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热习题
反应热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1】(对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的理解)(08上海)已知:H 2(g)+F 2(g)2HF(g);△H= -270 kJ ·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 的氢气和1L 的氟气吸收270kJ 热量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典型例题1】(关于键能和反应热)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 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
气态时,已知断裂1 mol N —N 键吸收193 kJ 热量,断裂1 mol NN 键吸收941 kJ 热量,则( )A .N4与N2互称为同位素B .1 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吸收748 kJ 热量C .N4是N2的同系物D .1 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24 kJ 能量【典型例题2】(关于反应热大小比较)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程中,化学反应的△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C(s)+O 2(g)=CO 2(g);△H 1C(s)+1/2O 2(g)=CO(g);△H 2 ②S(s)+O 2(g)=SO 2(g);△H 3S(g)+O 2(g)=SO 2(g);△H 4 ③H 2(s)+1/2O 2(g)=H 2O(g);△H 52H 2(g)+O 2(g)=2H 2O(l);△H 6 ④CaCO 3(s)=CaO(s)+CO 2(g);△H 7CaO(s)+H 2O(l)=Ca(OH)2(s);△H 8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典型例题3】(关于盖斯定律)(2010广东卷)9.在298K 、100kPa 时,已知:2222()(g)2()H O g O H g =+ ⊿1H 22(g)(g)2l(g)Cl H HC += ⊿2H 2222(g )2(g )4l (g )(g )C l H O H C O +=+ ⊿3H 则⊿3H 与⊿1H 和⊿2H 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3H =⊿1H +2⊿2HB ⊿3H =⊿1H +⊿2HC. ⊿3H =⊿1H -2⊿2HD. ⊿3H =⊿1H - ⊿2H【典型例题5】(关于反应热的图像题)(09年天津理综·6)已知:2CO(g)+O 2(g)=2CO 2(g) ΔH=-566 kJ/molNa 2O 2(s)+CO 2(g)=Na 2CO 3(s)+ 21O (g)2Δ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 的燃烧热为283 kJB .右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2Na 2O 2(s)+2CO 2(s)=2Na 2CO 3(s)+O 2(g) ΔH >-452kJ/molD .CO(g)与Na 2O 2(s)反应放出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化学反应热测试题

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A .放热的反应,不必加热就能发生反应B .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C .化学反应中,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也能发生D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2. 已知反应X+Y==M+N 为放热反应, 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3.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A .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 能量B .1mol 碳和1mol 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 热量C .1mol 固态碳和1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D .1 个固态碳原子和1 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4. 已知1 克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55.625 kJ/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5.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D 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6 . 已知则反应的为()7.1g 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 和H2,需吸收10.94KJ 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8.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能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10. 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A .a<bB .a=bC .a>bD .无法确定11. 已知298K 时,2SO 2(g)+O 2(g)=2SO 3(g) D H =-197kJ/mol ,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 2和1molO 2, 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 1;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 2和1molO 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12 . 已知在298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13. 在一定条件下,CO 和CH 4的燃烧热分别是283 kJ/mol 和890 kJ/mol 。
反应热相关练习

