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基站路测报告(GSM-BTS)
基站检测报告

基站检测报告报告编号:XXXXX报告时间:XXXX年XX月XX日1. 检测目的在本次检测中,我们旨在对位于XXXX区域内的基站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运营商的要求,同时保证基站的正常运行和无线覆盖效果。
2. 检测范围本次检测范围为位于XXXX区域内的X座标至X座标,Y座标至Y座标的基站。
3. 检测流程3.1 初步检测通过对基站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确定其外部机械部件是否有损坏、变形等情况,检查数据线接口、电源接口等是否松动,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护或更换。
3.2 电气检测通过检测基站的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判断其是否符合运营商的要求。
对于电源直流电压及其稳定性、总谐波电压畸变率等指标进行检查,最终确定基站的电气安全指标是否正常。
3.3 无线信号检测利用专业的测试仪器,进行基站的无线信号的检测。
检测基站的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符号误差率等参数,确定基站的无线通讯品质是否符合运营商的技术规范。
3.4 地质环境检测通过检查基站所处的环境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建筑群体等,确定其对基站的无线覆盖情况是否有影响。
4. 检测结论经过本次基站检测,我们的结论如下:4.1 基站外观完好无损,设备部件齐全;4.2 基站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均符合运营商的要求,电气安全指标正常;4.3 基站无线通讯品质优良,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符号误差率等参数均符合运营商技术规范;4.4 基站周围地质环境对基站的无线覆盖没有明显的影响。
综上,该基站符合运营商的要求,可以正常运行,确保了区域内的无线通讯覆盖效果。
5. 检测建议针对本次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5.1 定期检查基站设备的外部机械部件、数据线接口、电源接口等,进行维护或更换;5.2 建议在未来的测试中进行地形、地貌、植被、建筑群体等环境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以便更加有效地优化基站的无线覆盖效果。
6. 检测人员检测人员:XXX检测单位:XXX科技有限公司联系电话:XXXX-XXXXXXX地址:XXX省XXX市XXX区XXX路XXX号在本次基站检测工作中,我们始终保持专业态度,认真负责,最终为客户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移动通信实验报告课题名称:移动通信实验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目录1.GSM基站实验部分1.1移动台开机入网及关机实验1.2移动台主叫实验1.3移动台被叫实验2.移动通信系统实验2.1信源编码实验2.2分组码+交织与解分组码+解交织实验2.3扰码与解扰2.4 QPSK调制解调实验2.5信道复用实验2.6信道均衡实验3.实验总结GSM基站实验部分1.1移动台开机入网及关机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移动台(手机)的入网过程。
了解移动台(手机)开关机的信令传递过程。
了解移动台(手机)的位置更新过程二、实验仪器GSM基站实验系统手机一部三、实验原理1、移动台开机搜索网络的过程当移动终端MS开机或者从盲区进入覆盖区时,手机将寻找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允许的所有频点,搜寻最强的BCCH载频,接收到FCCH信道信息,锁定到一个正确载频频率上。
紧接着,MS开始解码SCH信道上与同步有关的信息。
这时,MS也可以接收BCCH信道上有关小区信息的系统消息了。
MS比较系统消息中所携带的本小区的LAI和手机中所存储的LAI。
如果两者相同,则触发IMSI附着过程。
否则,则触发正常位置更新。
本实验主要进行IMSI附着的信令过程,及其MSC/VLR数据库中对于此MS记录的改变情况。
而正常的位置更新过程将在移动性管理实验中介绍。
GSM网络中位置更新程序包括三类:IMSI附着、正常位置更新、周期性位置更新。
从信令角度上看,周期性位置更新的信令过程同IMSI附着相似,目的是周期性向网络报告MS的可达性。
有了周期性的位置更新,当移动台开机进入盲区的时候,MS就不会向网络进行周期性的位置更新,网络就将此MS标记为隐含关机状态,这时如果有其他的MS呼叫此MS,MSC/VLR就不会对此MS进行呼叫,而是直接告诉主呼的MSC/VLR,被叫MS不在服务区。
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寻呼过程,节省了资源。
3、IMSI附着的信令过程介绍图4-2-1是MS进行IMSI附着的信令过程。
GSM实验报告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of Nanchang University实验报告实验课程: GSM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李迟生目录实验一 GSM系统构成与硬件连接 (2)实验二 GSM帧仿真 (5)实验三 GSM信道编码与译码仿真 (11)实验四 GSM基站下行链路仿真 (16)实验一 GSM系统构成与硬件连接一、实验目的1.了解GSM的系统构成与硬件连接2.为接下来的实验做知识储备二、实验原理1.GSM的发展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源于欧洲。
1982年在欧洲邮电行政大会(CEPT)上成立“移动特别小组”(Group Special Mobile)简称“GSM”,开始制定使用于泛欧各国的一种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规范。
1990年完成了GSM900的规范,产生一套12章规范系列。
随着设备的开发和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建立,GSM逐渐演变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的简称。
2.GSM的关键技术2.3.1 工作频段的分配1. 工作频段我国陆地公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通信系统采用900MHz 频段:890~915(移动台发、基站收)935~960(基站发、移动台收)双工间隔为45MHz,工作带宽为25 MHz,载频间隔为200 kHz。
随着业务的发展,可视需要向下扩展,或向 1.8GHz频段的GSM1800过渡,即1800MHz频段:1710~1785(移动台发、基站收)1805~1880(基站发、移动台收)双工间隔为95MHz,工作带宽为75 MHz,载频间隔为200 kHz。
2. 频道间隔相邻两频道间隔为200kHz。
每个频道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即8个信道(全速率)。
每信道占用带宽200 kHz/8=25 kHz。
将来GSM采用半速率话音编码后,每个频道可容纳16个半速率信道。
M23-设备安装报告(GSM-BTS)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GSM-BTS设备安装报告
编号:合同号服务类型
客户名称联系人
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施工单位工程督导
施工周期自年月日~年月日联系电话
开箱验货货物交付齐全。
序号基站名称机器编码
工程
类型
基站类型
基站
配置
本次工程新增
接地
方式
地阻
(Ω)
安装完成
日期
机柜
数量
塔放
数量
天线
数量
馈线
数量
备注
客户意见工程质量□优秀□良好□一般□差
工程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
综合意见:
签字盖章:
日期:年月日
备注:【工程类型】填写选项有:新建、扩容、改造、搬迁。
【服务类型】填写选项有:工程服务制、督导调试制、督导服务制。
【基站类型】填写选项有: M900-BTS30、M1800-BTS30、M900-BTS312、M1800-BTS312。
【基站配置】填写选项有:S2/2/2、O2等。
第页,共页STS/EM03- M23。
GSM测试总结

