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1.1我们身边的地理同步检测(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我们身边的地理练习题 (新版)湘教版

1.1我们身边的地理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有关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 地方文化使旅游者开拓视野,有益于健康B. 地方文化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准备了丰富的资源C. 地方文化是我国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D. 地方文化不能创造财富,对经济发展不起作用2.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巴黎召开,会议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 臭氧层被破坏B. 太阳辐射增强C. 气候反常D.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砍伐森林3.阿拉伯人身着长袍,头戴头巾打扮,与其相关的原因是()A. 风俗习惯B. 传统服装 C. 地理环境 D. 审美观念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说明了受气候影响最大的人类活动是()A. 日常生活B. 交通出行 C. 农业生产 D. 工业生产5.漫画反映的题是()A. 全球变暖B. 水污染 C. 水土流失 D. 酸雨6.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正确的是()A. 减小了污染范围B. 提高了市区温度C. 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D. 降低市区污染程度7.下列不属于人类文明发祥地的是()。
A. 印度河流域B. 两河流域 C. 黄河—长江流域 D. 湄公河流域8.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B. 世界上湖面最低的湖——里海C. 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死海 D. 一半咸一半淡的湖泊——乍得湖9.2017年3月31日“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宣传口号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B. 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C. 用淘米水浇花D. 过节时给朋友寄送很多的卡片10.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
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
度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1.1我们身边的地理同步练习及答案及答案

度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1稳固基础一、选择题〔每题只要一个选项契合题意〕1.〔2021•湘西州〕人们会依据外地气候环境建造各种特征的民居修建,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冰冷地域民居普通墙体厚实B.枯燥地域房屋屋顶大多挺拔C.干冷地域的民居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D.干冷地域民居墙体薄,门窗大2.〔2021•北碚区〕〝温室效应〞的成因主要是受〔〕A.地形要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的影响C.海陆要素的影响D.洋流要素的影响3.〝狂欢节〞是哪个国度的重要节日〔〕A.俄罗斯 B.伊拉克 C.日本 D.巴西4. 我国蒙古族的主要习俗习气之一是饮用〔〕A.米酒B.果酒C.奶酒D.青稞5. 以下四幅图是我市一同窗在探求学习活动中绘制的正午日照图〔区分选取不同时节的一天〕,你以为夏季的正午日照最接近哪一幅?〔〕6.〝橘生淮南那么为桔,生于淮北那么为枳〞反映的是〔〕A B C DA.气候与农业 B.地形与农业 C.气候与工业 D.地形与工业7.严寒的南极大陆,地下觉醒着万顷煤田。
发生这种现象的缘由是〔〕A.气候变暖 B.人类活动 C.大陆漂移 D.植被迁移二、非选择题8.写出以下著名旅游景点所在的国度称号:9.下面是我国不同地域的两种修建,请读图回答以下效果:⑴甲图中的房屋散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域还是南方地域?平顶的房子更节省资料,为何不将房屋设计成平顶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图是我国陕北地域的窑洞,你知道外地居民住这种窑洞有什么益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21秋•宁城县期末〕读图,回答以下各题.〔1〕聚落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依照这种划分,图中A、B、C三处聚落属于聚落,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通要素剖析,共同点是.〔2〕A、B、C三地最能够优先开展为城市的是,理由是.〔3〕聚落左近森林资源丰厚,假设在C处建一造纸厂能否合理?为什么?才干提升一、选择题〔每题只要一个选项契合题意〕1.〔2021•菏泽〕去年冬天和往年春天的雾霾天气较往年少很多,以下做法有利于减轻雾霾天气的是〔〕①管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②修建工地盖好防扬尘的纱网③家庭取暖做饭改用电、气炉灶④私家车尾气影响不大,不用控制甲乙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在历届奥运会的短跑竞赛中,一些来自东非高原的选手经常取得好效果,是由于〔〕A. 黑人身体素质好B.外地交通方便,靠步行C.国度贫穷,人们能享乐耐劳D.生活在高原,无氧耐力强3.以下消费活动,不契合量体裁衣原那么的有〔〕A.内蒙古草原地域超载放牧B.长江中下游地域种植水稻C.生活在湖区的居民围湖造田D.造林拓荒以扩展耕空中积4.以下天文事项与外地自然条件不相吻合的有〔〕A.在荷兰,普遍散布着抽水风车B.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C.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为白色D.青岛有多处欧式修建5.目前保管上去的世界上最新鲜的地图是〔〕A.亚洲西部苏美尔人可在泥板上的原始地图B.古巴比伦人刻在陶片上的地图C.亚洲南部印度人刻在寺庙中的地图D.古丝绸之路路途图参考答案稳固基础一、选择题〔每题只要一个选项契合题意〕1.解: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修建作风。
