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主板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电脑主板的科普知识大全

电脑主板的科普知识大全

电脑主板的科普学问大全在电脑硬件中,主板虽然没有CPU、显卡、内存等硬件提及频率高,但同样作为电脑最重要的核心硬件之一,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就让我带你去看看电脑主板的〔科普学问〕大全,期望能关怀到大家!电脑主板常用检测〔方法〕学校问主板常用的检修方法〔主板故障〕的确定,一般通过逐步拔除或替换主板所连接的板卡(内存、显卡等),先排解这些配件可能毁灭的问题后,即可把目标锁定在主板上。

实际修理时,经常使用下面列举的修理方法。

1、程序测试法该法主要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以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是否有故障,其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指令,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存放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

要使用此方法,你的CPU及总线必需运行正常,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

你可以使用随机诊断程序、专用修理诊断卡,或者依据各种技术参数(如接口地址),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挂念硬件修理。

不过,你编写的诊断程序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毁灭有规律的信号,能够对偶发故障进展反复测试,能够显示记录出错状况。

2、检查主板是否有短路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下主板是否有短路,以免发生意外。

推断方法是: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

未插入电源插头时,该电阻一般应为300Ω,最低也不应低于100Ω。

再测一下反向电阻值,略有差异,但不能相差过大。

假设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导通,就说明主板有短路发生。

主板短路的缘由,可能是主板上有损坏的电阻电容、或者有导电杂物,也可能是主板上有被击穿的芯片。

要找出击穿的芯片,你可以将电源插上加电测量。

一般测电源的+5V和+12V。

当觉察某一电压值偏离标准太远时,可以通过分隔法或割断某些引线、或拔下某些芯片再测电压。

当割断某条引线或拔下某块芯片时,假设电压变为正常,那么这条引线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来的芯片,就是故障所在。

3、除尘法主板的面积较大,是聚集灰尘较多的地方。

电脑主板应用知识大全

电脑主板应用知识大全

电脑主板应用知识大全主板知识详解1.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主板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一块主板的命名规范也是建立在芯片组名称上面的。

芯片组是由英特尔和AMD发布CPU时为匹配CPU而面向主板厂商发布的,因为不同平台的CPU可能针脚数(插槽类型)、结构和尺寸都不一样,需要搭载了对应的芯片组的主板才能正常工作,比如英特尔最新的八代酷睿处理器就需要搭载了300系列芯片组的主板,目前支持八代酷睿的芯片组只有Z370,换言之就是只有Z370系列主板才能使用第八代酷睿处理器。

英特尔的芯片组有四个系列,从高端到低端分别是__系列、Z系列、B系列和H系列,其中__系列和Z系列可以超频,__系列只能适配__字母结尾的处理器,而Z系列则面向i3/i5/i7带K的处理器。

B系列和H系列为中端和入门级芯片组,不支持超频,规格较于Z系列也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可理解为降低了可拓展性,因为芯片组直接决定了主板可以有多少接口、有多快的接口。

需要注意的是,芯片组只是决定了主板的上限,主板有没有把芯片组支持的接口都做出来还是要看主板厂商怎么设计,比如同为微星B250系列的主板,有卖700元的也有卖500元的,除去用料成本因素,也有可能是500元的主板比700元的少了几个接口。

AMD的芯片组有三个系列,从高端到低端分别是__系列、B系列和A系列,其中__系列和B系列支持超频,A系列为入门主板不支持超频,定位类似于英特尔的Z、B、H系列。

2.常见的板型通常我们说的大板、小板和迷你板就是板型的通俗说法,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板型(已淘汰的板型和服务器主板等不常见板型不做介绍)。

AT__:俗称大板,标准尺寸305mm某244mm,充裕的空间可以保证容纳下尺寸偏大的显卡、散热器等。

Micro AT__ (mAT__):俗称小板,标准尺寸244mm某244mm,较于大板缩小了一部分尺寸。

计算机主板知识点

计算机主板知识点

计算机主板知识点
1. 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负责连接和管理其他硬件设备,如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等。