反应热相关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① Cu(s)+H2O2(l)+2H+ (aq)=Cu2+(aq)+2H2O(l) △H 1②2H2O(l)=2H2(g)+O2(g) △H 2③2H2O2(l)=2H2O(l)+O2 (g) △H 3④Cu(s)+2H+ (aq)=Cu2+(aq)+H2(g) △H4则ΔH4的正确表达式为()A.△H4=△H 1+×△H 2+×△H 3B.△H4=△H 1+×△H 2—×△H 3C.△H4=△H 1+2×△H 2—2×△H 3D.△H4=2×△H 1+△H 2+△H 3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C(s)+O2(g)==CO2(g)△H= —393.5kJ/mol②CO(g)+ 1/2 O2(g)="=" CO2(g)△H= —283.0kJ/mol③2Fe(s)+3CO(g)==Fe2O3(s)+3C(s)△H= —489.0kJ/mol则4Fe(s)+3O2(g)==2Fe2O3(s)的反应热ΔH为()A.-1641.0kJ/mol B.+3081kJ/molC.+663.5kJ/mol D.-2507.0kJ/mol3.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mol-1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燃烧热为 -571.6 kJ·mol-1B.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C.H2SO4(aq)+Ba(OH)2(aq)=BaSO4(s)+H2O(l) ΔH=-57.3 kJ·mo l-1D.3H2(g)+CO2(g)= CH3OH(l)+H2O(l) ΔH=+135.9 kJ·mol-14.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反应热计算题

反应热计算题已知反应A + B = C + D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B. 破坏A和B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C和D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一定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D. 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不必加热就能发生答案:A、B、C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 当ΔH < 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已知C(石墨,s) = C(金刚石,s) ΔH > 0,故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D.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答案:C、D已知:H₂(g) + Cl₂(g) = 2HCl(g) ΔH = -184.6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氯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放出184.6 kJ的热量B. 1 mol氢气与1 mol氯气反应能放出184.6 kJ的热量C. 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氯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氯化氢的能量D.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B、C已知:C(s) + O₂(g) = CO₂(g) ΔH₁ = -393.5 kJ/mol,2CO(g) + O₂(g) = 2CO₂(g) ΔH₂ = -566 kJ/mol,则C(s)与CO₂(g)反应生成CO(g)的反应热ΔH为:A. -172.5 kJ/molB. +172.5 kJ/molC. -393.5 kJ/molD. +393.5 kJ/mol答案:B已知反应X + Y = M + 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 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发生答案:C已知:H₂(g) + F₂(g) = 2HF(g) ΔH = -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的氢气和1 L的氟气吸收270 kJ热量B. 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 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 kJ热量答案:C已知:P₄(白磷,s) + 5O₂(g) = P₄O₁₀(s) ΔH₁,P(红磷,s) + 5/4O₂(g) = 1/4P₄O₁₀(s) ΔH₂,若ΔH₁ < ΔH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白磷比红磷稳定B. 红磷比白磷稳定C. 相同质量的白磷和红磷完全燃烧,红磷放出的热量多D. 相同质量的白磷和红磷完全燃烧,白磷放出的热量多答案:B、C。
高中化学《反应热》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反应热》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能量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D.化学变化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2.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A.潮汐能、煤炭、石油B.海洋能、地热能、核能C.天然气、水能、生物能D.风能、太阳能、沼气3.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C.氯化铵和氢氧化钡晶体反应D.将浓硫酸与水1:1混合4.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CO和1molH2并吸收131.3kJ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H2O(g)=CO(g)+H2(g)△H=+131.3kJ/molB.C+H2O=CO+H2△H=+131.3kJ/molC.C(s)+H2O(l)=CO(g)+H2(g)△H=-131.3kJD.C(s)+H2O(l)=CO(g)+H2(g)△H=-131.3kJ/mol5.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 .AB .BC .CD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矾晶体制备时,溶剂蒸发速率越快,得到的晶体颗粒就越大B .苯酚有腐蚀性,若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热水冲洗C .