广州市师院附中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同步检测 湘教版2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一、选择题1.地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属于地理问题的有:①为什么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②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周瑜?③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④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2.下列语句,能反映出地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是①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②确认方位③知道天气变化④了解世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地理问题的是A.我国新疆生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B.酷寒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沉睡着万顷煤田C.甲型H1N1流感有哪些症状 D.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有哪些规律4.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建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波斯湾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B.长江沿岸地区的水运交通便利C.住在山林里的人往往以柴薪作燃料 D.海边可以发展淡水养殖业5.下列相关事物不正确的是()A.荷兰风车 B.西伯利亚狂欢节 C.苗族火把节 D.沙特阿拉伯沙漠6.下列选项中,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不符合的是A.青藏高原上种植大片的玉米 B.荷兰广泛分布着抽水风车C.阿拉伯人用骆驼运送货物 D.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7.如图阿拉伯人多身着白袍头戴头巾,其原因是A.地理环境 B.传统服饰C.审美观念 D.风俗习惯8.下列关于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地理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大C.地理只是一门学科,与生活、生产无关 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不正确9.我们平常所用的调味料﹣﹣胡椒,是一种藤本植物,攀生在树木或桩架上.它只能生长在年降水量2500毫米以上的热带地区,因此适合它生长的气候环境应是图中的A. A B. B C. C D. D10.近年来许多欧美的游客热衷于“末日旅游”,把旅游目光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消失的景观,游客把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作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过度垦荒,将导致山体滑坡B.气候异常,冰雪融水淹没乞力马扎罗山C.海陆变迁,山峰将变成平地D.全球变暖,可能导致赤道雪峰景观消失二、解答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练习(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试题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1. 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分布在()
2. 常年湿润区分布在()
A.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C.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D.南、北纬40°-60°的大陆东岸
3. 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典型动物是()
4. 以下动物中生活在非洲大沙漠中的是()
5. 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玛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这种景观出现在()
6. 稀树草原、斑马成群,是哪个气候类型的自然景观()
7. 热带疏林草原的代表动物是()
A.大象黑猩猩孔雀
B.斑马长颈鹿角马
C.熊猫、猕猴
D.丹顶鹤、驯鹿
8. 下列地区,能见到斑马、长颈鹿的是()
9. 下列没有热带雨林分布的大洲是()
10. 下列景观与气候的描述搭配正确的是()。
度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1.1我们身边的地理同步练习及答案

度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1.1我们身边的地理同步练习及答案因.材料二: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节能减排、防止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已经成为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森林、草原严重破坏B.计算机工业的发展C.制冷设备的使用D.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2)由材料二可知,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A.二氧化碳增多,臭氧层破坏B.乱砍滥伐,导致气候恶化C.节能减排,防止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二氧化碳零排放(3)为节能减排,防止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你能做些什么?(任写两点即可)《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课一练答案一、选择题1.解: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既引起温室效应,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故B正确。
故选:B。
2.B.解:靠近河流有充足的水源、地形平坦且交通便利,故而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沿河流分布。
故选:B。
3. B.解析:我国传统的交通工具北方是马车,南方是船只。
故选B.4.B.解析: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那里冬季寒冷,冰天雪地,且时间较长。
故选B.5.A.解析:“橘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反映的是气候与农业的关系,柑橘属于亚热带的作物是我国南方的代表水果。
故选A.6.D.解析:我国南方普遍湿热,耕地类型为水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北方是旱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小麦。
故选D.二、写出下列著名旅游景点所在的国家名称:1.风车——(荷兰)斗牛——(西班牙)艾菲尔铁塔——(巴黎)狂欢节——(巴西)解析:荷兰地势低洼,常受到海潮的侵蚀,于是人们筑坝围堤,与海争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抽水风车。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同步测试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 地理与日常生活亲密相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日本人喜欢吃鱼B.新疆人爱吃羊肉抓饭C.南方地区房屋屋顶坡度大D.海南省普及冰上运动2. 在国际长跑比赛中,一些来自东非高原的选手常常获得好成绩,其原因是〔〕。
