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三文科数学模拟冲刺(二)试题
2018届高考文科数学仿真模拟冲刺卷(二)含解析答案

故选D.
7.若两个非零向量a,b满足|a+b|=|a-b|=2|a|,则向量a+b与a-b的夹角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直角边为斜边的一半,则该直角边所对的角为 ,如图,所求的夹角为 ,故选C.
8.(2018·甘肃天水检测)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Sn=2an+1,则Sn=()
A.2n-1B.
C. n-1D. n-1
答案:D
解析:因为an+1=Sn+1-Sn,所以Sn=2an+1=2(Sn+1-Sn),所以 = ,所以数列{Sn}是以S1=a1=1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Sn= n-1.故选D.
9.(2017·浙江卷)若x,y满足约束条件 则z=x+2y的取值范围是()
A.[0,6]B.[0,4]
C.[6,+∞) D.[4,+∞)
答案:D
解析:不等式组形成的可行域如图所示.
平移直线y=- x,当直线过点A(2,1)时,z有最小值4.显然z没有最大值.故选D.
10.已知圆O:x2+y2=9,过点C(2,1)的直线l与圆O交于P,Q两点,则当△OPQ的面积最大时,直线l的方程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通解因为关于x的不等式x2-ax-6a2>0(a<0)的解集为(-∞,x1)∪(x2+∞),所以x1+x2=a①,x1x2=-6a2②,①的平方减去4倍的②可得(x2-x1)2=25a2,又x2-x1=5 ,所以25a2=50,解得a=± ,因为a<0,所以a=- .
A.∀x>0,2x(x-a)>1
B.∀x>0,2x(x-a)≤1
2018届全国统一招生高考押题卷文科数学(二)试卷(含答案)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 科 数 学(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2340A x x x =∈--≤Z {}0ln 2B x x =<<A B = A .B .C .D .{}1,2,3,4{}3,4{}2,3,4{}1,0,1,2,3,4-【答案】C【解析】,{}{}{}2340141,0,1,2,3,4A x x x x x =∈--≤=∈-≤≤=-Z Z ,所以.{}{}20ln 21e B x x x x =<<=<<{}2,3,4A B = 2.设复数(是虚数单位),则的值为()1z=i z z+A .B .C.D .21【答案】B【解析】,.2z z +=2z z +=3.“为假”是“为假”的( )条件.p q ∧p q ∨A .充分不必要B .必要不充分C .充要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答案】B【解析】由“为假”得出,中至少一个为假.当,为一假一真时,为真,故不充分;p q ∧p q p q p q ∨当“为假”时,,同时为假,所以为假,所以是必要的,所以选B .p q ∨p q p q ∧4.已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x y 222020x x y x y ≤⎧⎪-+≥⎨⎪++≥⎩3x z y =-+A .B .C .D .143-2-434【答案】C【解析】作出的可行域为三角形(包括边界),把改写为,当且仅当动直线3x z y =-+3xy z =+过点时,取得最大值为.3x y z =+()2,2z 435.据有关文献记载:我国古代一座9层塔共挂了126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比上一层灯数都多(为常数)盏,底层的灯数是顶层的13倍,则塔的底层共有灯( )盏.n n A .2B .3C .26D .27【答案】C【解析】设顶层有灯盏,底层共有盏,由已知得,则,1a 9a ()91991132691262a a a a a =⎧⎪⇒=⎨+=⎪⎩所以选C .6.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若输入的值是13,输出的值是46,则的值可以是( )n S a A .8B .9C .10D .11【答案】C【解析】依次运行流程图,结果如下:,;,;,;,,此时退出循环,所以的值可13S =12n =25S =11n =36S =10n =46S =9n =a 以取10.故选C .7.设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顶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1,则双曲()2222:10,0x y C a b a b-=>>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A .2BC .D .4【答案】B【解析】因为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所以渐近线方程为,所以.因2222:1x yC a b -=y x =±a b =为顶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1,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所1=a b ==C 22122x y -=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b =8.已知数据,,,,的平均值为2,方差为1,则数据,,,相对于原数据( )1x 2x 10x 21x 2x 10x A .一样稳定B .变得比较稳定C .变得比较不稳定D .稳定性不可以判断【答案】C【解析】因为数据,,,,的平均值为2,所以数据,,,的平均值也为2,因为数据,1x 2x 10x 21x 2x 10x 1x ,,,的方差为1,所以,所以,所以数据,2x 10x 2()()102211222111i i x =⎡⎤-+-=⎢⎥⎣⎦∑()10212=11i i x =-∑1x ,,的方差为,因为,所以数据,,,相对于原数据变得比较不2x 10x ()102112=1.110ii x =-∑ 1.11>1x 2x 10x 稳定.9.