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山西太原五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山西太原五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山西太原五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有答案)太原五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高三语文命题、校对:任素英、王俊芳、刘俊岚、范国栋(2018.10)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生美学”是对中国传统生态审美智慧的概括,这里的“生生”是动宾结构,前一个“生”是动词,后一个“生”是名词,意为使万物获得旺盛的生命,也就是“生命的创生”,是一种东方文化特有的“有机性”内涵,即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生生美学”产生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具有明显区别于西方美学的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

第一,“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是“生生美学”的文化背景。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诚如司马迁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它是中国人观察问题的特有立场和视角,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与基本面貌。

“天人合一”之“一”的本质就是“生(命)”,“天人合一”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天人合一”体现了一种宏阔的东方式“中和之美”的诉求,相异于西方对于微观的物质的“和谐之美”的诉求。

第二,阴阳相生的古典生命美学是“生生美学”的基本内涵。

《道德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而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此说明阴阳之气为生命化生之本。

《周易》系辞上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可见阴阳之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善的统一体,也是中国古代生命哲学的艺术体现,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包含无限意蕴之“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根本动因。

这种阴阳之道,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无所不在,书法的黑白对比、绘画的线条曲折伸张、文辞的抑扬顿挫、音乐戏曲的起承转合等皆是阴阳相生的体现。

第三,太极图示的文化模式是“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

“太极”是一种阴阳相依、交互施受、互为本根的状态。

这是对于生命的产生与终止、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形态的现象描述,是中国的哲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之所在。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1届高三10月份月考试题(语文)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1届高三10月份月考试题(语文)

太原五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月考(10月)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何为国学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

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

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

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

“通”是以分类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

《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

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

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

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大联考·2024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大家都知道,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时时刻刻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动力,也让我们尽情地感受世间的心动、开心和心痛,但是除了这些,您真的了解您的心脏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心脏。

正常的心脏位于我们胸腔的左侧,大小跟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形状如同桃子,其内部结构恰如我们的理想小洋房,楼上两房、楼下两室,以及两墙、四门、两入口、两出口,也就是我们做心脏超声检查时经常听说的,左右心房,左右心室、房间隔、室间隔,连接左心室的主动脉、连接右心室的肺动脉以及房、室、大动脉间沟通的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这套洋房是如何成为我们生命的马达呢?心脏有一套高级的电路,支配着它搏动。

肺内氧合的血,经由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左心室进入主动脉,以供应全身各器官氧气和营养,消耗后的未氧合血再经上下腔静脉回入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到肺内再氧合,周而复始,而心肌本身的血供则是依靠冠状动脉完成。

这套洋房的任何部位出现问题,都会形成不同的心脏病。

如何早期预防并早期识别,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常见的心脏病包括了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压力的增大,高血压越来越多,已成为我们健康的最大敌人。

除了遗传因素,饮食中的高盐、高脂以及饮酒、抽烟、精神压力、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等,都是其诱发因素。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A卷(考试)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A卷(考试)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指指点点他、说他的脸是在那种地方见过的最平静的脸。

[甲]当西德尼·卡登迈着最后的步伐向死亡走去时,他的脑海中想到了什么呢?也许他看到了未来……“我看到巴萨德、德法热、法官们都在这个可怕的机器下面死去。

我看见一个美丽的城市正在这片可怕的土地上建立起来。

我看到新一代的人民将在真正的自由中生活。

我看到我为之付出生命的人们,他们幸福安宁的生活在我再也见不到的英国。

我看见路西年老的时候,每一年的这一天都会为我哭泣,我知道她和她的丈夫会一直到死都记着我。

[乙]我看见他们的儿子,有着和我一样的名字,现在长成了一个男人、一位著名的律师,并通过他的工作而使我扬名四方。

我听见他给他的儿子讲起我的故事。

[丙]我做的是一件很好的事。

它远远好过我所做的所有的事。

它将是一个很好的长眠,远比我所知道的要好。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指指点点B . 平静C . 付出D . 长眠(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8分)2. (6分) (2019高二上·凯里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小说是当下中国文学市场最为繁荣、活跃的文学现象,2017年网民人数3.6亿,文学网站储藏的原创小说1600余万部,日更新达1.5亿汉字。

