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 病句 关联词语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病句修改、标点符号、关联词等专题讲解

专题讲解小学语文i一.修辞专讲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成了宛如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句: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有趣.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句: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5、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自问自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6、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修辞手法和修改病句

5、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6、指代不明
7、关联词错
8、用词不妥
9、不合逻辑
10、误用标号
11、错字别字
12、类属不清
修改符号
补入
删除
调换
替换
修改病句的原则: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增删换简调”
修辞手法
1、比喻:俗话叫打比方。
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
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
“像”字句非比喻句的五种情况
表示比较2、表示举例3、表示猜测4、表示联想5、表示说明
2、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
4、排比: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
5、对偶: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反问:明知答案而问,答案在问话之中,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义,只为加强语气。
7、设问:明知答案而问,答案在问话之后,用疑问的语气引人思索,强化语气。
8、疑问:有疑而问,不知道答案。
9、对比
10、反衬
11、烘托
12、回文:院满春光春满院,门盈喜气喜盈门。
Hale Waihona Puke 修改病句1、分析语病:成分残缺——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缺少关联词语
病句修改之修辞不当

病句修改之修辞不当:1.小米走路风风火火,像一束茉莉花。
2.浩浩跑得真快,就像一只龟。
3.山上的红叶就像一个个红苹果4.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折腾。
5船头飞溅起的浪花,怒吼着欢乐的歌儿。
6.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躲在树枝间,绽放出恐怖的笑脸。
7.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白雪皑皑,爱她的硕果累累。
8.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娥;蓝天无语,显露出邪恶;9.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有了。
10.瞧,她笑得多么甜,像吃了蜜蜂屎一样。
11.小玲十分害羞,她的脸红得像猴屁股。
12.纸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跳跃着。
13.死亡在洪水的微笑声中逼近。
1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会再开的。
15.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的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我们的幸福和欢乐在歌里;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16.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耀武扬威。
17.那一棵棵柳树,在风中披头散发的,煞是美丽。
18.秋天来了,落叶在空中飘飘洒洒,像美丽的雪花一样。
19.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小动物热得一直喝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20.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黄色的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21.雪花像盐一样,从天空中飘下来。
22.一辆摩托车像离弦的箭一样,在蜿蜒的环山公路上飞驰着23.天气虽然十分冷,菊花却凌寒而开,柔弱的茎上顶着小黄花,雄赳赳地站在道路两旁。
24.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我笑,大地却在呜咽;林木低下头,弯下了腰,露出了愁容,我却奔跑起来25.吹面而来的杨柳风,柔柔的,就像母亲的手拍打着你。
26.小弟弟的眼睛又黑又亮,像两个大灯泡。
27.天上的白云变化多端,一会儿像小狗,一会儿像鱼儿,还像老鹰。
小学生修辞、标点、关联词语、划分段落的使用及病句的修改

八种修辞简表修辞就是调整、修饰的语言,使之更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修辞部分应掌握八种类型,即: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常见病句及修改举例常用关联词语表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一、什么叫段落:段落是指在意思上比较完整,是文章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部分。
一个段落可以是一个自然段,也可以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由一个或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段落,我们还可以叫它意义段或结构段。
我们划分段落,是就意义段来说的。
段落是文章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部分,说它“相对独立” ,是因为段落终究是文章的一部分,这部分和全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和篇中其他各部分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
就段落在篇章结构中的安排来看,有的段落是开头,有的段落是结尾,有的是重点叙述部分,也有的是前后的过渡……正因为段落在文章中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划分段落必须从全篇着眼。
有的同学拿到一篇文章,不是逐段逐段去理解意思,从而掌握全文的整体内容,而是一下就想从哪里分段,这样就必然出现错误。
二、划分段落的基本方法。
最基本的方法:归并法。
首先,要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对整篇课文有个初步印象。
然后,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
每读完一个自然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再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可以归并为一段。
这个阅读程序的每个环节都要扎实地去进行,不能有半点马虎。
三、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结构,分段可以找出不同的依据。
1、按照时间顺序分段。
2、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这种方法适合于以叙事为主的文章,一般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段,或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分段。
3、按照空间位置的变换分段。
这种方法适合于以地点、场景变换为线索的游记、参观访问记等文章。
4、按照事情或事物的性质分段。
这种方法适合于两类文章:一类是通过几件事来写一个人的,另一类是写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或特点。
四、怎样概括段意。
病句的六大类型

