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人格特质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医学专业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案例t反思/学科探索医学专业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内蒙古医科大学辛红梅马杰摘要: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88题成人版EPQ)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内蒙古医科大学近 40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大学新生群体中存在多种人格类型分布,新生样本心理健康水平较高;(2)不同人格类型的心理健康与常模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启发性意义;(3)医学新生的神经质(N)与精神质(P)得分越高,相对SCL_9〇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内外倾(E)与掩饰性(L)得分越高,相对SCL-90因子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则越高,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测试时可以得 到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 (2018 ) 02B-0092-03_、问题提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影响。
关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是关注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大 学生茁壮成长才可以让我们的国家更加蓬勃发展。
大学新生 是大学生群体中最需要被注意的,他们刚从中学时代过渡到 大学生活,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学习、情感等方面 的困扰。
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与他们的人格特征有着密切的关 系,这些困扰和压力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也许会演变成为 心理健康问题。
但是没有哪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适合所有 人的。
从以往的研究结果可知,积极的人格特质有助于大学 生心理健康发展。
王建中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 理健康存在普遍相关性,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 性。
杨贵英指出,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 显著关系,应加强培养其积极的人格品质。
齐晓栋研究指出,整体上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有显著正相关,与心 理健康消极指标有显著负相关。
人格偏差或障碍影响大学生 健康心理的养成。
张嘉虹对大学生人格障碍与心理卫生状况 进行研究,指出人格障碍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广泛的影响,需关注其人格特征的偏离。
医学生五态人格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2

对252名飞行员的个性进行比较研究,经3个量表的指标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证实,五态人格的分量表与艾森克人格维度和卡氏16种人格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innesota,Maltiphasic,Peronality MMPI)问世于1943年,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特卫(S·RHathawag)及麦金利(J·C·Mckinley)合作编制而成的。
制作MMPI的目的是试图对人的人格特点提供客观的评价。
汤小京[21]等对67例肝癌病人运用《五态人格测验》和MMPI进行调查研究及相关分析后认为:太阳与疑病、癔病、精神病态均呈负相关;太阴与精神病态、妄想症、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社会内向均呈正相关;阴阳和平与精神病态、男子气和女子气、妄想狂均呈负相关;少阳与抑郁、疑病、癔病均呈负相关;少阴与精神衰弱呈负相关。
与A型行为特征比较,A型行为是以高度时间紧迫感,对人泛化性敌意和烦躁易怒为特征,由美国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于1959年提出[22],国内多采用全国心身医学协作组制定的A型行为问卷,测定A型行为。
该问卷TH表示时间紧迫感,CH表示无端敌意,丁铁岭[23]等对160例癌症病人的比较研究发现,五态人格测验的太阳及少阳得分与A型行为问卷的TH、CH、TH+CH得分高度相关;而少阴得分则与TH得分呈负相关;并认为五态人格中的太阴和少阳性格与A型行为有密切关系。
资料与方法1 调查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新疆医科大学二年级医学生中随机抽取各专业学生。
2 现场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调查问卷方式,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
要求学生先后独立完成两份问卷,测试人员统一宣读指导语,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加以解释,学生答完问卷后统一交卷,并记录回收情况。
共发放问卷470份,放剔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38份,问卷回收率为93.2%。
维吾尔族学生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16份,问卷回收率为93.9%。
医学研究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典型相关分析

论性别 , 研究生 的人格 问题 主要 由内外 向性 和神经 质来 反映 , 其次为精神质 。心理健康问题 , 男性主要 由躯体化和焦虑症 状反映 ; 女性 主要 由强迫症状 、 人际关系敏感及精神病性反映 。结论 神经质和精神质人格 与心理健康状况 密切 关联 ; 应 重点加强神经质和精神质人格 的医学研究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 。 【 关键词 】 医学研 究生 人 格特质 心理健康状况 典型相关分析
u a t e s t u d e n t s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o p r o v i d e a s c i e n i t ic f b a s i s f o r i mp r o v e he t l e v e l o f me n t a l h e lt a h o f me d i c l a g r a d u a t e s t u d e n t s .
