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之死
《复仇》电影解说文案

《复仇》电影解说文案在行驶的汽车上扔下一个遍体鳞伤的男子对他如此残忍的原因是因为他拐走了他最好朋友的妻子戴卫是一名飞行员几天前完成了最后一次飞行在退伍仪式上收到了老朋友老壳的礼物和信件老壳邀请他去墨西哥聚聚和同志们告别后,他开车去了那里来到墨西哥戴卫迷路了看到那个牵着白马的女人往前走问路但是那个女人直接叫出了他的名字原来这个长相甜美身材出众的女人是朋友老壳的老婆大美老壳正在打网球看到朋友戴卫的到来两人热烈拥抱年龄差距完全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戴卫带了件外套给老壳老壳穿上后表示非常喜欢并喊大美过来她却在一旁高冷的打着电话没有理会老壳也直言说道他和大美有代沟或许娶她的母亲更合适些这天几人出来打猎老壳给他介绍自己的太太大美也热情的和戴卫打招呼并且邀请他共进晚餐和老壳两个政客朋友吃饭时两人认为戴卫就是个穷小子说话的言语间透露着挑衅与不屑戴卫虽极力应对但内心却十分尴尬老壳看到朋友被羞辱以谈生意为由将两位政客带去会客厅戴卫打算离去时却被大美婉言留下将他带到了另外一个房间两人相谈甚欢大美说她从小就认识老壳老壳曾将他父亲从破产边缘拉回来他们的婚事就是那时候定下的两名政客本想耍小聪明从老壳这里多捞点好处不料这些都被老壳一眼看穿他对这个并不在意但是令他不能忍受的是当面侮辱他的朋友随后便吩附属下让其中一个政客领了盒饭另外一个迅速求饶才逃过一劫第二天回到海边住处面对大美的突然来访戴卫内心充满了慌乱本想给大美做杯柠檬汁却手忙脚乱的将柠檬洒落一地大美看到后便前来帮忙随着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种异样的情愫悄然而生慌乱的内心令戴卫有些颤抖大美将切好的柠檬递给他眼神里则是充满了迷恋窗外狗的叫声打破了暧昧的氛围为了缓解尴尬便带小狗在海边散步两人像是热恋的情侣似乎有着聊不完的话题通过相互的了解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美好这时天空却下起了雨戴卫帮大美撩了下凌乱的头发此时两人四目相对深情的看着对方最终理智战胜了冲动大美压制住内心的情感转身离去当天晚上老壳举办宴会看到盛装打扮的大美戴卫的目光却从未离开管家看出了戴卫的异样他好心提醒却被大声呵斥戴卫来到更衣室大美随后跟了过来两人含情脉脉的看着对方随后将门反锁此刻一切伦理道德兄弟的情谊都被抛之脑后管家也跟了过来看到门被反锁转身离去此时老壳已经知道两人之间的事情念及好友曾救过自己性命他并没有直接翻脸但在说话间给了戴卫提醒(你觉得我老婆漂亮吗)(什么)(你没听错)(当然漂亮)(你想我怎么回答)(因为像她那样的女人)(值得你做任何事情,只要能留住她)此时的戴卫知道事情已经暴露他打电话给老马说爱上了老壳的太太得知消息的老马劝他立刻回来因为在墨西哥拐走别人老婆是要被打死的沉浸在温柔乡的戴卫哪里听的进这些两人商议要大美向老壳撒谎以和闺蜜度假为由出去几天带大美去墨西哥边境处自己的木屋殊不知他们的谈话都已被老壳监听老壳虽然心痛并没有直接拆穿为了昔日的友情他打算再给戴卫一次机会来到戴卫的住所两人闲聊几句后老壳表示自己要去境外谈生意希望戴卫能一同前往帮他架机本来是老友的好言邀请戴卫听到后却心乱如麻但还是婉言拒绝面对戴卫的拒绝老壳甚至说出了求字他不是肯求老友的帮助而是肯求戴卫不要破坏他们的友谊然而最终的结果又是失望老壳将大美送到机场他的眼神里充满了不舍给大美一个深情的拥抱然后亲吻下她的额头又像是在做最后的告别大美来到机场戴卫如约而至两人相互拥抱迎接美好的明天随后戴卫带着心爱的女人来到了边境此刻的两人放下了所有顾及与约束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了木屋晚上两人正在忘情时老壳带属下破门而入虽然早已知道两人的奸情但是等他亲眼看到还是备受打击面对朋友的背叛妻子的不忠他再也无法压制心中的怒火属下将戴卫打的满脸是血看到妻子给戴卫求情他亲手划破了妻子天使般的容貌此时的戴卫再无反抗之力属下将房子点燃木屋瞬间被大火吞噬随后将戴卫扔到了路旁生死由命然后将大美卖到了妓院戴卫比较命大一个