网络小说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大多产生比较热烈的社会反响。

网络小说在海外迅猛发展:一是海外专门搭建了翻译传播中国网络小说的平台,如北美最早也是目前影响最大的中国网络文学英译网站Wuxiaworld(武侠世界);二是中国的网络小说网站也积极搭建海外平台,如2017年5月正式上线的起点中文网国际版。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12题;共26分)1. (4分) (2019高一上·绍兴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决定了他具备什么样的情趣。

[甲]音乐舞蹈啊、书法绘画啊、旅游吟诗啊,这些雅致的情趣,可以缓解疲劳,松弛紧绷的神经,让人积极、乐观、向上。

[乙]而庸俗的情趣,比如沉浸网络游戏、酗酒吸烟、迷恋不健康视频等,则会损人身心,同时让人陷入堕落不堪的境地。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灵,需要的还是雅。

说到雅,人们最先想到的还是书画。

[丙]中国绘画的雅,在于它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更在于它表达的是一种挥洒自如、酣畅的美丽。

这种美,源于绘画者的内心,它借助笔墨,跃然纸上。

笔墨所到之处,意象飞升,情趣盎然,一点一线,皆有可能触动赏读者的心弦。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松弛B . 沉浸C . 同时D . 跃然纸上(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2. (2分) (2016高三上·湖州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露面(lòu)溃脓(kuì)迫击炮(pǎi)节骨眼儿(jiē)B . 强劲(jìn)散漫(sǎn)闷葫芦(mèn)忧心惙惙(chuò)C . 属意(zhǔ)木讷(nè)混合泳(hùn)北门锁钥(yuè)D . 症状(zhèng)笑靥(yè)软着陆(zháo)自杀未遂(suì)3. (2分) (2016高三上·温州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如果耐心地收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连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答案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答案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2018.10)
1.C【解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表现的是“天人相分”的思想。

2.D【解析】“逐层推导出‘生生美学’具有广阔范畴的结论”错误。

3.B【解析】“中国传统美学虽然没有形成经典理论著作”错误。

4.C【解析】“小说中的‘老人们’象征着对年轻人构成约束的对立力量”错误。

5.①口语化特点(或质朴自然)。

如队长的话“洋学生咋受过这罪”,运用质朴、直白的生活语言表达村民对知青的关心。

②不事雕琢的白描艺术。

文章很少使用修辞,即使使用比喻修辞,喻体也简单、直接,如“师傅们像化了装的人”“马便箭一样出去”。

③多用短句(或善用单音节词)。

如描写杀猪时“把血接了,又在猪脚处割开口,用铁条通上去,再吹进气,用线缚了”等,全用短句,节奏紧凑。

④用词准确,细节传神。

如“队长给老人们斟酒,老人们颤着手拦,还是满了”的细节,准确传神地写出了队长的尊重与老人们的规矩。

⑤从感观角度写景。

如“凉气激人”“太阳有些辣”“月亮摇摇晃晃”等景色,都从人的感觉入手去描写,使得自然景物有了人的主观感觉,耐人寻味。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6.①描写杀猪场面采用的是知青的视角,详细书写这一过程,无形之中表现了知青对于农村火热生活的陌生感与惊奇感。

②杀猪过程中写了队长和杀猪师傅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又被迅速化解,表现了物质匮乏时代人性的善与真仍然具有力量。

