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3.4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汇总
最新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文件编号: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一、目的: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管理,确保食品卫生与食品质量安全。
二、范围:适用于本企业食品添加剂的采购、贮存、领发与使用。
三、内容:
3、使用与管理:
3.1 食品添加剂的采购
采购人员必须掌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性能和潜在的危险,考虑到采购物品的重要性和危险性,食品添加剂一般由采购部经理负责亲自购买,采购时,应注意其特性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其包装物应有标识,并符合国家规定,采购时还要向供货商索取相关的评价资料,食品添加剂的入库也须采购部经理本人办理。
3.2 食品添加剂的贮存
食品添加剂在入库前,由库管员负责对其进行检查和登记,检查无误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食品添加剂应单独加锁保管,并粘贴有明显标识,以防误领。
贮存期间应定期检查,注意保留其原有标识。
3.3 食品添加剂的领发
食品添加剂的领取必须限定使用部门和领用人,领取时应根据规定的标准用量填写领料单,领料单必须由使用部门第一负责人审核签批后方可领用;同时库管员应认真审核领料单内容,经审核无误后进行登记和发放。
3.4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使用部门应制定每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计划,使用之前指定专人使用计量器具(操作人员名单报行政部备案)按标准配比进行稀释和配制,每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严禁超过其规定的最大使用量,操作时必须由专人监督检查,并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监控记录》,由使用人和检查人签字确认。
4、相关文件
4.1 《食品添加剂用量标准》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文件编号:
食品添加剂用量标准
类别添加剂名称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g/kg)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文件编号:。
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

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在当今社会,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
食品添加剂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食品成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
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防腐剂、色素和增味剂等,它们可以增强食品的味道和外观,同时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然而,添加剂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食品添加剂是指那些用于改善食品品质、满足特定的技术需要以及方便储存和加工的各种物质。
根据其用途和作用方式,食品添加剂分为防腐剂、色素、增味剂等多个类别。
这些添加剂通过调整食品的成分和性质,使其在外观、口感和保质期上达到理想的效果。
然而,添加剂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些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某些人对亚硝酸盐敏感,长期摄入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此外,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对儿童和孕妇等特定人群造成更大的影响。
因此,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评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各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制定和监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这些法规和标准包括对添加剂使用的限量要求、安全评估、实施监管等方面。
此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也制定了国际上通用的食品添加剂法规。
这些制度和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针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科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研究人员通过临床实验、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式,评估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他们还研究添加剂的毒性机制、代谢途径和剂量效应关系等,为制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由于添加剂种类繁多且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评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并非易事。
除了科学研究,食品生产企业的自我管理和监督也是保障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食品生产企业应该严格按照法规和标准使用添加剂,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危害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危害食品添加剂,在现代的生活中日益普及。
它们被广泛地用于食品加工、保鲜、改善色泽和口感,而且还有很多营养元素被添加进去,比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当然,食品添加剂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这其中还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会讨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危害。
一、防腐剂防腐剂是添加剂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它们的作用是保护食品不被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所污染,避免食品变质。
市面上最常见的防腐剂包括亚硝酸盐、硫酸盐、苯甲酸钠等。
亚硝酸盐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防腐剂,被添加到很多各种类型的食品中,比如腌制肉制品、火腿肠等。
这种化学物质并不是天然存在于食品中的,而是通过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去的。
与此同时,亚硝酸盐会分解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
硫酸盐是另一种常见的防腐剂,广泛应用于果汁、罐头食品和果酱等。
虽然硫酸盐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防腐剂,但是过量的硫酸盐会导致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二、增味剂增味剂是另一种被大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它们的作用是增加食品口感和美味程度。
