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2.3.2《氧化剂和还原剂》课件(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2.3.2 氧化剂和还原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1.氢化钠(NaH)是一种生氢剂,可发生如下反应: NaH+H2O====NaOH+H2↑对这一反应的描述正确的 是(D ) A.NaH是氧化剂 B.NaH是氧化产物 C.NaOH是还原产物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1:1
23
2.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2.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3.氧化性和还原性:
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练一练】
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剂?哪些是还原剂?
Cu + Cl2 点==燃== CuCl2
还原剂 Zn +
氧化剂 H2SO4 ==== ZnSO4 + H2↑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幽深的水域隐藏着许 多危险的动物,其中最危 险的当属放电鱼。它能放 出一千多伏的电流,即便 是最庞大的猎物也不堪一 击。生物体的氧化反应与 放电有什么关系呢?
1.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判断。(重点) 2.了解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复习回顾】
1.下列化学反应中,哪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u + Cl2 =点==燃= CuCl2 √ Zn + H2SO4 ==== ZnSO4 + H2↑ √ CaCO3+ 2HCl ====CaCl2+H2O+CO2↑ × Cl2 + H2O==== HCl + HClO √
还原剂
氧化剂
Cl2 + H2O==== HCl + HClO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3 课时2 氧化剂和还原剂 课件(共17张PPT) 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点燃
2Fe+3Cl2==2FeCl3 , Fe+S=FeS, 变价金属Fe被Cl2氧化为+3价,而S只能将Fe氧化+2价, 氧化性: Cl2 >S
1.下列物质属于常见还原剂的是
A.O2
B.KMnO4
D
C.HNO3
D.活泼金属
2.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B
A.2Cl-→Cl2
B.Fe3+→Fe2+
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3)根据反应的难易(反应条件)程度比较
如:①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②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
由反应条件可判断氧化性:KMnO4>MnO2。
(4) 根据变价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判断
三、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
(1) 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B ①Fe+ Cu2+ == Fe2+ + Cu ②2Fe3+ + Cu == 2Fe2+ + Cu2+
A. Cu2+ > Fe3+ > Fe2+ B. Fe > Cu > Fe2+ C. Fe2+ > Cu2+ > Fe3+
(2)根据元素活动性顺序判断,如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一课件:2.3.2 氧化剂和还原剂

只能得电子,从而使化合价降低,所以元素处于最高价
态的微粒只具有氧化性,如Mn
O
4
(锰元素)、Fe3+等。
②元素处于最低价态的微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失 电子,从而使化合价升高,所以元素处于最低价态的微粒 只具有还原性,如S2-、Cl-。 ③元素处于中间价态的微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既能失 电子使化合价升高,又能得电子使化合价降低,所以元素 处于中间价态的微粒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如 Fe2+、SO2(硫元素)。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1.基本概念: (1)氧化剂:在反应中_得__到__电子(或电子对_偏__向__)的 物质。 (2)还原剂:在反应中_失__去__电子(或电子对_偏__离__)的 物质。
(3)还原产物:_还__原__反应得到的物质。 (4)氧化产物:_氧__化__反应得到的物质。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性较强的非金属单质:如_C_l_2 、_O_2 。 (2)变价元素的_高__价态化合物:如_K_M_n_O_4 、_F_e_C_l_3 、HNO3。 (3)其他:如HClO、漂白粉、MnO2、Na2O2、H2O2。
2.常见的还原剂: (1)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单质:如_A_l_、_F_e_、_Z_n_。 (2)某些_非__金__属__单质:如H2、S、C等。 (3)变价元素的_低__价态化合物:如CO。
【想一想】(1)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能判断出Zn和 Fe还原性的强弱吗? 提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位于Fe之前,故Zn比Fe的 还原性强。
(2)“1个钠原子能失去1个电子,1个铝原子能失去3个 电子,所以铝的还原性比钠强。”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错误。还原性钠比铝强,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能 力强弱有关,而与失电子数多少无关。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2.3.2 氧化剂和还原剂含解析

