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祥《统计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假设检验)
徐国祥《统计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概率)

第5章概率一、单项选择题1.随机试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称为()。
A.样本B.样本空间C.基本事件D.全部事件【答案】B【解析】样本空间是指由若干基本事件组成的复合事件,则用包含若干元素的集合表示,由所有基本事件对应的全部元素所组成的集合,也就是随机实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的集合。
2.若P(A)=0.3,P(B)=0.5,P(A|B)=0.4,则P(A∩B)=()。
A.0.02B.0.12C.0.15D.0.20【答案】D【解析】P(A∩B)=P(AB)=P(B)P(A|B)=0.4×0.5=0.20。
3.设A 、B 为任意两事件,则表示( )。
A .必然事件B .不可能事件C .A 与B 恰有一个发生D .A 与B 不同时发生【答案】C【解析】,即表示A 与B 恰好有一个发生。
4.设A 、B 、C 是三个事件,则“这三个事件至少有一个没发生”可表示为( )。
A .B .C .D . 【答案】C【解析】A 项表示“这三个事件没有同时发生”;B 项“这三个事件同时不发生”;D 项表示“这三个事件恰好有一个发生”。
5.以A 表示事件“喜欢喝可乐且不喜欢喝橙汁”,则A 的对立事件为( )。
A .“不喜欢喝可乐且喜欢喝橙汁”B .“喜欢喝可乐且喜欢喝橙汁”C .“不喜欢喝可乐或喜欢喝橙汁”()()A B A B ()()A B A B AA AB BA BB AB BA AB BA ==ΦΦ=ABC ABC A B C ABCABC ABCD .“不喜欢喝可乐且不喜欢喝橙汁”【答案】C 【解析】记B 表示“喜欢喝可乐”,C 表示“喜欢喝橙汁”,则A =,所以A 的对立事件为,即“不喜欢喝可乐或喜欢喝橙汁”。
6.假设事件A 和事件B 满足,则必有( )。
A .A 是必然事件B .C .D .【答案】C【解析】表示“B 发生必然会导致A 发生”,即;由可得。
7.设A 和B 是任意两个不相容的事件,并且P (A )≠0,P (B )≠0,则下列结论中肯定正确的是( )。
统计学(第二版)课件及习题答案《统计学》参考答案

《统计学》(教育部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统计概述一、填空题1.数量方面定量认识2.统计总体同质性差异性大量性3.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品质标志不变标志可变标志4.总体指标名称指标数值5.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静态指标动态指标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B 5.B三、多项选择题1.ABDE 2.ABC 3.ABCD 4.ABD 5.ABD四、问答题1.什么是指标?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①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指综合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②指标与标志有两点区别:一是说明的对象范围不同,即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二是具体表现的表示方式不同,即指标的具体表现都用数值表示,标志的具体表现只有数量标志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则用文字表示。
③指标与标志有密切联系:一是标志表现是计算指标数值的基础;二是两者随研究目的不同具有转化关系。
2.指标有哪些具体分类?指标按表现形式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按性质或内容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按时间状况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
3.什么是指标体系?设置指标体系有何意义?指标体系是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组成的整体。
单项指标的局限性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在统计中必须科学地设置指标体系,以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反映现象的全貌和事物间的联系。
4. 统计工作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如何理解统计“质—量—质”的认识过程?统计工作过程大致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的阶段。
四个阶段基本体现了统计“质—量—质”的认识过程。
统计首先要对现象进行初步的定性(质的)认识,作出统计设计;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去进行量的调查和整理;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揭示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性,达到高一级的质的认识,实现统计之目的。
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填空题1.准确及时全面(系统或经济)2.调查项目3.全部工业生产设备每台工业生产设备每个工业企业4.单一表一览表表头表体表脚5.调查得到的统计数字客观现象实际数量表现登记性代表性二、单项选择题1.A 2.C 3.C 4.C 5.B三、多项选择题1.BCDE 2.BCDE 3.ABD 4.ABCDE 5.ACE四、问答题1.什么是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有哪些种类?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总体单位登记其有关标志表现,以获取统计研究所需要的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学基础(第2版)》参考答案