中学实验室中可以将未用完的钠、钾、白磷等放回原试剂瓶D .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时,温度计测量酸溶液温度后应立即测量碱溶液的温度 7.硫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冶金和石油工业,可通过以下反应生产硫酸:S+O 2点燃SO 2、2SO 2+O 2催化剂△2SO 3、SO 3+H 2O=H 2SO 4。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C(s)+H2O(g)=CO(g)+H2(g) △H=a kJ/mol2C(s)+O2(g)=2CO(g) △H=-220 kJ/mol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 kJ/mol,则a为A.-332B.-118C.+350D.+130【答案】D【解析】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s)+H2O(g)=CO(g)+H2(g) △H="a" kJ/mol,②2C(s)+O2(g)="2CO(g)" △H=-220kJ/mol,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2即得到热化学方程式O2(g)+2H2(g)=2H2O(g) △H=-(220+2a)kJ/mol。
由于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新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496 kJ/mol+2×436 kJ/mol-2×2×462 kJ/mol=-(220+2a)kJ/mol,解得a=+130,答案选D。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和反应热计算2.已知:C(s)+O2(g)=CO2(g) △H1CO2(g)+C(s)=2CO(g) △H22CO(g)+O2(g)=2CO2(g) △H34Fe(s)+3O3(g)=2Fe2O3(s) △H43 CO(g)+Fe2O3(s)=3CO2(g)+2Fe(s) △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H1>0,△H3<0B.△H2>0,△H4>0C.△H1=△H2+△H3D.△H3=△H4+△H5【答案】C【解析】A、碳和CO燃烧均是放热反应,△H1<0,A不正确;B、二氧化碳与碳反应是吸热反应,铁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H4<0,B不正确;C、②CO2(g)+C(s)=2CO(g) △H2,③2CO(g)+O2(g)=2CO2(g) △H3,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③即得到C(s)+O2(g)=CO2(g) ,△H1=△H2+△H3,C正确;D、已知④4Fe(s)+3O3(g)=2Fe2O3(s) △H4,⑤3CO(g)+Fe2O3(s)=3CO2(g)+2Fe(s) △H5,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④+⑤×2)÷3得到2CO(g)+O2(g)=2CO2(g),则△H3=,D不正确,答案选C。
高中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已知:①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②Na2O2(s)+CO2(g)=Na2CO3(s)+1/2O2(g) Δ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 283 kJB.反应①正反应活化能与逆反应活化能之差为+566 kJ/molC.反应 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D.CO(g)与 Na2O2(s)反应放出 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 6.02×10232.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1);△H=-57.3 kJ/mol③红磷的化学式为P,白磷的化学式为P4,已知P4(s)+5O2(g)="P4O10(s)" △H=-3093.2 kJ/mol4P (s)+5O2(g)="P4O10(s)" △H=-2954.0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由于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的红磷能量比白磷低B.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C.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H 大于-57.3 kJ/mol3.1mol氨气(化学式为:NH3)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19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NH3=N2+3H2-46.19kJB.2NH3(g)=N2(g)+3H2(g)-46.19kJC.NH3(g)=1/2N2(g)+3/2H2(g)-46.19kJD.2NH3(g)=N2(g)+3H2(g)+92.38kJ4.氢气和氟气反应生成氟化氢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热练习题

反应热练习题一、选择题A. 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正值C. 吸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D. 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物的状态有关2. 在25℃、101kPa的条件下,1mol H2(g)与0.5mol O2(g)完全反应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A. 285.8 kJB. 571.6 kJC. 141.9 kJD. 703.9 kJA. C(s) + O2(g) → CO2(g)B. N2(g) + 3H2(g) → 2NH3(g)C. 2H2O(l) → 2H2(g) + O2(g)D. 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二、填空题1.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2. 焓变(ΔH)表示在恒压条件下,系统______的热量。
当ΔH为正值时,表示反应为______反应;当ΔH为负值时,表示反应为______反应。
3. 焓变的单位是______,表示每摩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三、计算题1. 已知反应:2H2(g) + O2(g) → 2H2O(l)ΔH = 571.6 kJ/mol。