B (A“太空补给、维护、航天员交换、装配”应该为 “太空装配、补给、维护、航天员交换”。 C语序不当, 改为“不仅让世界更全面的”。D语序不对应,应调整 为“更新过时地名,补充遗漏地名,改正错误地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面对统计数据,专家指出,大家如果都能自觉遵守 开车不喝酒的禁令,我国就可能减少百分之三十的交通 事故。 • B.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今日凌晨把一颗气象探测卫 星用“长征三号”火箭准确送入预定轨道。C.星期六 要不要补课,在领导和老师之间广泛地引起了议论。最 后,综合各方面意见,领导决定不补课,以避免出现不 必要的麻烦。 • D.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12月2日做客上 海“文汇讲堂”,针对最近网上的“嫦娥首幅月球图像 抄袭美国”的传言作出澄清。
6、主客颠倒 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 生,可40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青年人对于焦裕禄这个名字可能还有些陌 生,可40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 • • •
•
A (B语序不当。应为“国家安全范围不仅取决于本土治 理,还取决于主权所不及的海洋和贸易区域的秩序”。 C语序不当,“虽然”和“江苏教育部门”对调。D语序 不当,“绵延上千公里”应该放在“涉及10个盟市”的 后面。)
D (A语序不当,“癫痫疾病”比“神经迟滞和学习功能 紊乱”的症状更严重。B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位置错误, “虽然”应放在句首。C语序不当,应为“在476张有效 选票中,福田康夫以过半数的338票当选新首相”。)
•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普京神一样的威信建立在繁荣的经济和稳定的安全形势上, 而现在,莫斯科地铁爆炸改变了俄长期平静的安全形势,金融危 机又冲击了俄罗斯经济,普京现在面临着走下神坛的威胁。 • B.《红楼梦》一书中的人物写得那么生动、形象,就是因为作 者和他所描写的对象长期相处,深深地了解他们的一切。 • C.天津市援建陕西省强县“农家书屋”,目的是送知识、送信 息到灾区;这一举措一开始就特别引起当地广大农民的关注。 • D.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于12月7日开幕, 会议主要讨论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各国温室气体的减 排目标,希望达成一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新协议。
病句类型及归纳

答题技巧归纳一、病句类型及归纳1语序不当虚词位置不当/名词修饰语顺序不当/句子成分顺序不当2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肯定和否定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多余缺主语/缺宾语/缺介词/附加成分残缺/成分多余4不合逻辑自相矛盾/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否定不当5句式杂糅暗换主语6表意不明歧义/指代不明7重复啰嗦8复句病句关联词用错/关联词多余/关联词缺少/关联词位置不当二、品味语言的解题思路1品味词语解释词语的含义/体现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表达主题或作者的情感2品味重点语句(通常是中心句)对主题或论点的阐述(通常在文中找答案,如是文章中心句,答案便是文章的各部分的中心句,如是段落中心句,答案便是段落各部分的中心句)答案通常在重点语句的附近。
3社科和自然科学类文章提炼重要信息,主要注意定义是否正确/事例是否妥当/比较内容是否正确/修辞是否准确/数字或百分比是否准确/概括总结是否准确三、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多有以下几类:淡于富贵,傲岸不羁,狂打洒脱如李白,苏轼/忧国忧民,心怀忧愤如杜甫,白居易/思慕前贤,怜才惜贤,渴慕功业如杜牧、龚自珍/忧思缠绵,儿女情长、如李商隐、李清照/精忠报国、壮志难酬、忧愤不已如陆游、辛弃疾/淡泊名利、退居田园如陶渊明、王维答案由三部分构成:形象是什么,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通过它要表现什么主题或情感四、诗歌的语言赏析1品味词语解释词语的含义/体现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表达主题或作者的情感2常见的语言风格平实质朴,多白描不修饰/含蓄隽永,多意在言外/清新雅致,用语新颖,不落俗套,通俗亮丽/形象生动,如诗如画/绚丽飘逸,粗犷豪放,言简意赅,缠绵哀怨,委婉细腻五、诗歌的表达技巧赏析1抒情方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直抒胸臆2表现方法:烘托手法(反衬手法)有以人衬人,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物衬人以乐景衬哀情3白描手法,不烘托,不修辞,用最简单的语句4借古讽今答案由三部分构成:技巧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在文中起什么具体作用六、诗歌的思想情感赏析1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2主题类别: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春恨秋悲忆友怀旧思乡念亲别恨离愁昔盛今衰,沧海桑田。
病句修辞练习(学生卷)

