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时作业:2.1.2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运动

合集下载

2021-2022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3优化作业:专题2.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3优化作业:专题2.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

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核外电子运动特点的是()A.质量很小B.运动范围很小C.运动速率很大D.有确定的运动轨道解析:核外电子的质量微小,仅为质子质量的11836,约为9.1×10-31 kg,在直径约为10-10 m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运动速率已近光速。

所以,不能同时精确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及运动速率,也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即没有确定的运动轨道。

答案:D2.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的电子像云雾一样掩盖在原子核四周,故称电子云B.s能级原子轨道呈球形,处于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C.p能级原子轨道呈纺锤形,随着能层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也在增多D.p能级原子轨道与s能级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都随能层序数的增大而增大解析: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某一区域消灭的概率,故A选项错误;原子轨道是电子消灭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只是表明电子在这一空间区域内消灭的机会大,在此空间区域外消灭的机会小,故B选项错误;无论能层序数n如何变化,每个p能级都有3个原子轨道且相互垂直,故C选项错误;电子的能量越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消灭的机会越大,电子云将向更大的空间扩展,原子轨道半径会渐渐增大。

答案:D3.在1s、2p x、2p y、2p z轨道中,具有球对称性的是()A.1sB.2p xC.2p yD.2p z解析:1s轨道和2p轨道的图像分别为:由图像可以看出,呈球对称性的为1s原子轨道。

答案:A4.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5的是()A.s能级B.p能级C.d能级D.f能级解析:s、p、d、f能级中的轨道数分别为1、3、5、7。

答案:C5.某元素基态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3d轨道半布满,其原子序数为()A.24B.25C.26D.27解析:依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失去3个电子后,3d轨道半布满即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所以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8+5+3=26。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核外电子运动》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核外电子运动》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一、选择题1. 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快车”号和“金星快车”号探测器日前分别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气态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的存在不但会导致金星上的温室效应被成倍的放大,而且可能会在火星上也诱发温室效应的产生。

它的结构式为:16O=C=1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与18O互为同位素B.16O=C=18O与16O=C=16O互为同位素C.目前提出的“零碳经济”,不再向环境排放CO2,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不再利用含碳化合物做原料D.16O=C=18O的化学性质与16O=C=16O几乎相同2. 某元素的一价阴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K B.F C.NeD.Na3. 若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4. 带核原子结构模型是由那个科学家提出的A.道尔顿B.汤姆生C.卢瑟福D.玻尔5.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此元素A.C B.Si C.S D.C16. 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不能..确定该元素原子的A.质子数 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7. 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微粒,这种微粒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有关“四中子”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微粒不显电性 B.该微粒质量数为4C.与氢元素的质子数相同D.该微粒质量比氢原子大8. 最新科技报道,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微粒,这种新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对于这种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微粒为电中性B.它是氢元素的一种新的同位素C.它的化学式为H3D.它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9. 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根据量子论的观点,首先提出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轨道上运动并较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科学家是A.汤姆生 B.卢瑟福 C.道尔顿 D.玻尔10 .X、、三种微粒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一定不能再相等的是A中子数 B质量数C电子数 D核电荷数11. 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等,它们不可能是A.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B.一种单质分子和一种化合物分子C.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D.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12.下列各物质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①N2②Cl2③CO2④PCl3 ⑤ H2O ⑥ PCl5⑦ CCl4A.全部B.①②③⑥ C.②④⑦ D.①②③④⑦13.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H2O B.BF3C.CCl4 D. PCl514.“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支撑这一结论的理论是A.构造原理 B.泡利原理C.洪特规则 D.能量最低原理15. 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A.前者大B.后者大C.相同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D2.B3.B4.C5. B6.B7.C8.D9.D10.D11.AC12.D13.C14.B15.B。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3 2.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作业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3 2.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作业