GSM测试总结GSM 测试主要有RF TX和RF RX两部分TX测试项目如下:1 发射功率测试:测试发射机在不同PCL(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测试信道选1、62、124)发射机载频功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的平均值测试标准level 5: 33+/-3dbm level8:27+/-3dbmlevel 19: 5+/-5dbm level16:11+/-3dbm2 频率误差:测试发射信号与标准信号的频率差(功率等级为level5,信道选1、62、124)测试标准0.1PPM=10-7GSM900/90HZ DSC1800/180HZ3 相位误差:测试发射信号与标准信号的相位差(功率等级为level5,信道选1、62、124)测试标准峰值相位误差<20。
; 均方根相位误差<5。
4 调制频谱和开关频谱:测试发射信号调制或者切换时对相邻信道的干扰(测试条件同上) 测试标准调制频谱:频率偏移<100Khz时,测量的相对载频功率最大电平0.5db频率偏移为200Khz时,测量的相对载频功率最大电平-30db频率偏移为250Khz时,测量的相对载频功率最大电平-33db频率偏移为400Khz时,测量的相对载频功率最大电平-60db 开关频谱:频率偏移为400Khz时,测量的最大功率电平--19dbm 频率偏移为600Khz时,测量的最大功率电平--21dbm5 载频包络:功率对时间关系,测试发射信号在一个时隙内是否严格满足GSM规定的上升沿、下降沿以及平坦部分的要求(测试条件同上)测试标准:发射功率突发脉冲在GSM规定的功率时间包络内(平坦部分幅度平坦度<1db)RX测试项目如下:1 接收灵敏度:接收机在满足规定的BER条件下的最小输入电平(class2 , 信道1、62、124)(测试仪器发送信号,GSM接收后调制发出,由测试仪表对比计算BER)测试标准:-102dbm BER=2.44%2接收电平:测量BCH信道在不同功率级别时的接收电平(功率等级为level5,信道选62) 测试标准:BCH :-60dbm RX LEV:50+/-4电平:-102dbm RX LEV:8+/-4-80dbm RX LEV:30+/-43接收质量:测试BCH信道不同功率级别通信时接收误码率(功率等级为level5,信道62) 测试标准:BCH :-100dbm RX QUALITY=0 (BER<0.2%)-102dbm RX QUALITY<=4 1SB(4 1SB:1.61%<ber<3.2%)< p="">-80/-60dbm RX QUALITY<=1 1SB(1 1SB: 0.21%<ber<0.4%)< p="">(RX QUALITY=2, 0.41%<ber<0.8%)< p=""> </ber<0.8%)<> </ber<0.4%)<></ber<3.2%)<>。
GSM网络质量分析报告