设表示正整数的所有因数中最大的奇数与最小的奇数的等差中项,数列的前n 项和为,那n a n {}n a n S 么( )21n S -=A .B .C .D .122n n +--11222433n n --+⋅-2nn -22nn +-【答案】B【解析】由已知得,当为偶数时,,当为奇数时,.n 2n n a a =n 12n na +=因为,12342121n n S a a a a a --=+++++ 所以1112342121n n S a a a a a ++--=+++++ ()()111352462122+n n a a a a a a a a ++--=++++++++ ()1123211113151212222n n a a a a +-⎛⎫++++-=+++++++++ ⎪⎝⎭ ,()()123211232n na a a a -=+++++++++ ()211222n nnS -+=+()211242n nn S -=++即,()121211242n n nn S S +--=++所以.()()()1112211112121111224242422422233n n n n n n n S S --------=+++++++=+⋅- 10.过抛物线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若线段中点的横坐标为3,2y mx =()0m >P Q PQ ,则( )54PQ m =m =A .4B .6C .8D .10【答案】C【解析】因为,所以焦点到准线的距离,设,的横坐标分别是,,则2y mx =2mp =P Q 1x 2x ,,因为,所以,即,解得.1232x x +=126x x +=54PQ m =125+4x x p m +=5624m m +=8m =11.已知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三视图的长、宽、高分别为2,1,,则此三棱锥外接球的12表面积为()A .B .C .D .174π214π4π5π【答案】B【解析】由已知条件及三视图得,此三棱锥的四个顶点位于长方体的四个顶点,即为三1111ABCD A B C D -棱锥,且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1,,11A CB D -1111ABCD A B C D-12所以此三棱锥的外接球即为长方体的外接球,半径,所以1111ABCD A B C D -R ==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221444S R π=π=π=12.已知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记直线(为坐标系原点)的斜率为,则下列一定P sin ln y x x =+OP O k 成立的为( )A .B .C .D .1k <-0k <1k <1k ≥【答案】C【解析】任意取为一正实数,一方面,另一方面容易证成立,所以x sin ln ln 1y x x x =+≤+ln 1x x +≤,因为与中两个等号成立条件不一样,所以sin ln y x x x =+≤sin ln ln 1y x x x =+≤+ln 1x x +≤恒成立,所以,所以排除D ;当时,,所以,所以sin ln y x x x =+<1k <2x π≤<πsin ln 0y x x =+>0k >排除A ,B .所以选C .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8年全国卷2高考文科数学模拟试题(三轮冲刺)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最后一次适应性预测试题数 学(文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命题时间:2018-5-20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A={1,2,3},B={x |1122≥+x },则A ⋂B=A 。
{-3,1,2,3} B. {1,2,3} C. {1,2} D 。
{3}2.函数f(x)=cosx+sinx 的最小值为: A.2 B 。
-2 C 。
2 D.—23。
设复数z=log 2(m 2-3m-3)+ilog 2(3—m)(m ∈R),若z 是纯虚数,则m=A.—1 B 。
1 C.4 D 。
4或—14.球的表面积与它的内接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是:A 。
π B.2π C 。
4π D 。
6π 5。
以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半径|PF |为直径的圆与y 轴位置关系是: A 。
相离 B.相交 C 。
相切 D 。
不确定6.已知椭圆 的一条弦AB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2y=2,则椭圆的弦AB 的中点P 为:A.(1,2) B 。
(-1,2) C.(1,—21) D.(1,21) 7。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二)数学(文)试题word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二)数学(文)试题word含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文科数学(二)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A=\{x|x-\frac{1}{2}<0\}$,$B=\{x|x-\frac{(2a+8)}{a(a+8)}<0\}$,若 $A\cap B=A$,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A。
$(-4,-3)$B。
$[-4,-3]$C。
$(-\infty,-3)\cup(4,+\infty)$D。
$(-3,4)$2.已知复数 $z=\frac{3+i}{2-3i}$,则 $z$ 的实部与虚部的和为A。
$-\frac{2}{5}+\frac{1}{5}i$B。
$-\frac{2}{5}-\frac{1}{5}i$C。
$\frac{2}{5}+\frac{1}{5}i$D。
$\frac{3}{5}+\frac{2}{5}i$3.某景区管理部门为征求游客对景区管理方面的意见及建议,从景区出口处随机选取 $5$ 人,其中 $3$ 人为跟团游客,$2$ 人为自驾游散客,并从中随机抽取 $2$ 人填写调查问卷,则这 $2$ 人中既有自驾游散客也有跟团游客的概率是A。
$\frac{2}{3}$B。
$\frac{1}{5}$C。
$\frac{2}{5}$D。
