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同学会职能介绍
黄埔军校简介

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军事学院,其创建者是孙中山先生。
黄埔军校创建于1924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黄埔军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新式革命军人,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埔军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4年,当时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创建了同盟会讲武堂,该讲武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军事素质的革命干部。
讲武堂的学员有许多来自广东、福建等地的革命党人,其中包括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周恩来、朱德等人。
然而,由于革命的失败和金融危机等原因,讲武堂在1917年关闭。
1923年,孙中山先生和蒋介石发动了“广州起义”,推翻了北洋政府,建立了国民政府。
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孙中山先生决定重建讲武堂,并更名为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的初步设想是在三年内培养10个军团的军官,以支援南北各地的起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
黄埔军校的学制为三年,共分为三期,每期一年。
第一期主要进行基础军事训练,包括步兵、炮兵、骑兵等各个军种的基础训练。
第二期则进行军事专业训练,包括战术、战略、政治工作等方面的学习。
第三期则进行实战演练和实践教学,学员需要参加反对战争贩子、剿匪等实战行动,以检验他们的军事素质和政治信仰。
黄埔军校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以共产党员和革命党人居多。
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将领和军事指挥员,包括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粟裕等。
这些将领在中国革命事业和抗日战争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黄埔军校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为中国现代化的军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干部,为中国近代革命和国家独立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埔军校的历史和传统至今仍然被广泛地传颂和纪念。
黄埔军校的校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也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行曲。
黄埔军校不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遗迹,也是中国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埔军校同学会章程

黄埔军校同学会章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是文章的开篇,主要对黄埔军校同学会章程进行概括和简介。
本文旨在介绍黄埔军校同学会章程的设立背景、目的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通过深入探讨黄埔军校同学会的重要性和意义,为读者提供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黄埔军校同学会章程是为了促进黄埔军校校友之间的联系、交流和合作而设立的规章制度。
作为一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影响力的军事学府,黄埔军校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和杰出的领导者。
同学会章程的制定,旨在将这些优秀的校友资源整合起来,发挥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力和作用,促进校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黄埔军校同学会章程的设立目的是提供一个平台,为校友提供相互交流、互助和合作的机会,促进校友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交流。
通过各类活动和项目的组织,同学会致力于进一步加强校友之间的纽带,共同推动黄埔军校的发展和建设。
同学会章程的设立不仅使校友们能够保持联系和互助,还有利于黄埔军校校友们共同分享资源和经验,推动自身事业的发展。
同学会将为校友们提供各类培训、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以提升校友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其在职场上的职业发展和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通过制定黄埔军校同学会章程,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校友组织,为校友们提供一个平台,共同分享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和智慧。
同时,同学会还将推动各类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项目,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未来,黄埔军校同学会将致力于在校友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和合作网络,推动更多有意义的活动和项目的开展。
我们期待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将同学会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凝聚力的校友组织。
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探索与其他组织和机构的合作,加强校友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共同促进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黄埔军校同学会章程的设立是为了继承和发扬黄埔军校的优良传统,为校友们搭建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推动黄埔精神在校友中的传承和发展。
同学会将以章程为基础,为校友们提供多样化、富有意义的活动和项目,为校友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成长助力。
中央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方案