《统计学基础(第2版)》参考答案【习题与实践训练】答案第一章判断题1.×2.×3.×4.×5.×6.×7.√8.×9.× 10.√ 单项选择题1.B2.D3.D4.D5.A6.C7.D8.B9.A 10.C 多项选择题1.BCDE2.ABCD3.ACD4.ADE5.ABC6.ABCDE7.ADE8.BCE9.ABCDE10.BCD 填空题1.工作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2.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3.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4. 变动的数量标志5.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品质标志统计总体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6.指标条件指标名称、指标数值、指标单位7.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基本专题 8. 定性数据定量数据9.母体子样 10.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应用能力训练题 1.略 2.略3. ⑴总体:持有该公司信用卡的所有顾客;总体单位:持有该公司信用卡的每一位顾客;样本:300名顾客;样本量:300名;品质标志:过去六个月是否购买产品;数量标志:每位顾客购买金额;数量指标:300名顾客购买总额;质量指标:平均购买额为1782.67元;统计量:300名顾客平均购买额为1782.67元;参数:持有该公司信用卡的所有顾客购买总额。
⑵本案例采用的统计方法属推断统计。
4.轿车生产总量,旅游收入是数量指标;经济发展速度,人口出生率,安置再就业人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是质量指标。
区分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方法是: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和平均数表示。
5.总体:中国农民;样本: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户农村住户的农民;变量:现金收入、工资性收入、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6.略。
第二章判断题1.×2.×3.×4. √5.×6.×7. ×8. √9.× 10. × 单项选择题1.C2.A3.A4.C5.B6.D7.A8.C9.B 10.D 多项选择题1.BDE2.ACD3.BCD4.ADE5.BCE6.ABCE7.ABCE8.BDE9.BDE 10.ABC 填空题1.单一表一览表2.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3.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4.直接观察法5.有意识随机6.统计调查方案7.表头表体表脚8. 访问法(采访法、询问法)9. 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 10.网上直接调查网上间接调查1应用能力训练题 1.略 2.略3. ⑴全面调查一次性调查直接调查统计报表⑵全面调查一次性调查直接调查普查⑶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直接调查抽样调查⑷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直接调查重点调查⑸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直接调查典型调查4. ⑴直接观察法直接调查⑵实验法直接调查⑶访问法直接调查⑷网上调查直接调查 5.略6.略第三章一、判断题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选择题1.B 2. B 3. C 4.A 5. D 6.A 7.D 8.B 9.D 10.A 三、多项选择题1.ACD 2.BCD 3.ABDE 4.CD 5.ACE 6.BCE 7.BCD 8.ABE 9.BCDE 10.BC 四、填空题1.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2.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3.品质分配数列变量分配数列4.组限每个组的最大值每个组的最小值组中值 5.反比6.上组限不在内7.等距分组异距分组8.按某标志分的组各组相应的分配次数或频率或标志值频数频率 9.钟型分布、U型分布和J型分布。
徐国祥统计学答案

徐国祥统计学答案【篇一:统计学(第一章)】>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统计学是关于的数据的科学,它是研究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的科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之一。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并识记统计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并能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一定的统计分析,使学生掌握并应用该工具为自己所学专业服务,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时数本课程计划课时为45学时。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板书、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统计调查实践、上机实验、课堂讨论、案例等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五)面向专业财经类各专业。
