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1节原子结构化学键课后达标检测鲁科版

合集下载

2022届高考化学(人教版新课标)一轮复习配套题库:第五章 第一讲 原子结构

2022届高考化学(人教版新课标)一轮复习配套题库:第五章 第一讲 原子结构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讲原子结构一、选择题1.据新闻网报道:科学家首次合成第117号元素,被美国《时代》周刊评比为当Up和294117Up 年十大科学发觉。

假如第117号元素符号临时定为Up,下列关于293117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93117Up和294117Up是两种元素B.293117Up和294117Up互为同位素C.293117Up和294117Up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D.293117Up和294117Up质量数相同、电子数不同解析293117Up和294117Up是同种元素的两种核素,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核素的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该核素的质子数,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293117Up和294117Up的质子数、电子数都是117,而质量数分别为293、294,中子数分别为176、177,C、D选项均错误。

答案 B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位素、核素以及同位素原子中各种微粒的数量关系。

A 项中13C和14C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B项中1H和2H是氢元素的两种不同的核素,质子数均为1;C项中14C和14N质量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等;D项中的6Li与7Li为锂元素的两种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均为3,中子数不等,分别为3和4。

答案 D3.近年来我国政府强化了对稀土元素原料的出口管制,引起了美、日等国家的高度关注与不满。

所谓“稀土元素”是指镧系元素及第五周期ⅢB族的钇(39Y),它们被称为“工业味精”。

它们在军工生产、高科技领域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稀土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核外均有5个电子层B.它们的原子最外层均含有3个电子C.它们均是金属元素D.76Y、80Y中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解析镧系元素属于第六周期,而周期序数等于电子层数,A错;过渡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只有1~2个,B错;76Y、80Y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错。

化学一轮复习第五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微考点45“三根据”破解元素推断练习

化学一轮复习第五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微考点45“三根据”破解元素推断练习

微考点45 “三根据"破解元素推断题型一根据原子结构推断1.(2019·天津市模拟)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a、b同主族,b、c、d、e 同周期,b的核外电子数为c的错误!,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c、e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的一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且a离子半径小于b离子半径B.a、d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a5,与水反应可产生两种气体C.c、d的简单氢化物中只有d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D.e形成的两种氢化物中所有化学键种类完全相同2.(2020·淮安质检)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原子核外只有6个电子,X+和Y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Z-的电子数比Y3+多8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在自然界只有一种核素B.半径大小:X+>Y3+>Z-C.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弱酸性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碱3.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Y与X是同周期元素,XY2可用于灭火。

简单阳离子Z+、W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R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Y2中各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Z、W分别与Y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Y、Z、R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能发生水解反应D.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W2+>Y2-题型二根据周期表“片断结构”推断4.(2019·南京三模)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核阴离子的还原性Y强于XB.W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C.X、Y、Z最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弱的是YD.在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与Z位于同一主族5.已知:X、Y、Z、W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依次为X:99pm Y:154pm Z:125pm W:117pm,X、Y、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副族省略),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之间能两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Z处于周期表的阴影位置B.非金属性:X〈WC.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D.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6.(2019·济南高三模拟)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处于不同周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 比Y多一个但比Z少一个,原子的电子层数X比Y、Z少一层。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复习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复习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复习主要知识有:原子的结构、构成原子后离子粒子间的数量关系、元素与同位素、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核外电子的构造原理、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等知识,知识的特点是抽象。

在学习时要注意理解。

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周期表上的外围电子排布称为“价电子层”,这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价电子”即与元素化合价有关的电子,元素周期表的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上电子总数相同,对于主族元素,价电子指的就是最外层电子,所以主族元素其族序数=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而副族元素的族序数不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其族序数跟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关。

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相反的因素:一是电子的能层数,另一个是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越多,电子间的排斥将使原子半径增大;而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吸引力也越大,将使原子半径缩小。

①电子能层数:电子能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3、在原子里,原子核位于整个原子的中心,电子在核外绕核作高速运动,因为电子在离核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我们可以看作电子是在核外分层排布的。

