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_省略_1年度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_9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科研界最重要的项目之一,为推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专门为年轻科学家提供资助和支持的计划,旨在培养和储备优秀的科研人才。
为了规范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制定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本文将对该文件进行详细解读。
一、项目立项和资助标准在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方面,申请人需要具备相关科研背景和良好的学术潜质。
申请人在年龄、学历和职称方面有一定的要求,通常应为35岁以下的副高级副研究员、博士学位或同等学历的研究人员。
立项时需要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并通过专家评审进行评估。
资助标准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会按照项目的重要性和难度进行资助额度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资助金额在20万元至50万元之间。
资助期限为2年,可以续费一次,但续费项目的申请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要求。
二、项目执行和进展管理项目获得资助后,申请人必须按照研究计划和合同的要求进行项目执行。
申请人需要根据合同要求提交项目进展报告和财务报告,定期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进行项目汇报。
同时,委员会也会派遣专家进行现场检查和评估。
对于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申请人可以向委员会进行申诉和咨询。
委员会会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项目结题和成果转化项目结题时,申请人需要提交详细的研究成果和总结报告。
委员会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审核,根据评审结果确定项目的结论和成果。
对于申请人的科研成果,委员会高度重视。
成功结题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项目,有可能获得额外的资金奖励和科研荣誉。
同时,委员会也会鼓励申请人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社会化。
四、项目管理责任和违规处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管理责任主要落在申请人和委员会身上。
申请人需要遵守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研究和报告,并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生命科学部(面上项目)

生命科学部(面上项目)生命科学部资助范围包括生物学、农业科学和基础医学,涉及资源、环境与生态、人口与健康等领域。
近年来,经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逐渐增多,研究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生命科学部面上项目近两年资助情况一览表金额单位:万元* 为小额探索项目** 为不含小额探索项目的面上项目平均资助强度++ 为包括小额探索项目在内的资助率2014年生命科学部面上项目共申请8 699项,受理8 487项,包括小额探索项目在内共资助2 313项,平均资助率为27.84%(按受理数计算,以下数据均按受理数计算),平均资助强度为82.11万元/项。
其中四年期的面上项目共计资助2 193项,资助率为25.84%,平均资助强度为84.96万元/项。
今后,生命科学部将在面上项目的资助中更加强调根据项目的研究水平和实际需求拉开资助档次,在资助强度上不平均分配。
同时也希望各依托单位能够关注申请项目的研究水平,提高申请项目的质量。
2015年面上项目资助强度范围在50万~120万元/项,平均资助强度为80万元,请申请人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客观、实事求是地申请研究经费。
申请书经费预算表要尽可能详细地列出各项费用,必要时可单列一页补充说明预算以供专家评审和确定资助经费时使用。
对于研究基础尚薄弱、探索性较强的申请项目,建议申请较低强度的经费资助。
对于工作基础较好,在以往的研究中有突出进展,确实需要高强度资助来进行深入研究的,可根据需要申请较高强度的经费资助。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申请书中所列经费预算也要经过评审专家审定,一旦项目获得资助,不允许在提交计划书时无故变更申请书中的经费预算,请申请人认真填写经费预算表。
生命科学部一直坚持积极鼓励开展具有创新性学术思想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尤其是对原创性的、对学科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申请项目,或是在长期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新理论、新假说和学科交叉的申请项目给予特别的重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青年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专项基金项目,旨在支持青年科学家和学者进行基础研究工作,促进青年科学家的科研能力提升,培养科学家人才,推动科技创新。
本文将对青年基金的申请条件、申请流程和评审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青年基金对于青年科学家的重要意义。
一、申请条件1.年龄限制:申请者须在3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
2.研究对象:申请者应以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基础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3.研究经历:申请者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工作经历,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和学术潜力。
4.申请者的申报课题应在申请年度动态管理科学技术部有专门规定或者依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学研究方向。
二、申请流程1.申请资料准备:申请者需提供个人简历、研究计划、研究成果等相关材料。
2.申请书递交:申请者将申请书按要求递交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面试资格审查:通过初审的申请者需要参加面试,由专家评审小组进行资格审查。
4.等待结果:通过面试后,申请者需等待青年基金委员会的最终评审结果。
