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及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汽车技术实训基地

( 州机电职业技术 学院汽车系, 常 江苏 常州 23 6 ) 1 14
摘 要: 高职教 育的健康 快速 发展 , 基地 建设 是个很 重要 的 资源 因素。文章 阐述 了区域 共 享型 实训基 地 的建设 模 式、 实训 管理模 式及 运行机 制 , 以期对其他 实训 基地 建设起 到一 定 的指导 和示 范作 用。 关键 词 : 区域共 享型 ; 实训基 地 ; 建模 式 ; 共 管理模 式 ; 行机 制 运 了教育厅 领导、 和企业 的技术 专家 、 院 修实训 中心 、汽车技术培训实训 中心三个重点 行业 兄弟 校 的代表 , 同确定 实  ̄J 的建 设方案 , 共 I g I 使之 建设项 目。 为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共建打下前期基础。在拟 这 三个 部分 ,既能满足学院 自身的实训需 又能为行业技 术 ̄t和技能鉴定服务 , J l l 更达 定实 I I 基地建设方案时 , 我们把 握了几个原则 : 要 , 是校 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在实训基地 的 到 了区域共 享的 目的。常州地处长三角经济一 建设方 面 , 学院采取了校内外相结合 的原则 。 实 体化 的 中心 地带 , 上海 、 京 , 紧邻 南 公路里 程不 训 基地规划为校 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两 足 2 0 0 公里 , 捷的铁路交通和高速公路将此 便 部分, 其软硬件建设尽量采 取校企 合作模式 : 公 距离拉得更 近。在这个 区域 , 实训基地的建成 , 共 基础部 分及关键 能力形成部 分以校 内为 主 , 对周边地 区具有很强 的辐射作用。 校外为辅 ; 部分 , 是专业 最新技术部分 专业 尤其 4在 区域共 享 型实训基 地的管理方 面 , 形 以校 外为主 , 内为辅。 校 成了“ 中管理 、 集 分散使用” 的实训基地管理模 二是全 面建设与重 点发展相 结合 的原则 。 式 我院是一所 以机 电类专 业为主 的高职学 院 , 因 目 ,高职院校对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主 前 此学 院对机 电类专业 基础实tI I I 进行全 面建设 , 要有 :( ̄ d管理 。即把实 训基地单独成立一 1 P ) 重 点发展 精品专业 与国家教学 改革试点 专业 , 个部门 , 称作实训 等。 如 这种模式 的优点是 突出汽车技术 、 模具技 术先进 电气 技术等重点 , 便于资源 的统 一调配 、 管理的规范 , 并能很好地 形 成 自己的实 I I 品牌和特色。 保证实训效果 , 点是可能会导致实训 与理论 缺 三是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及产学研相结合 的 教学相对独立 。 扮 散管理。 ( 2 即把实训基地分成 原则。 学院根 据各专业 及工种的培养 目 , 标 为满 块 , 全面纳入各个 教学系进行管理 , 一个单 没有 足受训者所需的基本能力 、 专业 能力 和职业能 独的部 门来 管理实 I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 I 教学 力要求 , 将实训基地按基本训练 、 专业训练、 职 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更紧密,缺点是资源的使用 业 训练有机地规划和布局 , 针对性 地开发实 效率低, 有 重复建设严重。( 中分散型。即单独 3 滦 训 项 目模块 , 让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实训 , 全面 成立—个部 门来 管理实训基地 ,有独立 的实训 但各系也还有自己的一些专业 出,一个能够区域共享的实训基地是符合职业 提高专业技能。 实训基地营造企业现场氛围, 引 室和实训教师, 入企业管理文化与理念,实训项 目 来源于生产 实训。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综合了前两种模式的 教育发展要求的。 部分产品让学生在训练中完成。 实训基地 优点, 缺点是双方的协调性较差。 20 年度中央财政拨款 1 亿元, 04 . 1 共支持 实践, 了江苏、 上海、 浙江、 湖北、 江西、 四川、 辽宁、 吉林 利用先进的设备和实训教师的智力,开发产品 我院的汽车技术实训基地, 实行的是“ 集中 分散使用” 的管理模式, 常州高等职业教 和黑龙 江 9 个省 市、0 5 所职业 院校的实训 基地 或解决生产 中的技术难题 ,为企业开展生产和 管理、 建 设工作 。其 中高职院校 3 所 , 1 中等职业 学校 技 术服务 。 育园 区成立 了独立的现代工业 中心 ,负责对实 四是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 的原则 。培训 训基地 的管理 , 并将 实践教学资源全部 配置给 1 所。 9 这些实训基地的地区布局, 综合考虑了国 以实现优化 资源配置 , 促进产 教研结 家西部开发 、 振兴东北 老工业基地 、 崛起和 是 实训基地辐射周边省份 ,服务社会 最直接 的 相应系部 , 中部 长三角地 区制造业发达等因素 。