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二章光电效应光子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3_5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波粒二象性第一节光电效应学案粤教版选修3_5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波粒二象性第一节光电效应学案粤教版选修3_5

第一节 光电效应1.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及极限频率和遏止电压的概念.2.理解光电效应与电磁理论的矛盾.一、光电效应与光电流1.光电效应现象: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2.光电管可以把光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 3.光电流:光电管阴极发出的光电子被阳极收集.在回路中会形成电流,称为光电流.(1)任何频率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都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2)金属表面是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弱有关.( )(3)入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时,光电子几乎是瞬时发射的.( )提示:(1)× (2)× (3)√二、光电流的变化实验表明: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的强度越强,光电流越大;光的强度保持不变,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光电流越大.三、极限频率对于每一种金属,只有当入射光频率大于某一频率ν0时,才会产生光电流,将ν0称为极限频率,其对应的波长称为极限波长.它们之间的关系ν0=c λ0. 四、遏止电压1.在强度和频率一定的光的照射下,回路中的光电流会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当反向电压达到某一数值时,光电流将会减小到零,我们把这时的电压称为遏止电压,用符号U 0表示,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12mv 2max =eU 0. 2.实验表明:遏止电压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也就是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五、经典电磁理论解释的局限性经典物理学里光的电磁理论在解释光电效应实验时遇到了根本性的困难.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每种金属都有一定的极限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管入射光的强度多大、照射时间多长都不会产生光电子,一旦入射光的频率超过极限频率,则不管光有多么弱都会产生光电效应,发出光电子.2.在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下,光电流的大小或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由光的强度决定.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遏止电压随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与光的强度无关.4.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至产生光电效应的时间间隔很短,通常可在10-9 s 内发生光电效应.遏止电压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多选)对光电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金属钠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同[解析] 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决定,与光强无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但要使电子离开金属,电子必须具有足够的动能,而电子增加的动能只能来源于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且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同时吸收多个光子,所以光子的能量小于某一数值时便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电子从金属逸出时只有从金属表面向外逸出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所做的功最小.综上所述,选项B、D正确.[答案] BD(多选)用紫光照射某金属恰可发生光电效应,现改用较弱的太阳光照射该金属,则( )A.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B.逸出光电子的时间明显变长C.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D.单位时间逸出光电子的数目变小解析:选CD.由于太阳光含有紫光,所以照射金属时发生光电效应且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又因为光强变弱,所以单位时间逸出光电子的数目变小,C、D正确,A错误;产生光电效应的时间几乎是瞬时的,B错误.经典电磁理论与光电效应的矛盾1.矛盾之一:遏止电压由入射光频率决定,与光的强弱无关按照光的经典电磁理论,光越强,光电子的初动能应该越大,所以遏止电压应与光的强弱有关,而实验表明:遏止电压由入射光频率决定,与光强无关.2.矛盾之二:存在极限频率按照光的经典电磁理论,不管光的频率如何,只要光足够强,电子都可获得足够能量从而逸出表面,不应存在极限频率.而实验表明:不同金属有不同的极限频率,入射光频率高于极限频率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3.矛盾之三: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按照光的经典电磁理论,如果光很弱,电子需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获得逸出表面所需的能量.而实验表明:无论入射光怎样微弱,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的.关于光电效应,下列几种表述正确的是( )A.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要大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解析] 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与频率无关,选项A、B错误.不可见光既包括频率比可见光大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也包括频率比可见光小的红外线、无线电波,选项C错误.正确选项为D.[答案] D光电效应规律中“光电流的强度”指的是光电流的饱和值(对应从阴极发射出的电子全部被拉向阳极的状态).因为光电流未达到饱和值之前,其大小不仅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还与光电管两极间的电压有关,只有在光电流达到饱和值以后才和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随堂检测]1.关于光电效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该金属的极限波长,才会发生光电效应B.光电流的产生与否和入射光强度有关C.光电流的产生与否和入射光频率有关D.只有可见光才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解析:选C.入射光波长大,对应频率小;光电效应有无和入射光频率有关,和光的强度无关;不是可见光也可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2.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解析:选B.锌板原来不带电,验电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锌板在弧光灯的照射下发生了光电效应,发生光电效应时,锌板向空气中发射电子,所以锌板带正电,验电器的指针亦带正电.故选B项.3.(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νa、νb的单色光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 a和U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 k a和E k b.h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νa>νb,则一定有U a<U bB.若νa>νb,则一定有E k a>E k bC.若U a<U b,则一定有E k a<E k bD.若νa>νb,则一定有hνa-E k a>hνb-E k b解析:选BC.设该金属的逸出功为W,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E k=hν-W,同种金属的W不变,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ν的增大而增大,B项正确;又E k=eU,则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成正比,C项正确;根据上述有eU=hν-W,遏止电压U随ν增大而增大,A项错误;又有hν-E k=W,W相同,则D项错误.4.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 与A、K之间的电压U 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C.频率相同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时,发射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同,所以遏止电压相同;饱和电流与光的强度有关,光的强度越大,饱和电流越大.只有图象C正确.[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中,经典电磁理论能解释的是( )A.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被照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C.入射光照射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D.当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解析:选D.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规律,还要知道经典电磁理论解释的局限性.2.某不可见光照射到钠银锌的合金光电管表面上发生了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且时间缩短,但频率保持不变,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射到光电管表面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明显增加B.逸出的光电子到达阳极的困难增大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数目减少D.有可能不再产生光电效应解析:选C.由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知,光的频率不变,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入射光的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上的光子数减少,因而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减少;只要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就能产生光电效应,并且是瞬时的,不会因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延长时间.3.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需要增大光电子到达阳极时的速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光照时间B.增大入射光的波长C.增大入射光的强度D.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解析:选D.在正向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光电子到达阳极的速度应取决于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时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和光照时间无关,所以选项A、C错误.而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4.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 )A.锌板带负电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解析:选C.锌板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了光电效应,说明锌板上有光电子飞出,所以锌板带正电,C正确,A、B、D错误.5.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B.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将具有更大的动能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的光电子将具有更大的动能D.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加解析:选C.在光电效应中,入射光的频率决定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在能产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入射光的频率影响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的大小,选项C正确.6.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B.改用X射线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解析:选B.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必须使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X射线的频率大于紫外线的频率.7.如图所示为一光电管电路,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位于AB上某点,用光照射光电管阴极,电表无偏转,要使电表指针偏转,可采取的措施有( )A.加大照射光强度B.换用波长短的光照射C.将P向B滑动D.将电源正负极对调解析:选B.由光电管电路图可知阴极K电势低,阳极A电势高,如果K极有电子飞出,则它受到的电场力必向左,即将向左加速,然而现在G中电表指针无偏转,说明没有发生光电效应,这仅能说明照射光频率太低.这与光强、外加电压的大小及方向均无关.可见要使指针发生偏转需增大照射光频率即缩短照射光的波长.二、多项选择题8.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紫外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B.用绿色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C.锌板带的是正电荷D.使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正电荷解析:选ACD.将擦得很亮的锌板连接验电器,用弧光灯照射锌板(弧光灯发出紫外线),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说明锌板带了电,进一步研究表明锌板带正电.这说明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锌板中有一部分自由电子从表面飞出去,锌板中缺少电子,于是带正电,A、C、D选项正确.绿光不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9.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光照射到光电管上,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 )A.入射光太弱B.入射光波长太长C.光照时间太短D.电源正负极接反解析:选BD.光电管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阴极在光的照射下有光电子逸出,二是逸出的光电子应能在电路中定向移动到达阳极.其中有无光电子逸出决定于入射光的频率是否高于阴极材料的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弱、照射时间长短无关;光电子能否到达阳极,应由光电子的初动能大小和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的正负和大小共同决定.一旦电源正负极接反,如果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也不能到达阳极,即使发生了光电效应,电路中也不能形成光电流.故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D.10.如图所示为一真空光电管的应用电路,其阴极金属材料的极限频率为4.5×1014Hz,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发生光电效应时,电路中光电流的饱和值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B.发生光电效应时,电路中光电流的饱和值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度C.用λ=0.5 μm的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D.光照射时间越长,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解析:选BC.在光电管中若发生了光电效应,单位时间内发射光电子的数目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光电流的饱和值只与单位时间内发射光电子的数目有关.据此可判断A、D错误.波长λ=0.5 μm的光子的频率ν=cλ=3×1080.5×10-6Hz=6×1014 Hz>4.5×1014 Hz,可发生光电效应,所以选项B 、C 正确.三、非选择题11.太阳能光-电直接转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直接转换成电能.如图所示是测定光电流的电路简图,光电管加正向电压.(1)判断电源和电流表的正、负极;(2)入射光应照射在____极上;(3)若电流表读数是10 μA ,则每秒钟从光电管阴极发射出的光电子至少________个. 解析:(1)要形成光电流,应加正向电压,即电源左边是正极,右边是负极.电流表是上正下负.(2)由题图可以看出,光电管的B 极为阴极,所以光应照在B 极上.(3)Q =It =10×10-6×1 C =10-5 C ,而n =Q e ,所以含有6.25×1013个光电子.答案:(1)电源左边是正极,右边是负极 电流表是上正下负 (2)B (3)6.25×101312.如图所示,一静电计与锌板相连,在A 处用一弧光灯照射锌板,关灯后,指针保持一定偏角.(1)现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使静电计指针回到零,再用相同强度的钠灯发出的黄光照射锌板,静电计指针无偏转,那么,若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____ (填“有”或“无”)偏转.解析:(1)锌板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有光电子飞出,锌板带正电,将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将锌板上的正电荷中和一部分,锌板正电荷减少,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将变小.注意,静电计与锌板带同种电荷.(2)要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照射光的频率必须高于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而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用黄光照射,静电计指针无偏转,即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当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照射时,因为红外线的频率比黄光的要低,所以用红外线照射更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静电计指针无偏转.答案:(1)减小 (2)无。