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理论分析,我们得知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以下规律:(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并且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及外排布在能量稍高的电子层里。

即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再排M层。

(2)每一电子层里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

即第一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第三电子层最多容纳18个……(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4)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3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常见考法本知识单独考查的很少,主要结合元素周期律来考查,考查的形式有选择、填空、推断等,该类题目的难度较大,在学习时一定要结合元素周期表来学习原子结构,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新编高考化学一轮精选题库【第5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含答案)

新编高考化学一轮精选题库【第5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含答案)

新编高考化学备考资料第五章章末检测(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D、T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B.OH-与H3O+组成元素相同,所含质子数相同C.结构示意图为和两种粒子为同一种元素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是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2.(2011·杭州调研)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十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室温条件下,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D.ⅥA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3.某电荷数小于18的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

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a2-1)B.元素X形成的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个(n表示电子层数)D.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SO4、Na2O2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C.某主族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为H n RO m,则其气态氢化物一般是H2m-n RD.元素周期表中L层电子为奇数的元素所在族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5.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78 g 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2N AB.1.5 g C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 AC.3.4 g氨气中含有0.6N A个N—H键D.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6.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10;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A、E同主族,B、C、D同周期相邻。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单元知识总结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单元知识总结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单元知识总结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知识总结【单元知识结构】(一)原子结构1.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关系(1)原子的构成(2)各粒子间关系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电荷数原子.离子中: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3)各种粒子决定的属性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核素的质量数或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元素中是否有同位素由中子数决定.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决定是原子还是离子.原子半径由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和质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4)短周期元素中具有特殊性排布的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H.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3.4倍的元素:依次是C.O.Ne. 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He.C.S.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O.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P.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2.原子.离子半径的比较(1)原子的半径大于相应阳离子的半径.(2)原子的半径小于相应阴离子的半径.(3)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4)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5)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族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其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也如此.(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3.核素.同位素(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2)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3)区别与联系:不同的核素不一定是同位素;同位素一定是不同的核素.(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1)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性质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原子结构上的周期性变化必然引起元素性质上的周期性变化,充分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具体关系如下:2.比较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金属性强弱的依据单质跟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易,说明其金属性就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也就越强,反之则弱.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2)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与反应,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说明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单质问的置换反应.非金属甲把非金属乙对应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如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3.常见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1)金属元素无负价.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2)氟.氧一般无正价.(3)若元素有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元素的最高正价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低负价与最高正价的关系为: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4)除某些元素外(如N元素),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也常呈奇数价,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也常呈偶数价,即价奇序奇,价偶序偶.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则元素的正常化合价为一系列连续的奇数,若有偶数则为非正常化合价,其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如NO;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则正常化合价为一系列连续的偶数.4.