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总结: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
婴幼儿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

婴幼儿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了解计划免设相关知识和种类。
熟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预防疾病,掌握免疫接种后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一、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的概念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不同年龄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
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目的。
预防接种是指把人工培养出的疫苗注射到需要人群(尤其是婴幼儿)的身体中,以刺激机体产生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少他们受感染的机会。
经预防注射后,这些人群即使染上疾患,病情也会比较轻,不至于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二、计划免疫的对象、内容儿童是计划免疫的主要对象,其目的是通过预防接种使儿童自身产生对一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预防接种是通过注射或者口服药物使婴幼儿获得对一些疾病的特殊抵抗力。
国家计划免疫的要求和程序是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制定的。
列入我国计划免疫并免费提供的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
五种疫苗分别预防7种疾病:卡介苗:结核病乙肝疫苗:乙肝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麻疹疲苗:麻疹百白破三联制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有的城市还把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的预防接种纳入计划免疫并免费提供疫苗。
三、计划外预防疫苗及适应对象计划外的预防疫苗和适应对象麻风腮疫苗:12~18个月甲肝疫苗:1岁以上肺炎疫苗:2岁以上水痘疫苗:1~6岁流感疫苗:6个月以上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2个月~6岁风疹疫苗:普遍免疫(12个月~14岁的风疹易感人群)轮状病毒疫苗(秋季腹泻):2个月~3岁四、预防免疫的程序免疫程序是指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及接种的先后次序与要求。
我国卫生部在1986年颁发的儿童免疫程序,要求1岁以内的婴儿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麻疹活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三联制剂等4种生物制品的基础免疫以预防相应6种病,以后按时加强免疫,以确保7岁以下儿童获得可靠的免疫。
2023年执业医师考试资料儿科学用心记住考点必定能过

第21章: 儿科学(50-55分)第1节: 绪论(2分)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旳这段时期, 受孕最初8周旳孕体称为胚胎期(还没有成形), 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胎儿期是没有肺循环旳)。
二、围生期(围产期: 死亡率最高)三、新生儿期(死亡率第二高)●注: 初期新生儿(第一周新生儿)死亡率最高, 有围生期首选, 没有就选新生儿期四、婴儿期(要妈妈抱着旳这段时期)五、幼儿期(快上幼稚园了)六、学龄前期(在幼稚园时期)期。
七、学龄期(在小学这段时期)八、青春期(这个时期形成第二性征)●记忆歌诀:一年婴儿长得快█第2节: 生长发育(7-9分, 重要考点)一、小儿生长发育旳规律:(一)生长发育是持续旳、有阶段性旳过程(二)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1.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先快后慢2.生殖系统——3.体格发育——(三)生长发育旳个体差异(四)生长发育旳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照一定旳规律: 由上到下(小儿出生后先哭后尿)、由近到远(先动胳膊后动手指)、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朴到复杂旳规律。
二、体格生长(一)体格生长旳常用指标(重点在体重和身高, 必须记住)体格生长是小儿生长发育旳一种重要方面, 常用旳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等。
█1.体重: 反应小朋友体格发育与近期营养状况旳指标(反应远期营养状况旳指标是身高)(1)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3~4天体重下降3%~9%, 7~10天逐渐恢复至出生时体重。
注:题目中出现“双十”:体重下降超过10%或体重下降超过10天未恢复, 就是病理性, 否则就为生理性。
(2)●小儿体重公式: (必考点)<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0.252岁~12岁体重(kg)=年龄×2+8注: ●记住7.5Kg: <7.5Kg用公式1计算;≥7.5Kg用公式2计算。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串讲:儿童保健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串讲:儿童保健※ 1岁内完成5种疫苗的接种及接种程序五苗防七病——出生乙肝卡介苗;2、3、4月脊髓苗;3、4、5月百白破;8 月麻疹一独苗;别忘乙肝0、1、6。
※ 注意:“2”——是指第2~3个月期间;“3”——是指第3~4个月期间;……※ 卡介苗注射注意事项:1.出生未打卡介苗,打之前一定先做PPD试验,——阴性可打,阳性不可打;2.皮内注射,而非皮下注射。
※ 复种:1.5~2岁,百白破疫苗复种、麻疹复种;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复种;6~7岁,白破二联类毒素(复种)。
※ 其它疫苗:如乙型脑炎疫苗等,不属于1岁内国家计划免疫的范畴;【例题】新生儿期计划免疫接种的疫苗是A.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三联疫苗B.卡介苗与百白破三联混合疫苗C.卡介苗与乙肝疫苗D.乙肝疫苗与麻疹疫苗E.脊髓灰质炎糖丸与麻疹疫苗『正确答案』C【例题】2个月以上小儿首次接种卡介苗,以下哪项最重要A.皮内注射B.注射前应做结核菌素试验C.接种剂量应减半D.应注意避免感染E.接种浓度降低(1:1000)『正确答案』B【例题】女婴,3个半月,3周前曾患肺部感染,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此时应接种A.乙肝疫苗第二针B.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二针C.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一针D.麻疹疫苗第一针E.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次『正确答案』C遗传性疾病一、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唐氏综合征(一)临床表现智能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特殊面容伴发畸形皮肤纹理特征(二)细胞遗传学诊断按核型可分为三类:标准型 95%47,XX(或XY),+21易位型 2.5%~5%D/G易位:46,XX(或XY),-14,+t(14q21q) G/G易位:46,XX(或XY),-21,+t(21q21q) 或46,XX(或XY),-22,+t(21q22q)嵌合体 2% ~ 4%46,XX(或XY)/ 47,XX(或XY),+21(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高危孕妇孕中期做三联筛查:AFP/FE3 /HCG 产前诊断:羊膜囊穿刺2.鉴别诊断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相鉴别(特殊面容)遗传咨询(补充)标准型再发率与普通人群相同,为1%,一般父母不需要做染色体核型分析易位型患儿的父母应进行核型分析母方为D/G易位,10%的风险率父方为D/G易位,4%的风险率二、苯丙酮尿症(PKU)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氨基酸代谢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种患儿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一)病因1.典型PKU: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占绝大多数。
执业医师儿科笔记