粤教版选修3-5 第二章第01节 光电效应 课件(23张)

粤教版选修3-5 第二章第01节 光电效应 课件(23张)
逸出功。
情景2:高手在民间!泰国大叔用阳光烤鸡!
1h30min 1.光越强,鸡肉获得的热量越多
2.光不够强时,烤熟一只鸡需要更长时间的照射
猜测:能否用光照射金属使电子逸出呢?
实验验证:
验电器
锌板
紫外线灯
光电效应
照射到金属外表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外表逸出的现象 叫光电效应光电子鸡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表1

先变大再不变 变小至零
光电流极

先变大再不变 变小至零 大值强黄
光的大于
弱黄光的

先变大再不变 变小至零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I
反向电压
O
U
正向电压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如验何数从据微处观角理度与解分释析饱和电流、遏止电压?
I
饱和电流黄光( 强)
黄光(弱)
Uc
O
U
遏止电压
实图象验显数示据什处么实理验与规分律析?又说明什么?
Uc1 Uc2 O
U
光电子的动能与光强无关, 与光的颜色〔频率〕有关
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的
截止频率以下的光照射不产 生光电子
电子吸收太阳能转化为动能
猜测
1.光越强,鸡获得的热量越 多
2.光不够强时,烤熟一只鸡 需要更长时间的照射
探究光电效应
正向电压
反向电压
A
v0 K
A

A
v0 K
A

探究光电效应

极A

v K极
A V
电源可反向
*不加电压时填写“有”或“无”,加电压时用定性语言填 写,如“变大”、“变小”、“先…再…”等
光电效应

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5)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光电效应 第2节 光子 含答案

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5)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光电效应 第2节 光子 含答案

第二节光子学 习 目 标知 识 脉 络1.知道什么是光电效应现象.2.知道光电流、极限频率、遏止电压的概念,掌握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重点)3.理解经典电磁理论在解释光电效应时的困难.4.知道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假说.5.理解爱因斯坦的光子说.(重点、难点)6.会用光电效应方程解释光电效应.(重点、难点)光电效应、光电流及其变化[先填空]1.光电效应: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2.光电管:光电管是由密封在玻璃壳内的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表面涂有碱金属,容易在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3.光电流:阴极发出的光电子被阳极收集,在回路中会形成电流,称为光电流.4.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强度增大,则光电流随之增大.[再判断]1.光电子是光照射下发射出来的电子,因此光电子仍然是电子.(√)2.入射光的频率较高时,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光电流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3.入射光的频率较低时,无论光照强度多大,都不会发生光电效应.(√)[后思考]你对光电效应中的“光”是怎样认识的?【提示】这里的光,可以是可见光,也可以是紫外线、X光等.1.在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下,光电流的大小或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由光的强度决定.2.存在着饱和电流.入射光强度一定,单位时间内阴极K发射的光电子数一定.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表明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1.(多选)如图2­1­1所示,用弧光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55272042】图2­1­1A.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B.用红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C.锌板带的是负电荷D.锌板带的是正电荷【解析】将擦得很亮的锌板与验电器连接,用弧光灯照射锌板(弧光灯发出紫外线),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说明锌板带了电,进一步研究表明锌板带正电.这说明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锌板中有一部分自由电子从表面飞出,锌板带正电,选项A、D正确,C错误.红光不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故B错误.【答案】AD2.当某种单色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如果光的强度减弱,频率不变,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________.【答案】减少1.光电效应中的光包括不可见光(如:紫外线等).2.光电效应的实质:光现象→电现象.极限频率和遏止电压[先填空]1.极限频率对于每一种金属,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某一频率ν0时,才会产生光电流,ν0称为极限频率(也叫截止频率).2.遏止电压在强度和频率一定的光照射下,当反向电压达到某一数值时,光电流将会减小到零,我们把这时的电压称为遏止电压.用符号U0表示.3.遏止电压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关系1mv=eU0.24.经典电磁理论解释的局限性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只要光足够强,任何频率的光都应该能够产生光电子,出射电子的动能也应该由入射光的能量即光强决定.但是实验结果却表明,每种金属都对应有一个不同的极限频率,而且遏止电压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再判断]1.发生光电效应一定要用可见光.(×)2.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后思考]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入射光的频率一定而强度增加,将会产生什么结果?如果入射光的频率增加,又将会产生什么结果?【提示】当入射光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光强增加,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多;当入射光频率低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无论光强怎么增加,都不会有光电子发射出来.入射光的频率增加,发射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1.遏止电压随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与光的强度无关,说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与光的强度无关.2.随反向电压的增大,光电流逐渐减小,说明金属中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是不同的,而遏止电压对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3.电磁理论解释光电效应的三个困难电磁理论认为:光的能量是由光的强度决定,而光的强度又是由光波的振幅所决定的,跟频率无关.电磁理论光电效应实验结果困难1按照光的波动理论,不论入射光的频率是多少,只要光强足够大,总可以使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发生光电效应如果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无论光强多大,都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困难2光强越大,电子可获得更多的能量,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应该越大,遏止电压也越大.即出射电子的动能应该由入射光的能量即光强来决定遏止电压与光强无关,与频率有关困难3光强大时,电子能量积累的时间就短,光强小时,能量积累的时间就长当入射光照射到光电管的阴极时,无论光强怎样微弱,几乎瞬时就产生了光电子3.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解析】在光电效应中,若照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无论光照时间多长,光照强度多大,都无光电流,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立刻有光电子产生,时间间隔很小,故A、B错误,D正确.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ν有关,即C错误.【答案】D4.(多选)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实验如图2­1­2所示,用频率为ν的可见光照射阴极K,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 ( )【导学号:55272043】图2­1­2A.用紫外线照射,电流表一定有电流通过B.用红光照射,电流表一定无电流通过C.用红外线照射,电流表可能有电流通过D.用频率为ν的可见光照射K,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A 端时,电流表中一定无电流通过【解析】因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频率高,所以用紫外线照射时,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选项A正确.因不知阴极K的截止频率,所以用红光照射时,也可能发生光电效应,所以选项B错误,C 正确.即使UAK=0,电流表中也可能有电流通过,所以选项D错误.【答案】AC关于光电效应的三点提醒1.发生光电效应时需满足:照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即ν>ν0.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及金属有关,而与照射光的强弱无关,强度大小决定了逸出光电子的数目多少.3.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能量量子假说与光子假说[先填空]1.能量量子假说:物体热辐射所发出的电磁波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hν的整数倍,hν称为一个能量量子,其中ν是辐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2.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3.光子假说:光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一个光子的能量为ε=hν.4.黑体:(1)能够全部吸收所有频率的电磁辐射的理想物体.绝对的黑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2)普朗克利用能量量子化的思想和热力学理论,才完美地解释了黑体辐射谱.[再判断]1.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首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 2.1905年,在普朗克能量量子假说的启发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说.(√)3.光子说中的光子就是光电子.(×)4.能吸收各种电磁波而不反射电磁波的物体叫黑体.(√)[后思考]1.如何解释测量一杯水温的温度计的温度示数连续变化而不是一份一份的?【提示】 每一份能量量子很小(微观量),温度计示数变化1 ℃对应变化的能量很大(宏观量),由于温度计的精度不够,所以观察到的温度计温度不是一份一份地变化的.2.黑体是指黑颜色的物体吗?【提示】 黑体不是指黑颜色的物体,是指能完全吸收电磁波的物体.光电效应方程及其解释[先填空]1.逸出功:电子能脱离离子的束缚而逸出金属表面时所需做的最小功.用W0表示.2.光电效应方程:h ν=mv +W0.式中h ν表示入射光子的能量,ν为入射光的频率.3.光电效应的条件:光子的能量ε=h ν必须大于或至少等于逸出功W 0.即ν≥W0h. 4.遏止电压对应着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它们的关系为eU0=mv.[再判断]1.同一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相同.(×)2.对于某种金属,也就是逸出功W0一定的情况下,出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弱无关.(√) 3.物体内部的一个电子一般只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后思考]按照光的经典电磁理论,如果入射光很弱,电子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获得逸出金属表面所需的能量.而实验表明:无论入射光怎样微弱,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的,这又如何解释?【提示】光子的能量是一份份的.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表面的金属电子一次性吸收了一个光子的全部能量,不需要积累能量的时间,所以光电子几乎是瞬间产生的.1.光电效应方程的理解(1)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中,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某个光电子而言,其离开金属时的动能大小可以是零到最大值范围内的任何数值.(2)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ν呈线性关系(注意不是正比关系),与光强无关.(3)光电效应方程包含了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即Ek=hν-W0>0,亦即hν>W0,ν>=νc,而νc=就是金属的极限频率.(4)光电效应方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方程.(5)逸出功W0: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要克服原子核的束缚而消耗的能量的最小值,叫做金属的逸出功.光电效应中,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消耗能量最少.2.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1)由于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那么金属中的电子也只能一份一份地吸收光子的能量,而且这个传递能量的过程只能是一个光子对一个电子的行为.如果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则光子提供给电子的能量不足以克服原子的束缚,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2)当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时,能量传递给电子以后,电子摆脱束缚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剩余的能量以光电子的动能形式存在,这样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v=hν-W0,其中W0为金属的逸出功,可见光的频率越高,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而遏止电压U0对应着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即eU0=mv.所以当W0一定时,U0只与入射光的频率ν有关,与光照强弱无关.(3)电子一次性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不需要积累能量的时间,所以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4)发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光强度成正比,光强度越大意味着单位时间内打在金属上的光子数越多,那么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也就越多,光电流也就越大.5.(多选)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为ν0,则( )【导学号:55272044】1.极限频率为ν0的光照射金属对应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零,逸出功W=hν0.2.某种金属的逸出功是一定值,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不成正比.。