③杀猪过程的详细书写,为下文盛好饭菜的几十只桶做铺垫,为农村会餐时的情节高潮而蓄势。

(每点2分)
1。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10月)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10月)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10月)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3分)1. (1分)(2016·温州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韦思浩,因为一幅“拾荒老人酷爱上图书馆”的照片而走红网络,更令人感动的是,这位简朴的老人,几十年中一直坚持利用拾荒所得资助贫困学生B . 美国五角大楼一直在担心,一旦在北约东部与俄罗斯接壤的地方发生战争,美国和北约部队将很快被该地区部署的、规模大得多的俄罗斯部队所打败C . 在这冰封千里的冬季,中国的楼市却呈现一派春意阑珊的景象,尤其是上海、深圳,房价涨幅像火箭发射直窜云霄,让不少人离买房的梦想越来越远D . 一个成熟的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一般都会关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问题,如果遇到问题,不去解决配置问题而求之于道德,无异于缘木求鱼2. (1分)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A . 他们两人“"二诊”成绩悬殊如此之大,大家都感到难以理解。

B . 本届人大代表提案截止到大会闭幕当天下午六时以前。

C . 校长请来了著名的天文学家,让他来指教同学们学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

D . 传真通讯能按原样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线路,把文字、图表迅速准确地传到远方。

3. (1分) (2019高一上·宁波期中)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 . 打扰您了!我想咨询一下如何解压并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B . 明日搬新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欢迎拜访!C . 贵书店即将开张大吉,无论是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出席!D . 天气日渐寒冷,侄儿在校是否需要叔父寄送御寒物品?望钧裁!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4. (3分) (2016高三上·焦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北宋以后,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还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

他们以自身文化人的气质,崇尚和追求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作品中所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在绘画创作中,他们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创作了很多为后人惯称的“文人画”.诗人的思考方式,实际上就是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言的“迁想妙得",及后来唐代画家张璪所言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将表现的对象在心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

中国文人画家的这种诗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学养背景下成就的结果。

诗人和音乐家一样,在感情世界里是最敏感的人群,他们所创作的文人画相较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而言,更接近感情的本质,也更显得纯洁与透明。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的艺术理念为要求,以追求作品的出神入化为最终目的。

如宋代画家梁楷所画的《布袋和尚图》和《泼墨仙人图》,以两种粗细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诙谐而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

另外,中国文人画家又以诗人的拟人化手段将表现的对象人格化。

如明代画家徐渭在《墨葡萄图》中所表现的“笔底明珠无卖处,闲抛闲掷野藤中"。

基于大文化学养背景的文人画家创作的文人画,在具体的画面处理中,比单纯追求形象与色彩变化的西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

他们不仅追求表现对象的“实”处,还以太极中“阴阳”的理念追求其相对“虚"的空间;进而提出了“计白当黑"的画论,将表现的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

如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齐白石的《雏鸡》等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五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0月)高三语文(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否则无效)一、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1—5题每小题2分,第6题16分,共26分)郦道元,字善长,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

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

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

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

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

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

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

后试守鲁阳郡,道元表立黉序①,崇劝学教。

诏曰:“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②。

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③之.化。

”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

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

蛮人诣阙讼其刻峻,请前刺史寇祖礼。

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还京,二人并坐.免官。

孝昌初,梁遣将攻扬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

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

梁军至涡阳,败退。

道元追讨,多有斩获。

后除御史中尉。

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

而不能有所纠正,声望更损。

司州牧、汝南王悦嬖④近左右丘念,常与.卧起。

及选州官,多由于念。

念常匿悦第,时还其家,道元密访知,收念付狱。

悦启灵太后,请全念身,有敕赦之。

道元遂尽其.命,因以劾悦。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

(选自《北史•列传第十五》)【注】①黉序:古代的乡学。

②大学:古学校名,即国学。

③文翁:名党,字仲翁,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

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兴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

④嬖:宠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初袭.爵永宁侯袭:继承B.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引:推荐。

C.二人并坐.免官坐:因为犯罪。

D.依仆射李平故事..故事:旧事。

2.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夷以.近B.道元遂尽其.命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以成良守文翁之.化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常与.卧起遂与.之俱出君3.对下列句子句式和词类活用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②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③二人并坐免官④例降为伯⑤请全念身⑥彪为仆射李冲所奏A.①是判断句,③④翻译时要译为被动句。

