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料相关标准
颜料性能检测

颜料与涂料之——颜料性能检测第一节颜色一、定义与内容颜色是个心理物理量,它既与人的视觉特性有关,又与所观测的客观辐射有关。
颜色是评定颜料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颜色的表达一般可分两类,一类是用颜色三个基本属性来表示,如将各种物体表色进行分类和标定的孟塞尔颜色系统,在这一系统中H表示色调,V表示明度,C表示彩度,写成HV/C;另一类是以两组基本视觉数据为基础,建立的一套颜色表示、测量和计算方法即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颜料颜色的检验分两类,一类是颜色比较法,即与参比样品目视或仪器测试比较给出结果;另一类是直接测色法,即使用仪器或目视直接给出颜色的量值或样号。
二、检验方法1. 颜色比较法标准名称 GB/T1864-89①颜料颜色的比较ASTM D 3022-84 (1989)②以小型砂磨测定颜料颜色和着色力主要原理以相同方法分别制备试样和标样色浆,按规定方法目视比较两者颜色差异,以试样和标样的颜色差异程度表示结果操作简介以精制亚麻仁油为分散介质,用平磨仪分别制得试样和标样色浆,刮于玻璃板上,于散射日光或标准光源下比较两者颜色差异以长油醇酸树脂为研磨漆料,用研磨分别制得试样和标样分散体,刮于卡纸上,比较两者颜色使用仪器平磨仪:型号有PM240、PM240-2等(广西梧州化工仪器厂、上海现代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等)标准光源:型号F65 D-A (日本SUGA试验机株式会社)湿膜制备器:100 µm (上海现代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等)无色透明光学玻璃小型砂磨:Sherwin-Williams (美国Gardner实验室制造)漆膜涂布器:8 ils (200 µm)结果表示以试样和标样颜色差异程度表示适用范围分四级评价:近似、微、稍、较(加上色相)对白色颜料:优于、等于、或差于(加上色相)适用范围颜料彩色颜料①等效采用ISO787/1:1982。
② ASTM标准中关于颜色目视比较的方法还有ASTM D 1729-89《不透明材料色差的目视评定》,此法评价颜色时按色调、亮度和饱和度的顺序给出分别评价,然后加注总评语。
解析ISO12944标准(一、标准介绍)

解析ISO12944标准(一、标准介绍)ISO 12944 Paints and varnishes —Corrosion protection ofsteel structures by protective paint systems(色漆和清—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是防腐蚀涂料与涂装领域一个非常有用的标准。
笔者曾组织同行于2008年将该标准共8个部分译成了中文。
2014年,中国涂料与颜料标准化委员会已将其转化为国标,标准号为GB/T 30790。
这个标准对于那些从事涂料防腐蚀工作的业主、设计人员、咨询顾问、涂装承包商、涂料生产企业等都非常有用。
因此,笔者拟在此公众号中分期进行介绍。
朋友们可在文后留言参与讨论和提问。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个国家的标准化机构(ISO成员团体)共同组织的世界性联合机构。
国际标准的制订工作由ISO技术委员会负责。
每个成员团体都有权派代表参加所关注课题的技术委员会,各政府性或非政府性的国际组织,凡与ISO有联系的,也都参与这项工作。
ISO12944国际标准是由ISO/TC35技术委员会.色漆和清漆-钢结构防腐蚀涂料系统.SC14分委会制订的。
ISO12944《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中总共包括以下部分内容: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环境分类第3部分:设计内容第4部分:表面类型及表面处理第5部分:防护涂料体系(注:这部分在2007年进行了修订)第6部分:实验室性能测试方法第7部分:涂装工作的实施和监管第8部分:新建和维修防腐技术规格书的制订简介未经保护的钢材在大气、水和土壤中会因腐蚀而损坏。
因此,为了避免腐蚀损坏,在钢结构服役期间需采取一些防腐蚀保护措施。
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用于保护钢结构免遭腐蚀。
ISO12944 针对的是采用涂料体系和涂覆层来保护。
该标准的各部分内容的宗旨,都是为了获得适当的、成功的钢结构防腐蚀保护效果。
其它的一些防腐蚀措施也可能是有效的,但需要各相关方达成一致意见。