T h e r e w e r e s i g if n i c nt a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 E P Q— E nd a L s u b s c a l e s b e t w e e n n a t i o n a l n o r l T l s c o r e a n d ha t t m o a n g me d i c l a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s t u d e n t s i n b o t h g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e r s ( P< 0 . 0 5 ) . T h e a v e r a g e s c o r e s o f c o e r c i o n , t e r r o r nd a p s y c h o s i s f a c t o r w e r e ig h h e r t h n a t h e s c o r e s o f
医学生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心理素质。
03
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引导医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模式,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增强应对压力和挫 折的能力。
培养积极心态和情绪调节能力
教育医学生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
VS
提供紧急心理援助
为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医学生提供紧急心理 援助,协助他们度过危机,恢复正常学习 和生活。
04
医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 征的关系
人格特征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人格特征是指个体在心理、行为和情感等方面表现出的稳定特点,这些特点受到遗传、环境、社会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
分类
人格特征通常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理性型和非理性型、情绪稳定型和情绪不稳定型等几大类。
内向型人格可能导致社交障碍
01
内向型人格的医学生可能缺乏自信,在社交场合表现得较为羞
涩,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困扰,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非理性型人格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
02
非理性型人格的医学生可能过于情绪化,缺乏理性思考和自我
调节能力,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情绪稳定型人格有利于心理健康
03
情绪稳定型人格的医学生通常具备更好的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
对医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
职业适应不良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医学生在实习 或工作中表现不佳,无法适应职业环 境。
职业规划不合理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影响医学生对未来 职业的规划和定位,导致职业发展受 阻。
医学生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的调查分析

cmp l o , n i y h bca xe ( < .5 , i ic n lw r crs np rn i iet n ( < .1 . td ns o us n a xe ,p o i n it P 00 ) s nf a to e oe aa o ai i t y g i s i d d o P 0 ) Su e t 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 采用症状 自评量表( C 一 0 和艾森克个性 问卷 ( P 进行侧查 。结果 SL9) E Q) 有 1.6 3 %的医学生存在中等以上 5
的心 身症状 , 较为 常见 的心 身症状 为强迫 、 际敏感 、 郁 、 虑 。 人 抑 焦 与全 国青年 常模相 比, 医学 生 S L 9 C - 0的各 因子分 均偏高 ( < .1 ; P O )与中国大学生样本相 比, O 医学生 的躯体化 、 强迫 、 焦虑 、 恐怖 4个 因子 分偏 高( l .5 , 尸 0 ) 而偏执 因子分偏低( 0 1 内 <0 R . o O
部分医学生存 在一
中图分类号 : 4 9 G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0 8 6 9 【0 8 - 5 0 8 - 3 10 — 62 2 0 )0 - 0 0 0
An iv sia in o e t l t t sa d p ro aiyo e ia t d n s e tg to n m n a a u n e s n l fm dc l u e t n s t s
p y h smai y tm.C mmo s c oo t y tmsw r o uso ,itr es n l e st i ,d pe so s c o o t smpo c o n p y h s mai s mpo e ec mp lin nep ro a n i vt c s i y e rsin
医学心理人格分析报告

医学心理人格分析报告
根据受测者的表现和回答,以及心理测试结果,我对其进行了医学心理人格分析。
受测者在个性特征方面显示出一定的内向特质。
内向的人常常更喜欢独处,倾向于内省和思考,善于自我分析和观察他人。
受测者在测试中表现出与内向相关的特点,如喜欢沉思和反思,更愿意与自己的思维和情感交流。
受测者很可能是一个内向且思考深入的人,对他人的情感和行为更敏感,更容易产生共情能力。
在情绪表达方面,受测者偏向于稳定和平静。
情绪稳定的人更能够应对压力和困难,更具有抗挫折的能力。
受测者在测试中表现出情绪得以调节和保持平衡的特点,很可能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这种情绪稳定性使受测者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性,并更好地应对复杂情境。
在社交交往方面,受测者可能表现出一定的内向特质和独立性。
内向的人往往更喜欢独处,对社交活动不太感兴趣。
受测者在测试中也表现出对社交活动的较低兴趣,更喜欢独立思考和行动。
这种内向和独立的倾向可能使受测者更擅长独自解决问题和处理情感,但对于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可能需要一定的适应和改变。
综合来看,受测者展现出内向、情绪稳定和一定的独立性的人格特征。
这种人格特征使受测者更喜欢独处和思考,更容易保持情绪稳定和理性反应。
然而,这种人格特征可能对于受测者
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提出了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和与他人合作,受测者可能需要更多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医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分析

医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分析心理健康是在良好生理状态基础上的自我和谐以及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和谐所表现出的个体的主观幸福感[1]。
人格作为一种广泛而稳定的个体内部因素,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格类型的差异会导致个体认知及主观体验等心理因素的差异,产生相应的生理及心理反应,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2]。
医学生是未来的专业型医务人员,承担着人类健康服务的重担。
特殊的专业和特殊的社会角色,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规范。
本研究通过分析医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了解医学生人格特质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根据以往研究经验,本研究主要依据样本含量为调查条目的10~20倍的原则对研究对象样本量大小进行估计。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调查问卷共包含68个条目(其中艾森克人格问卷包含48个条目,一般健康问卷包含20个条目),按照调查条目15倍的原则,共需要调查1020人(68×15=1020人)。
