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情节之于南京

合集下载

南京城市历史发展的变迁

南京城市历史发展的变迁

明清时期的南京
03
明朝时期,南京成为京师,清朝时期则成为江宁府,均为当时
的政治、文化中心。
近代南京的发展
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对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产生了 重要影响。
民国时期
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这一 时期,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发展。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南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经历了战火的摧残和破坏,城市发 展受到严重中国成立后,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开始进入新 的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和发展得到了重视和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得到 了快速发展。
南京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这为南京 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06
南京城市的人口变迁
南京的人口历史变化
人口增长
南京人口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增 长,尤其是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 由于经济发展和政治地位的提升, 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人口减少
在战争和政治动荡时期,如太平 天国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南京 人口出现了大幅减少。
南京曾是六朝古都,经历了东吴、东 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等朝代, 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太平天国时期,南京作为天京,是太 平天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南京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南京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多个朝代的都城,是政治、文化和经济的 中心。
南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有重要影响,如太平天国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等重大历史 事件都与南京密切相关。
受教育程度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南 京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也发 生了显著变化,高等教育 人口比例增加。

南京的简介和历史

南京的简介和历史

南京的简介和历史一、南京简介1. 地理位置- 南京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是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

2. 城市规模与行政区划- 南京市总面积6587.04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南京市辖11个市辖区和1个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

3.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南京属宁镇扬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岗为主。

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3.5%;丘陵占4.3%;岗地占53%;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占39.2%。

宁镇山脉和江北的老山横亘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岗地南界的横山、东庐山。

- 气候: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常年平均降雨117天,平均降雨量1106.5毫米,相对湿度76%,无霜期237天。

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为梅雨季节。

年平均温度15.4℃,年极端气温最高39.7℃,最低 - 13.1℃。

- 河流湖泊:境内河湖水系发达,长江穿城而过,境内长度约95千米。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分内河和外河,内河在南京城中,是十里秦淮最繁华之地。

此外还有玄武湖、莫愁湖等湖泊。

4. 经济与文化- 经济:南京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国家重要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也是中国三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

在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展迅速。

南京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商贸等也十分发达,新街口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 文化: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南京文化兼具北方的豪迈和南方的婉约,在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成就。

南京话是南京地区的方言,属于江淮官话。

南京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有盐水鸭、鸭血粉丝汤等特色美食。

二、南京的历史1. 古代南京- 先秦时期:南京地区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区先后属于吴国、越国和楚国。

南京城门:650年的开开关关

南京城门:650年的开开关关

从最初的13座城门,到如今门开门废,南京城依然拥有20座左右的古今城门文/于峰2016年9月5日,一场特殊的生日会在南京城墙的正南门——中华门举行。

650名生日同为9月5日的南京市民,齐聚中国最大的瓮城——中华门瓮城之内,为650岁“寿星”——南京城墙庆贺生辰。

城墙年龄如何推算出来一座古老城墙的“出生年月”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南京明城墙研究专家杨国庆透露,这个依据来自严谨的史料考证。

据《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中记载,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丙午八月庚戌朔,拓建康城”。

也就是说,从那个时间点起,被称为“京城”的南京城垣开始大规模筑造。

依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撰的《通用万年历》,换算为公历,“丙午八月庚戌”这一天,是公元1366年9月5日。

650年的风雨沧桑过后,这座经历太多战火,看惯政权更替的庞大城池,依然守护着南京人。

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由城砖、条石构建的南京城墙也骄傲地占有一席之地:它是世界上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总长度为35.267公里,目前墙体留存有25.091公里,遗址部分为10.176公里。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作为“中国明清城墙”申遗的牵头城市,南京城墙正在与陕西西安城墙、浙江临海台州府城墙、湖北荆州城墙、湖北襄阳城墙、安徽寿县城墙、辽宁兴城城墙、安徽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一起向“世界文化遗产”发起冲击。

2016年3月,有关部门已经正式提交联合申遗文本,申遗工作亦在稳步推进之中。

《康熙南巡盛典》中的南京通济门城门“随形就势”开辟提及南京市区某一个地区,南京人往往不以街道来表述,而代之以城门。

“你住在哪里啊?”“我住在光华门!”“你去哪儿啊?”“我要去中华门!”古老城墙的城门,早就深深渗入南京人的生活,变身为不可取代的地理坐标或文化符号。

甚至于中华门、水西门这些最老的明代城门,已等同于彰显历史悠长的前缀,如南京城满大街的“水西门鸭子店”;又比如这两年成为南京旅游热点的“老门东历史街区”——“老门东”的“门”正是指中华门。

第十四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学习建议】: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其法律制度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要求。

法律制度的核心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这两个法律的了解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不仅要知道它们的内容,而且要知道它们制订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本章知识点】: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法令第一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内容】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这是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政府组织纲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武昌起义成功后,提出的未来资产阶级政府的政府组织形式。