国家标准《二氧化钛颜料》修订情况介绍1

国家标准《二氧化钛颜料》修订情况介绍沈苏江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常州 213016) 一、概述二氧化钛颜料(俗称钛白粉)是一种白色颜料,广泛用于涂料、橡胶、塑料、油墨及造纸等行业。
现行标准G B1706-1993《二氧化钛颜料》系参照采用ISO591:1977《色漆用二氧化钛颜料》,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钛白的生产和市场,推动钛白的应用和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90年代后期,尤其是1998年以来,国内外钛白粉市场逐渐走强,我国钛白工业也在飞速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标准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单位向TC5/ SC8秘书处提出了修订标准的建议,为更全面地了解该标准的实施情况,TC5/SC8秘书处于1999年8月对该标准的实施情况作了一次调查,从调查反馈的意见看,该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标准属性,现行强制性标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自主发展,已难以适应和满足产品多品种多层次发展的现状;②标准水平,现行标准水平相当于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已不能体现目前国内产品质量的水平;③颜色、消色力的测定方法,目视法虽简单、方便,但人为因素影响大,结果误差大;④标样,主要是BA01-01一等品国家标样色相问题,一些单位反映标样色相发灰,目前国内外市场上许多产品色相与之不同,给测定带来误差;⑤标准中缺少用户所关心的应用性能指标;⑥不同用途的产品性能(如吸油量等)要求各不相同,这些性能的技术指标不应限定。
根据上述情况,为解决现行标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尽快与国际接轨,提高《二氧化钛颜料》国家标准水平,TC5/SC8秘书处将修订国家标准《二氧化钛颜料》列入了2002~2003年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
二、简要工作过程根据“国标委计划[2002]41号”和“中石化协质发(2002)126号”文件精神,由中化建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负责标准修订工作,并要求于2003年完成报批任务。
2002年6月,TC5/SC8秘书处向各钛白生产企业和有关用户单位发文征求“参加修标工作组”意见,得到了许多单位的支持。
颜料成分的检测标准

颜料成分的检测标准一、颜料成分检测标准颜料成分检测包括化学成分检测、物理性能检测、稳定性检测、安全性检测和应用性能检测。
二、化学成分检测2.1 元素分析:通过采用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能谱分析、质谱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颜料中的元素种类、含量、比例进行分析。
2.2 官能团分析:通过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对颜料中的官能团种类、数量、结构进行分析。
三、物理性能检测3.1 颜色:通过采用色度计或人工比色法,对颜料的颜色进行测量和评估。
3.2 粒度:通过采用激光粒度仪或筛分法,对颜料的粒度分布进行测量和评估。
3.3 吸油量:通过采用吸油纸法或滴定法,对颜料的吸油量进行测量和评估。
3.4 挥发性:通过采用蒸馏法或溶剂萃取法,对颜料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量和评估。
四、稳定性检测4.1 热稳定性:通过在规定温度下对颜料进行加热处理,观察其外观变化及检测其性能变化,以评估其热稳定性。
4.2 光稳定性:通过在规定光源下对颜料进行照射处理,观察其外观变化及检测其性能变化,以评估其光稳定性。
4.3 耐候性:通过模拟自然环境条件,对颜料进行暴露试验,观察其外观变化及检测其性能变化,以评估其耐候性。
五、安全性检测5.1 毒性评估:通过采用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等方法,对颜料的毒性进行评估。
5.2 皮肤刺激性:通过采用动物试验或体外试验等方法,对颜料对皮肤的刺激性进行评估。
