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2.1工具单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2.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2.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课堂小结
市场调节
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 市场机制的运行 市场机制的作用
使市场在 资源配置 中起决定 性作用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缺陷 市场调节有局限性
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的含义(是什么) 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必要性(为什么)建设 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做法(怎么样)
探究与分享四:P17
(1)这两幅图反映出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 给资源配置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2)谈谈如何通过完善市场规则解决上述问题。
探究提示:(1)这两幅图反映了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违反市场 交易规则的行为。第一幅图反映了市场交易中的重复收费问题, 它违反了公平原则;第二辆图反映了市场交易中的“搭售”现象, 这种“搭售”是变相的“强卖”,它违反了自愿原则。在市场竞 争中,这些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会使市场运行处于无序、 混乱的状态,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实 现优胜劣汰,甚至还会出现劣胜优法等现象。
(2)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 易规则等。市场准人规则规定了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 市场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市场交易规则主要对交易方 式和行为作出规定。
探究与分享五P19:
(1)为什么枪支的制造与配售必须由政府部门来决定, 而不能由市场来调节?
(2)举例说明还有哪些产品或服务不能完全由市场调 节。
决定性作用
市场 经济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综合探究
思考:猪肉价格上涨对消费者和养猪场产生什么 影响? 消费者:适度减少购买 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给
市场调节资源的机制
供求 商品供不应求
商品价格上涨
商品供求平衡
价格
企业减少产量 资源流出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1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学设计

2.1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初步明白市场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市场配置资源的有点和弊端,应该怎样规范市场秩序。

本节课知识内容丰富,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对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把握其内在联系的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要以生活逻辑来贯穿呈现知识逻辑体系,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亲身融入教学情境,切实感受市场配置资源在我们身边的力量。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1)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及其手段。

(2)理解市场机制如何配置资源?(3)了解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性及其措施。

(4)理解市场缺陷及其危害性。

2、培养把握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具体条件的理解能力。

3、树立竞争意识,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树立规则意识,培养诚信意识。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并体悟国家建设市场体系的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感悟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的重大变化,逐步增强经济制度自信、经济理论自信。

【科学精神】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辩证看待市场配置资源的有点和弊端,会分析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是主要方面,弊端是次要方面。

【法治意识】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参与主体要遵守法律,树立诚信观念。

【公共参与】公民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学法守法用法,积极参与市场体系建设,维护市场秩序;要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和道德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市场机制如何配置资源?教学难点: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性及其措施。

教学方法:小组探究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教学流程环节一:导入第一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对我们了解中国的经济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就是我们第二课要学习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2册 Unit 2 -任务单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2册 Unit 2 -任务单
2. Where are they?
3. What are they doing?
4. Why are they doing it?
2. Listen again and use the phrases you hear to fill in the blanks.
3. Listen and read alou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xpressions to show purposes.
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Listening and Talking 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QJ10YYRJ041
学科
英语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Listenin语必修第二册
推荐的学习资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6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 在图片帮助下识别观鸟器具相关词汇及表达法的语义;
2. 获取有关观鸟俱乐部的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3. 归纳总结表目的和意图的语言表达形式;
4. 运用表目的的语言表达形式谈论如何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野生动物。
课前学习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四】
Post-listening:
Discuss in groups:
1. What wildlife will you help in your neighbourhood?
2. What are their possible needs?
3. What can you do to care for them?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2.1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2.1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案

高一年级政治教案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1、2、5、6 班.教学时间: 2020 年 12 月日共 2 节.课题2.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课时2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二次备课教师教学目标1、描述与分类:明确资源配置的手段,理解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含义,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地位、机制,理解市场调节的优点和缺陷。

2、解释与论证:理解资源需要优化配置的原因。

3、预测与选择:更好发挥市场的作用。

4、辨析与评价:辩证分析市场调节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局限性;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措施。

教法与学法简述讲授法、小组合作、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难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和发生作用的过程;市场调节的弊端。

教学准备导学案、PPT、教案教学内容设计二次备课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还记得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哪几个吗?(学生回答)引出市场经济体制,那什么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呢?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一)名词解释:资源(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资源配置(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对资源的使用作出安排。