2. 主板有不同的规格和接口标准,如ATX、Micro-ATX、
Mini-ITX等,不同规格的主板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计算机。

3. 主板通常有一个处理器插槽,用于安装处理器。

不同的主板支持不同类型和品牌的处理器。

4. 主板上有内存插槽,用于安装内存条。

主板支持的内存类型和容量各不相同。

5. 主板上有扩展槽,用于连接其他硬件设备,如显卡、声卡、网卡等。

不同主板的扩展槽类型和数量也会有所不同。

6. 主板上有一组排线接口,用于连接硬盘、光驱、USB接口、音频接口等设备。

这些接口通常包括SATA接口、USB接口、PCI-E接口、音频接口等。

7. 主板上通常会有一些芯片组,如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

北桥负责连接处理器和显卡,南桥负责连接其他外部设备。

8. 主板上有电源连接口,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电源。

不同主板可能有不同的电源接口标准。

9. 主板上有一些电子元件,如电容器、电阻器、晶体管等,用于实现电路功能。

10. 主板上可能会有一些特殊功能和接口,如BIOS芯片、重
置开关、CMOS电池等。

这些是主板的一些基本知识点,使用者可以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主板,并理解主板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主板基础应用知识大全

主板基础应用知识大全

主板基础应用知识大全主板又称主机板、系统板、逻辑板、母板、底板等,是构成复杂电子系统例如电子计算机的中心或者主电路板。

电脑主板算是DIY主机三大件之一,整个电脑的运行离不开主板,其他配件都离不开主板的支撑。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主板基础应用知识大全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主板知识(台式机)一、主板的概念(非纯小白可跳过此节)别称有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母板(Motherboard)等;是电脑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一般是一块矩形的电路板,典型的主板能提供一系列结合点,供CPU、显卡、声卡、硬盘、内存条,硬盘,外设等设备的结合,它们通常直接插入有关插槽,或者用线路链接。

主板中最重要的构成组件是芯片组(Chipset),芯片组通常由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组成;北桥芯片就是在CPU插槽旁边的一块芯片,由于它的发热量较高,所以上面常常都覆盖了散热片,主要负责CPU和内存、显卡、PCI之间的数据交换,是主板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南桥芯片在靠近PCI槽和ISA(指令集架构)槽的位置,主要负责I/O接口等一些外设接口的控制、IDE设备(硬盘等设备的一种接口技术)的控制等;芯片组也为主板提供一些额外的功能,比如集成显核(内置显核)和集成声卡(内置声卡);有些高价主板也会集成其他的额外功能,如蓝牙,WIFI。

二、主板(INTEL CPU)通用命名规则:有四个档次,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__、Z、B、H;"__":专业级,也只能用于Inter后缀带“__”、“__E”的IU(Intel CPU);"Z":发烧级,支持超频,一般搭载后缀带“K”、“KF”的IU;"B":中高级,不支持超频,一般搭载后缀带“F”或者不带后缀的IU;"H":入门级,不支持超频,一般搭载后缀带“F”或者不带后缀的IU。