B.②“……于世”为介宾结构后置,是唯一的倒装句。

C.③④⑤有词类活用现象,⑥是典型的被动句。

D.④很有特点,与③⑤各有相通之处。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道元“执法清刻”的一组是①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②道元表立黉序,崇劝学教③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④(蛮人)请前刺史寇祖礼⑤道元追讨,多有斩获⑥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A.①③⑤ B.②④⑤C.①③④ D.②④⑥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郦道元执法严厉,被御史中尉李彪看中,李彪推荐将其从太傅掾任上调为书侍御史,后因此而受牵连获罪被免职。

B.顺皇后的父亲于劲是冀州刺史,领兵在关中作战,不在冀州任上。

郦道元虽身为冀州镇东府长史,管理冀州全州事务达三年之久,说明了于劲对他的赏识和信任。

C.郦道元在任东荆州刺史时,老百姓状告前任刺史寇祖礼执法苛酷,结果朝廷将前后两任刺史同时免官治罪。

D.侍臣丘念深受司州牧、汝南人王悦宠信,干预政事,操纵州官选举。

郦道元主持正义,把丘念抓起来,并抢在灵太后命令下达之前将其处死。

6.翻译下列句子(前两句出自阅读文本,后两句出自必修课本课文)。

(16分)(1)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

(4分)(2)后除御史中尉。

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

(4分)(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分)(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ks5u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7—8题。

金陵驿①文天祥草合②离宫③转夕辉,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抗元兵败被执,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金陵时所写。

②草合:草已长满。

③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临时的住所。

7.首联写了哪些意象?请选择两个意象分析它蕴含的深意。

(4分)8.颈联和尾联突出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9.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⑴至人无己,________,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⑵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⑶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⑷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 _____。

(苏轼《赤壁赋》)⑸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⑹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另类“新文学”之父李林荣论在文学史上的辈分,郁达夫属于为“新文学”吹响号角、发起最早几波冲锋,打赢最先几场漂亮硬战的前驱和元勋。

1921年在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读大二的郁达夫,就邀集了一帮后来成为“新文学”第二大团体“创造社”骨干的朋友,成立“创造社”文学社团,同年 10月,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在上海出版了。

仅以上两点,郁达夫作为“新文学之父”,当之无愧。

可实际上,无论在当时,还是后来以至今天,很多人都不太乐意痛痛快快地把郁达夫和胡适、鲁迅、周作人、茅盾摆在一起,相提并论,认定其对“新文学”有首倡缔造之功。

一个直接的缘由,就在于郁达夫赖以创下一项文学史纪录的成名作——小说集《沉沦》,实在是不讨大家喜欢。

情况甚至还比这更严重,《沉沦》刚一问世,按历史现场的目击证人周作人的话说,就“颇有人认他(它)是不道德的小说”。

当年指斥《沉沦》不道德的种种说法,究竟有多严厉、多难听,今天已不容易详细了解。

从周作人为《沉沦》辩白、正名的那篇题目也叫“《沉沦》”的议论文章,篇幅超过了周作人那一时期写的一般论文差不多一倍,就可以侧面感觉到那会儿骂《沉沦》的声浪,气势着实不弱。

周作人的评论一出,在以学问和权威为信仰的知识界、文化界,基本再没什么人去揪《沉沦》的道德小辫子了。

至于在文化、文学的专业圈之外的日常舆论场合,《沉沦》内容、外形和品位,八成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道德”,往轻了说,也是:它写的和写它的,一概都没出息。

一部《沉沦》,三个故事,主人公都是一位青春年少、留学海外的小伙子,基本情节都是主人公被“名誉、金钱、女人”三重欲望的“三角联盟进攻”,昼夜不休连轴折腾,弄得日甚一日地神形憔悴、弱骨支离、失魂落魄,最后落到非死即病的穷途绝境。