)(二)议题一:瞬息万变探经济规律1、PPT展示素材: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是口罩最核心的材料,用途十分广泛。

2019年实际产量为5.35万吨,1吨熔喷布可以做100万只医用外科口罩。

2020年2月5日,面对教学过程熔喷布需求井喷,国务院国资委指导推动中央企业不计代价、不计成本、加快生产熔喷布,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

提问:政府为什么督促央企扩大生产熔喷布?(学生回答)引出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因:资源有限,需求无限,必须合理配置资源,达到少投入、多产出、大效益的目的。

教师追问“那么配置资源的手段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具体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

2、PPT展示素材探究一:春节期间,由于多数企业停工停产,造成市场上口罩供应量较少。

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共47张ppt)

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共47张ppt)

2.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
Ⅰ.风向影响(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 ②季风区,工厂应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大气污染物
知识拓展
大气污染物
中心商务区
工业区
住宅区
2.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
Ⅰ.风向影响(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 ③多风向地区,工业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乡村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点
依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 林地 、 草地 、 水域 等不同类型。
耕地
种植业
林地
草地
水域
渔业
农业用地
林地
林业
耕地
水域
草地
畜牧业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1. 乡村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什么? 思考 2. 在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2.乡村空间结构的变化
2.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②商业区
特点: 占地面积较小;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市核心。
2.城镇中常中见心的商功务能区区及其特点
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示意图
中心商务区的特点:
(1)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2)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3)建筑物高大密集; (4)垂直分化明显。
2.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知识拓展工厂区来自工厂区2.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
Ⅰ.风向影响(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 ④在城市风显著的地区,工业宜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外
知识拓展
工厂区
工厂区
2.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
Ⅱ.水源影响(对水有污染的工业)

