来习惯了好整以暇、办事疲沓的官员们,无疑是一剂良药。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不过,这个悲剧的原因,是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造成的。

B . 2013年国庆期间,为了确保将旅客送达目的地,扬州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200多辆汽车、300多名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C . 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

D . 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4. (2分) (2019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

贵州省铜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贵州省铜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铜仁一中2016-2017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半期测试题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唤起乡愁的时空要素有哪些?人们常将“乡愁”与心理学的“怀旧”、地理学的“恋地情结”以及医学的“思乡病”混在一起。

关于怀旧,英国牛津字典的解释是“向往历史、过去的一种情感”,即怀旧侧重在时间维度。

根据当代华裔地理学者段义孚的观点,“恋地情结”是一种基于地理环境的认知、态度、价值及其依恋,即恋地情结侧重于空间维度。

从医学角度看,思乡病是“因为一个人并非身处家乡而感觉到的痛苦”。

乡愁与这些西方学术名词有一定的关联但不等同,通常随着空间、时间及其场景的演变而引发主体的情感关爱与审美。

中国人的乡愁有着独特的东方背景,对于“乡愁”的基本共识:首先是对于“故土”地理空间的“情感”,其次是对家乡“过去”时间的一种“记忆”及其对家园“未来”的期望。

这种对于家乡的思念与依恋情感在儒家文化主导的社会中尤为普遍与突出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唤起乡愁的时空要素有哪些?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唤起乡愁的时空要素有哪些?。

《说文解字》云:“愁”者,“忧”也,从心。

“愁”的本意是心里牵挂着什么。

从本质上看,乡愁是一种源自主体体验的情感。

从民国到当代,中国人的乡愁情感总体来看是积极的。

相比“悲”、“忧伤”等“消极”情感,伴随乡愁出现的“关爱”、“美”等积极情感具有绝对优势,同时呈现为一种“批判”与“思辨”。

乡愁隐含了一种人们带着乡愁追寻自我生存与生命意义、追寻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的美学思辨。

同时,这种追寻自我生存的主体逐渐转向大众群体,乡愁也由传统单一的“文化乡愁”、“爱国情怀”演变为对于“理想家园”的精神追求。

乡愁的空间意象中“家”的印象占主导,其中“家”与“乡”的故事构建了“小乡愁”,“民族”与“国家”的故事构成了“大乡愁”。

2016届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

2016届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

2016届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期中考试是一个阶段性的考试,考试时一定要心细,先易后难,交卷前要反复检查。

以下是2016届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供练习!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浸渍(z) 殒身不恤(x) 确凿(zu) 蛊(gǔ)惑B.口讷(ni) 同仇敌忾(ki) 赧(hǎo)然酒肆(s)C.镌(juān)刻惩一儆(jǐng)百偌(ru)大呆(dāi)板D.菜畦(x)蓄意炮(po)制脑髓(suǐ) 自诩(xǔ)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毕竟脍炙人口冥玩不灵卓尔不群B.摧毁慰藉共商国是珊珊可爱C.渲泄拾掇源远流长诒笑大方D.渡假村标新立异闻过饰非原气大伤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2)明清人士更以写小说为耻辱,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无法.(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此后的是人们就再也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4)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

A.防止以至/保证奥秘移植B.防范以致/保障奥妙移植C.防范以致/保证奥妙种植D.防止以至/保障奥秘种植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完克林顿自传《我的生活》之后的第一反应时,做美国总统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它既要和可能受反对党控制的国会斗,又要无时无刻回应充满敌意的媒体。

B.在孟加拉国中部的纳拉扬甘杰地区,常常是数十人挤在一条小船上,横渡梅格纳河的一条支流,由于这种小船渡费低廉,许多当地村民选择他来往于河的两岸,渡船上人员严重超载现象屡见不鲜。

C.君不见,很多教师总是耳提面命的宣扬专家、学者、大师们是如何焚膏继晷、无所不为的,却很少真实地介绍谈们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