好心人看到他还有微弱的呼吸便把他带到了家里救治在细心照料下戴卫也逐渐康复起来至于大美就没这么幸运了每天不但要应付各种客人还被注射了毒品现在唯一能活下去的信念就是再见戴卫一面为了戴卫的安全好心人建议戴卫尽快离开这里戴卫则不愿离去他还要去找大美好心人帮戴卫打听到老壳的消息临走时还送了他一把匕首防身两人就此告别途中戴卫结识了一个马贩子得知两人路线一样便结班同行两人在餐厅吃饭时戴卫看到老壳的一个属下走了进来烧毁木屋的人就是他复仇的种子再次燃起他悄无声息的跟进卫生间趁其大意解决了仇人马贩子在门口接应两人驾车离去但没想到的是马贩子的客户竟是老壳的朋友因为一起打过网球一眼便认出了戴卫在回去的路上马贩子旧病复发身亡戴卫将其埋葬后继续出发属下给老壳汇报戴卫还活着并自报奋勇要去杀了他却被老壳阻止面对妻子和朋友的背叛老壳显得异常憔悴他认为有些事情还是要亲自了断这天晚上一个叫玛多的人找到戴卫他说自己是好心人的小舅子自己和老壳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愿意和戴卫联手铲除老壳玛多在这里有着自己的势力不一会他带一个帮手过来打听到大美被卖到妓院却不知道是哪一家这晚他们在酒吧看到老壳属下将其抓获经过一番逼问后终于知道了大美的具体位置几人来到奸院后却发现大美已经被转移了不知道又去了哪里戴卫觉得是时候去面对老壳了几人找到老壳每天骑马的位置先埋伏起来当老壳走近时玛多偷袭老壳属下此时的老壳还穿着戴卫给他的夹克戴卫将枪口对准老壳问他大美的下落老壳也拿起手枪瞄准了戴卫曾经的生死之交现在不得不拔刀相向然后老壳把手枪放下(我要求你,作为一个男)(和过去的一个朋友)(请求我的原谅)(因为拐走了我的老婆)(我请求你的原谅)(因为拐走了你的老婆)短暂的沉默之后老壳告诉大美在修道院最终,他选择成全两人放弃了引以为豪的友谊戴卫来修道院此时大美已经病入膏肓看到戴卫她以为自己在做梦摸了摸他的脸颊一遍又一遍地确认这是真的她终于等到了心爱的人至此大美愿望实现了躺在戴卫怀里再也醒不过来了为了过去的友谊朋友多次提醒他回头已经是忍无可忍了面对朋友的盛情邀请他满口的兄弟情谊暗地里却要带好友老婆远走高飞完全失去了做人的底线。
中西方法律中的复仇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复仇,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之一。
在法律的发展历程中,复仇案件也层出不穷。
本文将从中西法律的角度,分析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复仇案例,探讨法律与情感之间的碰撞。
二、中西复仇案例(一)中国复仇案例:东周时期的“申包胥哭秦庭”1. 案例背景申包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其姐夫伍子胥因楚平王杀害其父而逃至吴国。
申包胥为报家仇,请求秦国出兵伐楚。
在秦国国君拒绝后,申包胥在秦庭痛哭七日七夜,最终感动了秦国国君,使其答应出兵伐楚。
2. 案例分析申包胥复仇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复仇观念。
在古代,复仇被视为正义的行为,是维护家族荣誉和尊严的必要手段。
申包胥通过哭诉,成功地说服秦国出兵伐楚,实现了家仇得报。
(二)西方复仇案例: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1. 案例背景《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作品。
该剧讲述了主人公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最终得知真相后自杀的故事。
2. 案例分析《俄狄浦斯王》反映了古希腊社会中复仇观念的演变。
在古希腊,复仇被视为一种正义的行为,但过分追求复仇往往会带来灾难。
俄狄浦斯在得知真相后,选择了自杀,以结束自己的罪恶生活。
三、中西复仇案例对比(一)复仇观念的差异1. 中国复仇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复仇被视为正义的行为,是维护家族荣誉和尊严的必要手段。
