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工艺_降低涤纶细旦POY断头率

合集下载

降低细纱断头率的注意点和措施

降低细纱断头率的注意点和措施

降低细纱断头率的注意点和措施降低细纱千锭时断头率的工作是纺纱工程中主要技术任务之一,降低细纱断头的技术途径就是降低纺纱张力波动,增加纺纱强力减少弱节。

降低细纱断头率的注意点和主要措施为:一、细纱机关键零部件的改进和正确的机械保养。

1、用好变频调速器,小纱和大纱时适当降速,因为小纱时气圈高度较大,张力大,断头最集中;中纱时气圈较稳定,断头少;大纱时气圈张力虽较小,但气圈较短,遇张力变化缺乏缓冲,断头比中纱要高些。

2、加捻卷绕机构的保养①在平车交接时严格检査卷绕机构的整体机械性能。

首先是钢领板、气圈环、叶子板三者运行的相对位置要正确,并且要校正气圈,防止气圈歪斜。

②定期专门敲锭子、捉坏气圈,严格用吊锤校正导纱钩、钢领、锭子三者中心一线。

③挡车工和机工密切配合好,对断头多的锭子作记号,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修理。

④统一断头原因检査方法:—看:看锭子是否摇头,看钢领、锭子和导纱钩三者中心是否一线。

二査:査导纱钩是否起槽,查钢领油线是否短缺、油槽是否缺油。

査油线是否勾钢丝圈。

三摸:摸钢领是否松动,摸钢领是否有波纹磨损、钢领的发毛程度。

⑤锭子:首先严格锭杆锭脚的配套,上板眼的作法是锭杆锭脚“一对”配套,不允许混配。

其次是严格执行专件完好标准:锭脚偏弯小于0.02mm,锭盘偏心在0.03mm 以下,锭尖无明显磨损,锭子摇头振幅小于0.05mm,锭子不下沉,无缺损件、无锈斑、回转灵活。

钢领:选用质量好的钢领。

对新旧钢领都要毎只检查,圆整度小于0.25mm,平整度低于0.15mm,高低度士0.15mm,呈银灰色表面无毛疵、砂痕。

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考虑进行油煮处理,改善渗油性能。

3、牵伸机构的整修①罗拉牵伸装置中,影响细纱条干最为主要的因素是前罗拉和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对纤维束握持的不稳定。

钳口握持力的不稳定在高牵伸倍数下会造成纤维变速点的不稳定。

影响前钳口握持力不稳定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罗拉偏心、皮辊偏心和皮辊包覆材料等。

要求前罗拉偏心在0.04mm内,中后罗拉偏心在0.06mm内。

涤纶poy生产工艺

涤纶poy生产工艺

涤纶poy生产工艺
涤纶POY是指聚酯切片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后形成的是否拉
伸的聚酯长丝原料。

涤纶POY是涤纶长丝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涤纶纺织品最常用的生产原料之一。

涤纶POY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切片预处理、熔体过滤、熔体
脱气、熔体混合、熔体拉伸、干燥和卷绕等环节。

首先是切片预处理,由于切片表面带有杂质,需要经过清洗和筛选,以保证切片质量的合格。

然后是熔体过滤,将切片投入到熔体过滤器中,去除其中的颗粒杂质,以保证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接着是熔体脱气,通过加热和真空处理的方式,将切片中的气体和挥发物质脱去,使熔体质量更加稳定。

然后是熔体混合,将经过脱气处理的切片与其他添加剂混合,以调整熔体的流动性、稳定性和染色性能。

接下来是熔体拉伸,将熔体通过喷丝孔板,经过一组或多组拉伸辊进行快速拉伸,形成长丝形态。

然后是干燥,将拉伸后的长丝通过干燥道进行热风干燥,使其含水率降至合适的水平。

最后是卷绕,将干燥后的长丝经过其他辅助设备进行卷绕,以
便于后续的梳理、捻制等工艺。

涤纶POY生产工艺的关键点在于熔体拉伸和干燥,这两个环节直接影响着POY的品质和性能。

在熔体拉伸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拉伸条件,包括辊的温度、速度和压力等参数,以保证长丝的拉伸比例和断裂强度等指标。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掌握好热风温度、风量和时间等参数,以确保长丝的含水率符合要求。