2018-2019学年粤教版选修3-52.2光子学案

2018-2019学年粤教版选修3-52.2光子学案

第二节 光 子[目标定位] 1.知道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2.知道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以及光子能量的表达式.3.知道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以及对光电效应规律的解释.一、能量量子假说1.假说内容:物体热辐射所发出的电磁波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hν的整数倍.2.能量量子:hν称为一个能量量子,其中ν是辐射频率,h 是一个常量,称为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3.假说的意义:能量量子假说能够非常合理地解释某些电磁波的辐射和吸收的实验现象.4.量子化现象:在微观世界里,物理量的取值很多时候是不连续的,只能取一些分立值的现象.二、光子假说1.内容:光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频率为ν的光的能量子为hν.2.意义:利用光子假说可以完美地解释光电效应的各种特征.三、光电效应方程1.逸出功W 0:电子脱离离子的束缚而逸出表面,这个功称为金属的逸出功.2.光电效应方程:hν=12m v 2max +W 0.其中12m v 2max 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 0为金属的逸出功.想一想 怎样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答案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中的hν是入射光子的能量,逸出功W 0是光子飞出金属表面消耗的能量,E k 是光子的最大初动能,因此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符合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四、光电效应的解释1.对极限频率的解释 金属内部的一个电子一般只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如果光子的能量小于电子的逸出功,那么无论光的强度(光子数目)有多大,照射时间多长,金属内部的电子都不能被激发而逃逸出来.因此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光子的能量ε=hν必须大于或至少等于逸出功W0,即ν≥W0h,而不同金属W0不同,因此不同金属的极限频率也不相同.2.对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的解释遏止电压对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即:eU0=12m v2max,对应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得:hν=eU0+W0,可见,对某种金属而言,遏止电压只由频率决定,与光的强弱无关.预习完成后,请把你疑惑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一、对光子概念的理解1.光子不是光电子:光子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带电;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其本质是电子,光子是光电效应的因,光电子是果.2.由光子的能量确定光电子的动能: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子的能量全部被电子吸收,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需克服原子核和其他原子的阻碍而损失一部分能量,剩余部分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金属表面的电子直接向外飞出时,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最小,具有的初动能最大.光电子的初动能小于或等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3.光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强度的关系:光子的能量即每个光子的能量,其值为E=hν(ν为光子的频率),其大小由光的频率决定.入射光的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入射光的强度等于单位时间内光子能量与入射光子数的乘积.【例1】氦氖激光器发射波长为6.328×10-7m的单色光,试计算这种光的一个光子的能量为多少?若该激光器的发光功率为18 mW,则每秒钟发射多少个光子?(h =6.63×10-34 J·s)答案 3.14×10-19 J 5.73×1016个解析 根据爱因斯坦光子学说,光子能量ε=hν,而λν=c ,所以ε=hc λ=6.63×10-34×3×1086.328×10-7J =3.14×10-19 J 因为发光功率已知,所以1 s 内发射的光子数为n =Pt ε=18×10-3×13.14×10-19个=5.73×1016个 借题发挥 光能量子E =hν,光能是光子能量的整数倍,即E 总=nε=nhν.普朗克量子化理论,认为电磁波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不连续的,总能量是能量子的整数倍,即E 总=nε,其中ε=hν,因此,只要知道电磁波的频率ν即可解答.光是一种电磁波,光能量子简称光子.其能量值是光能量的最小单位,ε=hν,其中ν为光的频率,通常结合c =λν,确定ε的值.针对训练1 对应于3.4×10-19 J 的能量子,其电磁辐射的频率和波长各是多少?(h =6.63×10-34 J·s)答案 5.13×1014 Hz 5.85×10-7 m解析 根据公式ε=hν和ν=c λ得ν=εh =3.4×10-196.63×10-34 Hz ≈5.13×1014 Hz , λ=c ν=3.0×1085.13×1014 m ≈5.85×10-7 m. 二、光电效应方程的理解与应用1.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的理解(1)式中的E k 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某个光电子而言,其离开金属表面时剩余动能大小可以是0~E k 范围内的任何数值.(2)光电效应方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方程能量为ε=hν的光子被电子所吸收,电子把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原子核对它的吸引,另一部分就是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动能.如果克服吸引力做功最少为W 0,则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动能最大为E k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 k =hν-W 0.(3)光电效应方程包含了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若发生光电效应,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必须大于零,即E k =hν-W 0>0,亦即hν>W 0,ν>W 0h =ν0,而ν0=W 0h 恰好是金属的极限频率.(4)E km -ν曲线如图1所示是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m 随入射光频率ν的变化曲线.这里,横轴上的截距是极限频率,纵轴上的截距是逸出功的负值,斜率为普朗克常量.图12.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1)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以看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和入射光的频率ν有关,且成线性关系,而与光的强弱无关.只有当hν>W 0时,才有光电子逸出.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当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零时,可得极限频率ν0=W 0h .(2)金属电子一次性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不需要积累能量的时间,所以光电流几乎是瞬时产生的.(3)同一频率的光较强时,包含的光子数较多,照射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较多,所以饱和电流较大.【例2】 如图2所示,当电键K 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 eV 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 ,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图2A.1.9 eV B.0.6 eVC.2.5 eV D.3.1 eV答案 A解析由题意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eU0=0.60 eV,所以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得W0=hν-E k=(2.5-0.6) eV=1.9 eV针对训练2(多选)如图3所示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图3A.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B.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0C.入射光的频率为ν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D.入射光的频率为2ν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答案AB解析题中图象反映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知当入射光的频率恰为该金属的极限频率ν0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0,此时有hν0=W0,即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0,选项B 正确;根据图线的物理意义,有W 0=E ,故选项A 正确,而选项C 、D 错误.光子概念的理解1.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小的是( )A .红光B .橙光C .黄光D .绿光答案 A解析 由ε=hν可知,红光的频率最小,其能量子值最小.选A.2.人眼对绿光最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 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觉察,普朗克常数为6.63×10-34 J·s ,光速为3.0×108 m/s ,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 )A .2.3×10-18 WB .3.8×10-19 WC .7.0×10-10 WD .1.2×10-18 W 答案 A解析 先根据ε0=hν=h c λ算出每个光子的能量,每秒需要接收到6个这样的光子,故接收到这6个光子的功率就是人眼能觉察到绿光的最小功率.又因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所以,觉察到绿光所需要接收到的最小功率P =E t ,式中E =6ε0,又ε0=hν=h c λ,代入数据得P ≈2.3×10-18 W.光电效应方程的理解与应用3.(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B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C .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D .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答案AD解析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则光电流增大,选项A正确;光电效应能否发生与照射光频率有关,与照射光强度无关,选项B 错误;改用频率较小的光照射时,如果光的频率仍大于极限频率,则仍会发生光电效应,否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错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hν-W0,故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选项D正确.4.如图4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4.27,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0.5).由图可知()图4A.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4.27×1014 HzB.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5.5×1014 Hz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的倒数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答案 A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图线与ν轴的交点对应的频率表示极限频率;E k-ν图象中ν=0时对应的E k的值表示逸出功的负值,易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不等于0.5 eV,所以选项A正确.(时间:60分钟)题组一光子概念的理解1.(多选)下列关于光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B.光子的能量由光强决定,光强大,每份光子的能量一定大C.光子的能量由光频率决定,其能量与它的频率成正比D.光子可以被电场加速答案AC解析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ε=hν,与光的强度无关,故A、C正确,B 错误,光子不带电,不能被电场加速,D错误.2.(多选)两种单色光a和b,a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逸出,b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则()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B.在水中,a光的波长较小C.在真空中,b光光子的能量较大D.在水中,b光的折射率较小答案BD解析a光照射金属有光电子逸出,而b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说明a光的频率高,在真空中,a光光子的能量较大,而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A、C错;在水中,因为a光频率高,所以a光的折射率较大,由n=cv知,a光在水中传播速度较小,由v=λν知,a光的波长较小,故B、D正确.3.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若有N个波长为λ0的光子打在光电池极板上,这些光子的总能量为(h为普朗克常量)()A.h cλ0B.Nh cλ0 C.Nnλ0D.2Nhλ0答案 B解析一个光电子的能量ε=hν=h cλ0,则N个光子的总能量E=Nhcλ0.选项B正确.题组二光电效应现象及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4.(多选)某金属的逸出功为2.3 eV,这意味着()A.这种金属内部的电子克服原子核引力做2.3 eV的功即可脱离表面B.这种金属表层的电子克服原子核引力做2.3 eV的功即可脱离表面C.要使这种金属有电子逸出,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2.3 eVD.这种金属受到光照时若有电子逸出,则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动能至少等于2.3 eV答案BC解析逸出功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克服引力做的功,选B、C.5.用同一束单色光,在同一条件下,先后照射锌片和银片,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在这两个过程中,对下列四个量,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可能相同的是________,一定不相同的是________.A.光子的能量B.金属的逸出功C.光电子动能D.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答案A C BD解析光子的能量由光频率决定,同一束单色光频率相同,因而光子能量相同,逸出功等于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需要做的最少的功,因此只由材料决定,锌片和银片的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逸出功不同.由E km=hν-W0,照射光子的能量hν相同,逸出功W0不同,则电子最大初动能不同.由于光电子吸收光子后逸出路径不同,途中损失动能不同,因而脱离金属时的初动能分布在零到最大初动能之间.所以,在两个不同光电效应的光电子中,有时初动能是可能相等的.6.某光电管的阴极是用金属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2.21 eV,用波长为2.5×10-7 m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已知真空中光速为3.0×108 m/s,元电荷为1.6×10-19 C,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求得该金属的极限频率和该光电管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应分别是()A.5.3×1014 Hz,2.2 JB.5.3×1014 Hz,4.4×10-19 JC.3.3×1033 Hz,2.2 JD.3.3×1033 Hz,4.4×10-19 J答案 B解析根据hν极=W0,得ν极=W0 h代入数据ν极=2.21×1.6×10-196.63×10-34Hz≈5.3×1014 Hz又由光电效应方程E km=hν-W0得E km≈4.4×10-19 J.7.用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钨和锌,产生光电效应,根据实验可画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E k-ν图线.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 eV,锌的逸出功为3.34 eV,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 k-ν坐标系中,则正确的图是()答案 A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知,E k-ν图象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h,因此图中两线应平行,故C、D错误;图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动能为零)时的入射光频率即极限频率.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逸出功越大的金属对应的入射光的频率越高,所以能使金属锌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越高,所以A 正确,B 错误.8.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1所示.用频率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 ,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 ,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 ,即将阴极K 接电源正极,阳极A 接电源负极,在K 、A 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 ,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 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 为逸出功,h 为普朗克常量,e 为电子电量)( )图1A .U =hνe -W eB .U =2hνe -W eC .U =2hν-WD .U =5hν2e -W e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为ν的强激光照射,则发生光电效应,即吸收的光子能量为nhν,n =2,3,4,….则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nhν=W +12m v 2(n =2,3,4,…)①在减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eU =0-12m v 2②联立①②得:U =nhνe -W e (n =2,3,4,…),选项B 正确.题组三 综合应用9.(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波长为λ1的光恰好能使金属P 发生光电效应,波长为λ2的光恰好能使金属Q 发生光电效应,已知波长λ1>λ2,下列选项A 、B 是两种金属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图象;选项C 、D 是用甲光照射金属P 、乙光照射金属Q 的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端电压U 的关系图象,已知甲、乙两束光的频率ν甲>ν乙,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答案 AD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hν-hν0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根据图线斜率可得出普朗克常量.横轴截距表示最大初动能为零时的入射光频率,已知波长λ1>λ2,所以ν1<ν2,因此Q 的横轴截距大,A 正确,B 错误;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端电压U 的关系图象与电压轴交点表示遏止电压,因eU 0=hν0,由于两束光的频率ν甲>ν乙,所以P 的遏止电压大,故D 正确,C 错误.10.分别用λ和34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3.以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的逸出功是多大?答案 5hc 6λ解析 设此金属的逸出功为W 0,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如下两式: 当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时:E k1=hc λ-W 0当用波长为34λ的光照射时:E k2=4hc 3λ-W 0又E k1E k2=13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W 0=5hc 6λ.11.铝的逸出功为4.2 eV ,现用波长为200 nm 的光照射铝的表面.已知 h =6.63×10-34 J·s ,求:(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遏止电压;(3)铝的极限频率.答案 (1)3.225×10-19 J(2)2.016 V(3)1.014×1015 Hz解析 (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有E k =hc λ-W 0=6.63×10-34×3.0×108200×10-9J -4.2×1.6×10-19 J =3.225×10-19 J (2)由E k =eU 0可得U 0=E k e =3.225×10-191.6×10-19V ≈2.016 V . (3)由hν0=W 0知ν0=W 0h =4.2×1.6×10-196.63×10-34 Hz ≈1.014×1015 Hz.。