GSM网络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GSM 网络作为全球应用广泛的移动通信技术之一,其网络质量直接影响着用户的通信体验。
为了深入了解 GSM 网络的运行状况,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特进行本次 GSM 网络质量分析。
二、GSM 网络概述GSM 网络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简称,它是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标准。
GSM 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通话质量稳定、支持漫游等优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GSM 网络质量评估指标1、信号强度信号强度是衡量 GSM 网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使用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来表示。
信号强度越强,通信质量越稳定。
2、信号质量信号质量主要通过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和帧擦除率(Frame Erasure Rate,FER)来评估。
误码率和帧擦除率越低,信号质量越好。
3、通话清晰度通话清晰度是用户直接感受网络质量的重要方面,包括语音清晰度、杂音和回声等。
4、掉话率掉话率是指通话过程中非正常中断的比例。
掉话率越低,网络稳定性越高。
5、切换成功率切换是指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从一个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基站的过程。
切换成功率越高,用户在移动中的通信连续性越好。
四、GSM 网络质量问题分析1、覆盖盲区在一些偏远地区、建筑物内部或地下室等场所,可能存在 GSM 网络信号覆盖不足的情况,导致无法正常通信。
2、干扰问题来自其他无线通信系统或电子设备的干扰可能会影响 GSM 网络的信号质量,导致通话中断、杂音等问题。
3、容量不足在人员密集的区域,如商业区、学校等,由于用户数量众多,可能会出现网络容量不足的情况,导致通话拥堵、数据传输速度慢等问题。
4、设备老化GSM 网络中的基站设备和传输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可能会出现老化、性能下降等问题,影响网络质量。
GSM路测参数大全

无线网络DT ,CQT 参数ChannelBand频段,GSM 系统所用的频率带,常见的可用的有:GSM900M ,DCS1800M ,平常所说的双频手机就是指可以同时支持上面两种频段GSM 系统频段GSM900主频段(P -GSM ): 下行(基站发,移动站收):935 MHZ ~960 MHZ 上行(移动站发,基站收):890 MHZ ~915 MHZARFCN (频点号):1~124,移动1~94,联通96~124 GSM 扩展频段(G1): 下行(基站发,移动站收):925 MHZ ~935 MHZ 上行(移动站发,基站收):880 MHZ ~890 MHZ ARFCN (频点号): 975~1023,0 GSM1800频段:下行(基站发,移动站收):1805 MHZ ~1880 MHZ 上行(移动站发,基站收):1710 MHZ ~1785 MHZ ARFCN (频点号):512~885,联通:687~736小区全球识别码原名:Cell Global Identity, CGI小区全球识别码CGI 小区全球识别码 MCC+MNC+LAC+CI ,全球唯一 LAI 位置区识别码 MCC+MNC+LACMCC 移动国家号,三个十进制数组成,取值范围为十进制的000 ~ 999 ,表明移动用户(或系统)归属的国家。
由国际电联(ITU)统一分配和管理。
中国为460。
MNC 移动网络号 ,由两位十进制数组成,取值范围为十进制的00 ~ 99,表明某个国家内某一特定的GSM PLMN 网。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MNC 分别为00和01。
LAC 位置区码,为确定移动台位置,每个GSM PLMN 的覆盖区域被划分成许多位置区,LAC 用于标识不同的位置区。
LAC 由两字节组成,采用16进制编码,可用范围0001~FFFE H ,0000H 和FFFFH 不可使用(见GSM 规范03.03、04.08和11.11),即1~65535,一个位置区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
GSM路测案例分析

GSM路测案例分析
假设地区的GSM网络最近出现了信号弱、掉话率高的问题,运营商需要进行路测来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需要准备一台专业的路测仪器,如专业的通信测试仪或适用于GSM网络的手机测试软件。
在进行路测前,需要规划好测试路线,以覆盖目标区域的各个地点。
在路测过程中,可以通过测试仪器记录信号强度、信道质量、掉话率等关键指标,并绘制相应的覆盖地图。
此外,还可以进行语音通话测试和数据传输测试,以检验网络的实际使用情况。
在路测过程中,发现一些地点的信号强度明显低于标准要求,甚至出现了信号漏洞。
这可能是由于基站覆盖范围不足、传输链路质量不理想等原因引起的。
对于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增设基站或调整天线的方向和高度来进行改善。
另外,路测结果还显示了一些地点的掉话率过高。
这表明在这些地点存在通信线路不稳定的问题,可能是由于链路质量不佳、数据传输丢失等原因引起的。
针对这类问题,可以通过优化传输链路、增加信道资源或进行流量调度来改善。
此外,还可以考虑引入增益器、天线增强装置等技术手段来增强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通过对路测结果的综合分析,运营商可以对GSM网络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结起来,GSM路测是一种用于评估和优化移动通信网络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信号强度、掉话率等指标的测试和分析,可以找出网络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通过不断的路测和优化,可以提升GSM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提升用户的通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