涤纶POY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优化,可以通过改变原料配比、调整工艺参数和优化设备结构等方式进行。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设备的改进,涤纶POY的生产工艺已经越来越成熟和先进,可以生产出品质优良的POY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各种涤纶纺织品的生产中。

在细纱机高速生产中 如何加强日常管理工作降低细纱断头

在细纱机高速生产中 如何加强日常管理工作降低细纱断头

在细纱机高速生产中如何加强日常管理工作降低细纱断头在细纱机高速生产中如何加强日常管理工作降低细纱断头细纱的断头原因很多,具体原因要根据情况现场加以分析,那么仅从日常管理工作入手,如何从加强日常管理工作来降低细纱断头,是每个管理或技术人员都应掌握的专业知识。

希望棉纺人之家这期《如何加强日常管理工作降低细纱断头》能对广大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在细纱机高速生产中,除了从张力与强力两方面减少康什外,还必须强化日常性的机械、操作方式、工艺、原棉以及温湿度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机器速度愈低,对这些根本性的工作建议也愈严苛。

(一)加强保全保养工作,整顿机械状态机械状态正常是否对康什的影响很大,有时甚至就是康什多的主要原因。

比如吊皮圈、皮圈跑偏、皮圈脱落、子集器往复不有效率、皮辊中凹陷、撕锭(锭子与钢领相同心)、导纱钩收紧或者眼孔不对准锭子中心、导纱钩不珞丹、导纱钩存有磨损槽、钢领起浮、钢领滑行道毛糙、钢领板和导纱钩滑行柱(又称小、小羊脚)与轴孔磨损过小或其间存有飞花堵塞而导致滑行不稳定或颠簸现象、外木纱板碎裂以及清洁器边线不当和锭拎僵硬等,都会引发重复康什。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机器的经常性保全保养工作。

严格执行大小修理、校锭子、揩车和预防性检修的周期,不断提高机器的平修质量,是减少坏车、减少重复断头、降低断头率的基础工作。

(二)掌控运转规律,提升操作方式水平按照高速生产的规律,加强运转挡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小纱断头多要多巡回,多做接头工作;而中纱断头少,要多做清洁工作,以减少飞花断头。

为了适应高速生产,必须提高快速接头技术,做到接头快、正确而无疵点。

同时,在断头多时,也要分轻、重、缓、急处理各种断头,掌握先易后难,先解决飘头、跳筒管,然后接一般断头。

采用自动或半自动落纱机落纱时,要将筒管轻轻下按,以免开车后跳筒管多而引起断头;也不要下按太重而增加拔管困难。

此外,运转工也要熟悉机械性能,当好设备维修的侦察兵,做到小毛病及时修理,减少断头时间,提高机器运转效率。

技术▎紧密纺减少细纱工序断头的措施

技术▎紧密纺减少细纱工序断头的措施

技术▎紧密纺减少细纱工序断头的措施本文由李学保推荐自“纺织大学堂图书馆”,经专家评审通过,中国纱线网微信公众号成功发布,奖励80元。

随着纺织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因素,细纱工序作为制成的最后工序,直接决定了产品最后的质量和半成品消耗量的大小,所以说,降低细纱消耗,提高半制品制成率,是减少企业消耗,提高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减少细纱断头,提高半制品制成率,是降低细纱消耗的一项重要措施,细纱断头又分为成纱前断头和成纱后断头,减少细纱断头主要从以上两方面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

