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不该打孩子
打骂孩子是最愚蠢的教育方式,来看看正确管教方法

打骂孩子是最愚蠢的教育方式,来看看正确管教方法一位麻麻说:“孩子经常无理取闹,到超市就要买这买那,不给买就坐在地上哭闹。
到别人家去就乱翻乱动,还会到人家沙发上乱蹦,无论你怎么说,孩子都不听话。
每次我都会气不打一处来,回到家就痛打一顿,但是,打完以后又心疼,想想孩子也就4岁,虽说不听话,但总归是心疼的。
”还说:“打了孩子,一是心疼孩子,二是后悔,生怕打孩子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不良的阴影,到底该不该打孩子?打了孩子后应该怎么办呢?。
【分析】。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
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
”打骂孩子时,虽然孩子表面上诚惶诚恐,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根本没有反省,更不会去思考该如何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甚至有些极端的孩子会想办法赶快逃离家庭,逃离父母的管束。
新时代的父母,已经没有了“不打不成器”的观念,大部分父母都努力让自己不打孩子。
这应该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支招】。
虽然体罚孩子有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有不得不打的时候,有时候,一时气不过打了不听话的孩子,也是许多父母经常会出现的情形。
那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让“打”孩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呢?。
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因为冲动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这时候,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 1/3 —— 1/3 —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
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
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
教育孩子该不该打

教育孩子该不该打
打孩子对不对?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答复:当然不对!一些教育学家和儿童工作者说得更明确:管教孩子绝对不能打,体罚孩子贻害无穷。
这个观点听起来似乎正确,实际上未必尽然。
或者说,这个观点并不错,但不能把它绝对化。
什么事情都要详细情况详细分析。
打孩子对不对,不好一概而论,要看为什么打和怎样打。
这样说,是因为孩子形形色色,各有不同,应因人而宜,因材施教。
有些孩子乖巧听话,根本用不着打;稍微淘气一点的,遇事呵斥两声也就管住了;但也有些孩子,过于顽皮,有时说服教育根本不管用,只有打两下才能解决问题。
对这类孩子,教育的法那么应该是软硬兼施,双管齐下,两者结合,方有收效。
适当的体罚与虐待是两回事。
即使对顽皮过火的孩子,也不可滥施体罚,虐待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害的、不可取的。
淘气捣蛋是孩子的权利,只要不过火,顽皮一点,磕磕碰碰,都无妨;但过火了,就得管教。
当说服教育不管用,实在无计可施,打两下也未尝不是方法。
当然,打的时候一要适度,二要讲究方式方法。
同时还要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她)的体罚是出于保护。
这一点很重要。
最近看到一那么报道,英国上院以250票对75票否认了一项完全制止父母体罚孩子的修正案,并通过一项折衷案,允许父母关起门来给子女适度体罚。
看来,英国对于打孩子的问题也存在争议;但多数人的否决和折衷案的通过也说明,适度的体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惩戒方法,绝对不施体罚,在有的时候,在有些孩子身上是行不通的。
孩子不听话该不该打?家长该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听话

孩子不听话该不该打?家长该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听话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孩子?孩子不听话该不该打?家长该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听话呢?下面小编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孩子听话的相关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孩子不听话该不该打1、相信没有一个妈妈是愿意打孩子的,可是有时候孩子犯了错多次劝告无用的情况下,也有不少的妈妈动手打了孩子,其实我觉得在打孩子应该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不一定要体罚。
