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案

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
请家长朋友们提醒您的孩子:
1.课前:预习电子教材,并将下面导学案内容“学习任务”部分抄在作业本上。

2.上课:对应导学案内容(即提前抄在本子上的部分)认真听网课,适当填写。

3.课后:马上完成布置网上的课后习题,并立即提交。

再完成本子上抄的导学案试题,开学后统一交老师检查。

提示:请家长朋友们随时查看“乐教乐学”教学软件里的”学习/通知”。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学习目标: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二、学习任务: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现代类人猿有四种:、、、。

生活在丛林中,适于,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

3.人类是如何进化的?
推测进化的证据是,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

进化过程:。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前准备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时分配2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人类的起源叙述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

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

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

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论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和观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索、回答,并补充。

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环境的变化(地壳的运动导致)分析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行补充、纠正。

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能力目标:对比观察课本中插图,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学习重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学习难点〕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1.现代类人猿主要包括、、和四种。

2.19世级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仔细比较了与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有着共同的祖先——。

3.在距今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地区,尤其是。

过着以为主的生活。

4.人类是如何进化的?由于的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这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面发展,解放出来,臂和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5.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并且能使用,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它的产生使相互间能更好的与。

二、课堂助学1、情景引入:通过《七上》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在这大家园中作为“物种的人”是怎么来的?作为“个体的人又是怎样来的?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2,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这一观点是谁提出的?你了解他多少?学习任务二: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自学课本,通过观察与思考,描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起源与发展的不同之处(1)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2)森林古猿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学习任务三:从猿到人的进化阅读P4第二自然段——P5文字和图片,分析回答:(1)人类的起源地是哪儿?(2)什么是化石?为什么在东非大裂谷地带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3)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他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一下他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4)“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经具有什么能力?(5)什么原因是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为人类?(6)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渐变化的?(7)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问什么?(8)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学习任务五:阅读课本P6,通过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1)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2)判断短文中的问题,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三、诊断评价:1、关于人类的始祖,普遍认同的观点是( )A.起源于亚洲B.起源与欧洲C.起源与非洲D.起源与美洲2.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B.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类C.猿和猴是一类,都能进化成人类D.劳动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C.为了扩大领地D.为了逃避敌害4.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6.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祖先不同B.运动方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脑发育程度不同7.古人类能够更好的合作和交流是由于()A.语言的产生B、直立行走 C.火的使用 D.工具的使用8. 下列哪项是事实()A."露西"生活在距今200万年前B. 世界上发现早期古人类化石最多的地区是非洲C.其它地区没有发现古人类化石D. 亚洲直立人是从美洲迁移过来的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现代类人猿 B.森林古猿 C.黑猩猩 D.现代长臂猿四、课后回顾、构建知识网络。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人类的起源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

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

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

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论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和观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索、回答,并补充。

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环境的变化(地壳的运动导致)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行补充、纠正。

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习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哪类动物?(2)说出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准确区分事实和观点。

【预学任务单】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哪位科学家?2、现在的类人猿有哪几种?、、、3、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4、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5、在距今1千万到2千万年前,我们的地球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森林产生了什么影响?森林古猿的运动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预学检测单】1.研究表明,人类起源于()A.类人猿 B.黑猩猩 C.森林古猿 D.南方古猿2.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使用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是()A.用火来驱赶猛兽 B.用火来攻击敌人C.用火来御寒 D.用火来烧烤食物,改善提高了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3.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A.直立行走 B.骨盆变短增粗C.下肢增长 D.脊柱由弓状变成“S”形4.除能制造石器外,还会制造长矛、标枪用以狩猎、捕鱼的原始人类是()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5.在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变化是()A.造山运动活跃,山脉隆起 B.气候变化加剧,出现冰川C.四肢行走变为两足直立行走 D.森林毁灭,草原稀疏【合学任务单】1、直立行走对人类进化有什么意义?2、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自信检测单】1.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东非人”及其遗物,他们用过的石器明显经过加工,说明“东非人”已具备()A.使用工具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制造工具能力 D.用火能力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 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的程度不同3.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的“露西”骨骼化石显示,“露西”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壮,由此特征可以推测A.“露西”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树栖生活 B.“露西”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C.“露西”能够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 D.“露西”能用火烧烤食物,改善身体的营养4.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5.森林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生活的根本原因是()A.为了扩大领地 B.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引起环境变化C.受到外来物种的驱逐 D.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6.能够像现代人一样奔跑,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制造石器,具有语言能力的是()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7.有一种新药即将应用于临床。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4、对照图Ⅳ-2,让学生阐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5、现代类人猿会不会进化为人?6、学生自学并分析“技能”中的资料,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命起源与原始大气
C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5.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 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6. 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
A.后肢增长 B.骨盆变短变宽 C.语言的产生 D.脊柱呈S形
7.从东非大裂谷出土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及遗物中,证明早期古人类已具备( )
A、使用火的能力 B.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
C、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 D、文字交流的能力
8.从古猿到人的过度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 B、产生了语言
C、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D、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
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最适生活在( )
A.草原 B.水中 C.森林 D.平原
10.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与古猿的最本质区别是( )
A.直立行走 B.运用天然工具 C.形成手 D.产生语言和意识
11.下列关人类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的( )
2.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 )

