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阶段检测试题及答案8
8年级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八上历史单元检测试卷考试范围:部编版(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P1——P36)包括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选择题1.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毒品引发了一场战争(下图),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 虎门销烟B. 炮轰广州城C. 鸦片战争D. 三元里抗英3.“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
”材料描述的是()A. 鸦片输入的危害B. 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C. 中国边疆的危机D. 中日《马关条约》的后果4.近年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这个国家是()A. 美国B. 英国C. 俄国D. 法国6.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
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 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B.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C. 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D. 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7.《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起到的最大作用是()A. 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B. 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C. 实现了平均分配产品D.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8.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是()A. 金田起义爆发B. 定都天京C. 永安建制D.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9.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B. 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C. 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D.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10.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马关条约》11.对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评价准确的是()A. 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12.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新人教
版)
历史是延伸的。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彭杨同学在网上收集了下列资料,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适合的题目是
序号历史事件作用
1 戚继光抗倭基本解除倭患
2 雅克萨之战有利于中俄东段边境的长期和平
3 虎门销烟表达了中国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A.中外友好交往B.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C.中华帝国的强盛D.闭关锁国与危机来临
2、(2013•黑龙江齐齐哈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是( )
A.魏源B.张之洞C.林则徐D.关天培
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不包括
A.割占领土B.开放口岸C.开设工厂D.协定关税
4、(2013•江苏泰州)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
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1.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他认为变法从根本上要变革()A.教育制度B.科举制度C.文化制度D.政治制度2.黄海海战后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纪念的是()A.邓世昌B.丁汝昌C.左宗棠D.林则徐3.“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省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境内……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治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根据内容判断此条约签订双方是()A.中英B.中俄C.中法D.中日4.“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的政府,自是最为有利。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九国公约》5.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导游说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
你知道是哪两次吗?()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D.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使中国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中,把中国人民惊醒了。
”以下关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B.地方阶级维新派发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C.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D.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7.维新变法运动中开办的一所新式学校,不仅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兼具当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国立清华大学D.国立中山大学8.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也是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人物。
2020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阶段评估检测试卷 第一、二单元(含答案)

阶段评估检测试卷(检测一)一、选择题。
1. 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
”这句话揭示了( )A.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B.交通不畅导致英国棉制睡帽很难运到中国C.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2.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毒品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为此,战胜国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B.扩大资本输出C.再次发动战争D.割占台湾岛4.法国大文豪雨果有这样的评价:“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圆明园被毁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进入19世纪60年代,外国商品进出口量空前增长,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A.通商口岸遍布了整个中国沿海B.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由外国人担任C.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中下游D.中国进出口货物税开始由中外协定6.洪秀全通过拜上帝教发动和组织了太平天国运动。
当时曾到过天京的西方人富礼赐曾发表评论说:“天王之基督教不是什么东西,只是一个狂人对神圣之最大的亵渎而已。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 )A.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宗教B.与西方宗教思想没有任何联系C.遭到了列强的强烈反对D.只是农民表达思想主张的工具7.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截然不同的是( ) A.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D.带有宗教色彩8.“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一五”计划9.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林则徐离京赴粤禁烟,临行前毅然表示:“死生命也,成败天也。
苟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以为门墙辱?”从中可以感受到林则徐( )A.两袖清风,一心为民B.祸福置外,一心为国C.忠于职守,扶危济贫D.刚正不阿,洁身自好2.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英进口货物税率变化情况统计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影响双方贸易的因素是( )A.协定关税B.开辟通商口岸C.官吏受贿D.鸦片走私贸易3.火烧圆明园可与焚烧亚历山大图书馆相比肩。
当时就有法国人指出,这就如同卢浮宫和法国国立图书馆同时被毁。
这说明火烧圆明园( )A.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B.改变了中法外交关系的方向C.促使清政府开始向西方学习D.使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破坏4.历史地图有助于学生从空间上理解历史。
下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哪一国家侵占中国领土的情况( )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5.“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这一土地纲领体现出其追求的是( )A.男女平等B.民主自由C.土地私有D.绝对平均6.太平天国的许多官员以显示威风、讲究排场为能事。
