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必做试题(4)
江西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一篇教材复习第4课时质量和密度试题

课时训练(四)质量和密度(限时:30分钟)一、填空题1. [2019·龙东]小明用天平测量苹果的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如图K4-1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然后将苹果放到天平的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乙所示,则苹果质量为g。
图K4-12.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右,则应取出最小砝码,并,使天平横梁。
3. [2018·内江]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水的密度是1. 0×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4. [2018·大连]某品牌盒装牛奶,盒上标有“净含量250 mL”字样,用天平测得该牛奶的质量是260 g,则这种牛奶的密度是g/cm3;小明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的密度是kg/m3。
5. [2019·桂林]如图K4-2所示,两个形状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
根据图中液面的高度和液体密度知识,可知A液体是,B液体是。
(已知ρ水>ρ酒精)图K4-26. 如图K4-3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ρ甲(选填“>”“<”或“=”)ρ乙;质量为1. 8 k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dm3。
图K4-37. [2018·菏泽]小丽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如图K4-4甲、乙所示,石块的质量是g,石块的体积是cm3,石块的密度是g/cm3。
图K4-48.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林红同学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K4-5所示,由图像可知,该量杯的质量为g,所盛放液体的密度为kg/m3。
图K4-59. [2019·眉山]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 kg/m3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 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cm3。
2020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练04 物态变化-热学(解析版)

专项二热学重难点04 物态变化【知识梳理】1.物态变化物态变化名称变化前的物态变化后的物态吸、放热情况生活实例举例生活应用举例熔化固液吸热冰化成水、蜡化成蜡水冶炼金属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浇铸浇铸工艺品汽化液气吸热水蒸发、水沸腾晾晒粮食、衣服;分离混合液体液化气液放热露、雾、“白气”天然气液化升华固气吸热“干冰”升华用“干冰”人工降雨凝华气固放热霜、雪、雾凇冰冻衣服变干2.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使用时不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体温计有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量程35-42℃,分度值0.1℃;用前要用力甩几下,使液体回到感温泡中。
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一样。
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4.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
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沸腾时,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蒸发吸热致冷,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气体流动速度。
5.“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使物体受热均匀;“熔化过程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晶体质量少或者加热功率太大。
6.“探究水的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气泡大小的变化规律:沸腾前,由大变小;沸腾时,由小变大。
使水较快沸腾的常见方法:用温度较高的热水、减少水的质量、加盖、加大加热的火力。
7.图像液体沸腾图像【解题思路】本主题常见考题:1.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解法:记住物态变化的定义,根据定义分析(见1表)。
2.物态变化的应用。
主要利用吸、放热。
复习时注意收集整理有关实例,特别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3.图像分析与实验。
注意理解记忆知识点5、6、7点。
【真题再现】1.(2019山东枣庄)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A .冰化成水B .露的形成C.雾的形成D.霜的形成【答案】D【简析】河里的冰化成水,冰(固态)变成水(液态),熔化现象;露、雾是水蒸气(气态)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液态),属于液化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气态)遇冷变为小冰晶(固态),属于凝华现象,D正确。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卷(四)(有详细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卷(四)《力、运动和力》综合考试范围:机械运动、质量和密度;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芮明标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1分)1.如图所示,小强用双桨在水中划动游船,为了使船头向左转,他应采用下面什么方式划水( )A.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 B.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C.左桨向前划水,右桨向后划水 D.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2.如下图所示弹簧秤及细绳重力不计,砝码G重100牛顿,静止时弹簧秤示数及所受的合力分别为()A.200牛顿,200牛顿 B.100牛顿, 100牛顿C.100牛顿, 0牛顿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则会发现()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变大 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不变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变大 D.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变小4.燕子归巢时,沿图示虚线方向匀速滑翔。
能正确表示这个过程中空气对燕子作用力方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5.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朝各个方向跳的都一样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 D.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6.如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普通的长方体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乙木块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则甲、乙两个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A.甲为零,乙受到向左的15N的力B.甲受到向右小于15N的力 C.甲受到向右15 N的力D.甲、乙均受力15 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7.如图是杂技表演独轮车在某一时刻停止在地面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人受到的重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8.如图为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维恩图。
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4 作图题(Word版附答案)

