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细集料砂当量及亚甲蓝指标研究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1.9.1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
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
1.9.2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表1.9.2的规定。
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mm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1.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或0~0.15mm)表示。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表1.9.2项目单位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 2.50 2.45 T 0328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12 -T 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 % 3 5 T 0333不大于砂当量不小于%60 50 T 0334 亚甲蓝值不大于g/kg 25 -T 0346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 30 -T 0345 注: ①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1.9.3 天然砂可采用河砂或海砂,通常宜采用粗、中砂,其规格应符合表1.9.3的规定,砂的含泥量超过规定时应水洗后使用,海砂中的贝壳类材料必须筛除。
开采天然砂必须取得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许可,并符合水利及环境保护的要求。
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的用量通常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SMA和OGFC混合料不宜使用天然砂。
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表1.9.3筛孔尺寸(mm)通过各孔筛的质量百分率(%) 粗砂中砂细砂9.5 100 100 1001.752.36 1.18 0.6 0.3 0.15 0.075 90~10065~9535~6515~305~200~100~590~10075~9050~9030~608~300~100~590~10085~10075~10060~8415~450~100~51.9.4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料时通过1.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其规格应符合表1.9.4的要求。
公路沥青路面细集料亚甲蓝值的要求

公路沥青路面细集料亚甲蓝值的要求说起沥青路面,可能有些人觉得它就是黑乎乎的一片,没啥特别的。
可是啊,这黑乎乎的路面背后可藏着不少学问。
比如,细集料的亚甲蓝值,大家听着可能一头雾水,觉得这是什么东西,和咱们开车出门有啥关系?别着急,咱慢慢说。
先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个“亚甲蓝值”是啥意思。
说白了,就是用来测量路面上细集料(就是那种细小的沙子石子啥的)对沥青的吸附能力的一个标准。
吸得多不行,吸得少才好。
啥意思呢?你想啊,沥青路面如果吸附了太多的细集料,那就像个吸水的海绵,吸进去的水分再也排不出来,久而久之,路面就容易塌陷、开裂,甚至是让车轮打滑,这可不行。
所以呢,亚甲蓝值其实就是用来判断这个吸附度的一个小工具,确保路面质量不打折扣。
我们都知道,公路建设可不是随便糊弄的,得按标准来,才能确保大家走得稳、走得安。
说到这个标准,亚甲蓝值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测量员”。
如果你仔细看一看,你会发现不同的地区对这个标准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说,有些地方要求亚甲蓝值不能太高,因为吸附性过强的细集料可能导致沥青和集料之间的粘结力差,影响路面的耐久性,简直就是自掘坟墓。
可是又不能要求亚甲蓝值过低,那样路面又可能出现另一种问题,集料不够粘,路面就会出现开裂、松动,简直就像是掉了皮的苹果,谁见了都不敢靠近。
所以,这个亚甲蓝值的标准就像做菜一样,调料一定要把握好火候,太咸了不好,太淡了也不行,必须恰到好处。
哎,讲到这儿,可能有人就想了,难道这玩意儿就那么重要吗?怎么说呢,这就像我们做饭放盐,盐放少了淡如水,放多了咸得抠嗓子。
为了避免路面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亚甲蓝值的要求就变得特别关键。
如果值太高,可能就意味着细集料的“吸水”能力太强,沥青路面就容易出现开裂。
别看这亚甲蓝值只是一项指标,但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平时开车时的安全,尤其是下雨天,车速一快,路面湿滑,安全隐患多得很。
想想看,如果沥青路面的质量不行,车轮打滑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也随之上升,简直是得不偿失。
jb010204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_部课题

JB010204
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
试验室名称:
报告编号:
委托/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JTG E42-2005 青色、洁净
委托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判定依据
石屑 JTG F40-2004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砂当量仪S-02-007、烘箱S-02-009、标准筛S-02-001、振筛机S-01-002等
(%)
