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被服清洗消毒SOP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详细完整版)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一、前言医疗机构的医用织物(如手术服、床单、护理衣等)是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物品,其洗涤消毒工作对于预防交叉感染至关重要。
本技术规范旨在确保医院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过程符合卫生标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二、洗涤消毒设备与场所1.设备:医院应配置专业的洗涤消毒设备,包括洗衣机、干衣机、蒸汽消毒器等,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护。
2.场所:洗衣房应设置在无尘、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病患区和手术室,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洗涤消毒管理制度1.培训与操作规范:医院应对洗涤消毒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措施。
2.操作记录:每次洗涤消毒过程都应有详细的操作记录,包括洗涤、消毒时间、温度、使用的化学药剂等信息,以备查验。
3.消毒效果监测:定期对洗涤消毒后的医用织物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四、洗涤消毒工作流程1.分类收集:将不同种类的医用织物按照规定分类收集,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2.预处理:对于污渍严重的医用织物,应事先进行预处理,如浸泡、清洁等。
3.清洗程序:a.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程序,根据不同织物成分和污染程度进行合理调整。
b.控制水温、洗涤剂用量和洗涤时间,确保洗涤效果和织物的质量。
4.消毒程序:a.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如高温热水消毒、蒸汽消毒等,确保织物达到消毒标准。
b.控制消毒温度、时间和消毒剂用量,避免对织物造成损坏。
5.干燥程序:a.使用专业的干衣机对洗涤消毒后的织物进行干燥,确保织物完全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b.定期清洁和维护干衣机,防止织物二次污染。
6.装与储存:将洗涤消毒后的织物整齐包装,并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区域,避免受潮和污染。
五、个人防护和安全管理1.洗涤消毒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避免接触感染源。
2.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体温监测和传染病筛查,确保洗涤消毒人员的身体健康状态。
3.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如避免化学药剂直接接触皮肤、注意设备使用安全等,确保人员安全。
医院被服清洗消毒

文件名称:医院被服清洗消毒 SOP
文件编号:TJ-IC-SOP-013
制定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
持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 护理部 临床科室
制订者:
审核者:
核准者:
制订日期:2012 年 7 月 1 日
审核日期:2012 年 月 日
核准日期:
执行日期:2012 年 月 日 文件性质: 普通 √
服的容器应无毒、无害、便于清洁并有标识。 二、洗衣房的清洗消毒要求
1. 洗衣房布局合理,洁污分开,污染区为分捡车间、去渍区、洗涤车间、传染隔离洗涤房;洁净 区为烘干车间、熨烫车间、手烫车间、缝纫车间。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行。
2. 污染被服在清洗前在洗衣房分检。分捡时,应仔细检查各类织物内是否有金属等利器,防止意 外伤害。
用后的医用织物与洗涤后清洁织物的专用车辆/工具和容器应有独立固定的存放区域,并有明显 标识,该区域应有上、下水设施。每次运送使用后的医用织物完毕后,其专用车辆/工具和盛装 容器应及时进行消毒。 2. 洗涤后清洁织物应储存在清洁干燥处,储存过程中应防止二次污染,如被污染应重新洗涤。 3. 接触传染病房被服的洗衣机及运送车应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接送车辆每天用清水或 500mg/L员应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和手套。 3. 尽可能少接触和最低程度抖动污染被服,以避免污染空气和处理被服的工作人员。 4. 污染被服不应在病人治疗护理区分类或清点,应在指定地点进行,清点后及时做好消毒工作。 5. 接触污染被服后应洗手。 6. 运输污染被服不宜过满且须给予适当覆盖(密闭车),并走运送污物的电梯或通道;运送污染被
3. 被服的洗涤分为:①被套、床单、枕套及包布,②病员衣物及彩色被服,③手术服,④工作服, ⑤传染病类被服,⑥妇产科及婴儿的被服。
医院被服洗涤管理制度

医院被服洗涤管理制度一、概述医院被服洗涤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医院被服的洗涤、管理和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和保护医院员工和患者的健康而制定的一套规范性制度。
该制度涵盖了医院内被服的选购、使用、洗涤、消毒和管理等全过程。
二、被服的选购1、医院被服的选购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并具备相应的生产许可、产品质量认证和卫生许可证,保证其质量安全。
2、医院应当对供应商进行定期审核,建立合作关系,并签订供货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3、医院要求供应商提供配套的产品标准、使用说明、安全资料和售后服务承诺,确保被服可以满足医院的需求。