专题四作图题作图题类型一光学作图题命题点1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图1.(2020·金沙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且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并大致作出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透明玻璃砖的一面垂直入射,玻璃砖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20°,请结合几何知识画出这条光线经玻璃砖从另外两个面射出的光路图。
3.(2020·黔西南州中考)如图,装有水的烧杯底部有一枚硬币A,眼睛在B处看到硬币在C处。
画出人眼看到硬币的光路图。
命题点2平面镜成像作图4.(2020·遵义二模)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5.画出图中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的光路。
命题点3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6.(2020·织金县期末)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a、b、c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7.(2020·眉山中考)如图所示,探究凸透镜成像时,F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蜡烛火焰上的一点,试作出S的像S′。
8.(2020·丹东中考)如图,凹透镜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且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凹透镜的虚焦点为F1,凸透镜的焦点为F2,一条光线(该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F1)经凹透镜折射后射向凸透镜,后经凸透镜折射后最终射入水中,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
类型二力学作图题命题点1力的示意图9.(2020·无锡中考)如图所示,鸡蛋悬浮在盐水中,请画出鸡蛋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的示意图。
10.(2020·安顺中考)如图所示,物块置于长木板上表面,两者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物块与木板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请在图中画出长木板对物块作用力的示意图。
(O 点为力的作用点)命题点2杠杆与滑轮作图11.(2020·重庆中考A卷)如图,力F作用在杠杆的A端,画出它的力臂l。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专题4 光现象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专题4 光现象一.光源(共1小题)1.(2020•常州)夏夜,溧阳萤火虫生态园内,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颇有“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此情景中()A.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B.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C.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D.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二.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共7小题)2.(2020•莱芜区)“一枚金指环温柔了夏至‘金指环’作‘聘礼’,‘夏至’牵手‘日环食’”﹣﹣﹣这是《济南时报》报道2020年6月21日下午日环食的新闻标题.这次日食在我国境内都能看到,四川、江西、福建等地可见日环食,如图是济南网友拍摄的日食照片。
形成这一天文奇现的物理学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3.(2020•沈阳)2020年6月21日下午,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环食奇观”,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A.在海面上空观察到的海市蜃楼B.利用太阳灶可以烧水、煮饭C.阳光下道路中央护栏的影子D.通过圆形鱼缸看到水中放大的鱼4.(2020•扬州)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部分地区观察到日环食现象。
日环食现象是由于()A.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B.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C.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形成的D.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后形成的5.(2020•黑龙江)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井底之蛙B.空中彩虹C.水中倒影D.古代女子照铜镜6.(2020•泰州)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7.(2020•日照)在“水中倒影”“小孔成像”“电影”中,与“手影”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8.(2020•娄底)2020年6月21日下午3点半左右,娄底市内绝大部分同学亲眼看到了日环食这一难得的景象。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现象;如图中,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图。
2020年中考物理必刷试卷四(江苏)解析版

2020年中考物理必刷试卷四(江苏)(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自贡)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河岸B .山C .船D .岸边的树木2、(2019·本溪)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 插座不能正常工作, 经检测发现 b 、d 间断路,闭合开关 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不会发光B .正确使用试电笔接触图中 a 点,试电笔会发光C .若此时站在地上的人接触 c 点,漏电保护器会切断电路D .若将开关和灯互换位置,仍然符合安全用电原则3、(2019·成都A 卷)中国的创新发展战略使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智能机器人只能通过声音信号控制B .北斗卫星导航是通过光纤传递信息C .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行驶不需要消耗能量D .用5G 手机上网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4、(2019·黄石)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缓慢打气,突然塞子跳起来,同时瓶内出现了“白雾”,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白雾是水蒸气B .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C .瓶内气体内能增加D .瓶内气体温度升高5、(2019·株洲)图为某同学游酒埠江时拍下的一张照片,根据这张照片可推断( )A .山峰有多高,湖水有多深B .照片中实景在上,倒影在下C .群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 .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6、(2019·北部湾)“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 b d c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7、(2019·黄冈)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考点04 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原卷版)

