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1章 第2节 区域发展阶段

合集下载

(完整PPT)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完整PPT)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PART
02
工业化阶段
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匹兹堡 等早期中心城市的逐步扩展,涌现出了芝加哥、底 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工业化区域 不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也趋于复杂化,出现了 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在工业生产的过程 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 了本地环境,五大湖的生态也 遭受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 得空前紧张。
匹兹堡的兴起
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直 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 型钢铁基地?
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开发规模小, 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区域优势得不到 充分发挥。
随着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 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和对外 联系加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 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发展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2)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加 速推进。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 和人地关系紧张等问题。
人口增多导致就业困难,区域生态环境严重影响 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由于区域内资源短缺需要从外地 输入大量资源导致加重交通运输压力。
区域 发展 区域处于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状态
两横三纵
1. “钢都”匹兹堡兴起的优势区域条件有(A)
① 丰富的煤铁资源 ②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 ③优美的环境条件 ④丰富的水能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发展 状态
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PART
03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课件
综合衡量指标比如(_人__文__发___展__指__数__)包括 __预__期___寿__命____、__教___育__程__度_____、_国___内__生__产__总___值_。
2、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影响因素有__地__理__条___件__、 _发___展__水__平___、_经___济__区__位___、__历__史__文___化__。
)
A.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地区,一定是
发达地区
B.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C.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
D.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高,区域发
展水平越低
3、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
化可以反映( B )
A.生产关系优越性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生产技术水平 D.生产资料丰富程度
4、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 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题。 就上述议题开展讨论,上海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克服
哪些限制性因素?如何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学法指导:注
意从材料中找突破点,从问题中找原因找措施)
1、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甚至超过第
二产业的区域可能是下列的( D )
A.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B.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C.工业区域 D.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衡量指标:_人__均__国___内__生__产___总__值___、 __人__均___国__民__收__入_______ 、___三___次__产__业__产___值__比__重___。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1-2区域发展阶段精品PPT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1-2区域发展阶段精品PPT课件

3 140
互动·探究区
第二节
本节栏目开关
(1)你认为 A、B、C、D 四地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有哪些? 为什么? (2)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
。 (3)有人说“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即为发达地区”,这种说法正确 吗?为什么?
互动·探究区
第二节
本节栏目开关
答案 (1)AB 属于发达地区。两地国内生产总值高,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高。 (2)D 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 (3)不正确。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人均国民收入只是 其中一项,衡量区域发展水平需综合考虑。如中东一些以出口 石油为主要收入的地区,虽然收入高,但经济基础薄弱,工业 技术水平较低,因此不能看作是发达地区。
区域发 整个区域处于⑱低水平均衡 状态 展状态
自主·学习区
第二节
本节栏目开关
【思维活动】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的原因是
什么? 答案 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资源对生产来 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的破坏,因此这一阶段人 地关系基本协调。
自主·学习区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人均国内生
第一 第二 第三
值(亿元)
产总值(元)
产业 产业 产业
A
5 408.8 1.6 47.4 51.0 40 627
B 11 674.4 8.8 50.2 41.0 14 908
C
4 340.9 19.5 40.0 40.5
6 565
D
1 180.0 23.8 40.2 36.0
第二节

2021-2022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1章 第2节 区域发展阶段

2021-2022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1章 第2节 区域发展阶段

堂 达

·
①产业结构:第二产业 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 表现出加速发 提


作 展的趋势。


究 攻
②经济特点:区域内部的 集聚作用 大为加强,社会经济表现出 课


难 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
分 层

心 素
③区域发展状态: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作 业

·
·






·





探 新 知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探 新

·
知 合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提 素 养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课 时


·







·






·







探 新

·
知 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类型、发展总趋势。 提


作 2.理解并掌握区域发展中各阶段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主要特





探 新

·



材料 2019年9月24日至26日,七国集团峰会在法国比亚里茨
素 养

探 究
举行。七国集团是由当今世界最发达的七个国家(美国、日本、英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课件(共23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课件(共23张PPT)