铜仁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铜仁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铜仁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6题;共15分)1. (2分) (2019高一上·北仑期中) 下列选项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窗扉(fēi)蓊郁(wěng)徇私一筹莫展B . 压轴(zhòu)嘹亮(liǎo)布署东歪西倒C . 绯闻(fěi)打夯(hāng)携手不容质疑D . 笔杆(gǎn)游弋(yì)收讫焦燥不宁2. (2分)(2017·江苏模拟)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疾言厉色游目骋怀烟燻火燎目不暇接B . 胡作非为震耳欲聋乌合之众如愿以尝C . 物力惟艰义无反顾运筹帷幄眼花缭乱D . 粗制滥造摧山坼地溘然长逝敝帚自珍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________难以相信。

(2)中山装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应该能够成功。

________申报成功,中山装的保护工作必将更加受益。

(3)________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A . 简直一经由于B . 简直一旦鉴于C . 几乎一经鉴于D . 几乎一旦由于4. (2分)下列各句中意思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A . 最近,天文学家们报告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双星系统,这一对双星位于银河系之外,属于大麦哲伦星系范围,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左右。

B . 河北省衡水市卫生部门今日透露,该市医务人员凡具有故意夸大患者病情,对患者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不合理用药,延长疾病治疗时间,增加患者负担将被问责。

C .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 . 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铜仁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铜仁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铜仁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B . 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C . 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

D . 电视剧《命运》,以恢弘的气势、感人的细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深圳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风雨历程。

2.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 十九大的召开,描绘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

在其指引下,中国这辆顺风车将开得更快更稳,带给世界更多机遇。

B . 卡塔尔断交事件加剧了中东分裂。

海湾国家应从本地区的历史中总结教训:只有讲求“和”与“合”,相互尊重,才能避免被人利用的命运。

C . 西方社会要想真正让民众不再陷入恐惧,除了需要扎紧安全篱笆,更要从暴力文化、歧视心态、对抗思维等根本性病症上进行反思和调整。

D . 在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的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国掀起的自强运动在2017年继续呈现成效,为国产飞机装备高性能的“中国心”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3. (2分) (2020高二下·枣庄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老杜甫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开篇写草堂之景,诗人以宁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充满了村野之趣。

B . 后四句脱离写景转入抒情,字里行间展示了一位报国无门的诗人形象。

贵州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贵州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贵州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人格化”:文化走出去的秘籍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个古老又崭新的课题,说古老,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我们先人汲取欧亚各国文化,同时把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中国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向各国传播的最好例证。

说崭新,“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创造了新的空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两年越来越多地被提起,重视的程度也在不断加强,但想要推动文化走出去,或许我们可以逆向思维想一想:外来文化是如何走进来的?据我所知,最近30年来,世界表演艺术,特别是欧美各国表演艺术对中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格化的影响。

不论戏剧、舞蹈还是流行音乐领域,往往是通过一个个大师、一个个明星——一个个具体的人——走进来的。

卡拉扬、小泽征尔、穆迪这些指挥家代表的欧美古典音乐,斯皮尔伯格、卡梅隆、汤姆·克鲁斯代表的美国电影,统统以个人的形象走进中国。

包括迪士尼的米老鼠、狮子王,也是一种富有魅力的人格化形象。

换句话说,人格化是把自己国家的文化艺术推向全球的一种最成功、也最事半功倍的办法。

中国文化同样应该人格化地“走出去”。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推动中国演出走向世界的工作已经做了近60年,推出去的国内演出团体数以千计,但是能够作为里程碑的演出数量远没有那么多。

5月24日举行的“相约北京”闭幕式,程派青衣张火丁与叶派小生叶少兰合作演出《白蛇传》,开票时一票难求,演出时赢得观众的满堂彩,如此盛况,与去年张火丁成功登上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简直如出一辙。

如果说,86年前的梅兰芳先生“走出去”和86年后的张火丁“走出去”,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人格化的方式。

美国的受众、媒体、高校,首先是接受了梅兰芳这个人,同时接受了他带来的中国的京剧艺术。

梅兰芳先生在莫斯科访演期间,可谓“谈笑有鸿儒”,他在和俄罗斯艺术大师们的交往中,通过他个人的魅力传播京剧文化,影响了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贵州省铜仁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贵州省铜仁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贵州省铜仁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姓名班级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至9题为单选题,10至12为多选题)。