课时作业11 氧化剂和还原剂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101页[练基础]1.我国古代就有湿法炼铜的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反应为Fe +CuSO 4===Cu +FeSO 4。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Fe 是氧化剂B .CuSO 4是还原剂C .Fe 被氧化D .CuSO 4发生氧化反应解析:Fe 与CuSO 4反应,Fe 失电子被氧化,+2价Cu 得电子被还原。
答案:C2.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B .氧化反应的本质是得电子C .原子得到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D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A 、B 、C 错误。
3O 2=====一定条件2O 3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3.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被氧化的物质是还原剂B .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C .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D .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解析:还原剂应是被氧化的物质,所以A 项正确;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应被氧化,所以B 项错误;还原剂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所以C 项错误;氧化剂应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D 项错误。
答案:A4.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下列转化的是( )A .Cl 2―→Cl -B .H +―→H 2C .MnO 2―→Mn 2+D .Zn ―→Zn 2+解析:含化合价升高元素的物质或离子作还原剂,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对比各微粒中同种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即可确定答案。
答案:D5.下列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常作还原剂的一组是()A.HNO3、Cl2、FeCl3、KMnO4B.Al、CO、O2、H2C.Zn、C、H2、COD.KClO3、MnO2、C、Fe解析:A中常用作氧化剂;B中氧气,D中KClO3、MnO2都常用作氧化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C.CaH2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Ca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反应中只有氢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其余元素化合 价均未变化.生成物Ca(OH)2中的氢为+1价,这两个氢原 子一定来自H2O分子,而H2O中共4个+1价的氢原子,显然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其一般的反应规律是:“上左下右可反应,隔之愈
远愈易行.”
4.根据变价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判断 点燃 △ 如:2Fe+3Cl2=====2FeCl3,Fe+S=====FeS,根据变价金属元素 Fe 被氧化的程度:被 Cl2 氧化成+3 价,而 S 只能把其氧化成+2 价,判断氧化性:Cl2>S. 5.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反应条件)来判断 如:①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 ②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前者比后者容易, 可判断氧化性:KMnO4> MnO2.
金属单质一般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但其还原性强弱 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只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
考查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判断—————
[例1]
(2010· 临沂高一期中检测)氢化钙可作为生氢剂,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
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升高 ,本身被 氧化 .
(2)氧化性和还原性 ①氧化性:氧化剂在反应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②还原性:还原剂在反应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种物质若具有氧化性,则不具有还原性,反之亦 然,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提示:不正确.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 质的性质有关,有些物质只具有氧化性,如F2,有些物 质只具有还原性,如K、Ca等,也有些物质既具有氧化 性又具有还原性,如SO2在反应SO2+2H2S===3S↓+
高中化学氧化剂和还原剂优秀新人教版必修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 被氧化 降---得---氧(剂)
0
0
2Na + Cl2
2N+1a-C1l
(还原剂)(氧化剂)
(NaCl 既是氧化产 物又是还原产物)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 被还原
第9页
元素化合价和电子转移关系
失电子或偏离 得电子或偏向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本质
特征
被氧化 被还原
改变
还还原原剂剂 氧化剂
第17页
意味着什 么改变呢?