计算在25℃、101kPa的条件下,当4g氢气与足量氧气反应时,放出的热量。
2. 已知反应:C(s) + O2(g) → CO2(g) ΔH = 393.5 kJ/mol,H2(g) + 0.5O2(g) → H2O(l) ΔH = 285.8 kJ/mol。
计算反应:C(s) + H2(g) → CH4(g) 的焓变。
四、判断题1.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物和物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2. 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热等于焓变。
()3. 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五、简答题1. 简述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2. 为什么在实验室中测定反应热时,需要保持温度恒定?3. 请举例说明一个常见的吸热反应和一个放热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H2(g)+ O2 (g) ==2H2O (g) △H=- 571.6kJ/mol
1 H2(g)+ O2 (g) == H2O (l) △H= -285.8kj/mol 2
其中下一个反应也是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其中下一个反应也是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 焦炭发生不完全燃烧, 使18g焦炭发生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 焦炭发生不完全燃烧 所得气体中CO占 占 3
体积, 体积, 1 O2(g)=CO(g);△H=-Q1 KJ/mol ; H=- KJ/mol, 已知: 已知:C(S)+
2
体积, 体积,CO2占
2 3
1 CO(g)+ ; - 2 O2(g)=CO2(g);△H=-Q2 KJ/mol
反应热的计算小结 盖斯定律: 一. 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 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与反应途径无关. 和终态有关 与反应途径无关 △H=△H1+△H2 = △ 反应热的计算: 二. 反应热的计算
方法:由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 通过 方法 由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通过“四则运 由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 通过“ 推出目标反应,并计算反应热 并计算反应热. 算”, 推出目标反应 并计算反应热
根据下列反应的焓变,计算 石墨 根据下列反应的焓变 计算C(石墨 与H2(g)反应生 计算 石墨)与 反应生 的焓变: 成1molC2H2(g)的焓变 的焓变 C(石墨 石墨)+O2(g)=CO2(g) △H1=-393.5KJ/mol 石墨 2H2(g)+O2(g)=2H2O(l) △H2=-571.6KJ/mol 2C2H2(g)+5O2(g)=4CO2(g)+2H2O(l)
学与思 298K 101kPa时 298K,101kPa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N2(g)+3H2(g)=2NH3(g);△H = -92.38kJ/mol。 (g);△ 92.38kJ/mol。 在该温度下, (g)和 (g)放在 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2(g)和3 mol H2(g)放在 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 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测 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 92.38kJ 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其原因 是什么? 是什么?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 应将达到平衡状态, (g)和 (g)不 应将达到平衡状态, 1 mol N2(g)和3 mol H2(g)不 (g), 能完全反应生成2 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g),因而放出的热量 总小于92.38 92.38kJ 总小于92.38kJ
∵ ①×2 +②/2 -③/2 得到 ①×2 +②
△H3=2599.2KJ/mol
2C(石墨)+H2(g) =C2H2(g) C(石墨 H 石墨)+ H=(△ ∴ △H=(△H1 ×4 + △H2- △H3) ÷2
△H=+226.8kJ/mol
课外作业 1. 自主复习课本 自主复习课本2—15页,特别是 页 15页“归纳与整理” 、13页的例题。 页的例题。 页 归纳与整理” 页的例题 2、完成印发的“第一章自测练习卷” 、 第一章自测练习卷” 正式开学后测验方程式的书写: 表示反应的物质变化和反应热的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表示反应的物质变化和反应热的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注明温度、压强(25 除外) ①注明温度、压强 oC,101kPa除外 除外 ② 物质的状态 ③ △H及单位 及单位kJ/mol 及单位 ④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 系数不同△ 不同。 ⑤系数不同△H 不同。
与这些焦炭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 与这些焦炭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 A、1/3Q1KJ 、 C、1/3(Q1+Q2)KJ 、 B、1/3Q2KJ 、 D、1/2Q2KJ 、
)
n(C)=1.5mol
n(CO)=0.5mol
损失的热量为0.5mol CO燃烧应放出的热量 燃烧应放出的热量. 损失的热量为 燃烧应放出的热量
核对“第一章练习答案 核对“第一章练习答案”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平均能量的分子变 能 量
分子 变 活 活化 化 分子 的能 量
活化分子
的
能量
或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 或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 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
活化分子的能量 E1 反应物的能量 反应 物的能量 反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