2、对于内向的孩子更不能打,在教育孩子之前要让孩子自己说出错在哪里,如果一看孩子做错了,不问也不解释就打,只会让孩子以后什么也不敢碰不敢做也不敢说内向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当中会养成自卑懦弱的个性孩子不听话该不该打呢3、当然还有一种明知故犯的孩子,明明知道不对还屡教不改,使妈妈忍无可忍,其实妈妈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孩子这么做,也许孩子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只是用次行动来吸引妈妈,哪怕是挨骂,如果是这种情况妈妈要多关心下孩子孩子不听话该不该打呢。
二、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听话1、让孩子听话要和孩子有固定的谈话时间说“我”不说“你”。
现在的孩子没有倾诉的空间。
社会竞争压力又大,你真的和他一个朋友一样,经常聊天说话,固定让孩子有一种仪式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
2、让孩子听话要多激励孩子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尽量使用正面的语句,更多是鼓励、激励而不是指责。
3、让孩子听话要注意和孩子的交流方式每次和孩子说话,都要说出真实的意思,并且对所说的负责。
不使用不能实现的承诺和威胁。
把他当独立的人,和孩子谈话的时候要注视着他的眼睛。
家里要有一段轻松的时间,大家坐在一起交流。
在家里营造一个内在的互相关心、温暖的环境,对孩子的心态和他来的人际关系,以及他和外人之间的和谐,会起决定性的作用。
4、让孩子听话要在孩子犯错前先做申明和提示爸妈如果在教育孩子上有一套原则,并一直坚持实行,让孩子知道父母在某些方面的底线在哪里,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到底该不该打

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到底该不该打孩子调皮是天性,可是过度调皮的话就是不听话,那么家长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到底该不该打呢?如何管束不听话的孩子呢?父母对于孩子过于疼爱,在孩子犯错时,不舍得打骂,可是生活中仍有很多父母在政治上通过“打”来管教自己的孩童,把打小朋友当成了万能药,然而收效往往微乎其微。
棍棒教育一直在很多家庭里都存在着,孩子不听话打,孩子不学习打,孩子调皮打,只要孩子一犯错就一个字打。
也许很多时候家长的教育方向也出了问题,面对不听话的女孩,父母该不该打,家长得记住这“四不要”,打孩子也要讲究方式。
01现今的危机亦是转机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想到父母当着陌生人的面打他,会让孩子很窘迫,心理上受到一定的伤害。
这样最后你想用达到教育孩子的试图用目的只会适得其反,孩子也听不进去,没有作用,反而会创伤你们的亲子关系。
情绪激动家长也会失去分寸做出出格的不露痕迹事情,你的暴怒也会吓坏宝宝,所以,不管孩子犯再大的明明,家长都要挺住怒火,保持冷静,回家再算账。
02不是十分必要的情况不打孩子不要认为孩子做的不应当对就应该受到惩罚,但是孩子在错误没有犯严重错误的情况下,尽量还是不敢打孩子。
举个例子来说,孩子吃饭不小心胳膊碰掉了碗,摔碎了,父母先切勿急着去打孩子,他只是不小心,又不是故意去摔碎,孩子心里已经心中实在自己错了,家长还要再去教训一下,孩子会觉得很伤心。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试着去听孩子怎么说,了解孩子的想法,不用太过于苛刻,毕竟孩子只是小错,不能什么不可原谅的。
03不要事事都以打为先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内心里对于父母都是有敬畏之心的,家长对于犯错的孩子,最有效的管教是通过讲道理让孩子明白看清楚自己的错误。
比如,在打孩子之前告诉他,这件事情他错在哪,给孩子讲清楚原因,下次该怎么做才可以避免,做错了是要自己去承担后果,然后而要去惩罚孩子。
这样孩子在遇到,也可以防患于未然。
04不要乱打孩子如果家长想要让孩子知道犯错的后果,从而想要惩罚宝宝的话,那么我们不要乱打孩子,要懂得使用正确的惩罚去让孩子知道犯错的后果。
忍无可忍,能不能打孩子?

忍无可忍,能不能打孩子?(一)“打孩子”的真实例子【1】请教我儿子3岁2个月,最近我打他,他就还手了,我一般都是说他不听,讲道理不听才动手打他屁股,他最近还手了,昨天和小朋友抢车,我批评他了,没打他,他后来哭了,我就抱着他回家,他小手啪就打在我脸上了,我气他给他扔地上了,他就大哭,后来问他打妈妈对吗?死活不肯承认错误,后来在他爸爸的劝解下认错,我该怎么办?【2】我家孩子太任性了,完全不讲道理,我也知道当妈妈需要耐心,但是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昨天他一个劲儿地玩水龙头,开开关关搞得乱七八糟,我跟他说了几次都不听,最后忍不住我就把他从卫生间拎出来,啪啪打了几下屁股,他大哭打闹,但是死不悔改,今天居然又跑进去玩水龙头,我晕,这可咋办呀?【3】我家孩子才刚2岁,现在已经很不听话,郁闷死了!昨天去游乐场,非要去爬大孩子才能玩的铁索桥,我跟他说了现在你玩不了,会摔跤的,他也不听,还往上爬,折腾得的我满头大汗,后来我直接给拖出来,打了他几下!【4】我儿子特别喜欢玩冰箱的门,有时候还故意使劲地关,嘭一下冰箱里面的东西都倒了。
我跟他说了好多次,冰箱不能玩,根本没用,屡教不改,不打管不了!【5】我孩子脾气很不好,他的要求必须满足,比如他看上了什么,如果你不给他,他就生气地乱摔家里的东西。
昨天我们去超市,他非要买旺仔牛奶,我说家里已经有了,不能买这么多,他不听,还在地上打滚,哼,气的我……你说他欠不欠揍?【6】我孩子现在上小学三年级,学习总是很马虎,不认真。
有一次晚上我陪他背课文,重复了10多遍,我都记下来了,他还不会?我就耐心地给他解释每一句话的含义,帮助他记忆,可是他还是不会!怎么就这么笨呢?掰开了揉碎了,还要怎么教?我就觉得胸腔好像有一股气要爆炸开,脑袋嗡嗡的,我一下把孩子拎起来,扔在地上,跪着念!【我的邻居】孩子在外面玩,不愿回家吃饭,拿妈妈手机给姥爷打电话告知,妈妈抢过手机时不慎摔坏,于是妈妈对孩子一通狂轰烂打,责骂孩子不听话,孩子还手反抗,更加惹怒妈妈,演变成母子对打。
教育小孩到底该不该打?