考虑到调查问卷具有一定的不合格率,故拟调查1050人。
以潍坊医学院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年级为层、以班级为群,从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各随机抽取6个班,对随机抽取的18个班级的全体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050名医学生。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50份,收回1050份,回收率100%。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审核后得有效问卷972份,有效率为92.6%。
1.2研究方法1.2.1调查工具本次研究所用的调查工具有:(1)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Revised,ShortScaleforChinese,EPQ-RSC)[3],该量表包括精神质(Psychoticism,P)、外向性(Extraversion,E)、神经质(Neurocicism,N)和社会掩饰性(Lie,L)4个分量表,各量表12个条目,共有48个条目。
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的典型相关分析

专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的典型相关分析焦玲艳,张华伟,陈景武*(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42)[摘要] 目的:探讨医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医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潍坊医学院在校学生440名,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 大五 人格量表(N EO-P I-R)进行测试,调查数据用SA S8 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
结果:医学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 05),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 05);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第二典型相关系数有显著性意义(P<0 0001),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 5328,第二典型相关系数为0 2650,特征值的贡献率分别为67 21%和12 81%,前两对典型变量的累积贡献率高达80 01%;在第一对典型变量中,情绪性、谨慎性与人际关系、抑郁载荷最大,在第二对典型变量中,外向性、谨慎性与偏执、抑郁、敌对性载荷最大。
医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的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情绪性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神经症状的正相关,谨慎性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神经症状的负相关,外向性与抑郁以及谨慎性与敌对性和偏执的负相关。
结论:医学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性、偏执神经症状有明显影响,其中情绪性、谨慎性、外向性是主要相关因素。
[关键词] 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个性特征;典型相关分析[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701(2008)06-0005-03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特征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
医学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习任务繁重,就业压力大,因此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为了研究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了解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其个性发展的影响,为培养身心健康的医学人才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医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生人格特质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黄本诏A,林婷婷A,陈振宇A,纪钟纯B,郑杰华C,曾 旸D,肖英杰E(汕头大学医学院:A.临床医学系,广东汕头 515063;B.护理学系,广东汕头 515063;C.研究生院,广东汕头 515041;D.党政办公室,广东汕头 515041;E.学生工作部,广东汕头 515041)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基本情况,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及性别、籍贯的差异对两者的影响,为医学教育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某高校粤东医学院一至四年级医学生采取横断面调查,统计分析医学生人格特质及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质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别。
男性人格特质的外向性因子与各项心理健康的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女性的外向性因子与偏执因子呈负相关(P<0.05)。
人格特质的神经质因子与各项心理健康因子均呈正相关(P<0.05);与潮汕籍相比,非潮汕籍学生人格特质的外向性因子与心理健康的所有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
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性别差异。
在不同性别、籍贯分组下,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医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性别;地域差异DOI:10.13555/j.cnki.c.m.e.2019.02.033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181(2019)02-0304-05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StudentsHUANG Ben-zhao1,LIN Ting-ting1,CHEN Zhen-yu1,JI Zhong-chun2,ZHENG Jie-hua3,ZENG Yang4,XIAO Ying-jie5(1.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Shantou 515063;2.Nursing School,Shantou 515063;3.Graduate School,Shantou 515041;4.Administration Office,Shantou 515041;5.Department of Student Affairs,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Shantou 51504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rehe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mental health of medi-cal students,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and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n them,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form of medical education.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first to fourth grades of a Medical Col-lege in east of Guangdong.