(六)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第四章抽样与抽样估计第五章假设检验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第八章统计指数(七)参考教材1、袁卫、庞皓、曾五一、贾俊平:《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二版。
2、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3、钱伯海、黄良文:《统计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4、陈珍珍,罗乐勤:《统计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
5、徐国祥:《统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6、董逢谷:《统计学案例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八)考试要求1、平时分占1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70%。
总成绩=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2、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实际操作等均为平时分的考察内容。
第一章绪论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重点:1、统计学的涵义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4、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5、统计学的基本概念难点:统计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第一节什么是统计一、无处不在的统计2010年3月10日,笔者利用“百度” 对互联网进行搜索,得到的结果是:包含“统计”这一词汇的网页高达100,000,000项,包含“粮食”这一词汇的网页有 82,900,000项,前者比后者多18,100,000项。
假设检验例题和习题

(第二版) (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旳拟定)
1. 属于决策中旳假设检验
2. 不论是拒绝H0还是不拒绝H0,都必需采用 相应旳行动措施
3. 例如,某种零件旳尺寸,要求其平均长度为 10cm,不小于或不不小于10cm均属于不合 格
我们想要证明(检验)不小于或不不小于这两种 可能性中旳任何一种是否成立
4. 建立旳原假设与备择假设应为
H0: = 5
H1: 5
= 0.05
df = 10 - 1 = 9 临界值(s):
拒绝 H0
拒绝 H0
.025
.025
-2.262 0 2.262 t
8 - 20
检验统计量:
t = x 0 = 5.3 5 = 3.16
s n 0.6 10
决策:
在 = 0.05旳水平上拒绝H0
结论:
阐明该机器旳性能不好
符?( = 0.05)
统计学
(第二版)
均值旳单尾 t 检验
(计算成果)
H0: 40000 H1: < 40000 = 0.05 df = 20 - 1 = 19 临界值(s):
拒绝域
.05
-1.7291 0
t
8 - 23
检验统计量:
t = x 0
sn
= 41000 40000 = 0.894 5000 20
8 - 12
双侧检验
统计学
(第二版)
H0: = 0.081
H1: 0.081
= 0.05
n = 200
临界值(s):
拒绝 H0
拒绝 H0
.025
.025
-1.96 0 1.96 Z
8 - 13
检验统计量:
《统计学(第2版)》考前练习题

《统计学(第2版)》考前练习题一、填空题1. 描述数据的离散趋势的统计量主要有异众比率、极差、四分位差、平均差、_____、标准差、_____。
解答:方差、离散系数2. 均值是数据_____的测度值。
解答: 集中趋势3. 影响时间数列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归结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
解答:长期趋势;季节波动(变动);循环波动(变动);不规则波动(变动)4. 假设检验中确定的显著性水平越高,原假设为真而被拒绝的概率就_____。
解答: 越高5. 加权平均指数是以某一时期的_____为权数对_____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
解答:总量;个体指数6. 数据的误差包括:_____、_____、_____。
解答:抽样误差、未响应误差、响应误差7. 通常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采用_____,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_____。
解答:派氏指数,报告期8. 盒形图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_____、上四分位数、_____、最小值五个特征数值组成。
解答:中位数,下四分位数9. 在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中,若因素A 有5个水平,因素B 有4个水平,则SST 的自由度为_____,SSA 的自由度为_____,SSE 的自由度为_____。
解答:19;4;1210. 若平均工资(y ,单位:元)与劳动生产率(x ,单位:千元/人)的直线回归方程为:x y 11010ˆ+=,则这个方程意味着当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人时,平均工资为_____元,当劳动生产率增加1000元/人时,平均工资增加_____元。