教育小孩到底该不该打?不应该打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充分的去尊重自己的孩子,而不应该用暴力的方式去让自己的孩子去。
通过暴力,通过打骂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只会让自己的孩子和我们之间的感情产生间隙,只会让自己的孩子不仅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还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所以希望所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不要打孩子。
打小孩的危害有哪些?一、易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因为孩子身体上的骨头还是比较脆弱了,不小心容易出现脱臼或者骨折现象。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打太过于暴力的话,孩子就很容易因此出现身体上的伤害甚至是残缺。
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极其不利,因为孩子只处于发育阶段,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孩子,孩子长期在这种黑暗局面下生活,心理容易出问题。
三、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会造成影响,经常在孩子的打骂下成长的孩子,由于缺乏肯定,而且长期存在暴力之下,因为智商也得不到开发。
四、会让孩子潜意识地认为,打人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以后孩子一旦在生活中出现了与他人之间的矛盾问题,就会经常通过打人来应对。
教育小孩的方法有哪些?一、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
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
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
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二、多商量,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该做作业了,可以这样说:“到时间了,你是不是该做作业了?”而不要直来直去地说:“别看电视了,快去做作业!”这样,孩子就会感觉你很尊重他,愿意听你的话。
三、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
”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
”四、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为孩子创造一个独立自主的生活环境,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
【家庭教育】家长到底该不该惩罚孩子

【家庭教育】家长到底该不该惩罚孩子要不要惩罚孩子如果没有是否惩罚孩子的话题,家长们就不能聚在一起。
“孩子应该打架”,“那不好。
我听说孩子打架越多,他们就越不听话”,“男孩应该打架。
如果他们不打架,他们将受孩子们的摆布”。
类似的话题是讨论的焦点。
你到底想不想打孩子们?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不要打架?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性格,因此适用于这个孩子的方法可能不适用于另一个孩子。
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
通过惩罚,可以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做得对,哪些事情做得不对。
但体罚却对孩子有害。
大人一提起惩罚马上就想到打,这是错误的观念,惩罚不仅仅是指体罚。
当孩子犯错误时,大人可以用严肃的表情和声音叫孩子的名字,也可以在一段时期内不给孩子零用钱,或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屋里,或者不让孩子参加所有家庭成员都参加的活动等。
这些方式都可以说是惩罚。
韩国父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父母在孩子犯错时通过殴打和责骂来惩罚他们;另一种类型的父母是忍受并放任孩子的错误行为。
换句话说,没有妥协。
惩罚的概念只有两种:打架和不打架。
有一对老年得子的夫妻,由于是独子,他们把孩子当成了宝,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犯错时,他们不仅不教育他,甚至不允许周围的人责骂他们的孩子。
孩子渐渐长大了,变得越来越随心所欲,没有人能约束他。
最后这个孩子离家出走,也不跟父母联系。
父母在家天天为儿子担心,而这位独子却根本不顾父母的心情,又是偷东西,又是打架斗殴,最后因为犯了杀人罪而被终生监禁。
这时候,他要求见父母一面。
在监狱里,儿子对痛哭流涕的父母说:“这下你们如愿了。
假如你们在我小的时候好好管教我,我就不会这样胡作非为了。