基地的建设 内 途 径 。实训基地利用先进的设备和优秀的师资 合 , 提高设 备利用率。 如将汽车技术实 训基地划 容 围绕数 控加工 、 汽车运用与维修 技术 、 算机 为各 企业 开展高 技能 人才 培训 与职业 技能 鉴 归汽车工程 系直接管理 ,要求在 完成本 院教学 计 应用和 电工 电子与 自动化等 国家技能型紧缺人 定 , 为众多企业的培训中心 。同时 , 成 实训基地 任务 的同时 , 对外 技术服务和资源共享 ; 加强 要 也为 当地 的下 岗职工和农 民工进行培训和职业 求收人部5  ̄缴到院财务处, Y 余下部分作为系 才 培养领域进行。 部教研 、 研经费 , 科 系部实行成本独立核算 。 这一年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常州高 技能鉴定提供了便利条件 。 2在 国家实训基地 建设的过程 中, 政府 、 学 实训基地 的职 责是 : 责实训基地人 、 负 财、 职教育 园区的支持下 , 教育厅 推荐 , 的 由省 学院 独立完 成现代工业中心下达的基础 汽车技术实训基地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示范 校共 同承担建设经 费。汽车技术实训基地项 目 物 的管理 , 省教育厅 、 方政府 、 地 学院 四方共 同 实训任务 ; 实训过程中的学生管理 ; 助完 负责 协 性汽车维修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 目。 由教 育部 、 项 经费 20 5 万元 , 地方政 成系部下达 的专业实训教学任务 ;负责组 织实 经过五年建设 , 总投资 15 万元 , 80 建筑面积达 建设。中央财政投 人 目 30 0 多万元。 施学 院培训 中心下达的培训任务 ,积极 开展技 5 0 平方米 的实 I 已经建成。—个设施先 府配 套 10 多万元 。学 院配套 30 60 I 基地 国际学术合作交流等活动 。 进 、 齐全 、 功能 特色鲜 明、 辐射周边 、 产学研相结 3在实训基地, l 目的设置中,体现行 术服务 、  ̄tl 项 学校的需求。汽车技术实训基地, 其功能是 5对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运作模式 , 采 合的区域共享型国家实 基地已经投人使用。 业、 E l 1在区域共享型国家级实训基地的建设 复合型的,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学院学生 取了“ 资源共享、 成本分摊” 的共建共享运行机 上, 构建起“ 政府主导、 行业扶持、 学院主体” 三 实训、 师资培训的场所; 二是实 I I 基地是常州汽 制 车维修行业高级管理人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资源共享是协作各方在设备、 师资、 技术上 方互动的基地共建模式。 采取 既对协 作各方 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从科学定位,到规 与高级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 ,是企业的培训 中 实行共享 , 开放式办学模式 , 也对其 他职业院校 、企业 和社会个 人开 划建设 , 再到持续 、 、 速发展 , 了一 条 心;三是实训基地的功能辐射江苏省高职高专 开放 , 健康 快 走出 满足多种形 式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要 , 提高 师生实 训与培训 , 形成资源共享 。在设置项 目 放 , “ 资源共享, 集约发展” 之路。 我们把握 以上需要 , 设置项 目充分体现上述 实训基地的利用率, 利用各方资源, 完成相应的 政府、 行业、 学校三方共同确定国家实训基 时 , 技术开发、 培训等工作。在 ̄t基地建成 J l l 设置了汽车营销实训 中 t、 , L 汽车检测与 维 实训、 地建设方案 。 我们在建设 国家实训基地时 , 组织 特点 ,
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研究

生 巩 固 理 论 知 识 、练 就 实 践 能 力 、 培
沿 , 用 现代 技 术 , 成 先 进设 备 , 运 集 做
按 照 社 会 需 求 、 业 结 构 调 整 和 专
建 设 的 重 点 需 要 , 拓 宽 服 务 功
到适 当超前 并 留有可发 展空 间 。 ( ) 放 性 和 社 会外 培 训 和 对 技 术 开 发 较 好 地 结 合 起 来 , 分 发 挥 充 设 备 的 经 济 效 益 与 社 会 效 益 , 服 务 在 面 向 上 要 具 有 开 放 性 。实 训 基 地 给 学
建 设 和 社 会 发 展 培 养 适 应 不 同 层 次 需 求 的 应 用 型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突 出 职 业 岗 位 需 要 . 建 真 实 或 仿 真 的 职 业 构
环 境 , 以 利 于 学 生 在 职 业 活 动 环 境
体 . 对 学 生 进 行 专 业 岗 位 技 能 是
开相 结 合 , 强 与 行 业 、 业 的 联 加 企 充 分 发 挥 其 对 区 域 职 业 教 育 的 辐
乍 。 用 ( 仿真 性 和 综合 性 。 备专业 一) 配
