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二次习题课习题

合集下载

浙大有机化学复习习题课2-完成反应式

浙大有机化学复习习题课2-完成反应式

有机化学习题课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基本概念与理化性质比较。

完成反应式。

有机化学反应历程。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导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导。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完成反应式这是一类覆盖面宽、考核点多样化的试题,解答这类问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反应类型;(2)确定反应部位;(3)考虑反应的区域选择性;(4)考虑反应的立体化学问题;考虑反应的立体化学问题()(5)考虑反应的终点……等问题。

第4章:碳碳重键的加成1.亲电加成反应(卤素,卤化氢,硫酸和水,加次卤酸)。

水加次卤酸)硼烷加2.乙硼烷加成反应。

3.环加成反应。

4.与氢的加成。

与氢的加成5.氧化反应。

6.小环加成。

7.共轭双烯的反应。

共轭双烯的反应8.炔烃酸性,炔钠的生成,重金属炔化合物的形成。

物的第5章自由基反应1.自由基取代反应。

2.自由基加成反应。

第6章芳香烃1.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卤化,硝化,磺化,付克反应,氯甲基化)。

2.芳烃的侧链反应。

3.萘的化学反应(卤化,磺化,硝化,氧化)。

第8章卤代烃1.亲核取代反应(水解反应,氰化钠,醇钠,氨,硝酸银,水解反应氰化钠醇钠氨硝酸银卤离子)。

2.消除反应(脱卤化氢,脱卤素,脱水)。

3.格氏反应。

第醇酚醚9章醇、酚、醚1.醇羟基的反应(羟基的取代, 脱水反应, 氧化与脱氢)。

2.邻二醇的氧化。

3.邻二醇的重排。

4.酚的反应(酸性,酚醚生成,酯的生成,与三氯化铁反应,环上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5.醚的反应(盐的生成,醚键断裂,过氧化物生成)。

6.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酸性,碱性)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酸性碱性)第10章醛、酮1.亲核加成反应(含碳亲核试剂, 含氧亲核试剂,含硫亲核试剂,,,含氮亲核试剂)。

2.还原反应(金属氢化物, 催化氢化,克莱门森还原, 黄鸣龙, 康尼查罗)。

3.氧化反应(Bayer-Villger)。

4.α-碳上反应(酸性,卤化,卤仿反应,烷基化,缩合反应)。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二章习题课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二章习题课

