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湖北省通山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目标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失水,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通过性膜,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镜;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尊重他人。
教学重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教学难点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教学方法:1、通过微课,解决学生对扩散作用和渗透作用的理解2、通过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渗透现象。
归纳总结渗透作用的概念、条件、原理、结果。
3、通过引导学生通过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合理假设,小组讨论出试验方案,合作动手做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采用直观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问题驱动法、评价归纳法、启发法、演示法、自学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黑色墨水、干煸的萝卜条、渗透装置、烧杯、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显微镜、紫色洋葱鳞片叶、镊子、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清水、PPT、实验材料等教学用具。
学情分析学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的水分会大量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节课有帮助。
而本节课需要学生从微观水平理解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理解细胞膜是选择通过性膜,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另外,学生在初中接触过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但在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都还缺乏训练,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启发。
高一学生比较热情、活泼、好奇心强、自尊心也强,课堂上喜欢发言和讨论,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但高一学生易受情绪影响而对学习内容出现明显的偏好性,分析问题常常不全面浅尝辄止。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和效果预测学案导学学生参与评价导学案;积极思考。
课代表带领大家明确学习目标。
再次明确本节课重点、难点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评价导学案完成情况;【设计意图】评价导学案采用教师点评,生生互评、自评的方式,学生能够进一步弥补自己的不足并规范导学案的使用。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精品导学案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程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教学活动】知识准备: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渗透作用:渗透装置: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活动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分析右侧水分子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示意图,探讨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1)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溶液浓度→细胞失水(2)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溶液浓度→细胞吸水(3)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溶液浓度→水分进出平衡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完成下图填图,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
(2)原生质层: 和 以及两层膜之间的 。
(3)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①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②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________________③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水分进出平衡细胞维持原来形态(4)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细胞液浓度________外界溶液浓度。
内因: 的伸缩性比 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有 ;细胞液具有 。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1)原理: 的伸缩性比 的伸缩性大;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和 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实验材料: 。
(3)实验流程:书本(4)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不复原的原因是 。
活动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1)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 。
(2)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吸收量 。
(3)植物细胞在同一时间吸收离子和吸水的量 。
2.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1)________可以自由通过,一些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通过,其他的________、小分子和________则不能通过。
高一生物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一(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历史资料、地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物理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高一生物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一高一生物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一一、教材分析本实验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一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描述半透膜的特征,理解渗透作用产生的两个条件。
2、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3、理解水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
4、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能力方面: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证明水分进出细胞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教学难点: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教学过程第1课时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
物质出入细胞必须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所有物质都能够自由地进出细胞吗?细胞膜的作用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来分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水是如何进出细胞的?(从这样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实例入手,较快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关于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例,如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更硬挺,卖肉的小贩常常给肉洒水,对农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等。
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要适当控制。
过渡:那么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什么呢?(从现象到原理,引入渗透装置。
)(一)渗透现象演示学生对课本中的“问题探讨”很难作答,所以改为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教师出示已经安装好的三组装置,演示渗透现象(介绍装置、半透膜性质)。
半透膜使用鱼鳔效果也比较好,在蔗糖溶液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现象更明显。
要明显观察到现象需10分钟以上,所以应课前做好准备。
通过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造成三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1、第一组装置管内液面升高的原因是什么?2、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液面没有升高的原因?3、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也没有升高的原因?结合课件Flash演示,重点讨论问题1。
提示:由于半透膜的存在,水分子可以通过,蔗糖分子不能通过,结果水从单位体积水分子数多的一侧向少的一侧扩散得较多。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课标要求】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考向瞭望】生物膜选择透过性的实验验证和分析。
【知识梳理】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原理:发生了渗透作用,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1、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
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
3、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
(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二、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及应用:(一)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特点: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二)渗透作用的发生:1、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
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
(三)渗透作用的应用: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漏斗内烧杯内溶液浓度MN现象及结论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N2、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1)具半透膜。
(2)具有浓度差。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一)对无机盐的吸收实例1、水稻和番茄对同一离子的吸收量不同。
2、水稻或番茄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
3、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以主动地从血液中吸收碘。
