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动物基本组织、胚胎早期发育
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过程,它经历了从受精卵到成年个体的连续演变。
在此过程中,动物经历了细胞分裂、器官形成以及身体各个方面的逐渐完善。
下面将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胚胎期胚胎期是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最早阶段,从受精卵形成到器官开始形成之前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受精卵经历了连续的细胞分裂,分裂出大量的细胞,并通过细胞迁移、分化和组织形成来建立起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不同种类的动物在胚胎期的长度和特征上有所差异。
二、胚胎器官形成期胚胎器官形成期是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胚胎的器官和组织开始形成,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建立起来。
这一过程涉及到许多发育因子的参与,包括基因调控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的器官在发育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发育速度和特征。
三、幼年期幼年期是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动物的身体开始逐渐成熟和完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也逐渐发展。
幼年期的长度和特征因不同动物种类而异,有些动物在这个阶段会经历较长的时间来适应外界环境,并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
四、成年期成年期是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动物的身体已经基本发育完全,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也达到了最佳状态。
动物在成年期通常能够繁殖后代,并在生存和繁衍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总结起来,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经历了胚胎期、胚胎器官形成期、幼年期和成年期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对动物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命奥秘和优秀的适应能力。
这对于生物学研究和保护动物资源都具有重要价值。
动物胚胎学的发育过程

动物胚胎学的发育过程动物胚胎学是研究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学科,包括探索胚胎的起源、形态变化以及分化过程等。
了解动物胚胎学的发育过程对于进一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受精开始,逐步探讨动物胚胎学的发育过程。
一、受精受精是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第一步。
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在受精卵中融合成一个新的细胞。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双方的基因信息融合,确定个体的遗传特征。
受精之后,受精卵进入分裂阶段。
二、分裂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逐渐形成由多个细胞组成的胚胎。
最早形成的细胞称为胚胎干细胞,它们具有极强的分化能力,可以发展成任何细胞类型。
在分裂过程中,胚胎逐渐变得越来越小,但细胞数量却增加。
三、膜囊形成随着胚胎的发育,外层细胞开始分泌一种液体,形成一个膜囊,称为原始膜囊。
原始膜囊起到保护和滋养胚胎的作用,为胚胎提供所需的氧气和养分。
四、胚胎分化在胚胎分化阶段,胚胎细胞开始发生特定的分化,逐渐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通过分化,胚胎的细胞开始具备特定的功能和形态。
例如,一部分细胞会分化为神经细胞,形成神经系统;另一部分细胞会分化为肌肉细胞,形成肌肉组织。
五、器官形成在胚胎发育的后期,各个器官开始形成。
胚胎的细胞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结构,并逐步分化为各种器官系统,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
这个阶段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各个器官系统发育的基础。
六、胎儿形成当胎儿的器官形成完毕后,胚胎就进一步发育成为胎儿。
胎儿继续生长和发育,逐渐呈现出人类或其他动物的特征和形态。
胎儿期的发育过程主要是体重的增加和器官的进一步成熟。
综上所述,动物胚胎学的发育过程涉及受精、分裂、膜囊形成、胚胎分化、器官形成以及胎儿形成等多个阶段。
通过研究这些过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也为生物医学研究和遗传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动物胚胎学的发育过程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人教版和中图版)

5、蛙受精卵的特点: 、蛙受精卵的特点:
动物极 植物极
上端 下端
卵黄少 卵黄多
密度小 密度大
颜色深 颜色浅
二、卵裂
1、概念: 受精后,受精卵开始进行有序的有丝分裂, 、概念: 受精后,受精卵开始进行有序的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 这个过程叫做卵裂。 这个过程叫做卵裂。 2、过程: 、过程:
