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3从业考试《会计电算化》第二章知识点:运行前准备

合集下载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电算化》:第二章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电算化》:第二章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

第⼆章会计软件的运⾏环境【基本要求】1.掌握会计软件的硬件环境2.掌握会计软件的软件环境3.掌握会计软件的络环境4.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分类、防范措施、检测与清除⼿段5.了解计算机⿊客常⽤⼿段及其防范措施6.掌握安全使⽤会计软件的基本要求【考试内容】第⼀节会计软件的硬件环境⼀、硬件设备硬件设备⼀般包括输⼊设备、处理设备、存储设备、输出设备和通信设备。

(⼀)输⼊设备计算机常见的输⼊设备有键盘、⿏标、光电⾃动扫描仪、条形码扫描仪(⼜称扫码器)、⼆维码识读设备、POS机、芯⽚读卡器、语⾳输⼊设备、⼿写输⼊设备等。

在会计软件中,键盘⼀般⽤来完成会计数据或相关信息的输⼊⼯作;⿏标⼀般⽤来完成会计软件中的各种⽤户指令,选择会计软件各功能模块的功能菜单;扫描仪⼀般⽤来21完成原始凭证和单据的扫描,并将扫描结果存⼊会计软件相关数据库中。

(⼆)处理设备处理设备主要是指计算机主机。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主机的核⼼部件,主要功能是按照程序给出的指令序列,分析并执⾏指令。

(三)存储设备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包括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即内存,分为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只读存储器ROM(Read-On1y Memory),⼀般容量较⼩,但数据存取速度较快。

断电后,RAM的数据将消失。

外存储器⼀般存储容量较⼤,但数据存取速度较慢。

常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U盘、光盘等。

会计软件中的各种数据⼀般存储在外存储器中。

(四)输出设备计算机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器和打印机。

在会计软件中,显⽰器既可以显⽰⽤户在系统中输⼊的各种命令和信息,也可以显⽰系统⽣成的各种会计数据和⽂件;打印机⼀般⽤于打印输出各类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等各种会计资料。

(五)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包括有线通信设备和⽆线通信设备。

⼆、硬件结构硬件结构是指硬件设备的不同组合⽅式。

会计信息系统中常见的硬件结构通常有单机结构、多机松散结构、多⽤户结构和微机局域络四种形式。

会计电算化每章知识要点总结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会计电算化每章知识要点总结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第一节计算机一般知识一、计算机的生产与发展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才在美国诞生。

2、传统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IC)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段的发展。

3、当前计算机的发展特点主要是面向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发展。

二、计算机的概念与特点1、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

2、计算机的特点:能自动连续地高速运算(最突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通用性强。

三、计算机的分类从用户应用角度,一般可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也称个人计算机或PC)、服务器、终端计算机等。

四、计算机的性能指标1、计算机速度也称主频或时钟频率,描述运算速度;主频越高,计算机性能越好。

2、字长3、存储容量存储容量以字节(计算机的最小存储单位)为单位,计算机的最小存储单位为Bit(位),常见的换算关系:1Byte = 8Bit、1KB =1024 Byte、1MB = 1024KB、1GB =1024MB。

五、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目前计算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会计电算化属于信息处理应用领域。

2、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应用的领域。

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常见的计算机辅助系统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计算机通信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应用领域。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通信应用领域的典型代表。

6、人工智能最具代表的是专家系统与机器人。

第二节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组成。

一、硬件系统硬件系统又称为“裸机”,没有软件系统的计算机几乎是没有用的。

微机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与控制器五部分组成。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一)中央处理器(简称CPU)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与控制器组成;运算器完成运算与逻辑判断;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完成控制功能。

2013会计从业考试电算化知识点

2013会计从业考试电算化知识点

2013会计从业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知识点(用友T3软件版本)2013从业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知识点2013年各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备考已经开始,小编整理了初级会计电算化科目章节知识点,希望通过考前的日积月累,帮助大家巩固知识点,顺利取得会计证书!此知识点适合所有全国大多数省份,各省使用用友T3版软件的都可以使用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一)会计电算化概念的提出1981年8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二)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狭义: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会计电算化。

广义: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软件开发与应用、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制度建设、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三)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交叉学科二、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内容(一)基本任务具体任务包括:(1)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2)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3)建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并完成会计的各项工作。

