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体下采煤三维动画仿真探讨

合集下载

一种煤层群开采三维相似模拟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煤层群开采三维相似模拟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煤层群开采三维相似模拟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黄克军,吴学明,陈通,李亮,耿耀强,刘文静,廖敬龙,沈会初,赵萌烨
申请号:CN201620072133.4
申请日:20160125
公开号:CN205538954U
公开日:
2016083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层群开采三维相似模拟装置,包括三维模拟试验台架、铺设在试验台架内的试验用相似配比岩土层、设置在试验台架上的地表移动观测装置,试验用岩土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风积沙松散层、含水层、隔水层、基岩层、上煤层和最下层煤,上煤层由液压枕单元替代,最下层煤由顶升千斤顶单元替代,液压枕单元与设置在试验台架外侧的侧拉动力装置连接,用于拉动液压枕单元。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三维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台体型庞大笨重、结构复杂、机构冗杂、难以真实有效地模拟煤层开采、固定式不可拆卸等实际问题。

申请人: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2号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
国籍:CN
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徐文权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矿井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矿井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矿井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矿井是一个危险且特殊的工作环境,其地形地貌复杂,资源类型多样,有些矿井甚至存在可燃气体等危险物质。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和提高矿井生产效率,需要对矿井进行准确全面的管理和监控。

目前,矿井管理和监控主要依靠观察和手工记录,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和漏洞。

因此,矿井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目的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开发一套矿井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通过建立矿井数字模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矿井生产和管理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建立矿井数字模型通过对实地矿井进行扫描和测量,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矿井数字模型。

在数字模型中加入有关矿井地下通道、设备、人员等信息。

并将模型数据储存于数据库中。

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数字模型模拟成逼真的可视化场景,实现对矿井生产和管理的实时监控。

并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场景和实物相结合,快速定位和处理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3. 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采集和分析矿井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预测和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危险,提供优化方案和建议,保障矿井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建立可视化的三维矿井数字模型,储存于数据库中。

2.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矿井实时监控和管理。

3.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矿井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供优化方案和建议。

四、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1. 矿井数字模型的建立和储存,包括矿井地面和地下数字模型的建立、矿井信息的整理和储存、数字模型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等,预计用时2个月。

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包括针对各类矿井场景的虚拟现实设计、加入增强现实技术,实现虚实结合,预计用时3个月。

3. 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采集矿井的生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与挖掘,提供提高矿井生产效率的可行性方案,预计用时4个月。

基于三维可视化与虚拟仿真技术的综采工作面生产仿真研究

基于三维可视化与虚拟仿真技术的综采工作面生产仿真研究
2 . P r o v i n c a l a n d MO E J o i n t E s t a b l i s h e d Ke y L a b o f C o a l Mi n e S a f e t y a n d Hi g h E ic f i e n t Mi n i n g , Hu a i n a n An h u i 2 3 2 0 0 1, C h i n a ;
Re s e a r c h o n v i r t ua l s i mul a t i o n o f f ul l me c ha ni z e d mi n i ng f a c e p r o du c t i o n ba s e d o n t h r e e . di me ns i o n a l v i s ua l i z a t i o n a nd v i r t u a l s i mu l a t : i o n
要: 针对现 阶段煤 矿从业人员生 产培训中存在 的不足 , 以淮 南矿业集 团潘 三矿 1 6 2 2综 采工作 面为例 , 引 出了
基于三维可视化与虚拟仿真技术 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虚拟仿真 系统 的设 计与开发 , 利用 3 D MA X三维 建模软件对 矿 区地形 、 地质及综采工作 面采煤 机 、 液压 支架 、 刮板输 送机 等生产机 械设 备进行 三维模 型的创 建 , 并结合 C o n v e r s e 3 D虚拟 现实 制作 软件对 系统的界面 u I 和交互进行设计 , 提 出了系统设 计开发 的完 整流程 。通过在 潘三矿 的应 用 结果表明 : 基 于三维 可视化及虚 拟仿 真技术开发的综采工作面虚拟仿真 系统具有 易学性 、 真实性和交互 性等特点 , 能够快速激发工人的学习兴趣 , 大大降低 了工人安全培训的时间 。同时 , 也 为工 业生产 的实时仿真 , 提供 了新 的研