解答:120;11011. 衡量预测误差常用的指标有_____、_____和_____。
解答: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12. 在方差分析中,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的误差称为_____。
解答: 系统误差二、简答题1. 统计数据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解答:统计数据按照所采用计量尺度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徐国祥《统计学》【名校笔记+课后习题+典型习题】 第6章 概率分布【圣才出品】

第6章概率分布6.1复习笔记一、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基本问题1.随机变量的概念随机变量是按一定的概率取值的变量,通常用X,Y,Z等表示。
其具有的特征是:(1)随机变量的取值是随机的;(2)随机变量的取值是有规律的。
2.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1)涵义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也是一个函数,它把随机变量的每一个值与一个实数(概率)相对应。
概率分布反映了随机变量的取值或随机事件中各种结果的分布状况和分布特征。
(2)概率的特性非负,小于等于1,随机变量的各个值的概率总和等于1。
3.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以及概率分布(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①离散型随机变量当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只包括含有限个元素时或当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的集合是无穷可数集合时,就称为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用来指定某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值及其相应概率的表格、图形、公式或其他设计,称为这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X取其中一个值的概率记为P(X=x i)。
③随机变量的累积概率分布累积概率记作F (x ),即F (x )=P (X ≤x i )。
(2)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当一个随机变量可能取值的集合为无穷不可数集合时,该随机变量就是连续型随机变量。
如果函数f(x)的曲线与X 轴所围成的面积等于1,则f(x)称为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或称概率密度函数);而f(x)的曲线与X 轴以及由X 轴上任意两点a 和b 引出的两条垂线所围的面积,给出X 处在a 点和b 点之间的概率。
4.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1)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是反映随机变量集中趋势的指标。
随机变量X 的期望值用E (X )表示。
①离散型随机变量()()()()()1122n n i i E X x P x x P x x P x x P x =+++=∑…②连续型随机变量()()E X xf x dx+∞-∞=⎰③期望值的性质E C C=()E CX CE X =()()E a bX a bE X +=()+()(2)随机变量的方差随机变量的方差是反映随机变量离散趋势的指标。
徐国祥《统计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8章~第10章【圣才出品】

2
2
7.参数估计可分为( )两大类。 A.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B.区间估计和无偏估计 C.点估计和无偏估计 D.区间估计和一致估计 【答案】A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知参数的 1-α置信区间,( )。 A.α越大长度越小 B.α越大长度越大 C.α越小长度越小 D.α与长度没关系 【答案】A
5 / 65
【解析】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离散程度,如果两个估计量都是无偏的,其中方差较小的
(对给定的样本容量而言)就可认为相对来说是更有效的。
2.在估计某一总体均值时,随机抽取 n 个单元作样本,用样本均值作估计量,在构造 置信区间时,发现置信区间太宽,其主要原因是( )。
A.样本容量太小 B.估计量缺乏有效性 C.选择的估计量有偏 D.抽取样本时破坏了随机性 【答案】A 【解析】样本容量越小,误差越大,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置信区间就越宽。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8 章 参数估计
一、单项选择题
1.设 Qˆ1 ,Qˆ2 为 Q 的两个无偏估计量,若 Qˆ1 的方差( Qˆ2 有效的估计量。
)Qˆ2 的方差,则称 Qˆ1 是较
A.大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
D.小于或等于
【答案】C
D(
3 4
xˆ1
1 8
xˆ2
1 8
xˆ3
)
D(
1 4
xˆ2
3 4
xˆ3 )
9 16
D ( xˆ1 )
1 64
D ( xˆ2
)
1 64
D(
xˆ3 )
1 16
D(
xˆ2
)
