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押中高考作文题.
2014版《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一书与2014年高考作文题巧对照

2014《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与高考作文题巧合对照表一、广东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
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作文题第116页:5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王延龄)2012年1月19日,百年柯达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这个创立于1880年的、胶卷时代世界感光行业的绝对王者,曾经占据全球2/3的市场份额,最鼎盛时期拥有超过14.5万名员工,地位相当于今天的苹果。
随着数字成像技术的出现,柯达的底片和相纸除了部分专业人士外基本无人问津。
瞬息万变的市场和飞速发展的科技,使得柯达终于止步于数码时代,不得不面对残酷的出局结果。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四川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标题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相关材料:第4页:《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命运强势逆转》(张广周)一文,不但能够作为这道题的最好证明材料,而且里面也押中了该省的高考作文题:二、从褚时反转为“橙王”的角度,适用论题:①把握好人生方向;②卧薪尝胆;③东山再起的豪情;④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力;⑤从哪里跌到不重要,重要是从何时爬起;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⑦历经浮沉,老而弥紧。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漫画作文审题

构图要素:小熊 冰川 裂缝 胶布 标题《人类救赎》 连图成话:小熊拿着胶布在缝补冰川裂缝 象征义: 以“人类救赎”为话题:
构图要素:小熊、冰川、裂缝、胶布、标题《人类救赎》
连图成话:小熊拿着胶布在缝补冰川裂缝
象征义:小熊——人类 冰川——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自然的、社会的) 裂缝——危机、灾难、不幸、隔阂 胶布——拯救危难、使世界更美好更完整的办法
有明显的提示语,图像起辅助作用,形象生动。
在大数据时代,各类软件纷纷采用“用户定制”的方式,根据你的浏览记录不 断优化针对你的内容推送,仿佛你身边有个“周到”的管家,无时无刻不在留意 你,记录下你的兴趣、喜好,然后竭尽所能地“满足”你的品位。人们逐渐被大 数据引入“信息茧房”之中,获得的信息单一闭塞。
1.德为得之先。 2.用有德之道取得,人生才有意义。 3.心中有德行,所失亦为所得。
关注两幅图的联系,进行思辨
1. 不 要 站 在 道 德 高 地 指 责 别 人 。 2.要有自己的主见。 3.既要考虑别人的意见,又要 有自己的辨别,坚持做自己。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人类救赎
构图要素: 连图成话:
不要伤害树木 要保护环境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800字。
拒绝修剪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800字。
构图要素: 连图成话: 象征义: 话题:
对于如何破除“信息茧房”,你有何思考或建议?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这幅图画对我们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有启示意义。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高考作文素材--多向运用

• 一、从聂伟的角度,适用论题:①爱没有门槛(最佳角度);②小我 变大我,升华人生;③“痛”改前“非”(只顾小我的人生价值观); ④“猪哥”,是《猪之歌》(最佳角度)。
• 二、从聂伟家人的角度,适用论题:①爱可以传递(最佳角度);② 从小家到大家,需要一颗善良的心;③视人痛为己痛,把人忧作己忧, 忧乐天下;④一起来,更精彩;⑤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一头笨猪”。他呵呵一笑:“如果帮助别人是猪的行为,那么我就
是猪。”从此,他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我是猪”。这个网名迅速在
网络上走红,网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猪哥”。
•
“猪哥”的义举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他的妻儿也经常和他一
起参加各种爱心活动。 “猪嫂”长年资助的贫困学生有20多人。
多向运用
• 古语云:“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从“独善其身”到灾区 寻找商机,转变为“兼济天下”的“猪哥”身上,我们感悟了什么?
•
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四川达州男子聂伟带着寻找商机的
目的前往灾区。灾区“痛入脊髓”的景象使他的人生观发生了巨大的
改变。此后,他变身为“慈善使者”,一边赚钱一边裸捐,坚持为弱
势群体奉献爱心。
•
这些年来,他帮助过近3000人,捐的老房子里。亲友对此表示不理解,说他是
老房子,“猪哥”没有善待家人)。
敬佩。
多向运用
• 多向运用
•
副教授设草根百家讲坛坚守5年为民众免费授课,将
知识免费传授给普通百姓,与当前“一切向钱看”的社会
现状格格不入,其高风亮节让我们赞叹不已。
• 一、从张亚宁的角度,适用论题:①责任和担当(最佳角 度);②执着与坚守(最佳角度);③享受·快乐;④我 的大学在社区;⑤接地气;⑥人生何处不讲堂?
