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葬随想
看天葬后写的感言

看天葬后写的感言第一次在几米外看尸体被一片一片切下来。
第一次看到天葬师一锤子下去,人的脑壳瞬间粉碎。
那天看到天葬师一锤子一锤子把一具完整的成年人的头盖骨,四肢的骨头砸碎的时候,我看着这一幕没有一点恐惧,只是眼泪不断的往外涌,这就是人,一辈子无论经历过什么,美好的,痛苦的,无论是什么身份,什么性别,什么年龄,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一具白骨,甚至连骨头都没有了,一辈子〔珍惜的〕〔执著的〕身体,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得了只离几米,现场看着一具一具尸体在你面前,像切猪肉一样被一具一具切开。
尸陀林的地面是湿的,因为每天都有死人的血水一遍一遍的流进去。
那里有着尸臭的味道,一阵一阵风吹过来,尸体的味道就扑在你脸上,包围着你。
第一天去看时,当时天葬师正在砸骨头,人平时用来走路的双腿,那时候肉已经被吃光了,只有两根腿骨,天葬师一锤子砸下去,腿骨就那样看似脆弱的碎掉了,看着是那么的弱不经风一样,那一瞬间我都空了,脑子里什么都进不去了。
就好像没见老虎的人以为老虎是一只可爱的猫,对它充满幻想,当看到真正的老虎时,幻想瞬间破灭。
我站在最前排,没用手去捂着鼻子,尸体的味道可以随时尽情的闻到。
因为离的近,砸骨头的时候,不知道是脑袋里的东西还是骨髓溅了我一身,我看了看,没有感觉,没有什么可怕的,也没有什么可嫌弃的,在我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直白和赤裸,将来我也如此,再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去幻想的,一切都这么直接的摆在眼前,不成菩提就入轮回,这就是这一世的结果,人家还有福报得到天葬,能与空行结缘。
将来的我们呢?太多的人不明白得人身是为什么。
五明佛学院的尸陀林,每天都有亡者的尸体。
第一天我们去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了,九具尸体的肉都吃光了,很多秃鹫已经飞走了,留下来的大概有近几十只。
以前没去了解过天葬和空行。
这次深入的了解了。
在天葬场的秃鹫一般都是空行母幻化的。
并不是普通世间的那种。
听天葬师说,当年建这个天葬场时是没有秃鹫的,僧人们念经才慢慢召唤来。
奇异的天葬习俗

奇异的天葬习俗人死了以后,我们经常见到的是火葬,还有土葬,可在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到甘南去,却见识到神奇的天葬。
暑假里,我和爸爸随着长江日报摄影部到甘肃南部参加摄影采风活动,先坐火车到兰州,再坐长途汽车去甘南的临夏、夏河、合作、碌曲、玛曲。
行程九天。
沿途风光秀丽,大自然生机勃勃,使人流连忘返,特别是在甘南的一个叫碌曲的地方,这儿地处高原,平均海拔3000多米。
这儿有座远近闻名的郎木寺,在这里,大庙庄严,古树环绕,天空飞翔着许多大雕当地人称这些大雕是神鹰,附近有座天葬台,神鹰能从天葬台把死人送上天堂,因而受到当地人的保护。
他们说的天葬台,使我们格外好奇,于是我们几个人便向天葬台走去。
经过一道铁丝网,又翻过几个山丘,到底是在高原,一个小小的山头都比在武汉爬几十层楼都累,可想到神奇的天葬传说,我身上就好象增加了好多的力量,把爸爸都甩到老远。
在离郎木寺旁最高的山峰的半山腰,我终于见到天葬台了,面积不足一亩,海拔估计超过4000米!比西藏的拉萨还高。
并且满地是衣服。
到天葬台的人个个都“死的死,伤的伤”要么是太高呼吸不过来,要么爬山太累。
一个个气喘吁吁的。
这时,我听到了一个疲劳的声音说:“小莫啊,你累不累?”“相当、非常、以及及其不累。
”我一说完,大人们都哈哈大笑。
天葬台四周都是白色的纱布,当地人说这是巾幡。
我去时,天葬早已结束了。
但满地被烧掉的全身胫骨和不齐全的五脏六腑,场面惨不忍睹。
(好血腥!)虽然没看到当时情景,可我听别人说,先由天葬师把死人用特殊方法捆起来,再送上天葬台,一点点的把人剁碎,让神鹰把它吃掉。
吃的越干净,死人离天堂越近。
最后,把尸骨烧掉。
第二天,有些人去看了天葬,我好奇的问了问,他们只给我看了两张照片,我的好奇心涌上心头,便又问了几句,他却神秘一笑,说:“保秘。
”这次看了天葬,其他的民间习俗就不大惊小怪了。
关于从“天葬”所感悟到的中国画艺术心态

