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教练》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四第1节

合集下载

专题四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统编版)

专题四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统编版)

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站起来、富 起来、强起来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建立新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人民站起来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标志、地位、目的、意义 走向民富国强 进入新时代 新的历史方位、 踏入新征程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意义
新时代党的领导的重要意义和取得成就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考向预测
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为情境素材,考查党的先进性、党的领导等。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
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 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2.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全面领导即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内涵 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
各个环节
原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地位
地位的确立
作用
指导思想
性质宗旨
执政理念
执政方式 领导方式 根本立场 初心和使命 治国方略 最高理想 奋斗目标
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为 .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执政);3.党的自身建设。
什 重要性:(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是

超实用高考数学重难点专题复习:专题四 三角函数 第一讲 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超实用高考数学重难点专题复习:专题四 三角函数  第一讲  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又因为 f ( x) 2 tan 3x 1
6
18



的图象是由 f ( x) 2 tan 3 x 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
6

位得到的,所以对称中心可以为 ,1 .故选D.


18
考点3:三角函数 y A sin( x ) 的图像及性质
6
12
6

且为单调递减时候零点,∴
5π π
π 2kπ, k Z
12 6
24k
12
, k Z ,由图象知 T 2π 2 5π ,∴
,又∵
(
n
)
12
5
5
0 ,∴ 2
∴ 2
π

∴ f ( x) 2 sin 2 x ,∵函数 f x 的图象可由 y A sin x
[解析] 由 1 tan( x ) 0 ,得
4
2
4
4
4
解得 k


x k , k Z ,故所求函数的定义域为
4
2



k


,
k



,k Z
4
2


,故选C.
考点2:三角函数的性质
1.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和周期性
[典型例题]
π

1.函数 y 2sin 2 x 是( )
应用
2.根据图象求解析式或参数
(三)核心知识整合
考点1: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值
1.三角函数的图像

第一部分专题四离子共存与离子(或物质)推断-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专题四离子共存与离子(或物质)推断-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返回导航
2.(2021·福建卷,5)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与指定溶液共存的是 ()
A.0.2 mol·L-1 的 NH4Cl 溶液:Na+、K+、SO24- 、SiO23- B.0.1 mol·L-1 的 FeCl3 溶液:NH+ 4 、Ca2+、Br-、SCN- C.0.2 mol·L-1 的 H2SO4 溶液:Mg2+、Fe2+、NO- 3 、Cl-
返回导航
B [A.小苏打为 NaHCO3,HCO- 3 、AlO- 2 和 H2O 反应生成 CO32- 和 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 错误;B.c(OH-)/c(H+)=1012>0,即 c(OH -)>c(H+),溶液显碱性,[Ag(NH3)2]+、K+、Cl-和 NO- 3 在碱性环境下可大 量共存,B 正确;C.pH=7 的溶液,可能为 NH4Cl 和 NH3·H2O 的混合溶液, 则 Fe3+与 NH3·H2O 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D.水 电离的 c(OH-)=1×10-13 mol·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为酸 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若为酸溶液,CH3COO-与 H+结合为醋酸而不能大 量共存,若为碱溶液,Cu2+与 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D 错误。]
返回导航
C [A.向含有 Na+、K+、AlO- 2 、Cl-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 NaHCO3
溶液,AlO- 2 与 HCO- 3 电离产生的 H+及溶液中的 H2O 反应产生 Al(OH)3 沉



















AlO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2022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新高考版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2022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新高考版
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D.[大纲卷高考]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解析 溶液变黄说明有溴单质生成,即还原剂(KBr)被氧化生成Br2,氧化
剂(Cl2)被还原,A项正确。氧化剂(HNO3)被还原,生成NO,还原剂(Fe)被
氧化,证明还原剂(Fe)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NO)的,B项错误。O3、Cl2、
高考关注的还原剂
对应的常见氧化产物
CO
CO2
SO2
SO3或SO24−
NH3
NO
H 2S
S
SO23−
SO24−
Fe2+
Fe3+
I-、Br-
I2、Br2
H2O2、Na2O2
Mg、Sn、HI、Na2S、S等
O2
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注意
1.题中没有特别说明时,判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时,一般优先考虑元素的常
电子数为0.2NA(
)
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
4.[2015安徽,10D改编]NaClO和浓盐酸反应,每产生1 mol Cl2,转移电子约为
6.02×1023个(
)
5.[2015广东,10D]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答案 1.√
2.√
3.√
4.√
5.√
)
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2020全国卷Ⅰ,7B
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2020浙江7月选考,8C KMnO4具有氧化性,其稀溶液可用于消毒(√)
2017海南,1C
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2017江苏,3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高三化学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第1讲