”当我们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车时,我们经常问路,看看我们是否正确。
成长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
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惩罚的方法和家长的态度也很重要。
打是惩罚中最坏的方法。
孩子犯了错误,即便打了他,那也只能在表面上制止错误行为,并不等于孩子的心理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认识到了错误,所以孩子以后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辩题:家长应不应该打孩子

辩题:家长应不应该打孩子我支持正方的观点。
家长不应该打孩子,当然不应该打孩子不代表着过分的溺爱孩子,应该把握好尺度,真正的做到和孩子心贴心的沟通,做孩子的好朋友。
所谓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或者是“不打不成钢”。
中国的家长似乎一直都是赞成对孩子要“严加管教”的。
然而因为现在家家就一个孩子,爸爸妈妈或者在加上爷爷奶奶,四个大人一个孩子,疼还疼不过来,怎么舍得打。
再或者说,现在是新社会,打孩子的那种方法已经不符合要求。
往往打了孩子,不能起到教育效果,反而让孩子离家长越来越远。
什么是“打孩子”?“打孩子”是一种惩罚手段。
每当孩子犯了错误,大人为了惩罚孩子,让孩子知道错误的严重性,就会打孩子一顿。
但是这里就出现了问题,那就是家长的惩罚是否和孩子的错误相等。
孩子只是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家长就把孩子恨恨的打一顿,这个就是惩罚过分。
除了惩罚是否适当的问题,还有一个认定孩子的错误是否准确的问题。
例如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女同学,父母对她的管教非常的严格,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苛刻,不允许她和任何的男同学来往,如果是有男同学往家里打电话找她了,她父母知道之后就会打骂她一顿,不管是什么原因找她,这种教育方式产生的后果就是给她带来逆反心理,上高中之后因为需要在学校住宿,她的父母监控不了她了,她的性格变化特别的快,基本上是不和女同学在一起玩,每天到晚混在男生堆里,最后演变成早恋,最终的结果就是影响到学习,高考也没有取得好的成绩。
这就是她父母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我相信,如果他们不是一味的打骂,而是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和孩子更好的沟通,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心理,我想结果一定不会像这样。
我们无法做个100%优秀的家长,也不必去强求我们的孩子100%地优秀。
宝贝们只是孩子,早教优化是可取的积极行为,却不可操之过急。
更不可能要求孩子以我们的意识为中心,在我们规定的条条框框中成长。
我虽不赞成“棒子底下出孝子”这一观点,却坚持奖惩分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在厨房里的一个钩子上挂了一条皮带,它随时提醒我们要规规矩矩,不然我们就得趴在他膝上挨揍。
当然,我们都很怕这条皮带。
有一天,父亲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条皮带了,最后,我们发现它被扔进了垃圾桶。
原来,我那当时才六岁的小妹认为它呆在垃圾桶里比挂在钩子上来得更好!在这之前,父亲已经决定要揍她一顿,而她则想方设法要避免挨揍。
皮带被发现后,她就知道这次挨揍可不比寻常了。
父亲把她放在膝上,突然注意到她的小屁股鼓鼓囊囊地大了许多,原来她在内裤里塞了一条毛巾!哇!这下父亲可真火了!他拉出了毛巾,拉下了她的裤子,开始狠命地打下去。
我直到今天还清楚地记得皮鞭打在她赤裸的皮肤上所凸起的血痕。
我记得自己感同身受地在心里叫:“噢呦!”虽然我已经能够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了,我还是只要想起这件事,眼泪就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奇怪的是,我妹妹和我都记得这场狠揍,但我们谁都记不起来妹妹为什么挨揍。
我知道父亲一定是想给妹妹一个教训,但是,这个教训被遗忘了,而挨揍的记忆却永久地留了下来。
我们的父母惩罚我们的方式与他们受惩罚的方式一模一样,而他们的父母惩罚他们的方式又与我们的祖父母小时受惩罚的方式一模一样。
毕竟,我们学到的是我们经历过的东西,因此,我们倾向于用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
但是,为父母者应该有那么一天想到要终止这种因袭相传的方式,他们应该评估一下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应该着重于那些他们仅仅出于习惯而盲目地付诸于实践的有害的办法,为父母者需要研究最新的数据,分析最新的如何做父母的方法,并且不断地寻求更好的答案。
我有四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富有责任心,行为中规中矩,是不折不扣的好孩子。
我不相信打屁股,对他们我只使用正面的,充满爱心的约束。
为人父母者常常问我可不可以打孩子的屁股,每当我们谈到这个问题,我总是敦促他们考虑下列几点:
