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同步试题 精品
全国初二初中历史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初二初中历史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
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
”这里的“危机”指()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2.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爆发太平天国起义,为镇压太平军,当时的清政府不得不调离了北方的戍边部队。
某国趁火打劫,大军压境,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
该国是()A.英国B.美国C.俄国D.法国3.近代史上,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其中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改订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4.1856年10月,一艘名为“亚罗”的商船的船员被广东水师以参与海盗活动为由扣押。
事发后,英国驻广州领事想借此机会挑起事端,便以该船曾在香港注册(确在香港注册,但扣押时已经过期)且悬挂英国国旗为由,向中方抗议。
此事件成为()A.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借口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线C.中美《望厦条约》签订的结果D.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暴行是()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B.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C.洗劫并放火焚毁了圆明园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6.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B.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7.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多万平方千米的条约是()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改订条约》8.“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9.参观了下面这一遗址后,你最大的感想是()①落后就要挨打②战争是破坏文明的罪魁祸首③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是我们的责任④袁世凯早该被打倒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0.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
八年级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同步试题

八年级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同步试题
编者按: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历史试题:八年级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同步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同步试题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
参谋意见
抗战胜利后,在美国的支持下,蒋介石以假和平、真备战的反革命手法,阴谋发动内战,确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展开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斗争,为以后的解放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初基;国共双方战争的性质,对于国民党反动派来说,是反人民的不义之战;对于全国人民及其子弟兵来说,是中共领导下的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人民解放战争;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创造性地采取得宜的战略战术,保证了人民解放军以灵活机动的运动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胜利地转入了战略反攻。
自学流程
1.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对国家前途最大的心愿是什幺?
2.既然蒋介石无意和平,为什幺他还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商国家大计”呢?
3.想一想,假如中共不派代表去重庆,或者毛泽东本人不亲自去重庆会有什幺社会反响?
4.既然蒋介石是假和平真备战,谈判是放烟幕弹,为什幺毛泽东还要去重庆谈判?
5.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幺?。
【初二历史试题精选】八年级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同步试题

八年级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同步试题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第1 两次鸦片战争
参谋意见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学习本,同学们要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要了解战前交战双方的基本国情,反思清政府的失败原因,从而理解“落后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自学流程
1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2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皇帝为什么决心派林则徐查禁鸦片?
3鸦片战争给我们带的历史思考是什么?
4林则徐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6《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7鸦片战争后的十多年,为什么在我们的国土上,英法又燃战火,发生了火烧圆明园事?
8“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说明了什么?
9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是怎样趁火打劫的?
10作为当代青少年你应如何树立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
11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是()
A渥巴锡 B郑成功 C林则徐 D关天培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是()
A虎门销烟 B中英鸦片战争。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华师大版练习题第二十七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华师大版练习题第二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身居香港的一位中国人,从前是给清政府交税,后来改向英国交税,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从下列哪一个条约签定后开始的(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品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改善中英关系B、倾销工业品C、获取巨额利润D、倾销鸦片【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封建的落后国家B、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C、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D、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11年9月,巴西外贸委员会提高7种工业产品的进口关税,以提高这些产品在本国的销售成本和价格,客观上限制它们的进口数量,以维护本国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
追溯历史,导致近代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使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保障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
综合下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毒品引发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华帝国,中华民族屈辱抗争的近代史开始了。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8.1.1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8.1.1鸦片战争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1题;共22分)1.为了纪念在中华民族百年奋斗过程中牺牲的无数先烈而兴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四周嵌有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①虎门销烟;②金田起义;③武昌起义;④五四运动;⑤五卅运动;⑥南昌起义;⑦抗日游击战;⑧胜利渡长江。
这些浮雕所反映的事件,属于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有( )A. ②③④⑤⑥⑦⑧B. ③④⑤⑥⑦⑧C. ④⑤⑥⑦⑧D. ⑤⑥⑦⑧2.1840年6月28日,英国派遣舰队封锁我国珠江口,进行挑衅,发动了(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有的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持这一观点最根本的依据是()A. 清朝统治者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B. 经济落后,抵挡不住英军的新式步枪和大炮C. 贫穷的封建国家打不赢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D. 腐朽糜烂的封建主义战胜不了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4.下表是近代中国棉花及棉花纺织品产销情况(单位:万担),表中数据变化了中国()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棉花商品化程度大幅度提高C. 民族工业已经产生D.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5.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人民的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
其开端的标志是()A. 鸦片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第二次鸦片战争D. 甲午战争6.该事件是林则徐爱国思想最辉煌的体现,这一壮举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该事件是()A. 虎门销烟B. 左宗棠收复新疆C. 金田起义D. 炮轰紫竹林租界7.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 第二次鸦片战争B. 鸦片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甲午中日战争8.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训练含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19世纪50年代,以哪两国为主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A.英、美B.美、俄C.俄、法D.英、法2.从本质上来看,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目的是( )A.开辟通商口岸B.开展平等贸易C.打开中国市场D.控制清政府3.《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危害是( )①扩大了西方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范围②便利了资本输出③便利了西方侵略者倾销其商品④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作为圆明园原海晏堂大水法重要组成部分的十二生肖铜兽首在1860年的一场战争中遭到破坏并被抢掠。
材料中“1860年的一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右图是法国作家贝尔纳·布里塞的历史著作,制造了这场“大劫难”的是( )A.英国、法国B.美国、俄国C.英国、美国D.美国、法国6.右图所示书页出自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编写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