1纺织专件的优选及使用周期的确定1.1合理优化专件使用周期,减少成纱断头钢领,钢丝圈,胶辊,胶圈,网格圈等纺织专件的合理选用以及周期的合理确定,直接决定了细纱工序的运行状况以及细纱工序断头数量的多少。

(1)合理选用钢丝圈及确定使用周期在以上纺织专件中,钢丝圈以及网格圈的使用周期的合理使用直接决定了细纱断头数量,所以说在生产中,必须有效合理的确定以上专件的使用周期。

在生产中,紧密纺钢丝圈的使用周期一般在十天左右,在跟踪国内以及国外某品牌钢丝圈进行一个使用周期的毛羽以及细纱瞬时断头跟踪试验,实验结果显示,国内钢丝圈在使用120h时,其5mm以及6mm毛羽数量已经略高出国外品牌钢丝圈使用216h,在使用216h时,飞圈严重,不能保证细纱工序的正常生产,而国外钢丝圈在使用到240h时,其细纱瞬时断头也有最好状态时的2.82‰上升到3.54‰。

通过以上跟踪试验可以看出,在一个使用周期内,随着钢丝圈使用周期的不断增长,纱线毛羽和细纱瞬时断头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说,在生产中,钢丝圈的合理选用和使用周期的合理确定是决定细纱断头的一项决定性因素。

钢丝圈型号和号数的选择要根据所纺纱线种类以及根据实际生产(紧密纺,环锭纺)来选择。

首先,紧密纺和环锭纺选择钢丝圈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比较而言,紧密纺锭速较高,毛羽较少,钢丝圈缺少润滑,散热较差,需要选择钢丝圈与钢领接触面积较大的圈形,从而散热好,提高钢丝圈运行时间。

降低细纱断头的措施

降低细纱断头的措施

降低细纱断头的措施1. 简介细纱断头是纺织行业常见的生产异常,指的是纱线在纺纱过程中断裂或断掉,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和产品质量下降。

降低细纱断头对于提高纺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降低细纱断头的措施,帮助纺织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增强纤维强度纤维强度是影响纱线断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纺纱过程中,纤维强度的不足容易导致纱线断裂。

为了增强纤维强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较好的原材料:选择纤维强度较高的原材料,如优质棉花或合成纤维。

•优化纱线拣选机:通过调整拣选机的参数,如条干比、清洁度等,提高纤维的强度。

•加强纤维预处理:在纺纱前对纤维进行预处理,如漂白、柔化等,提高纤维的强度和柔软度。

3. 控制纱线张力合理控制纱线的张力可以有效降低细纱断头的发生率。

过高或过低的纱线张力都会导致纱线断裂。

以下是一些控制纱线张力的方法:•调整牵伸器的张力:根据纱线的不同特性和纺纱工艺的要求,合理调整牵伸器的张力,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张力对纱线造成影响。

•定期检查纱线传送装置:定期检查纱线传送装置,确保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行和张力的均衡。

•控制供纱系统的张力:调整供纱系统的张力,保持纱线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张力状态,避免纱线断裂。

4. 优化纺纱工艺优化纺纱工艺是降低细纱断头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调整纺纱工艺参数,可以降低细纱断头的发生率。

以下是一些优化纺纱工艺的方法:•调整纺纱机的转速:根据纱线的特性和工艺要求,合理调整纺纱机的转速,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转速对纱线造成不良影响。

•控制纱线湿润度:根据纺纱工艺要求,控制纱线的湿润度,保持纱线在纺纱过程中的稳定湿润状态,降低纱线断裂的发生。

•检查纺纱机部件:定期检查纺纱机的各个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调整,避免因机器故障导致纱线断裂。

5. 增强生产管理良好的生产管理对于降低细纱断头至关重要。

以下措施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控制纺纱生产,减少细纱断头的发生:•建立生产管理标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标准,明确各项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以便工作人员执行和监督。