市面上最常见的增味剂包括人工甜味剂、脂肪替代品、蛋白质替代品等。
人工甜味剂可以是甜蜜素、安赛蜜、糖精等,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口香糖、糖果、饮料等食品中。
然而,人工甜味剂可能会引起很多问题,如头痛、失眠、心律不齐等。
脂肪替代品是一类被广泛使用的增味剂,它们的作用是在减少脂肪摄入的同时维持食品的口感。
虽然这类食品添加剂并没有被证实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是研究表明,它们可能会对消化道、肠胃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色素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有时候是为了增加食品的色泽,同时还有时候被用于修整食品的颜色,从而使其看起来更有食欲。
市面上最常见的食品色素包括天然色素和人造色素。
天然色素通常是一些从植物或其他自然来源中提取出的颜料。
比如,胡萝卜素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食品色素,它来源于胡萝卜和其他一些植物。
然而,天然色素不是总是安全的。
有些人会对其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探讨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探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以及工业化生产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了食品加工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这些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却饱受争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添加的不同种类的物质,包括了防腐剂、甜味剂、色素、增稠剂等等。
这些添加剂通常用于增加食品的质量和口感,延长商品的保存期限,以及提供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在市场上,我们可以找到大量添加剂家用品和糖果、饮料、罐头等各种食品里的添加剂。
根据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的分类,食品添加剂被分为以下几类:1、色素剂2、防腐剂3、甜味剂4、增稠剂5、发酵剂6、膨化剂7、酸度调节剂8、乳化剂9、稳定剂注意:以上分类仅供参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添加剂分类可能存在差异。
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尽管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们的存在和使用也伴随着安全隐患,其中一些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包括:1、引发食品过敏反应食品中的添加剂是一种不同于自然食物成分的物质,因此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一些添加剂,例如亚硝酸盐和二氧化硫、胡萝卜素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并导致食品中毒。
2、干扰人体进行正常化学过程一些添加剂,例如二甲基多异氰酸酯(DMI)、溴质和溴代芳烃等可能会干扰人体进行正常的化学能量转换。
这些化学物质常用于烤面包、面条、饼干等食品中。
3、引起消化不适添加剂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例如硫酸铵和亚硫酸钠、桂皮酸和白脂酸等可能会引起消化不适,例如腹泻、呕吐和腹痛等症状。
4、导致致癌和导致生育问题许多添加剂,例如染色剂和防腐剂等可能会导致致癌。
同样,一些添加剂也被认为会影响婴儿和胎儿的发育。
例如,亚硝酸盐、磷酸铝盐、苯并芘等被认为会导致生育问题和子宫肌瘤等疾病。
三、如何保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尽管食品添加剂有安全隐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避免食用任何添加剂。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在现代工业化生产中,食品添加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加工食品中的营养和口感都离不开它们。
然而,人们只了解到添加剂能够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却往往忽略了它们可能带来的危害。
本文将简单介绍常见的几种食品添加剂及其安全性问题。
一、防腐剂防腐剂常用于维持食品的保质期和防止细菌的滋生。
其中,硫酸盐和亚硝酸盐是最常见的防腐剂,但它们也是最具争议的添加剂之一。
硫酸盐可以用于糕点、面包、肉制品、奶制品等食品。
但是,过多食用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比如易导致过敏、胃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另外,含有硫酸盐的食品也会对人体的营养吸收产生一定的影响。
与硫酸盐相似,亚硝酸盐也被广泛应用于肉类制品。
虽然它可以有效防止细菌生长,但却存在着致癌和致畸作用的风险。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该警惕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的产品。
二、甜味剂甜味剂是一种代替糖和蔗糖的添加剂,它被广泛用于制造果冻、饮料、口香糖等食品中。
尽管它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低热量的食品选择,但是一些甜味剂也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例如,阿斯巴甜(aspartame)被广泛使用于各种甜味饮料和糖果中,但长期大量食用则容易引起头痛、恶心、神经系统失调、肝损伤等不良反应。
三、漂白剂面粉和面包中常使用漂白剂,它可以使食品看起来更白、更漂亮。
然而,它所带来的好处也成为了存在安全隐患的源头。
漂白剂的主要成分是双氧水或溴酸盐,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肝脏损伤、神经系统失调等问题。
此外,长期食用漂白过的食品还会影响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四、增稠剂增稠剂是改善口感和质量的常用添加剂,如酸奶、燕麦粥、饼干等。
对大多数人而言,增稠剂无疑是非常安全的。
然而,对一些至特殊敏感人群而言,增稠剂有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羧甲基纤维素(CMC)是一种通用型增稠剂,但是长期过多摄入会引起消化问题。
因此,过敏体质的人应该避免食用含有CMC增稠剂的食品,并选择少量、安全的增稠剂品种。
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

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随着现代工业化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添加剂在我们的食品日常中越来越常见。
它们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起到了许多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改善食品的质地、延长保质期以及增强食品的味道和色彩。
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一现象。