扩展知识:INTEL CPU后缀含义三、主板(AMD CPU)通用命名规则也有四个档次,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TR__、__、B、A;"TR__":专业级,只能搭配Threadripper(线程撕裂者)系列的AU(AMD CPU);"__":发烧级,支持超频,一般搭配带后缀“__”的锐龙系列AU;"B":中高级,支持超频,一般搭配带后缀“__”和不带后缀的锐龙系列AU;"A":入门级,不支持超频,一般搭配带后缀“G”的锐龙系列AU和搭配后缀“GE”的速龙系列AU;Tips:AMD的CPU是不锁频的;扩展知识:AMD CPU后缀含义四、主板选购指标解析板型:E-AT__:加强型,高性能主板,一般有8个内存插槽,需要搭配专业级CPU,常用于工作站、服务器:E-AT__、玩家国度(ROG) ZENITH II E__TREME ALPHAAT__:标准型,俗称大板,一般有4个内存插槽,多装在大型机箱和中型机箱中:AT__、玩家国度(ROG)MA__IMUS __I FORMULAM-AT__:紧凑型,俗称小板,一般有2~4个内存插槽,多装在小型机箱中:M-AT__、微星 (MSI) B365M PRO-VHMINI-IT__:迷你型,一般有2个内存插槽,多装在迷你机箱中:MINI-IT__、玩家国度(ROG)STRI__ B360-I GAMING ROG猛禽内存内存标准:指的是支持的内存频速,支持的内存频速越多,以后升级内存条时可选范围就越广;最大内存容量:支持的最大内存容量越大,以后升级内存条时可选的内存容量上限就越高;内存插槽:就是可以插几根内存条,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下有四根内存插槽的AT__或M-AT__型主板,看下是否支持3通道,如果支持,就可以同时插三根内存条,否则还是老老实实组建双通道吧。

计算机组装基础知识-主板

计算机组装基础知识-主板

5.BIOS芯片
BIOS芯片。 BIOS是微机的基本输 入/输出系统,用来对电脑硬件提供 最低层的支持,其内容集成在主板 上的一个ROM(只读存储器,早期 主板使用,其内容无法更改)或 Flash Memory(闪速存储器)上 , 该芯片被称为BIOS芯片
2.1.3 主板的参数
芯片组 :芯片组决定了主板前端总线频率、CPU的类型、内 存的规格和最大容量,以及扩展插槽的种类和数量等。 对CPU的支持:我们在装机时最先考虑的一般都是CPU,因 此一定要选择与之相应的主板,CPU的接口和主板插座接口 必须相同。 对内存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支持的内存规格、内存最大容量、 内存插槽数量和内存工作频率上。 接口类型和数量 :为了使用方便,主板应提供两个IDE接口, 4个或更多SATA接口,6个或更多USB2.0接口。 扩展槽类型与数量 :由于PCI-E接口具有比AGP高的多速度, 因此,主板上应至少提供一个PCI-E x16扩展槽,以安装显 卡。
2. 是否为集成主板
因为现在大多数主板都集成了声卡,有的 甚至集成了网卡,这里所说的集成主板主 要是针对集成显卡的主板。如果是普通家 庭用户,对计算机的要求不高,则完全可 以购买集成显卡的主板,这样不仅节约了 成本,还使电脑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3. 扩展性
扩展性是计算机爱好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有DIY(Do It Yourself)精神的计算机爱好 者喜欢给电脑增加配件,这就要求主板提 供的内存插槽和PCI插槽足够多。一般选择 有5个以上PCI插槽和支持4GB内存的主板 就可以满足这类计算机爱好者的需求。
Baby-AT型:这种主板的特征 是串口和打印口等需要用电缆 连接,然后安装在机箱后框上, 目前已经被淘汰
该主板上没有键 盘、鼠标、串口 和打印口等接口