高三化学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第1讲

1.(2011年高考山东卷)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解析:选B。

A项,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可以与NaHCO3反应生成CO2,故A正确;B项,蛋白质和油脂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选项中的两反应均是取代反应,故C正确;D项,根据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可知D正确。

2.(2011年高考大纲全国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解析:选D。

A项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乙醚则不能;B项3-己烯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己烷不能;C项苯和溴苯均不溶于水,苯的密度小于水,溴苯的密度大于水,二者分别与水混合时,有机层在上层的为苯,有机层在下层的为溴苯;D项甲酸甲酯和乙醛分子中均含有醛基,均能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光亮的银镜。

3.(2010年高考四川卷)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B.1 mol M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反应C.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9H4O5Na4D.1 mol M与足量NaHCO3反应能生成2 mol CO2解析:选C。

根据M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9H6O4,相对分子质量为178,A项错误;1 mol M能与3 mol Br2发生反应,(2 mol的Br2发生邻位取代,1 mol Br2与发生加成反应),M不能与NaHCO3反应,故D项错误,M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其分子式为C9H4O5Na4。

《高考教练》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四第2节

《高考教练》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四第2节

返回目录
随堂训练
二、综合题 12.读汽车工业空间组织演化的主要阶段示意图,完成 下列要求。
返回目录
随堂训练
(1)在b阶段由于实行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组装, 汽车工业生产和布局出现的新趋势是组装厂规模 并且在地区分布上开始出现 性及海外组装总厂,这样有利于① ① 。 。 趋势。 ;② 。 ,
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
触类旁通
例2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工业显示出很强的制造能力,
生产的工业产品更加丰富。读图1和图2“中国汽车工业分布 图”,分析回答:
返回目录
触类旁通
(1)读图1,图中一是反映了汽车排放物增多会引发与 加重 了经济 ;二是美国福特汽车零件在多国生产,说明 。 (2)读图2,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我 国汽车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福特汽车零件生产国 的共性特征与空间分布特点。 [解析] 第(1)和(3)两题: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
随堂训练
材料一 全国及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 总产量、粮食单产的变化(图1、图2、图3)。
返回目录
随堂训练
材料二 我国及各粮食主产区1980~2003年耕地、粮食 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变化(表1) 表1 我国及各粮食主产区1980~2003年耕地、粮食播 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变化
耕地面积 区域 变化幅度 年变化 (万hm2) 率(%) 粮食播种面积 变化幅度 (万hm2) 粮食总产 粮食单产 年变化 变化幅度 年变化 变化幅度 年变化 率(%) (万hm2) 率(%) (万hm2) 率(%) 35.34 42.89 55.12 76.95 20.52 1600 1722 1974 1698 1553 58.57 61.95 80.91 67.33 48.10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第一讲专题针对训练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第一讲专题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1.在△ABC 中,AB =2,BC =1.5,∠ABC =120°(如图所示),若将△ABC绕BC 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是( ) A.92π B.72π C.52π D.32π解析:选D.如图所示,该旋转体的体积为圆锥CD 与圆锥BD 的体积之差,由已知求得BD =1.所以V =V 圆锥CD -V 圆锥BD =13×π×3×52-13×π×3×1=3π2.2.(2011年高考浙江卷)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解析:选D.A ,B 的正视图不符合要求,C 的俯视图显然不符合要求,答案选D.3.已知水平放置的△ABC 的直观图△A ′B ′C ′(斜二测画法)是边长为2a 的正三角形,则原△ABC 的面积为( )A.2a 2B.32a 2 C.62a 2 D.6a 2 解析:选D.斜二测画法中原图面积与直观图面积之比为1∶24,则易知24S =34(2a )2,∴S =6a 2.4.如图所示,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体积为12,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以是( )解析:选C.