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1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导学案

第4章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导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条件。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类比与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关系的讨论,感悟并认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分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3、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受教、平等学习、自由发言、友善互助、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小分子物质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2)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和胞吐。

2、教学难点:主动运输 【预习指导】1、扩散:溶质分子从 (高/低)一侧运输到 (高/低)一侧。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 运输和 运输两种方式,此外还有其他运输方式。

一、被动运输 (一)自由扩散 【知识回顾】肺泡内气体交换图观看动画,完成下图填空。

【问题探讨】展示一张人工的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 高浓度低浓度自由扩散 水分子细胞膜当肺泡内O2浓度 肺泡细胞内部O2浓度时,O2通过扩散 进入肺泡内部。

由于呼吸作用使CO2浓度 ,CO2便通过扩散作用排出细胞导出:自由扩散概念: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条件:(二)协助扩散将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与流动镶嵌模型对比,得出在组成上的差别: 列举过河实例说明葡萄糖可以借助载体进入细胞,引出协助扩散的概念观看动画,完成下图填空。

用船的类型和数量限制载人过河的速度类比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它的种类和数量限制协助扩散的速率。

【思考与讨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相同点: ;不同点: 一、主动运输过渡提问:难道我们就只能从上游到下游,就不能从下游到上游吗? 通过实例分析离子进出细胞现象,展示材料: 离子 细胞液浓度/池水浓度 H2PO4- 18050 K+ 1065 Cl - 100 Na+ 46 SO42- 25 Ca2+13协助扩散载体蛋白高浓度低浓度细胞膜 提出问题:1、哪些物质像水,O2,CO2一样能通过啊?2、哪些物质不能通过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呢?观察并总结出协助扩散的条件: 。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导学案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导学案
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D、细胞 膜、液泡膜、细胞质
2、右图所示为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植物细胞经过了高浓度蔗糖溶液的处理后的变化示意图,正确的变化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③②①D、①③②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层构成。
1、质壁分离原因:
(1)外因: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细胞液浓度,细胞__________,发生质壁分离。
(2)内因: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_________不同
2、思考:没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死的植物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当____________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_____,中央液泡体积会___________,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作业
《课后训练案》一、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二、能力提升题
反思反馈
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高效课堂高一生物必修1导学案
课题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编号
备课教师
备课组长
课型
学习目标
1、描述半透膜的特征;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3、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德育渗透
在探究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养成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1)动物细胞的__________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第一节跨膜运输导学案

第一节跨膜运输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_____学科导学案编号04 编制:贺丽萍史秀云审核:审批人:班级________ 学习小组_______姓名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莫运输的实例学习目标:1.掌握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或失水?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3.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镜观察4.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重点:1、如何进行探究实验,掌握其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

2、渗透作用,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3、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难点:1、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2、如何设计实验过程3、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预习案先通读教材,明确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掌握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如何进行探验,掌握其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

法和一般过程。

、通过图4—1写出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时,细胞吸水。

当时,细胞失水。

当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通过图4—2写出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动物细胞的有何不同?(1)画图并标注:(2)植物细胞的这些结构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什么影响吗?你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情况的有何猜想猜想?根据上文并通过深入思考提出你想探究的问题。

?3、结合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案例,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什么?提出问题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4、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结果和结论是什么?(1)实验现象:(2)结果分析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渗透失水。

原因:细胞失水时和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的伸缩性更大,故原生质层会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结果分析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渗透吸水。

整个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

(3)实验结论: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P63资料分析:水分子的流动方向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其他物质的运输也一样吗?1、分析例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特点。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设计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一、课程导入(3 min)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请同学回答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接着展示课本p70页“问题探讨”那张图,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分子能自由进出细胞,这些分子又是以什么方式进出的呢?什么样的分子不能自由进出细胞,需要什么条件又能进出细胞,又是以何种方式进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内容—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学习目标1. 能说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 能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二、自主学习(10 min)阅读教材p70-73,独立思考以下问题:1、被动运输(1)自由扩散(a.定义 b.特点 c.例子)(2)协助扩散(a.定义 b.特点 c.例子)2、主动运输(a.定义 b.特点 c.例子)3、三种运输方式的比较4、胞吞(内吞)和胞吐(外排)的过程。