2. 带有支链的烷烃:
a) 选择主链——把构造式中连续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某烷; 把构造式中较短的链看作支链取代基。命名时将取代基放在主 链名称前面,称*基*烷。 如果构造式中较长的主链不止一条,则选择带有最多取代基 的一 条为主链。 b) 选好主链后,从最接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碳原子用阿 拉伯数字1,2,3.。。编号。 C)命名取代基时,把它们在主链上的位次作为取代基的前缀。如 果带有几个不同取代基,则将简单的基团名称放在前面,复杂的 基团名称放在后面(英文名称中是以取代基名称的英文首字母 A,B,C….为次序)。 3、如果支链上还含有取代基,这个取代基的支链名称可以放在括号中或 者用带撇的数字注明支链中的碳原子。
(C2H5)2CHCH(C2H5)CH2CHCH2CH3
(2)
CH(CH3)2
2-甲基-3,5,6-三乙基辛烷
(3)CH3CH(CH2CH3)CH2C(CH3)2CH(CH2CH3)CH33,4,4,6-四甲基辛烷
(4)
2,2,4-三甲基戊烷
(5)
3,3,6,7-四甲基癸烷
(6)
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
13、试给出下列反应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CH3-H + F· H-F +· 3 CH
Δ H=-129.7kJ/mol E 活=5kJ/mol
14、在下列一系列反应步骤中: ⑴A B-Q (2)B+C D+E+Q (3) E+A 2F+Q Δ H 总<0
试回答: a 哪些质点可以认为是反应物、产物、中间体?
3,3-二甲基-5-(2-乙基丁基)-癸烷 3,3-二甲基-5-2’-乙基丁基癸烷
次序规则:“较优基团”后列出 1. 单原子取代基:按其原子序数大小顺序: I>Br>Cl>S>P>F>O>N>C>D>H 2. 多原子取代基,先比较第一个原子,如第一个原子相同,则 把与第一个原子 相连的其他原子顺次按原子序数进行比较,以此类推。。。。。。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徐寿昌编《有机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3,4-四甲基戊烷(2)3-甲基-4-异丙基庚烷(3)3,3,-二甲基戊烷(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2,5-二甲基庚烷(6)2-甲基-3-乙基己烷(7)2,2,4-三甲基戊烷(8)2-甲基-3-乙基庚烷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3)3CC(CH2)2CH2CH3(2) (CH3)2CHCH(CH3)CH2CH2CH2CH3(3) (CH3)3CCH2CH(CH3)2(4) (CH3)2CHCH2C(CH3)(C2H5)CH2CH2CH3(5)(CH3)2CHCH(C2H5)CH2CH2CH3(6)CH3CH2CH(C2H5)2(7) (CH3)2CHCH(CH3)CH2CH3(8)CH3CH(CH3)CH2CH(C2H5)C(CH3)33、略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1)3-甲基戊烷(2)2,4-二甲基己烷(3)3-甲基十一烷(4)4-异丙基辛烷(5)4,4-二甲基辛烷(6)2,2,4-三甲基己烷5、(3)>(2)>(5)>(1) >(4)6、略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H交叉式最稳定重叠式最不稳定8、构象异构(1),(3)构造异构(4),(5)等同)2),(6)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1) C(CH3)4(2) CH3CH2CH2CH2CH3 (3) CH3CH(CH3)CH2CH3(4) 同(1)10、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1)(CH3)2CHCH(CH3)CH3(2) CH3CH2CH2CH2CH2CH3 , (CH3)3CCH2CH3 (3)CH3CH2CH(CH3)CH2CH3(4)CH3CH2CH2CH(CH3)214、(4)>(2)>(3)>(1)第三章 烯烃1、略2、(1)CH 2=CH — (2)CH 3CH=CH — (3)CH 2=CHCH 2— CH 2CH CH 3M eH H i-P rE t M en-P rM e M e E t i-P rn-P r (4)(5)(6)(7)3、(1)2-乙基-1-戊烯 (2) 反-3,4-二甲基-3-庚烯 (或(E)-3,4-二甲基-3-庚烯 (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 (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5) 反-5-甲基-2-庚烯 或 (E)-5-甲基-2-庚烯 (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 (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8) 反-3,4-二甲基-3-辛烯 4、略 5、略 6、CH 3CH 2CHC H 2CH 3CH 3CH 2CCHC H 3CH 3OH BrCH 3CH 2CCHC H3CH 3Cl ClCH 3CH 2C CHC H3CH 3OH OHCH 3CH 2CHCHC H 3CH 3OHCH 3CH 2COCH3CH 3CHOCH 3CH 2CHCHC H 3CH 3Br(1)(2)(3)(4)(5)(6)(7)7、活性中间体分别为:CH 3CH 2+ CH 3CH +CH 3 (CH 3)3C + 稳定性: CH 3CH 2+ > CH 3CH +CH 3 > (CH 3)3C + 反应速度: 异丁烯 > 丙烯 > 乙烯8、略9、(1)CH 3CH 2CH=CH 2 (2)CH 3CH 2C(CH 3)=CHCH 3 (有顺、反两种) (3)CH 3CH=CHCH 2CH=C(CH 3)2 (有、反两种)用KMnO 4氧化的产物: (1) CH 3CH 2COOH+CO 2+H 2O (2)CH 3CH 2COCH 3+CH 3COOH (3) CH 3COOH+HOOCCH 2COOH+CH 3COCH 310、(1)HBr ,无过氧化物 (2)HBr ,有过氧化物 (3)①H 2SO 4 ,②H 2O (4)B 2H 6/NaOH-H 2O 2 (5)① Cl 2,500℃ ② Cl 2,AlCl 3(6)① NH 3,O 2 ② 聚合,引发剂 (7)① Cl 2,500℃,② Cl 2,H 2O ③ NaOH 11、烯烃的结构式为:(CH 3)2C=CHCH 3 。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章2章思考题2.1 分析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的异同点,重点阐述σ-π和p-π共轭。