关于从“天葬”所感悟到的中国画艺术心态第一次西藏的时候,我就被那种辽阔和深远的地域情所深深吸引,这是和大都市全不一样的生活,我乎忘了自己是一名家,而是一个异乡人怀着虔诚的灵终于寻找到自己梦中的第二故乡。
我是朝圣的,在大昭寺,看万盏油灯长明,记录着朝圣者永不止息足迹,也记录了岁月的永恒。
在巴措,看着绿色的湖水纯净如玉,心的烦恼不由荡涤一。
在藏南,我试图和藏民打成一,为的是把我的心变得更纯净。
来到天葬台,我有幸参了西藏人的天葬。
在这里,我明感悟到生死轮回过程中万物与宇宙一体、共融化的感觉,感到生命是神的恩赐,有神祗的恩赐,生命会往生。
没有奉献精神,生命更不永生。
因为佛陀转生,以肉身饲鹰我看到葬师把死体背到空旷的高台,远处是死者的亲朋好友,他们在诚的看着天葬师在高台上模糊的身,在为一个亡灵超度,他们虔诚祈祷,那种感觉真是肃、庄严,竟然感觉不到一点恐怖和心。
我想,这也许是生命的轮回。
死亡并不是命的消失而是以另外一种式的存在。
我翻资料,看到在中国古书中就有于天葬的记载。
例如,“古之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不树”(出自《周易系辞传》),“上也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而委之于壑。
他日过,狐狸食之,蝇蚊嘬之。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在现代社会的一些地区的人群中葬仪式依然存在。
如在西藏,天葬师把尸体背朝天,折断四肢,在体中央和两肩用力撕开皮肤露出肌,然后退开,苍鹰铺天盖而下竞争啄食。
天台上剩下骷髅时天葬用石头将骷髅敲成骨酱成一团,秃鹫再次铺天盖地下,食尽散去,周围的开始长跪顶礼。
又如生活在非洲部地区的马塞族人,他们后将死者的全身用水洗干净之后,细地涂上一层奶油,放在屋中央位置,亲属们跪在遗体四周做一天的祈,随后村中长老引路,众人抬着遗来到荒郊野外,将遗放在那里,任野兽吞食,飞鸟叼,借此表示马赛人死也不土地结缘。
关于天葬,传佛教认为,点燃桑烟是铺上彩路,恭请空行母到天台,尸体作为供品,献诸神,祈祷赎去逝者世时的罪孽,请诸神把其灵魂到天界。
天路之行中的一点遗憾-----天葬

前几天有个朋友刚从西藏旅游归来,当我们坐在一起唠嗑谈论起西藏的时候立即使我想起了前年我到西藏游玩时的种种记忆,就好象我也刚从那个神秘的天国回来一样。
我想每一个去过西藏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那种走天路的感觉让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我的天路之行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但是每当想起来的时候都还让我有点激动甚至有点冲动,当然还有点遗憾。
那趟天路之行使我圆了今生最大的梦想,使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遗憾的就是在去之前最想看到的天葬过程没有看到。
所以听说朋友去了西藏,我第一件事就是问她看到了天葬没有,结果她也没看到。
我估计以后再也不可能看到这种世界上唯一的、也是最纯净、最神圣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殡葬方式了。
西藏的殡葬方式共分为天葬、土葬和水葬三种,水葬是最次的,是为那些小偷和坏蛋准备的。
天葬是西藏最古老也是最高等级的一种殡葬习俗,也称做叫鸟葬,这可不是一般的人都能享受到的。
据说有地位的藏民去世后,要把尸体用毛毡裹上并在家里停尸几天,让喇嘛来念经超度他。
然后选择吉日,让所谓的天葬师用布袋子把尸体背到天葬台上举行出殡的仪式。
天葬师将尸体放到天葬台上之后,在天葬台的周围点燃类似咱们汉族烧的香一类的东西,并在香中放上一点糍粑,一会糍粑的香味就会将成群结队的秃鹫四面八方吸引了过来。
据说这些秃鹫也很专业的,可能就是以这个为生的。
它们飞过来之后并不是急着下嘴,而是蹲在旁边听喇嘛念经。
在喇嘛念经的同时,天葬师开始工作。
根据家属的要求用刀先将尸体拆解成一些小块,等喇嘛超度完之后就开始招呼那些在旁边等候多时的秃鹫上来美餐,这就预示着死者开始升天或者转世了。
一般来说秃鹫吃的越干净,说明这个人生前善事做的越多,如果尸肉剩的太多了,则说明这个人生前坏透了连鸟都不愿意吃他。
据说在前几年天葬的过程花钱(大约一千块)是能看到的,但是拍照和录象是绝对不允许的。
这也能够理解,毕竟这是人家民族最神圣最隐私的东西。
可是后来有个外国人违反了游戏规则,偷偷的拍照还被人家发现了并引发了争端。
我看到的天葬

