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1、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学习难点】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自主预习】1、信息的概念一般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______ 、指令、 ___ 与信号等。
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①概念:通过_____________传递的信息。
②举例:______、声、__________ 、湿度、_____________等。
③感受部位:动物的眼、______、皮肤;植物的_______、_______、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_________________等)。
(2)化学信息①概念: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______。
②举例:植物的______________、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动物的______________等。
③传递形式:_________________。
(3)行为信息①概念:动物的____________,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
②特点:______ 。
③举例:蜜蜂________、雄鸟的“求偶炫耀”。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____________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如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2)__________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如当___________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在确定的200多种昆虫信息素中,大部分用来传递___________。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烟草释放_______________调控害虫天敌,森林中狼与兔相互依据对方_______捕食或躲避捕食。
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必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根据信息传递的特点判断信息类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2.通过比较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建立生命系统的稳态观3.通过分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尝试解决生产活动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一、生态系统某某息的种类1.信息的概念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2.信息的基本类型(1)物理信息①概念: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某种信息。
②举例:光、声、温度、湿度和磁力等。
(2)化学信息①概念: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②举例: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①概念: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通过特殊行为传递的信息。
②举例:蜜蜂跳舞、雄鸟的“求偶炫耀”。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生产中的应用1.作用(1)个体水平: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种群水平: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群落水平: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举例:若能利用模拟动物的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举例:利用生物的声音信号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生物碱、有机酸和性外激素等都属于化学信息。
( )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 )3.“心猿意马”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4.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 ) 5.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只来自于无机环境。
( )6.信息传递一般是单向的。
江西省万载县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课)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重点查缺补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难点查缺补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时间设计意图个人备课一、知识点总结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2、判断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方法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生产中的应用二、习题讲解世纪金榜课时作业本“课时作业十九”三、习题巩固1、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的真菌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
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1)理解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的概念。
(2)明确三种信息传递常见的途径,如声音、颜色等属于物理因素。
【解析】选B。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分类是以传递信息的载体为依据来划分的。
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因素、物理过程来传递的,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传递化学信息的是3402总结知识点,加深对本课的理解讲解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练习巩固,进一步加深对本课的掌握一些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动作等“肢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的。
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是利用光信号来实现信息传递的,属于物理信息。
鸟发现天敌后,雄鸟做出了急速起飞、扇动翅膀的动作,强调的是特殊的行为,属于行为信息。
植物根系分泌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2、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A.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B.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C.当光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D.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解题探究】(1)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该题目中信息传递发生的范围是___________之间,而不是生物与_____之间。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重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难点教法讲授法及演示归纳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一、自主学习:1、物理信息例: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 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和动物的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例:蜜蜂跳舞、求偶炫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实例: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一方面: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措施有:化学防治、和机械防治、生物防治、但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生物防治。
二、合作探究、解惑答疑:1、设计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
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比较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特点 范围 联系三、变式训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 B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D .有些金丝桃属植物,能分泌一种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肤教师总结学生测试3实验4: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放在诱捕器中的雌虫能够吸引雄虫,这是由于昆虫具有趋(化)性。
(2)实验1与实验2比较说明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3)实验2实验3比较说明这种物质是由昆虫的腹部分泌的. (4)实验4汽油的作用是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素的交流,但仍能捕捉到雄性昆虫,这说明这种信息素具有较强的专一性。
(5)这个实验使人们受到启发,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和诱杀害虫,请指出一种可能的做法: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制成诱芯,置于诱捕器中,用于诱杀昆虫。
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能力 专题5.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导学案 新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习导读学习准备1.可以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2.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信息→信息→信息。
3.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很多,依据信息的传递方式,一般可划分为、、和营养信息四种类型。
①生态系统中的等,通过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②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些可以传递生物信息的,如等,这就是化学信息。
③动植物的许多都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这种通常被称为行为信息。
④食物和养分的供应情况称为。
4.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 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②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③信息的传递还能调节生物的,以维持的稳定。
5.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两个方面:⑴. ,⑵。
6.目前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
破疑解难一、信息的概念及类别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二.信息传递的作用1.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而且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习导读学习准备1.可以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2.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信息→信息→信息。