矿井三维仿真可视化解决方案

矿井三维仿真可视化解决方案
矿井三维仿真可视化解决方案
演讲人
目录
01. 解决方案概述 02. 应用场景 03. 技术实现 04. 案例分析
解决方案概述
矿井三维仿真技术
01
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 现实技术,构建逼真的三 维矿井模型
02
支持实时交互,用户可以
在三维场景中自由漫游,
观察矿井的各个部分
03
提供多种可视化工具,如 剖面图、立体图等,帮助 用户更好地理解矿井结构
矿井安全监测
实时监测矿井内的气体浓度、 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如瓦斯 泄漏、顶板塌陷等
及时报警,提醒相关人员采 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记录监测数据,为矿井安全 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矿井生产管理
实时监控:对矿井生 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确保生产安全
生产计划:制定合理 的生产计划,提高生
产效率
应用场景
矿井设计规划
地质建模:利用三维仿 真技术,构建矿井地质 模型,为设计规划提供 基础数据。
01
通风系统设计:设计矿 井通风系统,确保矿井 内空气流通,保障矿工 安全。
03
02
04
采矿方案设计:根据地 质模型,设计采矿方案, 包括采矿方法、采矿设 备、采矿路线等。
排水系统设计:设计矿 井排水系统,确保矿井 内积水及时排出,保障 矿井安全。
04
支持模拟各种灾害和事故
场景,帮助用户进行应急
演练和培训
可视化呈现方式
3D模型:真实还原矿井
结构,提供直观的视觉 01
体验
虚拟漫游:模拟矿井内
部环境,提高员工培训 03
效果
实时数据:动态展示矿
02 井生产数据,便于监控

矿井三维仿真可视化解决方案

矿井三维仿真可视化解决方案
2019
矿井三维仿真可视化 解决方案
客户收 益
解决方 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案
现状分 析
现状分析
矿井运营工作面临的挑战
环境条件
安全 风险
地形 复杂
成本 高昂
随机 多变
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现状分 析
客户收 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益
解决方 案
解决方案
全矿井虚拟现实监测系统
以Meta平台为基础建立的全矿井虚拟现实监测系统, 为采矿领域的科研管理和工程人员提供身临其境的矿 山体验和研究环境,其高度的逼真性、实时的人机交
线收发 服务器 其他
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
RS232/485总线
解决方案
矿井模拟
矿山环境的模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矿山的整体规 划设计、矿山内矿床、巷道和建筑间的相互关系非常 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
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工解艺决方流案程智慧模小拟区云:服全务平面台仿整体真解模决方拟案演智慧示小矿区云井服下务平的台各整体种解作决方业案 场景,用户可以任意漫游观看甚至操作场景中的仿真 器械。也可以按照预定规则在场景中运行设计好的作 业预案,从而测试预案的可行性和作业效果。
解决方案
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现状分 析
解决方 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案

关于三维仿真技术在矿井水害治理中开发应用

关于三维仿真技术在矿井水害治理中开发应用


将上述数据转换 为标准数据需 依据如下公式 :
0l s × 8 _l ) 。 aa n 】 ( 、 一 四象 限)
N = r+  ̄ s ( rN , ‰ xi n
8 -啪 ) oa 】
: Ⅳy
o ( r ' 1 0 栅 ) s  ̄ r 8- xr + ] ( 、 二 三象限 )  ̄ s 一 自 xi n ( 1。 aa y) 8_l N ] “
【 b t c] i f l esr c  ̄e u a l t s iya i s f i a o s nm n u d t nm n g t i h ss a o t -D x t A s a tI v w o pa f em d l n b a s l n t t n iei n a o a a h s t e i d p s 3 r n e n ua e o t f l k d o su i i n i e Ma o
义 , 于矿 井仿真 系统在煤矿 中的推广与应 用有 重要 的指 导与现 实意义 对
【 关键词 】 水害治理 ; 冻结 ; 立体仿真
De eo v lpme ta pl ai f3 D ru lSi ulto c i u o M i nu a o a a e n nd Ap i t c on o 一 Vit a m a n Te hn q et neI nd t n M n g i i



smu a i n s se t h o l mi e i l to y tm o t e c a n

【 e od ] udtnm ng;ren ;一 iu m li K y rsI nao aaeFez g3 Dv t s ua0 w n i i r a i tn l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采矿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设计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采矿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设计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采矿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设计一、引言采矿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涉及到地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实地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需求非常重要。

由于采矿工程所涉及的实验场地有限,实验设备昂贵,实验条件复杂,实验教学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应运而生,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验条件和设备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就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采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思考与设计。