天色开始发亮时 ,死者的遗体运到 了。两个男人抬 因为这种鹫类 能够 帮助多数藏族 人完成此生 最 后的旅程 , 把他们的 肉体和灵魂一同带到天 国, 3 圈, 然后就到一间小屋里去休息 , 喝茶 喝青稞酒 , 聊天。 所 以藏族 人把 它们 视为神鹰 。 过 了大 约 3 0分钟 ,他们从小 屋里走 了 出来 。其 中一人 就在 我观察第一 只兀 鹫时 ,二三十 只兀鹫 点燃了一堆柏枝和糌粑 ,浓烟远远飘散 出去 。平措也拿 突然从天而降。它们矩形 的翅膀在天空舒展着 , 出了他的T具 : 好像有~把刀 ,还有 锤子等T具 。 从容不迫 ,然而瞬间它们 就落到天葬 台上 ,几 死 者脸朝下俯在地上 ,平措 开始动 手 ,把遗体分 成 分钟过去 ,就已经把骨 肉一扫而光 。平措 和其 块 ,递给另外一个人 。那人则把它们放在石头上 ,用锤 他几个人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神情 。平措告诉我 ,
子捣碎 。他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是那样平静 ,丝毫没 方式 。 如果兀鹫 很快把尸体 吃得 一干二净 ,亡 灵的转
有传 说中那样恐怖 ,这 只不过是一种对尸体 的独 特处 理 世也会很迅速 。 我从 望远镜 里看 到 , 平措 收拾好他 的1 ] : 具, 和其 他人 一起离开 了天葬 台。兀鹫仍 然 留在 山 突然 ,我 听到有歌 声传来 ,轻快 嘹亮 ,极 富节奏 。
用 又大又平 的石头砌成 的半 圆形 台子。除 来 。 此 之外 ,整个 天葬场空 荡荡 的。我 能看到 唯一 的一 点 色彩 是 一个 喇嘛 的 紫 红 色袍 类 ,不知道从什 么时候起生活在 了这片世界最
子 ,他就坐在其 中一个小屋里冥想 。听说喇嘛们经常选
葬礼的启示

散 文28葬礼的启示我们大多数人都去过殡仪馆参加追悼会,当人们向遗体告别时逝者的亲属们往往会悲天怆地地痛哭,这是对亲人离去的一种感情表现。
这是人之常情。
更有一些好心的亲朋会安排人员去搀扶那些悲痛欲绝的家属,以防由于伤心过度而发生意外。
《兰亭序》里有一句话,“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受这种场景的感染,在场的人也不禁潸然泪下,常常会产生诸多感慨,感叹有时生命会如此脆弱,人生是多么短暂,还是要珍惜生命,享受生活,多做善事,少些纷争,快乐每一天。
可是等三天过后往往会是海棠依旧,依然绿肥红瘦。
有一年我去尼泊尔徒步旅行,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是世界上徒步者的天堂。
尼泊尔大部分人为夏尔巴人,笃信印度教(婆罗门教),民风淳朴。
据媒体报道,尼泊尔人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
同行的朋友对此说法颇有微词,认为像这样的一个国家,首都加德满都大部分街道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繁华的泰米尔闹市区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洋葱味,人均收入每月五六百元人民币,何谈幸福指数高。
在加德满都遍布着许多神庙,其中有一座烧尸庙离城中心不远,距加都国际机场约五公里,远远望去有几缕灰烟升腾。
早上我和朋友去烧尸庙参观。
庙宇位于不太高的半山坡上,下面有一条小河流过,河道两岸垃圾满地,堆积着很多灰烬,我们看到有一家人围坐在一大堆柴火旁边,火堆上焚烧着他们家人的尸体,在火的作用下尸体还在不停地抽动,看 寇 炜散 文29得我们毛骨悚然,心里十分恐惧。
我对围观的人说道,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旁边几位来自中国的年轻美女一个个面部表情惊恐,不禁泪如雨下。
而此时逝者的家人们却又吃又喝,谈笑风生,令我们大惑不解。
去年我去川西旅游,这里湖光山色,草原蓝天白云,景色宜人。
恰逢有一个部族对逝者行天葬礼。
在半山的草原上有两座天葬台,高处的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死后天葬的地方,下面的是普通人的天葬台。
葬礼开始的时候,逝者家属把尸体用白布包裹好,几个人抬着围佛塔转圈走,一边走一边诵经,有一位天葬师跟随始终。
从“天葬”所感悟到的中国画艺术心态