$\frac{3}{5}$4.已知双曲线 $E:\frac{x^2}{a^2}-\frac{y^2}{b^2}=1(a>0,b>0)$ 的离心率为$\frac{\sqrt{10}}{3}$,斜率为 $-\frac{3}{2}$ 的直线 $l$ 经过双曲线的右顶点 $A$,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分别交于 $M$,$N$ 两点,点 $M$ 在线段$AN$ 上,则 $\frac{AN}{AM}$ 等于A。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数学临考冲刺卷(二)文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高三文科数学(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1A x x ⎧⎫<⎨⎬⎩⎭,{}2=4B x y x =,则A B =( ) A .(),1-∞ B .()1,+∞ C .()0,1 D .()0,+∞【答案】B2.若复数z 满足()2i 17i z +=+,则z =( )A B .C D .2【答案】A3.阅读程序框图,该算法的功能是输出( )A .数列{}21n-的第4项 B .数列{}21n-的第5项 C .数列{}21n -的前4项的和D .数列{}21n-的前5项的和4.在ABC △中,AD AB ⊥,33CD DB ==,1AD =,则=AC AD ⋅( ) A .1 B .2C .3D .4【答案】D5.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之一,被誉为“东方模板”,它是由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共七块板组成的.如图是一个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若在此正方形中任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为( )A .932B .516C .38D .716【答案】C6.已知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n n S na <对2n ≥恒成立”是“数列{}n a 为递增数列”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条件【答案】A7.将标号为1,2,…,20的20张卡片放入下列表格中,一个格放入一张卡片,选出每列标号最小的卡片,将这些卡片中标号最大的数设为a ;选出每行标号最大的卡片,将这些卡片中标号最小的数设为b .甲同学认为a 有可能比b 大,乙同学认为a 和b 有可能相等,那么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中( ) A .甲对乙不对B .乙对甲不对C .甲乙都对D .甲乙都不对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记A 为此几何体所有棱的长度构成的集合,则( )A .3A ∈B .5A ∈C .AD .A【答案】D 9.已知函数()1cos f x x 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f x 在0,2π⎛⎫⎪⎝⎭上是减函数; ②()f x 在()0,π上的最小值是2π; ③()f x 在()0,π2上有两个零点. A .0个 B .1个C .2个D .3个【答案】C10.已知A ,B ,C ,D 4AC BD ==,AD BC ==AB CD =,则三棱锥D ABC -的体积是( )A .B .C .D【答案】C11.已知函数()2ln xf x a x x a =+-,()01a a >且≠,对任意的1x ,[]20,1x ∈,不等式()()122f x f x a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2e ,⎡+∞⎣ B .[)e,+∞ C .[]2,eD .2e,e ⎡⎤⎣⎦【答案】A12.已知S 为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上的任意一点,过S 分别引其渐近线的平行线,分别交x 轴于点M ,N ,交y 轴于点P ,Q ,若()118OP OQ OM ON ⎛⎫+⋅+≥ ⎪ ⎪⎝⎭恒成立,则双曲线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为( ) A.(B.)+∞C.(D.)+∞【答案】B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已知实数x ,y 满足:1310x yx y +≥⎧⎪≤⎨⎪-≥⎩,则3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答案】1314.设函数()22,1lg ,1x x x f x x x ⎧+-≤=⎨->⎩,则()()4f f -=_______.【答案】1-15.抛物线28y x =的焦点为F ,弦AB 过F ,原点为O ,抛物线准线与x 轴交于点C ,2π3OFA ∠=,则tan ACB ∠=_______.【答案】16.设有四个数的数列1a ,2a ,3a ,4a ,前三个数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其和为k ,后三个数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其和为15,且公差非零.对于任意固定的实数k ,若满足条件的数列个数大于1,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答案】()()15,55,1515,4⎛⎫+∞⎪⎝⎭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且()cos 2cos C b A =.(1)求角A 的大小;(2)若2a =,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答案】(1)6A π=;(2)2+.【解析】(1cos 2sin cos cos A C B A C A =,()2sin cos A C B A +=2sin cos B B A =,又B 为三角形内角,所以sin 0B ≠,于是cos 2A =, 又A 为三角形内角,所以6A π=.(2)由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得:224222b c bcbc =+-≥-,所以(42bc ≤+,所以1sin 22S bc A ==. 18.(12分)在2018年3月郑州第二次模拟考试中,某校共有100名文科学生参加考试,其中语文考试成绩低于130的占95%人,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如果成绩不低于130的为特别优秀,这100名学生中本次考试语文、数学成绩特别优秀的大约各多少人?(2)如果语文和数学两科都特别优秀的共有3人.①从(1)中的这些同学中随机抽取2人,求这两人两科成绩都优秀的概率.②根据以上数据,完成22⨯列联表,并分析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语文特别优秀的同学,数学也特别优秀.【答案】(1)5人,4人;①15,②是.