(二)工作内容1.宏观方面(1)机构设置;(2)推广运用商品化会计软件,加速会计电算化的进程;(3)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4)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与应用;(5)应用人员培训。

2.微观方面(1)各单位制定会计电算化工作发展规划;(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3)制定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4)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与维护;(5)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

三、会计电算化的意义1.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

(1)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除会计凭证由人工录入和审核外,其余各项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会计人员可以从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任务中解脱出来,凭借计算机的自动化处理,能及时完成各项会计核算任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缩短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周期,提高了会计数据的时效性。

(3)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2.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前需要做那些准备工作

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前需要做那些准备工作

企业实⾏会计电算化前需要做那些准备⼯作企业实⾏会计电算化前需要做那些准备⼯作 你知道⼀个企业在实⾏会计电算化之前要准备什么吗?下⾯是yjbys⼩编为⼤家带来的关于企业实⾏会计电算化前的准备⼯作的知识,欢迎阅读。

1、⼈员⽅⾯。

使⽤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核算账务,⾸先要考虑⼈员的组织。

会计电算化的组织成员,主要由本企业使⽤软件的财务⼈员和计算机专业⼈员共同组成。

电算化财务软件,常采⽤⼏种⽅式: 第⼀,定点开发(包括本单位⾃⾏开发、委托其他单位开发和联合开发三种形式); 第⼆,选择通⽤商品会计软件; 第三,通⽤和定点开发相结合。

⼀般企业,以外购通⽤会计软件为主。

应选择对计算机有兴趣的会计⼈员作为⾻⼲,配备计算机专业⼈员。

财务主管在这⼀过程中,主要职责是确认电算化信息的需求,监督会计软件和计算机硬件的选配是否满⾜会计业务要求,并确定会计⼈员在会计电算化⼯作中的.岗位分⼯。

2、硬件⽅⾯。

硬件⽅⾯应考虑⼯作⽅式和硬件配制。

⼯作⽅式包括单机式、多机式和⽹络式。

单机式是指每⼀时刻计算机只能接受⼀个⼈的指令,即只能供⼀个⼈使⽤,每次只能完成⼀项任务的⼯作⽅式。

单机式主要配制⼀台主机、键盘、显⽰器等外部设备。

多机式是指在⼀台主机上通过特定硬件,连接若⼲台终端设备,⽀持多个⽤户同时使⽤的多⽤户多任务的⼯作⽅式。

⽹络式是按⼀定⽅式,通过通讯设备,将不同区域的不同计算机联结起来的⼀种⼯作⽅式。

⽹络式最显著的特点是会计信息资料共享,即将⼀个计算机系统的信息通过⽹络联结提供给同⼀⽹络的不同计算机⽤户。

3、软件⽅⾯。

在选择通⽤会计软件时,应考虑本单位的⾏业核算特点和业务规模。

由于各企业所处的⾏业不同(例如:⼯业与商业,运输业与旅游业),尽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是⼀致的,但是各⾏业的会计核算对象和⽅法有⼀定的区别,即使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也会有许多差异,例如:流通企业中的批发与零售,施⼯企业中的⼯程施⼯与⼯程总承包。

2013会计电算化考试知识点

2013会计电算化考试知识点

2013会计电算化考试知识点:基本概念
会计电算化
它是指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用计算机来辅助会计核算和管理,即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的代名词。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目标
1.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最终目的是为管理、决策服务
2.会计核算的电算化是一切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础
3.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4.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
5.会计电算化后,重要的是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应用工作
4.1.3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
起步阶段(1982年以前)
推广应用阶段(1983年到1988年)
普及提高阶段(1989年到现在)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1.以机代账单位将逐步增多
2.向“管理一体化”方向扩展
3.单位会计电算化与行业会计电算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4.软件技术与管理组织措施日趋结合
5.软件的开发日益工程化
6.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与管理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7.商品化会计软件与专用软件将结合起来
8.与手工会计制度溶合为一体的电算化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将全面形成
9.计算机审计将由绕过计算机审计向穿透计算机审计发展
10.为宏观管理服务的各级会计信息中心将逐步建立起来
会计从业
文章来源:/zhidao/diansuan/406669.html。

会计电算化(考点总结)

会计电算化(考点总结)