纺纱断头设备治理

纺纱断头设备治理

设备治理:纺纱流程,从清花到后纺,通过设备类型多也很复杂,每一个工序都有自己的操纵点,下面就后纺、细纱工序及要紧的设备配件简单谈下,做到触类旁通,做好每一个工序设备治理工作。

一、后纺:纺纱通道要光洁、插纱锭角度、高度适中、张力设计合理(不可过重或太轻,已保证成型、减少断头为主)、张力盘、探纱杆无毛刺生锈、清纱器位置高低适中、保证三点一线、槽筒运转正常、锭子无跳动大小颔首等,想方法做好设备平保工作,保证设备不带病运转。

利用、维修好捻接器,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捻接质量。

操纵捻接合格率在95%以上、捻接强力一样品种在80%以上。

络筒纺纱张力也阻碍到生产效率,络筒张力适当既保证成型,也可不能因张力过大使纱线过量伸长而断裂;在纺纯棉或麻时,一样不超过纱线断裂强度的15%----20%,纺毛时不超20%;络筒张力体会公式:张力盘重量(g )=纱的断裂强力的3---5%清纱器的灵敏度,也要按期做校正,以减少误切或漏切类疵点,以下是海鹰清纱器的电压标准:仅作参考,每一个企业的温湿度等不同也专门大的,许多的小企业空调设备也是简单的加湿器,依照自己的企业参考制定。

二、细纱:配合操作,提高设备运转率,减少整台坏车;减少空锭、瞬时断头、开车断头、千锭时断头率。

从而减少值车工工作量,此刻后纺电清灵敏度相当高,小的接头也能卡住,因此减少细纱接头对降低后纺断头很重要。

设备状态好的厂,断头率少,断头后,不要求接头。

再那么,成型必然要饱满,42钢领,18细纱管,纱管重50g左右,纱线净重要把握在65g以上,减少落纱次数,降低落纱工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后纺生产效率。

有时因设备保护不妥,致使整台或整面机械波,对后纺生产效率阻碍专门大。

我曾经历过一次如此的情形:生产C40品种时,机型FA507;后纺一机台在纺某一落纱时,大吸嘴显现反复吸纱,不能正常生产。

卡出管纱经实验,波普图有2m双柱机械波,上机检查发觉,一机台61T齿轮内孔磨损,致使整面车生产纱显现机械波。

减少细纱断头的工艺技术措施

减少细纱断头的工艺技术措施

造 成细纱 断头 的 因素 较多 , 纱 断 头平 均 每天 在 细 2 以上 。对造 成 断 头 的 主 要 因 素作 如 下 的分 0根
析。
() 1 由于原料 中 的棉 结 、 质 、 杂 短绒 较 多 而影 响了纱线 的 强力 和条 干 , 致 细纱 断 头较 多 。特 导 别 是短纤维 浮游 动程大 , 变速 点分散 , 牵伸机 构在
纱机 的断头 情况 进 行 了统 计 。从 统计 结 果 来看 ,
作 者简 介 : 承 晋 , ,92年 生 , 教 授 , 州 ,56 3 刘 男 16 副 滨 26 0 收稿 日期 :0 7 I- 2 0 -l2 0
维普资讯
第3 6卷
第3 期
的抱 合 长 度短 , 纱线 强力 低 , 易 产生 较 多 的飞 还 花, 并使 成纱 中粗节 、 节 和棉 结增 多 , 致纱 线 细 导
断 头增多 。 () 2 由于 机 械 状 态 不 良而 导 致 纱 线 断 头 较
1 细 纱 断 头产 生原 因
造成 细纱 断头 的原 因较 多 。 对 F 5 6型 细 A0 纱 机生产 C 1 . x 织纱 的细纱 断头情 况进 行 4 5t 针 e
纺纱 生 产 中 的一 项 重 要 工 作 。根 据 纺 纱 生 产 实
践, 对细纱 断头 产生 原 因 及减 少 断头 的工艺 技 术 措施 作 以分析介 绍 。
牵 伸过程 中不 能有 效控 制 其 运动 , 而 易 恶化 条 从 干, 纱线 上的 强力 弱 环就 多 。短 绒还 会 使纤 维 问
了 2 月 的跟 踪 , 纺部 试 验 室每 天 测试 1台细 个 对
多, 特别是 细纱机 牵 伸 专件 的选用 和工艺 配 置 对 成 纱 条 干均 匀 度 影 响较 大 , 而 影 响纱 线 断 头 。 从 例 如 : 圈和上下销 的规格 、 能 , 胶 性 胶辊 直径 、 弹性 及表 面处理 方法 , 会影 响对纤 维握持 的稳定性 ; 均