高中数学 必修二 第二章 2.1 2.1.1课后练习题

高中数学  必修二   第二章 2.1 2.1.1课后练习题

第二章 2.1 2.1.1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空间中,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的条件是()A.两条直线B.一点和一条直线C.一个三角形D.三个点[答案] C2.如图所示,下列符号表示错误的是()A.l∈αB.P∉lC.l⊂αD.P∈α[答案] A[解析]观察图知:P∉l,P∈α,l⊂α,则l∈α是错误的.3.下面四个说法(其中A,B表示点,a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①∵A⊂α,B⊂α,∴AB⊂α;②∵A∈α,B∉α,∴AB∉α;③∵A∉a,a⊂α,∴A∉α;④∵A∈a,a⊂α,∴A∈α.其中表述方式和推理都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A.①④B.②③C.④D.③[答案] C[解析]①错,应写为A∈α,B∈α;②错,应写为AB⊄α;③错,推理错误,有可能A∈α;④推理与表述都正确.4.如图所示,平面α∩β=l,A,B∈α,C∈β且C∉l,AB∩l=R,设过A,B,C三点的平面为γ,则β∩γ等于()A.直线AC B.直线BCC.直线CR D.以上都不对[答案] C[解析]由C,R是平面β和γ的两个公共点,可知β∩γ=CR.5.若一直线a在平面α内,则正确的图形是()[答案] A6.下图中正确表示两个相交平面的是()[答案] D[解析]A中无交线;B中不可见线没有画成虚线;C中虚、实线没按画图规则画,也不正确.D的画法正确.画两平面相交时,一定要画出交线,还要注意画图规则,不可见线一般应画成虚线,有时也可以不画.二、填空题7.已知如图,试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点、直线和平面的关系:(1)点C与平面β:________.(2)点A与平面α:________.(3)直线AB与平面α:________.(4)直线CD与平面α:________.(5)平面α与平面β:________.[答案](1)C∉β(2)A∉α(3)AB∩α=B(4)CD⊂α(5)α∩β=BD8.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1)直线AC1在平面CC1B1B内.(2)设正方体ABCD与A1B1C1D1的中心分别为O,O1,则平面AA1C1C与平面BB1D1D 的交线为OO1.(3)由A,C1,B1确定的平面是ADC1B1.(4)由A,C1,B1确定的平面与由A,C1,D确定的平面是同一个平面.[答案](2)(3)(4)[解析](1)错误.如图所示,点A∉平面CC1B1B,所以直线AC1⊄平面CC1B1B.(2)正确.如图所示.因为O∈直线AC⊂平面AA1C1C,O∈直线BD⊂平面BB1D1D,O1∈直线A1C1⊂平面AA1C1C,O1∈直线B1D1⊂平面BB1D1D,所以平面AA1C1C与平面BB1D1D的交线为OO1.(3)(4)都正确,因为AD∥B1C1且AD=B1C1,所以四边形AB1C1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1,C1,D共面.三、解答题9.求证: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个平面内.[分析][解析]已知:AB∩AC=A,AB∩BC=B,AC∩BC=C.求证:直线AB,BC,AC共面.证明:方法一:因为AC∩AB=A,所以直线AB,AC可确定一个平面α.因为B∈AB,C ∈AC,所以B∈α,C∈α,故BC⊂α.因此直线AB,BC,AC都在平面α内,所以直线AB,BC,AC共面.方法二:因为A不在直线BC上,所以点A和直线BC可确定一个平面α.因为B∈BC,所以B∈α.又A∈α,同理AC⊂α,故直线AB,BC,AC共面.方法三:因为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A,B,C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α.因为A∈α,B∈α,所以AB⊂α,同理BC⊂α,AC⊂α,故直线AB,BC,AC共面.规律总结:1.利用公理2及三个推论,可以确定平面及平面的个数,公理中要求“不共线的三点”,推论1要求“平面外一点”,推论2要求“两条相交直线”,推论3要求“两条平行线”,因此对公理、推论的条件和结论必须理解清楚.2.对于证明几个点(或几条直线)共面的问题,在由其中几个点(或几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后,只要再证明其他点(或直线)也在该平面内即可.10.如图所示,AB∥CD,AB∩α=B,CD∩α=D,AC∩α=E.求证:B,E,D三点共线.[解析]∵AB∥CD,∴AB,CD共面,设为平面β,∴AC在平面β内,即E在平面β内.而AB∩α=B,CD∩α=D,AC∩α=E,可知B,D,E为平面α与平面β的公共点,根据公理3可得,B,D,E三点共线.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2015·天津武清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B.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C.梯形可以确定一个平面D.圆心和圆上两点确定一个平面[答案] C[解析]因为梯形的两腰是相交直线,所以根据确定平面的条件,梯形应确定一个平面.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两个平面如果有公共点,那么一定相交B.两个平面的公共点一定共线C.两个平面有3个公共点一定重合D.过空间任意三点,一定有一个平面[答案] D[解析]如果两个平面重合,则排除A、B;两个平面相交,则有一条交线,交线上任取3个点都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故排除C;而D中的三点不论共线还是不共线,则一定能找到一个平面过这3个点.3.设P表示一个点,a、b表示两条直线,α、β表示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①P∈a,P∈α⇒a⊂α②a∩b=P,b⊂β⇒a⊂β③a∥b,a⊂α,P∈b,P∈α⇒b⊂α④α∩β=b,P∈α,P∈β⇒P∈b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D[解析]当a∩α=P时,P∈a,P∈α,但a⊄α,∴①错;a∩β=P时,②错;如图∵a∥b,P∈b,∴P∉a,∴由直线a与点P确定唯一平面α,又a∥b,由a与b确定唯一平面β,但β经过直线a与点P,∴β与α重合,∴b⊂α,故③正确;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必在其交线上,故④正确,选D.4.如图,α∩β=l,A∈α,C∈β,C∉l,直线AD∩l=D,过A,B,C三点确定的平面为γ,则平面γ、β的交线必过()A.点A B.点BC.点C,但不过点D D.点C和点D[答案] D[解析]A、B、C确定的平面γ与直线BD和点C确定的平面重合,故C、D∈γ,且C、D∈β,故C,D在γ和β的交线上.二、填空题5.过同一点的4条直线中,任意3条都不在同一平面内,则这4条直线确定的平面的个数是________.[答案] 6[解析]如图.6.如图所示,A,B,C,D为不共面的四点,E,F,G,H分别在线段AB,BC,CD,DA上.(1)如果EH∩FG=P,那么点P在直线________上.(2)如果EF∩GH=Q,那么点Q在直线________上.[答案](1)BD(2)AC[解析](1)若EH∩FG=P,那么点P∈平面ABD,P∈平面BCD,而平面ABD∩平面BCD =BD,所以P∈BD.(2)若EF∩GH=Q,则点Q∈平面ABC,Q∈平面ACD,而平面ABC∩平面ACD=AC,所以Q∈AC.三、解答题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AB的中点,F为AA1的中点,求证:(1)E 、C 、D 1、F 、四点共面; (2)CE 、D 1F 、DA 三线共点. [证明] (1)分别连结EF 、A1B 、D 1C , ∵E 、F 分别是AB 和AA 1的中点, ∴EF ∥A 1B 且EF =12A 1B .又∵A 1D 1綊B 1C 1綊BC , ∴四边形A 1D 1CB 是平行四边形, ∴A 1B ∥CD 1,从而EF ∥CD 1. EF 与CD 1确定一个平面. ∴E 、F 、D 1、C 四点共面. (2)∵EF 綊12CD 1,∴直线D 1F 和CE 必相交.