1. 解决实验场地有限的问题采矿工程所需的实验场地通常需要在地下或者开采场地,这些场地往往受到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限制,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实现对地下采矿工程的仿真实验,使得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解决实验场地有限的问题。

2. 改善实验设备昂贵的情况采矿工程实验设备通常比较昂贵,而且需要大量的维护和管理成本。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设备的运行过程,使学生在计算机模拟环境中进行实验,避免了昂贵的设备投入,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

3. 优化实验条件复杂的情况采矿工程实验涉及到地下空间的利用和资源的开采,技术要求较高,实验条件也比较复杂。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可以模拟复杂的地下环境,使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4. 增加实验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灵活的模拟,可以模拟不同地质条件和资源开采情况,从而增加了实验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进行实验,拓宽了实验教学的范围和深度。

1. 设计合适的虚拟仿真实验内容针对采矿工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要求,设计适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内容,包括地下采矿技术、矿山安全管理、资源开采与利用等方面的实验内容,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

根据实验内容和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比如采矿工程领域的仿真软件、虚拟实验平台等,保障实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 设计相关的实验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包括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并配备相关的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和设备,提供便利的实验条件和学习资源。

采煤机3DVR平台三维建模技术研究

采煤机3DVR平台三维建模技术研究

Abstract: T aking the M G900/ 2210 WD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 rical haulage shearer as an ex am ple t o st udy t he key t echno logies of real t im e g raphics r endering and acceler at ing f or t hr ee dimensional virt ual reality ( 3DVR) dig ital inf ormat ion plat f orm of shear er. An improved algo r it hm fo r 3D real t ime lev el of det ail render ing of shear er based on half co llapse w as pr opo sed. T he selection st rateg y o f co llapsing edg e and erroneous measur em ent w ere est ablished. T he tim e and space ov er head needed to calculat e t he new vert ex w as saved because t he select ed edg e w as collapsed int o o ne of it s tw o vert ices, which w as unnecessary t o r ecalculat e t he posit io n o f a new vert ex aft er edg e co llapsing. T he result s show that t he demands of real t ime gr aphics rendering fo r 3DVR digit al inf orm ation platf orm of shearer are met w ell. An eff icient and loss less coding w it h mult i reso lut ion w as realized. When the simplificat ion percent age of a model est ablished in a H P Workst at io n Z800 reaches 65% , t he t ime required t o g enerat e is reduced by 46% . Key words: shearer; three dimensional v ir tual realit y( 3DVR) ; mo deling ; level o f det ail( L OD) ; algorit hm 进入 21 世纪, 传统矿业迈入了一个信息化、 自 动化、 智能化的科技发展领域, 数字化矿山 应运 而生 . 数字化矿山的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技术交叉 的新领域 , 需要运用多媒体、 仿真、 虚拟现实等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水体下采煤三维动画仿真探讨当前,多媒体动画及三维动画仿真技术,在煤矿专业学生的教育培训及煤矿新工人安全培训和井下安全事故的仿真再现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

有效提升了教育培训的质量,通过利用三维动画模拟井下灾难事故发生的过程,也发挥了充分吸取事故经验教训的作用。

但是,煤层开采后将引起上覆岩层移动、破断,并在岩层中形成采动裂隙。

采动引起的岩体破坏规律复杂,在煤矿地下采煤尤其是近水体下采煤的过程中,覆岩的变形破坏尚难以采用理论方法实行计算。

而覆岩破坏的范围与水准将直接决定着水体下采煤的安全与否。

水体下采煤上覆岩层变形和破坏后形成的“两带”高度对安全生产影响重大,一旦导水断裂带波及水体,水体将成为开采工作面的直接充水水源,增加矿井的排水压力,甚至造成淹井事故。

本文以姚桥煤矿新东四采区浅部露头区微山湖下的实际地质条件为原型,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及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等,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整个近水体下采煤的全过程,重点体现了随着煤体持续被采出,采场上覆岩层的移动变形及破坏的过程和规律,以及开采影响波及地表,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全过程,突出了含(隔)水层的水位变化,解释了松散层底部厚黏土层阻隔水体流向采场所起的关键作用以及防砂安全煤(岩)柱的合理留设。

直观形象,简单易懂。

一、动画制作基础1.原型工作面概况姚桥煤矿新东四采区位于矿井东翼,采区地表为微山湖体。

主要开采煤层为7、8号煤,7号煤平均倾角7.5°,浅部煤层倾角较大,约13°左右,属缓倾斜煤层。

直接顶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以砂质泥岩为主,厚度为0.73~8.8m,平均3.6m。