影响涤纶FDY断头的因素及改进探讨

影响涤纶FDY断头的因素及改进探讨
由此可知,GR2温度控制在120℃左右时,生产稳定,丝质好。
2.9操作的影响
FDY操作难度大,要求高。可以说“工艺是关键,操作是保证”因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纺丝工修板质量差,板面铲不干净造成熔体出丝不良,丝束热辊拉伸时极易断头,同时有些卷绕工责任心不足,设备卫生状况较差,毛丝絮和网络堵塞易引起断头。所以我们对员工进行技能和工艺基础知识培训,保证工艺能严格执行。通过这些活动,使影响断头和质量的人为因素大大减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表5不同规格纤维的最佳纺丝温度
规格(dtex/f)
纺丝温度(℃)
断头率(%)
76/24
293
0.4
56/24
292
1.0
167/96
294
0.7
2.4组件对断头的影响
1)组件初始压力:采用较高的初始压力有利于改善熔体的流动性,降低出口膨化,减少纺丝断头。最好控制在16-19Mpa。
2)组件喷丝板:喷丝板的长径比于熔体的流动性和松弛情况有密切关系。增大长径比可以减少膨化率,使熔体内部均匀升温和熔体温度和粘度压力的温度,也就是减少纺丝断头,保证生产的正常。要求长径比在2以上。
关键词原料;工艺;操作水平
QIAN Rong-chun
(Sinopec Yizheng Chemical Fiber Corporation CO.,LTD .,Filament and play center)
AbstractObjective:in order to reduce PET FDY decollation,to ensure the normal production.Methods:according to production practice,analysis of the raw material,chips drying,spinning temperature,components,cross air blow oil and GR1 temperature and wire circle number,GR2 temperature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broken.Results:through the contrast test,and find out 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Conclusion:reduce the beheaded,stable life and improve the yarn qualit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工艺、降低涤纶细旦PO Y断头率
王红芬
(岳阳石油化工总厂涤纶厂,414014)
摘要 主要从工艺角度出发,介绍了切片内在质量,纺丝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细旦PO Y性能的影响及所采取的工艺措施。

关键词 工艺 细旦PO Y 断头率
0 前言
目前,国内各地厂家成套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丝机及卷绕机,生产细旦(或微细旦)涤纶PO Y。

细旦PO Y在生产中经常会遇到比常规丝断头率高的问题,断头率的高低不但影响产品质量,而且直接影响生产秩序的稳定及生产消耗,对装置达标极为不利。

因此,在生产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工艺措施,提高生产效率。

产生断头率的因素很多,以下主要从工艺角度出发,对影响细旦涤纶PO Y断头率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和探讨。

1 原料
111 聚酯切片内在质量的控制
聚酯切片(以下简称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细旦PO Y生产的稳定性。

由公式(1)可知,细旦PO Y的单丝直径比较细,如纺制122dtex 72f PO Y,其单丝直径13Λm,这对切片中杂质含量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大于10Λm的凝聚粒子越少越好,否则在纺丝过程中易形成薄弱环节,而产生飘丝和断头。

d=11.89
D
Θ(Λm)(1)式中,d——纤维直径,Λm
D——纤维旦数,旦
Θ——结晶聚酯比重(一般取1135g c m3)
细旦PO Y纺丝温度较常规纺丝高5~10℃,要求切片的分子量分布窄,平均分子量高对纺丝有利〔1〕。