电脑入门学习主板

电脑入门学习主板

主板的常见故障与排除
开机无反应
频繁重启
检查电源插头、电源线是否正常,确 保主板供电正常。如仍无法开机,可 能是主板损坏,需更换或维修。
可能是电源、散热或主板问题,检查 电脑散热情况,清理灰尘,更换故障 硬件。
死机或蓝屏
可能是内存、硬盘或显卡等硬件问题, 检查相关硬件是否插好,必要时进行 更换。
主板的升级与更换
了解主板规格
在升级或更换主板之前, 需要了解主板的规格和兼 容性,以确保新主板能够 与原有硬件兼容。
数据备份
在更换主板之前,务必备 份重要数据,以免在更换 过程中数据丢失。
专业人员操作
更换主板是一项技术性较 强的操作,建议由专业人 员或经验丰富的用户进行 操作。
04 主板与其他部件的连接
电源接口连接
主板性能测试方法与步骤
跑分测试
使用如3DMark、PCMark 等软件对电脑进行整体性能 测试。
单项性能测试
针对CPU、显卡、内存等部 件进行单独的性能测试,如 使用Cinebench R20测试 CPU渲染性能。
压力测试
通过长时间运行高负荷任务 来检测电脑的稳定性和散热 性能。
游戏性能测试
通过实际运行游戏来测试电 脑的游戏性能。
详细描述
根据需要连接的数据线类型(如SATA、USB、PCIe等),将对应的数据线插头 插入主板上的对应插座。确保插头与插座紧密对接,避免出现接触不良或松动 的情况。
音频线连接
总结词
音频线连接用于将主板上的音频输出 接口与扬声器、耳机等设备连接,实 现音频传输。
详细描述
找到主板上的音频输出接口(通常为 绿色),然后将对应颜色的音频线插 头插入。确保插头与插座紧密对接, 避免出现接触不良或松动的情况。

了解电脑主板的相关知识

了解电脑主板的相关知识

了解电脑主板的相关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作为电脑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电脑主板承担着连接、传输和控制各种硬件设备的重要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了解电脑主板的相关知识,包括其结构、功能和选购建议等方面。

一、电脑主板的结构电脑主板是电脑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连接了各种硬件设备,如CPU (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

电脑主板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CPU插槽:用于安装CPU,通常为LGA(Land Grid Array)或PGA(Pin Grid Array)插槽。

不同的主板支持不同类型的CPU插槽。

2. 内存插槽:用于安装内存条,一般有2到4个插槽。

内存插槽的类型和规格也因主板而异。

3. 扩展槽:用于插入扩展卡,如显卡、声卡和网卡等。

常见的扩展槽有PCI、PCI-E和AGP等。

4. 芯片组:主板上的芯片组负责连接主板上的各个部件,包括北桥和南桥芯片。

北桥负责连接CPU、内存和显卡等高速设备,而南桥负责连接低速设备,如硬盘、USB接口和音频接口等。

5. BIOS芯片:BIOS芯片存储了主板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负责启动电脑和进行硬件初始化等操作。

二、电脑主板的功能电脑主板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电源:主板通过电源插口提供电源给各个硬件设备,确保它们正常工作。

2. 数据传输:主板提供各种接口和插槽,使各个硬件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3. 控制硬件设备:主板上的芯片组可以控制各个硬件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它们按照预期工作。

4. 扩展性:主板提供多个扩展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插入不同的扩展卡,扩展电脑的功能。

5. 节能管理:现代主板通常具备节能管理功能,可以根据电脑使用情况自动调整功耗和性能。

三、选购电脑主板的建议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电脑主板可供选择,对于初次购买者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惑。

下面是一些建议,帮助你选购适合自己需求的电脑主板:1. 兼容性:确保所选主板与其他硬件设备兼容,包括CPU、内存、显卡和硬盘等。

电脑主板认识总结

电脑主板认识总结

电脑主板认识总结简介电脑主板是一台计算机的核心组件,承担着连接和支持各种硬件设备的重要功能。

它不仅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和扩展能力,还对计算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电脑主板的基本知识、类型、组成部分和选购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脑主板。

电脑主板的基本知识定义电脑主板,也称为主机板、母板,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

它是连接和支持各种硬件设备的平台,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等等。

功能电脑主板具有以下基本功能:•承载和支持处理器:主板上的CPU插槽可以接纳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Intel、AMD等。

主板上的电源连接、散热器支持和BIOS也与处理器密切相关。

•支持内存模块:主板上的内存插槽用于安装内存模块,提供计算机运行和运算的临时存储空间。

•连接硬盘和其他设备:主板上的SATA接口和其他扩展插槽用于连接硬盘、光驱、显卡、网卡、声卡等设备。

•提供I/O接口:主板上的USB接口、音频接口、网口等提供了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