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失电子越易,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电子越易,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在周期表中,左下方元素的金属性大于右上方元素;左下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小于右上方元素.5.解答元素推断题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元素的推断多为文字叙述题.考查该知识点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等,涉及知识面广,常给出如下条件:结构特点,性质特点,定量计算.常需运用相关的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1)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的规律电子层数=周期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数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2)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记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用原子序数减去比它小而相近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得该元素所在的纵行数.再运用纵行数与族序数的关系确定元素所在的族;这种元素的周期数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周期数大1.(3)根据位置上的特殊性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主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短周期元素:H.Be.Al.主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Si短周期中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S.(4)根据元素性质.存在.用途的特殊性.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或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现液态的元素:O.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F;最活泼的金属元素:Cs;最轻的单质的元素:H;最轻的金属元素:Li;单质的着火点最低的非金属元素是:P.6.确定元素性质的方法(1)先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一般情况下,主族序数-2=本主族中非金属元素的种数(IA除外).(3)若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为m,周期数为n,则:时,为金属,值越小,金属性越强;时,为非金属,值越大,非金属性越强;时是两性元素.(三)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化学键(1)化学键的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2)化学键的存在: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内部或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以及阴.阳离子间.对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来说就是分子内的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对由离子形成的物质来说,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这些作用是物质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3)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离子键共价键概念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成键粒子离子原子作用的实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原子核与共用电子对间的电性作用形成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形成单质或化合物时形成共价键(4)键的强弱与成键粒子的关系离子键的强弱与阴.阳离子半径大小以及电荷数的多少有关.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其离子键的作用就越强.共价键的强弱与成键双方原子核间距有关.原子半径越小,原子间核间距就越小,共价键就越牢固,作用就越强.离子键的强弱影响该离子化合物的熔.沸点.溶解性等;共价键的强弱往往会影响分子的稳定性或一些物质熔.沸点的高低.(5)物质中的化学键的判断规律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非金属单质中只有共价键.稀有气体元素的单质中无化学键.2.书写电子式注意的几个问题(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要注意的几点:①左边写出形成离子化合物所需原子的电子式,右边写出生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结构时,简单的阳离子一般用离子符号表示,而阴离子和复杂的阳离子则不同,在元素符号周围一般用小黑点(或_)表示最外层电子数,外面再加[],并在[]右上方标出所带电荷.③构成离子化合物的每个离子都要单独写,不可合并;书写原子的电子式时,若有几个相同的原子可合并写.(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或非金属单质的形成过程时要注意的几点:①左边写出形成共价化合物所需原子的电子式,右边写出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非金属单质也相同).②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分子时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不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与达到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目相差几个电子,一般就要共用几对电子.③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中,要注意使每个原子周围的电子数均达到稳定的结构的要求.④共价化合物中没有离子,表示电子式时不使用括号,也不标电荷数.【难题巧解点拨】例1 设某元素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n,则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C.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解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不是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只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约等于该原子的质量数;任何原子的质量不可能是碳原子质量与此原子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的乘积;在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的相对多少是不一定的关系.答案 A点拨由相对原子质量的引入入手,明确原子的质量数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注意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例2 推断下列微粒的名称,并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1)离子化合物AB,阳离子比阴离子多一个电子层,1mol AB中含12mol电子,则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形成过程为___________.(2)由第三周期元素的半径最大的阳离子和半径最小的阴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___,名称为___________,形成过程为___________.解析(1)AB为离子化合物,则A为金属元素,B为非金属元素,且A.B.的原子序数小于12.A可能为Li.Be.Na,B可能为H.O.F,又因阳离子与阴离子中,半径最大的阳离子为,半径最小的阴离子为.答案(1)氢化钠,(2)NaCl氯化钠,点拨根据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条件和离子化合物中的电子数去确定可能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特别注意氢元素也能形成阴离子.掌握规律,应用结构,综合判断.例3 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由离子构成的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与水反应出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在水中显酸性B.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C.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相同D.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解析因NaH是离子化合物,其中的钠为+1价,因此氢为-1价.溶液应显碱性,NaH 中H元素化合价升离被氧化;与电子层结构与He相同,的核电荷数,所以半径大于半径.答案 B.C点拨思维的关键就是由NaH中分析出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后所作出的相应变化,注意与这两种离子在性质和结构上的不同.例4 A.B.C.D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气体单质,在一定条件下B可以分别和A.C.D化合成甲.乙.丙.C和D化合生成化合物丁.已知甲.乙.丙每个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并且甲.乙.丙.