三、小组讨论(5 min)注意提醒小组讨论要讲究效率,大家都懂的问题不讨论,应该集中解决不会的问题,会的同学教会不会的同学。

大家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向老师求助或查阅资料(如三维设计、工具书等)。

各抒己见,互相帮助,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了解典型问题,弄清楚难点、易错点在哪,为下一步的精讲作好准备。

四、反馈精讲(15 min)问题1(动画展示)(1)自由扩散a定义: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b特点:浓度由高到低,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C例子:氧气、水、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脂肪酸(2)协助扩散a定义: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b特点:浓度由高到低,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C例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问题2(动画展示)主动运输a定义: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b特点:浓度从低到高,需要载体,需要能量C例子:各种无机盐离子、葡萄糖、氨基酸问题3问题4胞吞(内吞):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附着在细胞膜上,由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这些物质就被包入小囊内,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脱离下来形成小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做胞吞。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前导学案【课前预习,知识链接】一、渗透作用(预习课本60页问题探讨部分,填空)1.扩散:指物质分子从____浓度区域向____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

(初中知识)2.渗透作用实质上是水或者其他溶剂分子跨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3.半透膜:一些小分子能通过,一些大分子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

4.渗透作用定义:水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___(高/低)浓度的溶液进入___(高/低)浓度溶液中的现象。

5.如果用一层纱布(蔗糖分子和水分子都可以自由通过,即具有全透性)液面则不会升高;如果烧杯内不是清水,而是等浓度的蔗糖溶液,液面也不会升高。

由此可知,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 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细胞__________________;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______时,细胞__________________;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______时,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与红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植物细胞的结构2.成熟的植物细胞由于_________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一薄层,所以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_______。

3.水分子从细胞液中出来需要穿过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 植物细胞膜外还有一层_________,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细胞壁具有________性,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都能自由通过。

5.细胞膜、_______以及两层膜之间的__________,称为原生质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导学案(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导学案(有答案)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导学案 张建尚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情景导学】抬望眼——让梦想腾飞!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每个公民都能自由进出香港吗?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进出香港?假如你到香港去学习,你会以何种交通方式进出香港?同样的道理,不是所有物质都能自由进出细胞,即使能够进出细胞其方式也各不相同。

那么细胞内外的物质到底是怎样通过细胞膜的呢? 【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难点:主动运输。

【课前预习】起步稳——夯实基础促发展!1.物质进出细胞,既有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 ① 运输;也有逆浓度梯度的运输,称为 ② 运输。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做 ③ ,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方式叫做 ④ 。

1.①被动②主动③自由扩散④协助扩散2.物质从 ① 一侧运输到 ② 一侧,需要 ③ 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 ④ ,这种运输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 ⑤ ,排出 ⑥ 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2.①低浓度②高浓度③载体蛋白④能量⑤营养物质⑥代谢废物3.氧气、二氧化碳、乙醇、苯等进出细胞的方式是 ①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② ,Na +、K +、Ca +等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 ③ 。

3.①自由扩散②协助扩散③主动运输4.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能利用载体蛋白进出细胞,只能通过 ① 和 ② 的方式进出细胞。

这两种方式的存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③ 特点。

4.①胞吞②胞吐③流动性【课堂探究】走得欢——探索中收获,收获中提升! 一、被动运输1.甲、乙两图是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示意图,据图分析:(1)图甲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① ,图乙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② 。

两者的相同点是 ③ ,不同点是 ④ 。

(2)表示O 2、CO 2、N 2、甘油、苯、乙醇等进出细胞的是图 ① ,表示葡萄糖进出红细胞的是图 ① 。

(3)下表是乙醇分子进入细胞的运输速度与浓度差之间的关系,请在坐标中绘出曲线 ① 。

高中生物 物质跨膜运输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物质跨膜运输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自主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4)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二、自主学习重难点(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主动运输的特点及意义三、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内容(一)被动运输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时,进行的__________的扩散。