二、《临时约法》。

(1)《临时约法》制订时的背景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掌握革命未来发展进程的情况下,为了以《约法》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利而制订出的;(2)其内容是要求将共和国体制作为国家制度,在政治制度上以三权分立作为权力分配原则。

对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和反封建的权利义务观。

《约法》主张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即使要求保护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又是在法律上宣布了资产阶级企业自由经营的权利。

(3)其性质具有中华民国临时宪法的性质。

(4)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责任内阁体制;扩大参议院权力;《约法》的严格修改程序。

【概念辨析】: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于1911年由宣布独立的17省代表制定。

它共4章21条,主要是就总统、参议院及中央行政机构的职责、产生方式及相互关系作了规定。

《组织大纲》是一部具有宪法性内容的国家权力机构组织法。

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

在其内容中,资产阶级革命派确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权体制、总统制的共和政体形式,是资产阶级在掌握国家政权后首次对政体形式加以探索和实践。

在此政体中,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总统负责各行政部门的行政工作,由临时中央审判所负责司法工作。

它为以后制定的《临时约法》奠定了基础。

《南京长江大桥的背后故事:揭开民国诗词的诞生之谜》

《南京长江大桥的背后故事:揭开民国诗词的诞生之谜》

南京长江大桥的背后故事:揭开民国诗词的诞生之谜引言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铁路和公路双层桁架梁桥,也是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大桥之一。

它不仅是现代工程技术的杰作,更有许多感人而美丽的故事与之相伴。

其中,关于这座桥激发了许多民国诗人创作灵感的传说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带您揭开南京长江大桥背后所隐藏着的民国诗词诞生之谜。

背景介绍南京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航道上,连接南京市区与雨花台地区,横跨长江。

始建于1960年,在当时物质匮乏、技术条件相对艰苦的情况下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

该桥全长约6700米,两座主塔高216.2米,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面临了种种困难和挑战。

民国时期的文学繁荣在20世纪初至1949年解放前,中国经历了民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作家和学者。

他们以文字表达自己对社会变革、政治动荡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南京长江大桥与诗人的相遇据传,在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期间,许多文人墨客常来到工地观察和记录这一壮丽工程。

他们被巨大而宏伟的桥身所深深吸引,同时也被工人们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所打动。

诗人创作灵感的来源南京长江大桥成为了众多诗人创作灵感的源泉。

桥身形态各异、雄浑壮观的景象赋予了诗人无限探索和想象的空间。

他们用手中笔墨描绘了关于桥梁与江水之间交汇点处惊险、壮美场景的千变万化;用文字抒发对施工工人辛勤努力和英雄气概的颂扬。

外部影响因素不仅仅是南京长江大桥本身所蕴含的美,还有民国时期社会背景下的变革、动荡以及诗人内心世界中的情感体验,都对这些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互交织,使得这些诗人所写出的作品具有了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主题与表达方式。

民国诗词的诞生之谜虽然南京长江大桥对于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但其中一些故事却往往被人们遗忘或淡漠。

如何去揭开这个故事背后留下的种种谜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结论南京长江大桥并不仅仅只是一座工程奇迹,它还承载着许多历史记忆和美丽故事。

民国时期资料

民国时期资料

②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8年) 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1926年北伐。 (广州——长江流域) 北伐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动摇了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 势的发展。 (1928年东北易帜,国家形式上统一。)
③ 失败:(标志)“四一二”政变和“七 一五”政变;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结果:1936年10月,长征结束。中央红军 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意义: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 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⑤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抗日义勇军、抗日 联军、东北人民革命军、察哈尔民众抗日同 盟 华北事变: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 主要矛盾。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中共力争和 平解决西安事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 立奠定了基础。
(7)争取民主与和平时期: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945年8月,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签署“双十协定”,确定和平民主建国的方 针,未解决解放区与军队的合法问题。 1946年1月10日,根据“双十协定”,中国 各党派代表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 议在重庆举行。
假 抗战胜利后,国共和谈,签订“双十协定”,确定和
改造(1953—1956年)
原因:通过“公私合营”等形式将私有制的资 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 础的一部分。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1927—1937) 1.政策措施 整顿税务: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 控制,增加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 控制金融:先后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 行,改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 行控制全国的主要金融活动。
⑤走向破产(1946—1949年)
原因:
1、南京国民政府发动内战; 2、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的打压; 3、美国商品大规模占领中国市场(美国通 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例》获取特权)

南京历史上的六次毁城

南京历史上的六次毁城

南京文明对中华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仅次于西安整个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中,贡献和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西安(因为在西安建都的秦、汉、唐三朝对中国作出的贡献实在是无与伦比)。

但谁排第二,南京还是北京,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综观南京2500多年的文明历史,共有4个辉煌时期: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明朝初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