三、被服的使用1、医院应当建立被服的领用登记制度,确保对被服的使用和分发有明确的记录。
2、医院要求员工在使用被服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污染和交叉感染现象。
3、医院应当定期对被服进行检查和清洗,并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对于损坏和污染严重的被服要及时淘汰和更换。
四、被服的洗涤1、医院应当建立洗涤区域和流程,确保被服的洗涤环境干净卫生,并且与其他区域分隔开。
2、医院应当配备相应的洗涤设备和器材,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清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洗涤效果。
3、医院要求洗涤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和健康体检,了解洗涤操作规程和洗涤剂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操作失误和洗涤剂残留的问题。
五、被服的消毒1、医院被服的消毒工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被服的消毒效果和质量。
2、医院要求消毒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和操作证书,严格按照消毒程序进行操作,避免消毒失误和交叉感染风险。
3、医院应当建立被服消毒的监测和记录制度,确保消毒效果达标,并对消毒记录进行保存和备案。
六、被服的管理1、医院应当建立被服的管理台账,记录被服的购置、使用、洗涤、消毒和更新等全过程,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2、医院需要建立专门的被服管理团队,负责被服的管理和运营,包括选购、使用、清洗、消毒和更新等工作。
3、医院要求员工必须执行上述被服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出现错误和疏漏。
医院被服洗涤配送管理制度

医院被服洗涤配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医院被服洗涤配送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医院安全卫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责任分工1. 医院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被服洗涤配送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制度落实。
2. 医院设施部门负责医院被服的洗涤、烘干等工作,并做好被服的清洁消毒工作。
3. 医院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对被服的取送、洗涤前后的质检等工作。
第三章操作流程1. 医院被服的分类根据被服的不同用途和洗涤要求,医院被服分为手术服、护士服、病人服等,并分别设立相应的洗涤区域。
2. 洗涤流程医院被服的洗涤流程包括脱衣、清洗、漂洗、烘干、折叠等环节。
清洗过程中要使用洗衣液和消毒液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被服的卫生安全。
3. 质检流程洗涤后的被服应经过质检,检查被服的残留污渍、异味等情况,确保被服的整洁干净。
4. 配送流程经过质检合格的被服应及时配送至相应的使用科室或病房,保证病人和医护人员的用衣需求。
第四章管理要求1. 建立洗涤档案医院应建立和维护被服的洗涤档案,记录被服的分类、数量、洗涤日期、质检结果等信息。
2. 保证洗涤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医院应定期对洗衣机、烘干机等洗涤设备进行检修和清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做好医护人员的培训医院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被服洗涤配送管理制度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涤操作技能和管理意识。
第五章督察检查医院应定期对洗涤过程、质检过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并建立被服洗涤配送管理制度的评估体系,根据评估结果对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
第六章附则1.对违反医院被服洗涤配送管理制度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
2.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本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3.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医院被服洗涤配送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同时我们也建议医院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医院的具体情况,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确保医院被服的洗涤质量和安全卫生。
相信通过制度的规范,医院的被服洗涤配送管理工作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消毒隔离被服及其他用物

医院护理消毒隔离被服及其他用物
1.晨、午、晚间护理用一次性扫床套并蘸用清水湿式使用。
2.执行一床一套,用后放入医疗垃圾内处理。
重复使用的用后消毒、清洗、晾干。
3.晨午间护理后,各开窗通风30分钟。
4.执行一桌一抹布,抹布先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L消毒液浸泡,清洗后再晾干备用。
5.出院、死亡病人应在1小时内完成终末处理。
7.棉褥、被芯、枕芯、床垫需紫外线照射、晾晒消毒,污染者立即更换。
8.床、床头桌及病人床单位先消毒后清洁处理。
9.终末处理后立即铺成备用床。
10.平车、轮椅、检查床每日或用后先消毒后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消毒处理)。