有欲望很正常,因追逐欲望,而惶惶、而窘迫,也不算失常。

在欲而难得和只能偶有所得的情形下,总是自怨自艾、唉声叹气、顾影自怜,越琢磨越伤心,动不动就二目垂珠、以泪洗面——这样的做派,却怎么看也不能看成人情、世态的常态。

对《沉沦》和对郁达夫有关《沉沦》创作背景的追述,历来有两个普遍存在的“没读懂”。

一个“没读懂”,表现为不是把《沉沦》向上拔得太高,就是把《沉沦》向下摁得太低;另一个“没读懂”的表现,则是不是把《沉沦》跟他的作者郁达夫先生本人的生活实际靠得太近,甚至干脆贴在了一起,就是反过来走另一极端,把二者使劲拉开,分离得太远。

其实,达夫先生追述过,说他的真正的文学创作生活,是从《沉沦》发表以后才起步的。

这也就是说,写《沉沦》这三篇小说的时候,他还并没有充分明确、充分自觉、充分自信的以小说家或者文学家自居的意识。

《沉沦》是郁达夫作为业余写手的最后一笔涂鸦,其实质水平是业余涂鸦级的,但传播的范围和产生的效应,却是专业高手级的。

这种明显的不对称,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因为《沉沦》毕竟写的是没出息角色的没出息故事,而且还是三个步点踏在一处,相似的叙述框架,同样的“名誉、金钱、女人”三角联盟“欲望”组合的蛊惑和煎熬,做推动情节的动力源,而从这几个方面暴露出来或者说泄露出来的,正好只能是尚缺乏作家的机心和文学艺术手段的合成包装的郁达夫本人写作当时的实际生活情态。

郁达夫其人其文是不寻常的,这种不寻常,在他生命途中从非文学到文学、从业余写手到作家移形换位的临界点前后,有由低调到高调、由宣泄到创造的不同体现,但坦率无伪的实质是一以贯之、持续不变的。

在《沉沦》成型之前的岁月里,或者说作家郁达夫文学生命的孕育期里,还未成名作家的郁达夫大概确实是被一种耽于自卑的丑小鸭情结给压抑得有点“没出息”了。

《沉沦》里三位有事没事都能兀自伤怀、哭哭啼啼的主人公,就该是这一时期郁达夫本人的人格倾向投射,这三位“没出息”的主儿共同牢牢怀抱在心的欲魔三角形——“名誉、金钱、女人”,也确实就该是压弯他们身形脊梁的那座精神大山。

但是,这一切,都在《沉沦》发表之后,随着郁达夫文学生命和社会生命的航船乘风破浪、启程远行,都被挪移到一个更开阔也更崇高的价值平台上,给全面刷新和整体超越了。

郁达夫从《沉沦》开始的文学之路,自抬脚第一步算,就是有和《狂人日记》同等豪迈的气势和同等深广的意义。

10.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文章首段写郁达夫为“新文学”吹响号角,是新文学的前驱与元勋,既奠定基调,也引出下文对其卓越文学成就的叙述。

B.文章第2段运用对比手法,揭示郁达夫的《沉沦》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侧面表现出郁达夫的文学功绩。

C.传记中引述了周作人的话,其目的在于凸显小说《沉沦》发表后所受到的责难和批评,使《沉沦》在社会舆论上树立了权威。

D.作者认为,对待郁达夫的《沉沦》存在着两个“没读懂”,具体表现为在“主题”上与“背景”上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

E.郁达夫先生自己对《沉沦》偏爱有加,并满怀深情追忆说,自己真正的文学生涯是从《沉沦》发表以后开始的。

11.联系文本,作者为何称郁达夫为“新文学之父”?“另类”又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4分)12.文章称《沉沦》是“郁达夫作为业余写手的最后一笔涂鸦”,但“传播的范围和产生的效应,却是专业高手级的”,如何理解这句话?(4分)13.文章多次说《沉沦》“没出息”,又说郁达夫其人其文“不寻常”,是否矛盾?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三、语言文字运用(4分)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周末,我和朋友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B.身为国家公务员,一定要危言危行....,注意自己的生活工作作风,为百姓做好榜样。

C.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获得的。

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