A.当地交通不便,靠步行B.黑人身体素质好C.生活在高原,无氧耐力强D.国家贫穷,人们能吃苦耐劳3. 以下问题中,不属于地理问题的是〔〕A.宇宙到底有多大B.美丽的桂林山水是怎样形成的C.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D.昔日的海洋如今为什么变成了高耸的山峰4. 以下不能反映地理与消费建立关系的是〔〕A.海南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B.山东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C.乳品加工厂靠近奶牛场D.西班牙的斗牛比赛5. 以下风土人情与荷兰相符的是〔〕A.风车、郁金香B.斗牛C.樱花D.桑巴舞6. 面食是( )的主食。
A.北方人B.南方人C.黎族人D.壮族人7.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这句谚语反映的是地理与〔〕的关系。
A.风土人情B.工业消费C.农业消费D.日常生活8. 李明说:“我们那里的小孩都会溜冰。
〞,李明是 ( )A.东北人B.上海人C.四川人D.广东人9.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那么,以下地区农业开展方向正确的选项是〔〕。
A.东北平原开展冬小麦种植B.四川盆地开展热带作物消费C.海南岛大力开展棉花消费D.内蒙古高原开展畜牧业10. 地理学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以下词语与地理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区分方向B.天气预报C.为希望工程捐款D.风土人情11. 我国南方地区传统的交通工具主要是〔〕。
A.船舶B.马车C.火车D.汽车12. 与草原关系不亲密的活动是 ( )A.乳制品消费B.放牧C.消费皮毛产品D.建核电站13. 阿拉伯人传统的民族服饰是〔〕。
A.白色长袍B.黑色长袍C.西装D.短袍第 1 页14. 以下风土人情与所在地区搭配一致的是〔〕。
初中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同步练习】《我们身边的地理》

《我们身边的地理》同步练习1.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关系紧密,以下词语与地理无关的是()A.辨认方向B.风土人情C.随心所欲D.天气预报2.在历届奥运会的长跑比赛中,一些来自东非高原的选手常常取得好成绩,是因为()A. 黑人身体素质好B.当地交通不便,靠步行C.国家贫穷,人们能吃苦耐劳D.生活在高原,无氧耐力强3. “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A.地形特征B.气候特征C.植物特征D.水文特征4.在“我爱家乡”的主题班会上,小华和小红分别对自己的家乡做了介绍。
小华说:“我的家乡周围有农田、果树和池塘,村里有一条小路通往附近的小镇。
”小红说:“我的家乡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和医院,城里道路纵横,车辆很多。
”下列关于小华和小红家乡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华住在城市 B.小红住在城市C.两人都住在农村 D.两人都住在城市读“聚落景观图片”,回答5~6题。
5.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与④聚落比较,②聚落的()A.居民全部从事海洋渔业 B.大气污染非常严重C.交通经常堵塞 D.房屋更集中密集7.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反映的是与地理的关系()A.农业生产B.日常生活C.风土人情D.工业生产8.竹楼是以下哪个地区的民居形式()A.黄土高原B.西双版纳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10.下列材料反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请将材料代号填入与之相应的空格内材料 A 1979年1月,欧洲遭到了一次特大暴风雪的袭击,西德北部大雪不停地飘了48小时,积雪3尺多深,许多汽车陷在雪中没法开动。
材料 B 1854年11月,历史上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正在进行,这时候,黑海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
英法联军不战自溃,几乎全军覆灭。
材料 C 瑞雪兆丰年材料 D 今年寒假我要去东北的长白山旅游。
听说那时那里的最高气温是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真够冷的,但是我喜欢,可以乘雪摩托上山。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随堂检测 湘教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试题

七年级上册1.1《我们身边的地理》随堂检测某某班级分数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某某、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30分)1.古巴比伦王国消失的主要原因是()A.毁于大地震 B.环境遭到破坏 C.地面下沉,海水淹没 D.毁于战争2.我国南方地区传统的交通工具主要是()3.“狂欢节”是哪个国家的重要节日()A.俄罗斯 B.伊拉克 C.日本 D.巴西4. 我国蒙古族的主要风俗习惯之一是饮用()5. 下列四幅图是我市一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一天),你认为夏季的正午日照最接近哪一幅?()A B C D6.“橘生某某则为桔,生于某某则为枳”反映的是()A.气候与农业 B.地形与农业 C.气候与工业 D.地形与工业7.酷寒的南极大陆,地下沉睡着万顷煤田。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气候变暖 B.人类活动 C.大陆漂移 D.植被迁移8.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词语与地理无关的是()9.在历届奥运会的长跑比赛中,一些来自东非高原的选手常常取得好成绩,是因为()A. 黑人身体素质好B.当地交通不便,靠步行C.国家贫穷,人们能吃苦耐劳D.生活在高原,无氧耐力强10.下列生产活动,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有()11.下列地理事项与当地自然条件不相吻合的有()A.在荷兰,广泛分布着抽水风车“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12.目前保存下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是()13.下列服饰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是()—妇女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男子爱穿无领小袖衫,紧凑短裤,非常凉快—妇女们出门爱戴头巾或面纱—人们一年四季常穿较单薄衣服(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某某丘陵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描述正确的是()粑为主食C.某某人以面食为主食二、综合题(20分)16.写出下列著名旅游景点所在的国家名称:17.下面是我国不同地区的两种建筑,请读图回答问题:甲乙(1)甲图中的房屋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还是南方地区?平顶的房子更节省材料,为何不将房屋设计成平顶的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
一、选择题
1.地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属于地理问题的有:
①为什么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②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周瑜?