类型电脑主板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ATX主板:ATX是一种主板标准,它定义了主板的尺寸、接口位置和电源连接等规范。

ATX主板常用于桌面计算机,具有丰富的扩展插槽和接口,适合需要较高性能和扩展能力的用户。

2.Micro-ATX主板:Micro-ATX是ATX的一种小尺寸版本,具有更紧凑的设计和较少的扩展插槽,适合普通用户或空间有限的计算机。

3.Mini-ITX主板:Mini-ITX是一种小型主板标准,尺寸更小,适合轻薄和嵌入式计算机,但扩展能力有限。

电脑主板的组成部分CPU插槽CPU插槽是主板上用来安装处理器的接口,根据不同的处理器类型和架构,CPU插槽也有所不同。

内存插槽内存插槽用于安装内存模块,提供计算机的内存容量和运行速度。

常见的内存插槽有DIMM(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和SODIMM(小型双列直插内存模块)。

扩展插槽扩展插槽用于安装扩展卡,包括显卡、声卡、网卡等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脑主板知识大全适用类型主板适用类型,是指该主板所适用的应用类型。

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不同应用范围,主板被设计成各不相同的类型,即分为台式机主板和服务器/工作站主板。

台式机主板台式机主板,就是平常大部分场合所提到的应用于PC的主板,板型是ATX 或Micro ATX结构,使用普通的机箱电源,采用的是台式机芯片组,只支持单CPU,内存最大只能支持到4GB,而且一般都不支持ECC内存。

存储设备接口也是采用IDE或SATA接口,某些高档产品会支持RAID。

显卡接口多半都是采用AGP 4X或AGP 8X,某些高档产品也会采用AGP Pro接口以支持某些高能耗的高档显卡。

扩展接口也比较丰富,有多个USB2.0/1.1,IEEE1394,COM,LPT,IrDA等接口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扩展插槽的类型和数量也比较多,有多个PCI,CNR,AMR等插槽适应用户的需求。

部分带有整合的网卡芯片,有低档的10/100Mbps自适应网卡,也有高档的千兆网卡。

在价格方面,既有几百元的入门级或主流产品,也有一二千元的高档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台式机主板的生产厂商和品牌也非常多,市场上常见的就有几十种之多。

服务器/工作站主板服务器/工作站主板,则是专用于服务器/工作站的主板产品,板型为较大的ATX,EATX或WATX,使用专用的服务器机箱电源。

其中,某些低端的入门级产品会采用高端的台式机芯片组,例如英特尔的I875P芯片组就被广泛用在低端入门级产品上;而中高端产品则都会采用专用的服务器/工作站芯片组,例如英特尔E7501,Sever Works GC-SL等芯片组。

对服务器/工作站主板而言,最重要的是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才是高性能。

因为大多数的服务器都要满足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满负荷工作要求。

由于服务器/工作站数据处理量很大,需要采用多CPU并行处理结构,即一台服务器/工作站中安装2、4、8等多个CPU;对于服务器而言,多处理器可用于数据库处理等高负荷高速度应用;而对于工作站,多处理器系统则可以用于三维图形制作和动画文件编码等单处理器无法实现的高处理速度应用。

为适应长时间,大流量的高速数据处理任务,在内存方面,服务器/工作站主板能支持高达十几GB甚至几十GB的内存容量,而且大多支持ECC内存以提高可靠性。

服务器主板服务器主板在存储设备接口方面,中高端产品也多采用SCSI接口而非IDE接口,并且支持RAID方式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安全性。