【解析】(1)我校共有100名文科学生参加考试,其中语文考试成绩低于130的有95%人,语文成绩特别优秀的概率为1=10.95=0.05P -,语文特别优秀的同学有1000.05=5⨯人,数学成绩特别优秀的概率为2=0.00220=0.04P ⨯,数学特别优秀的同学有1000.04=4⨯人. ①语文数学两科都特别优秀的有3人,单科特别优秀的有3人,记两科都特别优秀的3人分别为1A ,2A ,3A ,单科特别优秀的3人分别为1B ,2B ,3B ,从中随机抽取2人,共有:()12A A ,,()13,A A ,()23,A A ,()12,B B ,()13,B B ,()23,B B ,()11,A B ,()12,A B ,()13,A B ,()21,A B ,()22,A B ,()23,A B ,()31,A B ,()32,A B ,()33,A B 共15种,其中这两人成绩都特别优秀的有()12,A A ,()13,A A ,()23,A A 这3种,则这两人两科成绩都特别优秀的概率为:31=155P =. ②,()2210039412245042.982 6.63549659557k ⨯⨯-⨯∴==≈>⨯⨯⨯,∴有99%的把握认为语文特别优秀的同学,数学也特别优秀.19.(12分)如图,四棱锥E ABCD -中,AD BC ∥,112AD AB AE BC ====且BC ⊥底面ABE ,M 为棱CE 的中点. (1)求证:直线DM ⊥平面CBE ;(2)当四面体D ABE -的体积最大时,求四棱锥E ABCD -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12. 【解析】(1)因为AE AB =,设N 为EB 的中点,所以AN EB ⊥, 又BC ⊥平面AEB ,AN ⊂平面AEB ,所以BC AN ⊥,又BC BE B =,所以AN ⊥平面BCE ,又DM AN ∥,所以DM ⊥平面BCE . (2)AE CD ⊥,设=EAB θ∠,=1AD AB AE ==,则四面体D ABE -的体积111sin sin 326V AE AB AD θθ=⨯⨯⋅⋅⋅=, 当90θ=︒,即AE AB ⊥时体积最大,又BC ⊥平面AEB ,AE ⊂平面AEB ,所以AE BC ⊥,因为BC AB B =,所以AE ⊥平面ABC ,()1111211322E ABCD V -=⨯⨯+⨯⨯=.20.(12分)已知动点(),M x y =.(1)求动点M 的轨迹E 的方程;(2)设A ,B 是轨迹E 上的两个动点,线段AB 的中点N 在直线1:2l x =-上,线段AB 的中垂线与E 交于P ,Q 两点,是否存在点N ,使以PQ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1,0,若存在,求出N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212x y +=;(2)1,2N ⎛- ⎝⎭. 【解析】(1)2212x y +=. (2)当直线AB 垂直于x 轴时,直线AB 方程为12x =-,此时()P ,)Q,221F P F Q ⋅=-,不合题意;当直线AB 不垂直于x 轴时,设存在点()1,02N m m ⎛⎫-≠ ⎪⎝⎭,直线AB 的斜率为k , ()11,A x y ,()22,B x y ,由221122221212x y x y ⎧+=⎪⎪⎨⎪+=⎪⎩得:()()1212121220y y x x y y x x ⎛⎫-+++⋅= ⎪-⎝⎭,则140mk -+=, 故14k m=,此时,直线PQ 斜率为14k m =-, PQ 的直线方程为142y m m x ⎛⎫-=-+ ⎪⎝⎭,即4y mx m =--,联立22412y mx mx y =--⎧⎪⎨+=⎪⎩消去y ,整理得:()222232116220m x m x m +++-=,所以212216321m x x m +=-+,212222321m x x m -⋅=+, 由题意220F P F Q ⋅=,于是()()()()()22121212121211144F P F Q x x y y x x x x mx m mx m ⋅=--+=⋅-+++++ ()()()2221212116411m x x m x x m =+⋅+-+++()()()()()()22222222211622411619110321321321m m m m m mm m m +----=+++==+++,m ∴=,因为N 在椭圆内,278m ∴<,m ∴= 综上所述,存在两点N符合条件,坐标为1,2N ⎛-⎝⎭. 21.(12分)已知函数()ln f x ax x x =-在2e x -=处取得极值. (1)求实数a 的值;(2)设()()()21ln F x x x x f x a =+-++,若()F x 存在两个相异零点1x ,2x ,求证:122x x +>.【答案】(1)1a =-;(2)见解析.【解析】(1)因为()ln f x ax x x =-,所以()ln 1f x a x '=--,因为函数()f x 在2e x -=处取得极大值,所以()2e 0f -'=,即()22e ln e 10f a --'=--=, 所以1a =-,此时()ln 2f x x '=--,经检验,()f x 在()20,e -上单调递增,在()2e ,-+∞单调递减, 所以()f x 在2e x -=处取得极大值,符合题意,所以1a =-.(2)由(1)知:函数()()()21ln F x x x x f x a =+-++,函数()F x 图像与x 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1,0C x ,()2,0D x ,()12x x <, 为函数()2ln 1F x x x x =---的零点,令()()()212112121x x x x F x x x x x-+--'=--==,()F x ∴在()0,1单调递减,在()1,+∞单调递增且()110F =-<,1x ∴,()21,x ∈+∞,欲证:122x x +>,即证:212x x >-,即证()()212F x F x >-,即证()()112F x F x >-, 构造函数()()()()()20,1x F x F x x ϕ=--∈,()()()22102x x x x ϕ--'=<-,()()10x ϕϕ∴>=,得证.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cos 1sin x t y t αα=⎧⎨=+⎩(t 为参数,0α≤<π).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4sin ρθθ=.(1)求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与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若8AB =,求a 的值.【答案】(1)sin cos cos 0x y ααα⋅-⋅+=,24x y =;(2)4απ=或34π. 【解析】(1)直线l 普通方程为sin cos cos 0x y ααα⋅-⋅+=,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4sin ρθθ=,cos x ρθ=,sin y ρθ=,则22cos 4sin ρθρθ=,24x y ∴=即为曲线C 的普通方程.