物理粤教版选修3-5学案第2章第二节光子

物理粤教版选修3-5学案第2章第二节光子

1.假说内容物体热辐射所发出的电磁波的能量是______的,只能是hν的______.2.能量量子hν称为一个能量量子,其中ν是辐射______,h是一个常量,称为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3.假说的意义由假说出发可以非常合理地解释某些电磁波的______和______的实验现象.4.量子化现象在微观世界里,物理量的取值大多是________的,只能取一些______的值的现象.预习交流1如何解释测量一杯水温度的温度计的温度指示连续变化而不是一份一份的?二、光子假说1.内容:光的能量是______,而是________的,每一份叫做一个______,一个光子的能量ε=____,式中h是普朗克常量,ν是光的频率.2.意义:利用光子假说,可以完美地解释________的各种特征.三、光电效应方程1.逸出功:电子从金属中逸出的过程,所需做功的______值,用符号W0表示,不同的金属逸出功不同.2.光电效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交流2同一频率的光照射不同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初动能是否相同?四、对光电效应的解释1.对极限频率的解释物体内部的一个电子一般只吸收______光子的能量,如果光子的能量______电子的逸出功,那么无论光的强度(光子数目)有多大,照射时间多长,物体内部的电子都不能被激发出来,因此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光子的能量ε=hν必须______或至少______逸出功W0,即__________,而不同金属W0不同,因此不同金属的__________也不相同.2.对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的解释遏止电压对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即:eU=12mv2max,对应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得:eU=______,可见,对某种金属而言,遏止电压只由______决定,与________无关.预习交流3答案:一、1.不连续 整数倍2.频率3.辐射 吸收4.不连续 分立预习交流1:答案:每一份能量量子很小(微观量),温度计示数变化1 ℃对应变化的能量很大(宏观量),由于温度计的精度不够,所以观察到的温度计温度不是一份一份地变化的.二、1.不连续的 一份一份 光子 hν2.光电效应三、1.最小2.hν=12mv 2max +W 0 预习交流2:答案:不同.四、1.一个 小于 大于 等于 ν≥W 0h极限频率2.hν-W 0 频率 光强度预习交流3:答案:只有电子吸收了足够的能量后才能摆脱原子核的吸引而逃逸出原子.一、区分光电效应中的几组概念1.光电子的动能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区别是什么?2.什么是光电流和饱和光电流?3.什么是入射光强度与光子能量?(2010·上海单科)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光子能量ε等于(h 为普朗克常量,c 、λ为真空中的光速和波长)( ). A .h c λB .hλcC .hλD .h λ(1)光电效应的实质是光现象转化为电现象.(2)发生光电效应时,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要明确不同频率的光、不同金属与光电流的对应关系.二、光电效应现象的解释1.光电效应方程的实质是什么?2.对光电效应方程hν=W 0+12mv 2max ,你是如何理解的? 3.如何理解光电效应规律中的两个关系?4.光子说是如何正确解释光电效应的?(双选)下列对光电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金属内的每个电子要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能量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B .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强度越大,光子的能量就越大,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小频率也不同光电效应的理解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逸出功和截止频率均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两者的关系是W0=hν0;(2)光的强度决定了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3)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是正比关系.1.某金属在一束绿光照射下刚好能产生光电效应,如再增加一束绿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电子数将________,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________,如改用一束强度相同的紫光照射,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________,而单位时间内逸出的电子数将________.2.(双选)下列对于光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光子说中的光子就是牛顿在微粒说中所说的“微粒”B.光子说中的光子就是光电效应的光电子C.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量子,简称光子D.光子的能量跟光的频率成正比3.(双选)用绿光照射金属钾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在下列情况下仍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是().A.用红光照射金属钾,而且不断增加光的强度B.用较弱的紫外线照射金属钾C.用黄光照射金属钾,且照射时间很长D.只要入射光的波长小于绿光的波长,就可发生光电效应4.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可以().A.改用红光照射B.增大绿光强度C.增大光电管的加速电压D.改用紫光照射5.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光速为3.0×108 m/s,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A.2.3×10-18 W B.3.8×10-19 WC.7.0×10-48 W D.1.2×10-48 W6.人们发现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和对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的规律.请问谁提出了何种学说很好地解释了上述规律?已知锌的逸出功为3.34 eV,用某单色紫外线照射锌板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106 m/s,求该紫外线的波长λ.(电子质量m e=9.11×10-31 kg,普朗克常量h-34-19答案:活动与探究1:1.答案: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需克服原子核和其他原子的阻碍而损失一部分能量,剩余部分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金属表面的电子直接向外飞出时,只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才具有最大初动能.2.答案: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到达阳极,回路中便产生光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这个饱和值就是饱和光电流,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3.答案:入射光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光子能量即每个光子的能量.光子总能量等于光子能量与入射光子数目的乘积.迁移与应用1:A 解析:光子的能量ε=hν,而ν=c λ,故ε=h c λ,A 项正确. 活动与探究2:1.答案:光电效应方程的实质就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2.答案:(1)公式中的12mv 2max 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对某个光电子而言,其离开金属时剩余动能大小可以是0~12mv 2max 范围内的任何数值. (2)光电效应方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方程.能量为ε=hν的光子被电子所吸收,电子把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另一部分就是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动能.如果克服吸引力做功最少为W ,则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动能最大为12mv 2max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hν=W 0+12mv 2max . (3)光电效应方程包含了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若发生光电效应,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必须大于零,即E k =hν-W 0>0,亦即hν>W 0,ν>W 0h =νc ,而νc =W 0h恰好是金属的极限频率. 3.答案:在光电效应实验规律中,有两个关系: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ν的增大而增大;光电流的强度跟入射光强度成正比.注意第一个关系中并不是成正比,而第二个关系是成正比,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ν=12mv 2max +W 0,对于某一金属而言,逸出功W 0是一定值,普朗克常数h 是一常数,故从上式可看出,最大初动能12mv 2max 与入射光频率ν成一次函数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我们容易推得,光电流的强度跟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光电流的强度是指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上每平方米的面积上1 s 内通过的所有光子能量的总和.在光的频率一定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4.答案:光子落在金属表面上,逸出电子,就像机枪子弹从混凝土墙上打下混凝土块一样.其一,解释截止频率的存在,电子要脱离原子核的引力,有一个最小能量,这个能量来自光子,与其频率成正比,最小能量对应的频率就是截止频率.其二,解释光电效应的瞬时性,电子吸收光子能量时间极短,几乎是瞬时完成的. 其三,用光电效应方程解释电子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其中W 0是逸出功,hν是光子能量,该式表示了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的动能大小,可知电子的动能与光子能量的关系.其四,解释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当已经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的强度越大,光子数目越多,当然逸出的电子数目也越多,电流的强度也越大.迁移与应用2:BD 解析: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子的能量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与光的强度无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但要使电子离开金属,应使电子具有足够的动能,而电子增加的动能只来源于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但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吸收多个光子,因此如果光的频率低,即使照射时间足够长,也不会发生光电效应.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时只有从金属表面向外逸出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所做的功最小,这个功称为逸出功,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故B 、D 正确.当堂检测1.答案:增多 不变 增大 减少2.CD3.BD 解析:光电效应的发生存在一个极限频率,同时对应着极限波长,只要照射出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对应着小于极限波长)就会发生光电效应,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红光和黄光的频率均小于绿光的频率,而紫光频率大于绿光的频率,故正确选项是B 、D .4.D 解析:用绿光照射光电管时,能发生光电效应,说明绿光光子的能量大于该金属的逸出功,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12mv 2max =hν-W 0,现在要增大逸出的光子的最大初动能,必须增大照射光电子的能量.由于红光光子的能量小,紫光光子的能量较大,改用紫光照射才行,选项D 正确.增大绿光的强度只能增加光子的个数,不能增大最大动能.5.A 解析:P =E t =nhνt =nhc λt =6×6.63×10-34×3.0×108530×10-91W =2.3×10-18 W故选项A 正确.6.答案: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学说 0.2 μm解析: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的光子学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12m e v 2max =hν-W 0,λ=c ν,带入数据解得λ=0.2 μm.。