语文专题训练——病句、修辞篇姓名:病句篇一、根据提示修改病句1、成分残缺:句子不完整。
例: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搭配不当:例: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3、前后矛盾:例:我的家庭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4、语义重复:例: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5、不合逻辑:例: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
6、语序颠倒:例: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7、形容不当:例: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8、指代不明:例:老师批评了小明和小东,叫他写检讨。
二、在原句上修改病句1、这是一个快乐、愉快、欢乐的班会。
2、老师忽然渐渐放慢了进度。
3、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4、哥白尼敢于批判和有勇气怀疑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5、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6、他那亲切的话语+,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7、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8、这场球赛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球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学校的荣誉。
9、看了这次展览,使我有很多感想。
10、只有社会主义,就能救中国。
11、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就同班委研究,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教育。
1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5、下半夜,突然雷声隆隆,接着电光闪闪。
16、空气和其他别的东西一样,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17、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被人发现珊瑚是生活在海里的食肉动物修辞篇一、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
二、修辞手法练习题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是()(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象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五年级上册关联词修改病句扩句缩句

修改病句专题方法与训练常见的病句主要有以下九种类型:重复啰嗦小红首先第一个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
他经常回忆过去童年的往事。
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慢慢地徐徐升起。
2、分类不当奶奶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禽。
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小学生、解放军、青年等。
3、成分残缺“通过”“经过”、“使”这三个词容易使句子缺少主语。
经过老师的教育,终于认识了错误。
小周虚心接受同学们。
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听了杨利伟叔叔的英雄事迹,使我深受教育。
4、指代不明,如果句中出现代词,有可能会出现指代不明的错误。
小刚和小军约好星期天去他家玩。
5、词序颠倒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
布达拉宫,故宫,长江大桥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
6、用词不当学校的操场扩张了不少。
张延虽然学习成绩好,而且他一点也不骄傲。
我们学校展现出一批助人为乐的同学。
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表情来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7、前后矛盾天上阴云密布,过一会儿马上就要下雨。
这道题我肯定做对了,大概不会错。
我知道了这次会议的下一次内容和时间。
8、搭配不当这篇文章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
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9、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前后分句共主语,第一个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前后分句分主语,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前。
关联词是否成对使用。
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小明不但认真学习,而且成绩很好。
不但黄山是风景优美的地方,而且我想去游览。
虽然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
一、成分残缺。
1. 还有近一年的时间就要小学毕业了。
2. 为了开好“谈奉献”主题中队会,争着发言。
3. 经过老师的讲解,使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二、词序颠倒。
1. 爸爸妈妈从小就对我们严格要求。
2.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3.我们进行了讨论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三、用词不当1.他很顽强,从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病句举例
成分残缺
1、从升入五年级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严格要求自己。
改为:从升入五年级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严格要求自己。
2、我们必须遵守纪律的习惯。
改为:我们必须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搭配不当
1、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
改为:这篇作文的层次很清楚,语言很通顺。
2、我们要坚持革命的光荣传统。
改为:我们要继承革命的光荣传统。
对偶
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词性对称的一对句子排列在一起。
内容凝练,音韵和谐、整齐,富有节奏感。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眼帘。
排比
把两个以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近,语气一致的句子或短语并列放在一起。
增加语言气势,更全面地表达某一内容,并感染读者,富有说服力。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使人喘不过气来。
2、课外活动开始了,女生跳皮筋,男生踢足球,高年级跳绳,低年级学生踢毽,操场上顿时活跃起来。
改为:课外活动开始了,有的跳皮筋,有的踢足球,有的跳绳,还有的学生踢毽,操场上顿时活跃起来。
常用关联词语表
类型
特点
常用关联词语
例句
并列关系
分句之间的关系没有先后主次之分。
1.既……又……2、又……又……
3、边……一边……4、一方面……一方面
3、表示讽刺或反面的意思。
1、小桂花说:“爹,他是周总理啊!”
2、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大不一样。
3、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书名号
《》
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影片等的名称。
我很喜欢读《中国少年报》。
破折号