所必 需 的 实验 实 习设 备 设 施 , 满
校与 企 业 、 业 的 紧密 结 合提 供 了接 行
口 , 不 仅 要 能 承 担 职 业 教 育 的 基 本 它 技 术 技 能 实 训 任 务 , 且 能 承 担 各 级 而 各 类 职 业 技 能 的 培 训 任 务 . 实 训 基 使 地 与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紧 密 联 系 , 为 职 成
( ) 双 师” “ 二 “ 、 双证 ”培 训 功 能 。
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 文章分析 了目前区域 共享型实训基地 的概念和意义 , 以及 区域共 享型实训基地建设 中存在 的各 种问题, 并针对 问
题 提 出 了相应 地 对 策 。
关键词 : 区域共享 ; 实训基地; 共享型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 6 2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7 2(o o1-2 80 17 - 9 . l)00 1.3 4 2 A src: h a ea a zsh n et e i ic c d e i po l fe o ae rc c a ig ae dsus b t tT ippr nl e e o cp, g f a ea n rbe o r ̄ ns rd at eri n s, i s- a s y t c h t s ni n n t ma h ms h p i tn b c
的不同院校进行校 际联合, 于相 近或相关专业实训及职业 对
21 . 避免重复建设 与资源浪费, 提高设备利用率
一
个 中心地区集 中建设一个共享型实训基地 , 可以带动
周边地 区各院校的发展, 同时面 向社会开放, 开展各类培训, ★基金项 目: 江西省高 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 编号
( 昌工程学 院工商管理学院, 南 江西 南昌 309) 309
(c ol f ui sA mi sa o , a cagIst e f ehoo yJ n x nhn 3 0 9 Sh o B s es d n t t n N nhn tu T cn l ,i giNaca g 0 9 ) o n ir i n ito g a 3
2 _ 3实现高 技能人才培养 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高 优质实训条件, 有 利于学生更早的 熟悉企业 的经 营管理模 式,增强其 动手能 力。 提高其综合素质 。
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报告

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报告一、引言实习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实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建设和规范实训基地成为当务之急。
本报告旨在研究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机制,为实训基地的管理者和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实训基地的建设1.确定建设目标:建设实训基地的目标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根据学校或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教学计划来确定。
建设目标应明确、具体,以便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设施:实训基地需要拥有合适的场地和先进的设施设备,以提供学生们实践所需的条件和环境。
场地应具备安全、宽敞、通风等特点,设施设备要齐全,保持良好状态。
3.组建专业团队:实训基地需要有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来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实训工作。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训。
三、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1.建立管理体系:实训基地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确保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管理体系应具备科学化、规范化、灵活化的特点,以适应不同专业和实训内容的需求。
2.制定实训计划:实训基地应制定详细的实训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实训内容、进度安排等,以达到系统性和有效性的要求。
实训计划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来制定,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开展实训活动:实训基地应根据实训计划,组织和安排相关的实训活动。