3.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很多,依据信息的传递方式,一般可划分为、、和营养信息四种类型。
①生态系统中的等,通过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②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些可以传递生物信息的,如等,这就是化学信息。
③动植物的许多都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这种通常被称为行为信息。
④食物和养分的供应情况称为。
4.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 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②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③信息的传递还能调节生物的,以维持的稳定。
5.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两个方面:⑴. ,⑵。
6.目前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
破疑解难一、信息的概念及类别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4 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三类情况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三类情况”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信息传递(交流)”这一知识点分布于不同的课本中,必修1讲到细胞膜的功能时,有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必修2讲到中心法则时,有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必修3讲生态系统功能时,有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本节课将对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三类情况进行“整合”,希望对考生的复习备考起到引领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细胞内的信息传递;2)细胞间的信息传递;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二)能力目标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对问题进行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1)识别中心法则的五个过程之间的联系;2)识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类型;3)识记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用。
四、教学难点识别中心法则的五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二)相关知识复习第一类情况:细胞内的信息传递答一答:???复制转录翻译时间细胞分裂的间期生物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主要在细胞核核糖体模板DNA的两条单链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条件解旋酶、DNA聚合酶、ATP等RNA聚合酶、ATP等酶、ATP、tRNA等产物2个双链DNA 1个单链RNA 多肽链碱基互补配对方式A—T,T—A,C—G,G—CA—U,T—A,C—G,G—CA—U,U—A,C—G,G—C意义传递遗传信息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写一写:各类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生物种类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DNA病毒(噬菌体)原核生物真核生物RNA病毒(SARS病毒)逆转录病毒(HIV)【典例1】图甲为某种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
【人教版】2020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指导法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通过跳圆圈舞来传递这一信息。
〖板书〗信息: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讲述〗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一般信息传递有三个基本环节):信源(信息产生);信道(信息传输);信宿(信息接收)。
多个信息过程相连就使系统形成信息网,当信息在信息网中不断被转换和传递时,就形成了信息流。
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
〖板书〗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及讲述〗(1)物理信息:如①声信息在生态系统中,声信息的作用更大一些,尤其是对动物而言。
动物更多是靠声信息来确定食物的位置或发现敌害的存在的。
我们最为熟悉的以声信息进行通讯的当属鸟类,鸟类的叫声婉转多变,除了能够发出报警鸣叫外,还有许多其他叫声。
植物同样可以接收声信息,例如当含羞草在强烈的声音刺激下,就会有小叶合拢、叶柄下垂等反应。
声信息的特点有:多方位性,接受者不一定要面向信源,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同步性,发出声音信号时,动物的四肢躯干亦可发出信息;瞬时性,声信息可在一瞬间发出,也可在一瞬间停止;多变量,声音有许多变量,包括强度、频率、音质等,每个变量都可以提供一些信息,因此声音信息的容量很大。
②电信息在自然界中存在许多生物发电现象,因此许多生物可以利用电信息在生态系统中活动。
大约有300多种鱼类能产生0.2~2 V的微弱电压,可以放出少量的电能,并且鱼类的皮肤有很强的导电力,在组织内部的电感器灵敏度也很高。
鱼群在洄游过程中的定位,就是利用鱼群本身的生物电场与地球磁场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5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教学案高二生物教学案

第4、5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1.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属于物理信息,生物碱、有机酸和性外激素等属于化学信息,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体现为行为信息。
2.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以及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既能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又能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4.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6.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
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连线]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连线]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如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结实率。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如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1)含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基础:负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群落内部,也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2)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连线]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2)花香引蝶和老马识途都属于物理信息(×)(3)羊和草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5)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6)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草原生态系统高(×)2.下列各项属于物理信息的是①⑤⑥⑧;属于化学信息的是②③⑦⑩;属于行为信息的是④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
查缺补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点
查缺补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时间
设计意图
个人备课
一、知识点总结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2、判断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方法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习题讲解
(1)C项“当光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光照属于哪种类型的信息?
提示:物理信息。
(2)只有光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体现了信息传递的哪种作用?
提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补偿训练】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世纪金榜课时作业本“课时作业十九”
三、习题巩固
1、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的真菌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通过练习巩固,进一步加深对本课的掌握
教学反思
”这个观点的是()
A.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B.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C.当光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
D.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
【解题探究】
(1)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该题目中信息传递发生的范围是___________之间,而不是生物与_____之间。
(2)明确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解析】选C。光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并非生物的种间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不同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体现了生物的种间关系,A项为捕食关系,B、D项为竞争关系。
【互动探究】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的种群密度会下降
【解析】选B。降,
3
40
2
总结知识点,加深对本课的理解
讲解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理解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的概念。
(2)明确三种信息传递常见的途径,如声音、颜色等属于物理因素。
【解析】选B。生态系统中信息的分类是以传递信息的载体为依据来划分的。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因素、物理过程来传递的,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传递化学信息的是一些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动作等“肢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的。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是利用光信号来实现信息传递的,属于物理信息。鸟发现天敌后,雄鸟做出了急速起飞、扇动翅膀的动作,强调的是特殊的行为,属于行为信息。植物根系分泌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