在显示设备方面,服务器与工作站有很大不同,服务器对显示设备要求不高,一般多采用整合显卡的芯片组,例如在许多服务器芯片组中都整合有ATI的RAGE XL显示芯片,要求稍高点的采用普通的AGP显卡,甚至是PCI显卡;而图形工作站对显卡的要求非常高,主板上的显卡接口也多采用AGP Pro 150,而且多采用高端的3DLabs、ATI等显卡公司的专业显卡,如3DLabs的“野猫”系列显卡,中低端则采用NVIDIA的Quandro系列以及ATI的Fire GL系列显卡等等。

在扩展插槽方面,服务器/工作站主板与台式机主板也有所不同,例如PCI插槽,台式机主板采用的是标准的33MHz的32位PCI插槽,而服务器/工作站主板则多采用64位的PCI X-66甚至PCI X-133,其工作频率分别为66MHz和133MHz,数据传输带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支持热插拔,其电气规范以及外型尺寸都与普通的PCI插槽不同。

在网络接口方面,服务器/工作站主板也与台式机主板不同,服务器主板大多配备双网卡,甚至是双千兆网卡以满足局域网与Internet的不同需求。

服务器主板技术要求非常高,所以与台式机主板相比,生产厂商也就少得多了,比较出名的也就是英特尔、超微、华硕、技嘉、泰安、艾崴等品牌,在价格方面,从一千多元的入门级产品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高档产品都有芯片组芯片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说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电脑系统的心脏,那么芯片组将是整个身体的躯干。

在电脑界称设计芯片组的厂家为Core Logic,Core的中文意义是核心或中心,光从字面的意义就足以看出其重要性。

对于主板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

芯片组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

这是因为目前CPU的型号与种类繁多、功能特点不一,如果芯片组不能与CPU良好地协同工作,将严重地影响计算机的整体性能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主板芯片组几乎决定着主板的全部功能,其中CPU的类型、主板的系统总线频率,内存类型、容量和性能,显卡插槽规格是由芯片组中的北桥芯片决定的;而扩展槽的种类与数量、扩展接口的类型和数量(如USB2.0/1.1,IEEE1394,串口,并口,笔记本的VGA输出接口)等,是由芯片组的南桥决定的。

还有些芯片组由于纳入了3D加速显示(集成显示芯片)、AC'97声音解码等功能,还决定着计算机系统的显示性能和音频播放性能等。

现在的芯片组,是由过去286时代的所谓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门阵列控制芯片演变而来的。

芯片组的分类,按用途可分为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等类型,按芯片数量可分为单芯片芯片组,标准的南、北桥芯片组和多芯片芯片组(主要用于高档服务器/工作站),按整合程度的高低,还可分为整合型芯片组和非整合型芯片组等等。

台式机芯片组要求有强大的性能,良好的兼容性,互换性和扩展性,对性价比要求也最高,并适度考虑用户在一定时间内的可升级性,扩展能力在三者中最高。

在最早期的笔记本设计中并没有单独的笔记本芯片组,均采用与台式机相同的芯片组,随着技术的发展,笔记本专用CPU的出现,就有了与之配套的笔记本专用芯片组。

笔记本芯片组要求较低的能耗,良好的稳定性,但综合性能和扩展能力在三者中却也是最低的。

服务器/工作站芯片组的综合性能和稳定性在三者中最高,部分产品甚至要求全年满负荷工作,在支持的内存容量方面也是三者中最高,能支持高达十几GB甚至几十GB的内存容量,而且其对数据传输速度和数据安全性要求最高,所以其存储设备也多采用SCSI接口而非IDE接口,而且多采用RAID方式提高性能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到目前为止,能够生产芯片组的厂家有英特尔(美国)、VIA(中国台湾)、SiS(中国台湾)、ALi(中国台湾)、AMD(美国)、NVIDIA(美国)、ATI (加拿大)、Server Works(美国)等几家,其中以英特尔和VIA的芯片组最为常见。

在台式机的英特尔平台上,英特尔自家的芯片组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而且产品线齐全,高、中、低端以及整合型产品都有,VIA、SIS、ALI和最新加入的ATI几家加起来都只能占有比较小的市场份额,而且主要是在中低端和整合领域。