11.地面应湿式清扫。
12.拖把标记清楚,分类使用后,消毒浸泡冲洗晾干分区分类悬挂放置。
13.地面受病原体污染时立即用消毒液擦拭。
14.当有血迹、粪便、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含有效氯1000㎎/L的消毒液拖洗。
15.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和放置。
每日更换。
4、紫外线
(1)紫外线灯每日消毒后有记录。
(2)各紫外线灯管有累计照射时间并记录,有更换日期与辐射强度检测记录(凡低于70uw/c㎡应更换灯管)。
(3)紫外线灯管每半月用95%酒精清洁一次,有记录。
医院洗衣房、被服组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洗衣房、被服组消毒隔离制度
第一条清洗与未清洗的被服,要分别放置,并设有回收污染被服和发放清洁被服两个窗口。
第二条对污染严重或传染患者的被服,收回后要用化学消毒剂溶液浸泡2小时,再进行清洗。
被褥要进行高压消毒。
第三条收回的废料,每次要用消毒剂浸泡2小时后,再进行清洗,经高压消毒后方可再用。
第四条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室内要经常消毒。
对收回未洗的被服应放置一起,不准随地乱扔、乱放。
工作人员每次工作完毕时,手要进行清洗、消毒。
回收污物被服的工作人员,必须穿隔离衣、戴隔离帽、穿工作鞋和带口罩。
被服清洗检查管理制度范本

被服清洗检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被服的清洗、消毒、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科室和个人使用的被服的清洗、消毒、管理工作。
第三条被服清洗检查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被服的清洁、消毒质量。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被服清洗检查管理小组,由医务科、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后勤部等相关部门组成。
第五条被服清洗检查管理小组的职责:(一)制定和完善被服清洗、消毒、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二)组织被服清洗、消毒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三)定期对被服清洗、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四)处理被服清洗、消毒过程中的问题和投诉;(五)推广先进的被服清洗、消毒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三章被服清洗、消毒流程第六条被服的收集与运输(一)各科室使用后的被服应按分类要求收集,放置在指定的收集容器内;(二)临床服务中心负责将被服运输至清洗消毒中心。
第七条被服的预处理(一)对被服进行除残渣、去污渍等预处理;(二)对特殊污染的被服进行专门处理;(三)将被服分类,按材质、颜色等进行分拣。
第八条被服的清洗(一)选择合适的清洗设备和方法;(二)根据被服的材质、颜色和污染程度,选用合适的洗涤剂;(三)严格执行清洗程序,确保被服的清洁度。
第九条被服的消毒(一)采用物理消毒方法,如高温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等;(二)采用化学消毒方法,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等;(三)根据消毒剂的性质和消毒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程序。
第十条被服的晾晒与折叠(一)将被服晾晒在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二)将被服折叠整齐,分类包装。
第四章质量控制与监测第十一条临床服务中心应定期对被服的清洗、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确保达到规定的标准。
第十二条感染管理科应定期对被服清洗消毒中心的环境、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清洗消毒工作的规范进行。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医用织物作为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洗涤消毒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为了确保医用织物的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特制定以下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一、医用织物的分类医用织物主要包括病人衣物、床单、被罩、枕套、手术衣、手术铺单、医护人员工作服等。
根据使用用途和污染程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清洁织物:指经过洗涤消毒处理后,外观洁净、干燥,无异味、无异物的织物。
2、感染性织物:指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织物,以及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织物。
3、脏污织物:指使用后未经污染的织物,如普通病房的床单、被罩等。
二、洗涤消毒的基本要求1、洗涤消毒场所应独立设置,远离诊疗区域,并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水条件。
2、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洗涤消毒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洗涤消毒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4、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洗涤剂、消毒剂,并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