2、类型(1)自由扩散①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__________进出细胞。

②实例:水、CO2、O2、甘油、乙醇、苯等。

(2)协助扩散①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__________的扩散。

②实例:葡萄糖进入_________ (二)主动运输1、运输方向:可以从__________一侧运输到__________一侧。

2、基本条件(1)细胞膜上相应__________的协助。

(2)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__________。

3、生理意义: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__________,排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物质。

(三)大分子物质的运输1、胞吞: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__________,包围着大分子。

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__________,进入细胞内部。

2、胞吐:细胞需要__________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__________,然后移动到__________处,并与之融合将大分子排出。

四、问题探究(一)探究被动运输(1)被动运输(即扩散)有几种方式?(2)什么是自由扩散?举例说明这种方式中物质运输的方向是怎么样的?(3)什么是协助扩散?举例说明这种方式中物质运输的方向又是怎么样的?(4)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5)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小结:(二)、探究主动运输(1)什么是主动运输?举例说明这种方式中物质运输的方向是怎么样的?(2)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吗?还需要其他物质的协助吗?生理意义是什么?(3)影响主动运输的直接因素有哪些?(4)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有什么区别?小结:归纳总结:列表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物质运输的方向是否需要载体蛋白是否消耗能量代表实例(三)、探究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1)载体蛋白虽能帮助许多离子和小分子通过细胞膜,但是对于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的运输却无能为力,可是大部分细胞能摄入或排出特定的大分子,这些大分子是怎样进出细胞的?(2)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侵入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这是什么作用?对人体有什么意义?(3)结合已有知识说一说分泌蛋白是如何运出细胞的?(4)胞吞和胞吐过程是否需要能量、是否需要载体协助?小结:自由扩散被动运输协助扩散总结: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非跨膜运输)当堂检测1、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2、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

必修一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学习难点:主动运输。

使用说明:1、依据学习目标以及学习重难点,认真研读教材P70—P72,完成导学案的课前预习部分。

2、根据预习,独立完成A级题目,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B级题目,有能力的同学继续完成C级题目。

3、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及时进行反思纠错。

回顾复习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和,它的基本支架是。

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功能特点是。

课前预习1、物质通过简单的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2、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3、主动运输:从一侧运输到一侧,需要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4、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和细胞中,保证了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和。

讨论: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A级)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A级)3、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A级)课内训练B级2、自由扩散的物质转运速率受到哪些因素影响?(C级)3、主动运输的物质转运速率受到哪些因素影响?(C级)练习1、对跨膜运输起选择作用的物质是 ( )A、水B、糖类C、蛋白质D、磷脂2、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进出细胞3、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膜,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层膜。

这种物质出人细胞膜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4、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B、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C、细胞的供能D、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种类5、下列关于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都不需要能量②都不需要载体③自由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而协助扩散既可以顺浓度梯度也可以逆浓度梯度④都是被动运输⑤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014-7-24一、教学目标: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2、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3、认同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半透膜。

2、教学难点:渗透装置的应用第一部分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内容预习点1:预习课本60页的问题探讨,“渗透作用实验”完成下列问题:⑴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⑵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⑶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预习点2:渗透现象实验1.渗透作用:水及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的扩散,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移动。

2.发生渗透现象的条件:一是要有,二是膜两侧有。

3.渗透装置特点:在渗透试验中蔗糖溶液和清水间隔一层半透膜,其上的小孔能让,通过,不能让通过。

4.渗透原理:蔗糖溶液单位体积内的水分子数比清水中单位体积内的水分子数在单位时间内有清水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数比有蔗糖进入清水的水分子数,因此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的液面会。

5.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当把红细胞放在清水中,即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红细胞内部细胞质的浓度,红细胞一般会因(2)当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时,红细胞(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水分进出红细胞就处于结论:红细胞的相当于半透膜;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存在。

因此红细胞相当于渗透系统。

6.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和三层构成。

2.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

当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失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发生分离,此现象称为。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当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吸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此现象称为。

3.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证明水分子是可以出入的物质;而且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向取决于两边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进行跨膜运输的过程。

同时也证明是选择透过性膜,因为,蔗糖分子并未如水分子那样进出细胞膜。

预习反馈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 )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2.能在30%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 ) A.动物的上皮细胞 B.人的红细胞 C.根尖的分生组织 D.成熟的植物细胞3.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新鲜的萝卜放在浓盐水中逐渐变软B.水分子通过细胞壁C.干菜豆放在水中膨胀 D.面粉吸水3.下图是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3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据图回答:(1)图A细胞处于何种状态? 。