在古代,复仇案件较多,如申包胥复仇案。
2. 西方复仇观念在古希腊,复仇观念与东方有所不同。
虽然复仇也被视为正义的行为,但过分追求复仇往往会带来灾难。
在《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在得知真相后选择了自杀,体现了古希腊人对复仇观念的反思。
(二)复仇案件的处理方式1. 中国复仇案件处理在中国古代,复仇案件的处理方式较为直接。
如申包胥复仇案,通过哭诉和请求,成功地说服秦国出兵伐楚。
2. 西方复仇案件处理在古希腊,复仇案件的处理方式相对复杂。
在《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在得知真相后选择了自杀,以结束自己的罪恶生活。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一部血腥的复仇悲剧傅光明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一部血腥的复仇悲剧傅光明
傅光明
【期刊名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67)6
【摘要】《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作为莎士比亚编创的第一部悲剧,是对同时代舞台上演的那些复仇悲剧的模仿之作。
与其说它是一出血腥的复仇悲剧,毋宁说是一
出流血闹剧。
就伊丽莎白时代整个伦敦的剧场和观众来说,“闹剧”自然更具票房
价值。
这样一来,莎士比亚编创的剧本只要好看、卖座,就算成功。
一句话,似乎更为后世看重的诗剧艺术,在当时必须做好商演服务。
毫无疑问,莎士比亚深谙剧场商演
之道,亦深解舞台艺术之钥。
简言之,这是莎士比亚百试不爽的一种艺术规律。
或曰,正是这一“道”一“钥”为莎士比亚开启了悲剧创作之门,为其赢得了生前身后名。
【总页数】12页(P78-89)
【作者】傅光明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0
【相关文献】
1.神话祭祀与悲剧张力--论莎士比亚早期悲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2.莎士比亚与伊丽莎白复仇悲剧——兼论莎氏从《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到《哈姆莱特》的
双重超越3.莎士比亚与伊丽莎白复仇悲剧——兼论莎氏从《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到《哈姆莱特》的双重超越4.一个伟大军人的命运悲剧和心灵悲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解读5.愚忠和复仇的极致演绎——话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与同名电影之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话故事】复仇之神

【神话故事】复仇之神在古代神话中,有一个对于背叛和不公的行为永不原谅的神祇,他就是复仇之神。
复仇之神又被称为尼莫西涅(Nemesis),她是由天空之神宙斯的婚外情所生下的女儿。
尼莫西涅因为拥有强大的力量和无法抑制的愤怒,成为了背叛者和不公正者最大的噩梦。
故事发生在古希腊的阿提卡王国,王子埃瑞斯托福在一次边境战斗中被杀。
他的妻子柯丽芙和儿子特斯托斯发誓要为他复仇。
由于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他们很难实现他们的誓言。
就在柯丽芙和特斯托斯感到绝望的时候,尼莫西涅出现了。
她告诉柯丽芙和特斯托斯,只要他们答应帮助她追捕背叛者和不公正者,她就会帮助他们实现复仇。
柯丽芙和特斯托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尼莫西涅的要求。