(2)将cos 1sin x t y t αα=⎧⎨=+⎩(t 为参数,0απ≤<)代入曲线2:4C x y =,22cos 4sin 40t t αα∴⋅-⋅-=,1224sin cos t t αα∴+=,1224cos t t α-⋅=,128AB t t =-===, cos 2α∴=±,4απ∴=或34π. 23.(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0a >,0b >,函数()2f x x a x b =++-的最小值为1. (1)证明:22a b +=;(2)若2a b tab +≥恒成立,求实数t 的最大值. 【答案】(1)见解析;(2)92. 【解析】(1)证明:2b a -<,()3,,23,2x a b x a b f x x a b a x b x a b x ⎧⎪--+<-⎪⎪∴=-++-≤≤⎨⎪⎪+->⎪⎩,显然()f x 在,2b ⎛⎫-∞- ⎪⎝⎭上单调递减,在,2b ⎛⎫+∞⎪⎝⎭上单调递增,所以()f x 的最小值为122b b f a ⎛⎫=+= ⎪⎝⎭,即22a b +=.(2)因为2a b tab +≥恒成立,所以2a bt ab+≥恒成立, ()212112122925+222a b a b a b ab b a b a b a +⎛⎫⎛⎫≥+=++=+≥ ⎪ ⎪⎝⎭⎝⎭,当且仅当23a b==时,2a bab+取得最小值92,所以92t≤,即实数t的最大值为92.- 11 -。
2018年全国卷2高考文科数学模拟试题(三轮冲刺)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最后一次适应性预测试题数学(文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命题时间:2018-5-20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1,2,3},{},则A.{-3,1,2,3}B. {1,2,3}C. {1,2}D.{3}2.函数f(x)的最小值为:A. C.2 23.设复数(33)(3)(m∈R),若z是纯虚数,则1 B.1 C.4D.4或-14.球的表面积与它的内接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是:A.πB.C.D.5.以抛物线2(p>0)的焦半径为直径的圆与y轴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交C.相切D.不确定6.已知椭圆的一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2,则椭圆的弦的中点P为:A.(1,2)B.(-1,2)C.(1,-)D.(1,)7.如右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B.C.36π+18D.9π+428.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A. [-∞3]B. [-3,4]C. [3,4]D. [4,+∞]9.有三个分别标号为1、2、3的礼品盒,其中有一个盒子内放有一个耳机;三个盒子上各写有一句话,1号盒子上写着“该盒子没有耳机”,2号盒子上写着“该盒子内有耳机”,3号盒子上写着“2号盒子内没有耳机”;已知:这三句话中有且只有一句是真的。
2018届高考文科数学全国统考仿真试卷二带答案

2018届高考文科数学全国统考仿真试卷(二)带答案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数学(二)本试题卷共8页,23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是虚数单位,若复数,则的共轭复数为()A.B.C.D.2.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则()A.B.C.D.3.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函数的图像,则()A.B.C.D.4.函数,的值域为,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则的概率是()A.B.C.D.15.已知变量和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根据上表可得回归直线方程,据此可以预报当时,()A.8.9B.8.6C.8.2D.8.1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87.《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其意思:“共有五头鹿,5人以爵次进行分配(古代数学中“以爵次分之”这种表述,一般表示等差分配,在本题中表示等差分配).”在这个问题中,若大夫得“一鹿、三分鹿之二”,则簪裹得()A.一鹿、三分鹿之一B.一鹿C.三分鹿之二D.三分鹿之一8.函数的部分图像大致为()A.B.C.D.9.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程序,输出的结果是()A.12B.18C.120D.12510.设,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仅在点处取得最小值,则的取值范围为()A.B.C.D.1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其准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若为直角三角形,其中为直角顶点,则()A.B.C.D.612.若关于的不等式在上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B.C.D.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8届高三下学期冲刺联考(二模)文科数学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集合,,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由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求出集合A、B,再验证各选择支结论是否成立. 详解:由题意,,∴,只有C正确.故选C.点睛:集合问题中首要任务是确定集合的元素,对描述法表示的集合,其代表元的形式是什么很重要,这个代表元是实数,还是有序实数对(点)?是实数时,表示函数的定义域还是函数的值域?只有确定了代表元的意义,才能确定正确的求解方法,确定出集合.本题还考查的集合间的关系,掌握补集运算与包含关系是解题关键.2. 