较小,缺乏拥 有雄厚实力的 大型中心城市, 整个区域处于 低水平均衡状 态
传统农业占有较 大比重,工业以 资源型工业和劳 动密集型加工制 造业为主体
较低,表 现出典型 的自给自 足特征
工业 表现出明显 化阶 的不平衡增
段 长态势
相继出现一系 列规模较大的 中心城市和工 业基地,整个 区域处于不平 衡的加速发展 状态
。 除 了 学 习 文化知 识,在其 他方面 也应该 做到全 面发展 。 所 以 , 在 课余 时间, 我也进 行一些 文体活 动。平 时在家 里,我也 常和家人一起出去打
球 以 增 加 我 在体育 方面的 能力。 在 个 人 成 长 的路上 ,我们不 但要敢 于创新 ,而且 要在马 克思主 义思想,毛泽东思想邓 小 平 理 论 xx xx重要 思想反 思自己 的言行 举止。 我认为 ,作为团 员必须具有积极的心 态 , 乐 观 的精 神,和 敢于向 困难挑 战的精 神,而且 骄不躁 ,败不 馁,能发 扬团结 友爱, 关 心 他 人 ,具 有团队 精神, 和集体 荣誉感 。“勿 以恶小 而为之 ,勿以善 小而不 为!”
中 学 生 入 团 思想报 告材料 XX 经 过 了 5 次课 的学习 ,一年 的等待 ,我终于 等来了 这次第 二批入 团的机 会。 在 学 习 之 后 ,我懂得 了科学 的生涯 规划, 认真钻 研专业 知识,刻 苦学习。作为21世纪 的 接 班 人 ,新 世纪在 悄悄降 临之际 也给我 们带来 了新的 要求, 经济日新月异,科技翻 天 覆 地 , 所以 、更快 、更广 的吸收 新知识 即成了 放在我 们面前 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定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 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 的劳务价值。它等于地区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 要素收入。国外净要素收入是指从国外得到的生产要 素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 《区域发展阶段》 课件(共22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 《区域发展阶段》 课件(共22张PPT)

4、下列特点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是 C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 C、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5、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C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 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 —工业化阶段 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 益综合发展阶段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
其发展阶段有: 一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二 工业化阶段
三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阅读P9材料,回答问题并归纳总结 出传统农业时期的特点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 展水平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
区域产 业结构
传统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 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力密集加工制 造业为主体。
以下哪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哪些属 于发展中国家
中国 美✓国 日✓本 印度 古巴 丹✓麦 尼泊尔 英✓国 瑞✓士 埃塞 古巴
人均GDP(美元) 国家 人均GDP(美元)
2460
丹麦
57035
45594
尼泊尔
453
34023
英国
45301
965
瑞士
56711
12、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格局图,回答:
(1)写出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左图中经济发展核心城
市的名称: ① 上海 ,
② 北京 ,
③ 广州 ,
④ 重庆

(2)写出经济发展轴线名称: a 东部沿海经济带, b 长江沿岸经济带 , c 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带,d 陇海—兰新沿线经济带。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 优质课件(共25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 优质课件(共25张PPT)
地理必修三
•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1.2区域发展阶段
• 高碑店一中地理组 •
翟志红
以下哪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哪些 属于发展中国家?
中国
英国
美瑞国士
日本 印度 古巴
埃塞俄比亚
丹 麦
尼泊尔
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常用指标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人均国民收入 (3)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 运河的开通和铁路修建 3. 初期匹兹堡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
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
活动
P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 段相比,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产业结构的变化:趋于复杂化,出现机械、 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
来,联合国一直发出警告。我们原先不想用‘饥荒’这个词,
但是,我们已承认这个急转直下的现实。索马里部分地区的
确存在饥荒,而且正在蔓延。”这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
《洛杉矶时报》撰写的《索马里饥荒》的第一段文字。索马
里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是世界上人均占有牲畜最多的国家之
一。阅读并完成 3~5 题。
3.索马里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________的阶段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传统农业 为主体的 发展阶段
工业化 阶段
初期阶段 成长阶段 衰退阶段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凭借某一优势因素, 推动区域的初步发展
充分利用优势因素, 区域加速发展
原有优势逐渐丧失, 区域衰败
资料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政府对东北部工业 区的经济结构进行大刀阔斧地调整,由单一 的钢铁工业向多样化的服务业转变,如保健 品、教育、科研……90年代后进入高效益的 综合发展阶段。一大批高科技的保健品制造 商、因特网软件制造公司、IBM计算机软件 公司都在此安营扎寨,同时大力治理环境污 染。

【地理】湘教版必修3_第一章_第二节_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地理】湘教版必修3_第一章_第二节_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案例探究---合作学习(一)
1.在地图册中找出匹兹堡,结合材料说说它的地理 位置有何特点?
美国东北部,五大湖沿岸,位臵优越,交 通便利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的大煤田,但为什么直到19 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钢 铁基地?
交通不发达,技术条件不够(无其他条件 配合)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中心的 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 的变化?
随着五大湖工业带逐渐走向成熟。产业由匹兹堡 等个别中心,逐渐向东、西方向扩展,出现了芝 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 工业带基本形成。同时,区域内产业结构也逐步 复杂化,发展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多种工业部 门,国民生产总值也迅速提高,由1870年的164 美元上升到1914年的400美元。 “五大湖”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自然资 源被大量开采,导致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也 受制约,需要从区外输入大量资源以满足经济发 展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大量排放,造成 严重的环境污染。
环节四 探究小结
以农业为主体 工业化阶段 的发展阶段
三次产业比重 人均GDP
第一产业为主 很低 较小 稀疏 较低 低水平平衡 第二产业迅速 上升
高效益的综合 发展阶段
第二、三产业比重 大,三产为主
快速提高