丁有如下关系:(1)单质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单质D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2)单质A和化合物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单质C和化合物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解析因为A.B.C.D为常见气体单质,有,且电子数均相同,大胆确定甲.乙.丙中均含有氢元素,它们的分子中都有10个电子,且B为.又根据甲.乙.丙.丁的相互转化关系,可推出A为氟气.C为氧气.D为氮气.答案(1),(2),点拨 A.B.C.D为常见的气体单质,A.B.C.D一定为非金属单质,根据甲.乙.丙所含电子数相同,且为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大胆推测甲.乙.丙中均含有氢元素.又根据反应进行逻辑推理可知A.C为何物.例5 能够说明分子的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的理由是( )A.两个键之间夹角为120°B.B—F键为非极性共价键C.3个B—F键的强弱相同D.3个B—F键的键长相等解析分子的空间结构由两个键之间的夹角决定,若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则键之间的夹角为120°,若4个原子构成三角形,则键之间的夹角小于120°.点拨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的极性的思路一般是:键之间的夹角→分子空间构型→分子极性;或由分子极性→分子空间构型.例6 若短周期的两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原子序数差不可能是 ( )A.1B.3C.5D.6解析设短周期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或,根据化合价规则:或,则_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主族序数一定是奇数,原子序数也一定是奇数,而Y元素所处的主族序数为偶数,原子序数也一定是偶数.奇.偶之差一定为奇数,不可能是偶数.答案 D点拨本题若用具体元素代入或(如...等)的解法较用上述规律法推导繁杂,灵活运用恰当的方法可能会变繁为简,所以要针对题目灵活运用方法.【拓展延伸探究】例7 证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方案自己设计,例如(1)用镊子夹住去除了氧化膜的镁条,放在酒精灯焰上点燃,把生成的白色氧化镁放入试管里,注入少量蒸馏水,振荡.观察白色粉末的溶解情况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2)把少量红磷入在燃烧匙里,把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使红磷燃烧,再把燃烧匙伸进集气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观察瓶内壁白色固体溶解情况.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3)在盛有少量氧化锌的试管中,加入少许蒸镏水,再把它分装在两个试管中,一试管里加入2mL盐酸,另一试管里加入2mL NaOH溶液,观察两试管的变化.以上三个实验中的化学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作出相应的结论.解析(1)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MgO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只能溶解少许,但这些量足以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可与水反应生成或,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ZnO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它即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综合述三个实验,MgO是碱性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ZnO是两性氧化物,说明由金属到非金属是逐渐过渡,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答案(1)(2)或(3)点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首先要依据确定的化学原理,用明显的化学现象证明其存在;其次要简单,充分体现各步的目的和相互依存关系.证明一个事实的实验方案可有多种,思维要开放,探究要灵活,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课本习题解答】一.填空题1.17,18,17.35..第三.ⅦA.,,HCl.2.填表3.(1)钠.钾.镁.铝.碳.氧.氯.溴.氩,氩.(2)NaOH (3)K_gt;Na_gt;Mg (4),,_gt; (5)NaBr,黄(6)184.32,16,S.三.ⅥA,,.5.(1)钠.铝.氯.(2)NaOH.;盐酸....二.选择题1.解析Na原子变成就是失去了M层上的一个电子.答案 D2.解析Ⅶ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均为非金属元素,随着电子层数增多,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答案 A3.解析在周期表中,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在同一周期内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可能是原子,也可以是离子.答案 B4.解析由_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推知_元素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_元素的最高价为+6价.答案 D5.解析由可推出R的最高正价为+4.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12,_=12,R为碳元素.答案 B6.解析由型分子可推出A.B元素化合价为:..答案 C7.解析 a.b.c.d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a.b阳离子位于c.d阴离子的下一周期.在同一周期中,同电性离子从左到右由大到小.则原子序数大小b_gt;a_gt;d_gt;c.答案 B8.解析_元素的离子为,Y元素的离子为,化合物Z为.答案D三.问答题1. .2.(1)_为Cl.Y为S.Z为K(2)..KOH9.(1)7个,4个(2)第七周期,第ⅣA族,金属元素(3).(4)或四.计算题解析,,_=16,_为氧元素,再推出Y为硫元素._为第二周期,第六主族;Y为第三周期,第六主族..2.解析B的氢氧化物为.n(HCl)=0.4mol(1)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原子序数为12.(2)A是Na,C是Al.(3)A1产生最多,体积为33.6 L.【单元达纲练习】1.(97全国)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正确的是 (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C.氢氧化铍的碱性氢氧化钙弱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2.(98上海)钛(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的同位素....中,中子数不可能为()A.30B.28C.26D.243.(99全国)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位素是,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 )A.77B.114C.191D.2684.(94全国)已知_.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和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a=b+m+nB.a=b-m+nC.a=b+m-nD.a=b-m-n5.(94上海)某粒用表示,下列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A-nB.所含中子数=A-ZC.所含电子数=Z+nD.质量数=Z+A6.(95全国)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111B.161C.272D.4337.(2000上海)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136 B.50 C.86D.2228.(95全国)科学家最近制造出第112号新元素,其原子的质量数为277,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关于该新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12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C.其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277倍D.其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之比为277:129.(96全国)_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_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B._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C._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D._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10.(_上海)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_gt;B_gt;D_gt;C B.原子序数d_gt;c_gt;b_gt;aC.离子半径C_gt;D_gt;B_gt;A D.单质的还原性A_gt;B_gt;D_gt;C参考答案【单元达纲练习】1. A.C 2.A 3.B 4.A 5.B 6.A 7.B 8.B.D9.C.D 10.C。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5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51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课件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5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51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课件