三、评审标准1.学术水平:申请者的学术水平是评审的重要指标,包括发表的论文数量、质量、影响力等。
2.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是评审的重要考量因素。
3.研究成果:申请者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科研项目、论文、专利等,也是评审的重要指标。
4.研究团队和条件:申请者所在的研究团队和实验条件是否适宜开展科研工作也是评审的考量因素之一。
青年基金对青年科学家的意义1.为青年科学家提供支持:青年基金为青年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科研能力的平台,获得基金资助可以帮助青年科学家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工作,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2.培养科学家人才:青年基金的设立有利于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科学家人才,有助于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学术带头人的储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基金)是中国科学技术界非常重要的一项资助科研工作的基金,其青年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针对年轻科研人员特别设立的资助项目,旨在鼓励和支持青年科学家的科研工作,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是面向全国范围内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青年科研人员的资助项目,资助经费一般在20万元至80万元之间,资助期限为2-3年。
申请这个项目需要有一定的科研实力和研究方向,申请者需要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成果或者有较好的研究计划,并且需要在科研环境条件、科研设施和科研队伍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这个项目的申请流程一般较为复杂,需要经过申请、初审、评议、答辩等环节,获得资助后需要按照项目计划和要求开展科研工作,并按时提交年度和结题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面向全国范围内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青年科研人员的资助项目,资助经费一般在5万元至20万元之间,资助期限为1-2年。
这个项目的申请条件相对较为宽松,只要申请者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积累或者有明确的研究想法即可申请。
但是申请者需要注意,因为项目经费有限,所以在申请时需要对项目的科研任务和经费预算做出合理的规划和要求。
资助后的科研工作也需要按照项目计划和要求开展,并按时提交年度和结题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设立和实施,对于年轻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和科研团队的建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通过这些资助项目,可以鼓励和支持更多的青年科研人员参与科研工作,提高他们的科研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高水平的科研人才。
另一方面,这些资助项目也为年轻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科研空间和更多的科研机会,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生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国家的科研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历年国自科优青项目名称

历年国自科优青项目名称
以下是历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一些项目名称:
1. 基于光致变色材料的高性能光电器件研究
2. 新型纳米材料在能源转化和储存领域的应用研究
3. 复杂网络动力学与控制研究
4. 基于机器学习的大规模数据挖掘与分析
5.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研究
6. 高性能计算与并行算法设计
7. 环境污染监测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8. 高温合金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
9. 智能交通系统及车辆控制技术研究
10. 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的来源、传输与影响研究
这些项目涵盖了多个科学领域,包括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计算机科学等。
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对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5年度青年基金项目_

刘晓璐
希瓦氏菌内源性质粒pMR-1中两对毒素-抗毒素系统的功能研究 郭云学
新型海洋低温几丁质酶持续作用机制的研究
王晓辉
亚麻酸及其氧合物调控黄曲霉毒素合成的机理研究
晏石娟
一氧化氮在铜绿假单胞菌对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抗性机制中 的分子作用
周 刚
有效供液促进里氏木霉固态发酵高产纤维素酶的机理研究
贺 芹
转录激活蛋白YLGat1介导氮饥饿与油脂合成偶联的分子机制研究 王致鹏
边 斐
分子伴侣CsgE/CsgF调控Curli分泌和组装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温玉荣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细胞壁改构对其表面展示系统的调节作用
李 阳
YCR007c基因抑制木糖异构酶途径酵母木糖发酵的分子机制研究 王 智
病原细菌中转移酶固有耐药组的发现及其进化研究
张 刚
改造葡聚糖蔗糖酶用于天然产物糖基化的研究
梁朝宁
基于基因组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资源的多样性研究
郑金水 华中农业大学
糖基水解酶第五家族趋异进化同长白山温泉圈微生物适应性 进化关系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王红蕾 长春工业大学
腾冲热泉嗜热细菌新资源的挖掘及木聚糖酶活性菌株筛选 与酶学特性研究
明 红 新乡医学院
药用牡丹内生细菌抗菌抗肿瘤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杨瑞先 洛阳理工学院
山东大学
大连大学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大连大学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广州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申请代码-生命科学

