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惊弓之鸟

合集下载

惊弓之鸟的道理10字

惊弓之鸟的道理10字

惊弓之鸟的道理1. 引言“惊弓之鸟”是一个比喻性的词语,形容一个人由于受到某种打击、惊吓或创伤,以至于长时间内对类似刺激过于敏感的心理状态。

这个词语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它告诉我们:人们的心理是脆弱的,需要经过一些时间和努力来恢复。

本文将深入探讨“惊弓之鸟”的道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并提供一些应对方法。

2. 惊弓之鸟的原因2.1 过度恐惧当一个人经历了一次或多次刺激性事件后,例如车祸、恐怖袭击等,大脑中与恐惧感相关的区域会被激活,进而形成一种过度的恐惧反应。

这种反应使得他们对类似事件产生过度敏感,并产生一种恐慌的感觉,这就是“惊弓之鸟”的成因之一。

2.2 心理创伤心理创伤可以是一次或连续发生的事件,例如战争、性侵等,这些事件可能对个人的心理产生长期而严重的伤害。

在心理创伤中,个人经历的事件或情境可能触发负面情感、恐惧和回忆,导致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卫心理,以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3. 惊弓之鸟的表现3.1 躁动不安惊弓之鸟往往表现出躁动不安的情绪,他们对未知的东西或突然发生的事件过于敏感,容易感到恐慌和焦虑。

3.2 睡眠障碍长期处于惊弓之鸟状态的人往往会出现睡眠障碍,例如入睡困难、梦魇、多次惊醒等。

这些睡眠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焦虑和压力。

3.3 社交回避惊弓之鸟的人通常会回避社交场合,因为他们害怕面对陌生人或可能触发他们敏感点的话题。

这样的回避行为可能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困难。

4. 应对惊弓之鸟的方法4.1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身处惊弓之鸟状态的人来说,寻求心理辅导或咨询专业人士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专业人士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情况并提供适当的疗法。

4.2 逐渐暴露自己逐渐暴露自己是惊弓之鸟恢复的关键步骤之一。

个人可以采用系统逐渐暴露治疗(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的方法,通过逐步接触和面对触发他们恐惧和焦虑的事物或场景,慢慢减少其对这些刺激的敏感性。

10.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案

10.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生词卡片、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说一说有关鸟的成语。(如:一石二鸟) 2、 根据自己在预习中的理解,谈谈惊弓之鸟的意思。(学情估 计:整个成语的意思学生可能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教师重在引导, 比喻意义无须学生此时说出。)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学法:自学、讨论交流。 方式:小组学习。 出示自学思考题 1、 读课文,读准音,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 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1、(本班学生在拼音上有些问题)认读生字,主要是“弦”“惨” 二字。 2、谈谈自己理解了哪些新词的意思。 4、 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更羸放空箭射下一只大雁) 四、质疑 读了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能讨论解决的讨 论解决,当堂不能解决的师生梳理归纳成几个中心问题。) 五、指导书写生字 提示:“魏”注意“鬼”中的撇折点;“猎”可换偏旁;“愈”不 能忘记横;“雁”内是双人旁。 六、小结 七、作业 想办法解决课上归纳的问题。 补充及反思
教学过程
补充及反思
第三单元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授课类型 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能手”等词语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和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意识。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新授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优秀10篇)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优秀10篇)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优秀10篇)《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篇一这篇课文是一则成语故事。

它讲述了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让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因为惊吓而掉下来的故事。

“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现在常比喻人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我把第一课时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1.通过不同方法,理解“能手、愈合、裂开“等词。

懂得“惊弓之鸟”的意思。

2、学习第5段,比较辨析“直”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重难点)3、理解更羸最后说的。

四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

(重难点)4、学写本课生字词“弓弦、雁、射箭”。

课后我反思以下几点:一、词语教学,注重方法渗透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归类学习字词。

如“大王、更羸”都是对人的一种称呼。

由“大王”引出对魏国、魏王的认读。

“更”字多音字的区分,“羸”、“赢”的辨析。

联系上下文通过语境知道“愈合”、“裂开”的意思,并知道它们一组反义词。

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以及画示意图,比较辨析“直”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二、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本课设计思路比较清晰,过渡自然,环节之间比较紧凑,但是对于成绩偏后的学生会比较吃力,可能跟不上教师的进度。

所以还是稍稍放慢一些。

三、练习设计,注重段的训练略《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篇二上小学语文第八册《惊弓之鸟》一开始,在请同学自由通读课文之后,我照例又抛出这样的问题大背景:“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把天上飞的大雁射了下来,你佩服不佩服更羸?”这个问题,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引到了各自的课本之中去了。

大家开始默默地读起自己的书来了。

经过约五分钟左右,教室里开始陆陆续续地举起了小手。

有的说:“我以为更羸的本领显示在了他能仔细观察,能从一只在常人眼里看来是极普通的大雁中看出它飞得慢,叫的声音也很悲惨。

”有的说:“我以为更羸的本事还显示在了他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情况,经过严密的推测,最终知道这不但是一只受过箭伤,伤口还没愈合的大雁,而且是一只离开同伴,孤单失群的大雁。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惊弓之鸟》课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惊弓之鸟》课件

记忆本课故事内容及要旨,准备下节课 讨论
3 介绍故事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心与同情心
练习与讨论
1
播放视频,让学生模仿鸟叫声
2
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正确与错误行为
3
组织小组活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述故事
总结与反思
回顾故事主要情节
解释故事寓意,引导学生 思考
结合故事内容,反思自己 的行为并做出改变
作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家中观察周围小动物的行为,记录下 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 文第10课《惊弓之鸟》 ppt课件
这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惊弓之鸟》的PPT课件。通过生动的 图片和音频,引入故事主题,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
课堂导入
观察图片,引入故事主题
给学生播放鸟的叫声,带入课堂氛围
课文讲解
1 讲解生僻字词及其解释
2 通过图片展示情景,讲述故事情节