5.3 火灾危险性:通过采用可燃性试验、闪点测定等方法,对颜料的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估。
六、应用性能检测涂层性能:通过采用涂层试验、涂层耐蚀性试验等方法,对颜料在涂层中的应用性能进行评估。
颜料检测方法

颜料性能分析测试方法一、颜料遮盖力测定法GB1709-79本方法是指颜料和调墨油研磨成色浆,均匀地涂刷在黑白格玻璃板上,使黑白格恰好被遮盖的最小用颜料量,以克/米2 表示。
一、一般规定材料和仪器设备黑白格玻璃板漆刷:宽25-35 毫米容器:容量为50-100 毫升调墨刀:长178 毫米,宽7-18 毫米天平:感量0.2 克平磨机暗箱:外形尺寸500*400*600 毫米,下部敞开,内涂无光黑漆。
调墨油:粘度:140-160 厘泊/25 度或38-42 秒/25 度酸值:不小于7 毫克KOH/克颜色:不大于7(铁钴比色计)。
二、测定方法称取试样3-5 克,参照附表称取调墨油,取其总量的1/2-1/3 置于平磨机下层的磨砂玻璃面上,用调墨刀调匀,加50 公斤压力,进行研磨,每25 转或50 转调和一次,调和四次共100 或200 转,加入剩余的调墨油,用调墨刀调匀,放入容器内备用。
在天平上称取黑白格板重量,用漆刷蘸取颜料色浆均匀纵横交错地涂于黑方格上,涂刷时不允许颜料色浆在板的边缘粘附,在暗箱内距离磨砂玻璃150-200 毫米,视线与板面倾斜成30 度角,于两支15 瓦日光灯照射下观察,黑白格恰好被颜料色浆遮盖即为终点。
将涂有颜料色浆的黑白格板称重。
遮盖力X (g/m2)按下式计算:X= 50m(m1-m2)/m+m3式中:m—试样重量,克;m1—涂刷颜料色浆后黑白格板的重量,克;m2—涂刷前黑白格板的重量,克;m3—用去调墨油的重量,克。
平行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0%时,取其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附表:测定遮盖力时颜料与油的配比量二、颜料耐光性测定法GB1710-79本方法是将颜料研磨于一定的介质中,制成样板,与日晒牢度蓝色标准同时在规定的光源下,经一定时间曝晒后,比较其变色程度,以“级”表示。
一、一般规定1、材料和仪器设备天平:感量0.2 克、0.0004 克;电热鼓风箱:灵敏度±10C;刮板细度计:0-100 微米小砂磨机:电机:转速2800 转/分容器:内径65 毫米,高115 毫米玻璃珠:直径2-3 毫米氙灯日晒机:1.5 千瓦;调墨刀:长178 毫米,宽7-18 毫米;漆刷或喷枪;铜丝布:100 目马口铁板:厚0.2-0.3 毫米;黑厚卡纸;书写纸;日晒牢度蓝色标准GB730-65;染色牢度褪色样卡GB250-64;天然日晒玻璃框:以厚约3 毫米均匀无色的窗玻璃和木框构成,木框四周有小孔,使空气流通,并不受雨水和灰尘的影响,曝晒试样与玻璃间距为20-50 毫米;椰子油改性醇酸树脂:颜色:不大于8(铁钴比色计);粘度:20-60 秒/25 度;酸值:不大于7.5 毫克KOH/克;固体含量:48-52%;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颜色:不大于1(铁钴比色计);粘度:60-90 秒/25 度酸值:不大于2 毫克KOH/克固体含量:58-62%涂料用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铅锰钴催干剂;二甲苯YB301-75二、测定方法1、试样的制备参照下表1、2,根据颜料品种和所需冲淡倍数,按次序称取椰子油改性醇酸树脂、颜料、冲淡剂和玻璃珠,放入容器内,加入适量二甲苯,搅拌均匀,砂磨至细度在30 微米以下,再加入所需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及铅锰钴催干剂,搅拌均匀,经100 目铜丝布过滤,用二甲苯调节至适宜制板粘度。
《染料索引》

著名的《染料索引》是采用以颜色分类的方法,如将颜料分成颜料黄(PY)、颜料橘黄(PO)、颜料红(PR)、颜料紫(PV)、颜料蓝(PB)、颜料绿(PG)、颜料棕(PBr)、颜料黑(PBk)、颜料白(PW)和金属颜料(PM)十大类,同样颜色的颜料依次序编号排列,如钛白为PW-6、锌钡白PW-5、铅铬黄PY-34、喹吖啶酮PR-207、氧化铁红PR-101、酞菁蓝PB-15等。
为了查找化学组成,又另有结构编号,如钛白为PW-6C.I.77891、酞菁蓝是PB15C.I.74160,就可使颜料的制造者和应用者能查明所列入的颜料的组成及化学结构,因此在国际颜料进出口贸易业中均已广泛采用。
中国的颜料国家标准GB3182-82在1995年又重新报批为GB/T3182-1995,也是采用颜色分类,每一种颜料的颜色有一标志,如白色为BA,红色为HO,黄色为HU,再结合化学结构的代号和序号,组成颜料的型号,如金红石型钛白BA-01-03、中铬黄HU-02-02、氧化铁HO-01-01、锌钡白BA-11-01、甲苯胺红HO与2-01、酞菁蓝BGS LA-61-02等。