C06 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
C0601 植物遗传学 C060101 植物分子遗传 C060102 植物细胞遗传 C060103 植物数量遗传 C0602 动物遗传学 C060201 动物分子遗传 C060202 动物细胞遗传 C060203 动物数量遗传 C0603 微生物遗传学 C060301 原核微生物遗传 C060302 真核微生物遗传 C0604 人类遗传学 C060401 人类遗传的多样性 C060402 人类起源与进化 C060403 人类行为的遗传基础 C060404 人类表型性状与遗传 C060405 人类细胞遗传 C0605 基因组学 C060501 基因组结构与分析 C060502 比较基因组与进化 C060503 基因组信息学 C0606 基因表达调控与表观遗传学 C060601 组蛋白修饰及意义 C060602 DNA修饰及意义 C060603 染色体重塑及意义 C060604 非编码RNA调控与功能 C060605 转录与调控 C0607 生物信息学 C060701 生物数据分析 C060702 生物信息算法及工具 C060703 生物信息的整合及信息挖掘
C07 细胞生物学
C0701 细胞、亚细胞结构与功能 C0702 细胞生长与分裂 C0703 细胞周期与调控 C0704 细胞增殖、生长与分化 C0705 细胞衰老 C0706 细胞死亡 C0707 细胞运动 C0708 细胞外基质 C0709 细胞信号转导 C0710 细胞物质运输 C0711 细胞呼吸与代谢 C0712 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新方法
重点项目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12.11•【文号】国科金发计[2009]46号•【施行日期】2010.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经费与财务正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金发计〔2009〕46号)各依托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业经2009年9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务会议通过,现予印发,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2009年9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青年基金项目)管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青年基金项目支持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
第三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在青年基金项目管理过程中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并发布年度项目指南;(二)受理项目申请;(三)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四)批准资助项目;(五)管理和监督资助项目实施。
第四条青年基金项目的经费使用与管理,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申请与评审第五条自然科学基金委根据基金发展规划、学科发展战略和基金资助工作评估报告,在广泛听取意见和专家评审组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年度项目指南。
年度项目指南应当在接收项目申请起始之日30日前公布。
第六条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青年基金项目:(一)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三)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35周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12期2011年12月生命科学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V ol. 23, No. 12Dec., 2011文章编号:1004-0374(2011)12-1220-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1年度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项目名称申请人依托单位1微生物学(138项)秦岭“太白七药”内生菌多样性及其功能菌株筛选张 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兰属植物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孙 磊河北大学典型环境链霉菌的种群进化与分子系统学研究荣晓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藓类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及有益菌种资源的分离李艳红首都师范大学花生根际细菌多样性及铁载体产生菌的种群分布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研究丁延芹山东农业大学五大连池火山群铁氧化菌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晏 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云南文山峰丛洼地石漠化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研究王金华西南林业大学放线菌门核糖体进化与系统分类学研究职晓阳云南大学云南部分大叶种茶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及生物学活性研究陈华红楚雄师范学院环渤、黄海山东沿岸潮间带藻生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李 伟中国海洋大学青藏高原鸡皮衣目地衣分类研究任 强山东师范大学长白山高等真菌来源的新结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发现刘东泽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尾孢属、钉孢属真菌生物学特性及寄主与分类关系研究翟凤艳河南科技学院蛹虫草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的光调控及机制研究董彩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在大熊猫消化降解纤维素中的作用研究苏元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我国肺衣属地衣内生真菌多样性与分布规律孙 翔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陕北古盐湖区可培养耐盐真菌多样性及其Hog1基因资源研究刘开辉陕西理工学院圆盘菌科无性型真菌形态和生态多样性的进化研究张 