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效果检测第12单元+第29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2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2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件 新人教版
第十二单元 第2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时政热点聚焦
真题随堂检测
-1-
第2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时政热点聚焦
真题随堂检测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历史结论:奉行“ 全盘西化 ”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 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特别提醒:“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实际上就是前面学过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守 旧主义”的两种具体表现。前者一味推崇外来文化而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后者一味固守 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拒绝外来文化和新文化。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时政热点聚焦
真题随堂检测
考点一
考点二
2.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方向保证 重要内容 文化创新
建设主体 体制保证 关键因素
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 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 新
考点一
考点二
内涵 是强基固 本之路
是以人为 本之路
是改革创 新之路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时政热点聚焦
真题随堂检测
表现
不仅注重文化之魂,它体现内在价值,更注重这个魂如何传播到 广大的群众当中,传播的路径、方式、载体需要有机统一起来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发 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使文化能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新课标)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新课标)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二十八) [第28课走进文化生活]一、选择题1. 2014年春节期间,各地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堪称上演了一出出红火的文化大戏。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③传统文化的继承④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蔓延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从文化生活看,漫画《搬家》告诉我们( )搬家①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传媒具有商业性②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③人们的文化选择日趋多样化④大众传媒对文化发展起消极作用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使世界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由此也出现了一些网络公众人物(被称为“网络大V”)谣翻网络的现象。

净化网络环境,不仅需要政府监管,更需要网民的积极参与,做网络中的智者。

“谣翻网络” 现象折射出( )①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有待提高②公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理应得到满足③远离网络、拒绝谣言是当务之急④对网络文化环境整治要长抓不懈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十几年来,中国影视产业通过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竞争机制,释放了文化创造力,越来越多的优秀影视产品走向世界,捧回了一个个国际电影节大奖。

这说明文化市场化( )①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②实现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根本目的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④是促进我国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5.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

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方向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6.2014年歌曲《小苹果》风靡全国,征兵广告版的《小苹果》照样引发人们的关注。

这告诉我们文化创造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 )A.能够丰富文化内涵,促进文化创新B.能够贴近群众生活,受到群众认可C.能够丰富文化形式,消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D.能够凸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7.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一开拍就争议不断,播出后争议更是伴着收视率水涨船高。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二十九课 建设社会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二十九课 建设社会

学案40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本课考点: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性。

考查重点: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关注热点:关注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和措施;关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关注公益性文化事业如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的建议。

一、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________,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________,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文化。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基本内容______________指导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理想,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____________,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________________。

3.要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____________________引领风尚。

4.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2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2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
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中的主导性作用 A.①② 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C.②③ D.③④ ( )。 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 ④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B.①④
解析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知识定位:文化自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传统文化中
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地继承发展,A错;认识世界 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错; 材料主要说明意识在认识世界方面的能动性,并没有说明 改造世界方面。故答案选C。 答案 C
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
质,也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③ ④正确。①与题意无关;②夸大了文化在现代化建设进程
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 D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典例2】 (2013· 安徽卷)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 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 的环境何等亲切,他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这给 我们的启示是 ( )。
核心考点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考点精讲
1.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有什么 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就会孕育和滋养与之相应的 文化。 (2)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我 们党始终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解析 ①②③④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文化创新,坚持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确保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均符合 题意,故选D项。 答案 D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第2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件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第2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件

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
德素质,也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④正确。①与题意无关;②夸大了文化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 D
命题 2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解题指导:如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①必须对中华文化传统有着清醒而理性的认识和觉悟。中 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培养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和文化自信的基石。
担当
坚定信念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表
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 现
心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 要 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 求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提示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文化自 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有高度的文 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只有建立起高度的文化 自信,才能让文化自觉变成扎实的行动。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
宏伟目标
必由之路
区 别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 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 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 源相匹配
命题 1 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例 1] (2011·安徽高考)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 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中的共 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 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 有助于( )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

返回目录
第28课
基 础 知 识 回 扣
走进文化生活
(2)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①国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 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加强文化建设 ________的 必然要求。 ②个人: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增强抵御落 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返回目录
第28课
返回目录
第28课
走进文化生活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B.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C.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D.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返回目录
第28课
走进文化生活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解析] D 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通 俗文化不等于落后文化,不应当抵制,A项说法错误。对 待农村传统习俗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一味承袭, B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未涉及文化产业问题,C项不符合 题意。D项正确,符合题意。
返回目录
第28课
走进文化生活
落后文化 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 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腐朽文化 腐蚀人们的精神世 界、侵蚀民族精神、 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 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坚决抵制,依法取 缔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危害
政策
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 改造或剔除
返回目录
第28课
走进文化生活
2.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返回目录
第28课
基 础 知 识 回 扣
走进文化生活
(2)腐朽文化 腐朽思想、殖民文化、 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________ “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②态度: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 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 ____________,依法取缔。 坚决抵制 (3)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①从历史角度看,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 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 退出历史舞台。

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课时检测)word版:第十二单元 第28课

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课时检测)word版:第十二单元 第28课

第二十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考点展示] 1.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2.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3.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核心考点一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1)影响: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同时,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2)措施①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个人: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2.发展大众文化(1)含义:面向广大人民(指的是这种文化的方向性问题),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指的是这种文化的性质问题),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指的是这种文化的形式问题),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原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要求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基本要求:①形式: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内容: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1.怎样解决文化低俗化问题(1)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与通常意义上的大众文化的区别典例1(2013·山东高考)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

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

因此,文化建设应当()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解析材料主要说明的是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故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意在强调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③④不符合题意。

典例2(2013·江苏高考)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消费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情况,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2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练习 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2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练习 新人教版

第29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②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④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党的指导思想和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①是党的指导思想,入选;②是党的作用,入选。

③④因果倒置。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宏伟目标。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前进( )①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②以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为目的③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

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在不同时期是不相同的,②错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④错误。

问题进行综合探究。

某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社会制度与文化发展》《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文化在我国国际影响力中的作用问题》《传统文化现状研究》。

据此推断,该组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A.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B.大力发展人民大众文化的路径C.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东西方比较D.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反思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探究活动研究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的问题,A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的参考文献未涉及发展人民大众文化、公民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近年来,山东省曲阜市将儒家文化的转化成果运用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在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同时,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12单元第29课建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效果检测
1.(2015·安徽合肥模拟)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人小志气大,辛苦我不怕。

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

叔叔把我夸,奶奶笑哈哈。

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

”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

雷锋精神()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④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B[学生通过公益歌曲去分析雷锋精神的内涵及其影响和对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的理解,故①④正确。

]
2.(2015·重庆模拟)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充分彰显了我党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下列选项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②有利于提高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③有利于提高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全面肯定④有利于加强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A.②④B.①④
C.①③D.①②
【答案】A
3.(2015·安徽合肥模拟)2014年是秦始皇兵马俑发掘40周年。

2014年9月28日,“真彩秦俑”展在秦始皇陵博物院展出。

此次展览通过对彩绘俑头和秦俑坑中各种彩绘遗迹的展示,向观众呈现了秦俑的“千人千面”和“绚丽多姿”。

该展览()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B[①说法错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传统文化,故排除;④说法错误,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文字;答案选B。

]
4.(2015·安徽合肥模拟)中国游客正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中坚力量。

据预测,中国出境旅
游的人数将从2012年的7 000万人次达到2020年的1亿人次,近年来中国游客在国外“丑事”时有发生,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成为热议话题。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从《文化生活》角度应当()
A.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B.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