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专题复习——热力环流分解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2.2.2大气的热力环流(共21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2.2.2大气的热力环流(共21张ppt)

低压:同水平面上相比,气压低。
大气热力环流
低压
高压
低压
冷高却压
受低热压
冷高却压
B
A
C
比较气压高低: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
同水平面上,高压高于低压
大气热力环流
低压
高压
低压
冷高却压
B冷
受低热压
A热
冷高却压
C冷
建构知识
空气水平运动(风)
近地面形成高压 高空面形成低压
气流 下沉
气温低区
近地面形成低压 高空面形成高压
气流 上升
气温高区
近地面受热不均
水平运动 (风)
同水平面形 成高压和低 压(气压差)
热上升, 冷下沉
气温差
早西风
晚东风
晚西风 早东风
海峡两岸陆地风 向的早晚变化的 相同之处
早陆风
晚海风
活动探究 运用原理分析地理现象——海陆风
阅读教材38页,绘制并简述白天和晚上海陆间大 气热力环流
陆地
海洋
运用原理分析地理现象——海陆风
500
498
496
494
492
南半球高空
近地面的风
形成条件:
① 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 地转偏向力 ③ 摩擦力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顺时针旋转小 于45°方向,与等压线斜交
气压/hpa 1002
1004 1006近地面的风 1008
1010
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
人地关系:了解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观察实验,关注香烟的流动,简画气流的运动
冰块
热水
大气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2.3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共18张ppt)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2.3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共18张ppt)

当堂 训练 1.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B)
A.
B.
C.
D.
当堂 训练 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低的是( D)
A.甲
2.画一画:按如下步骤,完成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
高压
低压
低压 热
海风
高压 冷
低压
高压
高压 冷
陆风
低压 热
【随堂练习二】
山谷风
山谷与其附近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2.绘制山顶与谷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并描述风向。



白天,风从谷地吹向山顶,即谷风。



夜晚,风从山顶吹向谷地,即山风。
B.乙
C.丙
D.丁
2.用“ ”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活动一】
城市热岛环流
1.思考:为什么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高?
城市中城心市区中建心筑区密和集郊,区地之面间多的硬热化力,环吸流收被太称阳为辐“射城多市,热向岛大环气流传”输。热量也多; 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较多,人们生活、生产向大气释 放的废热较多。在静风或微风时,城市中心区气温一般比周围的郊区高, 因此把城市中心区称为“热岛”。
思考:关键时刻突降暴雨真是“天意”吗?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大气热力环流
学习目标
1. 通过不同地点下垫面受热状况等压面图,认识不同区域的热力环流。(区 域认知)
2. 利用等压面图综合分析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影响。(综合思维) 3. 利用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地理现象。(地理实践力) 4. 分析现实生活实例,从人地和谐的视角透析人类对热力环流的应用。(人

高中地理第一节 热力环流课件(共17张PPT)

高中地理第一节 热力环流课件(共17张PPT)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基本概念—等压面
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1000(百帕) 低
1005
1010
1015
地面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基本概念—空气运动
上升 溢出 气压降低 下降 流入 气压升高
地面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军港之夜
我来找茬
《军港之夜》这首歌中有一处歌词这样说: 军港的夜,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军港的夜晚,是不是吹海风呢?
2.1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基本概念—气压
思考:在西藏做饭为什么要使用高压锅? 一般情况下, 对于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或者说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THANK YOU
海洋
海风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揭示真相
低压
高压
降温快 高压
陆地
低压 降温慢
海洋
陆风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生 活 中 的 地热 理力 故环 事流
相传在古时候有座山,山谷里住着一个卖 臭豆腐的老汉,山腰住着一个烧炭的老翁,一 天卖臭豆腐的老汉到县衙控告烧炭的老翁烧炭 的烟气熏得他晚上睡不着觉;烧炭老翁到县衙 后则控告老汉臭豆腐的气味熏得他白天吃不下 饭。县令听后感觉很茫然,你知道为什么吗?
烧炭翁家
臭豆腐老汉家
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烧炭翁家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专题复习——热力环流精编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专题复习——热力环流精编版
高空
膨 胀 上 升
冷 却 下 沉
近地面 加热
冷却
加热
环节Ⅱ: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
高空
高压
近地面
加热 低压
低压
高压