至于基层乡官,出门也前呼后拥,出尽风头。
甚至在平时用餐时,也需鸣锣击鼓,奏乐助兴。
这( )A.表明太平天国政策的空想性B.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反映出清政府对农民的诬蔑D.预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结局7.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据此可知,他强调( )A.机器也可益于民生B.筹办洋务,学习西方技术C.大力发展军事工业D.创建海军,加强中国海防8.下面名为《为什么开不快》的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晚清政府向西方学习、追赶世界潮流的活动及结局。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答案

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检测题班别姓名座号分数一.选择题:1.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挽救民族危亡B.创办近代军工企业 C.开办民办工业D.维护封建统治3.以下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有()①林则徐②邓世昌③奕訢④曾国藩⑤李鸿章⑥左宗棠⑦张之洞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⑦4.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A.制度 B.自强 C.灭洋 D.求富5.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D.继昌隆缁丝厂6.以下是洋务派开办的企业,其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企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7.使康有为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A.洋务运动的失败 B.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C.鸦片战争的失败 D.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8.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 B.成立强学会 C.成立保国会D.《中外纪闻》的发行9.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是()A.训练新式军队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改革政府机构,裁辙冗官,任用维新人士10.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11.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A.商鞅变法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光绪维新12.广东省的中山市,湖北武汉的中山大道,湖北宜昌的中山路都是为了纪念()A.康有为 B.谭嗣同C.孙中山 D.陈独秀13.中国同盟会成立于()A.日本东京 B.湖北武昌C.檀香山 D.江苏南京1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中国同盟会 C.建立民国政府 D.三民主义15.辛亥革命首先发生在()A.江苏南京 B.湖北武昌C.北京 D.广州16.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C.1840年鸦片战争 D.戊戌变法法令的颁布17.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第一任大总统是()A.毛泽东 B.袁世凯C.孙中山 D.康有为18.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19.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①陈独秀②李大钊③鲁迅④胡适⑤毛泽东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20.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新青年》 B.《中外纪闻》C.《民报》 D.《申报》21.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是()A.陈独秀 B.鲁迅C.李大钊 D.胡适22.要准备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你认为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B.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的留影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D.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的合影23.近代中国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A. 书籍B. 电影C. 电话D. 报纸24. 近代文化生活的变化是由于()①照相②电视③电影④报纸的传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的改变社会习俗的法令包括()①易服②剪辫③废止缠足④改称呼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二.识图与分析26.2004年4月30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风和日丽,来自于海内外的游客在孙中山巨幅画像前争相留影……。
人教版部编2017八年级上历史第二单元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2017)八上历史第二单元检测一、选择1、中国近代洋务派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军事工业,维护“闭关自守”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C.利用西方先进技术,低于外国侵略D.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2.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黄海战役 B.辽东半岛战役C.威海卫战役D.台湾战役3.《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由商品输出阶段进入资本输出新阶段的条款是()A.割地B.赔款C.增开商埠D.允许日本在华设厂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C.强学会的成立D.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令5.1900年6月,率领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侵略军头目是()A.戈登B.西摩尔C.克林德D.瓦德西6.“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 世纪。
”这份“礼物”是()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D.《瑷珲条约》7.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打在中国背上的一鞭,使中国开始了()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8.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A.顽固派的强大B.光绪帝被囚禁C.袁世凯的告密D.帝国主义的破坏9.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对外赔款总数最多()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近代反帝爱国农民运动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五四运D.义和团运动11.帝国主义列强进入资本输出和全面瓜分中国的侵略新阶段是在()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甲午中日战争时期12.帝国主义列强进入资本输出和全面瓜分中国的侵略新阶段是在()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D.甲午中日战争时期13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
1、“中国文武制度,事实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为此,洋务派创办了(A)A.近代军事工业B.近代民用工业C.近代海军D.新式学堂2、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沂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
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A )A.师此长技、自强B.民主、科学、新青年C.民族、民权、民生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4、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这个人物是( B )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之洞5、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A )A.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B. 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C. 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D. 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6、“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次“战争”指(A)A. 甲午中日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人民解放战争7、有人说:“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苛刻的条约是(C)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8、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1898年进口货物总值比1894年增加了29.3%.与这一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C)A. 《南京条约》的签订B. 左宗棠收复新疆,扩大了同西方各国的贸易联系C.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D. 八国联军侵华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9、《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表现是( D )A. 深入到中国内地B. 集中到沿海一带C. 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0、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C)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袁世凯11、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阶段检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三大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