2.2 光子 学案(2020年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2.2 光子 学案(2020年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2.2 光子学案(2020年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二节第二节光子光子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物理观念1.知道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假说.2.知道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说以及光子能量的表达式.3.知道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以及对光电效应规律的解释.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能量子和量子化概念的提出过程,体会物理学发展的艰辛.科学思维1.应用光子假说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2.应用光电效应方程解决光电效应综合问题.一.能量量子假说1.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研究电磁波的辐射问题时,首次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认为物体热辐射所发出的电磁波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h的整数倍,h称为一个能量量子,h称为普朗克常量.2.微观世界里,物理量的取值有很多时候是不连续的,只能取一些分立的值,这种现象称为量子化现象.二.光子假说和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假说1爱因斯坦指出,光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一个光子的能量为h.2光子概念是量子思想的一个质的飞跃,可以完美地解释光电效应的各种特征.2.光电效应方程1表达式h12mvmax2W0或12mvmax2hW0.2对光电效应方程的理解必须对内部电子做功,电子才能脱离离子的束缚而逸出表面,这个功称为金属的逸出功,用符号W0表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入射光子的能量等于出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逸出功之和.三.光电效应的解释1.光电效应方程说明了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若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必须大于或等于零,即12mvmax2hW00,亦即hW0,W0h0,而0W0h恰好是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2.对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的解释遏止电压对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即eU012mvmax2,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得heU0W0,可见,对于某种金属,也就是逸出功W0一定的情况下,遏止电压只由入射光频率决定,与光的强弱无关.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物体热辐射的电磁波的能量是不连续的.2所谓量子化即物理量的取值是分立的,是不连续的.3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4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2.用如图1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5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测得电流计上的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J,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J.电子电荷量e1.61019C图1答案3.210194.81019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当该装置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等于2V时,电流表示数为0,故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V3.21019J,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得,12mvmax2hW0,则W03eV4.81019J.一.对光子概念的理解1.对能量量子化的理解1物体在发射或接收能量的时候,只能从某一状态“飞跃”地过渡到另一状态,而不可能停留在不符合这些能量的任何一个中间状态.2在宏观尺度内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可以认为物体的运动是连续的,能量变化是连续的,不必考虑量子化;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必须考虑能量量子化.3能量子公式h是电磁波的频率,h是一个常量,后人称之为普朗克常量,其值为h6.6261034Js.4能量的量子化在微观世界中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分立值,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量子化.2.对光子概念的理解1光子不是光电子光子是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带电;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其本质是电子,光子是光电效应的因,光电子是果.2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决定h.3光的强度与光子的能量的关系入射光的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入射光的强度等于单位时间内光子能量与入射光子数的乘积.例1人眼对绿光较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nm的绿光时,只要每秒钟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光速为3108m/s,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约是A.2.31018WB.3.81019WC.7.01010WD.1.21018W答案A解析察觉到绿光所接收的最小功率PEt,因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所以式中E6,又hhc,可解得P66.6310343108530109W2.31018W.提示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h和c及EnPt 等公式.例2多选对于带电微粒辐射和吸收能量时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某一个最小能量值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B.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是某一最小值的整数倍C.吸收的能量可以是连续的D.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是量子化的答案ABD解析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是以最小能量值能量子为单位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的,是不连续的,故选项A.B.D正确,C错误.学科素养例2考查了带电微粒辐射.吸收的能量量子化的特点,加强了对能量量子化的认识,促进了能量量子化物理观念的形成.二.光电效应方程的理解与应用1.光电效应方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方程1能量为h的光子被电子所吸收,电子把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另一部分就是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动能.2如果克服吸引力做功最少为W0,则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动能最大为12mvmax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12mvmax2hW0.2.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1饱和电流与光强关系一定频率的光,光照强度越大,包含的光子数越多,照射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越多,因而饱和电流越大.2存在极限频率和遏止电压.例3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a.b的单色光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a和U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ka和Ekb.h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则一定有UaUbB.若ab,则一定有EkaEkbC.若UaUb,则一定有EkaEkbD.若ab,则一定有haEkahbEkb答案BC解析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EkhW0,由动能定理得,EkeU,若用a.b单色光照射同种金属时,逸出功W0相同.当ab时,一定有EkaEkb,UaUb,故选项A错误,B正确;若UaUb,则一定有EkaEkb,故选项C正确;因逸出功相同,有W0haEkahbEkb,故选项D错误.三.光电效应图象问题1.Ek图线如图2所示,为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由EkhW0知,横轴上的截距是阴极金属的极限频率0,纵轴上的截距是阴极金属的逸出功的负值W0,斜率是普朗克常量h.图22.IU图线如图3所示是光电流I随光电管两极板间电压U的变化曲线,图中Im为饱和光电流,U0为遏止电压.图3说明1由EkeU0和EkhW0知,同一色光,遏止电压相同,与入射光强度无关;不同色光,频率越大,遏止电压越大;2在入射光频率一定时,饱和光电流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例4多选xx张家口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如图4,直线为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已知直线的纵.横截距分别为a.b,电子电荷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普朗克常量hbaB.金属的极限频率0bC.金属的逸出功W0aD.若入射光频率为2b,则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为a答案BC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W0hh0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成线性关系,Ek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根据图线斜率可得出普朗克常量hab,逸出功W0a.横截距表示最大初动能为零时的入射光频率,此时的频率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b,故B.C正确,A错误;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入射光频率为2b 时,最大初动能为h2baa,但是光电子的初动能不一定为a,故D 错误.处理图象问题时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写出图象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明确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义.例5多选在如图5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电源正.负极可以对调,用同一光电管得到了三条可见光的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中的甲光.乙光.丙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图5A.只要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光电管中就发生了光电效应B.同一光电管对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有各自不同的极限频率C.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可以是a流向b,也可以是b流向aD.由于甲光和乙光有共同的U02,可以确定甲光和乙光是同一种色光答案AD解析由题图可知,只要电流表中有电流,则有光电子通过电流表,因此一定发生了光电效应,故A正确;同一金属,极限频率是相同的,故B错误;由光电管结构可知,光电子由右向左运动,则电流方向是从左向右,即a流向b,故C错误;根据eU0EkhW0,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遏止电压U0越大,甲光.乙光的遏止电压相等,所以甲光.乙光的频率相等,即为同种光,故D正确.1.逸出功W0对应着某一极限频率0,即W0h0,只有入射光的频率0时才有光电子逸出,即才能发生光电效应.2.对于某一金属0一定,入射光的频率决定着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及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3.逸出功和极限频率均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1.对能量子的理解多选关于对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能量值B.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C.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D.这一假说与现实世界相矛盾,因而是错误的答案BC解析由普朗克能量子假说可知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A错误,B正确;能量子h,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C正确.2.对光子的认识多选下列对光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光子说中的光子就是牛顿在微粒说中所说的微粒B.光子说中的光子就是光电效应的光电子C.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D.光子的能量跟光的频率成正比答案CD解析根据光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而牛顿的“微粒说”中的微粒指宏观世界的微小颗粒.光电效应中,金属内的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库仑引力等束缚,逸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故A.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由h知,光子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故D选项正确.3.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多选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0,则A.当用频率为2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当用频率为2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0C.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0时,若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0时,若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答案AB解析因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极限频率时会产生光电效应,所以A正确;因为金属的极限频率为0,所以逸出功W0h0,再由EkhW0得,Ek2h0h0h0,B正确;因为逸出功是光电子恰好逸出时需要做的功,对于同种金属是恒定的,故C 错误;由EkhW0hh0h0可得,当增大一倍时EkEk2002,故D错误.4.光电效应的图象问题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0与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如图6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纵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______,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______.图6答案ekeb 解析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子能量h,克服逸出功W0后多余的能量转变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U0hW0,整理得U0heW0e,斜率为k,即hek,所以普朗克常量hek,纵截距为b,即ebW0,所以逸出功W0eb.。