——
1、表示下面是结实说明的部分。
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示语言的中断或延长。
1、有取舍的:①与其……不如……
②宁可……也并不……
2、无取舍的:①或者……或者……
②也许……也许……
③要么……要么……
④不是……就是……
1、我宁可自己多做一些,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
2、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
转折关系
前一分句陈述一个意思,后一分句转到相反的意思。
1、虽然(固然)……但是(可是,却)……
反复
根据表达的需要,同一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有意重复(分连续反复和间接反复两种)
强调某种意思,加深读者的印象,增加了强烈的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强占疗、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
设问
为突出某种意思,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思考,然后自己回答。
5、一会儿……一会儿……6、不是……而是……
我的小妹妹既爱唱歌,又爱跳舞,特别活泼。
递进关系
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进了一层。
1、不但(不光,不仅,不只)……而且(并且,也,还,甚至)……
2、不但(不)……反而(反倒)……
3、不但……竟然……
鲁迅先生不但珍惜自己的时间,而且珍惜别人的时间。
选择关系
分句之间有选择关系,分有取舍和无取舍两种情况。
因果关系
两分句一个说明原因,一个说明结果,分两种情况。
1、说明因果关系:
1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
2之所以……是因为……
③……所以(因此,因而)……
3、推论因果关系
既然……就……
1、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2、既然知道自己错了,就应当改正。
2承接句
概念: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前后矛盾
1、这学期,我们班基本上有一半同学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改为:这学期,我们班大约有一半同学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2、凡是学习好的同学,有些是上课特别专心听讲的。
改为:凡是学习好的同学,都是上课特别专心听讲的。
不合逻辑
1、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水果、苹果和梨。
改为: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等各种水果。
植物种子的力量竟有这么大!
顿号
、
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燕子、雁、布谷、夜莺都是定期迁徙的候鸟。
逗号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屋子里,我是主人;屋子外,蝉是最高统治者。
冒号
:
表示提示下文。
我给自己规定:向前看,不溜号,用心听。
引号
“”
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的原文。
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பைடு நூலகம்像虹。
拟人
把事物当人来描写,赋予人的言行或感情。
使事物更具有生命力、感染力,并能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感情。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夸张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对事物的形象特点等做超出实际的扩大或缩小的描写。
使事物的形象或特征更为突出,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
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故意设疑,引人思考或引起话题。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能够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鲜明、更强烈,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不喜欢,怎么不愿意和她接近呢?
常见病句及修改举例
2、即使你成绩再好,也不要骄傲。
条件关系
两分句一个提出一个条件,另一个说出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分两种情况。
1、有条件的:
1只要……就……
2只有……才……
3除非……才……
2、无条件的:
无论(不论,不管)……都(也,还,总)……
1、只要多读多写,你们的作文就会进步。
2、无论情况怎样,你都必须参加这次演出活动。
例句: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关联词:最初……后来……、先……接着……
便、又、才、就、于是、接着、然后、最后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名称
符号
说明
举例
句号
。
表示一句话完之后的停顿。
我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问号
?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小朋友,你喜欢写日记吗?
叹号
!
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3、“哗——”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省略号
……
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2、表示语意含蓄,话没有说完。
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1、鲜花正在盛开: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2、尽管……还(但是,可是,然而,还是)……
虽然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一定能够克服。
假设关系
两分句一个表假设某种情况出现,另一个分句说出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结果。
1、如果(假如,假使,倘若,如若,要是)……就(便)……
2、那……那么……
3、即使(纵然,哪怕,就算)……也(仍然)……
1、如果明天不下雨,篮球比赛就一定进行。
重复罗嗦
1、一打上课铃,我们立刻坐在座位上坐好。
改为:一打上课铃,我们立刻坐好。
2、我们班上功课最好,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是梁朋。
改为:我们班上功课最好的学生是梁朋。
词序颠倒
1、我们必须认真改正、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改为:我们必须仔细检查、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2、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改为:他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艰巨任务。
2、“我,我倒没什么,只是你……”
3、“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分号
;
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像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八种修辞简表
修辞就是调整、修饰的语言,使之更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基本的八种类型: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类型
特点
作用
举例
比喻
明喻(甲像乙)
暗喻(甲是乙)
借喻(把甲说成乙)
用有相似点的具体、形象的事物喻抽象、深奥的事理。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将事、理说得更具体、形象,浅易好懂,并给人留下鲜明印象,帮助人理解深刻的道理。