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中考物理 第1章 机械运动复习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对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影响,能够区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科学思维: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科学探究:回顾速度、平均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理解速度图像的意义,培养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参照物的选择。

•速度、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及速度图像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理解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重要性及相对性。

•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包括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换算。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机械运动实例动画、速度图像展示等)。

•实验器材(如小车、刻度尺、秒表等,用于速度测量的模拟实验,视条件而定)。

•教材及配套习题册、中考真题集。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梳理机械运动的基础知识,解释概念,阐述原理。

•举例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机械运动和速度的概念。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参照物选择的不同对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影响。

•练习法:通过习题练习巩固知识点,提升解题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的视频,如汽车行驶、飞鸟掠过天空、树叶飘落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都在做什么?引出机械运动的概念。

2. 新课教学2.1 机械运动的概念•定义讲解:介绍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强调运动是相对的。

•参照物引入:通过“小明在行驶的火车上看到旁边的树木向后移动”的例子,说明参照物的选择对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讨论不同参照物下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2.2 速度与平均速度•定义讲解:介绍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目标:1、讨论形成本单元知识框架;2、看书讨论基本概念及用计算解题;3、会使用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4、会利用本单元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复习过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2000米高空飞行,忽然他感觉他的脸颊旁有一个小昆虫在飞,于是他顺手一抓一看,这一看可让他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他抓到的是一颗德军发射的子弹。

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能抓住高速飞行的子弹呢?请同学们复习该单元内容;整理相关基本概念。

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P10---P15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在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2、1km = m = mm, 1h = min = s。

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有。

4、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叫误差,多次测量取是减小误差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5、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1)观察刻度尺的和;(2)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4)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记录结果由和。

6、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时,被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作为参照物7、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而言的。

所以说运动是的,静止是的。

物体相对静止的条件:和都相同。

机械运动:我们把物体叫做机械运动。

8、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

12、速度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公式表达为:,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交通运输中常用作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1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不变。

速度的大小等于通过的和运动的比值,但不随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跟路程和时间关。

(填“有”或“无”)1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s = vt ,由于运动物体的速度恒定不变,则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

中考物理总复习 八上 第1章 机械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 八上 第1章 机械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3.掌握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

能用速度进行简单计算。

4.知道求平均速度。

【知识结构】。

一、热身训练:1.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的, 选择降落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____的。

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___作参照物的。

2. 某桥全长1916 m,正桥全长480 m,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正桥时,车上速度表如图4所示,则汽车通过正桥时的速度为____ _Km/s ,合 m/s 。

3. 5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时 54千米/时=______________米/秒4.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 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D.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5.暑假期间,爸爸驾车带小红去南京旅游,在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下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 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多少小时?6.在2013年下学期冬季运动会中,小明同学参加男子1000m 长跑比赛,前800m 用了3分20秒,最后200m 冲刺阶段速度为5m/s 。

求:(1)、小明同学前800m 的速度为多少?(2)、后200m 所用的时间?(3)、小明在整个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运动的描述 1、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 _______叫参照物2、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3、物体运动和静止具有 性。

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是 ,一般情况下,选取 为参照物比较方便。

中考物理 机械运动复习(一)教案

中考物理 机械运动复习(一)教案

机械运动章节(课题)名称机械运动章节复习(一)学时1总课时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参照物.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并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会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的误差,区分误差和错误.过程方法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品质,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学生特征分析通过本章学生对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等一些基本的知识已有所了解.本节课的任务就是要学生系统地回顾和总结本章知识的内容,体验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并能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归纳、总结、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将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速度的计算与测量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体验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系统复习本章知识.教学难点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案设计与实施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对典型事例的分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复习内容及过程1、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例1、坐在向南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

若同时又看到汽车也在向后退,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例2、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教师提问
学生作答
学生复习总结
学生复习并掌握
教师针对性讲解
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的相对性,使学生理解并记忆
学生复习
教师指导
复习实验过程,并掌握试验中的重点与难点
板书设计
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测量平均速度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知识

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过程

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构建知识体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关于长度测量的估读
1km=10Leabharlann 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001m;1nm=0.000 000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机械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机械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机械运动【学习目标】1、学习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2、学会参照物的选取及判断,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含义.3、会进行速度的相关计算,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及计算4、会看s-t图像,并运用图像解决运动问题【学习重点】:会进行速度的相关计算,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及计算【学习难点】:会看s-t图像,并运用图像解决运动问题【学生活动】:一、掌握基本知识的记忆1、首先据记忆填写考点清单,把问题找出来。

考点清单: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机械运动的分类:变速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叫参照物。

3.物理学中常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速度,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

5.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式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哪个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时; 1千米/时=___________米/秒。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9.在只要求作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用__________ 表示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