2.以下反应中,SO2被还原是( C) A.SO2 + 2NaOH = Na2SO3+H2O B. SO2+Cl2+2H2O = H2SO4+2HCl C.SO2+2H2S = 3S ↓+2H2O D.SO2+NO2 = SO3+NO
第18页
练习: 3. Fe2OF__e3_2高O__温3__+下_3_通_C__OC_O__气高__温体___,_2_写F_e_出_+_化__3学_C_O_方_2_程__式__:_________
反应物
第10页
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注 意:
1).氧化剂和还原剂,指在反应中起某种作用物 质,一定是反应物。(不是生成物)
2).反应中,氧化剂和本身被还原;还原剂本身 被氧化。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反应。这种物质是还原剂。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反应。这种物质是氧化剂。
第11页
常见氧化剂、还原剂
⑴氧化剂: 含有氧化性,易得电子,高价态物质。
1)活泼非金属单质:O2 , Cl2 2)高价氧化物:CuO , Fe2O3 3)高价含氧酸及其盐: KMnO4 , K2Cr2O7 ,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C.2Fe2O3+3C
D.CO+H2O
2CO
4Fe+3CO2↑
H2+CO2
)。
答案:B
解析:若CO2在反应中是氧化剂,则其所含碳元素的化合价降
低。A项,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B项,CO2中碳元素的
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2价;C、D两项中,CO2均为氧化产物。
故B项符合题意。
2.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
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中水
的作用与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的作用不相
同的是(
)。
A.3NO2+H2O══2HNO3+NO
B.4Fe(OH)2+O2+2H2O══4Fe(OH)3
C.Cl2+H2O══HCl+HClO
D.2Al+2NaOH+2H2O══2NaAlO2+3H2↑
泼得多,Na更容易失去电子,因此Na比Al的还原性强。
(2)氧化性、还原性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最高价 ——只有氧化性
↓↑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
最低价 ——只有还原性
对于同一元素而言,一般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价态越低,氧
化性越弱。如氧化性Fe3+>Fe2+,S<SO2<H2SO4。
答案:D
解析: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项错误。
+
2KO3+
+
2K O3
+ ↑
1.3.2 氧化剂和还原剂(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堂练习
例2.(2023·真题汇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铝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制作门窗框架 C.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D. Cl2通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蓝色,说明还原性:Cl-<I-
解析: 铝用于制作门窗框架,利用了铝的硬度大、密度小、抗 腐蚀等性质,而不是利用铝的强还原性。
时,生成氧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错误。
课堂练习
例4. (2023·浙江3月选考6题)已知下列反应:
反应Ⅰ:Co2O3+6HCl(浓)
2CoCl2+Cl2↑+3H2O
反应Ⅱ:5Cl2+I2+6H2O
10HCl+2HI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Ⅰ中HCl是氧化剂
B. 反应Ⅱ中Cl2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剂
反应物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 质,具有氧化性,本身被还原。
氧化性
物质得电子性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且物质得电子越容易氧 化性越强。
还原产物
生成物中氧化剂被还原后生成的物质。
课堂探究
阅读教材:思考氧化剂和还原剂、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定义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还原剂
反应物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 质,具有还原性,本身被氧化。
D. 当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产生的O2和H2的物质的量相同
解析: Na2O2中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CaH2中只有离子键而不含非极性键,A错误;①中水中各元 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Na2O2由Na+和 O22− 组成,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CaH2由Ca2+和H-组成,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2∶1,C正 确;①中每生成1个氧气分子转移2个电子,②中每生成1个氢气分子转移1个电子,转移电子数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动探究
化剂和如还果原上剂述的物物质质反的应量时之N比aC是lO多3生少成?NaCl,则氧
【提示】
NaC+5lO3―→NaC-1l得
6e-,而
+4
Na2 S
O3―→Na2
+6
S
O4 失
2e-,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
NaClO3 与 Na2SO3 物质的量之比为 1∶3。
变式训练
是PbCOr22的2O.7物2一-质和定的P条b量2件+为,下(则,与Pb)1Om2与olCCrr33++反反应应,所产需物 A.3.0 mol B.1.5 mol C.1.0 mol D.0.75 mol
【思路点拨】 解决此类题目要注意以 下两点:
(1)在反应中变价元素的化合价是怎样变 化的。
(2)根据化合价变化确定电子转移数目, 并使得失电子相等。