一、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从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建都南京开始,先后共有六个朝代连续在南京建都,历时总共长达300多年,所以称为六朝,南京也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

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南京(那时叫建康、建邺,不叫南京)一直是中国南方的首都。

南京的六朝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比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就是在南京算出了圆周率π,领先欧洲1千多年),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为我国最强盛的唐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方历史学家都认为六朝时期的“南京文明(建康文明)”足以与西方最辉煌的“古罗马文明”相媲美。

六朝时期的南京城,人口超过一百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城市。

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二、明朝初期。

南京被隋炀帝下令彻底摧毁后,南京从地图上消失了。

扬州代替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中心。

一直到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南京再度崛起。

明朝初期的南京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尽管后来明朝迁都北京,但整个明朝最伟大的事情都是在南京发生的,明朝迁都北京以后,就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了,只剩下闭关锁国了.明朝在南京做出的伟大事件有:世界最长的南京城墙建成。

古代世界最辉煌壮丽的皇宫-----南京故宫建成(现在的北京故宫就是完全模仿南京故宫而建造的)。

古代世界最浩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在南京编辑出版我国古代最大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在南京出版。

被西方人誉为中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东方建筑艺术最完美的杰作、天下第一塔——-南京大报恩寺五彩琉璃宝塔在南京建成,古代世界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就是在南京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巨无霸船队,以南京为基地,从南京出发,走向世界。

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2年8月29日,在英军炮口威逼下,清政府在南京与英国签订。

主要内容为: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割让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均须“秉公议定则例”。

该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司法等主权,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资本主义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先例。

从此,西方资本主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各国侵略者接踵而来,逐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洋务运动: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打击下,清朝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为维护清朝统治,御侮自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以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起点,以《马关条约》签订为终结,历时30余年,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帮助镇压。

6月,清政府出兵朝鲜牙山。

与此同时,日本则以保护侨民和使馆为借口在仁川登陆并占领了汉城。

7月25日,日本海军突然在丰岛海面偷袭中国舰船,进犯驻牙山的清军,日本不宣而战。

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主要经过包括丰岛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至此告一段落。

《马关条约》:日本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

主要内容为:中国承让朝鲜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任便设立工厂、输入机器,只交所订进口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情结
我不是真的对民国有多么大的情结,只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疯狂地迷恋着钟汉良,而他演绎了许许多多的民国戏,以至于我在南京总统府的各种会议室里,我觉得主席台上就应该坐着像钟汉良一样的人,霸气又温暖。

民国,我自是知道那是一个兵荒马乱,军阀混战,黎民百姓处于水生火热的年代。

但是,它更是一个才子佳人书写人生,畅谈理想的时代,更是豪杰志士为中华重新崛起而挥洒热血的年代。

民国,首都在南京,民国最完美,最高的体现在南京。

尽管,南京经历了抗日战争的南京大屠杀,共产党执政后的文化大革命,我想这两场浩劫把南京人和南京的民国文化,摧残地所剩无几。

但是无论如何,南京都还残存着零星的民国气息,民国文化,构成了南京人的民国情结。

南京此时此刻,虽然是江苏的省城,经济却比不上苏州,比起当年民国时期作为首都的声望,此时自是可望而不可及。

南京人,大多留恋民国,不是说他们有多眷恋民国,只是中国人大多贪念声望这顶虚无的帽子。

慕名而去的中山陵,诚然没有让我失望,民国风格的建筑,陵园的大道两旁参天的梧桐,那的的确确是民国的印记,当年为了纪念孙中山而栽下的小树苗,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

它见证了战火连天,杀伐涿鹿的年代。

中山陵,层层拾级而上的台金额,威严而庄重,但是丝毫无类似高楼大厦缩带来的压迫感。

自有一种文化底蕴从中倾斜而出,震慑心底。

这是民国时代所特有的,现在的建筑在也找不到这样的气息。

民国的文化底蕴是自由,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畅所欲言。

民国,鲁迅可以讲如此犀利的杂文呈现给大众传阅。

那个时代,不同的学术派别可以在报纸上打文字战。

那是一个中国历史上难得充斥浪漫气息的时代,清王朝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而民国定要将此连根拔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这些都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古代不会有,文革期间不会有,或许将来也再无法有。

那个年代有独特的风雨飘摇的凄美,上海滩的冯程程和许文强,台湾女作家琼瑶笔下的凄美爱情故事也大多以民国为背景。

民国一个特殊的年代,一个短暂的王朝,我想21世纪的我们无法看到真正的民国,不是因为我们离民国太遥远,只是发生了太多的烽火狼烟,隔了太多的政治斗争。

我想此刻呈现在世人眼中的民国应该是一个精心伪造的民国,目的是为了衬托我们在共产党统治下的幸福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