8煤煤层厚度0~5.95m,浅部8煤平均厚度3.62m,直接顶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或炭质泥岩,局部为中细砂岩。

在其浅部露头区的7706工作面,工作面长约220m,走向长约1300m,其中7煤厚度为6m,8煤厚度为4m,7、8煤平均间距为8m,为近距离煤层组,煤层倾角平均13°,采用综放全厚开采。

根据现有资料,新东四采区浅部绝大多数区域第四系“底含”缺失,即松散层底部含水层。

4隔直接覆盖在基岩面上。

只有个别地点存有“底含”区。

水文补勘表明“底含”厚度薄,属弱富水性,受矿井开采影响“底含”水基本疏干。

采区绝大多数区域底部有厚层黏土,为硬塑和半固结状态,流动性差,隔水性好,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符合留设防砂安全煤(岩)柱的条件。

所以,依据现有的科研成果,在采区浅部露头区,综放全厚开采,7煤防砂煤(岩)柱的安全开采标高为-157m,8煤防砂煤岩柱的安全开采标高为-170m。

2.覆岩变形及地表移动针对采场上覆岩层的移动变形和破坏情况,以姚桥煤矿新东四采区浅部煤层实际赋存条件、采矿条件为基础,具体开采条件及地质参数以7706工作面为原型。

分别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和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覆岩破坏规律、运移规律、位移的变化规律等,对比分析覆岩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的“两带”发育形态和高度,结合姚桥煤矿新东四采区7、8煤浅部露头区和浅部部分钻孔资料,利用综放开采覆岩“两带”高度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以及现场实测成果,最终选择最大值作为“两带”的发育最大高度。

对于煤矿地下开采导致的地表下沉变形,利用地表移动计算软件,通过选择合适的地表移动参数,对相临近工作面实行分区域计算,计算输出煤层采动地表的下沉,倾斜以及水平变形等值线图,据此能够得到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回采到回采结束,地表在整个采煤过程中受不同采动水准影响下的下沉、倾斜等移动变形的结果。

如图1所示为7706工作面回采完毕覆岩稳定后地表下沉图,最大下沉深度为4m。

3.软件应用在动画制作前期,利用了多个专业或辅助软件实行了前期模拟和数值计算。

制作动画主要应用了三维建模软件Sketchup和动画制作编辑软件flash、会声会影以及其他辅助软件。

Sketchup是一套直接面向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设计工具,其创作过程不但能够充分表达设计师的思想而且完全满足与客户即时交流的需要,它使得设计师能够直接在电脑上实行十分直观的构思,是三维建筑设计方案创作的优秀工具。

Flash是一种动画创作与应用程序开发于一身的创作软件,其广泛用于创建吸引人的应用程序,它们包含丰富的视频、声音、图形和动画。

会声会影是一款半专业非线性剪辑软件,用户能够利用截取、编辑、特效、覆叠、标题、音频与输出等七大功能,把视频、图片、声音等素材结合成视频文件。

二、近水体下煤层开采动画仿真为了保证仿真动画最大水准上还原近水体下采煤的开采实际,秉承通俗易懂和生动形象的原则,既要充分体现水体下采煤的特点,又要重点突出解释在浅部露头区安全煤(柱)留设时对覆岩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的特殊考虑,以及采煤过程中含(隔)水层水位的变化和黏土层起到关键隔水层作用的原因。

达到既可用来煤矿工人安全培训和课堂教学,又可对无相关知识者展示水体下采煤特点的效果。

1.松散层特征姚桥煤矿新东四采区浅部露头区,井田第四系松散层厚126~137m,根据21勘探线剖面图和地面钻探水文补勘结果,将单一的地层剖面第四系松散层及基岩和煤层实行标定,其具有直观形象的优点。

如图2所示为地层简图。

在矿区勘探地质报告中将第四系地层划分成5个含水层(组)合4个隔水层(组),采区地表为微山湖体,如图3所示为松散层含(隔)水层剖面划分简图,结构分明,并据此建立三维地质模型。

2.采场岩层移动及地表变形特征首先回采7煤的7706工作面,随着工作面自开切眼向前推动,采场顶板由初始悬空状态到开始垮落,随着工作面持续向前推动,上覆岩层垮落范围持续扩大并趋于稳定,直至逐渐形成马鞍形的垮落带并随工作面的推动而移动,同时,覆岩裂隙逐渐向上发育,高度和范围也持续增大,并最终形成近似马鞍形的导水裂缝带,并同样随着工作面的推动而移动。