若复数(是虚数单位),则的共轭复数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由复数乘法求得,再由共轭复数定义得结论.详解:由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运算与复数的概念,只要乘法法则与共轭复数的概念就能正确求解,属于基础题.3. 已知向量与为单位向量,若也是单位向量,则向量与的夹角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把的长度为1用数量积表示,再结合向量的夹角公式可得.详解:由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掌握相应的公式是解题基础.向量数量积的定义:;性质:,.4. 已知,,,则,,的大小关系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把化为同底数的幂,是对数化简后也可化为2的幂,这样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比较大小.详解:,,,∴,故选C.点睛:在幂和对数比较时,能化为同底数的,化为同底数的幂或对数,利用指数函数或对数函数性质比较,不能化为同底数的,或不同形式的数可与中间值比较,如与0或1比较,最后可得结论.5.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①已知直线:,:,则“”是“”的充要条件;②“若,则”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③命题“若,则”的否命题是“若,则,至少有一个不等于”;④命题:,,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对四个命题分别研究其真假,才能选出正确选项.详解:①直线,即或,因此题中应是充分不必要条件,①错误;②若,则,所以,是真命题,因此其逆否命题也是真命题,②正确;③正确;④是:,④错误.所以有两个命题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解题时需对每一个命题进行判断,这就要求掌握相应的知识方法并能灵活运用.6.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前项和为,且,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把用表示出来后,由向量相等得出数列的递推关系.详解:∵,∴,即,又,∴,∴,∴.故选B.点睛:等差数列问题可用基本量法求解,即把已知条件用首项和公差表示并求出即可得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基本量法的两个公式:,.7. 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作出可行域,由的几何意义求解.详解:作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含边界),,其中表示可行域内的点与定点连线的斜率,由得,设切点为,则切线,解得,,即切点为,这P点的切线斜率为1,即的最大值为1,∴的最大值为1+1=2.故选B.点睛:线性规划问题中,关键是作出可行域,作出目标函数对应的直线,然后平移直线得出最优解,如果目标函数不是一次的,一般要确定其几何意义,如直线的斜率,两点间距离等,再利用几何意义求解.8. 已知实数,则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求出函数单调递减时的范围,由几何概型概率公式可得.详解:由题意,在时,恒成立,即,又,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即的最小值为3,∴,从而,∴所求概率为.故选.点睛:本题考查几何概型,考查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解题关键是由不等式在恒成立求得参数的取值范围,求取值范围的方法是分离参数法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这可由导数求得也可由基本不等式求得.9.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出原几何体,再计算体积.详解:由三视图.原几何体是四面体,如图,它是由长宽高分别为5,4,3的长方体截出的,其体积为.故选A.点睛: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时,首先要掌握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其次对多面体来讲,可先画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然后在长方体(或正方体)上取点连线,想象其三视图,用这种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得出原几何体.10. 已知,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记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则的最大值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建立的边长之间的关系,再转化为离心率之间的关系,然后由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大值.详解:设,∵,∴,一方面,另一方面,∴,,,,∴,,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所求最大值为.故选D.点睛:对已知焦点三角形的椭圆(双曲线)一般可利用其定义建立离心率与边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求出离心率的范围或最值,而本题共焦点的椭圆与双曲线问题,可通过共顶点的焦点三角形利用它们的定义建立离心率之间的关系,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大值.11.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模拟程序运行,观察运行中变量的值,可得结论.详解:由程序框图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程序框图,由程序框图观察出程序的功能,从而得出结论,对这个式子可利用二倍角公式求值,看作分母为1的分式,然后分子分母同乘以,然后由正弦的二倍角化简求值.12.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是和的等差中项,,,则周长的取值范围是()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得B角是钝角,由等差中项定义得A为60°,再根据正弦定理把周长用三角函数表示后可求得范围.