冷却 高压
加热 低压
环节Ⅲ: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空
高压
低压
高压
近地面
加热 低压
冷却 高压
加热 低压
等压面的形状
高空
高压
高压上凸 低压下凹
气 确定风向和风速, 沿垂直于等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在自转的 压 是使大气产生水平 压面的方向 地球上不存在(除赤道) 梯 运动的原动力,是 ,由高压指 度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向低压 力
例(07海南卷)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
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
向为 偏南风(东南风)
若仅考虑当地的气温分 布,P点此时近地面
的风向为
偏北风(西北风)
真题对接: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 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 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6-8题。
21℃
17℃
13℃
17℃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作用

方 向 大气运动与等压线的关系
摩 擦 改变风向、风速 力
地 只改变风向 、不 转 改变风力的大小 偏 向 力
与风向相反 与风向垂直
在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 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 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风向斜 穿过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PPT课件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PPT课件

1.大气的运动分 垂直运动 和 水平运动 。大气的垂直
运动表现为气流的 上升 和 下沉 ;大气的水平运动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
风。
水平运动(风)










水平运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面
【知识铺垫】
几个常用概念:
A、 气压: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同一垂直方向上,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P2
800hpa
高空
1000hpa
2)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在形成 上有何共同点?
【规律】水平面上温度不同的两地,
只要存在较大的气温差异,就有可
能形成热力环流。
课堂练习
3.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比较D、F气压值高低 (2)比较C、F气压值高低
高空 等压面
地面
拓展:
4.读北半球因热力原因造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 图,回答:
山谷或盆地地区 多夜雨
山谷风
山风
谷风
巩固练习
1.下列热力环流图示,画法正确的是( D )
2.想在图中布局化工厂,最合适的位置应选在
(A )
CD
B
A
二、热力环流的常见表现形式
1 海陆风 白天:海风;晚上:陆风 2 山谷风 白天:谷风;晚上:山风 3 城市风 城市——郊区
【思考】 1)与海陆风、山谷风比较,城市风 有哪些不同?为什么? ---城市风风向固定,近地面的风始 终由郊区吹往城市,不随昼夜的变化 而改变.这是因为城市昼夜的气温始 终高于郊区。
P1 A
地面
海拔
4
【知识铺垫】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共25张PPT)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8.421.8.422:44:4122:44:41August 4, 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4日星期 三下午10时44分41秒22:44:4121.8.4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下午 10时44分21.8.422:44August 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2:44:4122:44:4122:448/4/2021 10:44:41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8.422:44:4122:44Aug-214-A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2:44:4122:44:4122:44Wednesday, August 04, 2021
@canmeippt
回答问题
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海滨地区能够 起到降温的作用; 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海滨地区能够 起到增温的作用; 海陆风共同作用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canmeippt
2、城市风
@canmeippt
市区气温通常比郊区气温高

地面
假设地面质地均匀、受热情况相同,在同一高度空气密 度相同吗?气压呢?
@canmeippt
热力环流
气压降低
C’ 风
气压升高
A’ 风
气压降低 B’
风 C

@canmeippt
风 A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ppt
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削弱作用 和保温作用。
(重点) 2.理解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并会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重点) 3. 知道水平面气压的高低对等压面的影响。(难点)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种辐射及其性质。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大气 上界
月球
地球
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等,
但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2.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逆辐射
3.意义:减小气温日较差, 使地球平均气温提高到15℃
二、热力环流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冷却
低气压
A
受热
高气压
晚秋和冬季霜冻为什么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云量少,云层薄, 大气逆辐射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地面
大气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 宇宙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想一想:地球和月球昼夜温差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差异?
地球白天极端最高 昼夜温差一般在
气温达58.8℃
50℃左右
白达气天地温,面不夜分还降大 的 会间 热 给 得气 太 太, 量 地 过削 阳 高地 又 面 低弱 辐面 被 ,了射辐大使到,射气气绝逆温夜效月白阳温大辐不应间面天辐度部射致,由温,射升月于度由的得球没骤于削很表有降没弱高面大,有 作 ,辐气气大 用 气射的 温气 , 温强保 很对 月 很烈温 低太 面 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热力环流》完整ppt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热力环流》完整ppt课件