/
/
/
11
有机质含量判定
/
/
12
密度试验结果
表观密度
2.645
表观相对密度
2.650
表干密度
/
表干相对密度
/
毛体积密度
/
毛体积相对密度
/
堆积密度
/
吸水率
(%)
/
紧密密度
/
堆积空隙率
(%)
/
13
颗粒分析
筛孔尺寸(mm)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
/
通过百分率(%) 100 87.6 66.5 52.1 39.1 27.6 21.3 4.4/Biblioteka /规定级配范围 (%)
检测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该样品依据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检测,其技术指标满足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其他等级公路细集料要求。
沥青混合料中粗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
5
T 0320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
项目
单位
其他等级公路
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
2.45
T 0328
含泥量(<0.075mm的含量),不大于
%
5
T 0333
砂当量,不小于
%
50
T 0334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
项目
单位
其他等级公路
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不小于
t/m³
2.45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其他等级公路
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
30
T 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
35
T 0317
表观相304
吸水率,不大于
%
3.0
T 0304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
20
T 0312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
1
T 0310
T 0604
软化点(R&B)不小于
℃
A 43
T 0606
软化点(R&B)不小于
℃
B 42
软化点(R&B)不小于
℃
C 41
15℃延度不小于
cm
A 100
T 0605
15℃延度不小于
cm
B 100
15℃延度不小于
cm
C 60
15℃延度不小于
cm
C 60
塑性指数
≤9
T 0118
液限指数
≤26
T 0118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20%
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试验报告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试验报告
市政试—7—2
试验类别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试验日期 样品编号
深圳特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视密度
三、砂当量
五、松方密度
七、筛分析
筛孔尺寸(mm)
9.5
累计筛余百分率 (%)
质量通过百分率 (%)
区标准值(%)
试验结果
属
二、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
四、坚固性(>0.3mm部
分)
%
六、含 水 量
%
4.75 2.36 1.18
0.3
0.6 0.15 0.075
区
砂,细度模数
。
结论
1.试验规程及评定依据
;
备注
备注
2.见证人(监督员)
。
批 准:
试验单位地址: 声明:未经 本
审核:
试 验:
联系电 话:
年月日
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试验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第页
页
试验单 位
(盖章)
关于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的思考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规范 》 (89: ;<. — (以下简称 ./ 规范) 从 =../ 年 ! 月开始执行, =..<) (:@ 同时废止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 (以下简称 $% 规范) 。./ 规范在 $% 规 /..$=—$%) 范的基础上,吸取以往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和许多科 研成果就许多内容做了修订。针对沥青混合料用细 集料的质量要求,./ 规范也做了部分调整,增加了 亚甲蓝值和棱角性指标,同时对含泥量和砂当量指
92: 9!: 9(: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0 ;<= >)# —!##) 公路沥青路 面施工技术规范 9 ? : 0 北京 8 人民交通出版社 7 !##)0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0 =@ %##"! —"* 沥青路面施 工及验收规范 9 ? : 0 北京 8 中国计划出版社 7 2""*0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0 ;<= A)! —!##% 公路工程集 料试验规程 9 ? : 0 北京 34; &
试验结果分析