省、地市、名校好题必刷(物理)考点04噪声的控制、声的利用(原卷版)一、单选题1.(2019秋•攀枝花期末)下列关于声的利用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觅食B.倒车雷达C.医生用B超查病D.超声波清洗眼镜2.(2019秋•长春期末)下列没有利用回声定位原理的是()A.声呐B.倒车雷达C.超声导盲仪D.中医“望、闻、问、切”,其中的“闻”3.(2019秋•朝阳区期末)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4.(2019秋•黄陂区期末)以下各组中全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用超声波清除眼镜片上的垢迹B.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C.医生用超声波为病人除去体内的结石D.“B“超探病5.(2019秋•柳州期末)下列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检查心、肺B.军事上利用声呐探测敌方潜水艇C.超声波清洗金属零件、陶瓷制品等D.利用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来判断风向和位置6.(2019秋•新洲区月考)图所示的四个器具,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次声波风暴警报仪B.倒车雷达C.听诊器D.超声波碎石机7.(2018秋•唐县期末)下列关于声波应用的例子,描述不正确的是()A.声呐利用了次声波来探测海底深度B.超声波测车速是声波传递了信息C.眼镜清洗仪利用的是超声波D.医生给病人做B超是声波传递信息8.(2019秋•河东区期中)如图是某品牌超声清洁器,利用它可以清洗眼镜。
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滋滋“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滋滋”声是超声B.超声传播不需要介质C.超声的音调比较低D.超声能传递能量9.(2019秋•高新区期中)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
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4 光现象(原卷版)

专题四光现象对本章考点提炼总结,对考题进行解析【考点提炼】光现象单元共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五个部分,其中常考热点有: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光的折射及其应用、三原色与物体的颜色等。
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也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1.光的直线传播★本考点常考方向有:一、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二、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光的直线传播是光现象基础,所有光现象都是在光的直线传播基础上展开的,没有光的直线传播就没有光现象的理论结构。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飞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会反射偏折。
如:太阳光穿过大气层会发生偏折(大气层密度不均匀),光线投射到两种不同介质表面上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等。
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指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树林中的光斑、日食、月食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本考点的常见考题也是以这些常见现象为题干的。
★本考点考题形式只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个类型。
选择题:选择题是本章考题常见题型,选择题较填空题更多一些。
光的直线传播在考题中都会和其他光现象考点结合共同组成一个考题,不会出现一个考题只考查此考点的问题。
在解答选择题时,考生要正确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熟悉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填空题:填空题出现的概率要低于选择题。
但考试方向,问题形式与选择题无异。
这里不再赘述。
2.光的反射及其应用★本考点常考方向有:一、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二、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三、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探究。
光的反射是光现象重要知识点,在光现象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平面镜成像基础。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和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漫反射现象以及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异同;同时还应注意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验证类的实验探究问题,并且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探究类考题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较高,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必做试题(4)
一、填空题
1.(2020,襄阳)某同学因为粗心,将放在厨房中的一个装有液化石油气的气罐打开后(没有打着火),忘记将其关闭,过一会儿整个屋里都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是__扩散__现象;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把大货车停在水坑中,这是通过__热传递__方式给轮胎降温。
2.(2020,蚌埠模拟)美丽的鄂州“襟江抱湖枕名山”,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
市区及周边的湖泊,能够大大减弱该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__比热容__大的特性;春夏季节,漫步在洋澜湖畔,能够闻到阵阵的花香,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__扩散__现象。
3.(2020,盐城)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4.4×107 J/kg,20 g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8.8×105__J,用天然气将一壶水烧开,水壶中水的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水的内能__增加__,壶口上方的水蒸气液化成“白气”的过程中__放出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2020,宿州模拟)在1标准大气压下,1.5 kg初温为90 ℃的水吸收6.93×104 J的热量后,它的末温为__100__℃[c水=4.2×103 J/(kg℃)]。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__做功__、排气四个冲程。
5.(2020,滨州)西气东输工程让滨州市民用上了物美价廉的天然气。
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2 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至沸腾,水至少要吸收__
6.72×105__J的热量,这需要完全燃烧
__8.4×10-3__m3的天然气。
[c水=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107 J/m3]
二、选择题
6.(2020,苏州)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7.(2020,滁州模拟)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准确的是(D)
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8.(2020,北京)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A.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9.(2020,凉山)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B)
A.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
B.用茶壶烧水,水烧开时,茶壶盖被顶起
C.钻木取火
D.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10.(2020,成都)《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注重,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准确的是(D)
A.在比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11.(2020,池州模拟)现代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是四冲程内燃机,其四个冲程如图所示,其中做功冲程是(B)
12.(2020,曲靖)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C)
A.效率越高的热机功率也越大
B.汽油机和柴油机均属于内燃机,工作时它们点火的方式也相同
C.汽油机工作时汽油在汽缸里燃烧,汽油属于二次能源
D.使用热值高的燃料可提升热机的效率
13.(2020,兰州)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A.把-10 ℃的冰块放在0 ℃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因为锯条从木板中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