绿洲效应
实验高中 马佳宾
.
实验高中 马佳宾
却 话 巴 山 夜
何 当 共 剪 西
巴 山 夜 雨 涨
君 问 归 期 未
李 商 隐
夜 雨 寄 北
()
雨窗秋有唐
时烛池期
。,。,
.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 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
山夜雨时
山谷风
实验高中 马佳宾
山谷或盆地地区 多夜雨
(2)近地面等压面凹下是低压,对应的地表气温比周围地区
高。 低


(高空)
B1
A1
C1

B
冷却

A
受. 热

C
(地面)
冷却
热力环流判读:


实验高中 马佳宾




B
A
C
(1)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2)近地面等压面凹下是低压,对应的地表气温比周围地区高。 近地面等压面凸起是高压,对应的地表气温比周围地区低。 (3)近地面空气受热,气流上升,出现阴雨天气;近地面空气 冷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
谷风
山风
探究问题:巴山为什么下的是夜雨?这与它的地形有什
么样的关系呢?
.
海陆风
实验高中 马佳宾
白天:海风;晚. 上:陆风
实验高中 马佳宾
3.歌曲《军港之夜》:“军港的夜啊静悄 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歌词中的风向正 确吗?




.
实验高中 马佳宾
4.看过《三国演义》的就知道,诸葛亮 “火烧上方谷”的故事。据史料记载和考据 证实,三国时期的蜀相诸葛亮北伐曹魏,驻 军岐山五丈原,设计让司马懿进入眉县一带 的葫芦谷,利用该谷沟深谷长实施火攻,霎 时谷中方圆数里干柴燃烧,魏军伤亡惨重。 眼看着司马懿及其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就要 被烧死在谷中,突然天降大雨,熄灭大火, 司马父子得以生还。当时诸葛亮在五丈原大 营对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 强也。”难道真的是老天爷在与诸葛亮过不 去吗?还是有诸葛亮不知道的其他原因呢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热力环流研究对象是近地面的大气运动
体验成功
(1)图中① ---⑤,气压最高的是 ⑤ ,气压最低的是 ① (2)A、B两地受热的是 B 地, 空气 上升(上升、下沉) (3)A、B两地天气晴朗的是 A 地,昼夜温差大的是 A 地 (4)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各地受热不均
高度(米)

1.下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 C. 16℃ D. 18℃

4
2
9

13℃
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市中心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8.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 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四)学 以 致

1.分析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严重程度日变化特点, 并说明原因。若你是一名城市环境保护的专家,在该城市 的工业区、商业区及住宅区的布局不作调整的情况下,试 提出减轻商业、住宅区大气污染的措施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河流
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日变化特点: 白天因受谷风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较大 夜晚因受山风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较小 为减轻商业、住宅区大气污染的措施:
1、缓解并消除城市“热岛”的措施: ①搬迁或疏散处于市区的工业企业、特别是高耗能 企业; ②植树种草,大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以及采取引水 入街坊方式降温。 ③科学规划设计城区建筑物
④利用新型建筑材料
2、减少城郊间的热力环流把污染物带到城区: ①研究城市上升气流到郊区下沉的距离,将污染严 重的工业及卫星城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 ②城郊间的合适位置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等压面