颖云南大学药用植物博落回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闵长莉皖西学院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对球形马拉色菌亲缘地理学的研究张 浩川北医学院富营养化湖泊微囊藻病毒的分离、基本生物学特征及多样性的研究蔡海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嗜酸乳酸杆菌ATCC4356对肠道胆固醇吸收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黄 颖吉林大学钙信号系统对曲霉多药抗性基因(ScPDR同源基因)的表达及靶向膜定位蒋鹤春南京师范大学的分子调控机理酮古龙酸菌山梨糖脱氢酶电子传递通路研究与异源重建熊向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NAD激酶的基因组过表达及其调控PHB合成的机制研究李正军北京化工大学菌核发育与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关联机理的转录组分析王 斌华南理工大学萘霉素的生物合成及相关重要蛋白的功能研究吴莹莹厦门大学一种分泌型耐高温双功能酶的催化活性分子机制及其在沙雷氏菌中生理功徐冬青南京农业大学能的研究优化酵母萜类代谢途径增强紫杉醇前体表达研究黄晓斌重庆大学丙烯基苯化合物支链的微生物代谢机理研究华栋梁山东省科学院HSF结构域介导Sfl1和Sfl2在白念珠菌菌丝发育中发挥相反功能的机制研究宋文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尼古丁降解菌(Pseudomonas sp.)耐受尼古丁胁迫的代谢机理研究叶央芳宁波大学奥奈达希瓦氏菌纳米线的生长机理及其产电性能研究梁伊丽中南大学Streptomyces sp. V-1中阿魏酸生产香兰素的代谢机理及其代谢工程研究吴秋林上海交通大学竹节状甲烷鬃菌群感效应调控机制李 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第12期12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1年度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北五味子内生真菌及其木质素类化合物的研究徐利剑黑龙江大学海冰细菌Colwellia sp.硫氧还蛋白(Trx)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王全富哈尔滨工业大学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胞外多糖输出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胁迫张巨源华中农业大学条件下的转录调控机理研究生防木霉SMF2产蛋白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机理研究陈蕾蕾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利用超远缘遗传转化酵母技术解析龙胆苦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钱卫东陕西科技大学CobB通过对GlmU的去乙酰化影响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谷 晶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粤蓝链霉菌中类SoxR蛋白的生理功能研究邓名荣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基于呼吸链基因表达的大肠杆菌能量代谢调控体系合成研究朱江峰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过敏蛋白HarpinXoo三维晶体结构的研究周晓辉河北科技大学定向改造菌果聚糖合成酶提高催化产物聚合度专一性的研究安迎锋沈阳农业大学酶催化水解非天然聚合材料聚乳酸的过程分析和结构基础研究李 凡东北师范大学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的定向进化和催化机制研究李清艳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大肠杆菌I型途径基质分泌重组工业酶的机理探究及效能强化陈 晟江南大学甲基对硫磷水解酶中与热稳定性相关的分子结构研究初晓宇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极端嗜热古菌阿拉伯糖启动子转录激活模式的研究彭 楠华中农业大学非编码RNA MicF调控假结核耶尔森氏菌耐酸机理研究张 勇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tmRNA和smpB蛋白介导的反式翻译的作用机制研究刘 柱汕头大学灵菌红素缩合酶PigC对底物识别的分子机制研究刘晓侠嘉兴学院低温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在利巴韦林发酵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谢希贤天津科技大学GFAT在乳酸菌中作为新型生物安全性筛选标记的研究武国干东南大学新的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基因簇功能研究伍辉军南京农业大学酿酒酵母必需蛋白Ynl260c参与核糖体60S亚基转运途径的分子机制研究翟 超湖北大学耐辐射奇球菌特殊Fur蛋白的功能研究陈 欢温州医学院水环境细菌中喹诺酮耐药基因qnr的传播机制研究赵静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种生防真菌转录因子调控的胁迫响应机制比较研究刘 倩浙江大学漆酶在新型隐球酵母中调控相关蛋白的研究姜 楠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拜氏梭菌中木糖代谢相关双组分系统xTCS01的调控机制研究顾 阳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天蓝色链霉菌线型质粒SCP1的复制与接合转移张 冉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唾液乳酸杆菌胆酸盐水解酶的生化特性和功能研究方 芳江南大学细菌组氨酸激酶信号感应区快速进化与功能分化的实验生物学分析王 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极端微生物来源四氢嘧啶生物合成通路模块化调控研究张 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环化提高抗菌肽抗菌活性的机制研究赵仲麟河南农业大学SNAREs样蛋白SLPs对产油菌脂滴融合的影响张慧娜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达托霉素生物合成调控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廖国建西南大学双孢蘑菇镉耐受基因突变体库的构建和基因克隆祝嫦巍安徽科技学院质粒双链DNA转移导致细菌耐药的分子基础和调控机制孙东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硫酯酶基因在脂肪酸合成中的功能分析龚阳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基于分泌途径优化的还原型谷胱甘肽高产菌改造熊智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基于一碳单位代谢途径重构的谷氨酸棒杆菌产L-丝氨酸的代谢工程研究张 