在AMD平台上,AMD自身通常是扮演一个开路先锋的角色,产品少,市场份额也很小,而VIA却占有AMD平台芯片组最大的市场份额,但现在却收到受到后起之秀NVIDIA的强劲挑战,后者凭借其nForce2芯片组的强大性能,成为AMD平台最优秀的芯片组产品,进而从VIA手里夺得了许多市场份额,。

而SIS与ALi依旧是扮演配角,主要也是在中、低端和整合领域。

笔记本方面,英特尔平台具有绝对的优势,所以英特尔的笔记本芯片组也占据了最大的市场分额,其它厂家都只能扮演配角以及为市场份额极小的AMD平台设计产品。

服务器/工作站方面,英特尔平台更是绝对的优势地位,英特尔自家的服务器芯片组产品占据着绝大多数中、低端市场,而Server Works由于获得了英特尔的授权,在中高端领域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甚至英特尔原厂服务器主板也有采用Server Works芯片组的产品,在服务器/工作站芯片组领域,Server Works芯片组就意味着高性能产品;而AMD服务器/工作站平台由于市场份额较小,主要都是采用AMD自家的芯片组产品。

芯片组的技术这几年来也是突飞猛进,从ISA、PCI到AGP,从ATA 到SATA,Ultra DMA技术,双通道内存技术,高速前端总线等等,每一次新技术的进步都带来电脑性能的提高。

2004年,芯片组技术又会面临重大变革,最引人注目的就是PCI Express总线技术,它将取代PCI和AGP,极大的提高设备带宽,从而带来一场电脑技术的革命。

另一方面,芯片组技术也在向着高整合性方向发展,例如AMD Athlon 64 CPU内部已经整合了内存控制器,这大大降低了芯片组厂家设计产品的难度,而且现在的芯片组产品已经整合了音频,网络,SATA,RAID等功能,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成本支持CPU类型是指能在该主板上所采用的CPU类型。

CPU的发展速度相当快,不同时期CPU的类型是不同的,而主板支持此类型就代表着属于此类的CPU大多能在该主板上运行(在主板所能支持的CPU频率限制范围内)。

CPU类型从早期的386、486、Pentium、K5、K6、K6-2、Pentium II、Pentium III等,到今天的Pentium 4、Duron、AthlonXP、至强(XEON)、Athlon 64经历了很多代的改进。

每种类型的CPU在针脚、主频、工作电压、接口类型、封装等方面都有差异,尤其在速度性能上差异很大。

只有购买与主板支持CPU类型相同的CPU,二者才能配套工作。

CPU插槽类型我们知道,CPU需要通过某个接口与主板连接的才能进行工作。

CPU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采用的接口方式有引脚式、卡式、触点式、针脚式等。

而目前CPU的接口都是针脚式接口,对应到主板上就有相应的插槽类型。

不同类型的CPU具有不同的CPU插槽,因此选择CPU,就必须选择带有与之对应插槽类型的主板。

主板CPU插槽类型不同,在插孔数、体积、形状都有变化,所以不能互相接插。

1. Socket 7752. Socket 7543. Socket 9394. Socket 9405. Socket 6036. Socket 6047. Socket 4788. Socket A9. Socket 42310. Socket 37011. SLOT 112. SLOT 213. SLOT A14. Socket 7Socket 775Socket 775又称为Socket T,是目前应用于Intel LGA775封装的CPU 所对应的处理器插槽,能支持LGA775封装的Pentium 4、Pentium 4 EE、Celeron D等CPU。

Socket 775插槽与目前广泛采用的Socket 478插槽明显不同,非常复杂,没有Socket 478插槽那样的CPU针脚插孔,取而代之的是775根有弹性的触须状针脚(其实是非常纤细的弯曲的弹性金属丝),通过与CPU底部对应的触点相接触而获得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