1.关于原子结构及原子核的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处于n=3的一个氢原子回到基态时一定会辐射三种频率的光子B. 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C.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原子的总能量增大,电子的动能也增大D.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压力、温度无关2.如图所示,相同的两木块M、N,中间固定一轻弹簧,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用力将两木块靠近使弹簧压缩,当松手后两木块被弹开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有( )A.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C.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 动量、机械能都不守恒3.如图所示,a、b是用同种规格的铜丝做成的两个同心圆环,两环半径之比为3∶4,其中仅在a 环所围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当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时,a、b两环内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和感应电流大小之比分别为()A. 1∶1,4∶3B. 1∶1,1:1C. 9∶16,3∶4D. 9∶16,1∶14.某自行车轮胎的容积为V.里面已有压强为P0的空气,现在要使轮胎内的气压增大到P,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轮胎容积保持不变,则还要向轮胎充入温度相同,压强也是P0的空气的体积为()A. 0P v PB. 0P v PC. 01P v P ⎛⎫- ⎪⎝⎭D. 01P v P ⎛⎫+ ⎪⎝⎭5.典型的铀核裂变是生成钡和氪,同时放出x 个中子: U +n →Ba +Kr +x n ,铀235质量为m 1,中子质量为m 2,钡144质量为m 3,氪89的质量为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核反应类型属于人工转变B. 该反应放出能量(m 1-2m 2-m 3-m 4)c 2C. x 的值是4D. 该核反应比聚变反应对环境的污染少6.如图所示,将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为: ()2202sin100V u t π=的交流电源,在副线圈两端并联接入规格为“22V ,22W ”的灯泡10个,灯泡均正常发光.除灯泡外的电阻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2:1 B. 电流表示数为10A C. 电流表示数为1AD. 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为5Hz7.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半期测试题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唤起乡愁的时空要素有哪些?人们常将“乡愁”与心理学的“怀旧”、地理学的“恋地情结”以及医学的“思乡病”混在一起。

关于怀旧,英国牛津字典的解释是“向往历史、过去的一种情感”,即怀旧侧重在时间维度。

根据当代华裔地理学者段义孚的观点,“恋地情结”是一种基于地理环境的认知、态度、价值及其依恋,即恋地情结侧重于空间维度。

从医学角度看,思乡病是“因为一个人并非身处家乡而感觉到的痛苦”。

乡愁与这些西方学术名词有一定的关联但不等同,通常随着空间、时间及其场景的演变而引发主体的情感关爱与审美。

中国人的乡愁有着独特的东方背景,对于“乡愁”的基本共识:首先是对于“故土”地理空间的“情感”,其次是对家乡“过去”时间的一种“记忆”及其对家园“未来”的期望。

这种对于家乡的思念与依恋情感在儒家文化主导的社会中尤为普遍与突出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唤起乡愁的时空要素有哪些?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人心目中的“乡愁”是什么?唤起乡愁的时空要素有哪些?。

《说文解字》云:“愁”者,“忧”也,从心。

“愁”的本意是心里牵挂着什么。

从本质上看,乡愁是一种源自主体体验的情感。

从民国到当代,中国人的乡愁情感总体来看是积极的。

相比“悲”、“忧伤”等“消极”情感,伴随乡愁出现的“关爱”、“美”等积极情感具有绝对优势,同时呈现为一种“批判”与“思辨”。

乡愁隐含了一种人们带着乡愁追寻自我生存与生命意义、追寻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的美学思辨。

同时,这种追寻自我生存的主体逐渐转向大众群体,乡愁也由传统单一的“文化乡愁”、“爱国情怀”演变为对于“理想家园”的精神追求。

乡愁的空间意象中“家”的印象占主导,其中“家”与“乡”的故事构建了“小乡愁”,“民族”与“国家”的故事构成了“大乡愁”。

我们通过文献分析及问卷调查,勾勒出中国人乡愁的空间意象:日常居住空间、邻里交往空间以及自然小微环境。

人们通常对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空间、学校以及地标性建筑物等记忆场所具有独特的记忆与情感。

纵观桥、道路、井、广场等公共空间,人们对路径、街道等线形空间的记忆与情感依恋比较明显,其次是对井亭、庭园等节点空间;在公共建筑场所中,学校与标志性建筑给人留下独特的印象。

家乡的“水”“山”“花”“树”“虫鸣”等自然场景的空间意象也是乡愁记忆中的重要载体。

乡愁的时间意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乡愁记忆中的时间印象主要聚焦在儿时与青春,并贯穿于主体的全生命周期。