芸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全局转录因子HrdB调控阿维菌素高产机制研究卓 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一种新型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构建及调控机制研究吴华伟长江大学应用ASP-RNAi对HBV核苷类似物交叉耐药株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滕 旭哈尔滨医科大学基于合成生物学理念的工程菌构建关键技术研究陶 飞上海交通大学从隐性基因簇中发现新安莎霉素王浩鑫山东大学青藤碱的生物转化及代谢产物抗炎活性研究邓张双三峡大学细菌sRNA Igr3927在植物根系分泌物刺激时调控靶标基因表达的研究樊 奔南京林业大学土壤重金属生态毒性修复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曾晓希湖南工业大学Pigmentiphaga sp.D-2降解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分子机理的研究王光利淮北师范大学转Bt+CpTI基因抗虫棉对土壤氮素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董莲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1222生命科学第23卷研究嗜冷甲烷叶菌R15膜蛋白质的二维荧光差异表达系统的建立冯德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嗜铁细菌对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作用余贤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恶臭假单胞菌ONBA-17邻硝基苯甲醛降解基因的克隆与酶学特性研究虞方伯浙江农林大学土壤杆菌M503低分子量β-1,3-葡聚糖生物絮凝剂合成相关基因的克李 强济南大学隆及功能分析Rhodobacter sphaeroides捕光蛋白复合体II合成的分子机理研究赵志平重庆大学嗜冷酵母对重金属胁迫的应答及金属硫蛋白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史翠娟哈尔滨工业大学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区硫酸盐还原菌多样性与dsr基因水平转移研究孟凡旭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原油污染对海绵共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信艳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云南温泉捕食线虫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杨晓燕大理学院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的微生物鉴定新方法及其在人类肠道微生物戚 继复旦大学研究中的应用有机酸对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合成丁醇的影响规律及其机制研究曹广丽哈尔滨工业大学极端嗜热硫化叶菌阿拉伯糖操纵子翻译起始机理的研究赵述淼华中农业大学肠道微生物降解产生雌马酚的分子机制研究及其双相连续发酵生产模尹业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型的构建零价铁促进UASB反应器产CH4作用及其微生物生态学机理研究史荣久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Pseudomonas mendocina DS04-T菌株对聚羟基烷酸酯高分子材料降解王战勇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行为研究抗药性整合子在水稻白叶枯病菌中的发现及序列分析和风险研究徐 颖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我国不同鼠疫疫源地鼠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同心圆”分布现王 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象研究防控制所禽沙门氏菌I型整合子与PMQR基因流行特征及共传播机制研究张安云四川大学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ClpP蛋白酶的致病机理研究谢 芳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杀线虫芽孢杆菌在宿主肠道定殖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牛秋红南阳师范学院中国伯氏疏螺旋体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郝 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二元调控子VraSR在万古霉素低水平耐药金葡菌形成中的表达调控分陈宏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子机制研究谷胱甘肽对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的作用机理研究张亚妮西北大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Z3599基因的功能鉴定丁红雷西南大学绿脓杆菌抑制抗菌肽HIP/PAP感染烧伤伤口的分子机制研究蒋德明华东师范大学小麦条锈菌对温度的敏感性及其相关生物学特性分析刘 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大豆疫霉孢子囊发育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鉴定与作用机理研究赵 伟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参与白念珠菌DNA损伤检验点失活的蛋白磷酸酯酶的鉴定与功能研究冯金荣南通大学烟曲霉糖基磷脂酰肌醇修饰的调控及对毒力的影响机制欧阳浩淼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双生病毒DNAβ复制相关顺式元件对复制效率和专化性的影响李正和浙江大学甜菜黑色焦枯病毒卫星RNA与复制酶结合的关键区域定位张永亮中国农业大学α属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识别和细胞嗜性相关功能区的研究王玉燕复旦大学脂质在朊蛋白体外转化中的作用研究高 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DNA聚合酶的复制功能研究陈慧卿江苏大学猪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影响机体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探索杜以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铃虫病毒膜融合蛋白(F)的N-糖基化修饰及其功能研究王曼丽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力增强的分子基础研究周艳君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Ⅱ组冠状病毒NSP1内保守序列LLRKxGxKG与病毒致病力的关系研究林 