③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④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下列语句,能反映出地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是
①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②确认方位③知道天气变化④了解世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下列选项中与当地自然条件不符合的是
A. 青藏高原上种植着大量的玉米
B. 寒冷地区的民居墙厚,门窗往往是双层的
C. 阿拉伯人用骆驼运送货物
D. 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
4.下列关于战争的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地理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是
A. 望梅止渴
B. 负荆请罪
C. 诸葛亮借东风
D. 破釜沉舟
5.下列关于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 地理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大
C. 地理只是一门学科,与生活、生产无关
D.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不正确
6.近年来许多欧美的游客热衷于“末日旅游”,把旅游目光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消失的景观,游客把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作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过度垦荒,将导致山体滑坡
B. 气候异常,冰雪融水淹没乞力马扎罗山
C. 海陆变迁,山峰将变成平地
D.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赤道雪峰景观消失
7.通常在军事指挥中起重要作用的地图是
A.交通旅游图 B.城区地图 C.地形图 D.车载电子地图
8.以下地理现象与当地自然条件不相吻合的是
A.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为白色
B.荷兰广泛分布着抽水风车
C.新疆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D.山东省泰安市到处都有竹楼的分布
9.从前欧洲流传这样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
”说明风车在生产中的作用是A.旅游观光 B.风力发电 C.抽水造陆 D.碾磨谷物
10.阿拉伯男子身着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
A.遮挡风沙烈日 B.为了防寒保暖 C.穿着美观大方 D.出于宗教信仰
11.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荷兰人发明的风车为低地排涝提供了动力
B.到西班牙可以观看精彩的斗牛场面
C.因纽特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鱼
D.黑龙江省的学生普遍喜爱的体育活动是游泳
12.以下风景与当地自然条件不相吻合的是
A.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为白色
B.青岛有多处欧式建筑
C.新疆人早穿皮袄午穿纱
D.荷兰广泛分布着抽水风车
13.13.下列四幅图中所反映的不是中国南方地区的是
14.以下地理现象与当地自然条件不相吻合的是
A.徐州市到处都有竹楼的分布
B.荷兰广泛分布着抽水风车
C.新疆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D.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为白色
15.下列地理事项与当地自然条件不相吻合的有
A.在荷兰,广泛分布着抽水风车 B.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C.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为白色 D.青岛有多处欧式建筑
二、解答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发展与环境》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不卷入战争,你可以不从事生产,但你不能不关心环境,除非你拒绝生存。
”
材料二:有关环境问题的两幅漫画。
(1)参考漫画的提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自己的
切身体验,列举一两种我们家乡所在地面临的环境问
题。
(2)选择家乡存在的某一环境问题,提出你的解决办法。
(3)为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小悦写了一些宣传标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爱护她吧!”“珍爱地球,善待环境!”等,请你也来试一试!(请不要与小悦相同)
17.结合下面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该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请为该漫画起一个名字。
(3)请为图中人物与恐龙再设计一段对话: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恐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恐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6.(1)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答案合理均可。
(2)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答案合理即可。
(3)“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泥沙多);“垃圾分类,生活更美!”等。
17.(1)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
(2)人类与自然
(3)人:你能解释你说的问题吗?
恐龙:由于你们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范围,自然会你们的活动进行影响的。
人:那我们该怎么办?
恐龙:认真保护环境
人: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