【高中高考作文】例谈高考作文素材“一材多用”

【高中高考作文】例谈高考作文素材“一材多用”作者:福建林承雄俗话说,“没有技巧的烹饪很难。
”在准备高考时,物资储备是一个重要环节。
材料取决于积累,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典型而精致。
这就要求考生有选择地积累材料,及时整理,并学会从多个角度挖掘典型材料。
“山峰形成于山脊一侧,距离不同。
”一个典型的材料(事实论证或理论论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和思考,可以挖掘不同方面的内涵,可以作为不同观点的论证。
这就要求考生“动脑筋”、“睁大眼睛”,对材料进行不同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炼和申请。
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
事实往往是很有说服力的。
但是,事实本身并不能自动地阐明道理,因此,运用事实论据来论证观点,要着力做好例后分析,即“援事”须与“析理”融合。
高考议论文写作中,所谓“一材多用”即是同一个素材,通过不同侧重点的转述与析理,来论证或阐述不同的论点。
那么,如何实现“一物多用”呢?首先,要扣紧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对材料进行定向转述。
定向,即锁定论点内涵指向。
转述,即围绕论点对材料进行指向明确的概述,使得事实论据与论点的意义相契合。
与论旨无关的内容宜从略或舍弃,与论旨关系紧密的则需予以突出。
其次,要加强中心论点(或子论点),对事实论点进行举例分析,实现“辅助”与“分析”的统一。
后案例分析可以使用多种分析方法,如概念分析、假设分析、因果分析、本质分析、价值分析、辩证分析等。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我们都应该注意论点和论点之间的契合。
下面试以最近各大媒体频繁报道的关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这一时闻素材为例,若将之用于2021年高考不同作文真题的议论文类写作,如何“一材多用”呢?且举若干片段予以简述。
例1:(2022年全国高考第二卷)“文化名句”(材料构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它们仿佛是精神的火焰,让我们的人生得以敞亮。
正如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它所诵读、咏唱的那些经典诗句。
2017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范例范文

2017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范例范文篇一: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一)素材一:“史上最温暖图书馆”不拒乞丐入内读书2011年1月18日,杭州图书馆成了热门话题:常常有乞丐和拾荒者到杭州图书馆阅览,图书馆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
而图书馆却因此遭到一些读者的投诉。
“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
”就是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对投诉者说的这句话,在新浪微博上被转发了数千次。
为求证,记者连线了褚馆长,然而,一向低调的他婉言谢绝了媒体的采访。
几经辗转,记者找到杭图办公室主任。
“这也算新闻吗?我们一直觉得,这是公共图书馆本来就应该承担的责任。
”刘主任惊讶地说。
记者来到杭州图书馆,除了外面漫天飞雪,一切如常——自修室内几乎满座;白发的老人戴着耳机安适地窝在沙发上听音乐;阅览室里有民工模样的人静静翻书。
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据悉,目前的杭州图书馆,正在努力向这个方向迈进。
多向运用众生平等,人所共知;作为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有权利阅读。
但图书馆进去乞丐和拾荒者像个传说,几天便红遍网络。
一、从公共图书馆行为的角度,适用论题:①给予公平的社会环境;②零门槛开放,向文明迈进;③公益精神不动摇;④做好服务,传递温暖;⑤以人为本,熠熠生辉;⑥用尊重赢得尊重;⑦不是新闻的新闻。
二、从一些读者投诉图书馆的角度,适用论题:①学会与所有人相处;②尊重他人的权利;③扔掉习惯性偏见;④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⑤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⑥物质不富足并不代表精神贫穷。
三、从乞丐与拾荒者的角度,适用论题:①懂得享受公共资源;②边缘人也有文化需求;③注意在图书馆里,你是一个读者;④人会被环境所改变。
四、从社会反响的角度,适用论题:①媒体,你反思了吗?②人人都需要有尊严地生活着;③将人格尊严回归进行到底;④巨大反响背后的思考;⑤加强享受公共资源意识;⑥建设文明、成熟的社会任重道远。
《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2015版押中九省作文(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2015高考模拟版押中九省作文作文辅导1209 20:06::《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与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作文真题对照《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此书的原本宗旨,只是提供最时新、最实用、最好用的素材,以帮助考生提高高考作文水平的,但是有时“无心插柳柳成荫”,继09版押中北京、安徽、江西等省市的高考作文题之后,2015高考模拟全新版,又押中多个省市的高考作文题,再一次以惊人的猜题能力让人刮目相看,叹为观止。
《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一出,谁与争锋?一2015届高考模拟上海高考作文真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
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1.凡事应留有余地(详情请参见137页“故事掘金答案”)2.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运用其中的相关材料,可以论证哪些论题。
从前,森林中有一只云雀。
有一天,它在唱歌时遇到了一位手提盒子的农夫,那个盒子装满了虫子。
云雀拦住了他,问道:“你的盒子里面是什么?你要去哪里?”农夫回答说,他捕捉了很多虫子,想把它们拿到集市上去换些羽毛。
云雀听后就说:“我有很多羽毛,我拔下来一根与你交换吧!这样就可以省了我去找虫子的力气。
”于是农夫把所有的虫子都给了云雀,作为交换,云雀给了他一根羽毛。
第二天还是同样的交易。
第三天,第四天……直到云雀一根羽毛也没有的时候,它再也不能飞了,更不能去找虫子吃了。