!" &" # 按照 #% 规范分析 根据 #% 规范对细集料的要求, 从表 ! 的试验结 果发现: 也就 5 4 所有的细集料的棱角性都不满足要求; 是说所有细集料都为不合格集料。 所 6 4 如果在不考虑棱角性指标要求的情况下, 有指标都能满足规范要求。 !" &" ! 按照 "* 规范分析 根据 "* 规范对细集料的要求, 从表 ! 的试验结 果发现: 5 4 # & ( ’’ 石屑的砂当量指标不能满足要求, 为不合格集料。 其他集料满足规范要 6 4 除 # & ( ’’ 石 屑 外 , 求。 !" &" & 存在的问题 5 4 采用两个不同的判定方法 7 # & ( ’’ 石屑判 定结果不一致。若以亚甲蓝值指标判定则为合格集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电子教案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细集料亚甲蓝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细集料中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并测定其含量,以评定集料洁净程度,以亚甲蓝值MBV表示。
1.2本方法适用于小于2.36mm或小于0.15mm的细集料,也可用于矿粉的质量检验。
1.3当细集料中的0.075mm通过了小于3%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即作为合格看待。
2、试验步骤2.1标准亚甲蓝溶液(10.0g/L±0.1g/L标准浓度)配制2.1.1测定亚甲蓝中的水分含量w。
称取5g左右的亚甲蓝粉末,记录质量Mh,精确到0.01g。
在10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若烘干温度超过105℃,亚甲蓝粉末会变质),在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称重,记录质量Mg,精确到0.01g。
按式(T0349-1)计算亚甲蓝的含水率w:W=(Mh-Mg)/Mg×100式中:Mh———亚甲蓝粉末的质量(g);Mg———干燥后亚甲蓝的质量(g)。
2.1.2取亚甲蓝粉末(100+w)(10g±0.01g)/100(即亚甲蓝干粉末质量10g),精确至0.01g。
2.1.3加热盛有约600mL洁净水的烧杯,水温不超过40℃。
2.1.4边搅动边加入亚甲蓝粉末,持续搅动45min,至直亚甲蓝粉末全部溶解为止,然后冷却至20℃。
2.1.5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用洁净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洁净水至容量瓶1L刻度。
2.1.6摇晃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标准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亚甲蓝标准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
配置好的溶液应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并避光保存。
2.2制备细集料悬液2.2.1取代表性试样,缩分至约400g,置烘箱中在105℃±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2.36mm颗粒,分两份备用。
2.2.2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0.1g。
关于细集料砂当量指标的探讨

g e ae ;t e g a a o f g l ̄ t a dt eu i r t o n l f c tets r s l;a g e a 出 lw rg t s h r d t n o g' a n h n f mi f m p e a e t h e t e u t g r g t i a e o y s e o S a u a mk h E v em y n etem df ri i co s r cn l o i e nm r- u f igmitr oe i f c c ,s t ss g et dta t e S i a x els t e a y oi i u g s。 h t E u s i h
it te no h m.S d e uv e tS n a q i n( E)t t eec n u tdo ee ageae .Mir-u a igr xue ee l a e r o d ce nt s g rgts sw h cosr cn r trsw r f d
细 集料 的洁 净 程 度 直接 关 系 到 沥青 与 集料 的
部分作 为细 集料 的 含 泥量 , 是不 恰 当 的 因粒 径 这 在 005m 7 m以下 的部 分 不 仅 有 土 , 有 相 当 一 部 还 分是细 砂或 石 粉 . 了保 证 细 集 料 质量 , 为 应强 调 不 能用水 洗法 代替 砂 当量测定 , 特别 是对 于粒 径在 005m 以下 含 量 较 高 的石 屑 , 洗 法 是 不 适 用 .7 r 水
a g e ae h s g o ie rrlt n w t ly d s g a d c  ̄ b sd t au t h la nes o n g g r g t a o d l a eai h ca o a e, n - n o i . q e u e m, aet e ce n s ff e a — o l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合料细集料砂当量及亚甲蓝指标研究作者:徐丽莎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20年第12期
摘 ; ;要:本文以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砂当量与亚甲蓝指标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沥青混合料用料配比存在的问题,系统开展细集料砂当料与亚甲蓝指标的研究试验。
分析细集料砂当量的试验结果,可以知道当对砂当量检测指标进行单独使用时会使得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同时分析含泥量、石粉含量与砂当量、亚甲蓝的关系,给出沥青混合细集料中砂当量与亚甲蓝检测数据的推荐值。
关鍵词:沥青混合料;细集料;砂当量;亚甲蓝
1 ;引言
在控制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组成时,对于细集料质量的掌握普遍可以采用控制砂当量的方式,结合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规范、以满足试验规程为前提。
随着近年来沥青混合料机制砂作业形式的普及,与稀浆封层、路面微表处项目施工的大幅增加,应用越来越多的是直径为
0mm~2.36mm的细集料,因而对于此类集料,砂当量的控制便存在较多问题。
2 ;概述
沥青混合料细集料内普遍含有较多的泥土杂质,杂质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细集料的实际使用性能。