较小 发达 高 高水平均衡
区域内部发展 差异 交通线路
对外开放程度 整体发展状态
不平衡增长 加快建设 逐步提高 不平衡加速发展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缺乏拥有雄厚实力的大 中心城市 ,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 型________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甚小 ____,表现 自给自足特征 出典型的 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发展阶段 材料 旅游业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带动性产 业,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发展工业旅游有着得天 独厚的优势。鞍山工业、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 沈飞航空博览园、大连明清家具艺术品有限公司、 大连珍奥生命园等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蒸汽机车 博物馆、铸造博物馆、海州露天矿等工业旅游项目都受到了国内外游 客的热捧。
问题1 (区域认知)辽宁的老工业部门有哪些?发展工业有哪些 有利的区位条件?
提示: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化学、造船等部门。有利条 件: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问题2 (综合思维)辽宁当时处于工业发展的哪个阶段? 提示:工业化阶段。
[归
值比重等。 ②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HDI),就是通过 预期寿命 、
教育程度和 国内生产总值 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
平。
(2)空间结构演化 ①影响因素: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 地理条件
、发展水
平、经济区位 、历史文化等因素相关。
②发展趋势: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
势。
(2)√ 能源资源利用合理则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 益得以统一协调发展。利用不合理则区域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 境恶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3)×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地区,区域开发方式粗放,开发手 段落后,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但对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 是工业化阶段。
(4)√ 我国大部分地区第二产业在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 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处于区域发展的工 业化阶段。
(1)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即为发达地区。
()
(2)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合理开发
利用能源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
(3)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地区,区域开发方式粗放,对生态环境
的破坏最为严重。
()
(4)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区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
()
(5)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问题1 (区域认知)当今世界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 的指标是什么?
提示: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 值比重等。
问题2 (区域认知)七国集团成员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 家,其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提示:经济发展水平高,将其经济发展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 背景上综合考虑,十分关注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展; 开放性强,与外界保持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
(5)C [A项叙述属于工业化阶段;B项叙述属于高效益的综合 发展阶段;D项不符合区域发展阶段的特点。]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衡量区域发展的指标与发展趋势
材料 2019年9月24日至26日,七国集团峰会在法国比亚里茨 举行。七国集团是由当今世界最发达的七个国家(美国、日本、英 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组成。
()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率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
阶段
C.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的综
合发展阶段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
业为主的阶段
提示:(1)×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人均国民收入只是其 中一项,衡量区域发展水平需综合考虑。如中东一些以出口石油为 主要收入的地区,虽然收入高,但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技术水平较 低,因此不能看作是发达地区。
C.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
D.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高,区域发展水平越低
(1)B (2)C [第(1)题,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 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中 最主要的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2)题,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地 区,人均生产总值不一定高,这还要考虑到人口的数量;高收入地 区也不一定是发达地区,例如西亚的产油国家;第三产业比值越 高,一般来讲区域发展的水平越高。]
2.区域发展阶段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①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 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 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②经济特点: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 特征。 ③区域发展状态: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2)工业化阶段 ①产业结构:第二产业 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 表现出加速发
[归纳总结] 1.区域发展指标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区域发展水平与对外经济联系
(1)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 )
A.教育程度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C.预期寿命
D.人口总量
(2)下列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B.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工业化阶段
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
很少
有所提高
高效益的综合 发展阶段
达到较高的水 平
产业构成 劳动力分布 工业化状态
工业为主,第 第三产业为主,高
农业为主,工
三产业快速发 科技成为区域发展
业很少

主导
农业为主
向第二、三产 第三产业为主
业转移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类型、发展总趋势。 2.理解并掌握区域发展中各阶段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主要特 征。(重点) 3.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人类活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1.区域发展的衡量指标与空间结构演化 (1)衡量指标 ①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
展的趋势。 ②经济特点:区域内部的 集聚作用 大为加强,社会经济表现出
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 ③区域发展状态: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①产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 和 技术密集型 全面升 级,第三产业 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②经济特点:高科技 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现代化的交通 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 ③区域发展状态:处于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