动物极
卵裂 2细胞 细胞
原肠胚的特点: 原肠胚的特点: 注: 一孔: 胚孔 一孔:
原肠胚 “一孔、二腔、三胚层” 一孔、二腔、三胚层”
二腔: 缩小的囊胚腔和新形成的原肠腔。 二腔: 缩小的囊胚腔和新形成的原肠腔。 三胚层: 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 三胚层: 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
四、器官的形成: 器官的形成:
外胚层: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外胚层: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表皮及附属
2班
新生命的第三天— 新生命的第三天—桑椹 胚
新生命的第四天——囊 新生命的第四天——囊胚 桑椹胚: 桑椹胚:细 期 胞数在32 胞数在 个左右, 个左右,细 胞排列致密, 胞排列致密, 形似桑椹, 形似桑椹, 细胞属于全 细胞属于全 能细胞
受精后8 受精后8天。胚芽 完成"着陆", ",微微 完成"着陆",微微 嵌入子宫内膜。 嵌入子宫内膜。 此时它分裂发育 为几百个细胞。 为几百个细胞
囊胚(内含囊胚腔) 囊胚(内含囊胚腔)
原肠胚(内含原肠腔) 原肠胚(内含原肠腔) 胚层分化形成胎儿
练一练
1、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依次经过: 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依次经过:
A、受精卵、卵裂、胚囊、原肠腔 受精卵、卵裂、胚囊、 B、受精过程、卵裂、胚囊、原肠胚 受精过程、卵裂、胚囊、 C、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 D、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卵裂、桑椹胚、囊胚、
动物基本组织以及胚胎早期发育特征

卵子的发生
• 均黄卵:卵黄含量少,分布比较 均匀;(文昌鱼,棘皮动物,哺 乳动物)
• 中黄卵:卵黄集中在卵的中央 (昆虫)
• 端黄卵:卵黄含量比较多,分布 偏向一端。(鱼类、两栖类、鸟 类)
2 胚胎期
• (1)受精 • (2)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 A 卵裂 B 囊胚的形成 C原肠胚的形成 D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 E 胚层分化
1.4 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 成。
➢神经细胞也称为神经元(neuron)有许 多突起,可分为树突(dendrite)和轴 突(axon)两种。
➢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 cell)具有 支持、保护、分隔、营养细胞元的功能。
神经细胞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1.1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
• 分布:上皮组织覆盖于身体表面、各种内部 器官、管道、囊、腔的内表面及内脏器官的 表面。
• 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细胞具 极性,分为基底面与游离面。
• 分类:被覆上皮(Cover epithelium) 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 感觉上皮(sensory epithelium )
•由软骨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软骨细胞 分散,埋在基质中的软骨囊内。具有支持 和缓冲压力的功能。
骨组织 密质骨示哈佛氏系统
1.3 肌肉组织(muscular tissue)
•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 呈 纤 维 状 , 因 此 称 肌 纤 维 ( muscle fiber)。
种类 结构 收缩机理
• 雌性个体尚处于幼体未成熟阶段,就开 始产卵,或在体内形成胚体。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ppt课件

(1)图中的1为外__胚__层__,2为中__胚__层__,
3为内__胚__层__,4为_囊__胚__腔_,5为_原__肠__腔_。
(2)该图表示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__原__肠__胚 期,此期 主要特点为 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有原肠腔和囊胚腔
(3)假设该动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则图中的2和3的染
③
①卵裂期细胞经过了细胞分裂,不再 分化
②原肠胚细胞属于全能细胞
③囊胚腔先于原肠腔出现
④桑椹胚开始进行孵化
ppt课件.
49
4、下列不属于胚胎工程的是: D
A.体外受精 B.胚胎分割、胚胎移植
C.胚胎干细胞培养 D.转基因鲤鱼的培育
5、有一个卵原细胞中含有A与A’、B与B’两
对同源染色体,它形成的含有AB的配子有
此课件可编辑版, 如对课件有异议或 侵权的请及时联系
删除!
课件可编辑版,请 放心使用!
ppt课件.
1
第一节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人的个体发育的基本过程:
受精卵
胎儿
婴儿
性成熟的个体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ppt课件.
2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1、胚胎发育: 指由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的阶段。
2、胚胎发育的过程:
色体数目分别为 2n 、
2。n
ppt课件.
18
2班
ppt课件.