从那时起,尼莫西涅成为了柯丽芙和特斯托斯的导师和指导者。
她赐予他们力量和智慧,使他们能够追踪并抓住那些背叛和不公正的人。
柯丽芙和特斯托斯一起穿越大陆,寻找背叛者和不公正者。
他们追踪那些没有尽责任地统治人民的国王,那些欺压人民的贵族,以及那些触犯了天神禁令的祭司。
每当柯丽芙和特斯托斯找到背叛者和不公正者时,尼莫西涅就会出现,并用她的力量将他们惩罚。
有的被她变成了石头,有的被她困在黑暗中,有的甚至被她带到了地狱。
复仇之神的行动震动了整个王国。
背叛者和不公正者们开始害怕柯丽芙和特斯托斯的报复,他们纷纷请求原谅并改变他们的行为。
尼莫西涅是不可动摇的,她认为背叛者和不公正者应该为他们的行为负责。
正义的力量在王国中强大起来。
人民通过看到背叛者和不公正者们遭到惩罚,对王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柯丽芙和特斯托斯也变得越来越强大,他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行使力量,并放过了一些低级的背叛者。
复仇之神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希腊。
人们开始敬畏尼莫西涅和她的复仇之力,他们归顺于她,以避免自己成为复仇的目标。
在柯丽芙和特斯托斯的带领下,阿提卡王国重新恢复了和平与公正。
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背叛者和不公正者们则沉醉在尼莫西涅复仇之力的阴影下。
尼莫西涅的存在警示着每个人,背叛和不公正的行为是不容忍的。
《鹰眼》:为什么说鹰眼是最惨复仇者?鹰眼5宗罪,抹不去了

《鹰眼》:为什么说鹰眼是最惨复仇者?鹰眼5宗罪,抹不去了一说起鹰眼这个角色,可以说是最不起眼的复仇者了。
在复仇者联盟中,每个人都有着“超能力”,超乎寻常的能力,而鹰眼看起来则是一个普通人。
自从《复仇者联盟4》完结之后,在国外相继上映了多部漫威大片,但都无缘国内观众。
为了填补漫威宇宙的一些剧情空白,顺利发展第二阶段的多元宇宙,以及推出新的复仇者接班人,漫威制作了一系列电视剧集,比如《猎鹰与冬兵》、《旺达与幻视》,以及今天食堂君要说的《鹰眼》。
《鹰眼》讲述的是《复仇者联盟4》,浩克打响无限手套的响指,消失了人们5年后又重新复活之后的剧情。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坑,但漫威通过《鹰眼》也填得差不多了。
《鹰眼》的推出,是老鹰眼克林顿的退役,新鹰眼凯特的上阵。
那么,今天,食堂君就跟大家讲讲这部《鹰眼》的5宗罪,件件历历在目,抹不去了,因此鹰眼也被称为最惨复仇者。
一、身体机能的下降。
鹰眼作为普通人,只是比平常人更刻苦,再加上射箭的天赋,成就目前的荣耀。
但是随着一次一次的战斗,他的身体已经渐渐开始吃不消了,以至于在《鹰眼》中,直接需要带上助听器,否则就听不到声音。
想必其他复仇者来说,似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即使是身为普通人的蚁人、钢铁侠等人而言,他们有着非常酷炫、高端的制服可以抵抗敌人的攻击,而鹰眼却没有。
这也是食堂君即将说的第二宗罪:制服。
二、制服。
钢铁侠的制服哪里来的?是他自己倾尽财力与科学研究出来的,这套盔甲,也让史塔克能够随心所欲而不用惧怕有超能力的外星人。
即使是黑豹、猎鹰等人的制服,也是经过特殊制作。
而反观新、旧鹰眼?他们的制服则是一群社会兴趣爱好组织,角色扮演爱好者制作的。
除了材料,就和普通衣服一样,没有任何功能。
想必动不动就能通过战甲飞上天的史塔克,以及动不动就能缩小的蚁人来说,鹰眼实在是惨。
三、反派。
有一句话咋说来着,自身的位置,也决定了对手的强弱。
在《猎鹰与冬兵》中,他们新美队和冬兵面对的是已经注射了超级血清的对手,在战斗中充满各种危险。
中国古代复仇事例

中国古代复仇事例
中国古代的复仇事例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豫让刺杀赵襄子”、“干将莫邪”和“伍子胥”的故事。
“豫让刺杀赵襄子”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