若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选项A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不满足题意;若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选项B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π4,不满足题意;若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选项C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2,满足题意;若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选项D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π4,不满足题意.故选C.5.正棱锥的高缩小为原来的12,底面外接圆半径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它的体积是原来的体积的( )A.32倍B.92倍 C.34倍 D.94倍 解析:选B.设原棱锥高为h ,底面面积为S ,则V =13Sh ,新棱锥的高为h 2,底面面积为9S , 所以V ′=13·9S ·h 2,∴V ′V =92. 二、填空题6.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上部为半径是3的半球,下部为圆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母线长为5,高为4,则圆锥侧面积S 1=π×3×5=15π,半球的表面积(不包括大圆面)S 2=2π×32=18π,∴S =S 1+S 2=15π+18π=33π.答案:33π7.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侧棱P A ⊥底面ABCD ,且P A =8,则该四棱锥的体积是________.解析:∵底面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S 底=6×6=36,又∵P A ⊥底面ABCD ,∴V P -ABCD =13×36×8=96. 答案:968.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过对角线BD 1的一个平面交AA 1于E ,交CC 1于F ,得四边形BFD 1E ,给出下列结论:①四边形BFD 1E 有可能为梯形;②四边形BFD 1E 有可能为菱形;③四边形BFD 1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④四边形BFD 1E 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 1D 1D ;⑤四边形BFD 1E 面积的最小值为62.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请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解析:四边形BFD 1E 为平行四边形,①显然不成立,当E 、F 分别为AA 1、CC 1的中点时,②④成立,四边形BFD 1E 在底面的投影恒为正方形ABCD .当E 、F 分别为AA 1、CC 1的中点时,四边形BFD 1E 的面积最小,最小值为62. 答案:②③④⑤三、解答题9.一个六棱柱的底面是正六边形,其侧棱垂直于底面,已知该六棱柱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且该六棱柱的高为3,底面周长为3,求这个球的体积.解:由已知可知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12,而外接球的直径恰好为最长的体对角线长. 设球的半径为R ,则(2R )2=12+(3)2=4,∴R =1,∴V 球=43πR 3=43π. 10.已知正三棱锥V -ABC 的正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VA =4,AC =2 3.(1)画出该正三棱锥的侧视图,并求出该侧视图的面积;(2)求该正三棱锥V —ABC 的体积.解:(1)侧视图如图,S △VBC =12VA ·BC =12×23×23=6. (2)V V -ABC =13S △ABC ·23=13×34×(23)2×23=6. 11.一个多面体的直观图,正视图(正前方观察),俯视图(正上方观察),侧视图(左侧正前方观察)如下图所示.(1)探求AD 与平面A 1BCC 1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此多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解:从俯视图可得,底面四边形ABCD 和侧面四边形A 1C 1CB 是矩形,又从正视图可得, BC ⊥AB ,BC ⊥BA 1,且AB ∩BA 1=B ,BC ⊥面ABA 1,△A 1AB 是正三角形,∴三棱柱是正三棱柱.(1)∵底面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又∵BC ⊂面A 1BCC 1,∴AD ∥面A 1BCC 1.(2)依题意可得,AB =BC =a ,∵S =12×sin 60°×a ×a =34a 2, ∴V =S ×h =34a 2×a =34a 3. S 侧=C ×h =3a ×a =3a 2,S 表=S 侧+2S 底=3a 2+2×34a 2=⎝⎛⎭⎫3+32a 2,3 2a2,34a3.所以此多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3+。

高中物理-专题四第1课时 电场和磁场基本问题

高中物理-专题四第1课时 电场和磁场基本问题

专题四电场和磁场第1课时电场和磁场基本问题1.电场强度的三个公式(1)E=F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是确定值,其大小和方向与试探电荷q无关,试探电荷q充当“测量工具”的作用。

(2)E=k Qr2是真空中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场强的决定式,E由场源电荷Q和场源电荷到某点的距离r决定。

(3)E=Ud是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注意:式中d为两点间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2.电场能的性质(1)电势与电势能:φ=E p q。

(2)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U AB=W ABq=φA-φB。

(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W=-ΔE p。

3.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1)电场线总是与等势面垂直,且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2)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等差等势面也越密。

(3)沿等势面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沿电场线移动电荷,电场力一定做功。

4.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1)磁场只对运动的电荷有力的作用,对静止的电荷无力的作用。