设D 1F ∩CE =P , ∵D 1F ⊂平面AA 1D 1D ,P ∈D 1F ,∴P ∈平面AA 1D 1D . 又CE ⊂平面ABCD ,P ∈EC ,∴P ∈平面ABCD , 即P 是平面ABCD 与平面AA 1D 1D 的公共点. 而平面ABCD ∩平面AA 1D 1D =直线AD ,∴P ∈直线AD (公理3),∴直线CE 、D 1F 、DA 三线共点.8.(2015·江苏淮安模拟)如图所示,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AA 1,D 1C 1的中点,过D ,M ,N 三点的平面与正方体的下底面相交于直线l .(1)画出直线l 的位置;(2)设l ∩A 1B 1=P ,求线段PB 1的长.[解析] (1)延长DM 交D 1A 1的延长线于E ,连接NE ,则NE 即为直线l 的位置.(2)∵M 为AA 1的中点,AD ∥ED 1, ∴AD =A 1E =A 1D 1=a . ∵A 1P ∥D 1N ,且D 1N =12a ,∴A 1P =12D 1N =14a ,于是PB 1=A 1B 1-A 1P =a -14a =34a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doc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节反应速率的概念1.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1.2 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的关系第二节反应速率的表示与计算2.1 反应速率的表示2.2 反应速率的计算第三节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1 温度的影响3.2 浓度的影响3.3 催化剂的作用第四节反应机理4.1 反应物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碰撞的角度4.2 过渡态和活化能第五节化学平衡5.1 化学平衡的概念5.2 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5.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第二章化学反应热力学第一节热、功、内能1.1 热的传递1.2 功的传递1.3 内能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2.2 等压过程与等容过程2.3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第三节热力学第二定律3.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3.2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第四节化学反应焓变4.1 焓的概念4.2 化学反应焓变的定义4.3 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4.4 化学反应焓变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关系第三章化学电量与电解第一节化学电量的概念1.1 物质的电离与电解1.2 化学电量的定义1.3 化学电量的实验测定第二节电解质溶液的导电2.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特性2.2 电离度和离子强度第三节电解过程3.1 电解过程的分类3.2 阳极和阴极的作用第四节化学电池4.1 化学电池的构成和电化学符号4.2 原电池和反电池4.3 活化度和电动势第四章化学反应动力学第一节反应活性1.1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1.2 化学反应中的分子碰撞1.3 离子反应与自由基反应第二节反应速率常数及其温度关系2.1 反应速率常数的概念2.2 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2.3 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第三节反应级数和速率方程3.1 反应级数3.2 速率方程第四节反应速率规律的应用4.1 化学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4.2 化学反应的单分子反应过程4.3 化学反应的复合反应过程第五节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应用5.1 化学工业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5.2 生命活动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5.3 化学反应动力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化学必修二2.1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必修二2.1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 化学能与热能
回忆
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 成了新物质外,还通常伴有:
光能
能量变化
热能 电能
声能
自主学习
化学键 吸收能量 放出能量 断裂 形成
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 相对大小
放热 吸热
1.
总质量 总能量
实验探究 【实验2-1】
气泡
放热 升高
刺激性
变蓝 变得很凉
放热
反应物
的部分能量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热能释放给环境
吸热
升高
反应物从环境中吸收能量.
思 考
体系
什么是反应体系?什么是环境?
反应体系:研究的对象 (反应物和生成物)
环境:除研究的对 象外的物质
思考与交流
1、保温隔热的效果一定要好。 2、酸碱浓度要准确。 3、温度计要读准,水银球要全浸在
溶液中,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再读。 4、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以尽量
有NH3生成
吸热 吸收
粘在了烧 杯底部
Ba(OH)2·8H2O + 2NH4Cl=BaCl2 +2NH3 +10H2O
【实验2-3】 酸碱中和反应
盐酸温度/℃
NaOH溶液 温度/℃
中和反应后 溶液温度/℃
升高
放热
分析点拨
∆E= E(反应物的总能量)— E(生成物的总能量) 当 ∆E >0 ,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降低; 当 ∆E <0 ,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升高。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E(断键)= 679kJ ; E(成键)= 862kJ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E= E(成键) - E(断键) = 183kJ/mo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
高一年级地理组设计人:张倩倩审核人:冯梅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城市功能分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能力目标
1.通过结构化预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团队学习和实例分析,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敢于探究问题的精神
【重点难点】
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关键问题】
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有哪些?城市功能分区有哪几类,分布在哪里?
【学法提示】
1.结构化预习法:采用“查、划、写、记、练、思”的阅读六字诀预习并独立完成《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上的预习评价部分。