概述: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变食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或保持食品的新鲜度、色泽、香味等品质而被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但其中一些添加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此,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主要食品添加剂及其安全问题:1. 防腐剂:防腐剂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通过抑制食物中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然而,过量或长期摄入某些防腐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苏打水中常用的亚硝酸盐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其摄入量应受到限制。
2. 色素:食品中的色素主要起到美化食品的作用,使其看起来更加诱人。
然而,一些合成色素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例如,研究表明,某些合成色素与儿童的多动症和注意力缺陷有关。
我们应该尽量选择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和叶绿素。
3. 增稠剂:增稠剂常被添加到食品中以改善其质地和口感,提高食品的稳定性。
然而,不少增稠剂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或过敏反应。
例如,卡拉胶是一种常见的增稠剂,但过量摄入卡拉胶可能会导致肠道不适甚至胃肠道疾病。
4. 甜味剂:甜味剂主要被用来替代食糖,并被广泛应用于低糖或无糖食品中。
然而,一些研究发现,长期摄入某些人工甜味剂可能会增加患肥胖症、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风险。
所以,对于甜味剂的使用,需谨慎选择。
应对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的措施:1. 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
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添加剂进行禁用或限制,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2. 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应增强对于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的意识,选择绿色、天然的食品,避免食用含有过多人工添加剂的食品。
2024年食品相关安全总结

2024年食品相关安全总结截至2024年,食品相关安全问题持续受到广泛关注。
以下是2024年食品相关安全的总结:1. 病原菌感染:病原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继续是引起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
2024年,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起病原菌感染事件,导致许多人患上食物中毒,甚至死亡。
此类事件的发生引起了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并促使各国加强食品监管措施。
2. 食品添加剂安全:在2024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引发了一系列安全争议。
某些食品添加剂被指责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致癌和过敏反应等。
许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评估,并加强了监管措施,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3. 动物药物残留与兽药使用:动物药物残留问题在2024年依然存在,尤其是畜禽产品。
一些兽药被发现在食品中残留超出安全标准,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对兽药的监管,并加强兽药使用的管理,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4. 假冒伪劣食品: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在2024年依然存在。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使用低质量的原材料或非法添加剂生产食品,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各国加强了食品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并加强了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监测和检验。
5.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在2024年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一些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表示担忧,认为它们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未知风险。
然而,许多科学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监管,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各国在转基因食品的监管上采取不同的立场,有的国家限制或禁止转基因食品的销售,有的国家则允许其上市销售。
综上所述,2024年食品相关安全问题涉及病原菌感染、食品添加剂安全、动物药物残留与兽药使用、假冒伪劣食品以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等方面。
各国都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监管和保障食品安全。
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加强合作,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食品中的添加剂安全标准

食品中的添加剂安全标准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而添加剂作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常用物质之一,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疑虑。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剂被用于增加食品的色、香、味、口感、稳定性等特性,然而,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超过安全标准,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为了确保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各国和地区都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安全标准。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安全标准:1. 防腐剂防腐剂是一种常见的添加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亚硝酸盐、硫酸盐和苯甲酸盐等。
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制定的标准,不同食品中对防腐剂的使用量有一定的限制。
2. 化学增味剂化学增味剂可用于增加食品的味道和风味,如人工甜味剂和增香剂等。
其中,甜蜜剂被广泛使用于各类低热量或无糖食品中。
不同国家对甜蜜剂的安全标准存在差异,但一般来说,添加剂应根据国际科学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确定安全使用量。
3. 色素色素是一种可以改变食品颜色的添加剂。
常见的食品色素有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种。