《会计电算化》考点总结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讲会计电算化简介一、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四阶段及特点【要求】掌握四个阶段的名称,以及每个阶段对应的主要内容(驴唇要对马嘴)。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1.时间:20世纪80年代起步(掌握)。

表现:主要处于(实验试点)、(理论研究)阶段。

2.特征:并没有主动将其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事件:这时期的会计核算软件,实质上是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高级的计算工具用于会计领域。

确定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

4.缺点:应用过程中还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容易造成电算化会计数据资源的浪费,也无法使实现电算化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在企业内部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1.时间:20世纪90年代2.特征:企业积极研究对传统会计组织的业务处理流程的重新调整,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以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化,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一体化。

3.事件:企业开始将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整合、扩展为全面电算化,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与企业连接起来。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1.完成了由单机应用向局域网应用的转变。

2.事件: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我国对企业会计标准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①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会计专业判断的要求②新准则适度审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等新的计量基础③对金融工具、资产减值、合并报表等会计业务做出了系统的规范。

(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1.时间:2008年6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事件:发布者---六部委(财政部、审计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资委)3.特征:会计控制已难以应对企业面对的内外部风险,会计控制必须向全面控制发展。

模块2会计电算化的准备工作共44页文档

模块2会计电算化的准备工作共44页文档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模块2会计电算化的准备工作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精讲笔记(2)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精讲笔记(2)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精讲笔记(2)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会计核算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

它是由一系列指挥计算机执行会计核算工作的程序代码和有关的文档技术资料组成的。

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模块的软件,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软件等均可视为会计核算软件。

大型企业中使用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中的用于处理会计核算数据部分的功能模块也属于会计核算软件的范畴。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演进1. 会计核算电算化阶段(1)会计核算软件的起步阶段⑵特点:前期:非商品化、单一;后期:商品化、局域网应用、多个子系统融合2. 会计信息系统成型阶段(1)核算型商品化软件研究开发阶段⑵特点:既满足日常会计核算要求,又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3. 基于ERP管理思想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阶段(1)企业管理软件阶段(2) ERP管理思想的核心:实现对整个供应链和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有效管理。

二、会计核算软件分类(一)按硬件结构划分会计核算软件可分为:单用户会计核算软件和多用户(网络)会计核算软件。

(二)按适用范围划分会计核算软件可分为专用会计核算软件和通用会计核算软件。

专用会计核算软件是指由使用单位根据自身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要自行开发或委托其他单位开发,专供本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

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也称为定点开发核算软件。

其特点是把使用单位的会计核算规则,如会计科目、报表格式、工资项目、固定资产项目等编入会计软件,非常适合本单位的会计核算,使用起来简便易行。

但其缺点是,受使用范围和时间限制,系统只适用于个别单位。

通用会计核算软件,是指由专业软件公司研制,公开在市场上销售,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基本需要的会计核算软件。

通用会计核算软件的特点:可在多个单位使用,一次开发多次使用,研制效益比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2013从业考试《会计电算化》第二章知识点:运行前准备
2013年安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备考已经开始,小编整理了初级会计电算化科目章节知识点,希望通过考前的日积月累,帮助大家巩固知识点,顺利取得会计证书!
第二章会计核算软件
第三节会计核算软件运行前的准备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安装
二、会计核算软件初始化前的工作准备
(一)整理手工会计业务数据
1.重新核对各项凭证和账簿,做到账证、账账、账实相符。

2.整理各账户余额。

如果是在年初建账,只需整理各账户期初余额;如果是在年中某月建账,须整理出以前各月各账户的发生额。

3.清理往来账户和银行账户。

(二)确定业务处理基本原则
1.确定业务处理基本信息。

2.确定业务处理基本规则。

3.确定每个子系统的启用时间和初始化设置的先后顺序。

(三)建立会计账户体系并确定编码
会计账户体系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整个会计核算系统都是以会计账户体系为基础建立的。

建立会计账户体系从一级会计科目开始,逐级设置明细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财政部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规定。

2.满足本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要求。

3.满足会计报表的要求,凡是报表所用的数据,如果需要从账务处理系统中取数,必须设立相应的科目。

4.要保持体系完整,不能只有下级科目而没有上级科目。

5.要保持科目的相对稳定性。

6.要考虑与子系统的衔接。

凡是与其他各子系统有关的科目,在整理时应将各子系统中的核算大类在账务处理系统中设为最底层科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