中央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布署和要求,为积极推进中央国家机关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执政水平,确保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任务,现结合我国国情和行政管理现状,着眼长远,对中央国家机构改革及职能调整提出政策建议,供参考:一、中共中央直属机构改革方案一是重点是加强党政策研究、机关党建工作力量建设,整合中央研究资源,做好职能相近部门的整合工作,强化部门职责、充实工作力量。
二是加强对警卫管理、新闻事务等直属机构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理顺层级关系。
三是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协调,发挥在党的职能部门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四是为促进政事分开,实行管办分离。
重点做好部门创办新闻媒体的划转和转企改制工作。
1.组建中共中央研究室。
为整合中央的研究资源,提升综合研究服务水平,将中央编泽局、政策研究室,文献研究室和党史研究室职能整合组建中央研究室。
中央研究室主要承担中国共产党党史、文献和党务工作领域的政策研究、思想研究、理论研究及文字编泽工作。
不再保留部门:中央编泽局、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
2.中央对外联络部。
为加快推进外事和对外联络工作的有机整合,中央中央外事办与对外联络部职能合并。
两部门均为外事联络部门,职能相近。
进行整合后可加化外事和对外联络服务职能。
不再保留部门:中共中央外事办。
3.为加强综合治理和政法工作的有机整合,将中央综治办职能并入中央政法委(加挂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
中央政法委负责协调和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时负责联系和指导司法部、国家信访局、公安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保密总局等工作部门。
4.组建中央国家机关总工委。
为整合机关工委工作力量,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形成党建工作合力。
将中直机关工委与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职能整合组建中央国家机关总工委,不再保留部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黄埔军校的七位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的七位政治部主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始设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所以通称为黄埔军校。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筹建之初,军校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
政治部主任是党代表的参谋长,特殊情况下可行党代表职权。
政治部从1924年5月25日成立到1927年4月15日蒋介石背叛革命杀害共产党人止,存在近三年,前后有戴季陶、邵元冲、周恩来、卜士奇、包惠僧、邵力子、熊雄等七人任政治部主任。
他们都是时代的风云人物,但各自的经历和人生,却是十分不同的。
第一任:戴季陶――不辞而别1924年6月16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举行开学典礼。
然而,就在开学不到一个月,军校首任政治部主任戴季陶突然不辞而别。
戴主任戏剧性地失踪,军校师生甚感莫名,流言飞语顿时在军校传播开来。
一些右派学生乘机造谣,说戴的离职是共产党背后捣鬼,想排挤、打击国民党。
其实,戴的离职是由国民党右派间的矛盾引起的,与共产党毫无牵连。
第二任:邵元冲――旧派文人不受欢迎戴季陶神秘失踪后,政治部主任一职由原政治部副主任邵元冲代理。
邵元冲,浙江绍兴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后又赴日本谒见过孙中山。
辛亥革命后回国,主编上海《民国新闻》,其后一直追随孙中山,参加反袁斗争,并担任过孙中山大元帅府的机要秘书,深得孙中山的信任。
1923年,受孙中山指派与蒋介石一道代表国民党赴苏俄考察。
第三任:周恩来――开革命风尚,赢得师生们的敬重周恩来于1924年8月底从法国回国后,在广州从事工人运动。
当廖仲恺提出希望中共方面能推荐一位适当人选接任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时,中共广东区委经过认真考虑,决定派周恩来去军校接任这一职务,并同时兼任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长。
第四任:卜士奇――仅仅挂名代周恩来被任命为东征军政治部主任后,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便由苏联顾问鲍罗廷的翻译卜士奇挂名代理。
卜士奇,湖南人。
留俄甚早,留俄同学都称他为“老大”。
曾任加仑将军的翻译。
单位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公司一人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合作企业合营企业外商投资三来一补国营企业行政单位:国家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机关单位政党组织事业单位:一是按行业分类别,大致分为教育、科研、勘察设计、勘探、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农林牧水、交通、气象、地震、海洋、环保、测绘、信息咨询、标准计量、知识产权、进出口商检、城市公用、物资仓储、社会福利、经济监督、机关后勤及其他25个行业类别。
二是按资金的来源进行分类,可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没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或收入较少,各项支出全部或主要靠国家预算拨款的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有一定数量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但还不足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支大于收的差额需国家预算拨款补助的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可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的单位)。
三是按性质和特点分类,可分为具有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如社会科学联合会、社会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图书馆、博物馆、计划生育协会等;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养老院、大专院校、中小学校、重要的医疗卫生单位、疗养院、考试管理中心等;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如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科研院所、广播电视台、报纸、刊物和出版社、城市公用方面的市政管理、房产管理、园林设计等单位。
(1)学术性社会团体,可分为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三种,一般以学会、研究会命名;具体社会团体设立时可参照国家制定的学科分类标准确定。
(2)行业性社会团体,主要是经济性团体,又可分为农业类、工业类和商业类等,一般以协会命名;具体社会团体设立时可依照国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的分类标准确定,特殊需要按大类或小类设立者必须经过充分论证。
(3)专业性社会团体,一般是非经济类的,主要由专业人员组成或以专业技术、专门资金,为从事某项事业而成立的团体,多以协会、基金会命名。
(4)联合性社会团体,主要是人群的联合体或学术性、行业性、专业性团体的联合体,一般以联合会、联谊会、促进会命名。
公共事业管理第3章-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中的社会组织