豫让是晋国人,曾受到智伯的礼遇,智伯后来被赵襄子所杀。
豫让为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决定刺杀赵襄子。
然而,他的行动失败了,最终豫让被赵襄子所杀。
“干将莫邪”的故事也是古代复仇的经典案例之一。
干将和莫邪是楚国人,他们的父亲被楚王所杀。
两人为报父仇,决定刺杀楚王。
经过精心策划,他们终于成功刺杀了楚王,实现了复仇的心愿。
“伍子胥”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父亲被楚平王所杀。
伍子胥逃离楚国,来到吴国,并借助吴国的力量攻打楚国。
最终,他成功复仇,杀了楚平王,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这些故事都展示了古代人对于复仇的执着和勇气,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法律制度。
虽然这些复仇行为有些过于极端,但它们对于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论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

论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美狄亚》是古希腊悲剧大师欧里庇德斯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悲剧以美狄亚这个角色展现了复仇的主题,通过她的故事揭示了复仇的恶果和内心的痛苦。
美狄亚是一个受伤害的女人,她因为爱情而背叛了自己的家族和祖国,最终被利用和伤害,她选择以复仇的方式来报复。
本文将对《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美狄亚》中,复仇主题贯穿始终,首先从美狄亚的遭遇入手。
美狄亚是一位出生于外邦、被背弃的女人,她因为爱情而离开家乡,跟随了她的丈夫约阿谷到科林斯王国。
在那里,她却遭受了丈夫的背叛和政治迫害。
这种背叛和伤害激起了美狄亚的愤怒和复仇的欲望。
她对丈夫和他的新妻子海伦产生了强烈的复仇心理,她决心以最残忍的方式来报复他们,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美狄亚的复仇行为可以被看作是对她受伤害的自我辩护和宣泄。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自己遭受的伤害和痛苦的回应,她想要让对方感受到同样的痛苦和绝望。
在她的心目中,复仇是唯一能给她带来满足和解脱的方式,因为她相信只有通过让对方付出惨痛的代价,她才能够平复内心的创伤。
这种复仇心态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并不罕见,古希腊社会注重个人荣誉和自尊,对于受到伤害的人来说,复仇是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方式。
复仇的结果往往是悲剧性的。
在《美狄亚》中,美狄亚因为自己的复仇行为而失去了一切,包括她所深爱的两个孩子。
她的复仇不仅没有让她得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反而让她陷入了绝望和痛苦之中。
这种结果揭示了复仇的恶果,它并不能给受害者带来真正的解脱和安宁,反而让他们更加深陷于痛苦之中。
美狄亚的复仇也给科林斯王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她的行为不仅让自己受害,也让他人蒙受了无辜的伤害,这彰显了复仇的毁灭性和不可控性。
复仇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它往往会带来连锁反应,引发更大的恶果和伤害。
美狄亚的悲剧也表明了复仇之于个体心理的影响。