课时跟踪检测(一)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电子层原子轨道数的二倍”,支撑这一结论的理论是()A.能量最低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C.洪特规则D.能量最低原理和泡利不相容原理解析:选B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因此各电子层最多容纳该电子层原子轨道数目二倍的电子;洪特规则是电子在能量相同轨道排布时尽可能分占不同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能量最低原理是指电子总是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2.某基态原子的3d轨道中有一个电子,其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为()A.0B.2C.3 D.8解析:选B轨道能量4s<3d<4p,按能量最低原理,若3d轨道上有一个电子,则4s 轨道上应充满电子,即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为2。

3.下列轨道表示最低能量状态的氮原子的是()解析:选B A项不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C、D项不符合洪特规则。

4.下列各图中表示氧原子最外层的轨道表示式的是()解析:选D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其轨道表示式为5.下列轨道表示式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正确的是()解析:选D A、C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B项违背了洪特规则。

6.若以E表示某轨道的能量,以下各式中正确的是()A.E(5s)>E(4f)>E(4s)>E(3d)B.E(3d)>E(4s)>E(3p)>E(3s)C.E(4s)<E(3s)<E(2s)<E(1s)D.E(5s)>E(4s)>E(4f)>E(3d)解析:选B各原子轨道的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1s2s2p3s3p4s3d4p5s……A项和D 项正确顺序为E(4f)>E(5s)>E(3d)>E(4s);对于不同电子层的相同原子轨道,电子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

7.下列基态原子中,其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A.1s22s22p63s23p63d64s2B.1s22s22p63s23p64s1C.1s22s22p63s23p63d54s1D.1s22s22p63s23p63d104s1解析:选C根据洪特规则,A、B、C、D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1、6、1。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2.1(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课件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2.1(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课件
其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的多少。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可用统计(图示)的方法研究电子在核外出现的概率。 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的机会的大小, 好像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人们形象的称为电 子云。
电子云图中小黑点的疏密表示___________, 成______________关系。
原子轨道种类数与电子层序数相等,即n层有n种轨道。
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原子核外空间 还有不同的伸展方向。
三、轨道的伸展方向:
物理意义:表示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与能量无关。
s轨道是球形对称的,只有 p轨道在空间有x、y、z3个伸展方向,
1个轨道
所以p轨道含3个轨道,分别记作:px、py、pz。
电子层序数 1 2
3
4
5
6
7
(n)
符号
KL
M
N
O
P
Q
离核越来越远,能量越来越高
量子力学研究表明,处于同一电子 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 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
二、原子轨道——电子亚层
物理意义:表示电子云的形状。
用s、p、d、f分别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 轨道的类型不同,轨道的形状也不同。
s轨道:球形
1234567 K LMNOPQ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先排布在能量较
低的轨道上。
每层≤2n2个。
最外层≤8个(K层时≤2个),如果最 (2) 外层为8个(K层为2个)就达到了饱
和稳定结构。
次外层≤18个,倒数第三层≤32
宏观、微观运动的不同
宏观物体 微观粒子
质量 很大 速度 较小 位移 可测 能量 可测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2.1.2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运动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2.1.2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运动
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光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
2.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是如何形成的?根据形成过程 分析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提示】
金属元素的原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从能量
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但处在能量较高轨道 上的电子会很快地以光的形式辐射能量而跃迁回能量较低 的轨道,所发出的光形成焰色。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标要求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知道原子核 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 其简单应用。
●课标解读 1.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原理。 2.知道核外电子或外围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3.能用电子跃迁原理解释常见现象。 ●教学地位 本课时内容贯穿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是高考考查此 部分的基础,“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更是高考的高频 考点,每年高考试题中均有涉及。
【解析】
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①同
一能层的能量高低顺序为:ns<np<nd<nf;②不同能层之间 会产生能级交错现象,即能层序数大,其能级的能量不一 定高,如3d具有的能量介于4s和4p具有的能量之间。根据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不难比较各能级能量的 大小。 【答案】
(1)< (2)< (3)> (4)< (5)< (6)<
1.能量最低原理 (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最 低。 (2)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为: 1s2s2p3s3p4s3d4p5s…… 2.泡利不相容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而且自旋方 向不同(用“↑↓”表示)。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时作业:2.1.2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运动.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时作业:2.1.2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运动.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1.下列轨道能量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3s3p3d4s B.4s4p3d4dC.4s3d4p5s D.1s2s3s2p【解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可选出答案。