实训活动可以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实地考察等,以提供学生全方位的实践机会和体验。
4.评估和反馈:实训基地应及时对学生的实训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能力。
评估和反馈可以通过实训报告、实训考核、实训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以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训水平。
五、总结与展望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机制对于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主要研究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对加强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制度建设的探讨

征和突出特点就是高层次的职业性、 型实训 基 地相 关制 度 建 设 .促 进 实训 基 用。制度具有根本性、 全局性、 稳定性
专性 性在 地 地 各 管科 化规 化以成 和期的寰任一三的 业和践,耋基 学 的项 理 学 、范 ,形 良 长竺 : 作 享 姜 篆对 实 雾 裹 。 保 理藁 实教 蕃 效 和 训 誓 萎 翥 耋蔫
造 成 设 备 闲 置 和 资 金 浪 费 , 需 要 集 中力 量 建 设 一 个 一 流 的 区 就 域共享实 训基地 , 使 用时辐射 周边地 区与学校 , 在 以便 提 高 其
使 用率 。
一
流 的 区 域 共 享 型 实 训 基 地 不 但 要 具 备 先 进 的实 训 设 备 、
高 的 文 化 知 识 、 强 的 教 学 组 织 能 力 、 强 的 操作 能 力 等 : 理 较 较 而
论 教 师 应 该 具 备 广 博 而 扎 实 的理 论 知 识 、较 高 的 文 化 基 础 、 有 较 强 的 表 达 能 力 和 组 织 能 力 等 。 因 此 , 区域 共 享 型 的实 训 基 在
训 教 学 质 量 的 提 高 。 另 一 方 面 , 过 制 定 完 善 的 区 域 共 享 型 实 通
地 中 需 要 有 专 职 的 实 训 教 师 , 满 足 大 量 的 日常 实 训 、 训 的 以 培 需 求 。 这 就 有 必 要 制 定 专 门的 《 i 教 师 管 理 办 法 》 对 他 们 的 实J i l ,
实 训 重 在 达 到 区域 内 的 共 享 ,以 便 在 保 证 实 训 质 量 的前 提 下 ,
充 分 、 理 地 利 用 实 训 基 地 中 的各 种 资 源 , 断 降 低 实 训 成 本 , 合 不 提 高 实 训 效 益 , 免 各 个 高 职 院 校 因 重 复 建 设 而造 成 设 备 闲 置 避
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探析

关键词 : 高校 ; 游管理 ; 旅 实 践教 学: 岗实 习 顶
院校 流 行起 来 。
顶 岗实 习对 高 校旅 游 管 理
专 业 建设 的积 极 作 用
究 这 些 问题 , 我 们 深 化 实 践 教 学 , 养 对 培
合格 的旅 游 管 理 人才 . 疑具 有 十分 重 要 无
行 其相 应 的职 责 。与 传 统 意 义 上 的 专 业 实 习不 同 ,参 加 顶 岗实 习 的学 生 有 工 作
维普资讯
实验 实训
20. 08 5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 岗实 习浅说
彭 分 文
( 南人 文科 技 学院 湖 南 娄 底 4 7 0 ) 湖 100
: l =
高校 旅 游 管 理 专 业 是 一 个 实 践性 很
强 的专业 . 在实 践 教学 得 到 日益 重 视的 今
在旅 游管 理 专业 实 践 教学 过程 中 , 多 高 许 校积 累 了一 些 成 功 经 验 . 巾 , 岗 实 习 其 顶 作 为 一项 新 的 实 践 教 学 形 式 f 现 在 ~ 些 } J
它存在 的依据和 积极作 用。 高校 旅 游 管理 专业 的顶 岗实 习应 注
意一 些问题。
的意 义 。
顶 岗 实 习 是 高 校 实 践 教 学 的 新 形 式
时 代 发 展需 要 ,一 些 高 校 修 改 原 教 学 计 划 ,将 实 践 教 学 贯 穿 于 学 生 的 整 个 学
习 进程 中 如 低 年级 有 专业 见 习 、 野外 见
根 据 旅 游 产 业 的 特 点 , 目前 高 校旅 游 管 理 专 业 顶 岗 实 习 的企 业 大 体包 括 旅 行 、 游 公 司 、 游 饭 店 、 游 景 区 等 。 旅 旅 旅
共享型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研究

口
张
,
杰
沈阳
1100 4 5)
(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摘
要 结 合 沈 阳职 业 技术 学院 国家
,
、
:
式
高职 高专示 范建设 的实 际 情 况 提 出实训 基地 建设理念 定位 和 功 能 并对校 内 外 实训基 地共 享机 制 与管 理 模 式进 行探 索
7
使其
校 内外相结合
、
。
三 实训 基地的 运 行 机制
1 3
.