1.打屁股对于教会孩子发展自我约束能力毫无用处。
孩子的焦点在于体罚本身,而不是引起体罚的原因。
打了屁股以后,孩子不会坐在房间里想道:“是的,我确实错了,但是我真的懂了,下一次我就乖了。
”相反,孩子典型的想法是:“真不公平!她一点都不理解我,我恨她。
”
2.打屁股被当作是对罪行的惩罚,对债务的偿还,换言之,一旦挨了打,孩子就不再欠你什么了,打屁股阻碍孩子良心的发展。
做错事以后的内疚感是变化的主要动力,而打屁股驱散了这种内疚感,因为罪行已经得到了惩罚。
3.打屁股使父母感到好受,当我们发怒时,我们就进入了“发泄或者逃避”的行为模式,我们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有一种原始的冲动想要动手,打孩子释放了这种负面的能量,帮助我们感到好受。
但是,即使是一次小小的体罚也可能升级为一场大的虐待,有的父母说一旦动起手来就很不容易停手,还有父母说,他们根本不知道下手多重直到看到青肿淤血才大吃一惊。
4.动手打孩子的父母容易把体罚作为主要的纪律手段。
如果你允许自己动手,体罚就成了一切问题最快捷的解决方式,从而排除了有效地使用其他更好方法的可能性。
5.打屁股妨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健康地发展。
孩子把父母当作保护者,当作老师,当作向导,当父母对孩子动手时,这种关系就受到了损害。
6.打屁股不是一种有效的约束孩子的方法,由于孩子的震惊,畏惧,或者痛苦,体罚一般会在当时起到阻止某种行为的作用,但是,大多数孩子转过身来,就会重复同一种行为——有时甚至就在当天。
7.打屁股的确能给孩子一个教训,这个教训就是:“当你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打!”或者是,“当你长大以后,你也可以打。
”或者是,“当你发怒的时候,你可以用打来发泄。
”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常识是经常挨打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暴力,更容易欺负其他孩子,因为孩子们学到的是他们所经历的东西,所以这种结果也是顺理成章的。
我念到过的好几篇文章也谈到打屁股的事,作者说如果孩子处在危险中,那么打屁股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比方说,学步的幼儿跑到大街上了,或者说小孩伸出手去碰能烧红的炉灶时,等等。
他们建议说在这种情况下在小屁股上打几下没有坏处。
我必须承认这种天真的心态很有些使我感到疑惑,难道,滑雪老师是用雪杖戳人来教会人们不要从陡坡上往下跳的?
相信只能通过打屁股的方式来教会孩子们有关安全的知识的父母显然对自己的孩子信任不够。
儿童,甚至是幼童,的确有能力通过我们的教导学会有关安全的知识。
事实上,通过我们的教导,他们学得更多,因为他们吸收了规则存在的理由,渐渐地,就会自己作出明智的决定了。
有一个夏天,我曾经观察我的两个朋友怎样教会她们正在学步的孩子不要跑到街上去。
每次孩子跑到街上去,母亲甲就在屁股上给他一巴掌,而母亲乙总是从街上抱起孩子,看看他的眼睛说:“不要到街上去!危险!待在妈妈身边。
”到夏天结束,两个孩子都学会了不到街上去,但是哪个孩子学会了不上街的理由呢?哪个孩子和母亲的沟通更好一些呢?
正面的,尊重孩子的,前后一致的纪律约束是养育好孩子的真正的关键。
.corrTxt_01{border-top:1px dashed #F0C8C8;margin-top:10px;}.corrTxt_01 h3{font-weight:bold;padding:5px 0 0 3px;line-height:25px;margin:0;}.corrTxt_01 ul{padding:0 0 0 18px;}.corrTxt_01 ul li{font-size:14px;line-height:%;}.corrTxt_01 a {text-decoration:none;}> 相关阅读:孩子的成长不能靠“打”造打架“打”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危害打“屁屁”会影响宝宝智商“打”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哈佛博士教家长“打”孩子
.logo{ float:right; margin:3px 30px 0px 0px;}.b_tit{background:none;height:28px; padding-top:5px; color:#000099;overflow:hidden;}.b_name{float:left;padding:2px 0 0 20px;font-size:14px;line-height:31px;} .b_more{float:right;padding:2px 20px 0 0;line-height:31px;}.b_tit a:link,.blk_b .b_tit a:visited{color:#000099;}.b_tit a:hover{color:#f00;}.b_cont{overflow:hidden;zoom:1; margin:0 auto; color:#a17414;}.blk_b .b_cont a:link,.blk_b .b_cont a:visited{color:#a17414;}.blk_b .b_cont a:hover{color:#f00;}#ipylcf01{margin-left:1px;_height:190px;}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