它看起来丑陋无比,也不能唱歌了,很快,它就死了。
(详情请参看85页“故事掘金”)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云雀的目光是短浅的。
2020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文明

2020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文明一、素材链接:言语类(一)名人名言1.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
——约翰?洛克2.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3.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苏轼4.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刘少奇5.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松苏内吉6.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萨迪7.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底烦扰,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那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冲动而没有理性的行动。
——彼得?阿柏拉德8.青年人理应不伤人,理应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理应避免虚伪与欺骗,理应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
——夸美纽斯9.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约翰?洛克10.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
一个人的真11.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
——萨迪12.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授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13.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习,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中显现出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三岁至老,六十不改。
——克雷洛夫14.礼貌经常能够替代贵的感情。
——梅里美15.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冈察尔16.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达尔文17.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18.淳朴和忠诚所呈献的礼物,总是可取的。
——莎士比亚19.失去了真诚等于失去了活力。
——博维20.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苏轼21.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
——魏裔介22.诚实的荣誉属于真正的好人。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试析《装在套子里的人》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试析《装在套子里的
人》
王丽娇
【期刊名称】《试题与研究》
【年(卷),期】2017(000)002
【摘要】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在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可以提取写作素材,在阅读中提取写作素材,并多向运用.
【总页数】1页(P45-45)
【作者】王丽娇
【作者单位】辽宁省彰武县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3
【相关文献】
1.沙皇专制制度的鹰犬——试析《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 [J], 刘萍
2.“连环套”套住《套中人》--谈《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导课艺术 [J], 王峰
3.问题式教学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与反思
——以人教版高中必修3《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 [J], 孔蓉蓉;吴艺仪
4.人是不是总会为自己设套
——由《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说开去 [J], 杏枝青
5.人是不是总会为自己设套——由《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说开去[J], 杏枝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押中高考作文题3
2011-02-12
六
2010全国卷2真题:
阅读下边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行动。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
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
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
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公众阅读趋于功利化
公众阅读人文大师著作的现状如何?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1466人参与),60.2%的人通常购买专业学习用书,47.7%的人通常购买科普、生活类书籍,经常购买文学名著的人只占33.8%。
长沙晚报教育工作室与长沙市21中联合进行"关于中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问卷显示,50%的学生课余时间埋头于各种课外辅导书,30%阅读轻松的青春书籍、上网冲浪和看电视,仅有不足两成的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蒋原伦说,阅读可以分成三种,即工具性阅读、为满足求知欲的阅读和为满足情感需求的阅读。
"功利化阅读就是把书当做一种工具来读。