98001酞菁蓝BC.I. P.B.15非稳定α型红光蓝,用于PVC。
X98002酞菁蓝BRC.I. P.B.15非稳定α型鲜艳的红光蓝,在PVC中易分散X98003酞菁蓝BRXC.I. P.B.15非稳定型α型红光蓝,色光鲜艳,着色力高98102酞菁蓝BRSC.I. P.B.15:1稳定型α型红光蓝,色光鲜艳,着色力高98103酞菁蓝BRSHC.I. P.B.15:1稳定α型红光蓝,比BRS色相红,色力高,用于印花色浆,耐干洗性好98301酞菁蓝94617C.I. P.B.15:3稳定β型绿光蓝,经济型,用于塑胶制品98303酞菁蓝94817C.I. P.B.15:3色光鲜艳,易分散,色力比94617高20%,是15:3的代表品种。
98305酞菁蓝95101DC.I. P.B.15:3色光较94817鲜艳,着色力优于94817,在水基中易分散,尤适与印花色浆98307酞菁蓝BGSP-2#C.I. P.B.15:3耐高温,耐溶剂型绿光蓝,经济型,适用于各种塑料着色98308酞菁蓝BGSP-3#C.I. P.B.15:3耐高温,耐溶剂性优良,色光鲜艳,着色力强,适用于各种塑料着色98402酞菁蓝BGNCF-02抗结晶,抗凝絮,耐高温,适用于各种塑料,人造革着色98403酞菁蓝BGNCF-03C.I. P.B.15:4抗结晶,抗絮凝,耐高温,色光鲜艳,着色力强,适用于耐高温品种第一类,适用于中、深色印花黄K4G、黄K6G、金黄K2RA、金黄M5R、橙KGN、橙K2R、橙K7R、红K2G、红K2BP、黄棕KGR、翠蓝KGL、黑KBR、金黄灰K4BRP。
画笔颜料铅含量标准

画笔颜料中铅含量的标准因不同产品而异。
一般来说,合格的画笔颜料中铅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如欧盟ROHS指令要求铅含量不超过1000ppm(即0.1%)。
具体来说,画笔颜料中铅含量的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铅含量上限:画笔颜料的铅含量不得超过一定的上限值。
这个上限值可能因不同产品而异,如欧盟ROHS指令要求铅含量不超过1000ppm。
2.铅含量的均匀性:画笔颜料的铅含量应均匀一致,不能出现局部含量过高的情况。
3.铅含量的稳定性:画笔颜料的铅含量应稳定,不能出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4.铅含量的标识:画笔颜料的产品包装上应明确标识铅含量,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成分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画笔颜料铅含量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具体标准应以当地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为准。
同时,为了确保画笔颜料的品质和安全性,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品牌产品,并注意查看产品的成分表和标识信息。
壁画类文物颜料色度监测标准

壁画类文物颜料色度监测标准一、颜料类型在壁画类文物颜料色度监测中,首先要明确所使用的颜料类型。
不同类型的颜料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对色度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色度监测前,必须了解并记录下壁画所使用的颜料类型。
二、颜色稳定性颜色稳定性是衡量颜料色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长时间的保存过程中,颜料可能会发生褪色、变色等现象,影响其色度。
因此,对于颜料颜色的稳定性进行监测是必要的。
三、光照条件光照条件对壁画类文物的色度有显著影响。
不同光线条件下,同一颜料可能呈现出不同的色度。
因此,在进行色度监测时,必须确保在恒定的光照条件下进行,以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四、湿度与温度影响湿度和温度对颜料色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某些情况下,湿度的变化可能导致颜料膨胀或收缩,进而影响其色度。
同样,温度的变化也可能引起颜料的一些物理性质变化,进一步影响其色度。
因此,在进行色度监测时,必须控制湿度和温度在恒定的范围内。