2.2 请举例说明同分异构体中各种异构体的定义及其异同点。

2.3解释甲烷氯化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1)(1)甲烷和氯⽓的混合物于室温下在⿊暗中可以长期保存⽽不起反应。

(2)(2)将氯⽓先⽤光照射,然后迅速在⿊暗中与甲烷混合,可以得到氯化产物。

(3)(3)将氯⽓⽤光照射后在⿊暗中放⼀段时期,再与甲烷混合,不发⽣氯化反应。

(4)(4)将甲烷先⽤光照射后,在⿊暗中与氯⽓混合,不发⽣氯化反应。

(5)(5)甲烷和氯⽓在光照下起反应时,每吸收⼀个光⼦产⽣许多氯化甲烷分⼦。

2.4 3-氯-1,2-⼆溴丙烷是⼀种杀根瘤线⾍的农药,试问⽤什么原料,怎样合成?2.5 写出烯烃C5H10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命名之,并指出哪些有顺反异构体。

2.6 找出下列化合物的对称中⼼.(1)⼄烷的交叉式构象(2)丁烷的反交叉式构象(3)反-1,4-⼆甲基环已烷(椅式构象)(4)写出1,2,3,4,5,6-六氯环已烷有对称中⼼的异构体的构象式(椅式)。

2.7 ⼀个化合物的氯仿溶液的旋光度为+10o, 如果把溶液稀释⼀倍, 其旋光度是多少? 如化合物的旋光度为-350o, 溶液稀释⼀倍后旋光度是多少?2.8 ⼄烯、丙烯、异丁烯在酸催化下与⽔加成,⽣成的活性中间体分别为、、,其稳定性>>, 所以反应速度是>>。