形成较高 的实训档次
。
.
2
形成 一 流 的师资队伍
, 。 ,
形成规范 的实训教材 开发 一 系列培训项 目教材 工 学结合 特色教 材
、
,
引行 业 企业在 实训基地 建立企业 设备 企
业 文 化的信息展 示窗 口 在 基地合 作设 立
,
4
区 的辐射 作用 建设 一 个硬件 和软件 与国
。 、 、 、 , , , , ,
具体措 施如下 三 年制
1 4
一
学期 的学 生基 本素质 教育和 必 要 的专业 基础 课 程和部 分专 业
, 。 ,
;
、
、
、
5 6
一
学期 根据企业 的具体 情况下 企 业 顶 岗实 习 利 用 业余 时 间在 厂校 双 产学双方共 同参与 结 合企业 实际同
构建相 对独 立 的模 块式 开放 式实践 教学 体系 进 行实 践教 学 的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改革
(l )
研 发 中心
,
,
建立 双方 联 合科研 与培 训平
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与共享策略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与共享策略研究实训基地建设共享机制是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整合资源,减少重复投资,投资建设一个到多个实训基地,广泛地联合和吸引企业建立企业展示窗口,在合作基地设立研发中心,建立联合研究和实训平台,扩宽训练设备的建设渠道。
在该区域同时建立训练基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使之成为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训的桥梁、社区教育和服务窗口,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研的平台。
一、实训基地建设共享机制的特点(一)基地内部分中心集中管理、资源共享。
从目前国内情况,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有明显优势的方式是集中管理。
实训基地建设,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针对传统模式的实训中心,通过优化整合建设专业的独立实训室室。
同时由学院教务部门安排校内实践教学计划,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对内企业化管理,对外准市场化运作。
实训项目的内容来自企业,实训模式实现科学管理。
准市场化的对外政策是指根据市场实训成本核算的要求,加强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工具管理,材料管理,学生管理,确保高质量的实训;全面向社会开放,微利经营,缓解教育资源分散的矛盾。
实训基地提供兼职教师进行培训,参与建设规划,进行实训项目开发,实训设备,实训教材的选择,以保证实训质量。
在日常管理和运行上,优先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在教学计划上,要按照企业的要求提供“订单式”实训服务,根据企业发展订单计划的要求进行跟踪服务;同时,实训基地也可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还可以为企业展示新产品,新技术。
实训费根据投资和开支的比例,由双方协商的基础上的共同决定。
(三)校内校外相得益彰,实现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共享。
合作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修订,共同进行实训、实习教材的编写,开发实习、实训课程和进行教师实训,共同建设、维护实训网站。
共享型实训基地的资源,除满足基本的教学、市场运行需要之外,还可以提供社区服务,其他企业的共享服务,形成产业化的周围辐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作者:赵士恒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8期
【摘要】职业教育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
职业教育是大国工匠的摇篮,而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
论文着眼于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机制,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各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机制,对我国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取得的成就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has been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nd the state has increased its support fo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s the cradle of the great power craftsman, and the training base is the important platform of education training talent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shared practice base,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has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the running mechanism,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regional shared practice base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共享;实训基地
【Keyword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regional sharing; practice base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8-0017-02
1 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这些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实训基地建设的水平较低,重复性建设、与企业岗位脱节等硬性问题。
实训基地的建设各高职院校各自为战,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而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解决了单一学校无法提供充足资金建设先进基地的问题,通过政府主导,积极鼓励企业参与,为企业与行业、学校之间搭建了共享平台。
通过校企之间或者校际之间的合作,使资源的使用途径得到拓展,场地和设备共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校企合作,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校际合作,不同高校之间教师可以互相学习。