【答案】 C2.下列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A.Fe[Ar]3d54s3B.Ca[Ar]3d2C.Si1s22s22p63s23p2D.Zn[Ar]3d104s1【解析】Fe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

Ca为20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应为[Ar]4s2。

Zn为3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

【答案】 C3.下列表示错误的是()C.Na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1D.Na的简化电子排布式:[Ne]3s1【解析】A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答案】 A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B.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C.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M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高D.如果某一基态原子3p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它们的自旋方向必然相反【解析】同一轨道上的两个电子,能量相同、自旋方向相反,即运动状态不一样,所以A、B错误。

C中M层前没有能级交错,所以M层电子的能量一定大于L层。

D中3p有3条轨道,按洪特规则,2个电子应占据其中2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答案】 C5.某元素的原子3d轨道上有1个电子,它的N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A.0B.2 C.5D.8【解析】根据该元素的原子3d轨道上有1个电子,可以写出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4s2,由此可知该元素N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为2。

【答案】 B6.若某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B.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C.该元素原子的M层共有8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解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知,该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其核外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只有4d1中的一个未成对电子,A项错误;由核外电子排布可知,该元素原子有5个电子层,M层共有18个电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故C、D错误,B正确。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化学选修三江苏专用学案:专题2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化学选修三江苏专用学案:专题2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知道电子层、原子轨道的涵义,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分布。

3.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4.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一、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带正电,它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核外电子带负电。

整个原子是电中性。

2.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

卢瑟福认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

4.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1)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这些轨道称为原子轨道;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运动时,没有能量变化。

(2)不同的原子轨道具有不同的能量,原子轨道的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

(3)原子核外电子可以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上发生跃迁。

5.原子核外电子运动不遵循宏观物体所具有的运动规律,科学家用统计方法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用小黑点的疏密代表电子在核外空间区域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图形称为电子云图。

离核近的区域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离核远的区域电子出现的机会少。

6.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称为基态。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1.原子轨道的类型有s、p、d、f等。

s轨道呈球形,有1个轨道,可容纳2个电子。

p轨道呈纺锤形,在空间有3个伸展方向,包括p x、p y、p z轨道,它们之间是互相垂直的,可容纳6个电子。

d轨道有5个轨道,可容纳10个电子。

f轨道有7个轨道,可容纳14个电子。

2.原子轨道用表示电子层的n和表示原子轨道形状的s、p、d、f结合起来共同表示,如1s、2s、2p、3d等。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3专题2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第1课时作业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3专题2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第1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A组定向巩固定向巩固一、能层与能级1.在M能层中,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A.2B.8C.18D.322n2(n为能层序数)。

M能层的序数为3,故最多能容纳18个电子。

2.下列能级中可容纳电子最多的是()A.6sB.4pC.3dD.4fn s为2个、n p为6个、n d为10个、n f为14个。

3.某基态原子第四能层只有2个电子,该原子的M能层电子数为()A.8B.18C.8~18D.18~32能层为第三能层,当M能层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对应能级分别为3s、3p、3d,根据构造原理,既然4s已填充电子,则3s、3p肯定填满,3d可能填满,也可能未填充电子,故该能层电子数一定在8~18之间。

4.(1)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可能,还可以把它们分成。

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

如N 能层有个能级,分别是。

(2)以s、p、d、f排序的各能级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为1、3、5、7的倍。

不同不同能级s能层序数44s、4p、4d、4f(2)二5.K层有个能级,用符号分别表示为。

L层有个能级,用符号分别表示为。

M层有个能级,用符号分别表示为。

由此可推知n电子层最多可能有个能级,能量最低的两个能级其符号分别表示为。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内容:(1)第n个能层有n个能级;(2)核外电子的能量取决于该电子所处的能层和能级。

1s22s、2p33s、3p、3d n n s、n p定向巩固二、构造原理、电子排布式6.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的高低顺序。