解答2.1 答:在离域体系中,键长趋于平均化,体系能量降低⽽使分⼦稳定性增加。

共轭体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效应叫共轭效应。

共轭体系分为π-π共轭体系和p-π共轭体系。

超共轭效应是当C—H键与相邻的π键处于能重叠位置时,C—H键的轨道与π轨道也有⼀定程度的重叠,发⽣电⼦的离域现象,此时,键向π键提供电⼦,使体系稳定性提⾼。

它分为-p 和-π超共轭。

超共轭效应⽐共轭效应⼩。

异构现象异同点举例构造异构分了中原互相联结的⽅式和次序不同1. 碳链异构碳链不同2. 位置异构取代基在碳链或环上的位置不同3.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同⽴体异构分⼦中原⼦在空间2.3 答:(1)⽆引发剂⾃由基产⽣(2)光照射,产⽣Cl·,氯⾃由基⾮常活泼与甲烷⽴即反应。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B)
(C)
H CH3
(D)
CH3 H
(E)
H CH3
(F)
其中最稳定的是(A)。因为(A)为椅式构象,且甲基在 e 键取代,使 所有原子或原子团都处于交叉式构象; 最不稳定的是(C)。除了船底碳之间具有重叠式构象外,两个船头 碳上的甲基与氢也具有较大的非键张力。
(九) 已知烷烃的分子式为 C5H12,根据氯化反应产物的不同,试推测 各烷烃的构造,并写出其构造式。
CH3 Br
这一结果说明自由基溴代的选择性高于氯代。即溴代时,产物主
要取决于氢原子的活性;而氯代时,既与氢原子的活性有关,也与各
种氢原子的个数有关。
根据这一结果预测,异丁烷一氟代的主要产物为:FCH2CH2CH3
(十三) 将下列的自由基按稳定性大小排列成序。
⑴ CH3
⑵ CH3CHCH2CH2
⑶ CH3CCH2CH3
OH
Cl +
CH3
Cl OH
CH3
(6)
CH3 (1) 1/2(BH3)2
CH3 (2) H2O2 , OH-
CH3 OH
CH3
(硼氢化反应的特点:顺加、反马、不重排)
CH3
Cl2
(7)
CH2
o
500 C
Cl CH3
HBr
CH2 ROOR
Cl CH3 CH2Br
(A)
(B)
HBr
(8) (CH3)2CHC CH 过量
Br (CH3)2CH C CH3
Br
(9) CH3CH2C
CH + H2O
HgSO4 H2SO4
(10)
KMnO4
CH=CHCH3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1 扼要解释下列术语.(1)有机化合物(2) 键能、键的离解能(3) 键长(4) 极性键(5) σ键(6)π键(7) 活性中间体(8) 亲电试剂(9) 亲核试剂(10)Lewis碱(11)溶剂化作用(12) 诱导效应(13)动力学控制反应(14) 热力学控制反应答:(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 键能:由原子形成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或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

键的离解能: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

以双原子分子AB为例,将1mol气态的AB拆开成气态的A和B原子所需的能量,叫做A—B键的离解能。

应注意的是,对于多原子分子,键能与键的离解能是不同的。

分子中多个同类型的键的离解能之平均值为键能E(kJ.mol-1)。

(3) 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之间距离称为键长。

(4) 极性键: 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共价键,由于两原子的电负性不同, 成键电子云非对称地分布在两原子核周围,在电负性大的原子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大,具有部分负电荷性质,另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小具有部分正电荷性质,这种键具有极性,称为极性共价键。

(5) σ键:原子轨道沿着轨道的对称轴的方向互相交叠时产生σ分子轨道, 所形成的键叫σ键。

(6) π键:由原子轨道侧面交叠时而产生π分子轨道,所形成的键叫π键。

(7) 活性中间体:通常是指高活泼性的物质,在反应中只以一种”短寿命”的中间物种存在,很难分离出来,,如碳正离子, 碳负离子等。

(8) 亲电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从有机化合物中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获得电子对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电试剂。

(9) 亲核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把电子对给予有机化合物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核试剂。

(10) Lewis碱:能提供电子对的物种称为Lewis碱。

(11)溶剂化作用:在溶液中,溶质被溶剂分子所包围的现象称为溶剂化作用。

有机化学第二学期课后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二学期课后题答案

第九章 醇和酚习题(一) 写出2-丁醇与下列试剂作用的产物:(1) H 2SO 4,加热 (2) HBr (3) Na (4) Cu ,加热 (5)K 2Cr 2O 7+H 2SO 4解:(1) C H 3C H =C H C H 3(2) C H 3C H 2C H C H 3B r(3)C H 3C H 2C H C H 3O N a(4)C H 3C H 2C C H 3O (5) C H 3C H 2C C H 3O(二) 完成下列反应式:(1)O N a C l C H 2C H C 2O H O HO C H2C H C H 2O H O H+(2)O H O HC l K 2C r 2O 7H2S O 4OOC l(3)O H O H+ C l C H 2C O C l 吡啶Al C l 32O O HC O C H 2C l O HO HC O C H 2Cl (4)O HC l C l乙酸+ 2 C l 2O HC lC lC lC l(三) 区别下列化合物:(1) 乙醇和正丁醇 (2) 仲丁醇和异丁醇(3) 1,4-丁二醇和2,3-丁二醇 (4) 对甲苯酚和苯甲醇解:(1)乙正丁解层(2) 仲丁醇异丁醇HCl/ZnCl放置片刻出现混浊室温下无变化,加热后出现混浊(3) 1,4-丁2,3-丁Ag I O3(白色沉淀)x(4)OC H3C H2O显色x(四) 用化学方法分离2,4,6-三甲基苯酚和2,4,6-三硝基苯酚。