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热休克蛋白90及其他相关分子在日本脑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时 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DNA解旋酶RECQL1在HBx诱导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李春华湖北大学IFN-γ非依赖途径在RSV感染后气道慢性炎症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邓 昱重庆医科大学HIV感染不同阶段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表型特征和功能变化及其与梁 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宿主疾病状态的关联性研究病预防控制中心第12期12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1年度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HSV-1在染色质结构相关的转录调控过程中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析张 莹中国医学科学院人巨细胞病毒DNA引发酶UL70同宿主因子的相互作用研究申 翱武汉大学hRIP对HIV-1 病毒基因的转录后调节刘锦锋西安交通大学Chimaerin/Rac1信号通路在登革病毒进入树突细胞中的作用研究王嘉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Rab11a-再循环内体在登革病毒成熟释放中作用的研究徐小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A型流感病毒节段4 mRNA通过TAP-p15途径出核的分子机制陈全姣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人3型、7型腺病毒双价减毒重组疫苗候选株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张其威南方医科大学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SPC-P1致病性的研究邹清华北京大学猪肺炎支原体LAMPs在宿主免疫细胞凋亡中作用机制研究白方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猪呼吸道纤毛细胞对猪肺炎支原体强弱毒株感染应答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刘茂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生殖支原体GlpK和GlpO定位及酶活性与细胞毒性研究何 军南华大学衣原体噬菌体衣壳蛋白Vp1受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结构功能研究刘原君天津医科大学2植物学(130项)SMB基因在拟南芥细胞脱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杜喜玲同济大学植物纤维素酶协同蛋白的功能研究邹维华华中农业大学毛茛目植物花瓣蜜腺的结构、发育及其演化张小卉陕西师范大学一个控制水稻颖花发育的基因MRG功能分析叶胜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横断山区鼠尾草属杠杆状雄蕊的形态多样性、演化及生态适应李宏哲云南中医学院短命模块在多年生植物细根中的普适性研究刘 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一个新的水稻穗发育基因APD1图位克隆张所兵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箭叶淫羊藿复合群的分类学深入研究徐艳琴江西中医学院甘蔗复合群的系统学研究刘艳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刚竹属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学研究张玉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广义带唇兰属(兰科)的分类学修订李 琳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蒙古沙拐枣种群复合体物种生物学初探师 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淡水杆状藻科(菱形藻科)硅藻的分类学研究尤庆敏上海师范大学新疆天山南部巴音布鲁克山区地衣的研究热衣木·马木提新疆大学中国淡水曲壳藻属分类学研究刘 妍哈尔滨师范大学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广布树种青冈的谱系地理学研究邓 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两个东亚北美间断蕨类种对的分子植物地理学研究向建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利用单拷贝核基因重建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张 宁复旦大学栽培香蕉的起源与驯化研究李霖锋东北师范大学植物类群分化中的生态隔离及生态隔离界线研究毛建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栒子属(蔷薇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凡 强中山大学菊科蒲儿根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刘 莹中山大学百合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周颂东四川大学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Rubisco活化酶基因的适应性进化王 盾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杜鹃花科白珠树属核心东亚分支系统与进化策略研究陆 露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特有成分—铃子香属的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向春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竹亚科筱竹复合群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学研究曾春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上新世以来高山栎组植物昆虫取食多样性的演变苏 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NHX)家族重复基因的起源方式、功能分化朱 珠复旦大学模式及分化机制伞形科芫荽花不对称性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分析宋春凤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酸浆属AP2类转录因子调控果实大小的进化发育研究王 