以下各式中能量关系正确的是()A.E(3s)>E(2s)>E(1s)B.E(3s)>E(3p)>E(3d)C.E(4f)>E(4s)>E(3d)D.E(5s)>E(4s)>E(4f),各能级能量的大小顺序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故A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轨道能量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3s3p3d4s B.4s4p3d4d
C.4s3d4p5s D.1s2s3s2p
【解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为
1s,2s,2p,3s,3p,4s,3d,4p,5s,4d,5p……可选出答案。

【答案】 C
2.下列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A.Fe[Ar]3d54s3B.Ca[Ar]3d2
C.Si1s22s22p63s23p2D.Zn[Ar]3d104s1
【解析】Fe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

Ca为20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应为[Ar]4s2。

Zn为3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

【答案】 C
3.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C.Na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1
D.Na的简化电子排布式:[Ne]3s1
【解析】A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答案】 A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B.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
C.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M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高
D.如果某一基态原子3p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它们的自旋方向必然相反
【解析】同一轨道上的两个电子,能量相同、自旋方向相反,即运动状态不一样,所以A、B错误。

C中M层前没有能级交错,所以M层电子的能量一定大于L层。

D中3p 有3条轨道,按洪特规则,2个电子应占据其中2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答案】 C
5.某元素的原子3d轨道上有1个电子,它的N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
A.0B.2 C.5D.8
【解析】根据该元素的原子3d轨道上有1个电子,可以写出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4s2,由此可知该元素N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为2。

【答案】 B
6.若某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
B.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C.该元素原子的M层共有8个电子
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解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知,该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其核外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只有4d1中的一个未成对电子,A项错误;由核外电子排布可知,该元素原子有5个电子层,M层共有18个电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故C、D错误,B正确。

【答案】 B
7.(2013·徐州高二质检)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A.3p原子轨道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
B.2p原子轨道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和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
C.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的原子D.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5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5的原子
【解析】A中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根据洪特规则只能为
,故两种表示方法都表述的是硅原子;B中2p能级有一个未
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即为,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也为同种元素;C中M层有s、p、d三种轨道,全充满应为3s23p63d10,与3s23p63d64s2为非同种元素;D中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5,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最外层电子数为7,核外电子总数为35,故也为同种元素。

【答案】 C
8.已知三种微粒(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X:1s22s22p6
11
Y:1s22s22p63s23p6
19
Z:1s22s22p63s23p6
20
若将上述三种微粒归为同一类,下列微粒中也可归入此类的是()
【解析】分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电子排布式之间的关系可知,11X、19Y、20Z都是金属阳离子,分析A~D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可知,A、D是原子,B是阴离子,C是金属阳离子。

【答案】 C
9.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11Na________;(2)16S________;
(3)34Se________;(4)20Ca________;
(5)26Fe________;(6)30Zn________。

【解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书写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同时应注意从3d能级开始出现“能级交错”现象。

【答案】(1)1s22s22p63s1
(2)1s22s22p63s23p4
(3)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
(4)1s22s22p63s23p64s2
(5)1s22s22p63s23p63d64s2
(6)1s22s22p63s23p63d104s2
10.下面列出了A~F六种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用序号填空。

A:1s22s22p3
B:1s22s23s1
C:1s22s22p63s23p1x3p1y3p1z4s1
D:1s22s22p63s23p54s1
E:1s22s22p63s23p1x3p2y3p1z
F:1s22s22p62d53s2
(1)________属于基态原子;
(2)________属于激发态原子;
(3)________是错误的排布。

【答案】(1)AE(2)BCD(3)F
11.下表是表示铁原子和铁离子的2种不同化学用语。

名称电子排布式结构示意图
铁原子1s22s22p63s23p63d64s2
铁离子1s22s22p63s23p63d5
(1)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铁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电子可能是________。

(2)请你通过比较、归纳,分别说出2种不同化学用语所能反映的粒子结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4s上的2个电子或4s上的2个电子和3d上的1个电子
(2)结构示意图:能直观地反映核内的质子数和核外的电子层数及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电子排布式:能直观地反映核外电子的电子层、能级和各能级上的电子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