2、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A.湖南、湖北B.江西、江苏C.福建、浙江D.广东、广西3、北伐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打垮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B.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
C.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D.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
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A.井冈山根据地 B.陕甘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5、长征途中,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
A.四渡赤水河B.渡过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翻过大雪山6.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A.四渡赤水河B.巧渡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飞夺泸定桥7、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这一节日源于()起义。
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秋收起义D.进军井冈山
8、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 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 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9、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
他们应该去的城市是:() A、南京 B、广州 C、上海 D、遵义
10、帝国主义的炮卢惊醍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
你知道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人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此诗反映的是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关天培抗英
D、左宗棠收复新疆
12、“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A、宝山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四行仓库战役13、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
A.戊戌变法历时103天,谈不上有什么影响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戊戌变法裁撤了冗官,减少了财政开支,提高了政府效率
D.戊戌变法训练了新式军队,建立了三支海军
14、为“自强”“求富”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比用工业,开始中国近代化起步进程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15、“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的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人学堂
C、福州船政学堂
D、黄埔军校
16、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B、三民主义
C、马列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7、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
A、武装起义
B、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改良变法运动
D、空前的思想火解放运动
18、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卜人志十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山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①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毛泽东、朱德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中心内容是()
A、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
B、开展土地革命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20、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火题共3小题,21题8分,22题12分,23题6分,24题14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何人之口?(2分)
(2)你认为“贼”是指谁?为什么说“无力回天”?(4分)
(3)你认为他“死得其所”吗?(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5月3日晚,学生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集会。
进步记者邵飘萍在会上报告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失败的经过和原因,学生们听了悲愤交加,痛哭失声。
一个学生当场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
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举行示威活动。
”
(1)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3分)这次运动的性质从材料中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反映出来?(3分)
(2)我们把五四运动期间,爱国青年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称为“五四精神”。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五四精神”?(4分)
(3)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材料二:“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
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
——摘自周恩来讲话(1927年)
材料三: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图片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人事有关。
请问这一“开天辟地”的人事是什么?“开天辟地”的人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分)
(2)材料二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2分)
(3)材料三漫画反映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在追寻革命先辈足迹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2分)
三、综合题:(14分)
24、右图是贵州北部一个著名的红色旅游景
点。
1935年1月,红军在长征途中曾经在这里召
开过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后来成
为了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
请问(1)这处遗址是什么?(2分)
(2)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8分)
(3)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4分)
八年级历史第二阶段检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 A C A B) 6——10 (A A D C A )
11——15(D C B B D ) 16——20(B D C C D)
二、材料解析题
21、(1)谭嗣同(2分)
(2)“贼”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2分)因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势力强
大,而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弱小,所以“无力回天”(2分)
(3)可以有不同看法:认为谭嗣同的献身精神可以激励后人继续变法,认为“死得其所”;可以从保留实力继续斗争等方面考虑,认为死得不值。
(2分)
22、(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分)
(2)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4分。
)
(3)“热爱祖国,时刻关心国家命运”或“刻苦学习,立志成材,报效祖国”等。
(2分,学生能答出1点即可。
23、(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分):
自从有力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分)
(2)、南昌起义。
(1分)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分)
(3)、红军长征。
(1分)不畏艰难、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一点即给分。
(1分)
三、综合题答案:
24、第一问:遵义会议遗址。
(2分)第二问:这次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会后确定红军在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
(每个要点2分,计8分。
)第三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每个要点2分,计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