切片中端羧基等含量必须控制在最优范围内,以保证切片的可纺性能。

经验表明,端羧基含量≤27m o l t,二甘醇含量< 112%,且分布均匀、稳定,这样,才能使切片在一定温度下熔融完全,高温下的热降解尽可能小,以期有效地防止因热降解造成的飘丝、断头现象。

表1 细旦PO Y所用切片物理指标
特性粘度 dL・g-1熔点 ℃端羧基 mo l・t-1二甘醇 %T i O2 %
凝聚粒子
个・m g-1灰分 %
0164~0168>259≤27<1120115~013≤6<011
112 切片干燥的要求
湿切片干燥的目的是除去水分,提高结晶度和软化点。

纺细旦涤纶PO Y时,干切片含水率比常规低,要求在3×10-5以下,以减少熔体的水解。

若含水率过高,切片高温熔融时易水解,造成飘丝、断头增加,PO Y条干CV%变差。

因此,一定要控制好干燥工艺,使干切片的特性粘度和含水率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保证纺丝工艺的稳定。

切片的干燥温度尤为重要,其实际温度最好不要超过160℃〔2〕,可采用加大干燥风流量和降低干燥风露点温度,以及在切片结晶、干燥停留时间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干燥效果。


5
3

 第2期 聚 酯 工 业
2 纺丝工艺
211 纺丝温度
纺丝温度的选择与干切片的特性粘度、干切片含水率、PO Y规格、切片的熔融热容量有关。

纺制细旦PO Y时,采用喷丝板的孔径一般为0115~0125mm,长径比为3∶1,由于高速纺丝的熔体细流自喷丝孔的吐出速度高,且在纺程上承受拉伸倍数高,因此,要求熔体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和均匀性,在保证熔体无油丝粘度降(∃Γ≤0102)和成品丝强伸度指标的前提下,稍微提高纺丝的温度是有利的。

过高、过低的纺丝温度,均会使PO Y断头率增加。

表2 不同纺丝温度下PO Y可纺性
规格(PO Y)纺丝温度

∃Γ降PO Y伸长
率 %
生头情况
比较
132dtex 72f2910101212918
无毛丝,断头,容易生头
122dtex 72f2980103513415有飘丝,断头,生头难
212 纺丝组件初始压力和过滤材质
组件压力是熔体通过滤层和喷丝孔时受到阻力的反压力,它与纤维质量的均匀性密切相关。

组件初始压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熔体出喷丝孔时的流变行为。

对于细旦PO Y,组件初始压力一般在15~18M Pa比较理想。

过滤介质通常采用不同粗细,不同配比的金刚砂或金属丝网,因为这两种材质在熔体过滤中不会产生细小颗粒,可减少喷丝板的堵孔,从而延长组件使用周期,有效地提高PO Y满卷率。

另外,纺丝组件清洗一定要彻底,每一喷丝孔都要经过镜检,以免造成喷丝孔局部堵塞,使熔体进入各喷丝孔时的熔体压力、温度分布不均匀,单丝间差异大,飘丝、断头多,严重者无法纺丝。

213 冷却吹风的温度、湿度及风速
侧吹风速过高或过低,均会使丝束内外层冷却不均匀,丝条抖动,生头困难,所以风速一般在013~0.35m s范围内。

同时为减少丝条径向温度梯度过大所造成的皮芯层结构差异及纤维表面断裂,侧吹风风温为23~25℃,风湿在R1H165±5%。

214 集束位置及上油
过高的纺丝张力,不利于卷绕成型。

纺制细旦PO Y时,因纺程上凝固点上移,冷却加快,形变区缩小,因此,在生产中将集束位置适当上调,以降低纺程张力,减少断头。

因细旦丝比表面积大,在高速纺丝过程中相对高速运动气流的摩擦使丝束表面带有较多的静电荷,所以PO Y上油率提高到015%~016%,以保证丝束表面形成均匀的油膜,减少摩擦阻力,增加集束性,减少毛丝、断头,提高PO Y满卷率和后加工性能。