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重复基因结构分化的机制及其偏好性研究徐桂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五味子科植物花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和进化规律研究张 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不亲和远缘杂交引起受体水稻基因组表观遗传变异的现象和机制的研究王红艳辽宁大学探讨污染铜矿区鸭跖草的生殖与进化李交昆中南大学1224生命科学第23卷星叶草科植物B类MADS-box基因的表达和进化研究常鸿莉西北大学基于表达序列标签研究水生植物广布种篦齿眼子菜的居群适应性遗传杜智渊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分化菊科植物欧洲千里光(S enecio vulgaris)中CYCLOIDEA类基因的功能与逄洪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进化研究腺叶醉鱼草花特征耦合与其传粉者响应关系研究陈 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乌头多倍体复合群物种形成和分化的遗传机制研究何 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开瓣豹子花性表达的格局与机制:资源分配是关键因素吗?张志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拟南芥PPR蛋白PDM1调控叶绿体基因rpoA前体mRNA多顺反子切割崔永兰上海师范大学的机理叶绿体NDH在光合作用中的网络调控李庆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光合作用对镉胁迫响应机理的研究龚红梅河南理工大学胁迫条件下油脂积累过程中莱茵衣藻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II的适应机制张亚杰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蓝藻CO2浓缩过程中一个功能基因簇的鉴定与调控机制研究姜海波华中师范大学拟南芥cpSec类囊体囊腔蛋白双转运系统的确立与功能分析刘 栋江西农业大学拟南芥miR395调控硫元素同化代谢途径的分子机制梁 岗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喀斯特植物磷、钙胁迫的生态适应性调控机制研究罗绪强贵州师范学院拟南芥ANAC089-Cvi抑制果糖信号新功能的分子机理研究李 平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小球藻细胞淀粉与脂肪的碳分配关系及生理学功能解析朱顺妮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油菜KCS底物特异性分析及脂肪酸改良应用研究曹应龙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小孢子发育期水分胁迫对小麦穗粒数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董宝娣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玉米苗期低温胁迫下转录谱变化与DNA甲基化修饰变化的综合研究单晓辉吉林大学AtGUI通过组蛋白修饰调控ABA介导的植物抗旱性的分子机制王幼宁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磷脂酶D和磷脂酸对拟南芥微管形态和盐响应调控机制的研究张 群南京农业大学HsfA9类热激因子参与植物抗逆与生长调控的分子机理朱 燕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蒺藜苜蓿细胞周期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及其在盐分调控细胞分裂过程国 静东北林业大学中的作用初探分子调控光呼吸提高水稻抗旱耐热性研究胥华伟河南科技大学宝山堇菜抗生物胁迫的转录组分析与CRP基因的鉴定张 军广东药学院水稻MAPK磷酸酶OsIBR5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及其机理研究冯冬茹中山大学玉米ZmCIPK8响应干旱胁迫的作用机制邰付菊河南农业大学GCN2和AZI1参与烟草“引发”调节的研究张松涛河南农业大学根系发育基因OsCYP2在水稻干旱应答反应中的功能研究艾鹏慧河南大学烟草壳寡糖受体鉴定及其在诱抗过程中的功能确认尹 恒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SOS2互作蛋白SIP1参与低盐胁迫下拟南芥侧根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王春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花生种子凝集素的纯化、克隆、结构与功能研究孙 杰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细胞质分子伴侣AtHSP90互作蛋白免疫捕获及其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宋红苗杭州师范大学分子调控网络研究逆境胁迫下拟南芥microRNA393的表达调控机理研究和抗逆境功能探索陈哲皓杭州师范大学植物细胞发动蛋白相关蛋白家族的结构与机制研究娄智勇清华大学一个丝/苏类蛋白激酶HTA1调控植物ABA反应的分子机理研究谢长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DELLA蛋白调控拟南芥根尖干细胞微环境的研究刘学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互作调控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分子机理研究任 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拟南芥乙烯不敏感受体输出信号机理的研究刘 茜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水稻OsSLAC1的功能研究及抗逆转基因水稻植株的筛选孙姝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两个P450单加氧酶在赤霉素代谢中的功能研究张迎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一个E3 泛素蛋白连接酶调控水稻叶绿体发育研究赵淑青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拟南芥AtDOF4.7基因参与的器官脱落信号传递途径的解析魏鹏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百脉根根负向重力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陈雅平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大豆香豆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酶学催化机制及其调控机理研究张 娟鲁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