12/12/2021
30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第三十页,共五十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经典版)
2.用 A+、B-、C2-、D、E、F、G 和 H 分别表示含有 18 个电子的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元素是___K___、B 元素是__C__l__、C 元素是__S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题组一 等电子粒子的判断与应用 1.A+、B+、C-、D、E 五种粒子(分子或离子)中,每 个粒子均有 10 个电子,已知: ①A++C-===D+E↑;②B++C-===2D。
12/12/2021
28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第三二十八页,共五十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经典版)
请回答: (1)C-的电子式是_____··O_····_··H__]_-______。 (2)分别写出 A+和 D 反应、B+和 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N__H_+ 4__+__H_2_O____N__H_3_·_H_2_O_+__H__+_____、 _________H_3_O__+_+__N_H__3=_=_=__N_H__+ 4 _+__H_2_O_________。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经典版)
第5章 物质结构(jiégòu) 元素周期律
第1节 原子结构
12/12/2021
1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第一页,共五十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经典版)
考试说明
1.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的表示方法。
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 行有关计算。
12/12/2021

化学一轮复习第5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3节化学键课时作业

化学一轮复习第5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3节化学键课时作业

第3节化学键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C、N、O、H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不一定只含极性共价键C.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HF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故HF比HCl更稳定答案B解析(NH2)2CO(尿素)中只含共价键,A错误;H2O2中含有O—O 非极性键,B正确;CO中的化学键为极性键,但CO是非电解质,C错误;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稳定性无关,HF的键能大于HCl,所以HF比HCl更稳定,D错误。

2.(2019·北京海淀高三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的电子式为H∶ClB.Na2O2只含有离子键C.质量数为12的C原子符号为12CD.用电子式表示KBr的形成过程:答案D解析氯原子核外最外层有7个电子,与氢原子形成HCl分子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Na2O2的电子式为:,其中既有离子键,也有共价键,故B错误;质量数应标在原子符号的左上角,质量数为12的C原子符号应为12C,故C错误。

3.将Na、Na2O、NaOH、Na2S、Na2SO4分别加热熔化,需要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物质有()A.2种B.3种C.4种D.5种答案C解析Na熔化时破坏金属键,Na2O、Na2S、NaOH、Na2SO4是离子化合物,熔化时只破坏离子键,所以分别加热熔化题述五种物质,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物质有4种。

4.(2019·北京师大附中高三期中)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BF3B.NCl3C.H2O D.PCl5答案B解析根据定义,共价键中的电子被成键的两个原子共有,围绕两个原子核运动.所以,形成共价键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它本身最外层电子的个数加上它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

据此,题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为:A中B有3+3=6个、F有7+1=8个,不符合题意;B中N有5+3=8个、Cl有7+1=8个,符合题意;C中H有1+1=2个、O有6+2=8个,不符合题意;D中P有5+5=10个、Cl有7+1=8个,不符合题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B.主族元素X、Y能形成XY3型化合物,原子序数差可能为2、6或8C.分子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D.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答案B解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等于族序数,如最外层电子数是2,有可能是0族的氦元素,A错误;主族元素X、Y能形成XY3型化合物,可能是PCl3、NH3、SO3等,原子序数差可能为2、6或8,B正确;分子结构相似的分子的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和氢键有关,如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水的沸点比同主族的H2S、H2Se等都高,C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D错误。