4、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二)生物膜的特性: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它们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Word版)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
(2)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能力目标(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设计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渗透作用的原理。
(2)细胞与外界环境一起可以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3)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教学难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教学过程【导入】渗透作用在第二章我们学习了组成细胞的分子,通过学习,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通过第三章的学习,我们又知道:水分子进出细胞必须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那么水分子是怎样进出细胞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板书: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Flash演示渗透作用】介绍渗透装置:取一个长颈漏斗,在它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半透膜,这个半透膜有种特性,就是水分子可以透过,而其他物质不能透过。
密封好后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
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漏斗管内液面高度逐渐上升,直至一定高度。
引导分析:水分子的扩散方向是怎样的?换句话说,就是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归纳并板书:一、渗透作用 1.概念: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
)这是否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矛盾呢?为什么?由此可以看出,在这里浓度是指的什么性质的浓度?质量浓度还是物质的量浓度?在水分子由清水扩散至蔗糖溶液的过程中,有没有水分子由蔗糖溶液扩散至清水中呢?在起始状态和平衡状态它们双向扩散的速度是怎样的呢?我们用V1代表水分子由清水扩散至蔗糖溶液中的速度,用V2代表水分子由蔗糖溶液扩散至清水中的速度,在起始状态时两者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平衡状态时呢?正是由于开始时V1>V2,才使得漏斗管内液面升高。
高中生物必修一 精品导学案:4.1物质跨膜运输实例2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说明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学习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学习难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预习案【复习回顾】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液泡的功能:。
【自主学习】2、总结动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1) ________相当于半透膜。
(2) ________与________可以具有浓度差。
预习自测1、决定红细胞吸水或失水多少的条件是 ( )A.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B.细胞膜两边酶的浓度C.细胞膜两边分子运动的速度 D.细胞内外溶质分子的运动速度2、当你连续嗑带盐的瓜子,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干涩的感觉。
其原因是 ( )A.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失水B.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失水C.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吸水D.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吸水探究案探究一、渗透现象:阅读课本P60问题探讨,发生该现象的装置是渗透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管内的液面升高的原因:漏斗内的蔗糖溶液浓度_________烧杯中的清水,即玻璃纸外侧水的相对含量_______(多于/少于)内侧蔗糖溶液中水的相对含量,所以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______(多于/少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
2、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____________扩散。
扩散的方向是:从相对含量的地方向相对含量的地方,即从浓度溶液到浓度溶液。
探究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观察图4-1,当 _________________高于浓度时,细胞_______膨胀;当低于___________浓度时,细胞皱缩;当等于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4章第1节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 4 章第 1 节的内容。
教材利用一些具体例子和资料,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一些离子的跨膜运输并不是顺着离子的相对含量进行的,最后总结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其中,“水分的跨膜运输”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这是一个探究实验,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真正全面接触探究实验,通过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做过或见过这样的实验: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
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节内容都有帮助。
而本节内容需要学生从微观水平上理解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理解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内容本身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困难。
另外,学生在初中曾经接触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但在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都还缺乏训练。
二、目标表述1、知识与技能(1)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
(2)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3)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镜。
2、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明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
2、让学生知道细胞与外界溶液一起可以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3、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教学难点1、如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2、如何设计实验过程(材料、实验用具、试剂的选择,实验结果的预测等)。
3、理解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由“问题探讨”引入,从“扩散”迁移到“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班级学习小组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通过实验分析渗透现象的方法。
3.激情投入,热爱自然,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重点难点: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本60-64页,划出重要知识,明确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及条件,独立、规范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做好疑难问题反馈。
完成时间20分钟。
2.本节聚焦: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教材助读
1.认真阅读课本60页“问题探讨”,明确渗透装置的设置原理与方法,知道什么是半透膜。
总结并写出渗透作用发生需具备的条件。
2.通过分析课本60图4—1,明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处于不同液体
环境时所发生的变化,尝试回答“思考与讨论”中的四个问题。
3.成熟植物细胞的典型特点是什么?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又称什么?
该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并在右图注明)
4.阅读课本61-62页“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归纳总结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
5.阅读课本63页“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和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吗?
(2)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吗?
【我的疑问】(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预习自测
1. 把人的红细胞分别置于0.9%食盐水、1%食盐水和清水中,结果是()
A.原状、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
B.质壁分离、缩小、原状
C.原状、缩小、涨破
D.缩小、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
2.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时,水分子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B.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D.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
3.观察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⑴加清水⑵制作装片⑶观察质壁分离
⑷加0.3g/ml蔗糖溶液⑸观察细胞复原⑹观察正常细胞
A.⑴⑵⑶⑷⑸⑹ B.⑵⑹⑷⑶⑴⑸
C.⑴⑵⑶⑷⑹⑸ D.⑹⑴⑵⑷⑶⑸
探究案
探究点一: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是什么?
探究点二:结合课本63页图4-3及课本相关内容,尝试用文字和箭头或图像的形式总结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训练案
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
下图状态,a、b表示两处浓度,由此可推测()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
B.此时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此时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在
2.右图是从某生物组织分离出来的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该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中,由于结构[]
中液体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将会发生现象。
(2)该植物细胞中[ ] 、[ ] 和液泡膜组成
原原生质层,相当于渗透作用发生过程中的。
(3)假设该细胞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当处于30%的蔗糖溶液时,
细胞中[14]的颜色将,由于细胞壁的
比原生质层的小而发生质壁分离,此时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间
的液体是。
(4)上述结构中的核膜、和各种具有选择
透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