肆 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
社会组织评估程序 • 发布评估通知或者公告 • 审核社会组织参加评估资格 • 组织实地考察和提出初步评估的意见 • 审核初步评估意见并确定评估等级 • 公示评估结果并向社会组织送达通知书 • 受理复核申请和举报 • 民政部确认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发布公告,向3A以上
的社会组织颁发证书和牌匾
贰
民办非企业单位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内部管理 理事会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决策机构。理事是由举办 者(出资者)、职工代表(由全体职工推荐产生)及 有关单位(业务主管单位)推选产生 理事会换届需要由本届理事会推选下一任理事会,年 龄一般不超过70岁 设立监事会,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并推举1名召 集人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为理事长或行政负责人
肆 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
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 • 对社团申请成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 • 对社团进行业务指导 • 对社团进行日常的管理 登记机关的主要职责 • 负责社团的成立、变更、注销的登记或备案 • 对社团实施年度检查 • 对社团违反条例问题进行督查及行政处罚
肆 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
社会组织评估管理 2005年社会组织评估提上日程 2007年《民政部关于推进民间组织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4年《民政部关于建立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指 导意见》 优势: • 政社分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 完善政府监管形式(社会监督) • 避免出现寻租行为 • 降低评估成本(招标、邀标)
贰
民办非企业单位
民非的资产及用工 民非的资金来源:开办资金、政府资助,在业务范围 内开展各项服务活动的收入、利息、捐赠,其他合法 收入 民非的经费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发展, 不得分红 民非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制度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国 务院保障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黄埔军校校规校训

黄埔军校校规校训
(实用版)
目录
1.黄埔军校简介
2.黄埔军校的校规
3.黄埔军校的校训
正文
黄埔军校,全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
该校创建于 1924 年,由孙中山先生倡议,蒋介石担任校长,旨在培养忠诚于国家、具备现代化军事素质的军事人才。
黄埔军校的校规十分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勤奋学习,积极训练。
校规中明确规定了学生的行为准则,如不准吸烟、不准赌博、不准打架等。
此外,黄埔军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黄埔军校的校训为“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勇敢善战,无私奉献”。
这一校训凝聚了该校的办学精神和发展目标,强调了团队精神、忠诚、勇敢和奉献。
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时刻牢记这一校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黄埔军校的校规和校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他们在严谨的纪律和积极的团队协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素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1页共1页。
校友会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

校友会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一、组织架构:1.会长:负责整个校友会的总体规划、协调和领导工作,代表校友会出席各种活动和会议。
2.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处理会长委派的各项事务。
3.监事:负责监督校友会的各项活动和财务管理,确保校友会的合法运作和透明。
4.秘书处:负责校友会的日常工作,包括文件管理、会议组织和纪录报告等。
8.事业发展部:负责为校友提供事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组织职业培训和讲座等活动,促进校友在职业发展上的互助和合作。
10.筹款部:负责为校友会筹集经费,开展募捐和赞助活动,支持母校发展和校友会的运作。
11.文化交流部:负责组织和推广校友会的文化交流和艺术活动,丰富校友的文化生活。
12.社会服务部:负责组织校友参与公益和社会服务活动,回馈社会,关爱弱势群体。
二、部门职责:1.会长:负责制定校友会的发展战略和计划,召集和主持校友会的会议,代表校友会参加各类活动和会议。
5.事业发展部:负责为校友提供事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组织职业培训和讲座等活动,促进校友在职业发展上的互助和合作。
7.筹款部:负责为校友会筹集经费,开展募捐和赞助活动,支持母校发展和校友会的运作。
8.文化交流部:负责组织和推广校友会的文化交流和艺术活动,丰富校友的文化生活,提升校友的艺术修养。
9.社会服务部:负责组织校友参与公益和社会服务活动,回馈社会,关爱弱势群体,展现校友的社会责任感。
10.监事:负责监督校友会的各项活动和财务管理,确保校友会的合法运作和透明。
11.秘书处:负责校友会的日常工作,包括文件管理、会议组织和纪录报告等,协助会长和副会长处理各项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