2.合作讨论学习法:采取“12345+2”方法,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

3.展示交流学习法:通过在组内、全班展示分享学习,分享学习过程,形成多元对话,培养学生展示学习方法的习惯和能力。

【知识链接】
【预习评价】
问题1: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
问题2:城市功能分区是如何形成的?功能分区有什么特点?主要功能分区有哪些?
城市功能区特点
问题3:什么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典型模式有哪几种?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问题4:简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

【教师问题】
1.请试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完成知识结构图。

2.请说出三个城市的名字,分别对应三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

【我的问题】
【多元评价】准确度干净度速度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问题训练-评价单
据此回答(1)~(2)题。

(1)若干年前,某国际著名出版商利用互联网开办网上书店,消费者订购图书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即可。

在网上书店购书不但方便,而且更加便宜。

但网上书店也对某些企业产生不利影响,这些企业包括()
①实体书店②实体银行③电信公司④航空公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网上书店购书之所以便宜,部分原因是某些传统的商业区位要素对网上书店影响变得很小。

影响变小的要素主要是()
①交通②人口③集聚④地价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市甲、乙住宅区出现了明显分化。

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邻近商业区,居民购物比乙区方便
B.乙区居民的收入一般高于甲区
C.甲区交通便利,房价高
D.乙区远离市中心,房价低
(2)关于该市工业区区位选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
B.远离中心商业区,有利于结构调整
C.临近铁路线,交通便利
D.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
3.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2)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劳动力B.市场、劳动力
C.地租、市场D.政策、地租
4.读以下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别为:Ⅰ________区、Ⅱ________区、Ⅲ________区,其中用地方式多分布在城市外围的是________区(填代表数字)。

(2)Ⅰ类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类功能区的主要特点是()
①人口流量大②人口密度较小③交通便捷
④对外联系不便⑤地租水平高⑥土地利用集约
A.①②④⑤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D.①③⑤⑥
(3)由于经济原因,不少城市中的Ⅱ类功能区开始出现高级和低级的分化现象。

如果图中城市地区的主导风向与河流的流向大体一致,则高级住宅区应主要分布在城市________部(按地理方位回答),试简述判断理由。

【多元评价】准确度干净度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