解:2,4,6-三甲基苯酚2,4,6-三硝基苯酚有机层水层H+2,4,6-三甲基苯酚2,4,6-三硝基苯酚(五)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具有最小的Pka值?(1) O H(2)O HC H3(3)O HC l(4)O HO C H3(5)O HN O2(6)O HC2H5解:题给六个化合物的酸性大小顺序为:(5) >(3) >(1) >(2) >(6) >(4) ;所以,对硝基苯酚( H O N O2)具有最小的pKa值。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2第二章烷烃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2第二章烷烃

五. 1.(1)烷烃与卤素反应是自由基反应。甲烷与氯气反应,活性中间体是甲基自由基,乙烷 与氯气反应,活性中间体是乙基自由基。乙基自由基上活性碳原子与旁边碳原子上的 C-H σ键有σ-p 超共轭效应。甲基自由基活性碳原子旁边相连的都是 H 原子,没有 C-H σ键, 故没有σ-p 超共轭效应。所以乙基自由基较甲基自由基稳定,氯乙烷就比氯甲烷更容易生
CH3 CH3
9. H3CH2C C CH3
三. 1. (CH3CH2)3C Br
Br CH2CH3
2.
四. 1.C 2.A 3.B 4.C 5.B 6.B 7.C 8.A 9.BF, AC, DE
五. 1. (3)>(2)>(5)>(1)>(4) 2. (1) CH3CH2CH2- (2) (CH3)2CH- (3) (CH3)2CHCH2- (4) (CH3) 3C- (5) CH3- (6) CH3CH2(1)丙基 n-Pr- (2)异丙基 i-Pr- (3)异丁基 i-Bu- (4)叔丁基 t-Bu- (5)甲基 Me- (6)乙基 Et3. 伯氢:(27.1+13.6)/9=4.5 仲氢:36.2/2=18.1 叔氢:23.1/1=23.1 叔氢:伯氢:仲氢=23.1/4.5:18.1/4.5:1=5.1:4:1 4. 不同一氯化产物的相对含量与他们相应的原子数和活性比有关。伯氢/仲氢=6/4=3:2,其活 性比为伯氢:仲氢=1:4。 所以 1-氯丁烷的相对量为:(3×1)/(3×1+4×2)=27.27%
4. 3-甲基庚烷
5. 2,4-二甲基己烷
6. 2,4,6-三甲基庚烷
7. 2,2,4-三甲基戊烷 8. 2-甲基-3-乙基庚烷
9. 4-甲基-3,5-二乙基辛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第二次习题课习题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一、 单选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亲电试剂的是( )A 、NH 3B 、 OH -C 、H +D 、CH 3O -E 、 CN -2、化合物CH 3CH C 3CH 22CH 3CH 3CH CH 3CH 3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数分别为( ) A 、6,2,2,1 B 、5,3,2,1 C 、6,3,1,2 D 、6,1,2,2 E 、以上都不对3、基团CH 3CH CH 3的名称为 ( )A 、异丙基B 、正丙基C 、仲丁基D 、叔丁基E 、异丁基4、下列2-甲基丁烷在室温光照下的一溴代产物,最容易生成的是( )A 、CH 2-CH-CH 2CH 3CH 3BrB 、CH 3CH 23)2BrC 、(CH 3)2CHCHCH 3BrD 、(CH 3)2CHCH 2CH 2BrE 、(CH 3)2CHCH 2Br5、下列烯烃中与HBr 最容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的是( )A 、1-丁烯B 、2-丁烯C 、1,3-丁二烯D 、3-苯-1-丁烯E 、2,3-二甲基-2-丁烯6、下列烯烃与HBr 发生亲电加成反应不符合马氏规则的是( )A 、CH=C(CH 3)2B 、CH 2=CHCH 2CH 3C 、CH 2=CHBr D 、CH 2=CHCH 3 E 、(CH 3)2C=CHCH 3 7、下列化合物中不存在P-π共轭体系的是( )A 、ClCH 2CH=CHCHOB 、CH 3COClC 、CH 3COOCH 2CH 3D 、H 2N C NH 2OE 、(CH 3CO)2O8、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 )A 、+CH 2B 、CH 3CHCH 2Cl +C 、BrCH 2CHCH 3D 、CHCH 3+E 、CHCH=CH 2+9、下列化合物中既不存在顺反异构,又不存在对映异构的是( )A 、CH 3CHCH=CH 2BrB 、CH 3CHCH=CHCH 3BrC 、CH 3CH=C(CH 3)2D 、CH 3CH=CHCH 2CH(CH 3)2E 、CH 3CH=CHCH 2CH 2Cl10、 与 的关系是( ) A 、对映体 B 、非对映体C 、同一物质 D 、差向异构体 E 、顺反异构体COOC 2H 5H Cl H Cl COOC 2H 5Cl H COOC 2H 5Cl H H Cl COOC 2H 5H Cl11、下列化合物构型为R的是()A、B、 C、 D、E、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具有手性B、不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不具有手性C、烯烃都具有顺反异构体D、含脂环的化合物都具有顺反异构体E、以上都不正确13、下列试剂中可用来鉴别环丙烷和环戊烯的是()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溴水C、三氯化铁溶液 D 、硝酸银的氨溶液 E、希夫试剂14、3)33)3③H33)3④H33)3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E、④②①③15、异丙苯与氯气在高温或光照下反应的机理属于()A、亲核取代B、亲电加成C、游离基取代D、亲电取代E、亲核加成16、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烷基化反应的是( )A、CH3B、OCOCH3C、OCH3D、OHE、S O3H 17、化合物①氯乙烯、②苄氯、③叔丁基氯、④氯乙烷与AgNO3/醇反应,活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E、②③④①18、下列物质①碳酸、②苯酚、③甲醇、④叔丁醇,酸性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E、②③④①19、既能发生碘仿反应,又能立即与Lucas试剂反应的化合物是( )A、CH2=CHCHCH2CH2OHB、CH32CH3OHC、CH2=CHCHCH3OHD、CH3CH2OHE、(CH3)3COH20、下列结构中,烯醇式含量最高的是()。