高中化学_原子结构_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_原子结构_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和处于核外的高速运动带电的组成。

原子核是否还可以再分?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又是怎样的呢?一、原子核:(一)原子核的构成1、原子核的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和不带电荷的构成。

2、对某一个原子来说核电荷数==3、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上(填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也就是说,电子的质量很小,不到一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千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可以看作是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人们将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称为质量数,质量数(A)=()+()表示一个原子,A表示Z表4、原子的表示:通常用X AZ示。

(二)核素1、元素是指。

2、核素是指。

二、核外电子排布:1、.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与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动。

3、通常把能量最、离核最的电子层叫做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较远的电子层叫做第二层,由里向外依次类推,共有个电子层。

用字母表示依次为。

4、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通常用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分层排布情况。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相关,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较易电子。

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较易电子。

6、元素的化合价数值与有关。

【巩固练习】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各是什么微粒?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

3、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a = b + m + nB. a = b – m + nC. a = b + m - nD. a = b – m - n4、下列关于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第n 电子层中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 2 B 、第二电子层中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8C 、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的电子层一定是第二电子层D 、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的电子层一定是第一电子层5、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能是( ) A 、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 B 、不同元素的离子C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D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6、在下列粒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的是 ( )(1) 18O (2) 12C (3) 26Mg (4) 40K (5) 40Ca A. (5)和(2) B. (3)和(4) C. 只有(4) D. (1)和(2)7、有六种微粒,分别是M 4019、N 4020、X 4018、[]+Q 4019、[]+24020Y 、[]-Z 3717,它们隶属元素的种类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原子结构化学键[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18·宝鸡模拟)美日科学家因在研究“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钯(Pd)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02 46Pd和103 46Pd互为同位素B.钯是第五周期元素C.Pd2+核外有48个电子D.108 46Pd的原子核内有62个中子解析:选C。

Pd原子核外有46个电子,则Pd2+核外有44个电子。

2.(2018·豫东名校联考)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物。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C.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解析:选D。

离子化合物必含离子键,不一定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必含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A、B错误;稀有气体分子为单原子分子,不含共价键,C错误;离子键中既存在静电吸引,也存在静电排斥,D正确。

3.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4.有以下六种原子:63Li、73Li、2311Na、2412Mg、14 6C、14 7N,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63Li和73Li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相同B. 14 6C和14 7N质量数相等,二者互为同位素C.2311Na和2412Mg的中子数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D.73Li的质量数和14 7N的中子数相等解析:选B。

二者质量数相等,但质子数不同,二者不是同位素。

5.(2018·南阳高三模拟)某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其电子层数的5倍,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11 B.15C.17 D.34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6.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A.H3O+和OH-B.CO和N2C.HNO2和NO-2D.CH+3和NH+4解析:选D。

中性微粒: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阳离子: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减所带的电荷数;阴离子: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加所带的电荷数。

CH+3中的电子数为8,NH+4中电子数为10,二者不相等。

7.(2018·兰州高三模拟)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将SO2通入水中B.烧碱溶于水C.将HCl通入水中D.硫酸氢钠溶于水解析:选D。

SO2、HCl不含有离子键,所以不会有离子键的破坏过程,A、C错误;烧碱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了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没有共价键的破坏过程,B错误;硫酸氢钠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溶于水时钠离子与硫酸氢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被破坏,同时硫酸氢根离子中的共价键也被破坏。

8.(2018·日照高三模拟)短周期的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氯元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是( )A.一定是离子键B.一定是共价键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选C。

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位于第ⅠA族,若为H,则与Cl结合成共价化合物HCl;若为Li、Na,则与Cl相结合成离子化合物。

9.(2018·银川一模)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A.W的氧化物不溶于水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C.物质WZ4在高温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W的单质D.W、X、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Z解析:选B。