惊弓之鸟造句短句

惊弓之鸟造句短句

惊弓之鸟造句短句
以下是10个使用“惊弓之鸟”造句的短句:
1.那次事故后,他成了惊弓之鸟,再也不敢尝试跳伞了。

2.自从被抢劫后,她变得如惊弓之鸟,不敢一个人出门。

3.自从他在股市里亏了钱,就成了惊弓之鸟,再也不敢轻易投资了。

4.经过那次大地震,小明变得如惊弓之鸟,一有风吹草动就十分紧张。

5.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投资,他变得如惊弓之鸟,再也不敢轻信他人。

6.她因为被偷过一次,所以现在成了惊弓之鸟,出门总是小心翼翼。

7.自从被欺骗过,他成了惊弓之鸟,对任何陌生人的求助都心存疑虑。

8.自从离婚后,她成了惊弓之鸟,对感情的事再也不敢轻易相信。

9.经过那场战争,村民们成了惊弓之鸟,害怕再次经历生离死别。

10.他因为被解雇而变得如惊弓之鸟,时刻担心自己的工作不保。

三年级下册第10课《惊弓之鸟》PPT课件

三年级下册第10课《惊弓之鸟》PPT课件
22
认真观察:看到,飞得慢
听到,叫得惨
分析: 受过伤、孤单失群、
害怕
推断: 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
23
练习:
1.大雁因为 受过箭伤 以飞得慢。
,所
2.它因为 孤单失群 ,所以叫得 悲惨。
24
3. 它一听到弦响,因为 心里害怕, 所以拼命往高处飞。
4.因为 一使劲 ,所以伤口又 裂开了。
5.因为伤口裂开了,所以 就 掉了下来 。
27
交流和探讨
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惊的猎人吗? 3、是这只大雁的同伴吗? 4、是这只大雁自己吗?
28
学了这篇课文,请你说说“惊弓 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惊弓之鸟”用来比喻人受过惊吓 后, 遇到一点儿情况就 害怕得不得了 。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3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25
大雁因为受过箭伤 ,所以 飞得慢。它因为孤单失群,所 以叫得悲惨。它一听到弦响, 因为心里害怕,所以拼命往高 处飞。因为一使劲,所以伤口 又裂开了。因为伤口裂开了, 所以就掉了下来。
26
受到启发
1.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你觉 得更羸是个怎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 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是因为 他有丰富的经验,善于观察周围的现 象,而且能对观察到的进行认真、深 入地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10.惊弓之鸟 优秀教案

10.惊弓之鸟 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第 2 课〔节〕主备人:王璐授课教师:课题10、惊弓之鸟课文分析《惊弓之鸟》是第三单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出自《战国策.楚策论》的一则成语故事。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故事。

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作出正确分析。

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学期学生正处在第二学段起步一年,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理解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学生对故事比拟感兴趣,所以帮助学生理解更羸观察、思维过程及准确的判断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让学生将分角色朗读和思考结合,有助于理解更羸的判断过程。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任务单课时安排1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课前导学一、教材自学1.熟读课文〔3-5遍〕;2.《写字》:抄写生字并组词。

3.做到标、圈、画。

〔标出自然段、圈出优美词语、画一画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二、读完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写下来。

三、学生质疑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记录在任务单上,课堂上和同学们交流。

课上互学〔出示第五自然段,抓住两个“直〞字,体会更羸的技术高超〕6.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什么是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呢?〔突出更羸在魏国的地位〕五、拓展延伸说说写写:他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每当他空闲之余,他都会钻进书的海洋里去尽情地遨游着……瞧!他果然是为爱读书的孩子!课后练学1.根据课文填空。

10.惊弓之鸟ppt课件 (2)

10.惊弓之鸟ppt课件 (2)

( 更羸 )。

赢 羸
léi
wèi
xián
更 羸
bēnɡ
魏 国
bēi cǎn
弓 弦

嘣的一声
悲 惨
愈 合
惊弓之鸟
魏国
射箭 愈合 裂开
打猎
本事 痛苦大雁拉弦来自大吃一惊悲惨孤单失群
gēng léi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 能手。 (说明了更羸善于射箭,技
艺非凡,家喻户晓。)
能手:指具有某种技能,对某种工作或 运动特别熟练的人。
“惊弓之鸟”用来比喻人受 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十 分害怕。
我们学这个成语故事有什么 意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犯 “惊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紧急 的情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 要想出自己救自己的办法。
开了。 5.因为伤口裂开了,所以就
掉了下来 。 _________
大雁因为受过箭伤 ,所以飞 得慢。它因为孤单失群,所以叫得 悲惨。它一听到弦响,因为心里害 怕,所以拼命往高处飞。因为一使
劲,所以伤口又裂开了。因为伤口
裂开了,所以就掉了下来。
学了这篇课文,请你说说“惊 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猜成语:
(1)把禾苗拔高一节,帮助它生长。 (2)羊死了再修羊圈。 (3)守着树桩等兔子。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你知道吗?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望梅止渴
井底之蛙
唇亡齿寒
高山流水
闻鸡起舞
胸有成竹
指鹿为马
天衣无缝
对牛弹琴
画龙点晴
课文中“惊弓之鸟”的 “鸟”,指的是什么鸟?
大雁
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是
gēng lé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