A、C6H52COOHOB、C6H53)2OC、CH3COCH2COOC2H5D、C6H5CCH(COOCH3)2OE、C6H5CC(COOCH3)2O21、下列化合物中,与甲胺反应活性最大的是()A、乙酰胺B、乙酰乙酯C、乙酸酐D、丙酰氯E、2-硝基丙酰氯COOHHO HCH2OHCH2OHCl HOHCOOHH2N HCH3COOHH OHCH2ClCOOHH NH2CH2SH22、①COOHOH 、②COOH OH 、③COOHHO 酸性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①>③D 、②>③>①E 、③>②>①23、下列化合物中,最易与NaOH 水溶液反应的是( )A 、CH 2CH 2ClB 、CH 2CH 3ClC 、CH 3BrD 、CH 2COClE 、CH 2CH 3Br24、加热下列化合物,所得产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 ) A 、CH 3CHCH 2COOH OH B 、(CH 3)2OH C 、CH 32OH CH 3D 、 2)3COOH CH 3E 、HOOC(CH 2)3COOH25、下列化合物受热不发生脱羧反应的是( ) A 、HOOC-COOH B 、HOOCCH 2CH 2COOH C 、D 、CH 32COOH OE 、CH 326、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与Tollens 试剂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 、乳酸B 、丙酮酸C 、乙酰乙酸D 、甲醛E 、苯甲醛27、下列化合物在弱酸或弱碱性条件下,最难与重氮盐发生偶联反应的是( )A 、N(CH 3)2B 2C 、OHD 、NO 2E 、OHH 3C28、下列化合物中碱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三甲胺>二甲胺>甲胺B 、三苯胺>二苯胺>苯胺C 、乙酰胺>尿素>邻苯二甲酰亚胺D 、对-甲基苯胺 > 苯胺 > 对-氯苯胺E 、以上都不对29、H 2N C NH 2O与下列试剂不发生反应的是( )A 、热的盐酸水溶液B 、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C 、CuSO 4溶液D 、浓HNO 3E 、HNO 230、卵磷脂完全水解后不能得到的产物为( )A 、胆碱B 、甘油C 、高级脂肪酸D 、乙醇胺E 、磷酸31、化合物碱性①N H ②N ③N H 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①>③D 、②>③>①E 、③>②>①32、下列氨基酸中,与水合茚三酮共热不显紫色的有( )A 、丙氨酸B 、甘氨酸C 、半胱氨酸D 、 脯氨酸E 、天冬氨酸33、某氨基酸溶于纯水后其水溶液为碱性,要使该氨基酸达到等电点,需往溶液中加酸还OCOOH是加碱?当pH=7时,该氨基酸在溶液中以何种离子居多?( )A 、加碱;正离子B 、加碱;负离子C 、加酸;正离子D 、加酸;负离子E 、加酸;两性离子34、α-D-葡萄糖与β-D-葡萄糖互为 ( )A 、对映异构体B 、外消旋体C 、非对映异构体D 、构象异构体E 、顺反异构体35、下列哪一组糖生成的糖脎是相同的( )A 、乳糖、葡萄糖、果糖B 、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C 、甘露糖、果糖、半乳糖D 、麦芽糖、果糖、半乳糖E 、甘露糖、果糖、葡萄糖36、麦芽糖是由二分子葡萄糖通过何苷键连接( )A 、α-1,2-苷键B 、α-1,6-苷键C 、α-1,4-苷键D 、β-1,4-苷键E 、β-2,1-苷键二、判断题(其中正确选.....A .、.错误选...B .) 1、乙烷只有两种构象异构体,即交叉式和重叠式。