在他所处的环境和遭遇下,美狄亚的复仇行为实际上是她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绝望在外化和表现。
“三言”中的女性复仇与死亡描写考察

“三言”中的女性复仇与死亡描写考察《三言》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故事的集合体,其中涵盖了很多有关女性复仇与死亡的描写。
这些故事虽然是来自古代,但对于当代人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价值。
在这些故事中,女性复仇与死亡的描写往往是情节的高潮部分,因而对于了解中国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三言》故事中,女性复仇常常是因为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或者受到了伤害。
而这种复仇的手段往往是巧妙且具有侠义精神的。
在《三言》中,女性复仇的故事情节极具戏剧性,同时也展现了民间文学中对于正义的追求。
在这些故事中,女性常常以柔弱之身,挺身而出,奋发图强,最终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同时也对不公正的现象进行了较为强烈的批判。
以《三言》中的《白蛇传》为例,其中就包含了女性复仇与死亡的描写。
在这个故事里,白娘子被关进雷峰塔之后,以自己的巧妙智慧、变化多端的手法,以及忠诚、勇敢的品质,最终击败了法海。
白娘子的复仇过程展现了立志正义、心怀坚定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对于不公正的批判,对于残酷现实的回应。
在这一过程中,白娘子的形象成为了对于现实中不公正现象的批判,也体现了民间文学中对于正义的追求与歌颂。
在《三言》中,女性的死亡描写往往与复仇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这些故事中,女性的死亡往往成为了复仇的开始或者动力。
这种死亡描写往往包含了对于不公正的愤怒与悲愤,同时也对于挣扎与奋斗的渴望和期许。
在这些故事中,女性的死亡往往被描绘得极为感人与令人深思。
这种死亡描写既是对于女性的悲剧遭遇的揭示,也是对于不公正现象的深切批判。
以《三言》中的《柳毅传》为例,其中包含了女性的死亡描写。
在这个故事里,柳毅的母亲含冤而死,柳毅为了昭雪母仇,最终为国捐躯。
柳毅的母亲的死亡成为了复仇的开始,也激发了柳毅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这一过程中,柳毅的形象成为了对于不公正的批判与追求,同时也是对于现实中不平等现象的关注与反思。
女性复仇与死亡的描写在《三言》故事中展现了极为丰富的情节与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仇”之死
我没有很强烈的愿望要看《牛虻》,只是很好奇当代文学史中所涉及的这部小说到底是怎样的,而当我准备看这部小说时,有人告诉我它与《基督山伯爵》内容差不多,都是讲述一个男孩从幸福的生活跌进痛苦的深渊,然后开始新的生活并准备复仇的故事。
个人认为《基督山伯爵》已经写得很好了,所以真没对《牛虻》抱多大的兴趣,但读书习惯使然,我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这部小说。
可是看完后我没有发觉“复仇”两个字,只看到了“爱”“欺骗”“背叛”“仇恨”。
亚瑟.勃尔顿因为爱国家所以参加了青年意大利党,誓死要赶走匈牙利侵略者;蒙太尼里因为爱孩子所以不希望亚瑟参加反叛活动;亚瑟因为陷阱背上了背叛的骂名并选择了诈死和逃跑,蒙太尼里因为欺骗最后失去了自己不敢相认的儿子;亚瑟因为“背叛”被琼玛打了一巴掌,结束了他的初恋,也因为欺骗的背叛不想与自己的父亲相认;而仇恨是最终的结果,亚瑟仇恨教会,然后才发生了十三年后的回归,才会口诛笔伐红衣主教(蒙太尼里),逼着自己的父亲在教会(信仰)和儿子(革命)之间做出选择,蒙太尼里仇恨自己,仇恨自己因为信仰而备受煎熬,并且杀死了自己的孩子,也因为仇恨教会和自己害死了亚瑟而选择了“自杀”,琼玛仇恨自己当初的一巴掌,所以一辈子良心不安,活在悔恨和痛苦中,即使她后来知道了真相,但亚瑟已经死了,彻底的死了。