19
新生命的第三天—桑椹 胚
新生命的第四天——囊胚 桑椹胚:细 期 胞数在32 个左右,细 胞排列致密, 形似桑椹, 细胞属于全 能细胞
受精后8天。胚芽 完成"着陆",微微 嵌入子宫内膜。 此时它分裂发育 为几百个细胞。
实验1.动物细胞、组织及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蝗虫横纹肌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
1、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备与观察
洁净的载玻片和盖玻片;0.9%生理盐水;无菌牙签; 口腔颊部. 刮 → 涂 → 盖 → 染(碘液、亚甲基蓝、中性红;詹纳 斯绿B) 取材:用无菌牙签在口腔颊部轻轻刮取口腔黏膜细胞, 勿将深部细胞刮下。 涂片:材料均匀分散,细胞不重叠,以易于观察. 加盖玻片: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侧,将另一侧首先接触 载玻片和溶液,然后慢慢放下盖玻片,避免产生气泡。 显示线粒体:在涂布口腔黏膜细胞后,即刻染色,以保 证活细胞染色。
蛙血液涂片
4、制作蝗虫骨骼肌装片(分离法)
蝗虫; 解剖针; 0.1%亚甲基蓝. 取胸部肌肉 → 分离肌纤维(越细越好) → 染色 → 盖片
[操作要点] 用解剖针分离肌丝时越细越好。
蝗虫横纹肌
(二)动物细胞、组织及早期胚胎发育装片 标本观察
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装片观察
动物四类基本组织装片标本观察
海星或蛙早期胚胎发育各期装片标本观察
实验结束观看多媒体教学片, 对照自己所做实验过 程,总结得与失.
作业:
1. 绘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图,并注明 各部分名称; 2. 绘出4类基本组织其中一种组织结构图, 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几点注意:
1、实验前必须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每 次实验前将检查; 2、实验报告统一要求用HB铅笔写字、2H 或 3H铅笔绘图; 3、须当堂上交实验报告于实验员老师手。
[操作要点]
人口腔上皮细胞
未染色
詹纳斯绿B液染色 示线粒体
人口腔上皮细胞
(碘液染色)
2、制作蛙肠系膜平铺片(铺片法)
《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132D11A学分:3周学时:5总学时:68开课学期:2.2
开课学院:海洋学院
英文名称:Histoembryo1ogy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平台课
课程修读条件:先修动物学
网络课程地址:暂无
二、课程简介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各种细胞、组织、器官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是研究机体的发生及发育规律的科学。
两门学科彼此相互关联,在水产养殖专业中合并为一门课讲授。
该课程作为水产养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理论课教学主要讲授基本组织学、器官组织学及普通胚胎学基础知识;其实验教学主要观察学习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循环器官、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泌尿器官、生殖器官、内分泌器官、感觉器官等的结构特征,生殖细胞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学习掌握组织切片技术,训练培养显微观察组织细胞的技能。
学好本课程,有助于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诊断学、水产动物免疫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从事水产科学相关研窕。
三、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熟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循环器官、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泌尿器官、生殖器官、内分泌器官、感觉器官等的结构与功能;熟悉主要水产经济动物胚前发育、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过程;了解组织胚胎学研究方法及其在水产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实验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组织器官形态结构特征的方法,掌握生殖细胞及胚胎发育观察方法,掌握组织切片、显微观察技术;培养学生组织胚胎学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形态学实验技术基础。
四、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六、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卵子的激活(activation) 卵子的激活(activation)
未受精的卵 RNA转录,蛋白 质合成等细胞 活动几乎处于 静止状态, 精子一旦与卵 子接触 卵子本身就开 始发生一系深 刻的变化,这 就是卵子的激 活. 精子诱导卵激活机制
雌雄原核的形成和融合 精子进入卵细胞后,核膜破裂,染色质变得松散, 破碎的核膜与松散的染色泡重新聚集,形成雄原 核(male pronucleus); 卵细胞核在完成第二次 male pronucleus 减数分裂之后,形成的细胞核即雌原核;在中心 粒的微丝作用下,雄原核向雌原核方向迁移, 雌雄原核相遇之后: 核膜互融,形成共同的核膜,融合后的受精卵称 为合子,融合成的核即为合子的细胞核.受精过 程到此结束,紧接着第一次卵裂开始.