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between medical students.The 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 of male was negativelycorrelated with each mental health factors(P<0.05),while the 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 of fe-mal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aranoid factor(P<0.05).The neuroticism personality trait was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l mental health factors(P<0.05).Compared with Chaoshan students,the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 of non-Chaoshan student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l the factorsof mental health(P<0.05).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men-收稿日期:2018-11-24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控制-价值理论下医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绩效的相关研究”(2017GXJK050)作者简介:黄本诏(1997-),男(汉族),河南新县人,本科在读。
E-mail:16bzhuang@stu.edu.cn通讯作者:肖英杰(1982-),男(汉族),山东威海人,硕士研究生,高等医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E-mail:jixiao@stu.edu.cntal health of medical students.The influence on mental health of personality traits was different underthe group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region.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personality traits;mental health;gender;regional difference 大学阶段,青少年的人格特质尚未完全成形,且许多在校大学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
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医学生的学业压力更加繁重,且作为未来的医生,医学生不仅需要面对就业压力,还要面对更大的职业压力[2],在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的当下,医学生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因此,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需要更多的重视与研究。
尹国才等对371名临床实习期间医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医学生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单因子得分普遍高于中国青年常模,明确提示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4]。
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往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十分密切,人格特质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3],部分人格特质可作为反应医学生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5]。
性格内向、高神经质及精神质的个体往往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3]。
因此,有必要了解医学生人格特质,探讨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以期为预防医学生身心疾病,教育工作者提供教育方式改进的依据[2]。
已有研究得出结论,不同性别的医学生的人格特质存在差异[3,6]。
而籍贯对人格特质的影响,目前缺乏文献资料,本研究将进一步研究不同性别人格特质差异性。
同时对不同籍贯医学生的人格特质差异性做初步探究,同时本研究还将深入探究在这种差异性下,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7年9月16日~2016年9月23日以汕头大学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和护理学专业,男生162人,女生183人。
1.2 研究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五人格量表(BFIscales)SCL-90量表用于测试心理健康。
包括90个条目,分为10个因子,即躯体化(somatization)、强迫症状(obsessive-compulsive)、人际关系敏感(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抑郁(depression)、焦虑(anxiety)、敌对(hostility)、恐怖(phobic anxiety)、偏执(paranoidideation)、精神病性(psychoticism)和其它因子(addi-tional items)。
BFI量表基于大五人格理论(O-CEAN),通过五个维度描述人的人格与特性。
分别为外倾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严谨性(Conscientiousness)、神经质(Neuroticism)和开放性(Openness)。
该量表有多种版本,各版本题数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采用四十四题版。
两种量表的评分方式一致,均遵循李克特量表计分方式。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还加入了人口学信息变量,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籍贯等。
并分别做人口学信息与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人口学信息与人格特质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心理健康与人格特质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1.3 统计方法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相关性分析。
以α=0.05为检验水准。
1.4 信度检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五人格量表(BFIscales)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38和0.782。
2 结果2.1 一般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46份,回收率为98.86%;有效问卷345份,有效率为99.71%。
男生为162名(46.96%),女生为183名(53.04%)。
潮汕籍为150(43.35%),非潮汕籍196(56.65%)2.2 性别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人格特质各因子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
严谨性、开放性因子在男生和女生两个组别的得分均较高,而神经质因子在两个组别的得分均较低。
其中,开放性因子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详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医学生大五人格特质的独立样本t检验男性女性t PN 163 183外倾性3.152±0.505 3.090±0.413 1.248 0.213宜人性3.061±0.364 3.007±0.399 1.312 0.191严谨性3.251±0.383 3.173±0.352 1.969 0.05神经质2.842±0.439 2.807±0.436 0.736 0.462开放性3.164±0.542 2.934±0.490 4.133 02.3 性别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女生的得分均高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