执业医师儿科笔记一、绪论。
1. 儿科学的范围和特点。
- 范围:从胎儿到青春期儿童的健康与疾病防治。
- 特点:- 基础医学方面: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与成人有不同。
例如,小儿骨骼发育未成熟,在X线片上表现与成人不同;小儿的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需求相对较高。
- 临床医学方面:疾病种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与成人有差异。
如小儿肺炎多起病急,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明显,而且病情变化快。
2.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
此期母亲的健康状况对胎儿发育影响极大,如母亲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可致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 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
此期小儿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窒息、感染等疾病,如新生儿败血症。
- 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
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对营养需求高,但消化功能尚未成熟,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如婴儿腹泻。
- 幼儿期:1岁至满3周岁之前。
此期小儿智能发育迅速,活动范围增大,但识别危险能力不足,易发生意外事故,如烫伤、误服药物等。
- 学龄前期:3周岁至6 - 7岁入小学前。
此期小儿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好模仿,但免疫力仍较低,易患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等。
- 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 - 7岁)到进入青春期前(女12岁,男13岁)。
此期小儿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系统发育接近成人,学习成为主要活动。
- 青春期:女孩从11 - 12岁开始到17 - 18岁,男孩从13 - 14岁开始到18 - 20岁。
此期体格生长加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并趋于成熟,心理、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也非常迅速。
二、生长发育。
1. 生长发育规律。
- 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例如,婴儿期和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
-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在青春期前进展缓慢。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全

1.坐高: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称坐高,代表头长加脊柱长。
上部量:指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代表脊柱发育的指标。
2.生长发育:坐长一般是指小而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测出其测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3.计划免疫:15岁以下儿童按年龄进行全程足量基础免疫,并适时加强免疫措施。
4.一级预防:是指小儿的营养指导、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预防接种等。
5.被动免疫:对易感儿或接触过患儿的体弱儿,进行抗毒素或丙种球蛋白注射,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
6.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多余水的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150mmol/L,表现为一般脱水体征。
8.口服补液盐(ORS):组成成分为氧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氧化钾1.5g,无水葡萄糖20.0g,加水至1000ml,用于轻、中度腹泻病患儿,简便易行,疗效较好。
9.基础代谢:为在清醒、安静、空腹状况下,处于18-25℃环境中人体维持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
10.人工喂养: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或其他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
1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本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钙磷代谢失常,导致以骨骼系统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
1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本病是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
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19.身材矮小: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第三百分位数以下。
20.生长缓慢:生长速率<5cm/年。
13.早期新生儿:是指生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属围产儿。
因刚从宫内生活转变为脱离母体独立生存各内脏组织发育尚不够成熟,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特别需要细心护理监护和治21.正常足月儿:指出生时胎龄满37周不足42周,体重大于等于2500g、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儿科护理学- 预防接种考点汇总