在回采的过程中,覆岩受采动影响发生移动变形和破坏,当回采工作面自开切眼开始向前推动的距离相当于采深的三分之一时,开采影响波及到地表,引起湖床下沉。

7煤回采完毕后,对其下方的8煤实行回采。

在此过程中,部分湖水下渗,松散层上部含水层的水,因为导水裂缝带的形成而贯通,且水体下流,但是被存有于基岩上部的一层厚黏土层所阻隔。

松散层底部的弱富水含水层的水直接流向采场,因为水量较小,不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

地表受采动作用影响下沉和发生水平移动变形等,导致湖区大坝坝体及附属建筑物等受到影响。

在7706工作面回采完毕时,地面形成一个下沉盆地,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形成,其形状近似于马鞍形,含水层的水通过导通的裂缝下流(见图4)。

以往无论是覆岩的破坏还是地表的下沉,通常都是某一时刻的静态结果,通过交互性更强的动画制作效果,能够把一个个静态结果连续动态表现,更具有整体性和良好的表达效果。

3.黏土层隔水作用分析姚桥煤矿第四系黏土层发育,其中3隔、4隔岩性主要为黏土,塑性指数14~32,厚度平均分别为33.56m、13.79m,且分布稳定,隔水性强,有效地阻隔了大气降水、地表水、第四系中上部砂层水与第四系底部含水层水、基岩地下水的水力联系,所以3隔、4隔是本区的隔水关键层。

黏土层受采动影响后会发生拉伸、剪切、弯曲和压缩变形,变形导致黏土层产生拉裂缝或剪切台阶破坏,变形破坏面可造成黏土层隔水水平的削弱甚至彻底丧失。

根据对新东四采区浅部露头区采动土层的极限变形试验结果,松散层底部的3隔和4隔黏土隔水层,在受采动影响作用下,黏土层拉伸变形隔水性评价指数、黏土层直剪隔水性评价指数和黏土层剪拉隔水性评价指数,均远小于黏土层失去隔水作用的极限值。

所以,采区松散层隔水关键黏土层受采动拉伸变形后仍然具有良好的隔水性,隔水性能几乎无减弱。

在回采过程采动导致围岩变形的过程中,具体展示了含水层水位的变化,黏土隔水层如何起到关键隔水作用的整个过程,直观形象地解释了3隔和4隔能够作为本采区隔水关键层的原因。

如图5所示为8煤回采结束时黏土层阻隔上部含水层水流向采场的示意图。

4.防砂安全煤岩柱留设及开采上限确定新东四采区浅部露头区,在综放开采条件下,采用安全煤(岩)柱留设方式为防砂安全煤(岩)柱,依据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7煤防砂煤(岩)柱的安全开采上限标高为-157m,8煤防砂煤(岩)柱的安全开采上限标高为-170m,防砂基岩柱厚度为垮落带最大发育高度与保护层厚度之和。

地面标高+31.53m,对于7煤开采上限确定,基岩厚度53m,垮落带高度39m,保护层厚度14m;8煤开采上限确定,基岩厚度69m,垮落带高度48m,保护层厚度21m。

在制作的动画中,利用动画演示,详细介绍了安全煤(岩)柱留设方式的合理选择过程,垮落带高度的最终确定,保护层厚度的选择方法和大小计算。

最终在回采达到开采上限停采时,保护煤(岩)柱的位置及构成可一目了然地表现于观者面前,把水体下采煤安全煤(岩)柱的留设问题,由复杂抽象转化到直观形象,附以文字、声音和背景音乐,浅显易懂,便于理解,容易掌握。

结束语⑴通过地质建模和可视化技术,将水体下采煤的全过程直观地模拟再现于三维虚拟场景中,最大水准上还原了水体下采煤实际。

⑵完整演示了煤层组工作面自开切眼开始回采到采掘结束,覆岩采动变形和地表湖床下沉过程;介绍了采区浅部露头区安全煤(岩)柱留设方式;解释了松散层底部的厚黏土层在受采动影响下依然保持良好隔水作用并的原因。

总来说之,把水体下采煤的一系列抽象问题形象化,通俗易懂,对理解和掌握水体下采煤起到良好的作用。

近水体下采煤三维动画仿真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