【解析】 NaC+5lO3―→C+4lO2 得 1 个电 子,Na2+S4O3―→Na2+S6O4,失去 2 个电子, 要 使 电 子 得 失 守 恒 , 则 2×1 = 2, 所 以 NaClO3 与 Na2S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BCD...I2H2F+2eO2S2++O+2S+IO2=22==H==2O2=FH=e=23S=+OH+42S2OI-4+2HI
【解析】 解答本题可根据每个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项确能;发C项生对中;于FBeA项2+项中是SS还OO2原2是是剂还还,原原I剂-剂是,,还FHe原2I+是产是还物还原,原产故产物还物,原,故性故还为还原F原e性2性+为>为IS-OS与O2>已2I>-F知,e2信+B,项息A正矛 盾D项,正故确C项。错。D项中SO2是还原剂,H2O2是氧化剂,故还原性为SO2>H2O2,
所以在Pb解O析2~:P选b2+B中。铅在得过2程m1oml 电ol 子Cr,3+故~需0.5PbmOo2l的Cr物2O质72的-中量铬为元1.素5 m失o3l。mol 电子,
氧化性:Cl2>I2
特别提醒
1.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 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 无关。
2.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时,具有氧 化性,但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Na+。处于最 低价态时具有还原性,但不一定具有强还原性, 如F-。
C性应l-的不和顺可(2H0序能21O0为发2年例均生S宜1O有的2昌>还是I高-原(>一性Fe检,2+)测它>H)们已2O在知2>酸IC-l性、-,溶Fe则液2+下中、列还SO反原2、 +4HA+.2Fe3++SO2+2H2O===2Fe2++SO42-
3.先后规律: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遵 循强者为先,即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最强, 谁就先发生反应。
4.“只相叠,不相交”规律:即同种元素 不同价态之间,相邻价态不反应,发生反应 时化合价向中间靠拢,但不交叉。
保来N知中a联水反N2Sa盟的应OCC3ll的消中OO溶23要毒N液是和例a求剂混一2NS2a,。O合种2S3工C被并广Ol3O业氧加谱的2上将化H型物2逐C成的S质lOO渐N消的42酸a常取毒量2S化用代剂O之后4CN,)比,la反2根C为成在应lO据(为以制3世和生上得界产反)(已环自应 A.1∶1 B.2∶1 C.1∶2 D.2∶3
学 习 目
1.认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 还原性等基本概念。
2.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标
一、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1)部分非金属单质:如 、 等。 HNO3 (2(21.、K))含活常M有 泼n见O高的还4价金原、F态属剂eC元单l3素质的,等化如。C合l2 物、O:2 如H、2SO4等。、 (2)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 等。 (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A如l Zn 、Fe 等。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存在
1.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金属的冶炼、电镀、 燃料的燃烧等。
2.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易不燃利物:的自燃
、
食物的腐败 钢铁的、锈蚀
等。
要点一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 在同一反应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 原剂>还原产物; 如:Fe+H2SO4===FeSO4+H2↑ 氧化性:H2SO4>FeSO4,还原性:Fe>H2
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比较判断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单――质―还―原―性―逐―渐―― 减―弱――――――――――――→
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 Hg2+ Ag+ ――――――――――――――――――――――――――――――→
H2 C CO SO2
思考
一种物质若具有氧化性,则不具有还原性, 反之亦然,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思考·提示】 不正确。物质是否具有氧 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的性质有关,有些物质 只如具K、有C氧a等化,性也,有如些F2物,质有既些具物有质氧只化具性有又还具原有性还, 原中2H性表2O,现==如氧=2化SHO性C2在l,+反而H应2在SSO反O4中2应+表S2OH现22+S还=C原=l=2性+3S。↓+2H2O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常见元素):
―单―F质―氧―C化l―性―B―r逐―渐I―减―S弱→ ―F阴-―离―C子―l-还―原―B― 性r-―逐―渐I-―增―S强→2-
3.根据产物的价态判断来自点燃△如:2Fe+3Cl2=====2FeCl3 Fe+I2=====FeI2
【答案】 C
变式训练
BI2r=2=;=1②2.N2a已KI+I知+S反B↓,r应2=则:==下①2K列CBl离2r++子2IN还2;a原B③r性=N=由a=22S强N+到aC弱l+ 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
A.Cl->Br->I->S2- B.Br->Cl->I->S2- C.S2->Br->I->Cl- D.S2->I->Br->Cl-
根化S2-性据>:化I-I学>2解>B反Sr析-,应>:还C②l选原-,。D性氧。:化根S性2据-:>化IB-学r。2>反综I2应,合①还①,原、氧性②化:、性I③-:>,BCr离l-2>;子B根r的2,据还还化原原学性性反强:应弱B③顺r-,序>C氧为l-:;
要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守恒规律 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 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 低总数相等,失去电子总数与得到电子总数相等。 此外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反 应)。 2.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 KS2M-、nOI4-等等););元元素素处处于于最中低间价价态态,,只既有有还氧原化性性(如又 有还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