对于细集料中直径小于0.075mm颗粒,通常采用水洗法对其含泥量加以测定。
但不能够将所有小于0.075mm的物质均作为泥土杂质,也有可能是超细砂粒或石粉等。
本文试验以《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的各项数据标准为基础,通过试验研究沥青混合料细集料内含泥量和石粉含量对砂当量与亚甲蓝值的影响[1]。
3 ;试验目的与方案
3.1 ;试验目的
(1)观察细集料砂当量与亚甲蓝在不同石粉含量下受到的影响。
在试验原理角度看,要对细集料中黏土等有害物质进行有效检测,砂当量与亚甲蓝试验是较好的检测途径。
本次试验的基本目的是在沥青混合料细集料中,测验砂当量与亚甲蓝值是否会受到0.075mm的石粉或其他非有害物质的干扰。
如果存在干扰,则对干扰程度加以确定。
(2)对最佳砂当量控制指标进行标定。
为了规范沥青混合料在道路工程中的使用,有关部门出台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与JTG E42—2019《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其中对沥青混合料的具体配置进行了标准规定,要求在高速公路等一级公路建设施工中,其应用的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砂当量应超过60%。
(3)对最佳亚甲蓝控制指标进行标定。
在标准规范说明书中,其要求细集料内亚甲蓝值的质量每千克不超过25g,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一标准无法起到对细集料质量与有害物质的有效控制,因此仍需通过试验对最佳的亚甲蓝值予以标定[2]。
3.2 ;试验方案
要做到对沥青混合料细集料中含泥量与石粉含量的精准检测,需要按照以下步骤开展试验。
(1)洁净机制砂,规格:0.075mm~2.36mm。
利用规格为0.075mm~2.36mm的套筛分离集料。
要确保粘附在细集料上的石粉与黏土材料被完全去除,可以将细集料放置于套筛内,并用清水对其仔细清洗,然后烘干,留作备用。
(2)黄黏土,规格:不超过0.075mm。
选取适宜的黄黏土原材料,去除草皮与种植土等杂质,保证取土深度超过地表30cm,对黏土材料进行烘干处理,并留作待用。
(3)石粉,规格:不超过0.075mm。
在研究砂当量、亚甲蓝值受细集料内含泥量多少的影响时,需要注意避免试验数据受到石粉含量的影响,因此,可以将沥青混合料中石粉含量进行统一设置,其在10%左右即可,含泥量以递增式设置为1%、3%、6%、10%。
4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试验结果
通过总结分析试验得出试验结果数据,得出含泥量与砂当量、亚甲蓝的关系如下:当石粉含量统一配置为10%,含泥量为1%时,砂当量为73.2%,亚甲蓝值为1;含泥量为3%时,砂当
量为70.9%,亚甲蓝值为2.7;含泥量为6%时,砂当量为62.6%,亚甲蓝值为5.5;含泥量为10%时,砂当量为53.4%,亚甲蓝值为9。
含泥量与砂当量、亚甲蓝的关系如下:当含泥量统一配置为3%,石粉含量为5%时,砂当量为75%,亚甲蓝值为2.7;石粉含量为10%时,砂当量为70.9%,亚甲蓝值为2.7;石粉含量为15%时,砂当量为62.3%,亚甲蓝值为3.0;石粉含量为20%时,砂当量为55。
6%,亚甲蓝值为3.0。
4.2 ;含泥量、石粉含量与砂当量、亚甲蓝的关系
以x代表含泥量,以y代表石粉含量,细集料的砂当量为SE,亚甲蓝为MBV。
含泥量、石粉含量与砂当量、亚甲蓝的关系符合线性回归方程:SE=89.7-2.28x-1.34y。
其中r2=0.986。
MBV=0.89x+0.024y-0.14,其中r2=0.999。
对上述回归方程的系数予以观察分析,能够得到几点结论。
(1)砂当量受含泥量的负向影响,亚甲蓝受石粉含量的正向影响。
亚甲蓝值愈小,砂当量值愈大,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内杂质越少,材质越干净。
(2)通过对比含泥量对砂当量的影响与石粉含量对砂当量的影响,可以发现前者只是后者的1.7倍。
除了细集料含泥量对砂当量值具有影响,石粉含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砂当量值。
因此若细集料内石粉含量占比较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存在质量问题的细集料也可能被判定为不合格。
4.3 ;砂当量控制标准的推荐值
在《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中,其要求当0.075mm细集料的通过率不超过3%时,可以默认沥青混合料为合格产品,不需要再进行亚甲蓝试验。
这一规定也表明若细集料的含泥量不超过3%,即可确认其可以投入使用。
因此,沥青混合料细集料的砂当量控制标准推荐值则建议与规范一致,以超过60%为佳。
稀浆封层与微表处路面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均是细集料,因此需适当提高这一施工环节使用的沥青混合料的砂当量标准,以超过65%为佳。
4.4 ;亚甲蓝控制标准的推荐值
在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砂当量为60%、稀浆封层及微表处混合料砂当量为65%时,对亚甲蓝值进行测算,可以得到亚甲蓝值的最佳指标。
在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其对细集料的过筛率予以明确规范,在筛孔直径为0.075时,细集料的过筛率应在15%以下,符合这一标准说明沥青混合料为合格产品。
因此,亚甲蓝控制标准推荐值为不超过9.0g/kg。
5 ;总结
通过试验结果可以总结归纳出不仅含泥量的多少对砂当量会产生影响,细集料内的石粉含量也与砂当量具有直接关系。
若细集料内石粉含量占比较高,需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砂当量标准推荐值,避免对沥青混合料材质予以误判或错判。
细集料内亚甲蓝值与含泥量具有紧密关联,石粉含量产生的影响较小,若细集料内石粉含量占比大,可以复验其亚甲蓝值,确保试验结果真实准确。
参考文献:
[1] 王德民,李荣越.关于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亚甲蓝值控制指标的探讨[J].吉林交通科技,2007(3):58~59.
[2] 黄祥谈.沥青混合料细集料的砂当量和亚甲蓝技术指标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4):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