(注:時——时;開——开;豐——丰;廣東——广东;國——国;圓明園——圆明园;燒——烧)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咸丰十年”是( )A.1840年B.1842年C.1856年D.1860年7.某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看到一个条约有以下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这个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8.恩格斯说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这个国家是( )A.沙俄B.英国C.美国D.法国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攻打中国沿海各地,占领北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并得到物质上的保证……应该在夺取北京以后永远占领广州。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材料二据统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价值超过六百万镑。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初中历史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初中历史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则自有其成功之处。
”材料肯定了戊戌变法()A. 抵御了西方的侵略B.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C.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 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B【解析】由材料“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则自有其成功之处”可知,材料肯定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项符合题意。
AC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题干未涉及,排除。
故选B。
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1898年,进行了戊戌变法,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在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缘于他们参与了()A. 百日维新B. 义和团运动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谭嗣同是清末著名的维新派人士之一,主张维新变法,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参与了百日维新,但在封建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谭嗣同被捕,英勇就义,是遇害的戊戌六君子之一,A项符合题意;BCD都发生在百日维新以后,此时谭嗣同已经遇害,排除。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鸦片战争的烽烟同步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鸦片战争的烽烟》同步测试题及试卷答案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XX-4-26 12:51 编辑 片段预览 6.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马关条约》B .《天津条约》C .《南京条约》D .《辛丑条约》【解析】课标要求为“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熟悉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属于识记、明白得层次,该题要求学生识记和明白得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以它为始,中国在随后的屈辱岁月中,被迫签定了ABD 等不平等条约。
正确答案为C 。
7.你明白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由北而南依次是( )①广州 ②厦门 ③福州 ④宁波 ⑤上海 ⑥南京A .①②③④⑤B .⑤④③②①C .⑥⑤④③②D .①②③④⑥【解析】课标要求为“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熟悉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属于识记、明白得层次,该题不仅要求学生识记五个通商口岸的名称,而且要求学生利用地理方位进行经历。
正确答案为B 。
8.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口货物、饷费,均宜秉公议定那么例。
”这一条款即指( ) A .五口通商 B .开设工厂 C .招募华工出国 D .协定关税 【解析】课标要求为“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熟悉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属于识记、明白得层次,该题考查学生对条约原文的识读能力,只要抓住关键词“进出口贸易”“ 饷费”“ 均宜秉公议定”,即可得知是“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需和英国协商”,因此正确答案为D 。
9.《南京条约》的签定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峻阻碍是( ) 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②封建经济消亡;③使中国慢慢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课标要求为“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熟悉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属于识记、明白得层次,该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的阻碍”的明白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
参谋意见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学习本课,同学们要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要了解战前交战双方的基本国情,反思清政府的失败原因,从而理解“落后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自学流程
1.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2.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皇帝为什么决心派林则徐查禁鸦片?
3.鸦片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历史思考是什么?
4.林则徐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6.《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7.鸦片战争后的十多年,为什么在我们的国土上,英法又燃战火,发生了火烧圆明园事
件?
8.“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说明了什么?
9.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是怎样趁火打劫的?
10.作为当代青少年你应如何树立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
11.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是()
A.渥巴锡
B.郑成功
C.林则徐
D.关天培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中英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虎门销烟最深刻的历史意义是()
A.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C.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D.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望夏条约》
C.《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6.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7.焚毁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英俄联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俄美联军
二、列举题
1.列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定的条约。
2.列举俄国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19世纪80年代割占的中国领土及所依据的不平等
条约
三、材料解析题
1.林则徐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泻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宠饷之银。
”请回答:
(1)林则徐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上书道光帝的?
(2)材料中指出鸦片的输入有哪两大危害?
(3)林则徐有哪些主要的历史活动?应如何评价他?
2.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请回答:
(1)材料出自什么条约?
(2)条约中的第一款和第四款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探究活动
1.请从战争的原因、性质、结果等方面比较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搜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故事,全班交流。
战后反思
1.鸦片战争使闭关自守的中国向西方打开了大门,自此中国才输进西方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不断地学习西方。
你觉得今天的香港,对西方的开放是太多、太少,还是适中?
2.虽然我们今天无须面对鸦片战争时代大是大非的民族危机,但你认为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种民族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又应如何定位?
3.在现代社会,竞争是少不了的,我们都需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补自己之不足。
但是怎样的竞争态度才是健康的?我们应怎样避免恶性竞争?
4.试想像自己是晚清时代的中国人,清政府将香港割给英国一事,会不会使你在心理上产生重大的影响?
5.19至20世纪之间发生了多场牵涉世界各国的战争,鸦片战争是第一次,是中西军事较量之始。
你认为战争可以解决问题吗?这些世纪战事如何使人们更加珍惜和平,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6.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重要的影响響?
7.鸦片战争对香港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
第1课
一、单项选择:1.C 2.B 3.B 4.C 5.C 6.D 7.C
二、列举:
1.《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辉条约》
三、材料解析:
1.(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日益猖獗,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也威胁到清朝的
统治。
(2)两大危害:银荒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兵弱使清政府丧失了维护其统治的军事力量。
(3)活动:在广东禁烟(虎门销烟);在广东练勇备战;编《四周志》等。
(其他正确的叙述亦可)评价:为官清廉,勤政爱民;领导禁烟斗争取得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1)《南京条约》。
(2)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自主权。
探究活动:
1.相同点原因:侵略者都想打开中国市场,而以某一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性质:
都是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结果: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不同点原因:鸦片战争是英国想以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其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而发动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美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向清政府提出“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而发动的。
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