(2)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 > > 。

(3)如上图A、B、C 3个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图与B图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 > 。

(4)如果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

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质壁分离的发展过程,发现该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将如上图所示的→→。

(5)图中标号①所指的物质是。

第二部分课内探究学案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点1:渗透装置的应用:如何区分已经失去标签的两瓶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以动物的红细胞为例说明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2)以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例说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外因、内因各是什么?二典型例题典例1.在猪的膀胱中注入一半的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然后将其浸入到5%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称一次重量,图4-1-1中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图4-1-1典例2.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若发生质壁分离前观察的细胞如下图甲,则发生质壁分离时所观察到的细胞是乙图中的 ( )三、课堂有效训练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2.最能证明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原理的实验是()A.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会变硬B.将根尖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吸水C.将土豆放入盐水中会变软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3.一次施化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的原因是()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D.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过多4.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对植物细胞进行多种鉴定。

下列各项中质壁分离实验不能鉴定的是()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细胞液的浓度C.细胞中有无大液泡D.蛋白质的吸水力比纤维素强5. 将紫色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清水颜色没有变化。

若把紫色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人沸水中,水变成红色。

其原因是 ( )A.沸水破坏细胞壁结构 B水温升高,色素溶解度增大C.沸水使细胞失活 D.沸水使反应加快6.右图表示某同学画的几个植物细胞的示意图,请回答:(1)注明图中各标号所指构造的名称:1 2 3(2)表示质壁分离的正确图解是。

(3)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

(4)发生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

(5)将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清水中,如果不能复原,则说明。

(6)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说明可以通过可以通过(由、和构成)与外界环境的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成熟的植物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可以进行。

7.给你洋葱、蔗糖、蒸馏水及必要的工具,请你设计一个测定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范围的实验方案。

(1)原理:水分的作用。

(2)①配制蔗糖溶液。

②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③用显微镜按观察装片。

(3)结论:该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介于两种相邻溶液浓度之间。

第三部分课后延伸学案1.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氧分子通过细胞壁B.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K通过原生质层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C.2.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够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

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B.细胞内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3.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

A.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B.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C.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D.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小,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大4(B级).用蔗糖浸渍冬瓜,能使冬瓜变甜,这是因为()。

A.蔗糖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B.蔗糖分子分解为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间隙D.细胞脱水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进入细胞5(B级).若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液体浓度为A,细胞浓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C,则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之间的浓度关系为()。

A.A>B>C B.A>C>BC.B>C>A D.B>A>C6.将人类的红血球置于不同浓度蔗糖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图4-3。

依照血球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丙>丁>甲>乙D.丙>乙>丁>甲图4-37.图4-6是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同一个洋葱鳞茎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4-6(1)图中A细胞处于__________状态,①处充满了__________。

(2)图中②、③、④共同组成__________。

(3)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__________。

(4)如果将C细胞置于清水中,则该细胞最终将处于图中__________细胞的状态。

8(C级)、现有一种由人工膜制成的袋,为检测淀粉和碘能否透过该膜,现提供试剂和用品如下:铁架台、烧杯和人工膜袋各一个,1%的淀粉溶液、稀碘溶液和细棉线。

(1)请用上述试剂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该膜。

请用示意图表示(加图注)。

(2)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答案预习反馈答案1.B2.D3.(1)质壁分离 (2)C A B(3)A B (4)B A C (5)细胞外溶液课中答案典例1.B2.A 课堂有效训练1.D2.D 3.B 4.D 5.C6.(1)细胞壁细胞核液泡 (2)b (3)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4)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而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以及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液 (5)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6)当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细胞液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渗透吸水7.(1)渗透(2)①一系列不同浓度的②按不同浓度梯度制作一系列③顺序逐个(3)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未发生质壁分离的。

课后延伸答案答案1.D2.B3.C4.D5.C 6.D7.(1)质壁分离高浓度的蔗糖溶液(2)原生质层(3)A>C>B (4)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