十三年,挺长的。
埃德蒙.唐泰斯(基督山伯爵)在这十三(伯
爵在死牢里呆了十四年)年里学会了很多知识,学会了成熟,学会了睿智,更学会了复仇,所以他一回到巴黎就开始着手复仇。
那是积攒了22年的仇恨,那是无法使自己的父亲复活的仇恨。
但亚瑟不同,虽然他没有十三年的牢狱之灾,但他这十三年也不是人过的生活。
他“曾在肮脏的妓院洗过盘子,曾替比他们的畜生还要狠毒的农场主当过马童,曾在走江湖的杂耍班子里当过小丑,带着帽子,挂着铃铛,曾经在斗牛场里为斗牛士们干杂七杂八的事,曾屈从于所有愿意凌辱我的混蛋,曾忍饥挨饿,被人吐过唾沫,被人踩在脚下,曾乞讨发霉的残羹剩饭,但却遭人白眼,因为狗要吃在前头”。
这是他自己向蒙太尼里叙述的生活经历。
这样的生活过十三年,他是怎么受得了得?他像在述说别人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已经盲目。
在这样非人类的生活里他也落下了一生的病痛——“伤势趋于慢性发炎,任何小的刺激都会引起旧病复发…主要的危险是他没有了生存的勇气,并且在吞服砒霜。
”这是里卡尔多为亚瑟诊断病情后了解的结果。
他在向琼玛讲述自己的病痛是这样说的:“我不到二十一岁,病愈后就像一只小猫一样虚弱无力。
此外,他还拿着一把火钳…没有把我全给敲扁了,正好让我可以苟延残喘。
”那是一个酒鬼对他的残暴行为。
不管是向谁讲起过去,他都很坦然,就像在讲故事,不管那故事是怎样的悲伤,他就像在讲一件平常事。
十三年,他就拥用了这些故事。
其实有时候牢狱之灾也是一件好事,有少之又少的社会人参与你的四壁,至少不用为生活所苦,每天会有狱卒定时定点的送饭,不会饿死,可能是馊饭,但总比没有强;也不用因为为别人做事而受气,
只要你老实,狱卒不会随便打人;可能万幸的是你还能碰上好人,能在监狱里教你学习知识,或许拥有一笔雄厚资产。
可惜,基督山伯爵只有一个,他用十四年的牢狱生活为他的新生打下了基础,而且是极好的,他利用财富在八年的时间里为复仇做准备,百密无一疏。
可是十三年后亚瑟却是另般模样——“身材矮小,皮肤黝黑,右脚跛,左臂弯曲,左手少了两指,脸上有马刀疤痕,口吃”。
生活就是一个炼狱,成什么样完全看个人造化。
亚瑟造化不好,只知道呆在那个家里的痛苦,却不知道原因,不知道自己信奉的神父就是自己的父亲,不知道自己最终会被自己所信奉的出卖。
当自己的信仰也遭受质疑,还有什么能支撑?
伯爵一直在复仇,按照自己的计划左右他人的人生,他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直到那个小男孩无辜的死亡,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让一切停止,包括仇恨。
可是亚瑟十三年后的回归并没有带着复仇的心理,他并没有打算让很多人死去,他只是用文字抨击教会,他只是发觉自己的信仰错了,所以决定反抗。
所以他仍旧如十三年前一样参加革命,但力主抨击红衣主教,可能带有对蒙太尼里的欺骗的仇恨,但政治目的更大。
可是最终他死了,死在自己父亲的手里,在蒙太尼里在死亡同意书上签字时,他就彻底明白了,“一切都完了,他失败了。
”
亲情比不上信仰。
亚瑟说过:“在战争年代,一切都是公平的。
”基督山伯爵出现时,拿破仑已成为历史,所以他可以改变公平的标准。
而亚瑟不同,按政
治角度讲,他的死是应该的,当利益是优先选择时,亲情只是一摊可以用水冲净的血,一切都会归于平静。
当他喊出那一声“padre”时,他就已经原谅了蒙太尼里隐瞒身世的错误,但那句“padre——您的——上帝——满意了吗?”时却只是对亲情抵不过政治的失望,所以他咒骂射击的士兵“打得太差”,所以他为自己喊着“您们全都准备好了吗?好了来吧!预备——举枪——”来执行自己的死刑。
他的出现即使不是为了复仇,但也最终只能是悲剧。
“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的飞来飞去”,他是一只牛虻,但不知他是否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