三、洗涤消毒流程1、收集(1)感染性织物应在患者床边密闭收集,并用专用的感染性织物收集袋或容器盛装,避免与其他织物混装。
(2)脏污织物应分类收集,避免交叉污染。
(3)收集过程中应避免织物的抖动和散落。
2、运输(1)运输车辆应专用,并定期消毒。
(2)运输过程中应保持织物包装的完整性,避免织物受到污染。
3、分拣(1)在洗涤前应对织物进行分拣,按类别、颜色、质地等进行分类。
(2)分拣过程中应注意检查织物的破损情况,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4、洗涤(1)根据织物的类别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洗涤方式和程序。
(2)清洁织物和感染性织物应分别洗涤。
(3)洗涤水温、时间、洗涤剂用量等应符合相关要求。
5、消毒(1)感染性织物洗涤后应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方法。
(2)消毒后的织物应符合卫生标准。
6、烘干(1)洗涤消毒后的织物应及时烘干,烘干温度和时间应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次:第一版
文件页数:共 2 页
限制(仅限本院范围,未经授权,不得复制)
医院被服管理应严格按照湖北省 DB42 号文件《可重复使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 切实做好医院被服的分类收集和清洗消毒等工作。
一、污染被服的分类及运输要求
1. 污染被服在病床边直接放入蓝色防漏污物袋;被血液或体液明显污染的被服、感染疾病科被服、 确认被气性坏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 H1N1 流感以及突发原因不 明传染病病原体或其他具有生物污染风险的污染织物应使用专用可溶性塑料袋,必要时可在外 加套一个较为牢固的专用布袋。
2. 收集污染被服时,工作人员应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和手套。 3. 尽可能少接触和最低程度抖动污染被服,以避免污染空气和处理被服的工作人员。 4. 污染被服不应在病人治疗护理区分类或清点,应在指定地点进行,清点后及时做好消毒工作。 5. 接触污染被服后应洗手。 6. 运输污染被服不宜过满且须给予适当覆盖(密闭车),并走运送污物的电梯或通道;运送污染被
烫平整,摺叠存放,不得混淆,新生儿被服不得与其它被服储存。 8. 洗衣机消毒:洗涤被服完后,应用消毒水水温 90℃以上 500mg/L 含氯消毒剂煮洗 30—40 分钟
消毒后清水滤净。 9. 工作人员消毒:工作前后,必须用肥皂流水洗手(使用护套),工作时穿工作服,工作完后必须
脱下工作服清洗消毒,每天一次换洗,每天下班后必须进行淋浴。 三、清洁被服贮存、运送要求 1. 使用后的医用织物与洗涤后的清洁织物应有专用车辆/工具和容器运输,不得混装混运。运送使
6. 被服清洗消毒措施如下: A 区消毒
污衣收集袋: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 90℃以上水温煮洗 30—40 分钟后清水漂净。 运输工具: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消毒水擦拭后用清水擦净,运输车箱内紫外线灯每天 2—4 小时消 毒灭菌。 分检房:每天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所有物品及地面两次(早、晚各一次)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清洁渠道,无人时开启紫外线灯。
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文件名称:医院被服清洗消毒 SOP
文件编号:TJ-IC-SOP-013
制定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
持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 护理部 临床科室
制订者:期:2012 年 7 月 1 日
审核日期:2012 年 月 日
核准日期:
执行日期:2012 年 月 日 文件性质: 普通 √
3. 被服的洗涤分为:①被套、床单、枕套及包布,②病员衣物及彩色被服,③手术服,④工作服, ⑤传染病类被服,⑥妇产科及婴儿的被服。
4. 根据不同的分类严格按照:过水→排水→主洗→中速脱水→过水三次→中和→排水→进水高脱 程序洗涤。
5. 有色被服和白色被服分开洗涤,洗涤过程中根据污渍的程度选择相应的洗涤时间,洗涤原材料 的洗涤用量,保证被服的洗涤质量。
除渍室:工作前后,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室内设施、地面,并用清水擦拭干净,保持室内通 风,清洁渠道。
洗涤设备间:工作前后,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设备地面,用清水擦拭干净,保持洗涤设备间 通风。
B 区消毒 洁净区保持清洁,上班开窗通风,清水擦拭桌椅、工作台面、地面。下班时关闭门窗,减少灰尘和 风沙,地面用清水拖擦一次,每周二次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洁净区后用清水擦拭一遍。 未经洗涤消毒的被服及其它物品,不得进入洁净通道及洁净区域。 被服消毒 职工被服,病人被服,必须分机、分批专人专机洗涤,婴儿被服专机洗涤。 一般被服洗涤消毒(无明显污染)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消毒水 90℃,消毒洗涤材料进行煮洗 30 —40 分钟后漂洗。 传染被服在封闭间消毒灭菌、隔离洗衣机专洗,必须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和消毒洗涤材料 90℃ 以上水温煮洗 40—50 分钟后漂洗。 重污渍被服(血、脓、便、药水、地渍)由除渍室处理后,用传染被服洗涤方法洗涤消毒。 7. 储存:工作人员被服、病人被服、一般污染、传染性被服,洗涤消毒后应分批(类)烘干,熨
服的容器应无毒、无害、便于清洁并有标识。 二、洗衣房的清洗消毒要求
1. 洗衣房布局合理,洁污分开,污染区为分捡车间、去渍区、洗涤车间、传染隔离洗涤房;洁净 区为烘干车间、熨烫车间、手烫车间、缝纫车间。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行。
2. 污染被服在清洗前在洗衣房分检。分捡时,应仔细检查各类织物内是否有金属等利器,防止意 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