从“天葬”所感悟到的中国画艺术心态作者:高民利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年第09期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对于我来说,它是我心中永远的圣地,它给予了我多少生命的启迪和感悟,给予了我丰富的灵感和美的享受,那里的一草一木是那么的圣洁和神秘,那里的沟沟壑壑是那么的博大和深邃,我庆幸自己作为一名画家,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里给予我的一切启示和震撼。
第一次去西藏的时候,我就被她那种辽阔和深远的地域风情所深深吸引,这是和大都市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我几乎忘了自己是一名画家,而是一个异乡人怀着虔诚的心灵终于寻找到自己梦想中的第二故乡。
我是来朝圣的,在大昭寺,看万盏酥油灯长明,记录着朝圣者永不止息的足迹,也记录了岁月的永恒。
在巴松措,看着绿色的湖水纯净如玉,心中的烦恼不由荡涤一清。
在藏南,我试图和藏民打成一片,为的是把我的心变得更加纯净。
来到天葬台,我有幸参加了西藏人的天葬。
在这里,我分明感悟到生死轮回过程中,万物与宇宙一体、共融共化的感觉,感到生命是神的恩赐,没有神祗的恩赐,生命不会往生。
没有奉献精神,生命更不会永生。
因为佛陀转生,以肉身饲鹰。
我看到天葬师把死体背到空旷的高台上,远处是死者的亲朋好友,他们在虔诚的看着天葬师在高台上模糊的身影,在为一个亡灵超度,他们虔诚的祈祷,那种感觉真是肃穆、庄严,竟然感觉不到一点恐怖和恶心。
我想,这也许就是生命的轮回。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消失而是以另外一种形式的存在。
我翻阅资料,看到在中国古书中就有关于天葬的记载。
例如,“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出自《周易•系辞传》),“盖上也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
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蚊嘬之。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在现代社会的一些地区的人群中天葬仪式依然存在。
例如在西藏,天葬师把尸体背朝着天,折断四肢,在尸体中央和两肩用力撕开皮肤露出肌肉,然后退开,苍鹰铺天盖地而下竞争啄食。
天葬台上剩下骷髅时天葬师用石头将骷髅敲成骨酱揉成一团,秃鹫再次铺天盖地而下,食尽散去,周围的人开始长跪顶礼。
天葬300字作文

天葬
年级:初三字数:300字体裁:散文
向往神圣的天空,向往飞翔,于是有了飞机。
让灵魂再天上畅游的梦想,相信不仅一人有过。
于是有了天葬。
那时传说中的一种敛葬仪式,有些残忍。
但那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灵魂所在地。
具体的形式不忍再提,总之最后是灵魂在天上翱翔。
无论身体在哪里,灵魂在生时向往的地方,畅想飞翔。
相信任何知道天葬的人讶异于它的残忍,包括我。
还记得听说天葬的时候,眼睛和嘴巴张的大大的的形象。
无论到底有没有天葬,相信这都是一个美丽的想法。
用天葬,让灵魂的希翼在天空上,展翅飞翔。
天葬。
无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这个飞翔都是那么真实的存在。
伴着羽翼丰满的翅膀,在雄鹰飞过的悬崖峭壁上滞留。
是美好?亦或是其他?
无论什么结局,依然会在以前无法接触的神圣地方飞翔。
因为天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