国际上对色素使用的安全标准也有一定规范,如针对某些合成色素,如苏丹红、苯并[α]吡啶酮等,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规定为禁止使用的。
4.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一类可以减少食品氧化反应的添加剂。
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硫代硫酸钠等。
在各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中,对抗氧化剂也有相应的使用限制。
5. 发酵剂发酵剂是用于促进食品发酵过程的添加剂,常见的有酵母和乳酸菌等。
发酵剂一般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添加剂,其使用量一般符合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
总结起来,食品中的添加剂安全标准是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
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建议,各国和地区都有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规范添加剂的使用。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仔细查看标签上的添加剂信息,并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
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确保添加剂的使用量不超过规定限制,并保证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质量控制,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第十章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一:你每天通过食品摄入了多少食品添加剂?问题二:有一些商家现在推出一些食品,标签上写有“绝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你对此有何看法?第一节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分类第二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及不当使用第三节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性第四节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管理办法第一节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分类一、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食品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随着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食品添加剂便是随着食品工业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观性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以及适应某些特殊需要。
纵观食品添加剂工业与食品工业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食品工业的需求带动了食品添加剂工业的发展,而食品添加剂工业的发展,也推动了食品工业的进步。
食品添加剂现在已经成为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被称为食品的灵魂。
二、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三、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按来源划分,国际上通常把食品添加剂分成三大类:(1)天然提取物;(色素、香料)(2)用发酵等方法制取的物质,其结构和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柠檬酸)(3)化学合成物。
(苯甲酸钠)《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2类1500多种☐12、增味剂☐13、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15、水分保持剂☐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稳定剂和凝固剂☐19、甜味剂☐20、增稠剂☐21、食品香料☐22、其它按安全评价划分,可分为A、B、C三类,每类再分为两类。
具体如下:A类:已经制定A D I和暂定A D I者,其中A(1)类:经过评价认为毒理学资料清楚,已经制定中A D I值或认为毒性有限,无需规定A D I者;A(2)类:已经制定暂定A D I值,但毒理学资料不够完善,暂时许可用于食品者。
B类:曾经进行过安全评价,但未建立A D I值,或者未进行过安全评价者,其中:B(1)类:曾进行过评价,因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制定A D I者;B(2)类:未进行过评价者。
C类: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或应该严格限制作为某些食品的特殊用途者,其中:C(1)类;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者;C(2)类:认为应该严格限制在某些食品中作特殊应用者。
四、人体摄入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绝对用量虽然只占食品的千分之几或万分之几,但添加剂的种类在日益增多,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喝饮料、食用零食等,人们正是在日常消费大量食品的同时也摄入了多种食品添加剂。
第二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及不当使用一、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1.应经过充分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食用对人体无毒无害;2.不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和原有风味,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3.在进入人体后不能在体内分解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4.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的工艺功效后,若能在以后的加工、烹饪过程中消失或破坏,以避免摄入人体则更安全;5.要有助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制造和贮藏过程;并在较低的使用量条件下具有显著效果;6.应有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7.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来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8.使用方便、安全、易于贮存、运输与处理9.添加于食品后能被分析检测出来10.价格低廉,来源充足二、食品添加剂不当使用的表现☐违禁使用:苏丹红,酸性橙,吊白块等☐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合成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等,如苯甲酸钠、过氧化苯甲酰、糖精钠☐为掩盖食品质量的劣变而使用食品添加剂:在变质有异味的肉制品中加香料加色素等☐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用工业级代替食品级:面制品中添加工业用碳酸氢钠☐标识不明第三节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性一、致癌、致畸、致突变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毒性有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这些毒性的共同特点是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显露出来,即对人体产生潜在的毒害,这也就是人们关心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原因。
