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A答案

合集下载

马原07-08试卷及参考答案

马原07-08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22010013)期末考试试题(A卷)答题要求:1.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每个人的实践都不相同B.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C.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D.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C.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D.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4、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

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

”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5、毛泽东指示我们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不能厚古薄今,又不能崇洋媚外。

毛泽东的思想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A.事物的发展的方向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C.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的原理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原理6、“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这是( )A.一切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一切唯心主义观点7、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40[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40[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A.社会性劳动B.直立行走C.人脑的形成D.语言的产生【正确答案】A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正确答案】D3.哲学家孔德认为:“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越过任何重要的阶段”。

对他的这一看法分析正确的有(ABCD)A.认为人类历史是具有规律的B.没有认识到历史主体的能动性C.他否认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D.他的这一观点具有形而上学的倾向二、单选题4.《醉翁亭记》开头一段写成后,作者欧阳修觉得没能准确反映景象。

于是再赴滁州城外,最后把开头改为“环滁皆山也”。

这一写作修改过程生动地体现了一个A.参加实践的过程B.抽象思维的过程C.获得经验的过程D.寻求真知的过程正确答案:D,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C.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D.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正确答案:C,6.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

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

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正确答案:C,7.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B.固定资本折旧的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D.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问题正确答案:C,8.《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个“预”就是有备无患.遇事不慌。

这是古人对“底线思维”高度凝练的概括。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底线思维”体现的是A.量变质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物质决定意识正确答案:B,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国开2023春《马原》(试卷A)大作业终考任务:,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2篇

国开2023春《马原》(试卷A)大作业终考任务:,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2篇

国家开放大学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大作业终考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2篇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答题要求:1.本门课程共有三套题,请选择其中的一套试卷且只能选择一套试卷作答。

2.考生答题完毕后,可点击保存。

在提交前可反复修改并保存。

考生一旦提交后,不能再进行修改。

3.考生请在答题框内录入试题答案,不能复制黏贴,不能以附件形式提交试卷。

4.答题要做到论述严谨、语句通顺,最重要的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字数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1:(1710字)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顽强奋斗、辉煌功绩充分展现了创造智慧和磅礴伟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把自然资源改造成为社会财富,劳动者必须掌握适当的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

劳动群众不断地积累经验,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切物质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共同产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脑力劳动在创造物质成果中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从而使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大。

历年马原试题

历年马原试题
A、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的可能性
B、现实中虽有一定的根据,但根据尚未充分展开的可能性
C、目前尚未实现,将来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D、实现的可能性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C
具体得分:-0
17、“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辨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折衷主义的观点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0
5、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这一阶段,而是直接由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却又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 )
A、人民的历史选择具有随意性
B、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具体得分:2
12、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A、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B、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C、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2
13、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
A、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
B、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
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人们是否认可它们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0
14、“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的观点

马原考研真题

马原考研真题

1.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站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沿,他们的一生都在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奋斗。

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共产主义者同盟B.正义者同盟C.工人国际D.共产国际【参考答案】A【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接受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其起草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

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

【错项辨析】选项B正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加入之前的组织,它的本质是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而不是一个政党。

选项C工人国际,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它的建立晚于共产主义者同盟。

选项D共产国际,又名第三国际,由列宁于1919~1943年创建并领导,它的建立晚于共产主义者同盟。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橘逾淮为枳”说明了A.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C.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间的一个网结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参考答案】A【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的变化发展。

任何一个新事物,都是适应了它所处环境的产物。

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

【错项辨析】选项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这一个论断的核心在于中介,但是在题目之中找不到能够充当中介作用的成分。

“橘逾淮为枳”是比较了橘与枳这两个事物的不同,两者之间不存在中介。

选项C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间的一个网结,这句话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普遍联系的意思,但是“橘逾淮为枳”主要凸显的是橘与枳之间的区别,而不是它们之间的联系。

选项 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这句论断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在“橘逾淮为枳”的材料中并未涉及橘与枳的变化过程。

3.马克思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它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分别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C.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答案:B3.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通过: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 A和B答案:D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生产过剩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案:D5.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是:A. 实现个人自由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消除贫富差距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上层建筑答案:B C7.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调节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答案:A B C8.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 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C.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 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答案:A B三、简答题9.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探讨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基本原理。

政治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科学社会主义则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AX[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AX[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正确答案】B2.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4.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D.殖民地和宗主国二、单选题5.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正确答案:A,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正确答案:B,7.一切社会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正确答案:D,8.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A.唯物史观B.唯心史观C.激变论D.庸俗进化论正确答案:B,9.“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D.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答案:C,10.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A.实现了自我否定B.发生了根本变化C.仍无任何变化D.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正确答案:D,11.“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这种观点属于A.反映论B.不可知论C.先验论D.唯心论正确答案:A,1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A.永恒性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正确答案:B,13.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说明A.运动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运动与静止是绝对对立的正确答案:C,14.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能否付诸实践B.能否满足人的需要C.能否在实践中得到证实D.能否被多数人认可正确答案:C,15.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A.实在的货币B.信用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现金正确答案:C,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10[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10[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正确答案】A2.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正确答案】B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正确答案】A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A.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还是彼此孤立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发展变化还是凝固不变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D.承认还是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ABD5.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D)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7.B2.D3.B4,A5.B6.A7.D8.C9.D10.A11.D12.A8.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生产社会化D.经营管理社会化[单项选择题答案]1--5A.C.A.D.C6--10C.A.B.B.C11--15D.A.B.C.C16--20C.D.B.B.D21--25D.D.A.C.B9.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B.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C.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10.意识的本质是()A.人脑的机能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C.“绝对观念的产物”D.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答案】AD二、单选题1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正确答案:B,12.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是原样被转移到新产品当中,而是被重新创造出来的是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正确答案:B,13.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A)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1分)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1分)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1分)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1分)
42、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1分)
(2)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1分)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1分)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转化。

(1分)
43、简述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及其意义
(1)依据资本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分)
(2)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1分)
(3)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分)
44、简述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
(1)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

(2分)
(2)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2分)
45、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分)
(2)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发展(1分)
(3)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1分)
(4)加快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1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8分)
46、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谈谈你对当前甲型H1N1流感的看法。

(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分)
A、人对自然的过度干预,使得人类大大增加了感染在动物界流行病毒的机会。

人类应该深刻反思和调整与自然的关系。

(1分)
B、病毒的流行也有其规律性,应该认识和把握病毒流行的规律。

(1分)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分)
从基因学,流行病学,药物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和采取措施,防控甲感。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甲感可防,可控,可治。

(2分)
47、试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以及如何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A、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B、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C、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以上三个要点各1分,内容阐述1分)
(2)如何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A、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B、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

C、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以上三个要点各1分,内容阐述1分)
五、材料题(14分)
48、(1)请运用所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理,分析此次金融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分)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二个方面的表现(3分)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A、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分析法,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看问题(2分)
B、积极影响,消极影响(2分)
(3)请运用所学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谈谈对克服金融危机的建议或看法。

A、按照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要求,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及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2分)
B、建议或看法:因此,要预防和克服金融(经济)危机,必须遵循上述基本原理,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努力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保证各产业、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