由题给信息可推知,W、X、Y、Z分别是Si、N、O、Cl。

W的单质为晶体硅,其氧化物为二氧化硅,不溶于水,A正确;由X、Y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硝酸铵,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不正确;SiCl4在高温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单质硅和氯化氢,C正确;W、X、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2SiO3、HNO3、HClO4,其中高氯酸(HClO4)的酸性最强,D正确。

10.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B、C、D位于同一周期,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既是A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又是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B>A,离子半径:C<DB.B的单质能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C.元素B和D能形成BD2型的共价化合物D.D的单质有毒,且有漂白性解析:选B。

据题意知A是碳,B是镁,C是硫,D是氯。

选项A中离子半径:C>D;选项C中MgCl2是离子化合物;选项D中Cl2无漂白性。

二、非选择题11.A、B、C、D 4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它们的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

(1)4种元素的元素符号依次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B与C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A与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知A、B、C、D的离子均含18e-,且由A、D原子相关信息推知A为硫元素,D为钙元素,进而推知B为氯元素,C为钾元素。

答案:(1)S Cl K Ca(2)12.现有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如下表所示:(1)画出。

(2)元素X 与元素Z 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写出一个能表示X 、Z 非金属性强弱关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Y 、Z 、W 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显强酸性,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X 和元素Y 以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化合物Q ,元素W 和元素Y 化合形成化合物M ,Q 和M 的电子总数相等。

以M 为燃料,Q 为氧化剂,可做火箭推进剂,最终生成无毒的且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L 层电子数是K 层电子数的3倍,即L 层有6个电子,故X 为氧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的元素只有氢,故Y 为氢元素;Z 元素的K 、L 层分别有2个和8个电子,则M 层上有6个电子,故Z 为硫元素;常温下为气态双原子分子,且原子间以叁键结合的只有N 2,故W 为氮元素。

(2)能说明氧比硫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有很多,其中较为直观的是O 2置换H 2S 中的S 。

(4)H 、O 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是H 2O 2,N 、H 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电子数也为18的分子只能是N 2H 4。

答案:(1)(2)氧 2H 2S +O 2=====点燃2H 2O +2S↓ (3)NH 4HSO 4(4)N 2H 4+2H 2O 2=====点燃N 2+4H 2O13.元素X 、Y 、Z 、M 、N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Y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且M 原子的质子数是Y 原子的2倍;N -、Z +、X +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 在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Z 与N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 与Y 可分别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分子,写出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反应)。

(3)下图表示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两种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请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 、B 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1。

若在各自的水溶液中,A 能抑制水的电离,B 能促进水的电离,则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Y 只能为O 元素,M 为S 元素,结合N -、Z +、X +的半径逐渐减小,XN 常温下为气体,可判定N 为Cl 元素,Z 为Na 元素,X 为H 元素。

答案:(1) (2)2H 2O 2=====MnO 22H 2O +O 2↑(3)2SO 2+O 2催化剂△2SO 3(4)NaOH NaClO(或NaHS)14.XY 2的水溶液可作为保湿剂,常用于保持路面、广场的清洁和湿润。

X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X 的阳离子与Y 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元素Z 、W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 与Y 相邻且Z 、W 能形成一种WZ 2型分子。

回答下列问题:(1)m =________,该保湿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Z 、W 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XY 2和WZ 2都为离子化合物B .XY 2中仅含离子键,WZ 2中仅含共价键C .H 2Z 比HY 的稳定性强D .X 的阳离子比Y 的阴离子半径大(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________。

A .XY 2的电子式:B .WZ 2的结构式:Z===W===ZC .Y 元素的单质与H 2Z 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Y 2+Z 2-===2Y -+Z↓D .用电子式表示XY 2的形成过程为(5)水的沸点比H 2Z 的沸点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不难推知其为,该元素为Ca;根据CaY2可知Y为-1价,又由Y-与Ca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Y为Cl。

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Z、W是C或S,又Z与Y相邻则Z是S,W是C。

(3)CaCl2是仅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CS2是仅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A错,B对;S的非金属性弱于Cl,则H2S的稳定性比HCl弱,C错;Ca2+、Cl-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但Ca元素的核电荷数大,离子半径小,D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