( )2、内消旋酒石酸分子中的两个手性碳的构型均为R 型。

( )3、在实验室可用溴水来鉴别苯酚和苯胺。

( )4、实验室中常用新配制的Cu(OH)2来区别甘油与乙醇。

( )5、医学上,常把β-丁酮酸、β-羟基丁酸和丁酮总称为酮体。

( )6、苯甲醛在稀碱条件下可发生羟(醇)醛缩合反应。

( )7、甲乙丙胺能与酰化剂发生酰化反应。

( )8、脱氧胆酸 属于正系。

( )9、嘌呤环是由嘧啶环与咪唑环稠和而成的。

( )10、天然蛋白质水解得到的氨基酸除甘氨酸外,均具旋光性,相对构型均为L-型。

( )三、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注意..要写出指定化合物的结构...........) 1、甲醛、乙醛、苯甲醛、草酸、阿司匹林(写出...阿司匹林的结构式........).2、丙二酰脲、尿素、苯甲酰胺、N-甲基苯胺、甲胺(写出丙二酰脲的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平衡式)...........3、核糖、果糖、甲基葡萄糖苷、淀粉、糖原(写出α....-.D .-.甲基吡喃葡萄糖苷的哈沃斯式)..............四、推断结构某化合物A (C 14H 18O 3)有一对对映异构体,A 能使溴水褪色,与FeCl 3水溶液反应可生成紫色物质。

A 与40%NaOH 水溶液共热后酸化并加以分离,得到三种化合物B(C 9H 10O 2)、C(C 2H 4O 2)、D(C 3H 8O),B 也有一对对映异构体,B 和C 都能与NaHCO 3反应并有CO 2气体生成。

B 经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苯甲酸。

D 可与碘仿试剂发生碘仿反应,生成碘仿和化合物E 。

试写出A,B,C,D,E 的结构式(其中B 要求写出S-构型的Fischer 投影式)。

HHO OHCO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