(2)洛伦兹力的大小和方向:F洛=q v B sin θ。

注意:θ为v与B的夹角。

F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定,四指的指向应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方向的反方向。

5.洛伦兹力做功的特点由于洛伦兹力始终和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洛伦兹力永不做功。

1.主要研究方法(1)理想化模型法。

如点电荷。

(2)比值定义法。

如电场强度、电势的定义方法,是定义物理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3)类比的方法。

如电场和重力场的类比;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的类比;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和平抛运动的类比。

2.静电力做功的求解方法(1)由功的定义式W=Fl cos α来求。

(2)利用结论“电场力做功等于电荷电势能变化量的负值”来求,即W=-ΔE p。

(3)利用W AB=qU AB来求。

3.电场中的曲线运动的分析采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方法。

4.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解题关键找圆心:若已知进场点的速度和出场点,可以作进场点速度的垂线,依据是F洛⊥v,与进出场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为圆心;若只知道进场位置,则要利用圆周运动的对称性定性画出轨迹,找圆心,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求解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类旁通
例2 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羊绒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内蒙 古羊绒年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50%左右。羊绒业属于劳动 密集型产业。我国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多需要使用外国 品牌出售,我国企业只能获得较少的经济效益;外国企业 则从品牌和营销上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返回目录
触类旁通
随堂训练
6.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解析] 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农业生产的作物产量高, )
商品率高,热量是其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答案] B
随堂训练
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完善而逐步推进的,带有浓厚 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些老工业基 地的逐步衰退,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也遇到很多新的 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 区域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 式、苏南模式。每种模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有自己的 特点。 [答案] 1.C 2.D
返回目录
随堂训练
10.读甲、乙两图,若甲图是地处热带太平洋中的一个 岛屿的部分地区略图,该岛山上有流速较大的河流和森林 分布。若对该岛进行开发,综合下面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中③处气温为25.5 ℃,那么山顶温度有可能 是 。 (2)假如该岛在成因上属大陆岛,发现中心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则该地的地形类型是 ,地形成因 返回目录
A.污染严重工业布局不合理,因为它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
随堂训练
二、综合题 9.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 (2)图中A、B中 。 这里种植橡胶的限制性因素是 但该地区却达22°,主要是因为( )
km。
地适合种植橡胶,原因是 。
(3)世界范围内橡胶种植纬度大体在南北纬17°之间,
随堂训练
8.下列关于该城市工业布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风方向 B.城市自来水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它位于城市居住区内 C.后建的用水量大的工业布局不合理,因为它形成的地下 水漏斗区使水厂水质受污染 D.生活居住区布局不合理,因为它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 风方向 [解析] 城市布局中,有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该布 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答案] C 返回目录 )
随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下面是我 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模式。回答下面两题。 模式一: 小商品经营 → 个体私营企业 → 工业化 → 城市化 模式二: 大城市扩散 → 乡镇企业发展 → 工业化 → 城市化 模式三: 沿边开放 → 边贸发展 → 城市化 模式四: 森林、矿产资源开发 →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返回目录
触类旁通
从该地的人文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已有的工农 业基础)、交通、科技、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2)问重在考查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和 发展问题,应在第(1)问的基础上依据本地工业经济发展中的 制约因素的分析和解决的措施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讨论。而制 约本地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该地的信息技术水平、交 便利状况以及企业的品牌和营销的策略等问题。 而第(3)问则重在考查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 问题,回答时应依据区域的优势资源进行因地制宜的开发和 利用——有丰富的草场资源可以发展牧业,并进一步发展农 畜产品的深加工(毛纺织工业和乳制品业)业,以增加其产值; 利用丰富的金属和能源矿产(白云鄂博资源地和丰富的煤 返回目录
[解析] 东北地区的春旱易造成森林火灾的多发。 [答案] C 返回目录
随堂训练
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返回目录
随堂训练
5.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 通过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地区应为我国东北 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每年有春、 夏两个汛期,并可能存在凌汛现象。结合图中等温线可知, 甲地气温低于乙和丙。 [答案] C 返回目录