物理粤教版选修3-5学案:第2章第一节光电效应含解析

物理粤教版选修3-5学案:第2章第一节光电效应含解析

第一节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与光电流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出______(光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利用光电效应可制成光电管.阴极发出的光电子被阳极收集,在回路中会形成电流,称为______.2.极限频率(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______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______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2)光电子的________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______的增大而增大.预习交流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入射光的频率一定而强度增加,将会产生什么结果?如果入射光的频率增加,又将会产生什么结果?3.遏止电压在强度和频率______的光的照射下,回路中的光电流会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大而______,并且当反向电压达到某一数值时,光电流将会________,我们把这时的电压称为遏止电压.4.电磁理论解释的困难(1)比较容易解释随着光源强度的增加,光电流______.(2)无法解释每种金属都对应有一个不同的______频率,而且遏止电压与光的______有关,与光的____无关.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根据光的粒子性可以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答案:1.电子光电流2.(1)极限极限(2)初动能频率预习交流:答案:当入射光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光强增加,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多;当入射光频率低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无论光强怎么增加,都不会有光电子发射出来.入射光的频率增加,发射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3.一定减小减小到零4.(1)增大(2)极限频率强度一、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光电效应的实质是什么?2.光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光照强度对光电流有影响吗?遏止电压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关系是怎样的?(双选)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但光照射到光电管上,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A.入射光太弱B.入射光波长太长C.光照时间短D.电源正负极接反光电效应实验规律可理解记忆:“放(放出光电子)不放,看光频(入射光的截止频率);放多少(光电子),看光强(入射光的光强与光子数成正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小,看(入射光的)频率;要放瞬时放”.二、经典电磁理论与光电效应的矛盾光的波动理论能否解释光电效应现象?对照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指出电磁理论解释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下列光电效应的规律中,用波动说能解释的是().A.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被照金属的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B.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的强度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D.光电效应发生的时间极短,一般不超过10-9s光电效应与传统的电磁理论存在着巨大的矛盾,所以,传统的电磁理论已不适用于解释微观粒子的运动.1.光电效应中,从同一金属逸出的电子的动能的最大值().A.只跟入射光的频率有关B.只跟入射光的强度有关C.跟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都有关D.除跟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有关外,还和光照时间有关2.光电效应的四条规律中,能用波动说解释的是().A.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被照金属的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C.入射光照射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 sD.当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3.A、B两束不同频率的光均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如果产生光电流的最大值分别是I A和I B,且I A<I B,则下述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照射光的波长λA<λBB.照射光的波长λA>λBC.单位时间里照射到金属板的光子数N A<N BD.照射光的频率νA<νB4.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λb>λc.用b 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a光束和c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A.a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c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a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D.c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5.如图所示,一静电计与锌板相连,在A处用一弧光灯照射锌板,关灯后,指针保持一定偏角.(1)现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静电计指针回到零,再用相同强度的钠灯发出的黄光照射锌板,静电计指针无偏转,那么,若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______偏转.(选填“有”或“无”)答案:活动与探究1:1.答案:光电效应的实质是:光现象转化为电现象.2.答案:每种金属都有一定的极限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管入射光的强度多大、照射时间多长都不会产生光电子,一旦入射光的频率超过极限频率,则不管光有多么弱都会产生光电效应,发出光电子.在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下,光电流的大小或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由光的强度决定.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遏止电压随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与光的强度无关.迁移与应用1:点拨:光电效应的实质是光致金属发射电子,金属存在截止频率,超过截止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才会有光电子射出.发射的电子的动能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动能小时不能克服反向电压,也不能有光电流产生.答案:BD解析:入射光的波长太长,频率低于截止频率,不能产生光电效应,选项B正确;电路中电源接反,对光电管加了反向电压,若该电压超过了遏止电压,也没有光电流产生,选项D正确.活动与探究2:答案: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内部的电子受到电磁波的作用做受迫振动.光越强,电磁波的振幅越大,对电子的作用越强,电子振动得越厉害,因而,电子就越容易从物体内部逃逸出来.也就是说,单位时间到达阳极的光电子数目也就随之增多,光电流就会增大.然而,根据上述理论,只要光足够强,任何频率的光都应该能够产生光电子,出射电子的动能也应该由入射光的能量即光强决定.但是实验结果却表明,每种金属都对应有一个不同的极限频率,而且遏止电压与光的频率有关,却与光的强度无关.由此可见,经典物理学里光的电磁理论在解释光电效应实验时遇到了根本性的困难.生光电效应,A、C错误;入射光越强,光电流越强,B正确;按照波动说,入射光较弱时,只要照射足够长时间,就能发生光电效应,D错误.当堂检测1.A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的规律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故A选项正确.2.D 解析:此题应从光电效应规律与经典波动理论的矛盾着手去解答.按照经典的光的波动理论,光的能量随光的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与光的频率无关,金属中的电子必须吸收足够的能量后,才能从中逸出,电子有一个能量积蓄的时间,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辐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数目越多,被电子吸收的光子数目自然也多,这样产生的光电子数目也多.但是,光电子不一定全部形成光电流,故应选D.3.C 解析:光电流大小与光的强度成正比,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I A<I B,只能证明单位时间里照射到金属板的光子数N A<N B,但不能确定光的波长大小和光的频率的大小.4.A 解析:因λa>λb>λc,而λ=错误!,可知νa<νb<νc.因为b光束照射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所以c光束照射该金属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而a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正确,B错误.c 光频率最大,故c光照射时,释放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D错误.而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多少与光强有关,所以此题不能确定,C 错误.5.答案:(1)减小(2)无解析:依据光电效应规律和静电知识来判断.(1)锌板在弧光灯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有光电子飞出,锌板带正电.将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将锌板上的正电荷中和一部分,锌板正电荷减少,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将变小.(2)要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照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而与照射的强度无关.用黄光照射,静电计指针已经无偏转,即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了,当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照射时,因为红外线的频率比黄光低,所以用红外线照射更不能发生光电效应,静电计指针无偏转.。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波粒二象性 2.2 光子教学案 粤教版选修3-5-粤教版高二选修3-5物理教学案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波粒二象性 2.2 光子教学案 粤教版选修3-5-粤教版高二选修3-5物理教学案