七年级生物下册 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化来的
2、尝试采用对比方法,比较得出四种类人猿与人类的异同;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
阶段的形态特征。

根据图片、资料,描述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
等方面的变化。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认同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难点:1、采用对比方法观察四种类人猿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总结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非常复杂,对学生来说有难度,但是学生的好奇心很大,因而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起源的各种传说、神话等,到讲台上叙述和交流,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与培养了学生生物学各个方面的技能。

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类的发源和发展时间2016年2月日第1周第1课时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课题课型新授课第一节人类的发源和发展①概括人类发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渐渐进化来的。

② 比较察看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发源与发展过程的表示图,概括人类在发源和发展过程中自己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授课目标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术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④认同人类发源与发展的辩证唯心主义见解、人类应该与自然友好发展的见解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见解授课重点认同人类发源于森林古猿的见解,认识人类发源和发展的过程。

②认识到祖先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发源的重要性;授课难点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远斗争中进化来的见解。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学生讲话我们先思虑以下问题:答: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女1. 若是让你买一张去火星的单程宇宙飞船票,你愿意娲造人、上帝创立人吗?表达课前收集的有关人类发源2. 销售月球土地存心义吗?地球是不是适合人类生计的的有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互相交唯一星球?流。

3.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学生讲话,经过收集的资料表达倾听同学讲话、教师有关生物进教师总结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公布自己的师:这个学期,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构造和生理,并进见解。

一步研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让我们共同来商议: 1. 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图片和录1. 人类是怎么来的呢?像片。

经过察看图片和录像片,小组2.你怎么知道的?3.介绍进化论是怎样被世人接受的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唯心主义见解和唯心主义见解的斗争,使学生理解科学的发展是很多人付出艰辛和坚持努力的结果。

二、自主学习新课,合作沟通指导学生阅读图片和观看录像,启迪学生发现、思索问题,达成有关察看思虑题:1.这些类人猿今天散布在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2.类人猿在形态构造上确实与人有很多相像处,但终究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差异?激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勇敢进行想象,并进行适合的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直立行走D.大脑发达
9、下表是8种生物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组成比较,请分析表中的数据后回答(已知细胞色素C由104个氨基酸组成):
生物名称
黑猩猩



小麦
金枪鱼
酵母菌
与人细胞色素C有差异的氨基酸
0
1
12
13
35
21
44
(1)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
3、资料分析:(阅读课本第4页资料)
分析: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的股骨较粗壮,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会是怎样的?
(2)“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的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二、技能训练
阅读课本第6页,《区分事实和观点》
A、黑猩猩B、长臂猿C、森林古猿D、大猩猩
3.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
B.环境的变化使猿进化成人
C.猿适应了生存环境
D.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关于人类起源的分类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
通过比较猿与人的相似特征以及其它证据认同人猿同祖的观点
导学过程
主讲人备课




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
故事导入:
趣味导读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按照这本书中的理论,达尔文认为人和动物一样都是进化而来的。他曾提出人类的祖先与大猩猩和黑猩猩存在亲缘关系。当时,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他的观点,因此人们经常进行人类起源的辩论。最著名的一场辨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之间进行的。这是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会的一次会议上,人们都想听听主教对“猴子理论”的谴责。听众大都反对达尔文的观点,但是赫胥黎却支持达尔文的观点,因此主教斯文地问他:“请问这位宣称自己是猴子后裔的先生,您是通过祖父还是通过祖母接受猴子血统的呢?”这时,赫胥黎坚定的说他“宁愿要一个可怜的猿猴作为自己的祖先,也不要一个运用自己优厚的天赋和巨大影响,却把嘲讽奚落带进庄严的科学讨论辩论会的人作祖先”。对于人类起源,你认为达尔文的观点正确吗?收集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在课上与同学们进行一场辩论吧!
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
5.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由于其他动物的入侵B.为了躲避敌害
C.为了扩大领地D.由于地形和气候变化
6.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鱼B.狗C.大猩猩D.鸽子
(1)人、猿共同祖的祖先的是。
2、观察与思考(观察第2页图,阅读课本第2——3页,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思考: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生活的方式有什么?
(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自主预习单: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提出了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2.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并且人类也是经过漫长的过程进化而来的,那么人类是有什么进化而来的呢?




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
一、人、猿同祖
1、阅读课本79页第一自然段内容,将重要知识点在课本上标示出来并记住。然后默写下列问题: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主备人:xxx
审核人:
时间:2017年上学期
课型
新课
年级

课时
1课时
科目
生物
课题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
目标
1、通过比较猿与人的相似特征以及其它证据认同人猿同祖的观点
2、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知道人猿同祖,能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
2、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学习难点:
7.根据“露西”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测符合化石特征的是()
A.“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直立行走,前肢和后肢是不一样的
C.“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的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
D.“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大脑已经很发达
8.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 )
A.有复杂的语言B.使用工具
判断:(填序号)
(1)事实:
(2)观点:
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人类起源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森林古猿一支进化成现代人,一支进化成现代类人猿。




应用导思:学以用,巩固拓展
留在森林里的古猿进化形成了()
A、黑猩猩B、大猩猩C、猴D、类人猿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
(2)从上表可以看出,人和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
(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比较,从生物化学方面为生物提供了证据。
教后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