二、急性中毒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或有毒杂质含量过高时能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如肉类制品中亚硝酸盐过量可导致人体血红蛋白的改变,其携氧能力下降,出现缺氧症状。
三、过敏反应有些食品添加剂是大分子物质,这些大分子物质可能会引起变态反应,近来年这类报道日益增多,如有报道:糖精可引起皮肤骚痒及日光过敏性皮炎,许多香料可引起支气管哮喘。
四、叠加毒性食品添加剂具有叠加毒性,即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组合之后会有新的毒性。
食品添加剂表现中来的叠加毒性比想象的要多得多,当它们和其他的化学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多氯联苯等一起或同时摄入时,使原本无致癌性化学物质转化为致癌性的物质。
第四节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性一、防腐剂⏹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
⏹我国到目前为止只批准了32种允许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等。
⏹“本品不含有任何防腐剂”是否可信?部分生产企业在食品中添加了防腐剂后,由于怕消费者有疑虑,而不在标签中标注使用了防腐剂;有的甚至使用了防腐剂而在包装上宣传“本品不含有任何防腐剂”,以此来误导和欺骗消费者,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据中消协近期所作的121种易拉罐装碳酸饮料的测试结果表明,有7种饮料使用防腐剂而未在标签中标注,占所测含防腐剂饮料总数的8%。
⏹⏹■如何正确认识食品中的防腐剂?消费者应理性看待防腐剂,明确防腐剂除了防止食品变质外,有时也可以防止食品中毒的发生,这一点无疑是有益于消费者安全消费的;但同时防腐剂由人工合成,使用不当会有一定副效应,长期过量摄入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
儿童、孕妇等属于身体发育特别时期的特殊人群,在食品的摄取方面应该重点予以保护,建议不要给他们食用那些过多使用防腐剂的食品。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C6H5COOH),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多使用其盐(C6H5COONa)。
⏹防腐原理: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系统的活性,特别是对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苯甲酸无蓄积性、致癌、致突变和抗原作用。
2.山梨酸及山梨酸钾⏹山梨酸及其钾盐对霉菌、酵母和需氧菌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厌氧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几乎无效。
山梨酸钾防腐效果随pH值升高而降低,但适宜的pH值范围比苯甲酸广,以在pH5-6以下使用为宜。
⏹安全性高:与其他天然的脂肪酸一样,山梨酸在人体内参与新陈代谢过程,并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ADI:0-25mg/kg体重(山梨酸钾及其盐的总量,以山梨酸计)。
⏹防腐原理:分子能与微生物酶系统中的硫基结合,从而破坏酶的活动,达到抑菌防腐的目的。
⏹山梨酸及其钾盐的防霉能力明显高于苯甲酸及盐类,山梨酸钾的防霉效果是苯甲酸钠的5—10倍。
山梨酸的用量一般在0.2—1.0g/kg 之间。
⏹从安全性方面来讲,山梨酸是一种国际公认安全(GRAS)的防腐剂,安全性很高。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美国FDA都对其安全性给予了肯定。
⏹山梨酸的毒副作用比苯甲酸、维生素C和食盐还要低,毒性仅有苯甲酸的1/4、食盐的一半,但价格比苯甲酸贵。
3.丙酸及其盐⏹丙酸(CH3CH2COOH)及其盐类也是酸型防腐剂。
其抑菌作用较弱,但对霉菌和需氧芽孢杆菌或革兰氏阴性菌有效,特别是对抑制引起食品发粘的菌类如枯草杆菌有效。
抗菌作用比山梨酸弱,比乙酸强。
对酵母不起作用。
其最小抑菌浓度在pH5.0时为0.01%,pH6.5时为0.5%。
⏹丙酸是人体代谢正常中间产物,安全性较高。
在面包及糕点、果冻、蜜饯、果酱、糖果、饮料、酱油中都可使用。
⏹ADI值不需要规定。
4.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酯)⏹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是苯甲酸的衍生物。
受pH值影响小,它们对细菌、霉菌和酵母有广泛的抑制作用。
其中对霉菌和酵母的作用较强,对细菌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及乳酸菌作用较弱。
⏹抑菌机理: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与电子传递系统的活性,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无蓄积性,毒性低于苯甲酸,高于山梨酸。
⏹ADI:0-10mg/kg体重(FAO和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1994)⏹如果尼泊金酯的分散性和溶解性问题不能较好解决,其在食品中是很难应用成功的。
这也是自尼泊金酯被批准可应用于食品防腐以来,在我国防腐剂产品中仍然名气不大的主要原因。
二、抗氧化剂⏹抗氧化剂能阻止或推迟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抗氧化作用机理:1)阻断反应链,向氧化脱氢的脂肪供氢ROO· + AH(抗氧化剂)ROOH + A·2)向氧化生成的自由基供氢,中断脂肪过氧化⏹我国允许使用的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特丁基对苯二酚、混合生育酚、异抗坏血酸钠、异山梨酸钠、茶多酚等。
1.丁基羟基茴香醚(BHA)⏹BHA通常是α-和β-异构体的混合物,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脂、对热相当稳定,在弱碱条件下不易被破坏。
⏹过去人们一向认为B H A毒性较低,并被世界各国普遍许可使用。
但在1982年日本发现它对大鼠前胃有致癌作用,并决定从1983年2月开始禁用。
1986年JECFA重新评价BHA的有关资料后,再次将暂定ADI从0.5mg/kg体重降至0.3mg/kg体重。
2.丁基羟基甲苯(BHT)⏹与BHA同属酚型油溶性抗氧化剂,其抗氧化作用较强、耐热性好,且没有BHA的特异臭,但急性毒性比BHA高,但无致癌性。
⏹1986年JECFA将其暂定ADI值从0.5mg/kg体重降至0.125mg/kg体重。
3.没食子酸丙酯(PG)⏹没食子酸丙酯是多酚型抗氧化剂。
其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比BHA和BHT强。
若与BHA、BHT并用,效果更好。
与柠檬酸或酒石酸并用有增效和防止变色的作用。
⏹安全性较高,没食子酸丙酯摄入后被有机体水解。
其部分内聚成葡萄糖醛酸排出体外。
ADI:0-2.5mg/kg体重4.混合生育酚浓缩物⏹广泛存在于高等动、植物体内,具有抗氧化作用。
天然的生育酚有α-,β-,γ-,δ-等,作为抗氧化剂使用的是它们的混合物——混合生育酚浓缩物。
⏹热稳定性高,较高温度下仍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生育酚的抗氧化性来自苯环上第6位的羟基,结合成酯后失去抗氧化能力。
⏹B H A于200℃加热2小时后全部挥发,而生育酚在220℃加热3小时仅消失一半。
因此本品很适用于在高温油炸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