同时,时间对于乡愁的唤起具有独特作用。

从主体的生命周期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乡愁情感越来越强烈;从节气来看,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具有较明显的唤醒作用。

人们关注乡愁的时空意象,实质上是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思想,体现了对主体的生存方式、邻里社会空间与其自然环境的关注,对不同个体的情感、生存权利的尊重。

(选自陆邵明《乡愁的时空阐释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牛津词典里对“怀旧”的解释、地理学家段义孚有关“恋地情结”的观点,与中国人对“乡愁”的理解不能等同。

B.“小乡愁”与“大乡愁”构成了中国人乡愁的空间意象,共同演绎着“家”“乡”的故事和“民族”“国家”的故事。

C.对于“乡愁”而言,时间意象具有独特的唤醒作用,如传统节日能唤醒乡愁,随着年龄增长乡愁情感会更加强烈。

D.乡愁本质上是一种源自主体体验的情感,隐含着人们对自我生存、生命意义、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的追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人乡愁的空间意象主要有日常居住空间、邻里交往空间以及自然小微环境等,其中“家”的印象在空间意象中占主导地位。

B.时间意象是“乡愁”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乡愁记忆中的时间印象贯穿于主体从童年、青年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周期。

C.乡愁是对“故土”地理空间的“情感”、对家乡“过去”时间的“记忆”及对家园“未来”的期望,这是人们的基本共识。

D.从《说文解字》对“愁”的诠释看,古往今来尤其是从民国到当代,中国人的“乡愁”情感整体上是积极的,同事呈现为一种“批判”与“思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对路径、街道等线形空间的记忆与情感依恋,较之于对井亭、庭园等节点空间的记忆与情感依恋更加明显。

B.乡愁情感由传统单一的“文化乡愁”“爱国情怀”演变为对于“理想家园”的精神追求后,“文化乡愁”“爱国情怀”不复存在。

C.中国人的乡愁由着独特的东方背景,在儒家文化主导的社会中,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依恋情感尤其普遍、突出。

D.对乡愁时间意象和空间意象的关注,是对不同个体的情感、生存权利的一种尊重,从中可以看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马婆的悲伤葛明霞马婆从妹家出来,眼泪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流。

那么要强爱面子的马婆,面对路人诧异的目光视若不见。

仲秋的微雨浸润着马婆规整的套装,马婆的心凌乱成泥。

马婆没有回家。

她穿过两个十字路口拐进了龙泉湖公园,蹒跚地上了湖边八角亭。

马婆斜靠在亭柱上,不知不觉收住了眼泪。

过往的岁月就在马婆静静的呆坐里浮出了水面。

马婆还是马嫂的时候,精力全部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

从幼儿的益智类训练开始,到剑桥英语、到奥数培优、到解题速效……正规不正规的培训班,只要不与正课冲突,马嫂都推着儿子上。

马哥虽不太支持,可为了儿子的将来,只好认了。

儿子大学毕业去美国深造时,马婆费尽心机说服他留在了国外。

之后,马婆和马爷就成了亲朋好友羡慕的对象。

尤其是马婆的妹妹。

她的儿子成绩不太好,毕业后留在了本地。

妹妹一生气就开骂,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一根汗毛都比不上!只有马婆知道,她和马爷过得是什么日子。

每天早上一起床,马爷就打开电视,一整天不让关。

他说这样可以逼逼屋里的冷气。

马婆嘴上不说,内心里也难受。

她觉得自己虽然有儿子,常年过得却是没儿子的生活。

马婆整晚整晚睡不着,睡不着就想儿子,就想如何证明自己有儿子。

半月后马婆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马婆不再随随便便穿衣服了。

就连上菜场也是整齐的套装,仰脸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

马爷说她,马婆硬硬地回嘴,我和那些没儿子的老人不一样,我有儿子,儿子在国外,怎么着也得给他充充面子。

马爷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滑出眼眶。

儿子去国外后,马婆很少再与马爷争吵。

用马婆的话说,这老东西辛苦了一辈子,到头来连儿子的面都难见,我得让他享享福。

马爷没有享福的命,儿子在美国定居不到两年,他就失了健康。

一开始马婆没太当回事。

等她知道不好时,马爷的腿已经不太听使唤了。

马爷犯病是在早上,等办好住院手续时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多。

好在马爷是轻微的脑梗,没耽误多大事。

躺着输液的马爷,看到其他病人都有小辈陪着,羡慕得眼里几乎迸出血来。

他一忍再忍,最后还是张大嘴巴哀号起来。

马婆又累又急又尴尬,边向同屋的人道歉边劝马爷。

劝着劝着自己也忍不住哭起来。

好在外甥及时赶到,止住了他们的哭声。

马爷出院后腿虽稍能走动,右胳膊和右手却失了灵活。

马婆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除了监督马爷进行自我煅炼外,就是不停地帮他按摩恢复。