1000





等高面



0
A
B
2.读某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Q、M、N四点中,表示近地面的 是 P、M ,表示高空的是 Q、N 。 (2)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 流。P、Q、M、N四点中,表示近地面受热的是 M , 冷却的是 P 。所形成的热力环流圈流动方向是(从冷 P 却点开始) P-M-N-Q 。
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
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百帕)
8.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
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百帕)
0
21℃
2
4
17℃
17℃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C B B
时间/h
图2
探究3.按照上述规律,分析沙漠与森林、三峡水库与周围陆地之 间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并绘图表示。
沙地与森林图
水库与周围陆地图
结论:热力环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
偏北风(西北风)
因人类工业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排放 出大量的废热而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 区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从而引 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的小型 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真题对接: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 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 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6-8题。
高空 高压
高压上凸
低压
低压下凹
高压 等压面
等高面
近地面
加热 低压
冷却 高压
加热
低压
等压面
热力环流原理图
高空 高压 低压 高压 等压面
等高面
近地面
加热 低压
冷却 高压
加热
低压
等压面
试一试:绘制热力环流原理示意图
探究性实验
B
A
C



试一试:用简要文字和箭头归纳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二)、课堂巩固
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 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 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 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 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 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 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 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 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 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 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 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大气水平 方向 运动
热力环流
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1.热力环流是研究高空与近地面的大气运动 2.热力环流要注意大气运动是否循环
3. 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
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 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 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 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 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④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 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感谢大家光临 欢迎批评指正
海风
陆风
退
而导致近地面冷热状况不同
【探究3】右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冬季情况的示意图,图中阴 影部分为林地,空白部分为均值裸地。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④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A、西风和东风 B、东风和西风 C、西南风和东北风 高 低压 高 D、西北风和东南风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 中等压面分布的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 10.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B.甲乙都是陆地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乙都是海洋
探究2
城市热岛
城市风
城市与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
上升气流
郊区
市区
郊区
因人类工业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排放出大量的废热而导致城市 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从而引起空气在城 市上升,在郊区下沉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空间气压值相同
假设条件:
的各点组合而成 的面叫做等压面。
假如地表性质均一,且温度一致, 等高面与等压面一致
等压面
等高面
B
A
C
在无其它因素的影响下,理论上同纬度海拔 相同的地方,气压值也相同。
热力环流的过程环节演示
高空
气 压 随 高 度 上 升 而 降 低
近地面
理想状态
环节Ⅰ:受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上升\下沉)
分析 P:1250 M:1000 1500 1000 N:800 Q:750
N
500 O
Q
M
(三)活动探究
探究1.海陆风或山谷风的形成及其昼夜变化





海陆风、山谷风、空调和暖气的位置、冰箱的冷凝器等实例都与 热力环流有关 进
山 山


3.下左图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 下右图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8~10题。
探究原理
看一看,想一想
A
B
C
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教室内,将一支点燃的蜡烛靠近一支点燃的松香。
试问:图中A、B、C中哪一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为什么?
B
一、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根 本 原 因
大气的运动
二、热力环流
课前预习:问题设置
1.气温与垂直运动的关系 2.垂直运动与密度、气压的关系 3.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温压关系) 4.竖直方向上,气压递变规律 5.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场的关系 6.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与水平运动的关系(风压关系) 7.等压面的形状 8.气温、气压、垂直运动与天气的关系 9.知识迁移:应用
图2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完成1~2题。
1.推测P地属于
A.草原区 C.都市区
C
B.森林区 D.农耕区
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
A.美国 C.澳大利亚
B.法国 D.巴西
4月14日 4月17日 4月11日 4月20日 4月8日 4月5日 4月2日
高三地理 图2
4月20日 N 4月17日 P 4月14日 4月11日 4月8日 3月29日 4月5日 4月2日 4km 0
摩 擦 力
改变风向、风速
与风向相反
地 只改变风向 、不 转 改变风力的大小 偏 向 力
气 压 梯 度 力 确定风向和风速, 是使大气产生水平 运动的原动力,是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与风向垂直
沿垂直于等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在自转的 压面的方向 地球上不存在(除赤道) ,由高压指 向低压
例(07海南卷)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 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力,不 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6~8题。 6、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7、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C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8、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 方向( D ) 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