现在很多人觉得工具书成了一种生活必需品。
"蒋教授说。
例2如何正确引导阅读的潮流?[新闻时评]
如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多元化的流行元素,让我们对精彩纷呈的世界应接不暇,人们阅读的方式也渐渐地在改变着,流行速读被追捧,经典阅读被冷落,在青少年学生中,绝大部分除了完成作业之外,选择阅读的方式多是网络或者电视,经典名著的阅读被置一旁。
面对这种变化如何调整心态,正确看待阅读的功用,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无论到什么时候,经典阅读都是不应该被放弃的,它会给我们的生命和思想注入厚重的力量。
但阅读是多元的,如果只强调它单一的作用,难免让阅读行为失去了丰富性,甚至有过于强调其实用主义的嫌疑。
阅读潮流需要一定的引导,尤其是现在社会的多元化,我们既不能抛却经典阅读,也不可过分追求阅读的快速实用而搞"快餐文化",在选择阅读方向时,要把握正确的尺度,分辨好书坏书,去伪存真,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为准绳。
于丹在这一点上看得比较开阔,于丹认为"读书应该做到快乐阅读"。
我们既要读经典,也不排斥流行。
例3功利化阅读的价值不容忽视[新闻时评]
人生一世不过几十个春秋,要让自己活得有意义,就必须学有所成,而这学的内容都是为了或想为活得有意义服务的。
虽有调查显示如今年轻人的阅读趋向功利化,但不得不说这种趋势是与时俱进的,社会越高速发展,人们可用于阅读的时间空间越少,于是实用的阅读成了人们的首要选择。
"功利化"阅读的价值不容忽视。
为了消闲可以随兴而读,只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有多少人是真正的"有闲阶级"呢?极个别人的消闲成不了时代潮流。
更多的人是为了收入更多生活更好而"充电"。
可以说"功利化"阅读是这个时代的大趋势。
所以,"功利化"阅读不该是贬义,"功利化"阅读不仅比不阅读好,而且更有助于人民生活幸福,更有助于社会和谐。
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曾说,让阅读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
其实,为谋生而读书本就是像天天吃饭一样的日常生活方式。
(详情请参看41页)
特别提示:本书第一主编执行编辑的《高中》杂志,准确无误地押中此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前,科技进步和网络普及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着深刻变化,即时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
对此,有人认为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有人认为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浅阅读"的看法。
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首先,要了解"浅阅读"的概念。
"浅阅读"就是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怡悦。
以"快速、快感、快扔"为消费特点的"浅阅读",符合大众流行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基本特质,符合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休闲与娱
乐的需求。
但由此导致的非导向阅读、功利性阅读等现象,将会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人格成长、精神发育、知识训练乃至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等产生不良影响。
写作时宜多联系现实,围绕自己的观点来论证。
如肯定"浅阅读",我们可以从浅尝辄止的"浅阅读"方式可涉猎更多的信息,不断淘汰、更新,打破时空的局限,更好地利用现代科技为阅读服务等角度来去阐释。
而否定"浅阅读",我们则可以从"浅阅读"无法深入了解经典的精髓,让我们和传统文化逐渐远离,容易使我们养成浮华的性格,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等角度来阐释。
也可以用辩证的方法来解读"浅阅读",还可以针对现实中的"浅阅读"现象提出自己的应对策略,等等。
(详情请参看2010年《高中》杂志的第6期第8页的11题)
七
2010年高考安徽作文题: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由此哲理诗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写一文,诗歌体除外。
《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站到适合你的位置上(请参看137页"故事掘金答案")
八
2010天津高考作文:我生活的世界
《高考作文素材精粹与多向运用》:《我们给孩子一个怎样的世界》
虽然说的孩子,但其实也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如果说高中生是成人了,那么请看例:
例1反思成人世界
冰心说:"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和他说话不必思索,态度不必矜持。
"孩子造出炸学校、杀母亲的句子,孩子说出做贪官的理想,并不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我们成人世界出了问题。
也许,孩子根本不知道这样的想法荒唐,这样的理想很荒谬,但在被世俗扭曲的现实环境的教育引导下,孩子仅仅说出了自己所受到的影响。
虽说童言无忌,但这样的大实话和大白话还是让人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他们的话语至少隐约折射出如今小孩身处的现实环境遭到了世俗的扭曲。
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并没有认为这样的理想有何不妥。
从这个意义而言,最应该自省的是我们成人,我们应当反省到底让孩子中了怎样的"毒"。
(详情请见85页)
九
2010年高考海南、宁夏真题:
请以"参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
(60分)
特别提示:本书第一主编执行编辑的《高中》杂志,准确无误地押中此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论是奥林匹克运动会还是亚洲运动会,参与比取胜更为重要,2008年北京奥运,不少人参与其中,成为一生的难忘,本次广州亚运,参与的机会再次降临,面对本次的运动会,再次参与的感觉肯定与众不同。
请以"再次参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能抄袭,不许套作。
(2)体裁不限。
(3)不少于800字。
(详情请参看2010年《高中》杂志第5期第41页)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