预防接种一、基本概念1.被动免疫: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病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
(一般约3周,应急预防和治疗)2.主动免疫: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产生免疫力。
(抗体持续1~5年,巩固)3.计划免疫: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
特异性抗原的种类:①菌苗:用细菌菌体或细菌多糖体制成,包括死菌苗和活菌苗②疫苗:用病毒或立克次体接种于动物、鸡胚或组织中培养,经处理后形成,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
③类毒素:用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加入甲醛变成无毒性而仍有抗原性的制剂,如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等。
二、计划免疫程序疫苗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剂量/剂次备注乙肝疫苗0、1、6月龄 3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酵母苗5μg/0.5ml,CHO苗10μg/1ml、20μg/1lm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天卡介苗出生时 1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0.1ml脊灰疫苗2、3、4月龄,4周岁4 口服1粒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百白破疫苗3、4、5月龄,18~24月龄4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白破疫苗6周岁 1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麻风疫苗(麻疹疫苗)8月龄 1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18~24月龄 1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2周岁2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A群流脑疫苗6~18月龄 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30μg/0.5ml第1、2剂次间隔3个月A+C流脑疫苗 3周岁,6周岁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00μg/0.5ml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 1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ml乙脑灭活疫苗8月龄(2剂次),2周岁,6周岁4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第1、2剂次间隔7~10天甲肝灭活疫苗18月龄,24~30月龄2上臂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0.5ml 2剂次间隔≥6个月记忆口诀(5苗防7病)出生乙肝卡介苗2/3/4月脊髓苗3/4/5月百白破8月麻疹一独苗A.2个月B.3个月C.8个月D.1个月E.生后2~3天1.麻疹疫苗初种年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记忆口诀:8月麻疹一独苗。
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要点 2

第三单元儿童保健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一)小儿计划免疫种类计划免疫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订的免疫程序,可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简称百白破三联针),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等五种疫苗接种的基础免疫(简称五苗防七病)。
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或根据家长的意愿,有时也进行乙型脑炎疫苗(2岁左右初次接种2次,间隔7~10天,以后每年加强一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甲型肝炎疫苗、轮状病毒肠炎疫苗、肺炎疫苗等的接种。
1岁以内婴儿必须完成计划免疫的初种(基础免疫);1岁以后儿童必须完成计划免疫的复种(加强免疫)。
(二)计划免疫的接种程序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程序,见表21-2。
表21-2 计划免疫接种程序表注:★:乙型脑炎疫苗不属于国家计划免疫的范畴。
【经典例题】A.出生时、1个月、3个月B.出生时、1个月、6个月C.2个月、3个月、4个月D.3个月、4个月、5个月E.4个月、5个月、6个月1.1岁内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时间为[答疑编号5008430301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2.1岁内婴儿百白破三联针接种时间为[答疑编号5008430301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D第四单元营养和营养障碍第一节儿童营养基础(一)能量能量主要来源于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大产能营养素,每克可供能量分别为:4kcal(16.74kJ),9kcal(37.66kJ),4kacl(16.74kJ)。
1kcal=4.184kJ,1kJ=0.239kacl。
小儿能量需要分下列5个方面:1.基础代谢所需:为在清醒、安静、空腹状况下,处于18~25℃环境中人体维持生命进行最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
小儿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量较成人高,并随年龄增长、体表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临床医学复习资料:小儿计划免疫

临床医学复习资料:小儿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常考考点。
帮助大家梳理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计划免疫
定义:计划免疫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而制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1.基础免疫
根据我国卫生部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和乙肝病毒疫苗5种疫苗的接种。
此外,根据流行季节和地区进行乙脑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甲肝疫苗的接种,其中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常在4岁加强;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常在7岁时加强;百、白、破混合疫苗在1.5~2岁时和7岁时各加强一次。
2.非计划性免疫接种
重点:
刚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第1次)。
1个月乙肝疫苗(第2次)。
2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1次)。
3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2次),百白破(第1次)。
4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3次),百白破(第2次)。
5个月百白破(第3次)。
6个月乙肝疫苗(第3次)。
8个月麻疹疫苗。
1.5~2岁百白破(复种)。
2岁乙脑疫苗。
3岁乙脑疫苗(复种)。
4岁脊髓灰质炎糖丸(复种)。
6~7岁麻疹疫苗(复种),百白破(复种),乙脑疫苗(复种)。
记忆:
预防接种时间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1至2分)
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简称百白破三联针),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等五种疫苗接种的基础免疫(简称五苗防七病)。
●记忆歌诀:出生乙肝卡介苗、234月脊髓好、345月百白破、8月麻疹2岁脑
刚出生
卡介苗,乙肝疫苗(第1次)出生乙肝卡介苗
1个月
乙肝疫苗(第2次)
2个月
脊髓灰质炎糖丸(第1次) 234月脊髓好
3个月
脊髓灰质炎糖丸(第2次)百白破(第1次) 345月百白破
4个月
脊髓灰质炎糖丸(第3次)百白破(第2次)
5个月
百白破(第3次)
6个月
乙肝疫苗(第3次)
8个月
麻疹疫苗 8月麻疹
1.5-2岁
百白破(复种)
2岁
乙脑疫苗 2岁乙脑
3岁
乙脑疫苗(复种)
4岁
脊髓灰质炎糖丸(复种)
6-7岁
麻疹疫苗(复种),百白破(复种)乙脑疫苗*(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