随堂训练
是 为钻探地点选在岛上是否合适的原因? (3)乙图是岛屿开发后,形成的一个中等城市示意图, 你认为该市在甲图的①②③④处最有可能的是 理由是 地常年主导风向应是 ① 明原因。 返回目录 ;② 处。 。如果该市工 。从图中可以看出: 。 。若
该岛及其附近海域地层中储有石油、天然气,请简述你认
祝您高考成功!
校长与地球仪
地理老师带着地球仪走进教室,校长来听课。为了让同 学们进入课题,地理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样 什么东西? “校长!”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理老师只能再引导纠正 :“同学们想一想,校长是不是东西啊?”“不是东西!”同 学们答到。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随堂训练
读地下水等深线和某城市用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返回目录
随堂训练
7.下列关于图中地下水的流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水厂流向居民区 B.由城市东部流向西部 C.由城市南部流向北部 D.由污染严重工业流向水厂 [解析] 水厂附近的地下水等深线成闭合状,且比较 密集,在其东南方向又有一个用水量大的工业。综合这些信 息可知,此区域地下水可能过量开采,地下水位降低。而西 北方向有一污染工业,此处等深线较稀疏,则地下水位较高, 这样地下水的流向应从高向低流,应选D。 [答案] D 返回目录 )
随堂训练
1.四种模式中,以政策为动力推进城市化的是( A.模式一 C.模式三 2.下列地区中符合模式四的是( A.苏南地区 C.云南德宏 [解析] B.模式二 D.模式四 ) B.浙江温州 D.东北地区 在题中所列举的区域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中, )
我们可以看出除云南德宏是因为边贸发展而促进了城市化外, 大多数地区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推进城市化。东北地区 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建国后伴随着我国重工业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区位分析 第1节 区位概说
知识整合 ……………………………………………(3) 触类旁通 ……………………………………………(4) 随堂训练 ……………………………………………(12)
知识整合
一、区位概念 二、基本因素 三、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四、区位认知方法 五、区位分析 六、区位问题类型
返回目录
触类旁通
例1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 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下面两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C.过度围垦 B.过度放牧 D.过度养殖
)
返回目录
触类旁通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解析] 本题组主要是考查对区域农业区位条件的 分析。第(1)题:通过对比该地区地形百分比图和农业产业 结构图可以明显地看出该地种植业比重过大。第(2)题:江 南丘陵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 水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农业,有计划地实施封 山育林,逐步改善农村能源问题。 [答案] (1)A (2)D 返回目录 )
触类旁通
炭资源)发展冶金、能源、化工等支柱工业;利用其优美的草 原风光和民族风情发展特色旅游,并进而带动以旅游为主体 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答案] (1)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土地荒漠化严重, 冬季易受低温、冻害,雪灾等,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水平低 地区差异大,交通落后,科技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低。 (2)提高技术水平、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注重信息收集与 交流、建立产加销一条龙和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化经营模式、 创建名牌等。 (3)①利用丰富的草场资源发展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 (毛纺织工业和乳制品业);②利用丰富的金属和能源矿产发 展冶金、能源、化工等支柱工业;③利用草原风光和民族风 情发展特色旅游。 返回目录
(1)结合图及所学知识,说出内蒙古经济发展有哪些不利 的条件? (2)从羊绒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等特点,说明在国际贸易中 提升内蒙古羊绒产业竞争力的措施有哪些? (3)打造品牌,就是打造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请简要 分析内蒙古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特色“品牌” 产业? [解析] 本题中的第(1)问重在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条 件(评价——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依据题目材料所提供 的信息可以比较明确的分析出答案。 从该地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与水源条件来分析 农业的发展(依据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来分析),并将影响农 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灾害性天气进行 分析和回答。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随堂训练
A.北有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B.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通过培育良种、改进橡胶种植技术 C.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气温上升,使橡胶种植范围扩大 D.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进行改造 (4)在图上画出一个最主要的分水岭。 [答案] (1)55 (2)B 与A相比,B地在冬季处背风向 阳的南坡,热量条件优于A地 台风;偶尔南下的冷空气影响;春 季多阴雨等 (3)AB (4)如图所示
业布局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合理的,那么该 该工业区位除了考虑风向外,还考虑了两个重要区位因素 (4)该市如果在图中A处建设商业中心,是否合理?并说
随堂训练
[答案] (1)21.9 ℃~23.1 ℃ (2)山地(山岭)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变得坚硬,不 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地 不合适;该岛是向斜构造,背
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而向斜往往储有地下水。 (3)④ 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沿岸,有丰富的淡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