原肠形成方式 原肠胚的细胞移动过程,称为原肠形成 (gastrulation)或原肠作用. 原肠形成的 方式各类动物不同,主要的方式有:
1,内陷(invagination) ,内陷( ) 由囊胚植物极细胞向内陷入,形成二层细胞: 外面的一层称为外胚层(ectoderm),向内陷入的一层为 内胚层(endoderm). 内胚层围绕的空腔将形成未来的肠腔,称原肠腔 (gastrocoele), 原肠腔与外界相通的孔称为原口或胚孔(blastopore). 2,内移(migration) ,内移( ) 由囊胚的一部分细胞移入内部而形成内胚层. 初始移入的细胞位于囊胚腔中,排列不规则,接着逐渐调 整排列成规则的内胚层. 内移法形成的原肠胚没有原口,以后在胚体的一端开孔, 形成原口.
2,精卵接触时引起的变化: ,精卵接触时引起的变化: 2.1 顶体反应 ; 2.2 卵子的激活; 卵子的激活; 2.3 雌雄原核的形成和融合
顶体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胚前期
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1)精子的形态与发生 (2)卵子的形态形态与发生
卵子的发生
均黄卵:卵黄含量少,分布比较 均匀;(文昌鱼,棘皮动物,哺 乳动物) 中黄卵:卵黄集中在卵的中央 (昆虫) 端黄卵:卵黄含量比较多,分布 偏向一端。(鱼类、两栖类、鸟 类)
2 胚胎期
(1)受精 (2)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 A 卵裂 B 囊胚的形成 C原肠胚的形成 D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 E 胚层分化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1.1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
分布:上皮组织覆盖于身体表面、各种内部 器官、管道、囊、腔的内表面及内脏器官的 表面。 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细胞具 极性,分为基底面与游离面。 分类:被覆上皮(Cover epithelium) 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 感觉上皮(sensory epithelium ) 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排泄、分 泌、呼吸及感受等多种机能。
疏松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大部分分布于皮肤下面、器官
间隙,起填充、支持、联系等功能。
致密结缔组织
含有大量的脂肪细胞,细胞内部沉积大量的脂肪滴。 主要分布于皮肤下面和器官之间的空隙内,起到缓 冲器官之间的压力,保温,贮存能量的作用。
软 骨 组 织
•由软骨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软骨细胞 分散,埋在基质中的软骨囊内。具有支持 和缓冲压力的功能。
在机能上密切联系的器官,联
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机能, 称为系统。
动物的生殖
1无性繁殖:参加产生后代的只有一个亲体; 2有性繁殖:由两个亲体分别产生各自的生殖细 胞,这两个生殖细胞相互结合才能发育成新个 体。
1 无性繁殖
二分裂 裂体生殖 出芽生殖 孢子生殖
二分裂:一个个体经过分裂形成两个相等的个体,
Zoology
主讲:徐海圣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动物的基本结构
2.动物的生殖 3.动物的个体发育
4.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关系
动物的基本结构
动物细胞
动物的基本组织
器官和系统
动 物 细 胞 结 构
动物的基本组织
多细胞动物随着身体细胞数目的增 加,细胞间的形态与机能产生了分化, 结果使形态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群细胞 及细胞间质构成了组织( tissue ),以 执行某种生理机能。其基本组织有:
1.2 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分布:结缔组织常位于组织与组织、组织 与器官之间。 特点:由分散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 成,其中细胞间质有液体、胶状体、固体 基质和纤维形式。 分类: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等。 功能:结缔组织具有营养、保护、支持、 贮存、输送等功能。
骨组织