详解:∵是和的等差中项,∴,∴,又,则,从而,∴,∵,∴,所以的周长为,又,,,∴.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应用,解题时只要把三角形周长利用正弦定理用三角函数表示出来,结合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可求得取值范围.解题易错的是向量的夹角是B角的外角,而不是B角,要特别注意向量夹角的定义.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 下表提供了某学生做题数量(道)与做题时间(分钟)的几组对应数据:(道)(分钟)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求出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为,则表中的值等于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求出,代入回归方程可得.详解:由题意,同理,∴,.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回归直线方程,解题时掌握其性质即可:回归直线一定过点.本题属于基础题.14.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为、,过焦点且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点,则的面积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求出渐近线方程,然后求出过一个焦点且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方程,代入双曲线方程求得交点M的坐标,从而可得三角形面积.详解:双曲线的焦点为,渐近线方程为,过与一条渐近线平行的直线方程为,由得,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考查渐近线方程,解题方法是解析几何的最基本方法,依次求出平行直线方程,由直线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方程组求得交点坐标,最终得三角形面积.因此本题还考查了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15. 已知为坐标原点,动点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设P点坐标为,,求出模,再由三角函数知识可得最小值.详解:由题意设P点坐标为,则==,其中为锐角.易知的最小值为,,∴的最小值不.点睛:点P满足,则P点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圆的点可利用参数方程表示为,实际是椭圆上的点也可这样表示:椭圆方程为,则有.利用这种换元法可把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题中只要结合辅助角公式易得最值.16.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为小于的常数),设且,若的最小值大于,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求出导函数,分析的取值,可得,,且知满足的关系,这可理解为上的点与曲线上的点,满足,然后要求的最小值,通过平行直线到与曲线相切可得最小值.详解:由题意得,∴.设,则,设斜率为-2的直线与的图象相切于,则,,当时,,,∴,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求出导函数,分析的取值,可得,,且知满足的关系,从而再表示出为一元函数,再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小值即可:由题中解法得,所以,设,则,由得,可以验证此是最小值点,从而,以下同题中解法.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17. 已知等差数列前项和为,且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2)【解析】分析:(1)由和代入已知求出,根据基本量法可求得的通项公式;(2)利用分组求和法与裂项相消法求得,知是递增的,从而易证得结论.详解:(1),当时,,当时,,又∵是等差数列,∴,∴;(2).∴.当且逐渐增大时,增大.∴.点睛:常用数列求和方法:(1)公式法: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时,直接应用公式求和;(2)分组求和法:设数列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则数列的前项和用分组求和法求和.(3)设数列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则数列的前项和求法用错位相减法.(4)设数列是等差数列,则的前项和用裂项相消法求和.18. 距离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已不足一个月,相信考生们都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进行最后的冲刺.高考的成绩不仅需要平时的积累,还与考试时的状态有关系.为了了解考试时学生的紧张程度,对某校名学生进行了考前焦虑的调查,结果如下:(1)根据该校调查数据,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该学校学生的考前焦虑情况”与“性别”有关?(2)若从考前正常的学生中按性别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人,再从被抽取的人中随机抽取人,求这两人中有女生的概率.附:,.【答案】(1)有关(2)【解析】分析:(1)根据所给公式计算出后可得结论;(2)把抽取的3男4 女编号,然后可用列举法写出所有基本事件,同时得出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个数,由概率公式计算出概率.详解:(1)假设该学校学生的考前焦虑与性别无关,∴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该学校学生的考前焦虑情况与性别有关;(2)男生、女生分别抽取人,人.记为,,,,,,.基本事件为:,,,,,,,,,,,,,,,,,,,,.满足条件的有:,,,,,,,,,,,,,,,,,.∴.