学生通过区域共享实训基地锻炼了岗位技能,缩短了学习和工作之间的角色转化。
2 国内先进案例研究
2.1 政策研究
2005年以后国家相继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关于印发的通知》等相关政策,这些政策都是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而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实训基地的发展,尤其是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发展建设。
2.2 国内共享实训基地的模式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有以下几种:校企合作建设模式、政校合资共建模式、政府投资建设模式和政校企共建模式,现将这几种模式的发展逐一分析如下:
政府投资建设模式,实训基地的建设经费主要由政府承担。
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投资兴建实训基地,通过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政校合资共建模式,政府通过专项资金的投入,由高校负责提供场地、人员以及后期维护。
这种模式的优点非常明显,由于政府的鼓励和参与,其公益性和开放性相比校际间共建的实训基地强。
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的共享一般只针对企业和学校,虽然开发程度不高,但是让学生和员工两个主体均能受益,可以为企业进行新员工的职业培训,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和技能操作,这样既满足了教学需求也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政校企投资共建模式,三方共建,多部门支持因此效果更好。
如宁夏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就是三方共建的西北地区最大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其公益性、开放性、设施通用及仿真性是几种模式中最好的。
3 国外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经验研究
德国的共享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在一定区域内联合学校和一些无法独立开展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建立跨企业培训中心,类似国内校企模式。
新加坡是德国模式的升级版,通过借鉴德国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得出的一套适应自身国情的实训方法。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学生有双重身份,实践教学分别在企业和学校中进行,高职院校的学生既是在校生又是与企业签订合同的学徒。
学生在学校进行职业培训的费用由国家和政府承担,在实训基地进行的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
运行机制多样化,不同模式的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应该有所不同,而不是统一固定的,因为建设的主体不同,所以在运行机制中根据主体发挥的作用不同,采用不同的运行机制如政府主导机制、企业主导机制和职业院校主导机制。
4 对国内实训区域共享型基地出现的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4.1 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目前我国实训基地的建设大多数是依托学校建立的,学校负责基地的管理,这种思路虽然管理职责比较清晰,但可能会导致实训基地相对封闭,共享功能发挥不尽如人意。
如果由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往往因为部门多,管理人员没有专业背景,管理方面不畅快,效率低下。
汲取国外先进实训基地发展经验,我们应该以行业协会为中心建立管理团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由行业协会进行实训基地日常管理和维护,这样既解决了学校管理模式的不开放性也解决了政府负责模式的管理不畅情况,保证了实训基地建设的健康、稳步发展[1]。
4.2 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政府的全面规划统筹,实现共享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在建设过程中各种矛盾也需要政府出面借助行政权力进行协调,政府参与其中并适当提供支持和保障对实训基地的建设非常有利。
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通过统筹规划,才能使区域内的资源真正形成并发挥作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通过政府的协调主导作用能完善校际和校企之间的合作,减少隔阂,走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风险共同承担的建设之路。
4.3 实行股份制管理
实训基地的运行较为复杂,实训科室的管理、各种规章制度等,都需要有部门和人员来负责。
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将分散的实训设备器材收集到一处,而是要建立一套能持续发展的实训体系,这样就需要设立相应的部门和人员。
采用企业的股份制管理,能有效地将对部门进行分工和管理,能保证基地的正常运行。
4.4 以生产带消耗,减少投资压力
鼓励和引进企业参与到实训基地建设中来,因为学校资金有限,改造或新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投入较大,但是在引进企业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生产型企业对接实践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岗位也较多,但是此类企业参与热情不高;服务型企业合作相对容易但可提供岗位较少,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实习要求。
通过探索新渠道搭建与企业合作平台,引入不同层次企业参与,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顶岗实习,把实训基地作为“教学工厂”,对外接收专业内生产任务,减少投资压力。
区域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能否稳定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把握好学校、企业、政府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平衡点,将实训基地作为一个平台,能满足企业利益需求、学校教学目标、政府规划愿景,是最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廖小春.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