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文科试卷历史

合集下载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年级:高二级(理科)科目: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闭卷)注意:第I卷(选择题)答案全部涂到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小题70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社会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的变革时代B.思想家著书立说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C.私人授徒讲学在当时蔚然成风D.封建地主阶级治国模式大体确定下来2.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3.在以下孟子的话中,说明其主张人性本善的是A.恻隐之心,人皆有之B.思诚者,人之道也C.以德服人D.欲贵者,人之同心也4.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由此,他比喻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C.环境和教育对人成长很重要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5.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A.理学大儒的传播B.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C.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D.是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6.战国时期的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主张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差异7.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除反对君主专制,还有A.提倡“经世致用”B.提倡理学C.反对重商政策D.提倡道学至尊8.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认为人的思考标准应该是A.孟子学说B.自己的判断C.程朱理学D.四书五经9.《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高二年级历史月考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汤因比说:“如果历史学家是诚实的、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并且很擅长反省艺术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将尽最大努力去撰写一部没有偏见的历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

”可见作者认为A.历史作品都带有主观性B.历史学家必须具有自我批评精神C.历史本身不具有客观性D.历史学家应该带着偏见研究历史2.“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墨家的思想基础3.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4.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5.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下列小说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

大丈夫岂有理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③④6.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7.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一中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含解析)新人教版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一中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含解析)新人教版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一中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30个题,每题2分,共60分)1、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这主要反映明代()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2、图1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酒器牛尊,牛鼻上穿有环。

由此可推断出当时社会()A. 人们酗酒成风B. 牛的数量很多C. 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D. 青铜器均以牛为造型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产工具的进步3、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其主要目的是()A.发展农业生产 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C.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D.保证政府的财源和兵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类型,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特点有分散性、封闭性、自足性,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封建政府重视并发展小农经济的目的仍在于从中保证政府的财源和兵源,从而维护封建统治。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4、《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此段话表明作者()A.写作目的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提倡工商皆本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5、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扬州近郊的农民,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收入除银钱外,还有纸币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6、鸦片战争前,清代人口达到4亿,耕地只有11~12亿亩。

山东省德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2月期末统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2月期末统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2月期末统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试题密封线内的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用钢笔或0.5毫米中性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代出台一个政令,皇帝要和中书省的宰相们共同制定政策。

如果皇帝发布未经中书省宰相副署的诏书会被视为无效。

这说明当时A.中央政府决策实现民主化B.皇帝权力有所削弱C.相权对皇权有制约的作用D.行政效率出现下降2.伯里克利曾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最能够反驳伯里克利的依据是A.公民大会的运行机制B.法庭审判人员的产生办法C.陶片放逐法D.奴隶没有民主权利3. 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

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这一现象能够说明当时法国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B.共和制度并不适于法国C.启蒙运动思想动员充分D.不同政治派别斗争激烈4.“它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其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文中“它”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5.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第1次段考高二历史试题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第1次段考高二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级文综历史试题卷命题人:审题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 古人对于祭祀非常重视,祭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祭祀先祖。

这种对先祖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皇帝制度D.王位世袭制2.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A.个人观念淡漠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C.宗法观念深厚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3.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召公奭于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周王可在燕国直接任免官吏B.召公奭在周王室中属于大宗C.召公奭领有燕国土地和人口D.燕国物产全部归召公奭所有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5、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其实质是A.统一思想B.加强中央集权C.思想文化专制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6、王国维《秦郡考》考证秦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秦有46郡。

这里的郡是秦A.地方最高行政单位B.地方基层行政单位C.地方上的选官机构D.地方上的监察机构7、中国古代皇帝头上戴的称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服饰只有皇帝和继承皇位的子孙可以穿着。

这突出说明:A.秦朝服饰丰富B.秦朝注重礼仪C.皇权至高无上D.他对服饰很讲究8、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9、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

【新课标】2014-2015上学期高二月考(2)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2014-2015上学期高二月考(2)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新课标】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则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A.人与动物应该有区别B.应当使长辈衣食有余C.诚心诚意D.要象牛马那样任长辈驱使2.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

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

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自然流变),路走出来之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改革)。

下列主要属于自然流变的是A.繁体字到简化字B.小篆到隶楷C.大篆到小篆D.秦始皇“罢其不与秦文合者”3.汉武帝虽然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但并不是纯粹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也采纳了其他学派的一些思想。