其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自己查阅课本和导学训练补充考点清单,抓紧时间记忆理解3、对不理解的内容小组讨论或问老师解决4、学生自己反复回忆对照知识点,检查掌握情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复习学案设计 (无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复习学案设计 (无答案)

机械运动复习学案课标要求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大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3、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基础知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在国际制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单位换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换算关系3、刻度尺使用方法(1)会选: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达到的测量准确程度,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2)会认:认清刻度尺上标注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①零刻线的位置:如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测量起点.②量程:又称测量范围,即刻度尺一次能测量的最_______长度.如被测长度超过量程,可重复使用刻度尺或换用其它大量程的测量工具.③分度值:又称最______刻度.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其值应包含数字和单位两部分.(3)会放:刻度尺要放______,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侧______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__________。

(4)会看:视线__________于被测物体和刻度尺。

(5)会读:读出准确值并估读出分度值的__________。

(6)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__________值、__________值以及单位。

4、在国际制单位中,时间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学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用__________来测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__________来测量时间。

6、测量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7、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__________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__________。

【2020】最新中考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2020】最新中考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例题: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知识点2:速度的定义、单位、公式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运动慢的物体速度小
2.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国际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符号是______;此外交通运输中常用的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1______=3.6______。
知识点3: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______,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的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______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例题: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根据V=s/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D.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知识点4:火车过桥(隧道)问题
例题:一列火车长200m,用20s的时间穿过了一条长100m的隧道,该火车如果以这样的速度通过长3.4km的大桥,要用多长时间?
例题: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此桥,则所需时间为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机械运动
长度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km=______m ,1dm=______m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cm=______m ,1mm=______m 1μm=______m ,1nm=______m
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______及_________的刻度尺 长度的 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______,刻度线紧贴被测物,______ 测量 正确使用 与被测对象一段对齐
刻度尺 看:视线要______刻度线刻线,不要斜视 读:读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_
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误差: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机械 误差只能______,不能______ 运动 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
运动和静止:宇宙间没有真正不动的物体,静止是______,相对 运动和静止 于______
的相对性 参照物的选择:除研究对象之外的任何物体,一旦选定,就认为 机械 它是_________
运动 定义:______不变、经过的路线是______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公式: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直线运动 定义: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______不相等的 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公式: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在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m),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还有______( ),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分米( )”、“______(cm)”、“毫米( )”、“______(μm)”、“纳米( )”等。

2.长度单位的换算1km=______m=______dm=______cm=______mm=______μm=______nm 例题: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李明的身高是1.72___;新铅笔的长度是
1.8___;教室的长度是650___;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5___。

知识点2: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放:①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已磨损要从其他清晰的刻线量起 ②测量时刻度尺要做到放正不歪斜、要尽可能地贴近被测长度。

3.读:读书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________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由数字和______组成,最后一位是______值,包括估读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例题:如图所示,铁块的长度为______cm
知识点3:误差与错误
例题:在测量同一长度时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72 cm 、2.71cm 、2.62 cm 、2.73 cm 、2.72 cm ,其中错误的数值是______,为了减小误差,我们采用多次测量求_________的方法,取得数值为______。

知识点4: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1.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基本单位为___( )。

除此之外,时间的单位还有___(min),时( )。

2.1 h=______ min ,1 min=______ s ,1 h=______ s
3.时间的测量工具主要是______。

除此之外,时间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1:机械运动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随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就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______变化。

知识点2:参照物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就叫
做______。

例题: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月亮躲进云里
B.太阳从东方升起
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
知识点3: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______,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的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______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例题: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三、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1: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______。

例如:在体育比赛中,裁判员就是根据这种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

2.经过相同的时间比较______。

例如:在观看体育比赛的田径赛时,观众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

例题: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知识点2:速度的定义、单位、公式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运动慢的物体速度小
2.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国际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符号是______;此外交通运输中常用的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

1______=3.6______。

例题:飞机在1.5h内飞行2700km,子弹在2s内飞行1600m,运动较快的物体是______。

其中V飞机=______m/s,V子弹=______m/s。

知识点3: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______运动,并且___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是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①运动的路线是______;②物体运动的______保持不变,即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______相等。

例题: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
B.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m,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根据V=s/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D.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知识点4:火车过桥(隧道)问题
例题:一列火车长200m,用20s的时间穿过了一条长100m的隧道,该火车如果以这样的速度通过长3.4km的大桥,要用多长时间?
例题: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此桥,则所需时间为多少?
四、测平均速度
知识点1:平均速度的测量
1.测定原理: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方法:用_________测出小车所要通过的路程,用______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利用公式_________求出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例题: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_____(填“大”或“小”)
(3)S AB=_________cm,t AB=______s,V AC=
______m/s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AC段的平均速度VAB偏___(填“大”或“小”)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