表3 上油率对卷绕影响(122dtex 72f PO Y)
油泵转速
r・m in-1
上油率
%
卷绕情况30150140断头多、有毛丝
38150150~0155断头较少
45150160正常
3 卷绕
311 卷绕超喂工艺参数(对第二导丝辊超喂)由于纺制多孔细旦PO Y卷绕张力大,为了减少丝束卷绕张力,减少卷绕断头,改善PO Y卷绕成型外观,纺制时需增大卷绕超喂工艺数值。

经验表明,在017%时,一般卷绕成型良好。

表4 卷绕超喂对卷绕成型的影响(132dtex 72f PO Y)
纺丝速度
m・m in-1
卷绕超喂
%
卷绕成型情况2800017良好
2800112较差
2800016良好
312 卷绕速度

6
3
・聚 酯 工 业 1998年
不同卷绕速度下纺制PO Y 性能不同。

卷绕速度的降低有利于减少纺丝应力,避免在纺丝过程中产生细颈现象,改善PO Y 的结构,纺制132dtex 72f 细旦PO Y 时,卷绕速度选择在2800m m in 时,卷绕断头少,满卷率高,在95%以上。

313 筒管的结构与材质
筒管的结构与材质是影响PO Y 生头成功率的重要关键。

其影响因素有:纸张的强度、层数、表层纸与芯纸的粘贴牢度、纸管的直径偏差、开槽深浅等。

在生产中一定要严格挑选,才
能保证生头成功率。

4 其它
细旦涤纶PO Y 的生产,只有工艺管理是
不够的,现场管理,设备管理同样不可忽视。

设备是基础,技术是关键,只有全方位的细化管理,才能确保细旦PO Y 的正常稳定生产。

参 考 文 献
1 徐心华,李允成等编1涤纶长丝生产1纺织工业出版社
(1997207210收到初稿,1998203217收到修改稿)
乙二醇能力增加引起生产商关注
据中国纺织报1998年3月27日报道,在新加坡召开的纤维及原料会议上,一位专家认为:虽然过去的一年中乙二醇的库存减少,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扬,但是今年计划投产的新装置将使全球乙二醇生产能力增加10%,因此,生产厂商仍然对今年的前景深表关注。

库存变化是影响未来市场趋势的主要因素。

目前乙二醇只有两周的库存,但是随着1998年第二季度新装置的投产,其库存将会增加。

问题在于库存的增加是否会使价格下跌。

对1995年的分析表明,库存量为4~5周时价格会上涨。

1996年当库存量达到7周时价格开始下跌。

1997年随着库存的下降,价格开始升高,并持续上涨。

然而,库存量本身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价格最终还是由精明的销售商所决定的。

专家认为,通过了解生产厂商所承受的压力和他们降价促销的急切性,可以推断价格走向。

为此,一些厂商采用“库存销售比”作为价格走向的指标,该比率为库存量与销售量之比。

当库存销售比降至1时,价格会上涨。

目前该比值已降到015,表明市场紧俏。

自1996年1季度到现在,乙二醇库存量减少了近100万吨,目前基本没有存货。

这可能是近10年中的最低库存,因为,在今年1季度,将近有100万吨新增装置投产。

大部分新增能力将分布在亚洲和中东地区。

尽管大量的新增能力在短时期内投产可能会导致某些弊端,但这将是暂时的。

在本世纪最后几年中乙二醇价格确实可望保持稳定,从长远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市场疲软的确切时间不得而知,预计2001年库存将会再度达到饱和。


73・ 第2期 聚 酯 工 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