第二节 光 子[目标定位] 1.知道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2.知道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以及光子能量的表达式.3.知道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以及对光电效应规律的解释.一、能量量子假说1.假说内容:物体热辐射所发出的电磁波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hν的整数倍. 2.能量量子:hν称为一个能量量子,其中ν是辐射频率,h 是一个常量,称为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s.3.假说的意义:能量量子假说能够非常合理地解释某些电磁波的辐射和吸收的实验现象. 4.量子化现象:在微观世界里,物理量的取值很多时候是不连续的,只能取一些分立值的现象. 二、光子假说1.内容:光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频率为ν的光的能量子为hν.2.意义:利用光子假说可以完美地解释光电效应的各种特征. 三、光电效应方程1.逸出功W 0:电子脱离离子的束缚而逸出表面,这个功称为金属的逸出功. 2.光电效应方程:hν=12mv 2max +W 0.其中12mv 2max 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 0为金属的逸出功.想一想 怎样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答案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中的hν是入射光子的能量,逸出功W 0是光子飞出金属表面消耗的能量,E k 是光子的最大初动能,因此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符合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四、光电效应的解释 1.对极限频率的解释金属内部的一个电子一般只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如果光子的能量小于电子的逸出功,那么无论光的强度(光子数目)有多大,照射时间多长,金属内部的电子都不能被激发而逃逸出来.因此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光子的能量ε=hν必须大于或至少等于逸出功W 0,即ν≥W 0h,而不同金属W 0不同,因此不同金属的极限频率也不相同.2.对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的解释遏止电压对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即:eU 0=12mv 2max ,对应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得:hν=eU 0+W 0,可见,对某种金属而言,遏止电压只由频率决定,与光的强弱无关.预习完成后,请把你疑惑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 问题2 问题3一、对光子概念的理解1.光子不是光电子:光子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带电;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其本质是电子,光子是光电效应的因,光电子是果. 2.由光子的能量确定光电子的动能: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子的能量全部被电子吸收,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需克服原子核和其他原子的阻碍而损失一部分能量,剩余部分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金属表面的电子直接向外飞出时,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最小,具有的初动能最大.光电子的初动能小于或等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3.光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强度的关系:光子的能量即每个光子的能量,其值为E =hν(ν为光子的频率),其大小由光的频率决定.入射光的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入射光的强度等于单位时间内光子能量与入射光子数的乘积.[例1] 氦氖激光器发射波长为6.328×10-7m 的单色光,试计算这种光的一个光子的能量为多少?假设该激光器的发光功率为18 mW ,那么每秒钟发射多少个光子?(h =6.63×10-34J·s) 答案 3.14×10-19J 5.73×1016个解析 根据爱因斯坦光子学说, 光子能量ε=hν, 而λν=c ,所以ε=hc λ=6.63×10-34×3×1086.328×10-7J =3.14×10-19 J 因为发光功率,所以1 s 内发射的光子数为n =Pt ε=18×10-3×13.14×10-19个=5.73×1016个 借题发挥 光能量子E =hν,光能是光子能量的整数倍,即E 总=nε=nhν.普朗克量子化理论,认为电磁波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不连续的,总能量是能量子的整数倍,即E 总=nε,其中ε=hν,因此,只要知道电磁波的频率ν即可解答.光是一种电磁波,光能量子简称光子.其能量值是光能量的最小单位,ε=hν,其中ν为光的频率,通常结合c =λν,确定ε的值. 针对训练 1 对应于 3.4×10-19J 的能量子,其电磁辐射的频率和波长各是多少?(h =6.63×10-34J·s)答案 5.13×1014Hz 5.85×10-7m 解析 根据公式ε=hν和ν=c λ得ν=εh =3.4×10-196.63×10-34 Hz≈5.13×1014Hz ,λ=c ν=3.0×1085.13×1014 m≈5.85×10-7m.二、光电效应方程的理解与应用 1.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的理解(1)式中的E k 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某个光电子而言,其离开金属表面时剩余动能大小可以是0~E k X 围内的任何数值. (2)光电效应方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方程能量为ε=hν的光子被电子所吸收,电子把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原子核对它的吸引,另一部分就是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动能.如果克服吸引力做功最少为W 0,那么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动能最大为E k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 k =hν-W 0. (3)光电效应方程包含了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假设发生光电效应,那么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必须大于零,即E k =hν-W 0>0,亦即hν>W 0,ν>W 0h =ν0,而ν0=W 0h恰好是金属的极限频率.(4)E km -ν曲线如图1所示是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m 随入射光频率ν的变化曲线.这里,横轴上的截距是极限频率,纵轴上的截距是逸出功的负值,斜率为普朗克常量.图12.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1)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以看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和入射光的频率ν有关,且成线性关系,而与光的强弱无关.只有当hν>W 0时,才有光电子逸出.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当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零时,可得极限频率ν0=W 0h.(2)金属电子一次性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不需要积累能量的时间,所以光电流几乎是瞬时产生的.(3)同一频率的光较强时,包含的光子数较多,照射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较多,所以饱和电流较大.[例2] 如图2所示,当电键K 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 eV 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 ,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图2A .1.9 eVB .0.6 eVC .2.5 eVD .3.1 eV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 =eU 0=0.60 eV ,所以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可得W 0=hν-E k =(2.5-0.6) eV =1.9 eV针对训练2 (多项选择)如图3所示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图3A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B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0C .入射光的频率为ν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D .入射光的频率为2ν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 答案 AB解析 题中图象反映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知当入射光的频率恰为该金属的极限频率ν0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0,此时有hν0=W 0,即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0,选项B 正确;根据图线的物理意义,有W 0=E ,应选项A 正确,而选项C 、D 错误.光子概念的理解1.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小的是( ) A .红光 B .橙光 C .黄光 D .绿光 答案 A解析 由ε=hν可知,红光的频率最小,其能量子值最小.选A.2.人眼对绿光最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 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觉察,普朗克常数为6.63×10-34J·s,光速为3.0×108m/s ,那么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 ) A .2.3×10-18W B .3.8×10-19W C .7.0×10-10 W D .1.2×10-18W答案 A解析 先根据ε0=hν=h cλ算出每个光子的能量,每秒需要接收到6个这样的光子,故接收到这6个光子的功率就是人眼能觉察到绿光的最小功率.又因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所以,觉察到绿光所需要接收到的最小功率P =E t ,式中E =6ε0,又ε0=hν=h c λ,代入数据得P ≈2.3×10-18W.光电效应方程的理解与应用3.(多项选择)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C.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D.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答案AD解析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那么光电流增大,选项A正确;光电效应能否发生与照射光频率有关,与照射光强度无关,选项B错误;改用频率较小的光照射时,如果光的频率仍大于极限频率,那么仍会发生光电效应,否那么,不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错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hν-W0,故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选项D正确.4.如图4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4.27,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0.5).由图可知( )图4A.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4.27×1014 HzB.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5.5×1014 Hz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的倒数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答案 A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图线与ν轴的交点对应的频率表示极限频率;E k-ν图象中ν=0时对应的E k的值表示逸出功的负值,易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不等于0.5 eV,所以选项A正确.(时间:60分钟)题组一光子概念的理解1.(多项选择)以下关于光子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B .光子的能量由光强决定,光强大,每份光子的能量一定大C .光子的能量由光频率决定,其能量与它的频率成正比D .光子可以被电场加速 答案 AC解析 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ε=hν,与光的强度无关,故A 、C 正确,B 错误,光子不带电,不能被电场加速,D 错误.2.(多项选择)两种单色光a 和b ,a 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逸出,b 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那么( )A .在真空中,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B .在水中,a 光的波长较小C .在真空中,b 光光子的能量较大D .在水中,b 光的折射率较小 答案 BD解析 a 光照射金属有光电子逸出,而b 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说明a 光的频率高,在真空中,a 光光子的能量较大,而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A 、C 错;在水中,因为a 光频率高,所以a 光的折射率较大,由n =c v知,a 光在水中传播速度较小,由v =λν知,a 光的波长较小,故B 、D 正确.3.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假设有N 个波长为λ0的光子打在光电池极板上,这些光子的总能量为(h 为普朗克常量)( ) A .hc λ0B .Nh c λ0C .Nnλ0D .2Nhλ0 答案 B解析 一个光电子的能量ε=hν=h c λ0,那么N 个光子的总能量E =Nh cλ0.选项B 正确.题组二 光电效应现象及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4.(多项选择)某金属的逸出功为2.3 eV ,这意味着( )A .这种金属内部的电子克服原子核引力做2.3 eV 的功即可脱离表面B .这种金属表层的电子克服原子核引力做2.3 eV 的功即可脱离表面C .要使这种金属有电子逸出,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2.3 eVD .这种金属受到光照时假设有电子逸出,那么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动能至少等于2.3 eV 答案 BC解析 逸出功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克服引力做的功,选B 、C.5.用同一束单色光,在同一条件下,先后照射锌片和银片,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在这两个过程中,对以下四个量,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可能相同的是________,一定不相同的是________.A .光子的能量B .金属的逸出功C .光电子动能D .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答案 A C BD解析 光子的能量由光频率决定,同一束单色光频率相同,因而光子能量相同,逸出功等于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需要做的最少的功,因此只由材料决定,锌片和银片的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逸出功不同.由E km =hν-W 0,照射光子的能量hν相同,逸出功W 0不同,那么电子最大初动能不同.由于光电子吸收光子后逸出路径不同,途中损失动能不同,因而脱离金属时的初动能分布在零到最大初动能之间.所以,在两个不同光电效应的光电子中,有时初动能是可能相等的.6.某光电管的阴极是用金属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2.21 eV ,用波长为2.5×10-7m 的紫外线照射阴极,真空中光速为3.0×108m/s ,元电荷为1.6×10-19C ,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求得该金属的极限频率和该光电管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应分别是( )A .5.3×1014Hz,2.2 J B .5.3×1014Hz,4.4×10-19JC .3.3×1033 Hz,2.2 JD .3.3×1033Hz,4.4×10-19J答案 B解析 根据hν极=W 0, 得ν极=W 0h代入数据ν极=2.21×1.6×10-196.63×10-34Hz≈5.3×1014Hz又由光电效应方程E km =hν-W 0得E km ≈4.4×10-19J.7.用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钨和锌,产生光电效应,根据实验可画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E k -ν图线.钨的逸出功是3.28 eV ,锌的逸出功为3.34 eV ,假设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 k -ν坐标系中,那么正确的图是( )答案 A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可知,E k -ν图象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h ,因此图中两线应平行,故C 、D 错误;图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动能为零)时的入射光频率即极限频率.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逸出功越大的金属对应的入射光的频率越高,所以能使金属锌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越高,所以A 正确,B 错误.8.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1所示.用频率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 ,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 ,那么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假设加上反向电压U ,即将阴极K 接电源正极,阳极A 接电源负极,在K 、A 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 ,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 可能是以下的(其中W 为逸出功,h 为普朗克常量,e 为电子电量)( )图1A .U =hνe -W e B .U =2hνe -WeC .U =2hν-WD .U =5hν2e -We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为ν的强激光照射,那么发生光电效应,即吸收的光子能量为nhν,n =2,3,4,….那么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nhν=W +12mv 2(n =2,3,4,…)①在减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eU =0-12mv2②联立①②得:U =nhνe -We(n =2,3,4,…),选项B 正确. 题组三 综合应用9.(多项选择)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波长为λ1的光恰好能使金属P 发生光电效应,波长为λ2的光恰好能使金属Q 发生光电效应,波长λ1>λ2,以下选项A 、B 是两种金属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图象;选项C 、D 是用甲光照射金属P 、乙光照射金属Q 的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端电压U 的关系图象,甲、乙两束光的频率ν甲>ν乙,那么以下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 AD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hν-hν0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根据图线斜率可得出普朗克常量.横轴截距表示最大初动能为零时的入射光频率,波长λ1>λ2,所以ν1<ν2,因此Q 的横轴截距大,A 正确,B 错误;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端电压U 的关系图象与电压轴交点表示遏止电压,因eU 0=hν0,由于两束光的频率ν甲>ν乙,所以P 的遏止电压大,故D 正确,C 错误.10.