五、时间因素时间对颜料色度的影响是长期且持续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颜料可能会发生自然老化,导致其色度的变化。
因此,在定期的色度监测中,必须考虑时间因素对颜料色度的影响。
六、监测设备精度用于色度监测的设备必须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选择设备时,应优先考虑其性能指标,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七、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到色度监测的结果。
对于获取的大量数据,应采用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和解析,以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八、安全性考虑在进行壁画类文物色度监测时,必须考虑安全性问题。
由于壁画类文物通常年代久远,结构较为脆弱,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对文物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在监测前应对文物的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同时,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九、操作规范为确保色度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应包括监测前的准备、设备使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各个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B/T 1745.1-2011
自来水笔用墨水第1部分:非颜料型墨水
QB/T 1750-2010
中国画颜料
QB/T 1967.1-1994
红色类陶瓷颜料化学分析方法
QB/T 1967.2-1995
黄色类陶瓷颜料化学分析方法
QB/T 1967.3-1995
白色类陶瓷颜料化学分析方法
颜料抗渗色性的比较
HG/T 3835-2006
颜料密度的测定(用离心机排除夹带空气)
HG/T 3851-2006
颜料遮盖力测定法
HG/T 3852-2006
颜料筛余物测定法
HG/T 3853-2006
颜料干粉耐热性测定法
HG/T 3854-2006
颜料流动度测定法
JC 467-1992(1996)
合成云母珠光颜料
颜料装填体积和表观密度的测定
GB/T 5211.5-2008
颜料耐性测定法
GB/T 7044-2003
色素炭黑
GB/T 7048-2003
色素炭黑黑度的测定
GB/T 7052-2003
色素炭黑流动度的测定
GB 9287-1988
颜料易分散程度的比较振荡法
GB/T 9754-2007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QB/T 4202-2011
制革用颜料膏耐热稳定性测试方法
颜料在烘干型漆料中热稳定性的比较
GB/T 1713-2008
颜料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GB/T 1717-1986
颜料水悬浮液pH值的测定
GB/T 1747.2-2008
色漆和清漆颜料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灰化法
GB/T 18251-2000
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或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
GB/T 1863-2008
日用陶瓷颜料色度测定方法
GB/T 5206.3-1986
色漆和清漆词汇第三部分颜料术语
GB/T 5211.1-2003
颜料水溶物测定冷萃取法
GB/T 5211.11-2008
颜料水溶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的测定
GB/T 5211.12-2007
颜料水萃取液电阻率的测定
GB/T 5211.13-1986
颜料相关标准
GB/T 13451.2-1992
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光度计法
GB/T 15614-1995
日用陶瓷颜料光泽度测定方法
GB/T 1706-2006
二氧化钛颜料
GB/T 1707-1995
立德粉
GB/T 1710-2008
同类着色颜料耐光性比较
GB/T 1711-1989