点睛:本题考查独立性检验和古典概型概率公式,独立性检验只要计算出根据公式计算出,比较后可得结论,考查的是计算能力,古典概型概率一般用列举法写出所有的基本事件,同时得出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只是在写基本事件时要注意不重不漏.19. 如图,三棱锥中,,,是等边三角形且以为轴转动.(1)求证:;(2)当三棱锥体积最大时,求它的表面积.【答案】(1)见解析(2)【解析】分析:(1)要证线线垂直,可先证线面垂直,为此取AB中点H,可证AB⊥平面CDH,从而得证线线垂直;(2)面积是确定的,因此要使体积最大,则要高最大,即D到平面ABC的距离最大,注意到是固定的,因此只要平面DAB⊥平面ABC,则体积最大.详解:(1)证明:取的中点,连接,,;(2)解:,∴若最大,则最大.∴平面平面.此时.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证明时要确定定理需要的条件都满足,才能确定结论,这也是立体几何中证明题需要注意的.20. 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是抛物线上第一象限的点,直线与抛物线相切于点.(1)过作垂直于抛物线的准线于点,连接,求证:直线平分;(2)若,过点且与垂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分别交轴、轴于、两点,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见解析(2).【解析】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性质,MH=MF,因此要证切线平分,只要证直线垂直于HF即可,为此可设,可由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得切线斜率,由斜率乘积为-1可证两直线垂直;(2)设,由(1)可得直线AB的斜率,从而得直线方程,可求得A,B两点的坐标,由直线AB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可求得Q点坐标,由计算即得结论.详解:(1)证明:设则,直线的斜率,由得,,∴直线的斜率,∴,∴.又由抛物线定义,∴平分;(2)解:当时,,的方程:,∴,.∴,由,∴,∴,∴.点睛:在抛物线中涉及到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及点到准线距离时,要利用抛物线的定义,由抛物线的定义本题证明直线平分转化为证明直线与垂直,这由直线斜率乘积可证.另外抛物线方程为时,可设抛物线上点的坐标为,抛物线问题就转化计算,可减少思维量与计算量.21. 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当时,求证:当时,.【答案】(1)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2)(3)见解析【解析】分析:(1)求出导函数,由可确定增区间,由可确定减区间;(2)即为,即,因此只要求得的最大值即可;(3)不等式可变形为,只要分别证明,,其中,即能证明题设不等式.详解:(1)的定义域为,且.由,∴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2)解:,,∴,令,∴,由,∴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3)证明:等价于.令,则,令则,∵,∴,∴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增,∴,∴,令,则,∵,∴,∴,在单调递减,∴当时,,∴,即.点睛:(1)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方法是:求出导函数,解不等式得增区间,解不等式得减区间.(2)用导数证明不等式,一种方法是证明,为此只要求得的最小值,这个最小值大于0;另一种方法是求得的最小值,再求得的最大值,由得证.请考生在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22.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极坐标系中,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1)求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的普通方程;(2)已知点,直线和曲线相交于,两点,求.【答案】(1),;(2)44【解析】分析:(1)由可把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用代入消元法可消去参数得曲线的普通方程.(2)由于P点在直线,因此可求得的标准参数方程(为参数),代入抛物线的普通方程,利用可得结论.详解:(1)由得,即,∴的直角坐标方程,由,得,代入得,即,所以的普通方程:;(2)在上,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将的参数方程代入得:,即,∴,∴.点睛:过,倾斜角为的直线的标准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上点对应的参数为,则表示有向线段的数量,即,.23. 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对于任意实数,不等式恒成立.(1)求的取值范围;(2)当取最大值时,解关于的不等式.【答案】(1)(2)【解析】分析:(1)设,可由绝对值的定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得分段函数,从而可得的最小值,从而得的取值范围;(2)不等式为,利用绝对值的定义分类去绝对值符号后,解不等式,最后求并集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详解:(1)设,则有,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有.即的取值范围;(2)当时,,∴,当时,原不等式,,∴;当时,原不等式,,∴,∴原不等式解集为.点睛: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一般是用绝对值的定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化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为为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分类求解.本题也可利用绝对值的性质求解,如第(1)小题中,第(2)小题由得,解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