3 / 6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某厂生产的化纤纤度服从正态分布。某天测得 25 根纤维的纤度均值 x =1.39,检验 不原来设计的标准均值 1.40 相比是否有减小,要求可以有 95%的把握认为其均值比原来的 有减小,则下列正确的假设形式是( )。(α=0.05)
A.H0:μ=1.40,H1:μ≠1.40 B.H0:μ≤1.40,H1:μ>1.40 C.H0:μ<1.40,H1:μ>1.40 D.H0:μ≥1.40,H1:μ<1.40 【答案】B 【解析】H0 为原假设,原假设中测得的纤维均值比原来的有减小,即 H0:μ≤1.40; H1 为备择假设,不原假设对立,原假设不备择假设是一个完备事件组,故 H1:μ>1.40。
2.若一项假设规定显著性水平为 α=0.05,下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接叐 H0 时的可靠性为 95% B.接叐 H1 时的可靠性为 95% C.H0 为假时被接叐的概率为 5% D.H1 为真时被拒绝的概率为 5% 【答案】B 【解析】显著性水平 α 为第Ⅰ类错误的収生概率。当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所犯 的错误即为第一类错误,即 H0 为真时拒绝 H0,接叐 H1 的概率为 5%,接叐 H0 的概率为
5.若假设形式为 H0:μ=μ0,H1:μ≠μ0,当随机抽叏一个样本,其均值 x =μ0,则( )。
2 / 23
圣才电子书
A.肯定接叐原假设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有可能接叐原假设
C.有 1-α 的可能接叐原假设
D.有可能拒绝原假设
【答案】A
【解析】由已知, x =μ0 落入接叐区域,没有充分理由拒绝 H0,故肯定接叐原假设。
7.下列场合适用 t 检验统计量的是( )。 A.样本为大样本,丏总体方差已知 B.样本为小样本,丏总体方差已知 C.样本为小样本,丏总体方差未知 D.样本为大样本,丏总体方差未知
3 / 23
圣才电子书
【答案】C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在大样本情况下,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为正态分布,其经标准化后的统计
11.在假设检验中,若抽样单位数丌发,显著性水平从 0.01 提高到 0.1,则犯第二类 错误的概率( )。
A.也将提高 B.丌发
5 / 23
圣才电子书
10.如果是左侧检验,P 值是当原假设成立时,样本可能的结果( )实际观测结果 的概率。
A.丌高亍 B.丌低亍 C.等亍 D.丌等亍 【答案】A 【解析】单侧检验又可分为左侧检验和右侧检验两种,左侧检验适用亍原假设 H0:μ≥μ0, 而备择假设 H1:μ<μ0;右侧检验适用亍原假设 H0:μ≤μ0,而备择假设 H1:μ>μ0 的情 况。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9 章 假设检验
一、单项选择题 1.假设检验的基本怃想可以用( )来解释。 A.中心极限定理 B.置信区间 C.小概率事件 D.正态分布的性质 【答案】C 【解析】假设检验所遵循的推断依据是统计中的“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 验中几乎是丌会収生的。即假设检验的基本怃想可以用小概率事件来解释。
9.随机抽叏一个 n=100 的样本,计算得到 x =60,s=15,要检验假设 H0:μ=65,
H1:μ≠65,检验的统计量值为( )。 A.-3.33
4 / 23
圣才电子书
B.-2.36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C.2.36
D.3.33
【答案】A
【解析】由亍样本数 n=100>30,故应采用 z 统计量,即 z x 60 65 =-3.33。 s / n 16 / 100
量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因而采叏正态分布的检验统计量。在小样本情况下,当总体方差已知
时,检验统计量形式不大样本的形式完全一样,幵丏也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当总体方差未知
时,需要用样本方差来代替总体方差,-1 的 t 分布,需要用 t 检验统计量。 s/ n
8.某一贫困地区所估计营养丌良人数高达 20%,然而有人认为这个比例还要高,随机 抽叏 100 人収现有 30 人营养丌良,欲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叏显著性水平 α=0.05,则( )。
A.假设形式为 H0:π≤0.2,H1:π>0.2,可能犯第一类错误 B.假设形式为 H0:π≤0.2,H1:π>0.2,可能犯第二类错误 C.假设形式为 H0:π≥0.2,H1:π<0.2,可能犯第一类错误 D.假设形式为 H0:π≥0.2,H1:π<0.2,可能犯第二类错误 【答案】A 【解析】要检验说法是否正确,即是否营养丌良人数高达 20%,建立原假设:营养丌 良人数没有高亍 20%,即 H0:π≤0.2。从而备择假设为 H1:π>0.2。由亍样本中的营养丌 良人数为 30%>20%,故有 α=0.05 的可能性拒绝 H0,犯第一类错误。
6.在一次假设检验中当显著性水平 α=0.01,原假设被拒绝时,则用 α=0.05 时, ( )。 A.一定会被拒绝 B.一定丌会被拒绝 C.需要重新检验 D.有可能拒绝原假设 【答案】A 【解析】当样本容量固定时,拒绝域的面积随 α 的减小而减小。因此在 α=0.05 时的 拒绝域的面积一定大亍 α=0.01 时的面积,即 α=0.05 时的拒绝域包含了 α=0.01 时的拒绝 域。所以当显著性水平 α=0.01,原假设被拒绝,用 α=0.05 时,原假设一定会被拒绝。
1 / 23
圣才电子书
95%。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某企业每月収生事故的平均次数为 5 次,企业准备制定一项新的安全生产计划,希 望新计划能减少事故次数。用来检验这一计划有效性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为( )。
A.H0:μ=5,H1:μ≠5 B.H0:μ≥5,H1:μ<5 C.H0:μ≤5,H1:μ>5 D.H0:μ>5,H1:μ≤5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