马婆渐渐地瘦了,由原来的一百四十多斤瘦到了一百一十斤。

马爷看着难受,忍不住骂儿子。

马婆却不依,你知道啥,儿子不是没孝心,他在国外生活压力大,也难。

马婆出门买菜仍旧穿戴整齐,仰脸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

斜靠在亭柱上的马婆不知不觉坐了一个小时。

仲秋的微雨打湿了她的后背,马婆这才想起该给马爷做饭了。

马婆小心地下了八角亭,走出了龙泉湖。

平静下来的马婆又想起她从妹家出来的情景。

今天是妹妹的六十大寿。

饭后,妹妹当着她的面又骂起了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一根汗毛都比不上!外甥喝多了酒,大着舌头回嘴,妈,你老……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一点……都不知道,我大姨,大……姨夫的苦。

外甥媳妇忙岔开了话,大姨,你怎么不让姨夫来,就两站的路,来热闹热闹多好。

马婆强忍着将落的泪说,对了,我得回去给他做饭了。

外甥媳妇跑去厨房给马婆打包现成菜时,马婆挣脱妹妹的手出来了。

等外甥媳妇追出来,马婆已经走了三十多米远。

听到喊声,马婆没敢回头,她怕满脸的泪吓坏年轻人。

马婆擦了擦眼睛,迎着仲秋的微雨向家走去。

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倒下,她还要照顾马爷,她还得撑起这个家。

马婆规整的套装和灰白的头发在人行道上摇曳,一如枝头瑟缩在秋风中的老叶。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马婆从妹家出来眼泪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流,这是马婆因为外甥的话而想到自己家的处境时产生的悲伤之泪。

B.小说中马婆把全部精力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的情节,不仅突出了马婆的形象特点,也为下文写马婆晚年的处境作铺垫。

C.“马婆规整的套装和灰白的头发……一如枝头瑟缩在秋风中的老叶”以景物描写结尾,运用比喻手法,暗示马婆未来孤独的生活,引人深思。

D.马爷看到马婆连上菜场也穿着整齐的套装,昂首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觉得妻子爱慕虚荣,感到很没有面子,于是数落马婆。

5.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马婆的形象特点。

(5分)6.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6分)(三)实用类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最隐的士有人赞她为著名作家,她说“没这份野心”。

有人谈及她的畅销作品,她谦称“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

有人登门拜访,她说她的渴望是被人遗忘。

然而越是想被遗忘,她的风骨、风趣就越被珍视;越是谦逊、淡泊,她的风度、风格就越被尊敬与仰望。

最贤的妻:“因为爱,不觉委屈,甘苦共尝是妻子本分”从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媳妇”,杨绛直言“因为爱,不觉委屈”。

据《记钱钟书与围城》中记叙,有次钱杨夫妇同看杨绛编写的话剧上演,回家后钱钟书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大为高兴,催他快写,并劝说他减少授课时间。

钱钟书问:那么如何支付女佣的费用?杨绛默默承担起女佣的活计: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一一包揽,常常给煤烟熏得满眼是泪。

她却说,“我急看钟书写《围城》,做灶下婢也甘愿”。

钱钟书的堂弟钱钟鲁说,大嫂“像一个帐篷,把身边人都罩在里面,外面风雨皆由她抵挡”。

最才的女:钱钟书称其“无所不能,是最才的女”杨绛致力于翻译事业,早年便获得业内赞誉。

由她翻译的多部法国、西班牙等国文学著作,被作为国内翻译界早年的范本。

朱光潜也曾激赏杨绛的翻译成就。

20世纪50年代,有学生问朱光潜:全中国的翻译谁最好?朱光潜说“散文数杨绛最好”。

而最早成就她声名的,则是早年的戏剧。

其所著喜剧《称心如意》经陈麟瑞、李健吾等人的推介,很快便博得业内的推崇与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