密质骨示哈佛氏系统
1.3 肌肉组织(muscular tissue)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 呈 纤 维 状 , 因 此 称 肌 纤 维 ( muscle fiber)。
种类 结构 收缩机理
肌肉组织
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平滑肌(Smooth muscle) 心肌(Cardiac muscle)
孤雌生殖
雌性个体所产的卵,不经过受精就能直
接发育成新个体。
动物:蚜虫、蜜蜂
孤雌生殖
幼体生殖(童体生殖)
雌性个体尚处于幼体未成熟阶段,就开
始产卵,或在体内形成胚体。
动物:三代虫
动物的个体发育
1胚前期:指精子和卵的发生。 2胚胎期:受精卵在卵内或母体内的发育时 期。 3胚后期:动物从卵孵化出来或从母体降生 以后,经过生长、发育,最后衰老和死 亡。
个体发育:
受精卵 — 囊 胚 — 原肠胚— 中胚层形成后的胚胎
德国动物胚胎学家赫克尔提出: 生物发展史可分为二个相互密切联系 的部分,即个体发育(ontogeny)和系统 发育( phylogeny )。动物从受精卵到成 体的发育过程(个体发育),简单而迅 速地重演了其祖先在进化过程中所经过 地一系列发展阶段(系统发育)。
■ 具横纹。■肌肉收缩受意志支配,又
称随意肌。■收缩力强,易疲劳。
■细胞呈梭状。 ■无横纹。 ■不受意志支 配 ( 不随意肌 ) 。
■收缩力较弱, 不易疲劳。
■有横纹。■细胞短柱状,有分 支。■收缩有自动节律性。
1.4 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
变态发育
渐变态
(若虫:生活习性、形态与成虫 一致, 只是翅未长成,生殖器官未成熟。)
不完全变态
(卵、幼虫、成虫)
半变态
(稚虫:生活习性、形态与成虫 相差很大。)
变态: 完全变态
(卵、幼虫、蛹、成虫)
完 全 变 态
半 变 态
渐 变 态
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关系
系统发育:单细胞动物—群体原生动物—二胚层动物—三胚层动物
2.3 囊胚形成(blastulation)
2.4 原肠形成(gastrulation)
2.5 中胚层和体腔的形成
端细胞法 (原口)
体腔囊法 (后口)
2.6 胚层分化
外胚层
腺 、 毛 、 角 、 爪 等 衍 生 物 , 如 皮 肤 皮 肤 上 皮 及 各 种 消 化 管 的 两 端 感 觉 器 官
如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疟原虫等。
裂体生殖:细胞核先分裂成许多子核,然
后细胞质进行分裂,每一个子核带有部分细 胞质,最后形成许多新个体(裂殖子)。
出芽生殖:一个个体形成两个个体,个体
通常是一大一小。
孢子生殖:原生动物中孢子虫特有的生
殖方式,由母体产生许多特殊的细胞,称 为孢子,孢子脱离母体后,经过生长发育 而长成与母体一样的新个体。
神 经 组 织
肌肉
中 胚 层
结缔组织(包括骨骼、血液等)
循环系统、生殖器官与 排泄器官的大部分 消化道的中肠和消化腺 呼吸器官的大部分
内 胚 层
3 胚后期
• 从卵膜内孵出或从母体生出后的胎儿发育,称为 胚后发育。 • 直接发育:鱼、爬行类、哺乳动物幼体与成体间 区别较小,胚后发育主要是身体长大,性成熟, 身体各部分比例改变等等,这种发育方式又称为 直接发育。 • 间接发育:低等动物中,许多动物的幼虫(幼体) 与成体间差别很大,需要经过一次或数次变态 (metamorphosis) ,这种发育方式称为间接发育 或变态发育,如昆虫、蛙等。
2.1
受精
2.2 卵裂(cleavage)
完全卵裂(total cleavage) 不完全卵裂(partial cleavage)
完全卵裂(total cleavage)
完全均等卵裂
完全不等卵裂
不完全卵裂(partial cleavage)
盘裂(discal
cleavage) 表面卵裂(peripheral cleavage)
成。 神经细胞也称为神经元( neuron )有许 多突起,可分为树突( dendrite )和轴 突(axon)两种。 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l cell )具有 支持、保护、分隔、营养细胞元的功能。
神经细胞
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构。
2 有性繁殖
配子生殖 接合生殖 孤雌生殖 幼体生殖
配子生殖
由雌雄两个亲体分别产生各自的生殖细 胞(大、小配子),这两个生殖细胞相 互结合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接 合 生 殖
原生动物纤毛虫类所特有的一种生殖方式,它们 进行生殖时并不产生配子,只是两个个体暂时紧 贴在一起,互换小核和部分细胞质,然后两虫体 分开,各自再以横裂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