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是相适应的。

与当时的政治环境不符的是A.国家财政比较困难B.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比较大C.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比较大D.主要思想学派在政治上处于势均力敌状态4.(唐)玄宗御含元段,望南山,见一白龙横豆山间。

问左右。

皆言不见。

令急召王元宝问之。

元宝曰:“见一白物,横在山顶,不辨其状”。

左右贵臣启曰:“何故臣等不见?”玄宗曰:“我闻至富可敬贵。

朕,天下之贵;元宝,天下之富,故见耳。

”这反应了当时A.封建迷信盛行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C.政治腐败D.崇商思想、拜金主义俨然形成一种思潮5.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录取名额增加了一倍以上,这使得官员队伍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这种变化中A. 士族势力进一步下降B. 武将地位上升C. 大量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加入官僚队伍D. 南方地区出身的官员数量超过了北方地区出身的官员数量6.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并不是首先见于宋代的正史,而是来源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这说明在我国古代历史学家A.对史实的掌握不全面B.对文化的传播重视不够C.英雄史观基于主导地位D.没有把科学技术作为历史的内容7.最晚成书于宋代的《管氏地理指蒙》指出:“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10月月考文科试题历史(附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10月月考文科试题历史(附答案)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2014.10 一、选择题1.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一项发明被人们称为“水手之友”,它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2.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此项发明指的是()A.火药B.指南针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3.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近来。

“中国雪”是指()A.指南针 B.造纸术C.印刷术 D.火药4.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5.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样。

四位同学各抒己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说法是()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术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C.这一资料证明唐代已开始印刷术的发明与研究D.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6.某同学在阅读下图所示的数学专著时作了如下批注,其中正确的是()①成书于西汉初期的著作,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②书中有关十进位制的记述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④书中详细记载了“算筹”的制作和使用方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7.假如你生活在春秋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①印刷发行你的个人自传②学习《九章算术》③可以借助《石氏星表》相关资料确定100多颗恒星位置④借助《黄帝内经》来医治病人A.②③B.①③C.②④D.全部无法享受8.我国古代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B.《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C.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D.郭守敬创制的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9.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历法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领先世界的历法与中国古代发达的农业密切相关B.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开始采用农历C.元朝时,“格里高利历”颁行D.《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10.“民以食为天”,古代农书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3、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等。

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 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 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4、“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 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 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 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5、“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6、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
月考文科试卷历史 2014.10
一、选择题
1.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一项发明被人们称为“水手之友”,它是( )
A.造纸术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2.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此项发明指的是( )
A.火药B.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
3.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近来。

“中国雪”是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4.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
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
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
5.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样。

四位同学各抒己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说法是( )
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术
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
C.这一资料证明唐代已开始印刷术的发明与研究
D.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6.某同学在阅读下图所示的数学专著时作了如下批注,其中正确的是( )
①成书于西汉初期的著作,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②书中有关十进位制的记述
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④书中详细记载了“算筹”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7.假如你生活在春秋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
①印刷发行你的个人自传
②学习《九章算术》
③可以借助《石氏星表》相关资料确定100多颗恒星位置
④借助《黄帝内经》来医治病人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全部无法享受
8.我国古代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B.《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C.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D.郭守敬创制的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9.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历法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领先世界的历法与中国古代发达的农业密切相关
B.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开始采用农历
C.元朝时,“格里高利历”颁行
D.《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10.“民以食为天”,古代农书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下列有关农书《齐民要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B.主要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C.是北魏贾思勰所著
D.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11.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的是( )
A.《本草纲目》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D.《授时历》
12.2010年中国邮政局发行了《中医药堂》邮票。

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

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
D.体现了我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

……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古代科学家在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3)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思考,你对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一定又有了新的认识。


写出来。

1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

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材料二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材料三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

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答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结合材料二、三,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先生的“问题”。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1. D 2. C 3. D 4. C 5. C 6. D
7. D 8. D 9. C 10. B 11. B 12. A
13.(1)①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②火药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败;③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形成;④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①都是在前人发明基础上的创新;②都能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善于总结、百折不挠。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等。

(言之有理即可)
14.(1)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数学:我国最早发明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天文学:《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2)他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3)儒家思想束缚人们思想,导致中华民族存在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缺点,不能进行理论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