QB/T 1967.4-1995
蓝绿色类陶瓷颜料化学分析方法
QB/T 1967.5-1996
黑色类陶瓷颜料化学分析方法
QB/T 2157-1995
制革用揩光浆、颜料膏测试方法
QB/T 2455.1-1999
陶瓷颜料
QB/T 2455.2-1999
陶瓷颜料检验方法
QB/T 4106-2010
固体水彩画颜料
GB 9758.5-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五部分:液体色漆的颜料部分或粉末状色漆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
GB 9758.7-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七部分:色漆的颜料部分和水可稀释漆的液体部分的汞含量的测定无焰原子吸光谱法
HG 2242-1991
颜料标准样品管理办法
氧化铁颜料
GB/T 1864-1989
颜料颜色的比较
GB/T 20785-2006
氧化铬绿颜料
GB/T 21867.1-2008
颜料和体质颜料分散性的评定方法第1部分:由着色颜料的着色力变化进行评定
GB/T 21867.2-2008
颜料和体质颜料分散性的评定方法第2部分:由研磨细度的变化进行评定
GB/T 21867.3-2008
GB/T 5211.19-1988
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冲淡色的测定目视比较法
GB/T 5211.2-2003
颜料水溶物测定热萃取法
GB/T 5211.20-1999
在本色体系中白色、黑色和着色颜料颜色的比较色度法
GB/T 5211.3-1985
颜料在105℃挥发物的测定
GB/T 5211.4-1985
颜料水萃取液酸碱度的测定
GB/T 5211.14-1988
颜料筛余物的测定 机械冲洗法
GB 5211.15-1988
颜料吸油量的测定
GB/T 5211.16-2007
白色颜料消色力的比较
GB/T 5211.17-1988
白色颜料对比率(遮盖力)的比较
GB/T 5211.18-1988
颜料筛余物的测定水法手工操作
HG/T 2249-1991
氧化铁黄颜料
HG/T 2250-1991
氧化铁黑颜料
HG 2351-1992
镉红颜料
HG/T 2457-1993
颜料产品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通则
HG/T 2883-1997
大红粉
HG/T 3001-1999
铁蓝颜料
HG/T 3744-2004
云母珠光颜料
HG/T 3834-2006
JC/T 539-1994
混凝土和砂浆用颜料及其试验方法
QB/T 1010-1999
陶瓷材料、颜料真密度的测定
QB/T 1335.1-1991
油画颜料
QB/T 1335.2-2000
水彩画颜料
QB/T 335.3-1991
广告画颜料
QB/T 1465-1992
陶瓷原料、颜料颗粒分布测定方法
QB/T 1654-1998
颜料和体质颜料分散性的评定方法第3部分:由光泽的变化进行评定
GB/T 21868.1-2008
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1部分:总则
GB/T 21868.2-2008
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2部分:用振荡磨分散
GB/T 21868.3-2008
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3部分:用高速搅拌机分散
染料及颜料产品中四氯苯酐的测定
GB/T 26464-2011
造纸无机颜料亮度(白度)的测定
GB/T 3182-1995
颜料分类、命名和型号
GB/T 3184-2008
铬酸铅颜料和钼铬酸铅颜料
GB/T 3673-1995
酞菁绿G
GB/T 420-2009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颜料印染纺织品耐刷洗色牢度
GB/T 4739-1995
GB/T 21868.4-2008
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4部分:用砂磨分散
GB/T 21868.5-2008
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5部分:用自动平磨机分散
GB/T 21868.6-2008
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6部分:用三辊磨分散
GB/T 23975-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