分别用λ和34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3.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那么此金属的逸出功是多大?word11 / 11 答案 5hc 6λ解析 设此金属的逸出功为W 0,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如下两式: 当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时:E k1=hc λ-W 0 当用波长为34λ的光照射时: E k2=4hc 3λ-W 0 又E k1E k2=13联立以上各式解得:W 0=5hc 6λ. 11.铝的逸出功为4.2 eV ,现用波长为200 nm 的光照射铝的表面. h =6.63×10-34 J·s,求:(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遏止电压;(3)铝的极限频率.答案 (1)3.225×10-19 J(2)2.016 V(3)1.014×1015 Hz解析 (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有E k =hc λ-W 0=6.63×10-34×3.0×108200×10-9 J -4.2×1.6×10-19 J =3.225×10-19 J (2)由E k =eU 0可得U 0=E k e =3.225×10-191.6×10-19 V≈2.016 V. (3)由hν0=W 0知ν0=W 0h =4.2×1.6×10-196.63×10-34 Hz≈1.014×1015 H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2 光子[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光电效应现象,能说出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2.知道遏止电压的概念,会用遏止电压计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3.知道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说和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会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4.知道光电效应方程、意义并能够简单应用.1.各种色光的频率:从红到紫的频率依次变大.2.光的波长λ与频率ν的关系:c =λν,式中c 为光速.3.光电效应与光电流(1)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2)阴极发出的光电子被阳极收集,在回路中会形成电流,称为光电流. 4.极限频率对于每一种金属,只有当入射光频率大于某一频率ν0时,才会产生光电流.我们将ν0称为极限频率. 5.遏止电压在强度和频率一定的光照射下,回路中的光电流会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当反向电压达到某一数值时,光电流将会减小到零.我们把这时的电压称为遏止电压,用符号U 0表示. 6.能量量子假说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研究电磁波的辐射问题时,首次提出能量量子假说:物体热辐射所发出的电磁波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h ν的整数倍,h ν称为一个能量量子,其中ν是辐射频率,h =6.63×10-34J·s,称为普朗克常量.7.光子假说1905年,爱因斯坦指出,光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一个光子的能量为ε=h ν. 8.光电效应方程h ν=12mv 2max +W 0式中W 0表示金属的逸出功,h ν是入射光子的能量,12mv 2max 是出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 9.光电效应的解释(1)金属内部的一个电子一般只能吸收 一个光子的能量,如果光子的能量小于电子的逸出功,那么无论光的强度(由光子数目决定)有多大,照射的时间多长,金属内部的电子都不能被激发而逃逸出来.因此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光子的能量ε=h ν必须大于或至少等于逸出功W 0,即ν≥W 0h.(2)遏止电压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的关系:eU 0=12mv 2max .而在逸出功W 0一定的情况下,出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弱无关.一、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 [问题设计]如图1所示,取一块锌板,用砂纸将其一面擦一遍,去掉表面的氧化层,连接在验电器上.图1(1)用弧光灯照射锌板,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弧光灯和锌板之间插入一块普通玻璃板,再用弧光灯照射,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撤去弧光灯,换用白炽灯发出的强光照射锌板,并且照射较长时间,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验电器偏角张开 锌板带电了.弧光灯发出的紫外线照射到锌板上,在锌板表面发射出光电子,从而使锌板带上了正电(2)指针偏角明显减小 锌板产生光电效应是光中紫外线照射的结果而不是可见光 (3)观察不到指针的偏转 可见光不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 [要点提炼]1.光电效应的实质:光现象转化为,电现象. 2.光电效应中的光包括不可见光和可见光. 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 1.光电效应的四点规律(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ν0,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ν0,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及照射时间无关.(2)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3)当产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数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4)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的,发生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9s. 2.掌握三个概念的含义(1)入射光频率决定着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和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 (2)入射光的强度决定着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子数; (3)饱和光电流决定着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3.逸出功: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用W 0表示,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 4.光电效应与光的电磁理论的矛盾 按光的电磁理论,应有:(1)光越强,光电子的初动能越大,遏止电压与光的强弱有关. (2)不存在极限频率,任何频率的光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3)在光很弱时,放出电子的时间应远大于10-9s. 三、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1.光电效应方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方程.能量为ε=h ν的光子被电子所吸收,电子把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另一部分就是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动能.如果克服吸引力做功最少为W 0,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最大初始动能为E k ,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 k =h ν-W 0. 2.光电效应方程说明了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若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必须大于零,即E k =h ν-W 0>0,亦即h ν>W 0,ν>W 0h =ν0,而ν0=W 0h恰好是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图23.E k-ν曲线.如图2所示是光电子最大初始动能E k随入射光频率ν的变化曲线.这里,横轴上的截距是极限频率;纵轴上的截距是逸出功的负值;斜率为普朗克常量.一、光电效应的现象分析例1 (双选)如图3所示,用弧光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B.用红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C.锌板带的是负电荷D.使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正电荷解析将擦得很亮的锌板与验电器连接,用弧光灯照射锌板(弧光灯发出紫外线),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说明锌板带了电,进一步研究表明锌板带正电.这说明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锌板中有一部分自由电子从表面逸出,锌板中缺少电子,于是带正电,选项A、D正确.红光不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答案AD二、光电效应方程及应用例2 (单选)如图4所示,当电键K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图4A .1.9 eVB .0.6 eVC .2.5 eVD .3.1 eV 解析 由题意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为E k =eU 0=0.60 eV所以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W 0可得W 0=h ν-E k =(2.5-0.6) eV =1.9 eV答案A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光现象转化电现象实质:电子吸收光子光电子实验规律光子说:ε=h ν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h ν=12mv 2max+W解释光电效应1.(双选)在光电效应现象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C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此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D .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 BC解析 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选项A 错,B 对;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发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小频率(极限频率),对应着一个“最大波长”,故选项C 对,D 错.2.(2014·广东·18)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C .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D .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答案 AD解析 增大入射光强度,单位时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的光电子数增加,则光电流将增大,故选项A 正确;光电效应是否发生取决于照射光的频率,而与照射强度无关,故选项B 错误.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较小的光照射时,若光的频率仍大于极限频率,则仍会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 错误;根据h ν-W 逸=12mv 2可知,增加照射光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故选项D 正确.[概念规律题组]1.(单选)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小的是( ) A .红光 B .橙光 C .黄光 D .绿光 答案 A解析 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子的能量ε=h ν,h 为普朗克常量,说明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而上述四种单色光中,绿光的频率最大,红光的频率最小,故光子能量最小的是红光,所以选项A 正确.2.(单选)关于光电效应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该金属的极限波长,光电效应才能发生 B .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跟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C .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一般都大于10-7sD .发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从金属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答案 D解析 由ε=h ν=h cλ知,当入射光波长大于极限波长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 错.由E k =h ν-W 0知,最大初始动能由入射光频率决定,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B 错.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9s ,故C 错.3.(单选)对于任何一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 )A.入射光的强度大于某一极限强度B.入射光的波长大于某一极限波长C.入射光照射时间大于某一极限时间D.入射光的频率不低于某一极限频率答案 D4.(单选)关于光电效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波长,才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B.在光电效应现象中,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跟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始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D.在入射光频率一定时,单位时间内从金属中逸出的光电子个数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答案 D解析当入射光频率不低于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设此时波长为λ0,极限频率为ν0,则光速c=λ0ν0,可知当入射光的波长大于极限波长λ0时,其频率将小于极限频率ν0,所以大于极限波长的光不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因此选项A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并不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因此选项B错误.由于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显然选项C错误.若入射光强度增大到原来的n倍,则单位时间内入射光的能量就增大到原来的n倍.在入射光频率一定时,单个光子的能量不变,则单位时间内入射的光子数将增大到原来的n倍,因此选项D正确.[方法技巧题组]5.(单选)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λb>λc.用b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a光束和c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 ) A.a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c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a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D.c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最小答案 A解析由a、b、c三束单色光的波长关系λa>λb>λc及波长、频率的关系知:三束单色光的频率关系为:νa<νb<νc.故当b光束恰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束必然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c光束必然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A对,B错;又因为发生光电效应时释放的光电子数目与光照强度有关,光照越强,光电子数目越多,由于光照强度未知,所以光电子数目无法判断,C错;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最大初始动能越大,所以c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最大,D 错,故正确选项为A.6.(双选)如图1所示是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从图中可知( )图1A .E k 与ν成正比B .入射光频率必须大于或等于极限频率ν0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C .对同一种金属而言,E k 仅与ν有关D .E k 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答案 BC解析 由E k =h ν-W 0知B 、C 正确,A 、D 错误.7.(双选)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ν0,则( ) A .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 .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为h ν0C .当入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0时,若ν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 .当入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0时,若ν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也增大一倍答案 AB解析 因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会产生光电效应,所以A 正确;因为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0,所以逸出功W 0=h ν0,再由E k =h ν-W 0得,E k =2h ν0-h ν0=h ν0,B 正确;因为逸出功是光电子恰好逸出时需要做的功,对于同种金属是恒定的,故C 错误;由E k =h ν-W 0=h ν-h ν0=h (ν-ν0)可得,当ν增大一倍时:E k ′E k =2ν-ν0ν-ν0≠2,故D 错误.8.频率为ν的光照射到一种金属表面上,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当所加反向电压U 的大小增大到3 V 时,光电流刚好减小到零.已知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0=6.00×1014Hz ,因此入射光的频率ν=________ Hz.(电子电荷量e =1.60×10-19C ,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答案 1.32×1015解析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eU 0①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E k =h ν-h ν0②联立①②得: ν=eU 0h+ν0=1.32×1015Hz [创新应用题组]9.铝的逸出功为4.2 eV ,现用波长为200 nm 的光照射铝的表面.已知h =6.63×10-34J·s,求:(1)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 (2)遏止电压; (3)铝的极限频率. 答案 (1)3.225×10-19J (2)2.016 V(3)1.014×1015Hz解析 (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E k =h ν-W 0,有E k =hcλ-W 0=6.63×10-34×3.0×108200×10-9J -4.2×1.6×10-19 J =3.225×10-19J (2)由E k =eU 0可得U 0=E k e =3.225×10-191.6×10-19 V =2.016 V.(3)h ν0=W 0知ν0=W 0h =4.2×1.6×10-196.63×10-34Hz =1.014×1015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